“航空鲁班”的成长之路
2023年紫竹大厦鲁班奖获奖心得
2023年紫竹大厦鲁班奖获奖心得2023年,我有幸获得了紫竹大厦鲁班奖。
此刻,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接受这个奖项后,我不仅要感谢组织方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更要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之路。
以下是我对于获得紫竹大厦鲁班奖的心得体会。
回想起我的学习之路,我始终秉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技术的热爱。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我从未放弃。
正是这份坚持和努力,才使我在技术能力上不断突破自己。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在我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始终在我身旁,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信心,使我能够继续前行。
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
其次,我要感谢我所在的团队。
在团队中,我不断学习和成长。
大家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每当我遇到问题时,团队总是给予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正是这个团队精神,让我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
此外,我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明白自己在学习和技术能力上的不足。
获得紫竹大厦鲁班奖意味着对自己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因此,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向优秀的工程师学习。
我会保持虚心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吸取新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获得紫竹大厦鲁班奖后,我也意识到自己身上有着更多的责任。
作为一个受人尊敬和认可的工程师,我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我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能够成为更多年轻人的榜样和引领者。
我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技术领域,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通过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获得紫竹大厦鲁班奖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和挑战。
这是对我过去学习和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我未来发展的期望。
我会珍惜这个机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我相信,只要坚定信念,不断努力,我一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再次感谢组织方对我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飞行先驱者的故事
中国飞行先驱者的故事
中国飞行先驱者的故事可以追溯至古代,其中一些著名的先驱者包括:
1. 韩信:在楚汉相争时,韩信使用风筝载人,并演奏楚国音乐,成功地瓦解了楚军的士气,最终取得胜利。
2. 万户:明朝时期,万户自制飞天火箭,然而他在实验时不幸
被炸身亡。
万户的尝试为人类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航天之父”。
3. 鲁班:中国古代著名工匠,据说他曾制造了一只木头飞鸟,
能够在空中飞行数天。
这被认为是古代中国飞行探索的重要成果。
除了这些先驱者之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关于飞行的探索和尝试,例如南宋时期发明的飞行玩具“神舟”,以及清朝时期出现的飞行飞
行器等。
这些尝试不仅为中国古代航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前进做出了贡献。
根据鲁班写作文
根据鲁班写作文鲁班一年到头,四处奔波,给别人干活。
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来休息。
旁边,有一家人正准备做饭,可是没有面粉了。
他们拿来一些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
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
因为麦粒是椭圆形的,用劲小了,砸不碎;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
当时,人们都是用的这种办法。
鲁班决心改革它,为人们解决困难。
又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捣麦子。
老太太年岁大了,举不起石杵了。
她扶着石杵,在石臼里研着麦粒。
鲁班走过去一看,石臼里的麦粒有不少已经磨成了粉。
鲁班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回到家里,鲁班叫他的妻子云氏找来两块石料。
他把石料凿成两个大圆盘,又在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槽。
其中的一个圆盘,他还安上了木把。
邻居们都很奇怪,鲁班做的是什么呢?大家都围过来看。
只见鲁班把两个圆盘摞在一起,凿槽的两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还装了个轴。
他在圆盘中间放上麦粒,然后转动上面的石盘,麦粒很快就磨成了面粉。
大家高兴极了,鲁班真是为人们立了一大功啊「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在我国农村曾经广泛使用过的石磨。
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的施工,有一定的实践体会。
相传鲁班年幼时调皮贪玩,这本属儿童的天性,但他的玩,不是无目的“撒野”,而是每天花很多时间玩建筑工艺。
如用树枝搭个房子,拆了又搭,搭了又拆;用砖石垒座小桥;找些树根雕个什么玩意儿……有时一玩就是一整天,连吃饭都忘记了。
左邻右舍的人见鲁班整天摆弄这些东西,认为他没有出息,说有出息的孩子应该用功读书写字。
小鲁班不被人接受,只能说明这些人眼光短浅。
而鲁班的母亲却不然,她认为鲁班玩得很有意义。
她想摆弄这些建筑是很动脑筋的,所以,母亲认为小鲁班很有心计,将来能成大器。
于是,母亲鼓励儿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发展他的才干,开拓他的智慧。
最后,鲁班终于从贪玩的孩子成长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翱翔天空的探险家们
翱翔天空的探险家们作者:涅槃生来源:《天天爱科学》2013年第10期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除了现实中长着翅膀的飞鸟,传说中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还有神话中各类腾云驾雾的神仙和妖怪。
普通人如果想要飞上蓝天,就必须借助工具。
所以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國人发明了一种可以操纵的飞行器,就是我们今天还在玩的风筝。
据说最早的风筝是鲁班削竹木做成的鹊鸟,能够连续飞翔三天不落在地上。
这种早期的风筝叫木鸢,被《中國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认定为“人类研究航空模型之始”。
相传鲁班曾乘坐它侦查过别國的城市,以获取军事上重要的信息。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木鸢这样的风筝,就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最早的“军事侦察机”,而鲁班也可以算作是最早的航空探险家了吧?到了战國时代,出现了一位叫列子的得道之士,他是生活在今天河南郑州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我们翻看古籍,知道他非常贫穷,经常是吃不饱饭的样子,但是非常有骨气。
他之所以能够飞行,是因为修道多年,能够“御风而行”。
也就是不借助飞行器,只靠风力作为行动的工具。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但正是人类的这些想象开启了科技发明的大门,把人类的梦想真正变成了现实。
据说三國时期,著名军事家,同时也无愧于发明家的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又称为天灯),用来传递军事信号。
其实,孔明灯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
千百年来,它既是孩童们的一种玩具,也有祈福的作用,带走无数人的祝福与心愿,但同时也带来许多的火灾,有时还会威胁航空器的安全。
孔明灯是现代热气球的雏形,但直到1000多年后的18世纪,法國造纸商蒙戈尔菲耶兄弟受到在火炉中的碎纸屑随着气流不断上升的启发,才研究制造出热气球。
1783年6月4日,蒙戈尔菲耶兄弟在法國里昂的安诺内广场做热气球飞行的公开表演,这只热气球飞行了1.5英里。
可好玩的是,人类热气球的第一批乘客竟然是一只公鸡、一只山羊和一只鸭子。
同年11月21日,蒙戈尔菲耶兄弟又在巴黎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这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早了120年。
鲁班飞鸟
鲁班飞鸟鲁班大家都知道,提起鲁班都会联想到赵州桥,其实这个赵州桥还真就不是鲁班造的,它是隋代由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虽然赵州桥不是鲁班造,但是仍然抹灭不了鲁班的才能。
鲁班,具体的生卒年不详,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因为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所以叫他鲁班或者鲁般,我国古代一位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
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基本没有什么文字记录,靠的是历代匠人们的口授形式相传。
据说宋代时有一本《木经》,但是早已失传,《梦溪笔谈》中还有只言片语。
《鲁班经》是岂今唯一一部民间木工行业的书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鲁班发明了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他是我国建筑界的鼻祖。
1900年10月,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通过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设计了滑翔机,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然后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能飞1米多高。
相比,鲁班造的“飞机”要比这架飞机早两千多年,而且它可以飞上三天三夜。
鲁班的手艺精湛,经常被请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一般小的工程还好,十天半月就回家了,可是遇到大的工程,要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家,于是,他就根据天上的飞鸟,制造了一个木制的大鸟,在当时管这个东西叫木鸢,老百姓见这个东西就像一只老母鸡,于是就叫他飞鸡,据说,他骑上飞鸡,然后再拍三下它的头,就会飞起来,还能掌控它的方向,他想家的时候,就驾着飞鸡很快就飞回家了。
他的父亲也是一位能工巧匠,对于鲁班的这个发明很是好奇,于是就上去想要研究一下,结果飞鸡飞了起来,他却不知如何停下来,一直飞到了当时的吴国上空,吴国人见天上来了一个怪物,兵士们万箭齐发,只可怜他老人家就这样的呜呼哀哉了!有文字记载,在春秋末年,鲁班乘着当时的木鸢窥视宋国都城。
如果说上面的是传说、是故事,那么有过文字记载的应该属实吧,那么这个飞鸡的技术为什么没有传下来?似乎出现了断层。
也许过去的匠人,把自己的独门手艺带到棺材里去了。
只可惜大中华有很多古老神奇的东西就这样失传了。
鲁班造船传说
鲁班造船传说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鲁班是一个著名的木匠和工程师,他以其造船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据说,他能够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细致的工艺,建造出非常坚固和稳定的船只,使人们可以航行在广阔的海洋上。
下面将带您进入鲁班的造船世界,一同探寻他的传奇故事。
第一部分: 鲁班的天赋与奇迹在古代的中国,木匠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
鲁班就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他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和灵巧的双手。
当他还是一个孩童时,他就能够用木头搭建简单的房屋和工具。
他的技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瞩目,声誉逐渐传开。
有一天,国王听说了鲁班的名字和他的传奇技艺,决定亲自拜访他。
国王想要从鲁班那里学习一些木匠技艺,以便为国家建造更加先进的建筑物和工程。
当国王见到鲁班时,他被鲁班手中的木工工具和坚实的木质构建物所震惊。
国王对鲁班的技艺赞不绝口,并希望他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部分: 鲁班的造船艺术鲁班对于木材的热爱以及对航海的向往使他开始研究造船的技艺。
他深入了解了木材的特性和船只的结构原理,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他逐渐完善了自己的造船技艺。
鲁班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方法来建造船只。
首先,他选择了坚固的材料,并仔细挑选木材以确保船体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其次,鲁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特殊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使船只更加牢固,并能经受住长时间的海上航行。
第三部分: 鲁班的传世之作凭借着卓越的技艺和对细节的严格要求,鲁班制造了一艘船只,它不仅在功能和性能方面达到了极致,还展现出美感和艺术性。
这艘船只经过国王和众多人的目睹后,被称为“鲁班之船”。
它不仅被视为鲁班造船技艺的巅峰之作,更成为了世人对鲁班智慧和创造力的赞美。
“鲁班之船”出现后,迅速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很多人梦想拥有一艘同样出色的船只,以便能够航行在浩渺的大海上。
鲁班之船成为了他们追求梦想的象征,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船只制造的研究和探索。
结语通过鲁班造船的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智慧和技艺超群的木匠工程师。
鲁班鸟的翅膀设计原理
鲁班鸟的翅膀设计原理
鲁班鸟的翅膀设计原理是受到鸟类飞行的启发,通过翅膀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实现飞行。
以下是鲁班鸟翅膀设计的主要原理:
1. 气动力学原理:翅膀的形状和结构依靠气动力学原理提供升力和推力,使得鲁班鸟能够飞行。
翅膀的上表面是凸起的,而下表面是平坦的,这样可以产生正压力和负压力,从而产生升力。
翅膀的扭转和摆动运动可以调整飞行姿态和方向。
2. 轻巧坚固的骨骼结构:鲁班鸟的翅膀骨骼由轻巧且坚固的材料构成,如碳纤维复合材料。
这种骨骼结构既能保持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又能降低翅膀的重量,提高飞行效率。
3. 羽毛的设计:鲁班鸟的翅膀上覆盖着细长而均匀的羽毛,这些羽毛由轻盈的材料制成。
羽毛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使得空气能够在翅膀表面流动,减小阻力,提高飞行速度。
羽毛还可以通过调整角度和间隙,调节气流,提供额外的升力和操纵飞行的能力。
4. 精细的翼尖设计:鲁班鸟的翅膀在近翼根处宽大,但逐渐变窄到翼尖。
这种翼尖的设计可以减少翼尖湍流的损失,提高飞行效率和机动性。
综上所述,鲁班鸟的翅膀设计原理包括气动力学原理、轻巧坚固的骨骼结构、羽毛的设计以及精细的翼尖设计。
这些原理使得鲁班鸟能够在空中稳定飞行并具备
机动性。
第18篇《没有航空模型,就没有航空发展》
第18篇《没有航空模型,就没有航空发展》所有现代航空器都是从航空模型进化来的。
在人类飞上蓝天的探索实践中,毫无例外都是先静态模型,后动力模型;先模型/样机,后实物真机。
没有模型,就没有航空创造;没有模型,就没有航空发展。
一、关于航空模型的历史回眸中国是发明和应用航空模型最早的国家。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507-444年期间,鲁班(即公输班、公输般、公输子)制成能飞的“木鹊”,并用于观察敌方阵地;关于这段史迹,《墨子》一书中有生动的描述:“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意指借风高飞、久飞。
南北朝时范晔(公元420-479年)著《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公元78-139年)曾作木鸟,有翅,腹内有机关,可飞数里。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航空模型,它们御风而飞的图景想来是何等美妙。
可惜只有文学性描述,而无技术意义上的记录。
古代中国最杰出的航空代表作,当属风筝(鲁班的“木鹊”实为硬体风筝,约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间转用纸张,始称'纸鸢')、竹蜻蜓(约在公元前500年)、孔明灯(约在公元200-230年间)和火箭(约在公元1000年),在学理上恰对应当今的四类航空器,分别是固定翼飞机、旋翼机、现代火箭和浮空器。
以致于美国航空博物馆里有醒目的大字写道:“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六年前,我和同事们编写《新航空概论》时,发现这一有趣但绝非牵强附会的学理关联,一致认为,这四件杰作堪称中华文明奉献给世界的另类“四大发明”。
令人扼腕叹惜的是,在历史的狼烟里,自宋代之后,中国人活跃的创新思维与活动戛然而止,上述精巧绝伦的原创航空模型也被永远定格在技艺层次,而未能提升到科学与理性的高度。
同中华文明相对应,以古希腊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英国罗吉尔?培根(1220~1292)和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1452~1519)等为代表的西方先哲,在航空领域建树颇丰。
鲁班制作木鸢的故事
鲁班制作木鸢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木匠,他的名字叫鲁班。
鲁班是一位极为聪明和手巧的人,他制作的木器被人们称为精美无比,艺术与实用兼具。
有一天,鲁班听说有位年轻人很喜欢放风筝,他十分着迷于那只在蓝天白云中翱翔的风筝。
鲁班心生一计,决定制作一只特别的风筝送给这位年轻人。
为了制作出一只独特的风筝,鲁班仔细考虑了许多细节。
他首先选取了上等的竹子作为风筝的框架,然后斟酌出了一个最优美的形状,给风筝以稳定的飞行姿态。
接下来,鲁班选取了最好的纸弦,将其粘贴在风筝的框架上。
他用不同颜色的颜料画上了许多美丽的图案,展示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和风景。
风筝的线也特别由坚韧的丝线编织而成,充满灵活性且耐用。
当鲁班完成这只风筝后,他让一位年轻的仆人带着它去找那位热爱风筝的年轻人,希望这份特别的礼物能够给他带来喜悦。
仆人找到了那位年轻人,激动地将风筝交到了他的手中。
这位年轻人接过风筝时,立刻被其精美的外观所吸引,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这只鲁班亲手制作的风筝。
待他平静下来后,他拿起了风筝线,迈开步伐,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中放飞了鲁班制作的这只精美风筝。
风筝在风中舞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年轻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的笑容,他觉得这只风筝代表着鲁班对他的一份祝愿和期望。
风筝飞翔的时候,也让鲁班感到满意。
他明白,好的木工不仅要追求作品的精致和美观,更要关注它的实用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作一个追求完美的木鸢需要付出艰辛和耐心。
它需要设计灵感的闪现,还需要用心的制作过程。
鲁班并不满足于普通的木工,他将制作风筝这个简单的活动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只鲁班制作的风筝不仅仅是一个玩具,它所体现的是鲁班对年轻人潜能的深切期望,对美和自由的渴望。
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无论我们所做的是什么事情,都要追求卓越和完美。
不管是制作木鸢还是从事其他工作,我们都应该学会融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心完成每一件事情,创造出美好与价值。
正如鲁班所表现的那样,追求卓越的过程并不容易,但却值得我们去追求。
我国古代关于飞天梦想的故事
我国古代关于飞天梦想的故事
以下是 9 条关于我国古代飞天梦想的故事:
1.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晓得吧!那嫦娥为了长生不老,毅然决然地吞下仙药,奔向了月宫。
这不就好比勇敢追求梦想的我们嘛,为了心中的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你说神奇不神奇?
2. 万户飞天,那可是相当了不起!万户为了实现飞天的愿望,竟然敢坐在绑满火箭的椅子上,这得多有胆量呀!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是不是也得有这种勇往直前的劲头呢?
3. 鲁班制作木鸟,据说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落。
这得有多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呀!这不就像我们平时努力钻研,就为了做出让人惊叹的成果一样嘛!
4. 很久以前传说有个仙人能御剑飞行,哇,那得多潇洒呀!想想我们要是能像他那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
5. 还有个故事说有个奇人能乘着云朵飞行,哎呀呀,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难道我们就不能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吗?
6. 古代不是有画中仙子能飞身天际嘛,那画面得多美呀!就像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一样呀!
7. 有个古老的传说中提到有人能凭借风力飞起来,哇塞,这得对风有多了解呀!我们对知识的追求是不是也应该这样执着呢?
8. 曾听说古代有个异人能驱使飞鸟带他飞行,好厉害呀!这就好像我们能找到得力的伙伴一起去追求梦想一样!
9. 中国古代这些关于飞天梦想的故事真是太精彩、太神奇了!它们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想象力和勇气。
我们也要带着这种对梦想的渴望和勇敢去追求属于我们的天空呀!。
古代的飞天历程
古代的飞天历程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向往着飞天的梦想。
在古代,各个文明古国都曾有过自己的飞天历程。
在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风筝来观测天象。
到了战国时期,鲁班发明了滑轮,使得人们能够轻松地拉起重物。
在汉朝时期,人们更是发明了热气球,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飞行。
在印度,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印度时期,印度人就已经能够使用热气球进行飞行了。
据传说,印度古代的舍利弗尊者曾经乘坐一只巨大的热气球,飞到了天上,见到了佛祖。
而在古希腊,阿基米德利用浮力原理,发明了可以使船只浮起来的定向螺旋桨,开创了人类利用物理学知识进行飞行的先河。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人们更是发明了可以承载人体重的滑翔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飞行实验。
总的来说,古代的飞天历程很少能够达到真正的飞行,大多还停留在尝试和实验的阶段。
但正是这些历程,为后人开拓了飞行技术的道路,铺就了人类飞天征程的基石。
- 1 -。
鲁班造飞鸟的故事
鲁班造飞鸟的故事如下:
鲁班看到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启发,决定制造一只木鸢。
他精巧地仿照鸟的形态,安上机关,骑上一试,果然可以飞起来。
于是,每天收工吃过晚饭,他就乘上木鸢飞回家中。
妻子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怕父母知道后会担心他飞来飞去不安全,所以把鲁班的秘密告诉了公公婆婆。
二老听后十分惊奇,很想尝试一下飞行的乐趣,便请求鲁班第二天带他们一同飞上天空。
鲁班便按照妻子的建议,在木鸢上安好机关,载着二老飞上了天空。
他们在空中飞行,看到壮丽的河山,体验到了飞翔的乐趣。
然而,好景不长,木鸢的机关突然失灵了,他们从空中直坠下来。
鲁班的妻子十分懊悔,认为是因为自己告诉了公公婆婆这个秘密而导致的灾难。
鲁班则认为这只是一场意外,他并没有责怪妻子。
这个故事表现了鲁班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告诉我们科技产品的使用需要谨慎,不能随意透露秘密或忽略安全问题。
鲁班的传奇故事
鲁班的传奇故事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手工业工匠和杰出发明家。
相传他在机械、木工工具、土木建筑等方面有多项创造发明,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两千多年以来,他一直被土木工匠们视为“祖师”,受到后人的崇敬。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为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建立创造了物质基础,铁器的推广和使用,给农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这一时期风起云涌的奴隶与平民的反抗斗争和起义,给奴隶主贵族以沉重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日趋没落,官府手工业独霸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出现了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不少世代为奴的手工业奴隶因此获得了解放,有了游走各地、到处做工的自由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鲁班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获得自由的奴隶工匠。
鲁班出生在鲁国一个世代以工匠为生的家庭。
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从小就喜欢上机械制造、手工工艺、土木建筑等古代工匠所从事的活动。
小时候他跟随家人参加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在劳动中,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家人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悉心观察他们在各项劳动中高超的操作技巧。
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他本人不断地努力,使鲁班逐渐掌握了古代工匠所需要的多方面技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的能工巧匠。
公元前450年以后,鲁班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作兵器。
他曾创制了威力较大的攻城器械云梯,并准备以此来进攻宋国,他为此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墨子发生了辩论,俩人展开了一场攻城与守城的演习,鲁班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攻城,都被墨子—一化解。
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以造福老百姓,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
鲁班接受了墨子的这种思想,于是便把精力投入到木工工具、机械等各种实用技术上,埋头从事各种发明创造,留下了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例如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千百年来就一直流传在民间。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
鲁班的故事_写人作文450字相关作文
鲁班的故事_写人作文450字相关作文
相传在鲁国有一位大发明家,他发明了很多东西,有锯子、飞行鸢、墨斗……这位大发明家就是鲁班,今天我就来说一说鲁班发明飞行鸢的故事。
相传鲁班在发明飞行鸢的时候,他刚新婚不久,在千里之外工作,他非常的想念自己的娘子,所以想做一个能快速回家的东西。
有一天,鲁班出来散步,看到自己头顶上的小鸟受到了启发,他就发明了飞行鸢,这样就可以经常回家看娘子了。
鲁班的爹娘看到前几天儿媳还很郁郁寡欢,现在却变得非常高兴和开心。
两位老人就去质问儿媳,儿子很久不回家,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儿媳却说鲁班每晚都回来,鲁班的爹娘不信,当天晚上他们就看见鲁班骑着飞行鸢回来了,他们感到非常惊讶,鲁班就把如何发明飞行鸢以及怎样使用飞行鸢的方法告诉了他们,并带他们在天上飞了几圈。
有一天,父亲在家很无聊,就偷偷的骑着飞行鸢去天上游玩,但是他的父亲因为年迈忘记了怎样将飞行鸢停下来,就这样一直飞到了吴国境内,吴国的百姓看到天上有一只大鸟,上面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百姓们把它当做妖怪给砸了下来,鲁班的爹因此不幸逝世。
鲁班非常伤心,但是他,继续为人类发明做贡献。
学生:张原瑞
指导老师:刘珍。
鲁班发明云梯的故事
鲁班发明云梯的故事鲁班不仅是能为人民制造各种生活用具的能工巧匠。
而且是一个杰出的机械发明家。
鲁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休。
那时,每个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墙。
守城的将士们关上城门,站在城墙上守卫着。
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不过是弓箭、长矛之类,很难将城攻下。
常常是把城围了多日,干着急攻不下来。
鲁国国王命令鲁班制造攻城的器械。
鲁班想来想去,想起了自己盖房子时用过的短梯。
踏着短梯,能登上房顶,造一个长梯,不就可以爬上高高的城墙了吗?如果在梯子上还能射箭,不就可以打退守城的人了吗?于是,鲁班造出了”云梯“。
这种”云梯“,能在乎地上架起来,够上高高的城墙,上面还可以站人射箭。
现代消防器材中的云梯,就是从这个云梯发展演变而来的。
据古书记载,鲁班还造过一辆”木马车“。
那是他的母亲死了,为了送葬造的。
鲁班在车上安了机关,有木人驾御。
送葬那天,一路上围了很多人,看着这辆自动行走的木马车,一个个赞叹不已。
中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
《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说:“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故登高侦察敌情,是云梯的另一功用。
一般认为,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巧匠公输般。
战国时期的云梯,从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所示图案判断,系由3部分构成:底部装有车轮,可以移动;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于城墙壁上;梯顶端装有钩状物,用以钩援城缘,并可保护梯首免遭守军的推拒和破坏。
唐朝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很大改进:梯身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在底盘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设一具活动的上城梯副梯,其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可以沿着城墙壁面上下滑动,谓之飞云梯;云梯的底部则“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
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而活动的上城梯的设计,则大大降低了云梯在接敌前的高度。
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设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同时又保证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与城缘接近,免遭守军破坏。
小学生科普:鲁班造木鸢的历史故事分享
小学生科普:鲁班造木鸢的历史故事分享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是春秋末叶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鲁班造木鸢的故事吧。
鲁班是敦煌人。
他小时候,双手就很灵巧,会糊各种各样漂亮的风筝。
长大后,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带很有名气。
这一年,他成婚不久,就被凉州(今武威)的一位高僧请去修造佛塔,两年后才完工。
他人虽在凉州,但对家中父母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
怎样既不误造塔又能回家呢?他在天空飞旋的禽鸟启发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鸢,安上机关,骑上一试,果然飞行灵便。
于是,每天收工吃过晚饭,他就乘上木鸢,在机关上击打三下,不多时便飞回敦煌家中。
妻子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怕惊动父母,他也没有言语,第二天大清早,又乘上木鸢飞回凉州。
这样,时间不长,妻子便怀孕了。
鲁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儿子回家之事。
见儿媳有孕,还以为她行为不轨。
婆婆一查问,媳妇便将丈夫乘木鸢每晚回家之事说明白,谁知,二老听了不信,晚上要亲自看个真假。
掌灯时分,鲁班果然骑着木鸢回到家中。
二老疑虑顿散。
老父亲高兴地说:“儿呀,明天就别去凉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让我骑上木鸢,去开开眼界。
”第二天清早,老父亲骑上木鸢,儿子把怎样使用机关作了交待:“若飞近处,将机关木楔少击几下;若飞远处,就多击几下。
早去早回,别误了我明日做工。
”老父亲将交待记在心中,骑着木鸢上了天,心想飞到远处玩一趟吧。
就把木楔击了十多下,只听耳边风响,吓得他紧闭双眼,抱紧木鸢任凭飞翔。
等到木鸢落地,睁眼一看,一家伙飞到了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
吴地的人见天上落下一个怪物,上骑白胡子老头,还以为是妖怪,围了上去,不由分说,乱棒把老头打死,乱刀把木鸢砍坏。
鲁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见父亲返回。
他怕出事,又赶做了一只木鸢,飞到各处寻找。
小学生科普:鲁班造木鸢的历史故事分享
小学生科普:鲁班造木鸢的历史故事分享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是春秋末叶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鲁班造木鸢的故事吧。
鲁班是敦煌人。
他小时候,双手就很灵巧,会糊各种各样漂亮的风筝。
长大后,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带很有名气。
这一年,他成婚不久,就被凉州(今武威)的一位高僧请去修造佛塔,两年后才完工。
他人虽在凉州,但对家中父母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
怎样既不误造塔又能回家呢?他在天空飞旋的禽鸟启发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鸢,安上机关,骑上一试,果然飞行灵便。
于是,每天收工吃过晚饭,他就乘上木鸢,在机关上击打三下,不多时便飞回敦煌家中。
妻子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怕惊动父母,他也没有言语,第二天大清早,又乘上木鸢飞回凉州。
这样,时间不长,妻子便怀孕了。
鲁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儿子回家之事。
见儿媳有孕,还以为她行为不轨。
婆婆一查问,媳妇便将丈夫乘木鸢每晚回家之事说明白,谁知,二老听了不信,晚上要亲自看个真假。
掌灯时分,鲁班果然骑着木鸢回到家中。
二老疑虑顿散。
老父亲高兴地说:“儿呀,明天就别去凉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让我骑上木鸢,去开开眼界。
”第二天清早,老父亲骑上木鸢,儿子把怎样使用机关作了交待:“若飞近处,将机关木楔少击几下;若飞远处,就多击几下。
早去早回,别误了我明日做工。
”老父亲将交待记在心中,骑着木鸢上了天,心想飞到远处玩一趟吧。
就把木楔击了十多下,只听耳边风响,吓得他紧闭双眼,抱紧木鸢任凭飞翔。
等到木鸢落地,睁眼一看,一家伙飞到了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
吴地的人见天上落下一个怪物,上骑白胡子老头,还以为是妖怪,围了上去,不由分说,乱棒把老头打死,乱刀把木鸢砍坏。
鲁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见父亲返回。
他怕出事,又赶做了一只木鸢,飞到各处寻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鲁班”的成长之路
小
鲁宏勋,中航工业导弹院“鲁宏勋班”班长,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他凭借着多年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长为了数控加工领域的佼佼者,被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誉为“航空鲁班、技能英才”。
鲁宏勋有一颗不甘于平淡的心。
他说,岗位可以平凡,但人生不能平淡。
每个时期,他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尽力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1983年,20岁的鲁宏勋从中航工业导弹院技校毕业,分配到十一分厂当钳工。
鲁宏勋说,自己从小就很仰慕好朋友的父亲。
他是一名车工,连续十几年都是单位的劳模,家里满墙都是奖状。
鲁宏勋梦想着,哪天要是自己当了车工,也要让家里的墙壁贴满奖状。
就是这样朴素的想法,激励着鲁宏勋不断前进。
然而刚参加工作时冷冰冰的设备、嘈杂的工作环境,曾让鲁宏勋降温不少,他甚至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当时正流行文凭热,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夜大学习,自学了机械专业英语、CAD/CAM等应用软件的使用。
这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他之后的岗位成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986年,导弹院开始实施国家某重点工程,引进了大量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来操作,十一分厂也因此成立了数控班。
鲁宏勋便主动请缨,要求调到数控班。
被选中成为了第一批数控操作工,鲁宏勋兴奋极了。
在新的岗位上,他给自己设定了奋斗目标:要做一个最好的数控操作工。
面对数控机床操作界面和设备资料中密密麻麻的英文,他自学英语和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一有空就站在数控机床前。
结果不到两个月,他就系统地掌握了计算机辅助编程,在数控机床上编出了导弹院第一个加工程序,干出了第一个数控加工零件,成为导弹院第一个较全面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技术工人。
当时的鲁宏勋虽然是车间技术级别最低的工人,却承担了大多数复杂零件加工,改进过外商提供的工装夹具、工艺方法,使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连老外都不相信他当时仅仅是一名初级工。
工作成绩的提升需要脚踏实地的勤奋,更需要独辟蹊径的创新。
大胆技术革新,出点子、找方法,才是创造优异业绩的必由之路。
在加工万向支架外框时,他改进了外商提供的工装,一次装夹完成原来设计的11道加工工序,不但使加工效率提高了3倍多,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在天线加工中,他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多轴联动的工作特点,自行设计、制作了一次能安装12个
零件的工装,编写了类似三轴联动加工的原程序,使天线加工效率提高了4倍多。
他改进的这两种加工工艺,每年可节约11万元。
某号工程结束后,鲁宏勋由于在重点工程中的突出表现,荣立航空航天工业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等功。
鲁宏勋作为唯一一名工人,与总工程师、总工艺师等高级专家同时站在领奖台上。
这一年,他仅有26岁。
在工作中,他最喜欢首件调试,每当完成之后他都非常兴奋。
鲁宏勋说,他喜欢琢磨,喜欢探索,不喜欢简单的重复劳动。
有人说他聪明,鲁宏勋却说他只是用心。
做任何工作,他都首先动动脑子,想想“偷懒”的办法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想想窍门多挣工时,想想办法提高质量可靠性。
鲁宏勋还利用业余时间,每天晚睡早起,编写了10万字的《数
控加工技术》一书。
这本小册子成了班里其他同志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要找的“金钥匙”。
而今,航空武器日益发展,新材料广泛使用,零部件结构加工越来越复杂、精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挑战,鲁宏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岗位上,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产品的深刻理解及丰富的加工经验,促使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做同样一件事情,甘于平庸的人就流于应付,过得去就行;不甘于平淡的人总是怀着一颗骚动
不安的心,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力求做到极致,做到尽善尽美。
鲁宏勋就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