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诊断与治疗教程
耳穴疗法1-概述常用诊断方法
![耳穴疗法1-概述常用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442e1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a.png)
耳穴疗法1-概述常用诊断方法耳穴疗法,古已有之,试之临床,也多效验,常单独用之,竟有出乎意料之疗效。
耳穴疗法概述 1一、耳郭的解剖 21.耳郭正面的解剖名称 22.耳郭背面的表面解剖名称 2二、临床常用耳穴的分布、定位与主治病症 31、耳穴分布的一般规律 32、定位方法 33、耳穴的定位 4三、常用诊断方法 7(一)望诊法 7(二)触诊法 15(三)压痛法 15(四)电测法 16四、耳针施术方法 18(一)毫针刺法 18(二)耳压法 18(三)耳穴放血法 19附耳穴图 20概述所谓耳穴疗法就是借助于耳郭进行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一种方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以耳进行诊治疾病的记载。
1946年美国人Potter.F.L曾报道先天两肾的发育情况与耳壳的形态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到了1957年法国医师P.Nogier认为耳的外形恰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并将他关于形如倒置婴儿投影的耳穴分布图公诸于世,由此而引起了医学界对耳穴疗法的极大重视,并很快形成一种研究耳穴疗法的热潮。
近几十年来,医务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发展了耳穴疗法,耳穴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间耳穴疗法学术交流活动的需要,中国自1982-1987年,先后4次召开“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专题研讨会,最后于1987年6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国际穴名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基本通过。
详见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穴区分布示意图4—1。
由于耳穴疗法具有适应证广泛、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痛或少痛等优点,且具有诊断、治疗和预防相结合等特点,因此耳穴疗法不仅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而且也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下面仅就耳郭表面的解剖名称、常用耳穴的分区、位置、主治、病证、配穴原则及常见病的治疗经验等加以介绍。
一、耳郭的解剖耳郭为外耳的一部分,其外形凸凹不平,凹面(正面)向前,凸面(耳背)向后,耳郭的下1/5-1/4无软骨支撑,仅为充满脂肪与结缔组织的皮垂,俗称耳垂。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22cd237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c.png)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订阅话题阅读精华耳穴疗法有按摩、压丸、施灸、贴膏药、压迫等,被称为“绿色疗法”并非徒有虚名,它与埋针、耳穴针疗法相比,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安全、无创伤;操作方便;防病、治病兼顾。
适用范围广泛,既可消炎、解毒、泻火,又能补虚、升阳、止痛、麻醉、复苏等,疗效独特,但它并不能包治百病,有些疾病或症状如果使用耳穴疗法,极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耳穴疗法前应分清适用证和禁忌证。
耳郭分区示意图(正面)耳郭解剖示意图(正面)耳郭分区示意图(背面)耳穴定位及主治耳穴命名规律耳穴分布规律耳穴常用功能分类表1.调节神经系统2.调节内分泌类3.调节脏腑类4.提高机体应急能力类耳穴望诊除了望诊外,触诊也是耳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触摸按压,分辨耳部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以及患者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拒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望耳、触耳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双目平视,用拇指和示(食)指轻捏耳郭,用手触摸耳穴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右后左(即耳郭的解剖部位)进行。
在系统触摸耳郭各部位的基础上,右耳以肝、胆、十二指肠、阑尾为主,左耳以心、脾、小肠、大肠为主。
2.发现某处耳穴有可疑阳性反应物时,用示(食)指或中指顶住该部位,借助拇指力量做上提、下拉、外展等动作,使耳穴皮肤绷紧后松弛,松弛后再绷紧,仔细辨认阳性反应物,辨别真伪。
3.发现耳的皮下或皮内有可疑结节、条索状隆起等病理反应时,用拇指、示(食)指捻揉或前后左右用力触按,辨认其大小、硬度、边缘清楚与否、有无压痛及是否移动。
如有血管变化,应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异常扩张以及充盈血管的走向。
4.观察三角窝、耳甲艇部位,用中指顶起耳郭,并用探棒拨开耳轮脚或对耳轮下脚及耳轮,充分暴露望诊或触诊部位。
5.无论是望诊或触诊,都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在光线昏暗处或观察昏迷者的耳郭时,用手电筒照射耳郭背面,利用透出的光线进行耳诊。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2595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2.png)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 调整刺激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刺激量,避免过度 刺激引发不适。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或溃疡者禁用。
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对耳穴贴压或艾灸过敏者禁用。 严重器质性病变或急性传染病患者不宜采用耳穴治疗。
04
常见病症的耳穴治疗方案
失眠多梦
典型病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详细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及效果评估,展 示耳穴诊断与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深入研究耳穴本质
创新耳穴诊断与治疗技术
进一步探讨耳穴的生理、病理基础,揭示 其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为临床实践提供 更有力的理论支持。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研发新的耳穴诊断与 治疗技术,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耳穴触诊技巧
触诊内容
通过触摸了解耳廓的温度、软硬度、 有无压痛及结节等病理反应。
触诊方法
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耳廓, 从耳轮开始逐渐向内按压,注意感受 指下的感觉变化。在触诊过程中,要 注意两侧耳廓的对比和整体观察。
02
常见病症在耳穴上的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01
02
03
感冒
耳穴肺、内鼻、咽、喉等 区域可能出现压痛、敏感 等反应。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 疗ppt课件
目录
• 耳穴诊断基础 • 常见病症在耳穴上的表现 • 耳穴治疗原则与方法 • 常见病症的耳穴治疗方案
目录
• 耳穴诊断与治疗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总结与回顾
01
耳穴诊断基础
耳穴定义与分类
耳穴定义
耳穴是指在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区域,这些区域与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 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相应区域出现反应。
耳穴疗法3-诊断方法耳疗施术方法
![耳穴疗法3-诊断方法耳疗施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2299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4.png)
耳穴疗法3-诊断方法耳疗施术方法(二)触诊法触诊法是用手指指腹触摸耳穴以发现形态改变的一种耳诊法。
1.触诊的方法(1)医者两眼平视,以拇指和食指触扪耳部,由内而外,由上而下,顺着耳廓的解剖部位逐穴仔细触扪,辨别耳廓表皮、内皮和皮下出现的各种阳性反应物。
(2)在望诊后发现可疑的阳性反应物,可用中指顶起该反应物所在部位仔细观察,再用拇指进行触诊,上下触摸,体会反应物的性质、范围,并且两耳对照观察,作出正确判断。
(3)发现皮下有结节、隆起、条状等反应物时,要辨认结节之大小、硬度、可否移动、边缘整齐清楚否、有无压痛等。
2.触诊阳性反应物的类型及其性质(1)类型隆起点状隆起、片状隆起、条片状隆起、圆形结节、软骨增生。
凹陷点状凹陷、片状凹陷、线状凹陷。
水肿可见凹陷性水肿、水纹波动感。
质地改变耳廓局部质地变硬或变软,变厚或变薄o(2)性质结节状隆起,或点片状暗灰色,多见于肿瘤;条索状隆起或珠状隆起,多见于颈椎病。
3.触诊的注意事项(1)发现阳性反应物,要进行综合分析,要与其他诊断方法综合辨证,可根据脏象学说、现代医学理论和诊断、参考经验穴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区别阳性反应物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
(3)其他注意事项参考望诊法。
(三)压痛法本法是用金属探棒或弹簧压力棒、火柴棍、镊子尖的凸面,均匀地按压耳穴区,通过寻找压痛点来诊断疾病的一种耳诊法。
临床多用于急性炎症及疼痛病的探查及鉴别诊断。
1.施术方法(1)医者两眼平视,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部,然后用右手持探棒,用力均匀,逐穴压迫耳穴,测其痛感,寻找压痛点。
(2)临床上探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症状、体征在某些穴(区)做重点探查;另一种方法为普遍探查法。
重点探查某穴时,可用同样压力测其他几个对照穴,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普遍探查时,一般先探查内脏区即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耳舟、对耳轮、耳垂、耳屏,后探查耳背,由上向下探查。
‘(3)找到压痛点后可以给一定的压力,压一个压痕,为治疗打下基础。
耳穴标准治疗方案
![耳穴标准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0b90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3.png)
耳穴标准治疗方案1. 简介耳穴疗法是一种基于人体耳部反射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源于中国古代医学的经络学说。
这种疗法认为,耳朵是人体其他器官的微型反射区,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标准治疗方案是一种针对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简单易行的操作指南。
2. 治疗流程耳穴标准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准备工作在开始治疗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耳穴图、灯光、针具等。
确保治疗环境安静舒适,让患者放松身心。
2.2 治疗部位定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耳穴治疗部位。
常见的耳穴有肺、心、肝、胃等,每个耳穴都与特定的脏器或经络有关。
2.3 清洁耳部在治疗之前,应先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清洁患者的耳朵,以确保穴位的清洁。
2.4 寻找耳穴根据耳穴图的指引,在患者耳朵上寻找并确认治疗部位。
可以用指压或工具进行刺激。
2.5 刺激耳穴一般使用针具刺激耳穴,将针头缓慢插入耳朵,控制插针深度和角度。
然后进行适度的转针或取针操作,以产生疗效。
2.6 观察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可以调整治疗强度和持续时间。
3. 治疗常见疾病3.1 失眠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可以通过耳穴疗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部位有心脏、肝脏和神门等。
治疗时应适当刺激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失眠症状。
3.2 头痛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刺激耳朵上的头部穴位进行缓解。
常用的治疗部位有前额、枕骨、颞部等。
治疗时应适度按压或插针刺激这些穴位。
3.3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问题,可以通过耳穴疗法得到改善。
常用的治疗部位有胃、肝、脾等。
治疗时应适当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3.4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耳朵上的反射区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部位有心、肾、大血管等。
治疗时应适度刺激这些穴位,可以降低血压。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61dccd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7.png)
压痛法
用探棒或毫针按压耳郭上 的某些区域,寻找敏感点, 这些敏感点通常是对应的 耳穴。
电测定法
使用电测定仪来测定耳郭 上的电阻变化,以确定穴 位的位置。
02 常用耳穴的定位
耳轮穴位
01
02
03
04
耳中
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直肠
在耳轮脚上缘上方的耳轮上, 即耳轮2区。
尿道
在耳轮脚下方曲线的耳轮上, 即耳轮3区。
外生殖器
在三角窝的外侧边缘上,即耳 轮4区。
耳舟穴位
指
腕
肘
肩
在耳舟的上方隆起处, 即耳舟1区。
在指区的下方,即耳舟2 区。
在腕区的下方,即耳舟3 区。
在肘区的下方,即耳舟4 区。
对耳轮穴位
趾
在对耳轮的下方隆起处,即对 耳轮1区。
跟
在趾区的下方,即对耳轮2区。
踝
在跟区的下方,即对耳轮3区。
膝
在踝区的下方,即对耳轮4区。
妇科病症
月经不调
痛经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缓解 月经不调症状。
通过刺激耳穴相关穴位,可缓解痛经引起 的疼痛和不适感。
乳腺增生
更期综合症
刺激相应耳穴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改善乳房健康。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缓解更 年期综合症症状。
儿科病症
小儿厌食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改善小儿食欲,缓解厌 食症状。
刺激相关耳穴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心悸等 症状,缓解心血管压力。
外科病症
颈椎病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 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腰痛
通过刺激耳穴,可缓解腰部疼痛,减 轻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耳穴诊断治疗学 PPT课件
![耳穴诊断治疗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f216126137ee06eef918d4.png)
常見病的耳穴壓丸療法
感冒
取穴:肺、內鼻、腎上腺、感冒點 頭痛加額、顳、枕 全身酸痛加腎、膀胱 喉嚨痛、聲音嘶啞加咽喉 咳嗽加氣管、神門 流眼淚、流清涕加風溪 發熱加耳尖、屏尖或耳背靜脈點刺放血。
預防感冒
取穴:肺、脾、腎
按摩法:搓摩雙耳屏區、耳尖區,
10.耳舟:指耳輪和對耳輪之間的凹溝,又稱 舟狀窩。 11.耳屏:指耳廓前面的瓣狀突起,又稱耳珠。 12.屏上切跡:即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 陷。 13.對耳屏:耳垂上部,與耳屏相對的隆起。 14.屏間切跡:指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 15.屏輪切跡:指對耳屏與對耳輪之間的凹陷。 16.耳垂:指耳廓最下部無軟骨的皮垂。 17.耳甲:是由對耳屏和弧形的對耳輪體部及 對耳輪下腳圍成的凹窩。
體質極度虛弱、精神極緊張、大出血、 凝血機能障礙、大病後、均不宜用耳針 療法和放血、切割療法,用其他種類的 耳穴療法也忌強刺激。 嚴重心臟病和嚴重貧血者,慎用耳穴療 法,禁用強刺激。
外耳有炎症或刺激區患有濕疹、潰瘍、 凍瘡,不能採用耳穴療法。
妊娠五個月前婦女不宜採用耳穴療法, 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忌用耳穴療法。
3.耳輪尾:在耳輪末端、與耳垂交界處。 4.耳輪腳:指耳輪深入到耳腔的橫行突起。 5.對耳輪:是與耳輪相對的、上部有分叉的 隆起部分。
6.對耳輪體部,即對耳輪垂直走向的主幹部 分。
7.對耳輪上腳:指對耳輪向上分叉的一枝。
8.對耳輪下腳:指對耳輪向前分叉的一枝。
9.三角窩:指對耳輪上、下腳之間構成的三 角形凹窩。
18.耳甲艇: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 19.耳甲腔:指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 20.外耳門:在耳甲腔內,被耳屏遮蓋 著的孔竅。即外耳道的開口。 21.上耳根:指耳廓上緣與頭皮附著處。 22.下耳根:指耳垂與面部附著處。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5f557276a20029bc642d7b.png)
耳穴疗法概念:耳穴是全身各部组织、器官和内脏依靠经络在耳郭上的特定反应点(区)。
它能反映机体各部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所以,可利用耳穴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一、耳郭解剖标志耳轮、耳轮脚、耳轮结节、耳轮尾、对耳轮(对耳轮体、对耳轮下脚和上脚)、耳屏、对耳屏、屏上切迹、屏间切迹、屏轮切迹、耳舟、三角窝、耳甲(耳甲艇、耳甲腔)、外耳门、耳垂、耳背沟。
二、耳穴分布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规律犹如子宫内的胎儿倒置位:耳垂→头面部,对耳屏→头、脑、神经中枢,屏轮切迹→脑干,耳屏→鼻、鼻咽部、咽喉,屏上切迹→外耳,对耳轮体→躯干、运动系统,对耳轮下脚→臀部、坐骨神经,对耳轮上脚→膝部、小腿,耳舟→上肢,三角窝→盆腔、内生殖器,耳轮脚→膈肌,耳轮脚周围→消化道,耳甲艇→腹腔,耳甲腔→胸腔,屏间切迹→内分泌。
三、耳穴命名原则㈠、解剖名称:如眼、肺、小肠、xx、膝、乳腺等。
㈡、神经系统:脑、脑干、丘脑、额、颞、顶、枕、交感、迷走神经(耳中穴)、坐骨神经、皮质下区、神门、兴奋等。
㈢、内分泌系统:脑垂体、内分泌、甲状腺、肾上腺、卵巢、促性腺激素、睾丸、胰腺等。
㈣、五脏六腑:心、肺、肝、脾、肾、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等。
㈤、临床经验:耳鸣沟、平喘、饥点、快活穴、冠心沟、腹水区、过敏区、肿瘤特异区等。
㈥、其他:如耳中、屏尖、肝阳、轮1~6等。
四、耳穴定位常用耳穴:耳郭前面160余个,背面36个。
根据耳穴分布规律和耳穴图,都能找到。
为方便起见,再补充以下内容:㈠、耳垂xx划分法:自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水平线,再将第一条水平线分成三等分,从各等分交点向下作两条垂线,由上而下、由内向外把耳垂分成1、2、3、4、5、6、7、8、9等九个区。
㈡、轮1~轮6定位法: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五等分,自上而下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
五、耳穴功能耳穴既可帮助定位诊断,又能治疗甚至预防病症。
但每个耳穴功能复杂,牵涉西医、中医知识和临床经验。
耳穴疗法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耳穴疗法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372d0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5.png)
三、小儿益智 耳尖 肾 心 脾 皮质下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四、小儿肥胖 大肠 小肠 喷门 外鼻(饥点) 三焦 内分泌 脾 肺 每次选4~5穴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五、考试综合征 心 脾 皮质下 枕 神门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六、小儿生长痛 肾 缘中 膝 髋 踝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
Ear Acupuncture Therapy
教学目标
1.掌握耳穴疗法的定义 2.掌握6个常用耳穴的定位 3.熟悉耳穴疗法的实施程序及注意事项 4.了解耳穴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概述】
一、定义 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 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 足太阳-耳前、耳上角。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 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 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研究显示 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
固定 按压 整理
注意事项
1.同毫针的注意事项
2.严格消毒
因耳廓结构特殊,血循差易 感染一旦感染轻者可外涂碘 伏或2.5%碘酒;重者加用抗 生素
3.肢体活动障碍患者耳针留针期间配合活动肢体
常见病的治疗取穴
一、小儿发热 耳尖 神门 大肠 肺 皮质下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 二、小儿遗尿 膀胱 尿道 肾 皮质下 每日按压3次,每次30下
下脚端(交感): 定位:对耳轮下脚与对
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消化、循环系统
失调,痛经。
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子宫(精宫): 定位:三角窝耳轮内侧
缘的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
痛经、遗精等。
郭庆耳穴诊断治疗学174个耳穴定位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一
![郭庆耳穴诊断治疗学174个耳穴定位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413ecc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6.png)
郭庆耳穴诊断治疗学174个耳穴定位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一耳穴疗法是针灸疗法的一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耳穴疗法,世界卫生组织已正是确立耳穴疗法为治疗多种病症的有效方法,他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90%的常见病症治疗。
耳穴图解一:耳垂部穴位( 头面部)耳垂分九个区1牙:耳垂1区,治牙疼要穴,注意贴压此穴时,贴压点稍下点,因为此穴紧临升压点,高血压患者牙痛会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
2垂前穴:位在4区中点,此穴治疗牙痛,与牙穴称拔牙麻醉点,两穴多豆同压立效,此穴亦治早醒和神经衰弱。
3舌穴:位在2区中心。
治疗舌相关疾病。
4眼穴:位在5区中心。
治疗眼疾。
5身心穴:位在7区中心。
功能是调整身心与情绪。
6快乐点穴:位在身心穴对应的耳背部。
7扁桃体:位在8区中心。
亦治咽喉炎。
8内耳穴:位在6区中心稍外下一点。
是治耳疾和内耳眩晕要穴。
9面颊区:位在356区交界线周围呈惰园形区域。
治疗面疾如面瘫、三叉神经痛、面部痤疮疣斑等。
贴压时多豆同压。
10下颚:位在2区上线内三分之- -处。
治口唇和三叉神经疾病。
11上颚: 2区外线,下四分之一点,治疗与下颚同。
12下颌: 3区上线中点:代表门齿,诊治下牙疾。
13上颌:3区中心点:治牙疾,三叉神经,挂钩关节病。
14目1:位在屏间切迹前下方。
找法:自切迹由象山梁似的地方甪耳穴笔向里下侧划一个撇或捺,下了梁便是穴。
治疗青光眼、视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15目2:位在屏间切迹外下,找法同目1。
治疗屈光不正、结膜炎、麦粒肿、虹膜睫状体炎。
16升压点:位在屏间切迹外下。
找法:用耳穴笔自切迹向外滑,过了梁下了波是穴。
治疗低血压。
17冠心沟:自升压点至扁挑体一条线是穴。
用以诊断冠心病。
18耳鸣沟:目2至内耳一条线:诊断耳鸣。
19动情穴:即耳轮尾消失处,找法:自脑干向外划--与地垂线成30度角的斜线,斜线与耳轮交叉点是穴。
治疗性冷淡。
20智齿:动情穴与下颌之中点。
21肿瘤特异区:耳轮_上,智齿至轮6区域。
耳穴定位图与作用课件
![耳穴定位图与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efa3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3.png)
包括心、肺、脾等,用于治疗心悸、咳嗽、消化不良等 症状。
耳穴的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04
镇痛作用
耳穴疗法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 镇痛物质分泌,缓解疼痛症状
。
调节身体功能
通过刺激相应的耳穴,可以调 节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如调节
内分泌、免疫等。
改善心理状态
耳穴疗法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 递质分泌,缓解焦虑、抑郁等
04
耳穴治疗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耳穴定位的准确性
刺激强度的掌握
在进行耳穴治疗时,必须确保穴位定位的 准确性。正确的穴位定位是保证治疗效果 的前提。
治疗过程中,应掌握适当的刺激强度。过 轻或过重的刺激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 可能带来不适。
患者的反应
治疗后的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在接受刺激时感到明显的不适或 疼痛,应立即停止治疗。
。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卫生 和安全,避免过度刺激
和损伤耳廓。
耳穴治疗的效果评估
观察指标
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程度、生 理指标改善等。
评估标准
根据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治 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治疗 效果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
评估时应客观、准确,避免主观偏见和误判 。
心理状态。
预防保健作用
通过刺激相应的耳穴,可以增 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03
常见病症的耳穴治疗
头痛的耳穴治疗
总结词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缓解头痛症状, 减轻疼痛感。
详细描述
头痛时,可以选择刺激耳穴中的神门 、额、枕等穴位,这些穴位对应于头 部和颈部的神经节段,通过刺激可以 调节神经功能,缓解头痛症状。
最全耳诊及耳穴详解(收藏版)
![最全耳诊及耳穴详解(收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41f0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1.png)
寻找穴位
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耳廓上寻找 相应的反应点或敏感点。可通过观察、触摸 、按压等方法进行寻找。
刺激穴位
找到穴位后,可采用不同的刺激方法进行治 疗。如耳穴压豆法,可将王不留行籽等贴附 在相应穴位上,通过按压刺激穴位;如耳针 法,可将毫针针刺入相应穴位,通过留针或 捻转等手法刺激穴位。在操作过程中,需注 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发展历程
耳诊起源于古代中医的望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独 特的诊断体系。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耳诊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进 一步推广和完善。
耳部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构特点
耳廓由软骨、皮肤、韧带及肌肉等组织构成,形态各异,结 构复杂。耳穴则分布在耳廓上,与人体各部位和器官存在特 定的联系。
位于三角窝后1/3的 上部,即三角窝4区 。
肺耳穴
位于耳甲腔中央周 围,即心耳穴上下 外三面。
肝耳穴
位于耳甲艇的后下 部,即耳甲12区。
耳穴分类及其功能主治
耳穴分类
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和现代医学理论 ,可将耳穴分为脏腑穴位、经络穴位、 经验穴位和特定穴位四类。脏腑穴位主 要对应人体各脏腑器官;经络穴位则与 人体经络系统相关联;经验穴位是根据 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穴位;特定穴 位是针对某些特定疾病或症状而设立的 穴位。
因病制宜
根据疾病的性质、病程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选穴方案。如急性病可选
耳尖放血等具有泻热解毒作用的穴位;慢性病可选脾、肾等具有扶正固
本作用的穴位。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案例一:失眠患者如何进行耳诊和治疗
耳诊观察
失眠患者的耳廓可能出现充血、皮肤 粗糙、脱屑等现象,同时可观察到敏 感点或压痛反应。
第三节 耳穴诊断方法
![第三节 耳穴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affc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5.png)
第三节耳穴诊断方法一、诊视耳穴的方法用肉眼观察耳廓外形、色泽等变化。
1.观察耳穴时最好在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
2.观察前不洗擦和揉、拉耳廓,以保持耳廓原有色泽和形态,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耳廓的阳性反应标志干扰视诊。
倘耳廓有灰垢积聚,可在别区观察完毕后,最后用棉棒轻轻地擦去灰垢,但须注意勿将阳性反应物(油脂等)擦掉。
3.观察者以拇指、食指拉住被观察者的耳轮后上方,以拉紧耳廓皮肤,然后沿着耳廓解剖部位由上至下、由内至外、分部分区仔细观察,并随时记录阳性反应现象。
4.耳廓本身的疾病如痤疮、色素沉着、冻伤或外伤后的疤痕、乳白色丘疹等应与全身疾病在耳廓出现的病理反应相区别。
一般前者无压痛和电阻降低的变化,后者有压痛和电阻降低的变化。
5.有些形态和色泽的变化不直接反应在该脏器所代表的耳穴上,而出现在与其脏腑表里相应耳穴上。
这就需要按照中医的脏象、经络学说来辨证分析。
6.两耳都需要观察,同时要左右对比,找出它们的差异,进行分析。
有些耳区增厚,边缘界线不清楚,视诊很难觉察出来,则可结合扪诊,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住耳廓背面,细心体会和比较两耳的差异。
7.要考虑个体差异和气候、季节等的变化,对耳廓视诊的影响。
如老人与儿童、长期户外工作者与室内工作者的耳廓色泽的不同,盛暑严寒也可影响耳廓皮肤色泽的变化,视诊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8.观察的内容:耳部常出现的病理反应有变色、变形、丘疹、皮屑等。
变色:有点状或片状发白,点状或片状充血红晕,圆圈形边缘红晕,中间发白,暗灰色(压之能退色,如压之不能退色,则不是阳性反应色,而是表皮色素积聚)。
变形:如结节样、棱形、条索状隆起、点状或针尖状凹陷。
丘疹:红色或白色丘疹,似鸡皮疙瘩样,也可有泡。
皮屑:糠皮样脱屑并不易擦掉,如一擦就掉的是正常皮屑。
二、耳穴压痛法用压痛棒(木棒、金属棒均可,顶端应圆滑,大小如火柴梗,亦可用火柴梗或毫针尾代替)在耳廓上寻找压痛点。
痛点可出现在病变的相应穴位上,也可出现在与病变脏腑相表里或有关的部位。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课件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b029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b.png)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人体与健康》中的第二节《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耳穴诊断的基本原理、耳穴的分布、常见病的耳穴治疗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耳穴诊断的基本原理,知道耳穴与人体器官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耳穴的分布,能够自主找到常用耳穴。
3. 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耳穴治疗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耳穴诊断的基本原理、耳穴的分布、常见病的耳穴治疗方法。
难点:耳穴诊断的原理及应用、耳穴的定位和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耳穴模型、耳穴图、耳穴诊断仪。
学具:学生手册、耳穴图、耳穴按摩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讲解耳穴诊断在中医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耳穴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耳穴诊断的基本原理,介绍耳穴的分布,使学生了解耳穴与人体器官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利用耳穴模型和耳穴图,学习找到常用耳穴,并使用耳穴按摩棒进行按摩。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耳穴诊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耳穴诊断的方法和步骤。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使用耳穴诊断仪进行耳穴诊断。
6. 知识拓展:介绍耳穴治疗常见病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耳穴治疗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1. 耳穴诊断基本原理2. 耳穴分布3. 常见病耳穴治疗方法七、作业设计1. 绘制耳穴图,标明常用耳穴的位置。
答案:略2. 选择一种常见病,查找相关耳穴治疗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耳穴诊断的基本原理,介绍耳穴的分布,使学生了解耳穴与人体器官的关系。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学会找到常用耳穴,并使用耳穴按摩棒进行按摩。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掌握了耳穴诊断的方法和步骤。
在知识拓展环节,学生了解了耳穴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课后,学生可通过绘制耳穴图、进行耳穴按摩实践、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耳穴诊断学-黄丽春
![耳穴诊断学-黄丽春](https://img.taocdn.com/s3/m/c95cdbf90b4e767f5bcfce04.png)
一、耳穴的解剖之阳早格格创做神经:脊神经【C2-C4】,脑神经,颈接感搞【1】,脊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1)耳大神经:起于第C2-4,止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深层,经中面止于胸锁乳突肌浅层,上止于耳垂,分为耳下支【耳前支】战耳上支【耳后支】.主感觉.A,耳前支:正在耳垂根部分三支,耳垂支,耳中支,耳上支1,耳垂支,呈伞状分集皮下,奇有小支至耳垂中侧与耳颞神经的耳屏支符合.2,耳中支,分2支到耳垂中正里,小支从屏间切迹后窝脱出至耳垂前里;大支从对于耳屏中上圆(枕区)脱出至耳廓中正里.3,耳上支,至耳廓内正里的耳缘分为2支,一支到耳垂中正里分集于耳舟区,一支沿耳轮缘降下B,耳后支:至耳大神经分出,斜出耳后肌,分集耳廓内正里,常有小支与枕小神经相接通,脱硬骨至耳廓中正里,.(2)枕小神经:起于第C2-4,沿胸锁乳突肌后缘斜背后上圆至耳轮根部,转合至耳轮内正里后上部分为3支,耳背上1/3,耳轮后上缘;三角窝,对于耳轮上下角;耳舟上部.主感觉.【2】脑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吐、里神经混同支(1)耳颞神经: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分支,循耳轮前缘上止,收出分支到中耳轮前壁,耳屏,耳轮足,三角窝,部分蔓延至耳垂及耳甲艇,与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迷走神经接织成网.(2)迷走、舌吐、里神经混同支:分集耳后肌战耳廓内正里中上部,分支脱耳背至耳廓中正里,分集中耳门,耳轮足起初部,耳甲艇,耳甲腔【3】颈接感搞:起于颈静脉丛,沿血管分集.综述:耳垂,耳轮,对于耳轮,耳舟主假如耳大神经战枕小神经分集,耳甲区主假如迷走、舌吐、米神经混同支分集,三角窝可睹所有耳廓神经分集.二、耳穴的分集定位分区:屏间切迹下缘至耳垂下缘划3条等距离火仄线,正在第二条火仄线上引2条笔直线,由内而中,由上而下分为9个地区牙:1区中面1,治疗牙痛要穴.2,诊疗上无特定意思.下颚:2区上线内、中1/3接面1,治疗唇炎,心腔溃疡,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痛.2,下腭,舌,上腭出现隆样突起,多为复收性心腔溃疡.上腭:2区中线上3/4与下1/4接面1 ,治疗唇炎,心腔溃疡,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痛.2,下腭,舌,上腭出现隆样突起,多为复收性心腔溃疡.舌:上腭与下颚连线中面1,治疗舌炎,舌裂,舌部溃疡等舌部徐病.2,可睹黑面,黑块或者隆起,诊疗舌部溃疡或者舌炎.上颌:3区中面1,包罗颌骨,牙龈,牙齿,牙周.2,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出血,颞颌枢纽混治,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痛.3,视诊睹缺上齿沟(脑垂体与上颌或者颞颌枢纽连线),上牙缺益.若有片状隆起、有压痛罕睹于牙炎.上颌、上腭、耳颞神经共时有压痛或者阳性反应面多睹于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痛.下颌:3区上线中面1,包罗颌骨,牙龈,牙齿,牙周.多代表门齿部位.2,治疗牙痛,牙周炎,牙龈出血,颞颌枢纽混治,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痛.3,视诊睹缺下齿沟(脑搞与下颌或者智齿连线),多为龋齿,下牙缺益.睹红色隆起、肿胀区多为慢性牙周病;睹红色隆起或者结节,无多压痛没有明隐,多为缓性牙周炎.下颌、下颚、耳颞神经面有压痛或者阳性反应面多睹于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痛.颞颌枢纽:上颌,下颌连线等边三角形顶面,1,治疗颞颌枢纽炎,颞颌枢纽混治,颞颌枢纽周围病变.配三焦,心,喉牙2,慢性睹片状隆起,红色肿胀,阳性反应面压痛,缓性睹片状隆起或者结节,无阳性压痛智齿:耳轮尾与下颌连线中面神经衰强面:4区中面(共垂前)1,有压痕、火肿区为神经衰强.2,治疗多为睡眠较浅,易醉,早醉,进睡易,睡眠时间短,醉后进睡易,多梦等神经衰强.眼:5区中面1,诊疗上无特同性,治疗百般眼科徐病.内耳:6区中面(对于听力单背安排)1,治疗耳部徐病,耳鸣,耳聋,听力低重,中耳炎,内耳眩晕症等.2,耳鸣,听力低重可睹条状,线状凸起,或者耳鸣沟,可与目2,内耳.慢性中耳炎睹内耳区片状隆起,肿胀,压痛;缓性中耳炎压痛没有明隐.身心穴:7区中面1,肿胀、阳性反应面诊疗情绪非常十分如忧伤,焦慢,紧张,敏感等等.2,治疗以身心穴,快活面,神门,心血管皮量下,镇静穴为组穴.扁桃体:8区中面1,慢性视诊睹红色肿胀,有压痛,阳性反应面;缓性睹片状隆起,红色结节,压痛没有明隐.2,治疗扁桃体炎,吐喉炎.里颊区:2,3,5,6区接界,包罗上颚1,睹椭圆形肿胀区,有阳性反应面,无压痛睹于里神经麻痹慢性期.睹隆起,有阳性反应面多为里神经痉挛.有阳性反应面,压痛,陪随耳颞神经面阳性反应多为三叉神经痛,再根据相映部位推断哪一支痛痛.2,治疗里神经麻痹,里神经痉挛,三叉神经痛,皮肤病,好容等.矮血压沟:屏间切迹中面(降压面)与身心穴连线1,惟有诊疗效率,无治疗效率.冠心沟:也称心律没有齐沟,屏间切迹(降压面)与扁桃体连线1,诊疗无特同性,50%大概性,冠心病诊疗主要正在心穴.耳鸣沟:屏间切迹中侧(目2)与内耳连线.1,有诊疗意思,也有治疗意思.治疗时可与目2,内耳.2,沉度耳鸣仅有阳性反应面;中度耳鸣可睹短浅,没有连绝耳鸣沟,有阳性反应面;重度耳鸣沟深少,有阳性反应面,颞穴压痛.缺上齿沟:脑垂体与上颌连线,或者与下颌连线1,惟有诊疗意思,无治疗意思缺下齿沟:脑搞与智齿连线,或者与下颌连线1,惟有诊疗意思,无治疗意肿瘤特同区1:耳轮尾至8区弧形地区1,诊疗恶性肿瘤特定区,1区特同性下于2区,耳廓前后均有压痛,条索样结节,有片状或者线状阳性反应,相映部位结节样隆起.(1)中正里腮腺:对于耳屏尖端1,治疗腮腺炎.2,止痒: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仄喘1,止喘止咳,配穴接感,肾上腺,支气管,肺.2,治疗过敏性支气管,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3,支气管哮喘时支气管,仄喘,过敏区阳性反应.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肺,仄喘阳性反应,过敏区无阳性反应.颞:也称太阳穴,对于耳屏中侧下缘中面.(听力中枢单背安排)1,帮听止鸣,多用于治疗耳鸣,听力低重.颞,内耳有阳性反应面多为听力低重.2,镇停止痛,多用于偏偏头痛,颞侧头痛.3,单侧阳性反应,片状隆起,有压痛或者结节多为偏偏头痛;单侧阳性反应多为单侧偏偏头痛.齐头痛多睹于额,顶,枕,颞穴均有阳性反应.额:对于耳屏中侧前下缘中面(卵巢与颞中面)1,健脑,浑脑明目.治疗头痛,头昏,麻木,头部重重,嗜睡,影象力减退,注意力没有集结,忧伤,下血压,眼光减退或者朦胧.2,镇停止痛.治疗前头痛.3,额,顶,颞,枕穴仄坦凸起可睹头脑浑晰线,若均有阳性反应,睹没有准则隆起,多为齐头痛,头脑昏胀,头脑没有浑晰.睹额穴阳性反应,片状或者圆形或者有没有准则隆起多为前头痛.枕:对于耳屏中侧后下缘中面(颞与脑搞中面)1,止晕.治疗内耳眩晕症,下血压头晕,脑动脉供血缺乏头晕,自决神经功能混治,晕车,晕船,晕机等.2,镇定,多配神门穴.用于镇定安神,降压,止咳止喘,止痛止痒,止呕止吐.也治疗背面痛,枕大神经痛.3,镇惊.治疗癫痫,里肌抽搐,小女震颤,多动症.4,明目:视觉中枢,治疗眼部徐病,视神经,视网膜病变,青光眼,伸光没有正,强视,近视等.5,有阳性反应面陪随片状隆起多为背面痛.若陪随凸起或者皮肤黑润睹头晕.顶处1,有阳性反应,陪片状隆起,可用于诊疗战治疗头顶痛.脑垂体:对于耳轮内后上缘中面(腮腺与脑搞中面)1,治疗脑垂体功能混治.如垂体病,尿崩症,侏儒症,席汉概括症.2,治疗内分泌系统徐病.如内分泌混治,糖尿病,甲减等. 3,治疗妇科徐病.关经,月通过多,月经没有调,功能性子宫缺血.4,治疗泌尿系统徐病.夜尿症,遗尿,阳痿,性欲减退,前列腺炎.5,降血压.常配内分泌,肾上腺,降压面用于降血压.6,四大止血要穴.脑垂体,肾上腺,脾,膈,相映部位.7,有条索或者结节为脑垂体瘤.晕区:脑垂体与枕连线中面,脑搞,脑垂体连线地区1,拇指,食指中推对于耳轮起初部,中指从耳背顶起晕区,若隆起为仄常;若睹条片状或者三角形凸起,陪随皮肤黑润多为头晕.2,止晕要穴.治疗百般本果引导眩晕,尤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与法-耳前晕区与耳背晕区对于揭,耳尖搁血,颈后三角区.神经衰强区:枕,顶,颈椎连线地区1,拇指置于耳背,从脑搞背下触摸神经衰强区,若仄坦或者凸起为仄常;若条索样肿胀或者结节,多为睡眠障碍,进睡艰易.2,治疗时时常使用耳前神经衰强区与耳背多梦区对于揭,给予强刺激为好.(2)内正里丘脑:对于耳屏内侧下缘中面1,时常使用于安排体温,摄食,火盐代开战内环境仄稳,内分泌,情绪.2,简单性肥肥症,过食性肥肥症,嗜睡,火肿,常协共饿面减肥.脑:对于耳屏内侧后上部地区中面,即脑搞,腮腺,丘脑连成等边三角形地区中面1,有阳性反应多提示脑部病变,若有片状黑润反应则为脑出血.正在诊疗头痛时,要探查脑穴排除脑内病变.2,治疗脑源性徐病,脑动脉供血缺乏,脑血栓,小脑共济仄衡,癫痫,小女多动症,才华矮下.睾丸1,肿胀,阳性反应多有睾丸炎,细囊炎,腱鞘积液等.若内死殖器,肾均有阳性反应多为阳痿,性功能障碍.2,治疗睾丸炎,附睾炎,没有育症,前列腺炎等.镇静面:对于耳轮内侧腮腺与丘脑连线上,睾丸与丘脑连线中面1,镇静大脑皮层,治疗嗜睡,夜尿症,肥肥,内分泌及性功能障碍.2,镇静线:腮腺与丘脑连线上.丘脑,镇静穴,饿面时常使用于减肥.皮量下:1,神经系统皮量下:对于耳屏内侧前下缘中面(卵巢与丘脑连线中面)2,心血管系统皮量下:与神经系统皮量下,消化系统皮量下练成等边三角形顶面3,消化系统皮量下:对于耳屏内侧前下部地区中面,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面诊疗:强阳性反应多为该系统病形成主.治疗:1,治疗大脑皮量镇静战压制功能仄衡.如神经衰强,忧伤,自决神经功能混治,神经官能症,细神团结症,情绪没有宁静,焦慢等.2,治疗消化系统徐病.如消化没有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背胀,便秘,及肝胆系统徐病.3,治疗心血管系统徐病.下血压,冠心病,心律得常,血栓关塞性脉管炎,静脉炎,雷诺病等.脑搞:轮屏切迹处,对于耳轮与对于耳屏接界处1,镇惊熄风,宁心安神.治疗癫痫,惊厥,多动症,帕金森病,神经团结,神经官能症,脑膜刺激征,里肌麻痹,里肌痉挛等.2,止咳.治疗搞咳,支气管炎,气管炎.3,退热.治疗小女下热,下烧.喉牙穴:1,无特同诊疗意思.缺齿时可睹缺下齿沟.2,治疗吐喉徐病,压痛要穴.中耳:耳屏上切迹近耳轮足处.【耳鸣禁用.】1,鼻通.用于鼻塞短亨,中感风热引起的鼻吐,鼻窦炎,嗅觉得灵.2,帮听.用于听力低重,耳鸣禁用.内耳不妨用于耳鸣.3,止痛.治疗偏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中耳耳廓神经痛,颈项痛痛.4,止晕.多种本果引起头晕,头胀,更加是好僧我氏概括症眩晕.5,耳廓部皮肤病.干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牛皮癣,冻疮.屏尖:耳屏中侧上1/2隆起里中面1,用于搁血,有消炎,镇定,止痛效率.2,退热.用于百般本果引起收烧下热,常屏尖,耳尖,肾上腺使用.肾上腺:耳屏中侧下1/2隆起里中面1,“三抗一退”,抗过敏,抗风干,抗熏染,退烧.2,“一升一止”,降血压,用于矮血压戚克;止血,用于出血性徐病,多用于月通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鼻衄,便血.3,治疗肾上腺及肾上腺皮量功能混治.4,镇定解痉.排除支气管仄滑肌痉挛,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中鼻:耳屏中正里,屏尖与肾上腺成等边三角形连线顶面1,治疗中鼻徐患,如痤疮,酒渣鼻,鼻炎,黄褐斑,可面刺搁血.饿面:中鼻与屏尖连线中面1,统制摄食,与丘脑共用,巩固鼓感.治疗肥肥,神经性多食,消渴病,甲卑.渴面:中鼻与肾上腺连线中面1,死津止渴.治疗心搞,心渴,消渴病,尿崩症,糖尿病,神经性多渴.降率面:渴面与中耳连线中面1,阳性反应,陪随心区下条索结节多为心动过速.2,治疗房颤,心动过缓,协共心,胸,心血管皮量下,神门,枕.声门:耳屏内侧上圆,耳孔中缘线直上近耳轮足处1,阳性反应多为声戴战声门病变.2,治疗声门,声戴徐病.如声音嘶哑,梅核气.吐:耳屏内侧上1/2中面1,治疗吐部徐病.如慢性吐炎,缓性吐炎,吐搞,心渴,梅核气.内鼻:耳屏内侧下1/2中面1,简单性鼻炎有阳性反应,无变色变形.肥大性鼻炎有阳性反应,陪随红色片状隆起或者结节.过敏性鼻炎内鼻、过敏区有阳性反应,陪随红色片状隆起,睹有深压痕,凸起性火肿.副鼻窦炎内鼻、上颌、额穴有阳性反应,陪随片状或者没有准则样隆起或者结节.2,治疗百般鼻部徐患.如鼻炎,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鼻出血,感冒,嗅觉得灵等.喉:声门与吐连线中面1,阳性反应,肿胀,压痛,有压痕,多为慢性喉炎.2,治疗喉部徐病.如慢,缓性喉炎,声音嘶哑,支气管哮喘,慢,缓性支气管炎,梅核气等.鼻吐:内鼻与中耳讲下心连线中面,耳孔中缘线上1,鼻吐,中耳讲心前壁强阳性反应,肿胀,鼻液倒流,诊疗鼻吐炎.鼻吐强阳性反应,肿胀压痛,肿瘤特同1区阳性反应试虑鼻吐部肿物2,治疗鼻吐部徐病,鼻吐部没有适,鼻液倒流.耳颞神经面:内屏内侧,吐、内鼻连线成等边三角形顶面1,耳颞神经有阳性反应,压痛,三叉神经分支相映部位阳性反应为三叉神经痛.2,治疗三叉神经痛,协共下颚,下颌主治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痛.3,治疗耳廓痛,中耳讲心,耳前及耳廓神经痛.4,治疗头晕,偏偏头痛,脑神经功能混治,鼻吐部徐病,嗅觉得灵等.颈椎区:对于耳轮下1/5颈穴:颈椎内侧中面近耳腔处甲状腺:颈穴与脑搞连线之间,近中面处1,简单性甲状腺肿可触及条索或者结节.甲减有阳性反应,红色火肿,压痕.甲卑有阳性反应,红色隆起,条索或者结节.2,治疗甲减,甲卑,甲状腺弥漫性删死,甲状腺瘤.胸椎区:对于耳轮下2/5-3/51,有阳性反应,条索或者结节,多为骨量删死.若胸椎,结核面阳性反应,条索或者结节多为胸椎结核.2,治疗胸椎病变,胸椎骨量删死,胸背部痛痛及扭伤,挫伤.胸穴:胸椎内侧中面近耳腔处1,阳性反应多为胸痛,胸闷.阳性反应,陪随条索或者结节,多为胸肋硬骨膜炎.2,治疗胸痛,胸闷,戴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硬骨膜炎,胸膜炎.腰椎区:对于耳轮上2/51,治疗腰椎病变,腰椎骨量删死及百般本果引起的腰腿痛. 2,腰椎骨量删死有阳性反应,触及条索或者结节.韧戴益伤正在腰椎中线或者中线2旁阳性反应,有压痕.腰肌劳益或者硬构制益伤正在腰肌区有阳性反应,红色肿胀.肾真腰痛正在腰椎区或者腰肌部位阳性反应,睹红色肿胀,有压痕,无条索或者结节样改变.骶椎区:对于耳轮上1/51,触及条索,若为火仄样横止,多为骶椎腰化或者腰椎骶化.若为没有准则斜止走止,有肿胀隆起,多为腰骶椎中伤史.2,治疗腰骶椎病变及百般本果引起的腰骶椎部痛痛,夜尿症,遗尿.背穴:胸,腰椎内侧近耳腔处1,阳性反应若近对于耳轮下足起初处多为下背痛;若近肋缘下穴多为上背痛.2,治疗背部徐患,如减肥,肠炎,便秘,痛经,产后子宫中断痛.肋缘下:胸,背连线中面,即肝穴中侧对于耳轮内侧缘1,诊疗肝净大小或者是可触及肝净边沿的特定穴,若有条索表示不妨肝净肿大并触及肝净边沿.2,治疗肝胆徐患,如肝区痛,肝胆痛痛.尾椎穴:对于耳轮上下足接界处,三角窝顶面中缘1,有阳性反应,触及条索,多为尾椎中伤史.2,治疗尾椎病变,尾椎挫伤或者骨合引起的痛痛.热穴:背与尾椎连线中面1,五大活血要穴.(热穴,接感,心血管皮量下,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革新中周血液循环,减少皮肤温度.称为“热穴活血通下肢”.治疗血栓关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雷诺病,糖尿病等引起的下肢血压循环障碍,肢体热痛等.肩背区:颈椎中侧近耳舟处1,有阳性反应,睹红色条片状隆起,触及条索或者结节,多为肩背部肌纤维炎,肩背部痛痛.2,治疗颈椎病,颈肩概括症,肩背肌纤维炎,肩背部痛痛.胁肋区:胸椎中侧近耳舟处1,阳性反应提示胸廓,胁肋部痛痛没有适.2,治疗胸肋部扭伤,挫伤,戴状疱疹,肝胆徐病,神经官能症引起胸胁部胀谦,痛痛.乳腺:肩背区与胁肋区接界线上(仄胃,胸,肩枢纽)1,治疗乳腺炎,少乳,乳腺删死,乳腺肿瘤,普遍与乳腺中侧.2,有阳性反应,触及条索或者结节,多为经前期乳胀,乳腺肿痛.阳性反应,睹黑润隆起,无压痛,肿瘤特同1区仄常,多为乳腺囊肿.阳性反应,睹结节样隆起,肿瘤特同1区仄常,多为乳腺纤维瘤.阳性反应,结节样隆起,压痛,肿瘤特同1区阳性反应,多为乳腺癌.腰肌区:腰椎中侧近耳舟处1,有阳性反应,条片状黑润肿胀,或者搁射状,压痛,多为慢性腰痛.阳性反应,条片状红色隆起,有条索或者结节,多为缓性腰肌劳益.2,腰肌徐病,腰扭伤,腰肌劳益.背中:腰肌区中侧线中面1,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肾区痛痛,肾结石痛痛.骶髂枢纽:骶椎与髋枢纽连线中面1,诊疗骶髂枢纽痛痛.2,治疗骶髂枢纽劳益.耳前、耳背对于揭.足趾:对于耳轮上足中上圆1,有阳性反应,做定位诊疗.2,治疗趾枢纽扭伤,挫伤,冻伤,终梢血循环障碍,足热,麻木.足跟:对于耳轮上足内上圆1,有阳性反应,多为足跟痛.触及条索或者结节多为足跟骨量删死.2,治疗足跟部徐病,足跟骨量删死,肾真足跟痛痛,跟腱炎,筋膜炎引起足跟痛.足心:足趾与足跟连线中面1,有阳性反应,多为足心部痛痛或者没有适.2,治疗肾真足心痛,肌腱炎或者筋膜炎引起足心痛.膝枢纽:对于耳轮上足中面1,治疗膝枢纽徐病,膝枢纽痛痛,膝枢纽炎,扭伤,挫伤,肿胀,酸硬,无力.2,有阳性反应,睹条片状黑润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多为慢性扭伤.睹红色肿胀,有压痕,多为枢纽肿胀或者枢纽积液.有阳性反应,触及与膝枢纽共火仄位条索或者结节,压痛,多为膝枢纽骨性枢纽炎,中伤性枢纽炎.触及条索或者结节,斜止背中走形,多为膝枢纽中伤史.踝枢纽:膝枢纽与足跟连线中面1,有阳性反应,触及条索或者结节,多为踝枢纽扭伤.2,治疗踝枢纽扭伤,挫伤,踝枢纽炎.足背:足趾与踝枢纽连线中面1,诊疗战治疗足背部徐病.股内侧:对于耳轮上足起初部内下圆1,有阳性反应,做定位诊疗.2,治疗股内侧肌肉紧张,酸痛,肿胀,痛痛.髋枢纽:对于耳轮上足起初部中面1,治疗髋枢纽徐病,髋枢纽痛痛,坐骨神经痛.2,有阳性反应,多为髋部硬构制益伤.有阳性反应,触及条索或者结节,多为髋枢纽病变.有阳性反应,睹斜止背中侧条状隆起,多为中伤史.中膝:中耳轮上足起初部中下圆1,有阳性反应,多为良性枢纽痛,无枢纽腔、骨性病变. 2,治疗膝枢纽硬构制益伤,扭伤,挫伤,炎性痛痛.腓肠肌面:中膝与足趾连线中面1,有阳性反应,多为腓肠肌痉挛.腓肠肌面,足趾,踝枢纽,中膝,髋枢纽,膝枢纽阳性反应多为坐骨神经痛. 2,治疗腓肠肌炎,腓肠肌纤维构制炎,坐骨神经痛.股四头肌区:髋枢纽与膝枢纽连线之间地区.1,有阳性反应,做定位诊疗.2,治疗股四头肌益伤,扭伤,挫伤,牵推痛,下肢疏通障碍,中风后遗症、小女麻痹后遗症引起的抬腿艰易或者跛止.腘窝:髋枢纽与神门连线中面.1,足跟,足趾,踝枢纽,腘窝,腓肠肌面,髋枢纽,膝枢纽,中膝,阳性反应多为坐骨神经痛.2,治疗坐骨神经痛引起的腘窝痛,或者膝枢纽深部痛痛.臀穴:对于耳轮下足中侧1/3处,起初部中面1,有阳性反应,做定位诊疗.2,治疗臀部肌肉益伤,扭伤,挫伤,阳性痛痛,腰骶部痛痛,坐骨神经痛,臀部梨状肌益伤引导坐骨神经痛(临床少睹).坐骨神经:对于耳轮下足中1/3处,对于耳轮下足中面1,无特同诊疗意思.2,治疗坐骨神经痛.常与耳背坐骨神经面,坐骨神经三角区,战相映部位反应面.接感:对于耳轮下足内侧1/3处,对于耳轮下足内上缘1,五大活血穴,扩血管效率.热穴,接感,心血管皮量下,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出血性徐病禁用.2,安排自决神经功能混治.3,镇痛解痉,缓解内净仄滑肌痉挛.背胀时禁用.4,止汗,止涎,止酸要穴.压制腺体分泌,治疗胃酸分泌过多,多汗症,流涎,脂溢性脱收.*坐骨神经特效面:对于耳轮下足内侧1/3处,对于耳轮下足内下圆耳舟脚指:耳舟上圆起面1,治疗指枢纽病变,扭伤,挫伤,颈椎病引起的脚指麻木,针刺感,雷诺病,多汗症,脚部皮肤病.锁骨:仄轮屏切迹处耳舟部,(仄心穴,脑搞,颈椎区起初线处)1,锁骨,肩枢纽阳性反应多为肩周炎,颈前伸后伸功能受限.2,锁骨,肩枢纽,肩三面为“肩三面”.治疗肩枢纽徐病,肩周炎.风干线:脚指战锁骨连线.1,用于诊疗风干性徐病战类风干性枢纽炎特定穴.2,上1/2阳性反应,多为类风干性枢纽炎,下1/2阳性反应,多为风干性枢纽炎.脚腕:风干线5仄分,上1/5分界线处中面(仄神门,肝阳)1,腕管概括征有阳性反应,睹肿胀.2,治疗腕管概括征,扭伤,挫伤,腕枢纽炎.过敏区:也称风溪穴,脚指与脚腕连线地区1,“三抗一升”效率,抗过敏,抗风干,抗熏染,普及肌体免疫力.治疗过敏性徐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皮肤瘙痒,交战性皮炎,免疫功能矮下.治疗胶本构制徐病,硬皮病,皮肌炎,风干性及类风干性枢纽炎.2,有阳性反应,片状黑润,过敏反应,多为慢性荨麻疹.过敏区脱屑睹于牛皮癣,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歉皮肤病.有阳性反应,红色肿胀,压痕,睹缓性过敏性徐病,鼻炎,过敏反应.划痕症,过敏体量时出现划痕反应,睹红色肿胀.肘(速听面):风干线上2/5分界线处中面(仄尾椎,骶髂枢纽,背中)1,有阳性反应,片状肿胀或者隆起变形,背部网球肘面可触及条索.、2,治疗网球肘,下我妇球肘,扭伤,挫伤.肩:风干线上3/5分界线处中面1,治疗肩周炎,脚臂没有克没有及抬举及中展.上臂痛痛.“肩三面“要穴.肩枢纽:风干线下2/5分界线处中面(仄胃,胸穴,乳腺,轮3)1,有阳性反应,动做定位诊疗.2,治疗肩枢纽炎,肩周炎,扭伤,挫伤.耳前肩枢纽治疗肩前痛,肩没有克没有及后伸及中展.“肩三面”要穴.腋下:肩枢纽与锁骨连线中面内侧缘,与对于耳轮中缘接界线上(仄脾)1,治疗腋窝下痛痛,腋窝下淋凑趣炎,多汗症,乳腺切除术并收症腋窝及上臂火肿.肾炎面:肩枢纽与锁骨连线中面中侧缘,与耳轮内侧缘接界线上1,肾炎面阳性反应,肾区阳性反应陪随压痛,过敏区,内分泌,阳性反应,多为肾小球肾炎.2,治疗肾小球肾炎,配穴肾,三焦,内分泌,过敏区.。
耳穴诊疗法
![耳穴诊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5f865f7fd5360cbb1adb28.png)
• 上颌、下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颞下 颌关节炎。
• 内耳(六区正中):耳鸣、听力减退。 • 扁桃体(八区正中) •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瘫
耳背
• 降压沟(对耳轮下脚沟):高血压。 • 阳维(耳背乳突交界的“弦筋处”):耳鸣、耳聋。 • 耳迷根(平耳轮脚、耳背乳突交界之耳根部):头痛、鼻
耳穴压豆操作
• 消毒后,医者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子夹取 耳穴压丸贴片贴压耳穴,并轻轻揉按1~2分钟。 每天4~6次,可留置3~6天。
耳压注意事项
• 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 • 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宜2~3天。 • 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
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耳压手法
部分疾病的耳穴处方
牙痛
• 主穴:三焦、牙、上颌或下颌、胃或大肠。
• 辅穴:胃肠实热,胃、大肠、屏尖,耳尖点刺放血。
•
风火上攻,肺、屏尖,耳尖点刺放血。
•
风虫牙痛,风溪、神门。
•
肾虚牙痛,肾。
三叉神经痛
• 主穴:面颊区、神门、相应部位(眼、上颌、下 颌)、枕。
• 辅穴:风火上攻者,肺、三焦、大肠;
• 主穴:胃、胸椎(对应第六、七胸椎处)、神门。
• 辅穴:寒湿犯胃加皮质下、内分泌;
•
饮食停滞加脾、大肠、直肠下段、三焦;
•
肝气犯胃,加肝、脾、三焦;
•
痛甚者加交感、皮质下、耳迷根。
肩周炎
• 主穴:肩、锁骨、神门,小肠或大肠或三焦或肺。
• 辅穴:风寒入络者,肾上腺、肺、三焦;
•
气滞血凝者,心、皮质下;
根、神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压点 内生殖器
交感
便秘点
七、耳屏
1、外耳 5、咽喉
2、外鼻 6、内鼻
3、屏尖
4、 肾上腺
7、饥点 8、渴点 9、心脏点
咽喉 内鼻
屏尖 肾上腺
外耳 屏尖
肾上腺
心脏点 渴点 外鼻
饥点
缘中
对屏尖
皮质下
枕
颞
针对损容
性疾病重
额
点穴(均是)
肾
胰胆
大肠 小肠 胃
肝
膀胱
肾
大肠 小肠 胃
肝
针对损容 性疾病重 点穴
可惜国内的医生, 很少有人看见过……
耳穴的病态反应
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 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 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 、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 治疾病的刺激点。
典 型 病 例
肾结石
子宫肌瘤
痔疮
诊断篇
《类经国翼》说: “手足三阴三阳之脉 皆入耳中肤,易造成耳郭感染。
(2)针刺的方向:位于耳甲腔、耳甲艇和三角窝中 的耳穴,用直刺即90。进针,如内生殖器、心、 肺等穴。
位于耳舟、耳垂部穴位多用横刺即15。沿皮 进针。如风溪、肩关节、肩、锁骨穴。
位于对耳轮、对耳屏内侧、屏间切迹等部位 的穴位,多用斜刺45。~60。进针。如皮质下、 内鼻、咽喉、内分泌等。
长,机体活动量小、耗能少,蛋白质的合成 大于分解过程,因此治疗肥胖以取具有兴奋 的耳穴如交感、额。
(2)增强饱感 取穴:饥点、丘脑。 饥点:可以减少肥胖者的饥饿感,减少
食量。
(3)增加排泄 取穴:肾、三焦、肺、大肠。 增加排泄取肺,“肺主皮毛”。 肾为水脏,主水液,肾、三焦可通调水
道,补肾气化利水之功;大肠可“传导糟粕 ,清热洁腑”,与三焦、肺穴合用,可增强 气化作用而通便。
十、耳甲腔
1、口 2、食道 5、心 6、肺 9、内分泌
3、贲门 7、气管
4、脾 8、三焦
贲门 脾 肺
食道
口 气管
三焦 内分泌
针对损容 性疾病重 点穴
脾
肺
口
三焦 内分泌
目1
颌
舌
面面颊颊
内耳
眼
扁桃体
目2 牙 垂前
针对损容 性疾病重 点穴
颌
目1
面面颊颊 眼
目2 垂前
这是消化系统的耳穴图, 国外专家利用奇妙的穴位, 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痛苦。
(3)肥胖的治疗主要是摄食量的控制。 耳穴治疗是以增强饱感,减少饥饿感为主 ,自然降低了食量,避免了’过食或吃零 食。
据推测是因耳穴饥点、丘脑等有抑制食欲 的作用。从而耳穴减肥避免了“饥饿疗法 ”的不良反应。
(4)减肥只适用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 的肥胖病,不宜用于体重在标准体重以下患 者,以免造成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
(三)耳轮尾——耳轮 下缘与耳垂交界处。
(四)耳轮脚——耳轮 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 突起。
(五)对耳轮——与耳轮 相对的隆起处。
(六)对耳轮上脚——对耳 轮向上的分支。
(七)对耳轮下脚—— 对耳轮向下的分支。
(八)三角窝——对耳轮上 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 窝。
(九)耳舟——对耳轮与 耳轮之间的凹沟。
头部朝下, 臀部及下肢朝上, 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1.耳垂相当于头面部。 2.对耳屏相当于头和脑部。 3.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 4.耳屏相当于咽喉、内鼻、肾上腺。 5.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
6.对耳轮相当于躯干。 7.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 8.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 9.耳舟相当于上肢。 10.三角窝相当于盆腔、内生殖器。
(五)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 溃时,暂不宜针刺,可先治疗外耳疾患, 针刺外耳、肾上腺、耳尖放血,待耳郭皮 肤病变治愈后,再刺激耳穴治疗其他病变 。
耳穴治疗方法 耳穴的刺激方法,随着现代科学及新技
术的发展,日益增多,常用的刺激方法如下: 一、耳毫针法
耳针用的毫针,针长为5分,针的粗细有26号、 28号、30号、32号等四种,针的构造为针尾、 针柄、针根、针身、针尖五部分。
4)饥饿感减少或消失。饥饿感的时间延长,喜 零食等过食情况好转,达到节制饮食,降低食 欲的目的。经治疗后,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经3个疗程治疗,体重减轻最多者,为15公 斤。
(2)耳穴减肥治疗时间要长,一般1~3个月。 临床观察,一般在治疗第一、二疗程可见体
重下降l~3公斤,继续治疗时,体重下降不 明显,甚至停止治疗可又回升。
配穴:浮肿加腹水点;便秘加肺;女性月经 不调者加内生殖器、卵巢。
关于减肥
一调:调整内分泌功能。 取穴:丘脑、内分泌、缘中(脑垂体穴)。
各内分泌腺的分泌水平所以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 通过负反馈自我调节机构实现的。使机体得以适应 环境的变化。使内分泌功能得以稳定。
三增: (1)增强机体的兴奋性 取穴:交感、额。 肥胖病者常伴有易困、嗜睡、睡眠时间
(十六)耳甲艇——耳轮 脚以上的耳甲部。
(十七)耳甲腔——耳轮 脚以下的耳甲部。
(十八)耳垂一耳郭最下 部无软骨的皮垂。
小小的耳郭布满了密 密麻麻的耳穴点,乍 看起来耳穴是杂乱无 章的,很难学习和记 忆,而实际上耳穴在 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 规律的,它在耳前外 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 子宫内倒置的胎儿,
神奇的耳穴
耳穴诊断与治疗
用耳后静脉割治疗法
治疗不育、皮肤病和
美容。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 耳穴治疗损容性疾病
耳廓的结构
耳廓上3/4—4/5的基础是弹性软骨,下1/4—1/5部是含 有脂肪与结缔组织的耳垂。
一旦耳廓软骨发生 感染,耳廓便必须切除 因此贴敷耳穴前应注意 严格消毒。耳豆注意卫 生,经常更换。
3.调节内分泌
取穴:内分泌、缘中、丘脑、肾、肝、相应部位
内分泌、缘中、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 之穴。
肾、肝: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肾同源 ,肝与肾可调节内分泌功能。
4.调经 取穴:内分泌、缘中、丘脑、卵巢、肾、肝、内生
殖器。
调经以内分泌、缘中、丘脑、卵巢、内生殖器五穴为 主。
5.补肾 取穴:肾、肝、心、内分泌、缘中、丘脑、肾上腺
2)腹部轻松感。治疗一个疗程后,有些肥胖 病患者,虽然体重未见明显减轻,但是腹部 胀满感减轻或消失,活动较前灵活,可能与 脂肪重新分布有关。
3)浮肿减轻或消退。若肥胖者是由于内分泌功 能紊乱伴浮肿,接受耳穴贴压治疗一次后, 体重便可减去l~2公斤,这可能是耳穴调整内 分泌,促进水盐代谢,利尿、消肿的结果。这 种类型的肥胖病者,临床治疗效果好。
补肾:以肾穴为主。肝、心以补肾固精滋阴壮阳。
内分泌、缘中、丘脑、肾上腺: 调节人体的物质代谢,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机 体对外来各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
6.健肝血 取穴:肝、肾、三焦、脾,内分泌、皮质下、相
应部位。
7.健脾助运 取穴:脾、胃、小肠、胰、内分泌、皮质下、口。
取穴:
主穴:内分泌、缘中、兴奋点、额、丘脑、 饥点、肾、大肠、三焦、肺、相应部位。
(一)治疗方法 1.治疗工具的准备:耳针、75%的酒精
棉球、消毒干棉球、血管钳或镊子、耳穴压 痛棒、耳穴电测仪。
2.耳郭和针具消毒:由于耳针比体针易 感染,造成耳软骨膜炎,所以必须重视耳郭 的消毒,用75%酒精棉球,由内到外,由上 到下,对耳郭全部消毒,尤其要注意三角窝、 耳甲腔、耳甲艇、耳孔周围、耳屏内侧等部 位的消毒。耳针的消毒,可高压消毒,亦可 用75%的酒精浸泡20~30分钟。
(3) 疗程:7~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歇3~5天。
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简便易行,能持续 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年老、体 弱、儿童怯痛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者。
(一)物品准备 1.贴压药物:可因地制宜选用材料,可
用植物种子,如油菜子;可用药物种子,如黄 荆子、王不留行子。可用药丸:仁丹、六神丸、 亦可用磁珠等。凡是表面光滑、质硬,适合贴 压穴位面积大小,而无副作用的物质均可选用。
缘中。 皮质下、额:取皮质下、额以健脑,增强远记忆
2.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取穴:交感、丘脑、皮质下、心、肾、神门、枕 交感、丘脑、皮质下: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以交感、 丘脑、皮质下为主。
心、肾:心主宰一切精神意识思维。肾主水,水火 相济,人体精神活动、内脏功能得以调节,恢复常 态。
神门、枕:有镇静之功能。
11.耳轮脚相当于膈肌。 12.耳轮脚周围相当于消化道。 13.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14.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15.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腺系统。
1、耳轮 6、三角窝 2、耳舟
10、耳甲腔
11、耳垂
3、对耳轮上脚 5、对耳轮 4、对耳轮下脚 9、耳甲艇
7、耳屏 8、对耳屏
耳轮结节 耳轮脚 屏轮切迹
一定向:意指定向爆破,减少消耗脂库中的脂 肪,使脂肪重新分布。
取穴:相应部位(腹、臀)。
体会: (1)单纯性肥胖用耳穴减肥有一定疗效,按
此减肥取穴原则,治疗后能获得以下反应。
1)精神状态好,睡眠时间缩短,平时及晚间易 困情况明显好转,自觉精力旺盛。据统计,80 %患者治疗后,排大便次数可增加1次,有利于 减轻体重。
耳轮尾
屏上切迹 屏间切迹
一、耳轮
1、直肠 5、肝阳
9、肛门
2、尿道 6、轮6
3、外生殖器 7、耳中
4、耳尖 8、耳尖
肝阳:耳轮结节
耳中:耳轮脚中点
针对损容 性疾病重 点穴
耳尖 直肠:屏上切迹处
指 肘 肩关节
锁骨
将耳舟分六份: 相当于人体上肢
腕 肩
风溪
1、指 2、风溪 3、腕 4、肘 5、肩 6、锁骨
三、对耳轮上脚
相当于人体下肢 1、趾 2、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