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合集下载

耳穴压豆资料

耳穴压豆资料

常用耳穴定位耳穴分布规律:(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二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一、耳甲腔部:心:耳甲腔正中最凹陷处(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等)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处(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肺(又称肺点、结核点、肺气肿点):耳甲腔内,心上下呈马蹄形区域(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咳喘等)三焦: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痛)二、耳屏区:上屏:耳屏外侧面上1/2处(主治糖尿病、尿崩症、口干多饮等)下屏:耳屏外侧面下1/2处(主治多食、糖尿病,甲亢等)屏间(又称珠顶):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发热、牙痛)外耳: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等)肾上腺: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低血压、咳嗽、哮喘、晕厥、感冒、腮腺炎等)三、对耳屏部位:头痛穴(主穴:神门、皮质下)配穴: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对屏间(又称平喘、腮腺):对耳屏的尖端(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等)缘中(又称脑点、遗尿点):对屏间与轮屏切迹之间(遗尿、内耳眩晕)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失眠、多梦、疼痛、眩晕、耳鸣)脑干:轮屏切迹处(癫痫、中风、抽搐等)耳垂区:垂前(又称拔牙麻醉点。

神经衰弱点):耳垂正面前中部(神经衰弱、牙痛)内耳:耳垂正面后中部(耳鸣、内耳眩晕症,听力减退)面颊:耳垂正面。

眼与内耳之间(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等)四、耳甲艇部:膀胱: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上方(淋证、癃闭、遗尿)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腰痛、耳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胰胆: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胰腺炎、糖尿病、胆病)肝: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在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等)脾:肝穴的下方,耳甲腔的后上方(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内耳眩晕等)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循环、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痛经)五、耳轮脚周围:胃:耳轮脚消失处(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胃溃疡、失眠)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外1/3处(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食道炎、食道痉挛等)口:在耳轮脚下方内1/3处(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十二指肠:在耳轮脚上方外1/3处小肠: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大肠: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腹泻、便秘)六、耳轮部:耳中(又称零点、膈、神经官能症):在耳轮脚上(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直肠(又称直肠下段):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同一水平(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尿道:直肠上方,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尿频、尿急、尿潴留)七、三角窝部:角窝上(又称降压点):三角窝前上方(高血压)内生殖器(又称子宫、精宫、天葵):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等)角窝中(又称喘点、肝炎点):三角窝中1/3处(主治哮喘)神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三角窝后1/3上部(主治失眠、多梦、痛症). 盆腔(又称腰痛点):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在神门下(主治盆腔炎)其他耳尖:耳轮对折顶端处(发热、高血压)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内1/2处(坐骨神经痛)耳背沟(又称降压沟):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在耳背面呈Y字形凹沟部(高血压、皮肤瘙痒等)耳穴治疗常见病症取穴。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
• 又如:患者咳嗽发作时间在早晨6时许,治疗时除 取治疗咳嗽的耳穴外,可按时间取5时至7时的配属穴 大肠穴。按时辰取穴,简单易学,疗效满意。
观耳辨病法
• 一、瞧一瞧
• 耳廓的大小、厚薄 反映先天肾气的强 弱。
• 健康人的耳廓颜色 微黄而红润,不健 康人的耳廓则枯燥 而不润泽。
高 血 压 线
冠 心 病 沟
耳穴压豆工作坊
马艳艳
我院开展现状调查
评估 选穴原则
开展量
宣教 参考资料
1.太机械,缺乏交流,评估不够全面 2.对疼痛的告知和耐受程度评估不足
1.未体现辩证施护(完全遵医嘱)
1.疗效告知不够 2.推广不够(排除客观因素)
1.对于个别穴位的异常疼痛处理告知不够 (去除耳贴的技巧未告知) 2.耳穴贴压期间的局部过敏反应及日常维 护告知不够
• 4)血燥型:湿疹反复发作,病程缠绵,数年不愈, 常有身体消瘦,苔薄舌淡,脉濡细等症状。
• 2.治疗
• (1)主穴:相应部位肺、脾、肾上腺、内分泌、风 溪
• (2)配穴:心、神门、枕、耳中、大肠、对耳轮。
• (3)方义:依湿疹之病损部位而相应取穴,如肛门 湿疹取肛门、大肠,阴囊湿疹取外生殖器。肺外合皮 毛,肺气有输布精气、温煦润泽皮毛的作用,故皮肤 病多取肺。脾虚生湿,取脾以健牌利湿。肾上腺、内 分泌、风溪三穴可抗过敏、抗感染、镇静止痒促进皮 损愈合。取心,泻心火、安神止痒。大肠与肺相表里, 取大肠以泻脏腑之热、解毒止痒。配用枕、耳中加强 止痒作用。对耳轮为四肢躯干部,湿疹好发部位,取 相应处对症治疗。
五、按时辰取穴
按时辰取穴-----按一定的时间取一定的耳穴。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人体气血的流通、
充盈与时间有很紧密的联系。耳穴也是人体的一 个组成部分,它同样也受时间的影响。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

匠心精神
(铜砭虎符刮痧、平衡罐门诊 )
内容
一、现状调查 二、耳穴压豆概述 三、脏腑辩证 四、选穴原则 五、耳穴压豆在常见病中的应用 六、工作坊(分组,每组1名指导老师)
耳穴压豆概述
概念: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 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 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 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 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 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 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评估 选穴原则 开展量
宣教
1.太机械,缺乏交流,评估不够全 面 2.对疼痛的告知和耐受程度评估不 足
1.未体现辩证施护(完全遵医嘱)
1.疗效告知不够 2.推广不够(排除客观因素)
1.对于个别穴位的异常疼痛处理告 知不够(去除耳贴的技巧未告知) 2.耳穴贴压期间的局部过敏反应及 日常维护告知不够
建议参考资料
失眠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 其表现为入睡困难, 病人辗转反侧,烦躁 不安,不能入睡。失 眠可分为起始失眠、 间断失眠和终点失眠3 种。起始失眠大都由 于生活紧张、忧虑、 焦急和恐惧等引起。 中年人伴消化不良易 产生间断失眠。老年 人易发生情急躁易怒,不寐多梦,头晕头胀。 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 弦而数。 (2)胃气失和:胸闷嗳气,脘腹不适,不寐,大便不爽 , 脘腹胀满,苔腻,脉滑。 (3)阴虚火旺:心悸不安,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 忘、腰酸、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4)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弦,面色 少华,舌质淡,饮食无味,肢倦神疲,脉细弱。
选穴原则
耳穴治疗疾病时,取穴原则应是以 脏腑、经络学说为导,根据病证, 选取耳穴。
可分为以下5种取穴方式,五种方法 可辨同证时取穴用也可分随证开取单穴 独应用经。验取穴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常用耳穴
1、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 2、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出稍上方。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 等。 3、内生殖器(卵巢子宫睾丸):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血、遗精、 早泄。 4、肾上腺: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主治:低血压、感冒、风湿性关节炎。 5、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6、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神经衰弱、假性近视、高血压病、腹泻痛症。 7、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主治: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 8、肺、耳甲腔中央周围处。主治:咳喘。皮肤病、便秘、戒烟。 9、内分泌:耳甲腔的前下,在耳屏屏间切迹内。主治:痛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四、适应症 1、各种疼痛性病症。 2、各种炎症性病症。 3、功能紊乱性病症。 4、过敏及反应性疾病。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 五、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六、告知 耳部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七、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胀、麻、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 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 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穴相关知识
• 一、概念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 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二、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和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三、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定义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
的穴位或反应点,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
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
疗法。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 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
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的作用
4、三角窝穴位
神门 Ear Shenmen • [部位] 在三角窝后 1/3的上部 • [主治] 神志病、痛 症、炎症、神经痛、 高血压、过敏性疾 病及戒断综合征。 • (镇静安神要穴)
5、耳屏穴位
肾上腺(别名:下屏尖)
• [部位]耳屏游离缘下部 尖端
• 主治:不明原因引起的高 热、低热,风湿性关节炎, 腮腺炎,咳嗽,哮喘;过 敏性皮肤病;高血压、无 脉症、昏厥、脉管炎 。
耳穴压豆适应症
• 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疼、神经性疼痛 );各 种炎症性病症(如牙周炎、咽喉炎、胆囊炎、肠炎、菌痢 );内分泌紊乱及功能紊乱性疾病 (甲亢、甲低、糖尿病、 肥胖、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月经 不调);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病症(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 疹),各种慢性病症 • 耳针麻醉 • 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 • 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 用于戒烟酒、减肥、戒毒等。
肾 Kidney
•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 下方后部。 • [主治] 腰痛、耳鸣、 神经衰弱、肾盂肾炎、 遗尿、遗精、阳痿、 早泄、哮喘、月iver
• [部位]在耳甲艇的后 下部。 • [主治]胁痛,眩晕, • 经前期紧张症,月经 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眼病等。
脾 Spleen
临床上耳穴的常见取穴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部位] 在耳廓向前 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风溪
[部位]在耳轮结节 前方, 指区与腕区 之间, 即耳舟1区2 区交界处
[主治] 风证(皮肤 病、外感、眩晕等 。)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交感
•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 与耳轮内缘相交处
• [主治]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引起的诸种病症(失眠、 多汗、内脏器官神经官能 症及性功能障碍等);内 脏绞痛症(心绞痛、肾绞 痛、胆绞痛等);无脉症、 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 等。。
5.按临床经验选穴
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 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 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
6.按脏腑辨证取穴:
如肝藏血,主筋耳穴压,豆法中开医护理窍于目,肝脉上
对疾病的耳穴治疗, 应根据不同病症的需要, 经全 面考虑后, 合理组合配穴, 先选定主穴, 然后再定配 穴。要提倡少而精, 一般以2~5个穴位为宜,主穴选 2~3个, 配穴1~2个。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
二、准备 (1)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鞋口罩穿戴整洁。
修剪指甲,洗手。 (2)用物准备: 治疗盘、敷料缸(内装药籽或菜
籽等),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 弯盘、小剪刀等。 (3)患者准备: 缓解紧张情绪。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神门
[部位] 在三角窝后1/ 3的上部
[主治] 神志病、痛症、 炎症、神经痛、高血压 、过敏性疾病及戒断综 合征。
(镇静安神要穴)
耳穴压豆法中医护理
肾上腺
[部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主治: 不明原因引起的高热、
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腮腺 炎,咳嗽,哮喘;过敏性皮 肤病;高血压、无脉症、昏 厥、脉管炎 。 “三抗一退”作用,即抗过敏 、 抗风湿、抗感染、退热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我的操作是耳穴压豆】用物准备齐,仪表仪容符合要求一、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病症:失眠症治疗: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心,皮质下二、评估:核对床尾卡您好,我是今天的当班护士小李,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病人:王红护士:谢谢!请让我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好吗?病人:好的护士:(治疗单与腕带核对)1床,王红,女。

三、解释:王老师你这几天是不是睡不好啊,刚才你的主管医生查房后,下了一条医嘱耳穴压豆。

请问,你以前做过这种治疗吗?患者:没有护士:那我简单给你介绍一下耳穴压豆,就是将王不流行籽,用胶布固定在你耳部穴位上,通过这种间断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脉,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缓解你失眠症状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刺激穴位的时候,你的皮肤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

这在中医上讲是得气,是一种正常的治疗反应,如果刺激手法不当会造成耳部皮肤损伤,但我会教你正确按压手法,请你放心。

护士:王老师你了解这些之后,还能接受治疗吗?患者:能护士:那由我来给你做,可以吗?患者:好护士:我想问一下你平时有没有稍事磕碰后,皮肤就有青紫和瘀斑的情况,你对酒精,胶布过敏吗?(患者:没有)那你对一般的疼痛可以耐受吗?(患者:可以)护士:那让我检查一下你耳部皮肤,你耳部皮肤无异常,适合做这项治疗,这项治疗大约需要20—30分钟,你需要我协助你去卫生间吗?患者:不用了护士:那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回来。

评估环境:病室光线温度适宜,适合操作。

检查用物:不口述(治疗盘,75%酒精棉球,镊子,探棒,胶布,王不流行籽等)口述: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推车至床旁,核对床尾卡(不口述)护士:王老师请让我再次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可以吗?患者:好的护士:1床王红女口述:治疗单,病症;失眠。

选穴:神门、心、皮质下。

护士:王老师这项治疗取坐位就比较合适,我扶你坐起来好吗?患者:好的护士:王老师现在我要为你选穴了,取穴的时候如果你那个部位酸、麻、胀、痛明显,请你告诉我好吗?患者:好的。

常用中医护理技能 耳穴压豆法

常用中医护理技能 耳穴压豆法

器器器应应应应 耳对对对的的的的

轮应应应穴穴穴穴 脚的的的位位位位 周穴穴穴
示 意
——
——
——
——
——
——
——
围位位位

对对耳耳


耳耳舟垂
排三耳耳轮轮 或
列角甲甲 上 耳
窝艇腔 、 垂
下邻
脚近
与头面部对应的穴位在——耳垂
目1、目2、眼(屏间切迹前下方、 后下方、五区正中):青光眼、假 性近视、麦粒肿。 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 颞下颌关节炎。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 瘫。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是有机整体,它 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系,通过气血灌注相互影响。
2.手太阳、手足少阳、手明阳等经脉、脉络、经别均入耳 中,足明阳、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 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也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 而联系。
3.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 蹻、阳蹻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
耳穴压豆法
目录

概念及与经络脏腑的 关系
叁 适应症和禁忌症

耳廓的解剖结构及耳 穴分布

耳穴选穴原则、操作 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概念
耳穴压豆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保健方法,是用王不留行等药籽或菜籽置于 胶布上准确地贴于耳穴处,用手指给予适度的 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 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穴埋豆法。
7.尿潴留:选择耳穴肾、膀胱。
三、禁忌症
• 1.严重的心脏病不宜使用。 • 2.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重度贫血、血友病。 • 3.孕妇慎用或禁用。 • 4.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使用。

耳穴埋豆(压豆)法

耳穴埋豆(压豆)法
管的形状、颜色的变异等。
按压法:在耳部相应部位用探针、火柴梗、 毫针柄等物用轻、慢、用力均匀的压力寻 找痛点。一般在疾病相应部位的耳廓部从 周围向中心探压,或自上而下、自外而内 找压痛点。当压到敏感点时,病人会出现皱 眉、呼痛、躲闪等反应。挑选最明显的作
为治疗点。
电阻测定法: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多数患者相应 耳穴的电阻下降。这些电阻下降的耳穴,皮肤导 电量必然增高,故又称为“良导点”。这种良导 点,就可以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测定时用特 制的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的电阻、电位、电容 等变化。当电极探头触及敏感点时,如电阻低的 耳穴,可以通过指示信号、音响或仪表反映出来。
注意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状态下,不宜进行。 对年老体弱及高血压患者,操作前后应适当休息,刺激
量宜小,若发生晕针,应及时处理。
夏季天气炎热,易出汗,贴压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夏季 可留置埋籽l~3天,冬季留置7~10天,在留置埋籽期
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等情况。
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按压埋籽至耳廓充血发 热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艾条灸等,
四个一 一个外耳道口
一个耳背沟
一个耳垂
二轮三脚四间窝, 二屏三切四分一。
耳穴定位方法
耳穴分布规律: 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耳穴定位方法
耳穴的分布规律
强调 像倒置的胎儿形的分布规律
1.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 2.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 3.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 4.与下肢相对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 5.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 6.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 7.其中消化系统环绕耳轮脚顺序排列
功能 神门、枕:消炎、镇静
月经不调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随证取穴
• 随证取穴,既包括证,即中医按证取穴, 又包括随症状取穴。 • 例如:肺主皮毛,所以皮肤病可以取耳穴 的肺来治疗,按中医的证取穴。
• 另外随症取穴:如咳嗽可以取耳穴肺来治 疗。 • 在临床按证取穴与按症状取穴不能截然分 开的。
三、经验取穴
• 经验取穴----临床遇到某病时,取前 人验证有效的耳穴及自己在临床中 行之有效的耳穴治疗疾病。 • 例如:高血压点、渴点、饥点、感 冒点、喘点、便秘点、腰痛点、牙 痛点、神经衰弱点、荨麻疹区、睡 眠区等等。
• • • • •
2.治疗 (1)主穴:直肠、大肠、便秘点、皮质下。 (2)配穴:实秘:肺、胃、三焦、腹。 虚秘:肺、脾、肾 (3)方义:直肠为相应部位取穴,与便秘点合用, 具有促进大肠蠕动、润肠通便的作用。大肠与肺 相表里,两穴相配,可调整肺的宣肃功能,以升 清降浊,起到通便作用。皮质下、交感具有调节 大脑皮层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肠胃蠕动。 胃、腹为相应部位取穴,配以三焦具有通腹泻热 作用。脾、肾两穴健脾益气、补肾壮阳,以达益 气通便之目的。属情志不遂者,加肝、胆、肝阳1、 肝阳2。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已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子时
23-1 时
1-3 时
3-5 时
5-7 时
7-9时
9-11 时
1113时
1315时
1517时
1719时
1921时
2123时



大 肠



小 肠
膀 胱

心 包
三 焦
• 一、瞧一瞧
观耳辨病法
• 耳廓的大小、厚薄 反映先天肾气的强 弱。 • 健康人的耳廓颜色 微黄而红润,不健 康人的耳廓则枯燥 而不润泽。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目的】用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等临床常见病症【禁忌症】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用物准备】治疗盘、耳穴模型、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注意事项】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流程图】评估患者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物品准备↓核对姓名、诊断、取合理体位定穴↓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寻找耳穴的敏感点↓消毒局部皮肤↓埋豆时,用王不留行小方块胶布固定在耳穴部位,用手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后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以加强刺激,酌情留置数日↓观察患者是否、疼痛等不适情况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耳穴压豆艾灸法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耳穴压豆艾灸法

(五)探查的方法
采用压痛法在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 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 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 耳压治疗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六)压豆方法
1、擦洗耳廓,使胶 布及贴压物易贴牢。
2、将贴压物如王不 留行籽贴于胶布上,左 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 子将已粘好压贴物的胶 布对准穴位贴压。
(二)耳穴的临床应用
1、耳穴的适应证 耳穴治病有广、廉、简、验、无副作用等特
点,适应证如下: (1)疼痛性疾病 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
经性疼痛等。 (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 如急慢性结肠炎、
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 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3)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眩 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 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 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 般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 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 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 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3)隔盐灸
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 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 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以防止食盐受火爆起 而伤,一般灸5-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 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 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5、按临床经验取穴 临床实践发现有 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 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四)材料及工具的选择

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

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

1.感冒(1)主穴◇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平面的中点(2)配穴◇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伴有流鼻涕、流眼泪者加风溪(指、腕两穴内缘区域)◇咽喉痛者加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的中点)◇头痛者加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咳嗽(1)主穴◇肺◇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肾上腺◇屏尖对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终点◇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3.哮喘(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对而轮上1/5)◇发热者加耳尖放血。

4.肺气肿(1)主穴◇肺◇气管◇脾◇肾(2)配穴◇胸闷者加心、胸椎5.慢性支气管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屏尖◇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放血6.肺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发热者加耳尖放血7.心律失常(1)主穴◇心◇交感◇皮质下◇神门配穴◇心悸者加肾上腺◇失眠者加脾、肾◇眩晕者加枕、肝8.失眠(1)主穴◇心耳甲腔中央凹陷处◇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心烦易怒者加肝(耳甲艇的后下方)◇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腰膝酸软,夜尿多着加肝◇食欲不振者加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9.嗜睡(1)主穴◇心◇肝◇脾◇胃◇皮质下◇兴奋点对耳屏内侧底部,与枕穴相对。

(2)配穴◇腰膝酸软、面色暗者加肾10.胃痛(1)主穴◇胃◇脾◇肝◇交感(2)配穴◇疼痛剧烈者加皮质下、神门◇伴有呕吐者加贲门(耳轮脚下方外1/3处)11.胃下垂(1)主穴◇胃◇脾(2)配穴◇便秘者加三焦、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腹泻者加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眩晕心悸者加神门12.呕吐(1)主穴◇贲门◇食道耳轮脚下方中1/3处◇胃(2)配穴◇胸部胀痛者加肝◇饮食不节者加脾、小肠13.泄泻(1)◇大肠◇小肠◇脾◇胃(2)配穴◇呕吐者加食道14.便秘(1)主穴◇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2)配穴◇口渴心烦者加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15.眩晕(1)主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神门◇体质虚弱者加胃16.神经衰弱(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7.健忘(1)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脾◇肾(1)主穴◇内分泌◇脾◇胃◇神门(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呕吐者加食道、贲门19.肋痛(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耳尖20.腰痛(1)主穴◇神门◇交感◇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肾(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妇科病引起者加内分泌、宫颈(子宫穴与盆腔穴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21.心绞痛(1)主穴◇心◇小肠◇皮质下◇交感◇肾(2)配穴◇心悸者加神门◇疼痛剧烈者加胸(对耳轮上1/5)◇体质虚弱者加脾◇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22.水肿(1)主穴◇皮质下◇肺◇脾◇肾◇膀胱(2)配穴◇阳水(脸部和眼皮水肿,继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得厉害,皮肤光亮,胸闷呼吸急促)者加大肠◇阴水(发病较缓慢,脚踝最先肿,渐即周身,腰一下肿的厉害,按之凹陷,皮肤颜色暗,小便短少)者加心、肾上腺23.头痛(1)主穴◇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神门◇皮质下(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4.偏头痛(1)主穴◇额◇颞对耳屏外侧面外缘中点,在枕、额之间◇肾上腺(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5.高血压(1)主穴◇肝◇心◇降压点三角窝前上角,对耳轮上脚末端下缘◇枕◇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神门、脾◇头痛者加额◇耳鸣者加肾26.低血压(1)主穴◇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枕、脾27.糖尿病◇饮水多者加渴点(屏间与外鼻两穴连线的中点)◇食量大者加饥点◇尿多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28.面瘫(1)主穴◇面颊区5区、6区交接线周围◇肝◇眼5区中点◇口外耳道口后上1/3与耳轮脚起始连线的中点◇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2)配穴◇头晕头痛者加屏尖(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中点)◇意识障碍者加额29.癫痫(1)主穴◇神门◇心◇肾◇皮质下◇缘中◇枕◇胃(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抽搐剧烈者加肝30.痴呆症(1)主穴◇神门◇心◇皮质下◇肾◇额(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烦躁者加肝31.脂肪肝(1)主穴◇肝◇交感(2)配穴◇烦躁着加内分泌◇食欲不振者加饥点32.贫血(1)主穴◇脾◇肾◇肾上腺(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3.中风(1)主穴◇皮质下◇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心◇肝◇肾◇神门(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4.中暑(1)主穴◇耳尖◇肾上腺◇心◇神门(2)配穴◇昏迷者加皮质下、脑干35.类风湿性关节炎(1)主穴◇肝◇脾◇神门◇内分泌◇耳尖(2)配穴◇关节不痛不肿,局部怕冷,遇寒加剧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热者加肾上腺36.肩酸痛(1)主穴37.腰椎间盘突出症(1)主穴◇神门◇肾上腺◇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骶椎对耳轮上1/5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 (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三焦◇食欲不振者加大肠◇易生气着急者加肝38落枕(1)主穴◇颈◇颈椎◇神门◇皮质下◇肝(2)配穴◇颈后部疼痛为主,颈椎前屈后仰受限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换处)、小肠39.骨质增生(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脾◇胃(2)配穴◇食欲不振者加大肠40.脱肛(1)主穴◇脾◇胃◇大肠◇直肠◇肾上腺(2)配穴◇腰酸腰痛者加肾◇身体无力者加膀胱41.下肢静脉曲张(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膝关节(对耳轮上脚的中点)、膝(对耳轮上脚起始部外缘)◇急躁易怒者加内分泌4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腓肠肌(膝穴与趾穴之间)、膝、髋关节(对耳轮上脚起始部的中点)。

耳穴压豆基本知识

耳穴压豆基本知识

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注意防水, 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 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 、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 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耳穴治疗的特点
1.简便: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推广和应 用。 2.经济:成本低廉,收费较低,减轻患者 负担。 3.安全:耳穴疗法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无创伤、无痛苦,深受少年儿童欢迎。 4.疗效相对满意。
耳穴压豆疗法能治疗哪些疾病
1、耳穴预防:输液反应,输血反应,晕车 2、耳穴保健:戒烟,戒酒,减肥,美容 3、耳穴治疗:疼痛,炎症,功能紊乱,过 敏,内分泌,部分传染病,慢性病,近视 弱视 有些只须单纯耳穴治疗,有些要结合其他
基本的耳穴穴位
内分泌 • 曾用名:内分泌腺、
屏间。 •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
耳部的神经血管丰富,刺激该处的神经有助 调节机体代谢。
耳穴压豆疗法
•病的方法,又称 耳穴压丸、耳穴贴压等。
常用的耳穴工具
操作方法
1、取穴:根据病情选择1-2组耳穴,用探针进行 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 主辅穴位。 2、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去垢、脂,左手手指 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带药豆的方块胶布, 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3、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嘱病人每日按压3-5 次,隔3-5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 替或同时贴用。
基本的耳穴穴位
神门穴的主治:神经、心血管、呼吸、消 化系统疾患,如失眠、多梦、眩晕、癫痫 、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有镇静安神、止 咳平喘、消炎止痛作用。止痛之要穴。

科室常见耳穴压豆穴位定位

科室常见耳穴压豆穴位定位

20种常见疾病疾病取穴耳穴的分布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段。

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神H: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

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肺:在心区与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膀胱:在对耳轮下角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出,即耳轮3区耳尖: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腰舐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全身穴位分布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断与肱骨外上牌连线的中点足三里: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崎外一横指处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涌泉: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柘屈时呈凹陷处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挠侧弯曲肌腱之间外关:腕横纹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水沟:在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中院:脐上4寸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槎侧缘列缺:挠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寸地仓:口角旁0.4寸,巨髅穴直下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下关:额弓下缘,下颌骨黑状突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
【概念】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各种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乱性、过敏与变态反应性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病症。

二、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三、戒烟、戒毒、减肥、麻醉、催产、催乳等。

【注意事项】
一、取穴宜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要少而精,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3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二、洗澡洗头时保护好耳部,以延长耳穴贴压的时间。

三、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及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健康教育】
为疼痛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的健康教育:
一、耳穴贴压期间,局部感到热、麻、胀、痛是正常现象。

二、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多吃些含维生素A、B及含锌较多的食品,如蛋、奶、肉、鱼、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三、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一.呼吸系统
1.伤风感冒:感冒穴(双)(对耳轮上缘的微前方耳轮的边缘部)
●风寒型感冒:感冒穴、肺、气管、内鼻、胃
●风热型感冒:感冒穴、肺、内鼻、三焦
方法: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4 耳尖(放血)又咽喉,配穴耳背放血。

3.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配穴枕、耳迷根、肾
4.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尖、肾上腺,配穴肾、脾、大肠
5.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二.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配穴耳背沟。

注意事项:1)耳穴疗法适宜初、中期的患者,不适宜已出现心脑或肾并发症的患者,疗效较差且不稳定。

2)有些疾病也可导致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不宜使用耳穴治疗。

2.低血压:交感、新、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
3.头晕:神门、肝、肾、降压沟、心、交感
4.头痛:神门、皮质下、枕穴,配穴耳尖、肝、肾、脾、胃
●外感头痛者:配加耳尖穴
●肝阳上亢者:配加肝穴
●肾虚头痛者:配加肾穴
●痰浊头痛者:配加脾、胃穴
每日按压耳穴2—3次,7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1----2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适宜病程5年以下的单侧或双侧头痛。

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相应部位,配穴心、神门
6.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

配穴小肠、肾
7.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
8..心悸:心、小肠、皮质下,配穴心脏点、交感、胸、肺、肝
9..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10.神经衰弱:肾、心、枕、胃、垂前、神门、皮质下,配穴肝、脾
11.癔症:神门、枕、新、(脑干)、皮质下、肝
三.消化系统
1.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管
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管、神门
3.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
4.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
5.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
6.腹胀:肺、大肠、小肠、胃、交感,配穴三焦
7.急性胆囊炎:胰胆、交感、肝,配穴神门、内分泌、胃、三焦、脾
●发热者:配加神门
●恶心呕吐者:配加胃
●黄疸者:配加脾、三焦
8.慢性胆囊炎:胰胆、肝、交感、内分泌、神门
9.慢性胆石症:胰胆、交感、神门,耳尖、肝、耳迷根、三焦、十二指肠穴
10.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配穴脾、肾、肺
11.便秘:大肠角窝中、皮质下、直肠,配穴交感、脾、肾
四.泌尿系统
1.尿频:交感、外生殖器、艇角、内分泌
2.尿急:膀胱、肾、神门、尿道、内分泌
3.尿潴留: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输尿管,配穴皮质下、尿道
4.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肾、交感、皮质下、膀胱
5.急性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肾上腺,配穴输尿管
6.肾盂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肝、肾。

配穴内生殖器
7.前列腺炎:艇角、膀胱、内分泌、肾上腺、肾
五.内分泌系统
1.糖尿病:胰胆、内分泌、三焦、神门,配穴(饥点)、肺
2.肥胖症:口、食道、胃、十二指肠、内分泌
3.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缘中、皮质下、肾、交感,配穴卵巢
4.痛经: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肾、耳迷根配穴卵巢
每次主穴均取,再根据临床证型选配穴2—3个,每次选学单侧穴位,
两耳交替进行。

每日按压3—4次。

每日2—3日换压一次,于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治疗,一直到月经干净为止。

5.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内分泌、肝、肾,配穴神门心、耳背沟穴、可双耳同时治疗或双耳交替使用。

每日一次,10—2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

●心慌心悸:加心、
●高血压:加耳背沟
六.其他
1.带状疱疹:相应部位(点刺) 肺、内分泌、真、肾上腺,配穴交感
2.口腔溃疡:口、内分泌、神门、舌、肺
3.牙痛:颌、神门、(牙痛点)、(喉牙)
4.腮腺炎:腮腺、面颊部、内分泌、耳尖(灸)、皮质下,配穴神门肾上腺
5落枕:肺、肾上腺、枕、大肠、内分泌
6劲椎病:劲椎、肾、肝、脾、神门、皮质下
●头痛:加枕、额
●肩臂痛:加锁骨、肩、肘
●眩晕:加内耳、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