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耳穴压豆法 -
.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 状物粘附在0.7×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 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 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 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常用按压手法:对压法、直压法、点压法。
• (镇静安神要穴)
5、耳屏穴位
肾上腺(别名:下屏尖)
• [部位]耳屏游离缘下 部尖端
• 主治:不明原因引起的 高热、低热,风湿性关 节炎,腮腺炎,咳嗽, 哮喘;过敏性皮肤病; 高血压、无脉症、昏厥、
脉管炎 。
• “三抗一退”作用,即
抗过敏、 抗风湿、抗感 染、退热
6、对耳屏穴位 4区8穴
皮质下别名:脑
中医护理操作
耳穴贴压法
中国.登封
耳穴贴压定义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 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 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 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
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耳穴贴压适应症
• 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疼、神 经性疼痛 );各种炎症性病症(如牙周炎、 咽喉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内分泌紊 乱及功能紊乱性疾病 (甲亢、甲低、糖尿 病、肥胖、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神 经衰弱、失眠、月经不调);过敏及变态反 应性病症(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各 种慢性病症
• [主治]腹胀,腹泄, 便秘,功能性子宫 出血,水肿,痿证, 失眠等。
心 Heart
• [部位] 在耳甲腔正中 凹陷处。
• [主治] 心动过速、心 律不齐、心绞痛、无 脉症、神经衰弱、癔 病、口舌生疮。
耳穴压豆资料
常用耳穴定位耳穴分布规律:(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二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一、耳甲腔部:心:耳甲腔正中最凹陷处(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等)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处(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肺(又称肺点、结核点、肺气肿点):耳甲腔内,心上下呈马蹄形区域(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咳喘等)三焦: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痛)二、耳屏区:上屏:耳屏外侧面上1/2处(主治糖尿病、尿崩症、口干多饮等)下屏:耳屏外侧面下1/2处(主治多食、糖尿病,甲亢等)屏间(又称珠顶):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发热、牙痛)外耳: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等)肾上腺: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低血压、咳嗽、哮喘、晕厥、感冒、腮腺炎等)三、对耳屏部位:头痛穴(主穴:神门、皮质下)配穴: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对屏间(又称平喘、腮腺):对耳屏的尖端(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等)缘中(又称脑点、遗尿点):对屏间与轮屏切迹之间(遗尿、内耳眩晕)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失眠、多梦、疼痛、眩晕、耳鸣)脑干:轮屏切迹处(癫痫、中风、抽搐等)耳垂区:垂前(又称拔牙麻醉点。
神经衰弱点):耳垂正面前中部(神经衰弱、牙痛)内耳:耳垂正面后中部(耳鸣、内耳眩晕症,听力减退)面颊:耳垂正面。
眼与内耳之间(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等)四、耳甲艇部:膀胱: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上方(淋证、癃闭、遗尿)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腰痛、耳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胰胆: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胰腺炎、糖尿病、胆病)肝: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在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等)脾:肝穴的下方,耳甲腔的后上方(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内耳眩晕等)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循环、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痛经)五、耳轮脚周围:胃:耳轮脚消失处(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胃溃疡、失眠)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外1/3处(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食道炎、食道痉挛等)口:在耳轮脚下方内1/3处(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十二指肠:在耳轮脚上方外1/3处小肠: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大肠: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腹泻、便秘)六、耳轮部:耳中(又称零点、膈、神经官能症):在耳轮脚上(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直肠(又称直肠下段):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同一水平(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尿道:直肠上方,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尿频、尿急、尿潴留)七、三角窝部:角窝上(又称降压点):三角窝前上方(高血压)内生殖器(又称子宫、精宫、天葵):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等)角窝中(又称喘点、肝炎点):三角窝中1/3处(主治哮喘)神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三角窝后1/3上部(主治失眠、多梦、痛症). 盆腔(又称腰痛点):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在神门下(主治盆腔炎)其他耳尖:耳轮对折顶端处(发热、高血压)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内1/2处(坐骨神经痛)耳背沟(又称降压沟):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在耳背面呈Y字形凹沟部(高血压、皮肤瘙痒等)耳穴治疗常见病症取穴。
耳穴压豆ppt课件
耳背
降压沟(对耳轮下脚沟):高血压。 阳维(耳背乳突交界的“弦筋处”):耳鸣、耳 聋。 耳迷根(平耳轮脚、耳背乳突交界之耳根部): 头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上、中、下耳背(艇后隆起最突起处、中间、甲 腔隆起最突起处):腰背痛、皮肤病。 上、下耳根(耳根的最上、下缘):止痛、治瘫。
31
遗尿
取膀胱、枕、遗尿点;肝经湿热加肝、胰胆、耳 尖肝阳放血,脾肺气虚加脾、肺、兴奋点、脑点, 肾气不足加皮质下、肾、心。 随症:大脑发育不全:额;痰多困睡:三焦、胰 胆;睡眠过深:缘中、耳尖;外阴受刺激:外生 殖器;尿频:尿道;有家族史:耳尖、枕、缘中; 久病不愈、营养不良:脾、膀胱;脊髓损伤:腰 骶椎;尿路感染:内分泌;久治不效:缘中、耳 背肾。
8
轮屏切迹、对耳屏
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 平喘(对耳屏尖端):哮喘、腮腺炎。 缘中(脑干、平喘连线中点):遗尿、失眠。 脑(内侧面):镇静、止痛。 睾丸(卵巢,内侧前下方):副睾炎、月经 不调。 额、枕(外侧面的前、后下方):头痛、头 晕、失眠、神经衰弱。 颞(额枕中点):头痛、偏头痛。
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 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宜1~3天。 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 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26
耳穴压豆治疗我科常见病
支气管哮喘 其他 高血压病
单纯性肥胖
失眠
耳穴压豆治疗
眩晕 耳鸣耳聋 遗尿
27
更年期综合征
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
支气管哮喘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 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 脾、三焦、枕。虚证取肾、皮质下、肾上腺;肺 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 随症:1、过敏:风溪、神门、枕、肾上腺。2、 咳嗽为主:肺、大肠。3、感染痰多:大肠、耳尖、 口、三焦、脑干。4、气喘为主:肺、对屏间、肾、 神门、枕。5、发热:耳尖、皮质下点刺放血。6、 巩固疗效:脾、肺、肾、三焦、内分泌。
耳穴压豆课件pp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耳屏
外鼻(外侧面的中央):过敏性鼻炎。 咽喉(内壁上1/2处):急慢性咽炎、扁
桃体炎。 内鼻(内壁下1/2处) :鼻炎。 上屏尖(上部外侧缘):牙痛、斜视。 下屏尖(下部外侧缘):升压、抗过敏。
不调。 额、枕(外侧面的前、后下方):头痛、头
晕、失眠、神经衰弱。 颞(额枕中点):头痛、偏头痛。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耳轮脚周围
主治消化道疾病
食道、喷门:下方前2/3、后1/3处。 胃:消失处。 十二指肠、小肠、大肠:上方各1/3处。 阑尾:大小肠之间。
耳穴疗法的适应症
各种痛症:扭伤、牙痛、肩颈痛、痛经。
各种炎症:牙周炎、咽喉炎、胃肠炎。
功能紊乱性病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 :哮喘、鼻炎、荨麻疹
内分泌代谢性病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
各种慢性病症:肢体麻木、便秘、减肥、美容
总之,急慢性病症200余种。有效率83-99%。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耳轮脚、耳轮
耳轮脚:呃逆、皮肤病。
直肠下段(起始端、近屏上切迹):便秘、 脱肛、里急后重。
耳穴压豆中医治疗[指南]
耳穴压豆中医治疗:1、定义:是指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部穴位处,通过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相应穴位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已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等。
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
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探查工具常以金属或木质探针,探头端圆钝,直径约1.5~2 毫米。
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①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除耳廓有破溃(如湿疹疮疡冻疮等)及孕妇外,故绝大多数病人均可放心应用此疗法。
②年老体弱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要适当休息,治疗时手法要轻柔,刺激量不宜过大,若治疗后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应用此方法治疗。
③注意定期消毒更换。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日1换。
3、内分泌科耳穴压豆疗法适应症:应用范围广泛,除耳廓破溃及孕妇,一般我科常见消渴病、消渴病痹证、消渴病胃痞、眩晕、头痛、不寐、便秘、耳鸣、腰膝酸痛等患者均可应用。
4、取穴:①消渴病:取穴:肺、脾、肾、内分泌配穴:多饮者加渴点;多食者加饥点;多尿者加膀胱。
②消渴病痹证:取穴:肝、脾、肾、臀、坐骨神经、膝、神门、交感。
③消渴病胃痞:取穴:脾、胃、肝、胰、神门、小肠、大肠、内分泌、三焦、皮质下④眩晕:取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配穴:烦躁易怒者加神门;体质虚弱者加脾。
⑤头痛:取穴:脑干、额、枕、神门、皮质下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体质虚弱者加脾。
⑥不寐取穴:皮质下、神门、心、交感。
配穴:郁火扰心者加用肝、枕、角窝上;脾胃不和者加用脾、胃、大肠;心胆气虚加用肾、胆。
⑦便秘:取穴:直肠、大肠、皮质下。
配穴:口渴心烦者加肺;体质虚弱者加脾。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六行籽或采用其他物品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刺激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3.女性患者的发育史,有无流产石,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5.5心里状况。
二、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接触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缓解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一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的禁用。
四、告知:压豆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
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工作,。
2.核对医嘱。
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把豆压于相应穴位。
:即耳穴压豆疗法,取穴如下:心、肺、脾、肾、小肠、三焦、内分泌,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穴上,每次选穴3-5个,每次按压1-2分钟,每天按压3-4次,每3-5天更换药籽和穴位,双耳交替进行4.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7、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注意事项:1.在留豆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者感觉循环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豆后或埋豆期间发红应及时处理。
3.,嘱患者适当活动压豆部位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
(完整版)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目的】用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等临床常见病症【禁忌症】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用物准备】治疗盘、耳穴模型、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注意事项】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流程图】。
耳穴埋豆(压豆)法
按压法:在耳部相应部位用探针、火柴梗、 毫针柄等物用轻、慢、用力均匀的压力寻 找痛点。一般在疾病相应部位的耳廓部从 周围向中心探压,或自上而下、自外而内 找压痛点。当压到敏感点时,病人会出现皱 眉、呼痛、躲闪等反应。挑选最明显的作
为治疗点。
电阻测定法: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多数患者相应 耳穴的电阻下降。这些电阻下降的耳穴,皮肤导 电量必然增高,故又称为“良导点”。这种良导 点,就可以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测定时用特 制的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的电阻、电位、电容 等变化。当电极探头触及敏感点时,如电阻低的 耳穴,可以通过指示信号、音响或仪表反映出来。
注意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状态下,不宜进行。 对年老体弱及高血压患者,操作前后应适当休息,刺激
量宜小,若发生晕针,应及时处理。
夏季天气炎热,易出汗,贴压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夏季 可留置埋籽l~3天,冬季留置7~10天,在留置埋籽期
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等情况。
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按压埋籽至耳廓充血发 热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艾条灸等,
四个一 一个外耳道口
一个耳背沟
一个耳垂
二轮三脚四间窝, 二屏三切四分一。
耳穴定位方法
耳穴分布规律: 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耳穴定位方法
耳穴的分布规律
强调 像倒置的胎儿形的分布规律
1.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 2.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 3.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 4.与下肢相对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 5.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 6.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 7.其中消化系统环绕耳轮脚顺序排列
功能 神门、枕:消炎、镇静
月经不调
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
1.感冒(1)主穴◊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平面的中点(2)配穴◊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伴有流鼻涕、流眼泪者加风溪(指、腕两穴内缘区域)◊咽喉痛者加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的中点)◊头痛者加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咳嗽(1)主穴◊肺◊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和心穴之间◊肾上腺◊屏尖对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终点◊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3.哮喘(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对而轮上1/5)◊发热者加耳尖放血。
4.肺气肿(1)主穴◊肺◊气管◊脾◊肾(2)配穴◊胸闷者加心、胸椎5.慢性支气管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屏尖◊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放血6.肺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发热者加耳尖放血7.心律失常(1)主穴◊心◊交感◊皮质下◊神门配穴◊心悸者加肾上腺◊失眠者加脾、肾◊眩晕者加枕、肝&失眠(1)主穴◊心耳甲腔中央凹陷处◊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神门降压点和盆腔连线中下1/3交接处◊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配穴◊心烦易怒者加肝(耳甲艇的后下方)◊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和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腰膝酸软,夜尿多着加肝◊食欲不振者加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9.嗜睡(1)主穴◊心◊肝◊脾◊胃◊皮质下◊兴奋点对耳屏内侧底部,和枕穴相对。
(2)配穴◊腰膝酸软、面色暗者加肾10•胃痛(1)主穴◊胃◊脾◊肝◊交感(2)配穴◊疼痛剧烈者加皮质下、神门◊伴有呕吐者加贲门(耳轮脚下方外1/3处) 11.胃下垂(1)主穴◊胃◊脾(2)配穴◊便秘者加三焦、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腹泻者加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眩晕心悸者加神门12.呕吐(1)主穴◊贲门◊食道耳轮脚下方中1/3处◊胃(2)配穴◊胸部胀痛者加肝◊饮食不节者加脾、小肠13.泄泻(])◊大肠◊小肠◊脾◊胃(2)配穴◊呕吐者加食道14.便秘(1)主穴◊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2)配穴◊口渴心烦者加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和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15.眩晕(1)主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神门◊体质虚弱者加胃16.神经衰弱(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7.健忘(1)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8.腹痛(1)主穴◊内分泌◊脾◊胃◊神门(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呕吐者加食道、贲门19.肋痛(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耳尖20.腰痛(1)主穴◊神门◊交感◊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和骶椎穴之间◊肾(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妇科病引起者加内分泌、宫颈(子宫穴和盆腔穴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21.心绞痛(1)主穴◊心◊小肠◊皮质下◊交感◊肾(2)配穴◊心悸者加神门◊疼痛剧烈者加胸(对耳轮上1/5)◊体质虚弱者加脾◊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22冰肿(1)主穴◊皮质下◊肺◊脾◊肾◊膀胱(2)配穴◊阳水(脸部和眼皮水肿,继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得厉害,皮肤光亮,胸闷呼吸急促)者加大肠◊阴水(发病较缓慢,脚踝最先肿,渐即周身,腰一下肿的厉害,按之凹陷,皮肤颜色暗,小便短少)者加心、肾上腺23.头痛(1)主穴◊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神门◊皮质下(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4.偏头痛(1)主穴◊额◊颞对耳屏外侧面外缘中点,在枕、额之间◊肾上腺(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5.高血压(1)主穴◊肝◊心◊降压点三角窝前上角,对耳轮上脚末端下缘◊枕◊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神门、脾◊头痛者加额◊耳鸣者加肾26.低血压(1)主穴(2)配穴◊眩晕者加枕、脾27.糖尿病(1)主穴◊肺◊脾◊肾◊内分泌(2)配穴◊饮水多者加渴点(屏间和外鼻两穴连线的中点)◊食量大者加饥点◊尿多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2&面瘫(1)主穴◊面颊区5区、6区交接线周围◊肝◊眼5区中点◊口外耳道口后上1/3和耳轮脚起始连线的中点◊丘脑内侧面中线下端(2)配穴◊头晕头痛者加屏尖(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中点)◊意识障碍者加额29.癫痫(1)主穴◊神门◊心◊肾◊皮质下◊缘中◊枕◊胃(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抽搐剧烈者加肝30.痴呆症(1)主穴◊神门◊心◊皮质下◊肾◊额(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烦躁者加肝31.脂肪肝(1)主穴◊肝◊交感(2)配穴◊烦躁着加内分泌◊食欲不振者加饥点32.贫血(1)主穴◊脾◊肾◊肾上腺⑵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3冲风(1)主穴◊皮质下◊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心◊肝◊肾◊神门(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4冲暑(1)主穴◊耳尖◊肾上腺◊心◊神门⑵配穴◊昏迷者加皮质下、脑干35.类风湿性关节炎(1)主穴◊肝◊脾◊神门◊内分泌◊耳尖(2)配穴◊关节不痛不肿,局部怕冷,遇寒加剧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热者加肾上腺36.肩酸痛(1)主穴◊肩自上而下第四等分上方中点◊神门◊锁骨和轮屏切迹,心穴水平◊肾上腺◊皮质下◊肝◊脾(2)配穴◊肩部活动受限,局部怕冷,遇寒加剧,得热减轻者加膀胱37.腰椎间盘突出症(1)主穴◊神门◊肾上腺◊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和骶椎穴之间◊骶椎对耳轮上1/5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⑵配穴◊体质虚弱者加三焦◊食欲不振者加大肠◊易生气着急者加肝38落枕(1)主穴◊颈◊颈椎◊神门◊皮质下◊肝(2)配穴◊颈后部疼痛为主,颈椎前屈后仰受限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换处)、小肠39.骨质增生(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脾◊胃(2)配穴◊食欲不振者加大肠40.脱肛(1)主穴◊脾◊胃◊大肠◊直肠◊肾上腺(2)配穴◊腰酸腰痛者加肾◊身体无力者加膀胱41.下肢静脉曲张(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膝关节(对耳轮上脚的中点)、膝(对耳轮上脚起始部外缘)◊急躁易怒者加内分泌4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腓肠肌(膝穴和趾穴之间)、膝、髋关节(对耳轮上脚起始部的中点)。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概念】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一、各种疼痛性疾病,各种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乱性、过敏与变态反应性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病症。
二、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三、戒烟、戒毒、减肥、麻醉、催产、催乳等。
【操作程序】一、评估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
核对医嘱,建立治疗卡。
2.评估患者:耳部的皮肤情况;既往病史,目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持治疗卡至患者床旁,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头号、床号、姓名,并与患者交流、沟通。
评估情况:耳部皮肤完好无破损,无水肿、疤痕,无溃疡、出血等,适合操作。
3.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宽敞、安静、光线充足。
二、计划1.预期目标各种疼痛性、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乱性、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得到解除或缓解。
2.准备⑴护士自身准备:衣、帽、鞋、口罩穿戴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⑵用物准备:治疗盘,敷料缸(内装药籽或菜籽等),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小剪刀等。
⑶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
三、实施1.带齐用物至床旁,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头卡、床号、姓名,并与患者沟通。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取穴——“眼穴”(耳垂5区中央),探查并做好标记。
3.耳穴部位用75%酒精消毒及脱脂。
4.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备好的小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籽,对准穴位紧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5.询问患者有何感觉。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
【评价】1.患者:感觉舒适,症状改善。
2.护士:方法正确,部位准确,操作熟练。
【注意事项】一、取穴宜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要少而精,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3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常见病症取穴
主穴配穴
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脾肾肺肠胀气:肺大肠小肠胃交感
便秘:大肠角窝中皮质下直肠交感肾脾咳嗽:气管咽喉神门肺
恶心呕吐:胃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脾肝食欲不振:胃脾胆胰三焦肝
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耳背沟糖尿病:胰胆内分泌三焦神门
头晕头痛:枕颞额神门皮质下肝肾
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多梦:神门肾枕心
神经衰弱:肾心枕胃神门皮质下肝脾尿急:膀胱肾神门尿道内分泌
尿频:交感外生殖器艇角内分泌
尿潴留: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输尿管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神门肾肝枕皮质下耳尖肩关节周围炎:相应部位(点刺)肺枕肾上腺内分泌落枕:肺肾上腺枕大肠内分泌
腰突症: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
耳穴压豆基本知识
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注意防水, 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 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 、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 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耳穴治疗的特点
1.简便: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推广和应 用。 2.经济:成本低廉,收费较低,减轻患者 负担。 3.安全:耳穴疗法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无创伤、无痛苦,深受少年儿童欢迎。 4.疗效相对满意。
耳穴压豆疗法能治疗哪些疾病
1、耳穴预防:输液反应,输血反应,晕车 2、耳穴保健:戒烟,戒酒,减肥,美容 3、耳穴治疗:疼痛,炎症,功能紊乱,过 敏,内分泌,部分传染病,慢性病,近视 弱视 有些只须单纯耳穴治疗,有些要结合其他
基本的耳穴穴位
内分泌 • 曾用名:内分泌腺、
屏间。 •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
耳部的神经血管丰富,刺激该处的神经有助 调节机体代谢。
耳穴压豆疗法
•病的方法,又称 耳穴压丸、耳穴贴压等。
常用的耳穴工具
操作方法
1、取穴:根据病情选择1-2组耳穴,用探针进行 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 主辅穴位。 2、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去垢、脂,左手手指 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带药豆的方块胶布, 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3、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嘱病人每日按压3-5 次,隔3-5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 替或同时贴用。
基本的耳穴穴位
神门穴的主治:神经、心血管、呼吸、消 化系统疾患,如失眠、多梦、眩晕、癫痫 、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有镇静安神、止 咳平喘、消炎止痛作用。止痛之要穴。
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通用课件
耳穴压豆适用于哪些症状?
A2
耳穴压豆主要适用于失眠、头痛、便秘、月经不调、 肥胖等常见病症,也可用于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 糖尿病、高血压等。
Q3
耳穴压豆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A3
操作方法包括选择穴位、消毒、贴豆、按压等步骤, 需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注意事项与提醒
1. 安全注意事项
原理与作用
原理
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调整人体经 络的气血运行,从而调整脏腑功能,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用
缓解疼痛、调整身体功能、改善慢性 病症状、提高免疫力等。
适用范围与禁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和疼痛症状,如头痛、失眠、颈椎病、 肩周炎等。
禁忌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耳部炎症患者等不宜进行耳穴压豆 治疗。
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 作方法通用课件
xx年xx月xx日
• 耳穴压豆简介 • 适应症 • 操作方法 •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享 • 问题与解答
目录
01
耳穴压豆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耳穴压豆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 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达到调和气 血、平衡脏腑功能的效果。
历史
耳穴压豆源于中国古老的中医理 论,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发展, 成为一种独特的疗法。
02
适应症
疼痛类疾病
01
02
03
04
头痛
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性 头痛等。
关节痛
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其他疼痛
手术后疼痛、癌痛等。
内科疾病
失眠
短期失眠、长期失眠等。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腹泻等。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
整理课件
18
探穴法
1、压痛法:异于正常的最痛点。(常用) 2、良导法:耳穴探测仪探到病理反应点。 3、肉眼观察法:变形、变色、脱、水疱丘
疹、硬结、血管充血。
整理课件
19
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
1、取材
王不留行籽、油菜籽、小米、绿豆、白芥子 等以及磁珠。
2、用物准备
治疗盘:弯盘、王不留耳穴贴、75%酒精、 无菌棉签、镊子、探棒、治疗卡、笔
整理课件
12
对疾病的耳穴治疗,应根据不同病症的需 要,经全面考虑后,合理组合配穴,先选 定主穴,然后再定配穴。要提倡少而精, 一般以2~5个穴位为宜,主穴选2~3个,配穴 1~2个。
整理课件
13
痛经: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耳鸣:肾、枕、内耳、外耳 牙痛:神门、上颌、下颌、牙痛点、喉、牙 近视眼:肾、肝、目、眼 感冒:内鼻、肾上腺、额、肺 咳嗽:平喘、肾上腺、咽喉、肺、枕 胸闷:交感、心、胸、肺、平喘 支气管炎:支气管、神门、平喘、肾上腺 哮喘:交感、神门、平喘、肾上腺
3.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各 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 作用
整理课件
5
耳穴压豆
重点:耳廓结构、常用耳穴定位、 贴耳穴操作方法
整理课件
6
耳廓的解剖
耳廓由软骨、皮肤与肌肉占据大部分,除 耳垂外,均由弹性软骨支撑耳廓外形。皮 下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与淋巴。
但与其他器官不同的是:耳廓所分布的血 管均比较细小,血循相对较差,故遭遇感 染时,极易形成软骨膜炎,造成软骨的液 化坏死而致毁容。
4、交代患者以自己能承受的疼痛程度,每天3~5次,每次 1~2钟,三日后便可取下。
5、告知患者,在耳穴贴压期间,局部感到热、麻、胀、痛 是正常现象。
耳穴压豆法的中医_护理
耳屏: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和耳屏之间的凹陷;屏间切 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轮屏切迹:对耳 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耳甲:分耳甲腔和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部分称 耳甲艇,耳轮脚以下的部分称耳甲腔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部分区
耳轮分十二区 耳舟分六区 对耳轮分十三区 耳甲分十八区 三角窝分五区 对耳屏、耳屏各分四区 耳垂分九区
耳中
[部位] 在耳轮脚处 [主治] 呃逆、荨麻
疹、皮肤瘙痒症、 咯血、出血性疾病。
耳尖
[主治]发热、 高血压、 眼病、肝 阳上亢诸 症、风热 咽痛。
[部位] 在耳廓向前 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2、良导法:耳穴探测仪探到病理反应点。 3、肉眼观察法:变形、变色、脱、水疱丘疹、硬
结、血管充血。
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规则:
一、评估 1、核对姓名、床号、医嘱、治疗卡、。 2、评估患者:耳部的皮肤情况;既往病史,目
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对疼痛的耐受程 度和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3、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宽敞、安静、光线充 足
3.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 各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 的作用
耳穴压豆
重点:耳廓结构、常用耳穴定位、 贴耳穴操作方法
耳廓的解剖 耳廓由软骨、皮肤与肌肉占据大部分,除
耳垂外,均由弹性软骨支撑耳廓外形。皮 下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与淋巴。
但与其他器官不同的是:耳廓所分布的血 管均比较细小,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故遭 遇感染时,极易形成软骨膜炎,造成软骨 的液化坏死而致毁容。
神门
[部位] 在三角窝后1/ 3的上部
[主治] 神志病、痛症、 炎症、神经痛、高血压、 过敏性疾病及戒断综合 征。
科室常见耳穴压豆穴位定位
20种常见疾病疾病取穴耳穴的分布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段。
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神H: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
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肺:在心区与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膀胱:在对耳轮下角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出,即耳轮3区耳尖: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腰舐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全身穴位分布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断与肱骨外上牌连线的中点足三里: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崎外一横指处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涌泉: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柘屈时呈凹陷处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挠侧弯曲肌腱之间外关:腕横纹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水沟:在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中院:脐上4寸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槎侧缘列缺:挠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寸地仓:口角旁0.4寸,巨髅穴直下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下关:额弓下缘,下颌骨黑状突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
耳穴压豆完整ppt课件
耳垂
目1、目2、眼(屏间切迹前后下方、五区 正中):青光眼、假性近视、麦粒肿。
牙痛点1、2(一区的后下角、四区的中 央):牙痛、牙周炎、拔牙麻醉。
上颌、下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 颞下颌关节炎。
内耳(六区正中):耳鸣、听力减退。 扁桃体(八区正中)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瘫
良。 胰胆(肝肾之间):消化不良、胆道疾患。
.
耳甲腔
口(紧靠外耳道开口的后壁):面瘫、口 腔溃疡。
心(中央):癔病、心悸。 肺(心的上下方后方):咳喘、皮肤病。 气管(口、心之间) 屏间(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
痛经、月经不调。 三焦(外耳道口、屏间、脑、肺穴之间) :
便秘 、浮肿
pptppt课件完整课件完整2222操作过程顺利流畅动作轻巧规范操作过程顺利流畅动作轻巧规范穴位掌握熟练准确穴位掌握熟练准确与病人沟通有效能配合操作与病人沟通有效能配合操作pptppt课件完整课件完整2323慢性病一般每周换贴耳穴慢性病一般每周换贴耳穴33次隔日换一次隔日换一次每次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运用
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
耳穴压豆治疗我科常见病
其他
支气管哮喘
高血压病
单纯性肥胖 眩晕
失眠
耳穴压豆治疗
耳鸣耳聋
.
遗尿
更年期综合征
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
支气管哮喘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 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 脾、三焦、枕。虚证取肾、皮质下、肾上腺;肺 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
直接观察法 压痛点探查法 电测定法
.
耳穴辅助诊断注意事项
各反应区与全身的联系:肺主皮毛。 与正常反应点的区别(压之不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一.呼吸系统
1.伤风感冒:感冒穴(双)(对耳轮上缘的微前方耳轮的边缘部)
●风寒型感冒:感冒穴、肺、气管、内鼻、胃
●风热型感冒:感冒穴、肺、内鼻、三焦
方法: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4 耳尖(放血)又咽喉,配穴耳背放血。
3.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配穴枕、耳迷根、肾
4.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尖、肾上腺,配穴肾、脾、大肠
5.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二.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配穴耳背沟。
注意事项:1)耳穴疗法适宜初、中期的患者,不适宜已出现心脑或肾并发症的患者,疗效较差且不稳定。
2)有些疾病也可导致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不宜使用耳穴治疗。
2.低血压:交感、新、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
3.头晕:神门、肝、肾、降压沟、心、交感
4.头痛:神门、皮质下、枕穴,配穴耳尖、肝、肾、脾、胃
1
●外感头痛者:配加耳尖穴
●肝阳上亢者:配加肝穴
●肾虚头痛者:配加肾穴
●痰浊头痛者:配加脾、胃穴
每日按压耳穴2—3次,7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1----2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适宜病程5年以下的单侧或双侧头痛。
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相应部位,配穴心、神门
6.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
配穴小肠、肾
7.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
8..心悸:心、小肠、皮质下,配穴心脏点、交感、胸、肺、肝
9..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10.神经衰弱:肾、心、枕、胃、垂前、神门、皮质下,配穴肝、脾
11.癔症:神门、枕、新、(脑干)、皮质下、肝
三.消化系统
1.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管
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管、神门
3.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
4.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
5.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
6.腹胀:肺、大肠、小肠、胃、交感,配穴三焦
7.急性胆囊炎:胰胆、交感、肝,配穴神门、内分泌、胃、三焦、脾
●发热者:配加神门
●恶心呕吐者:配加胃
●黄疸者:配加脾、三焦
8.慢性胆囊炎:胰胆、肝、交感、内分泌、神门
9.慢性胆石症:胰胆、交感、神门,耳尖、肝、耳迷根、三焦、十二指肠穴
10.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配穴脾、肾、肺
11.便秘:大肠角窝中、皮质下、直肠,配穴交感、脾、肾
四.泌尿系统
1.尿频:交感、外生殖器、艇角、内分泌
2.尿急:膀胱、肾、神门、尿道、内分泌
3.尿潴留: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输尿管,配穴皮质下、尿道
4.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肾、交感、皮质下、膀胱
5.急性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肾上腺,配穴输尿管
6.肾盂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肝、肾。
配穴内生殖器
7.前列腺炎:艇角、膀胱、内分泌、肾上腺、肾
五.内分泌系统
1.糖尿病:胰胆、内分泌、三焦、神门,配穴(饥点)、肺
2.肥胖症:口、食道、胃、十二指肠、内分泌
3.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缘中、皮质下、肾、交感,配穴卵巢
4.痛经: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肾、耳迷根配穴卵巢
每次主穴均取,再根据临床证型选配穴2—3个,每次选学单侧穴位,
3
两耳交替进行。
每日按压3—4次。
每日2—3日换压一次,于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治疗,一直到月经干净为止。
5.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内分泌、肝、肾,配穴神门心、耳背沟穴、可双耳同时治疗或双耳交替使用。
每日一次,10—2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
●心慌心悸:加心、
●高血压:加耳背沟
六.其他
1.带状疱疹:相应部位(点刺) 肺、内分泌、真、肾上腺,配穴交感
2.口腔溃疡:口、内分泌、神门、舌、肺
3.牙痛:颌、神门、(牙痛点)、(喉牙)
4.腮腺炎:腮腺、面颊部、内分泌、耳尖(灸)、皮质下,配穴神门肾上腺
5落枕:肺、肾上腺、枕、大肠、内分泌
6劲椎病:劲椎、肾、肝、脾、神门、皮质下
●头痛:加枕、额
●肩臂痛:加锁骨、肩、肘
●眩晕:加内耳、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