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盆地保护区标准地层剖面研究与建立
柳江盆地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柳江盆地工程地质实习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地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柳江盆地工程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地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10日至7月20日。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对实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实习地点的基本地质情况、实习任务、实习方法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野外实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如地质罗盘的使用、采样、素描等。
2. 实习过程(1)地貌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柳江盆地的地貌特征,观察了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地质现象,并对地貌进行了素描。
(2)地质构造识别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并在实地观察中识别出了多种地质构造。
(3)岩石采样与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遇到的岩石进行了采样,并学会了如何进行岩石鉴定,了解了不同岩石的分布特征。
(4)实习路线与地点本次实习共进行了多条路线的考察,包括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鸽子窝、北戴河海滨等地。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也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
总结:本次柳江盆地工程地质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专业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日目录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一)野外实习的目的 (1)(二)实习地点 (1)(三)实习时间 (1)(四)实习任务 (1)二、地层层序 (3)三、结构构造 (3)(一)柳江向斜结构盆地: (3)(二)断裂结构: (4)(三)结构发育史: (5)四、实习内容 (8)(一)7月17日路线一——上平山矿产路线 (8)(二)7月18日路线二——黑山窑后村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观察路线 (10)(三)7月18日路线三——石门寨西--瓦家山石炭--二叠系地层剖面路线 (10)(四)7月19日路线四——黄金海岸-七里海海洋地质作用路线 (12)(五)7月21日路线五——张岩子-东部落观测路线 (13)(六)7月22日路线六——东部落-潮水峪构造及地层路线 (15)(七)7月23日路线七——石门寨西-亮甲山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剖面路线 (17)(八)7月24日路线八——二叠系下石盒子-侏罗系北票组地层剖面观测路线 (19)(九)7月25日路线九——傍水崖-吴庄响岩观测路线 (20)(十)7月26日路线十——鸡冠山构造观测路线 (22)五、矿产 (24)六、结束语 (24)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一)野外实习的目的实地观察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 研究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质组成, 学会利用地质罗盘、放大镜进行地质测量和研究。
同时联系课堂所学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野外观察研究, 积累大量感性资料, 分析对比, 归纳分类, 通过实践、熟悉再实践、再熟悉循环往复的形式, 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二)实习地点秦皇岛柳江盆地(三)实习时间7月17日至8月1日(四)实习任务这次实习, 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大岩及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 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技能体系, 为学习地质学其它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主要任务有:1.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描述2.罗盘的使用方法及野外岩石产状的测量3.断层、褶皱地质地貌识别4.河流、阶地及海岸地貌的识别与鉴定5.野外地质素描练习(地垒地貌)6.地层划分与地质描述7、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8、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9、掌握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二、地层层序秦皇岛地区地层连续, 出露较好, 属华北型地层。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
第二章地层层序及特征实习区柳江盆地地层属于华北型,除普遍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清楚,化石较丰富,地层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中生界上三叠统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第(表2-1)。
各时代沉积地层分布占本区总面积的2/3左右,其中第四第分布最广,中生界次之,其他时代地层零星分布。
表2-1 柳江盆地地层简表第一节元古界青白口系(Qb)一、长龙山组(Qbc)该组是本区内最老的沉积地层,以沉积不整合附于太古界绥中花岗片麻岩之上,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张岩子——东部落和南部鸡冠山等地。
下部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底部含砾石,海成波痕和交错层理发育,含海绿石;上部为紫红色、褐黑色、紫红色泥岩。
本组属于典型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岩。
二、景儿峪组(Qbj)景儿峪组最初命名地点在河北省蓟县景儿峪村,分布与长龙山组基本一致,在李庄村组初露较全。
本组岩性由碎屑岩、粘土岩过渡到碳酸盐沉积,具有海蚀沉积特点。
与长龙三组整合接触。
底部为黄绿色黄褐色中——细粒含海绿石石英砂岩。
下部为紫红色、红褐色薄层状泥质岩,水平层理发育。
上部为淡青色中——薄层泥灰岩夹薄层紫红色泥岩。
泥灰岩细腻性脆,易于辨认。
其底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具大型浪成波痕。
海象特别明显。
因此本组数海滨相至浅海相沉积。
)第二节下古生界(Pz1本区古生界地层发育良好,与华北广大地区极为相似,主要分布于柳江向斜的东西两翼。
由于向斜东翼产状较西翼产状平缓,其出露宽度约为西翼的五倍。
向斜的南北两侧,由于向斜轴的翘起,也有古生界底层的出露。
一、寒武系(一)下寒武统1、府军山组本组主要分布在东部落至沙河寨。
本组岩石标志名显下部位暗灰色结晶灰岩,上部位暗灰色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含核型石。
2、馒头组馒头组最初命名为山东省青县张夏镇二点五千米之馒头山,在本区向北依次是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名称:10地质2姓名:马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5月1日目录一、绪论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2.实习区地理概况二、地层1.柳江盆地地层总(发育状)况2.柳江盆地地层简况(从老到新)三、岩石1.沉积岩2.岩浆岩3.变质岩四、构造1.区域构造(大地构造)2.柳江盆地构造3.地质发展史五、矿产资源1.煤矿2.耐火粘土矿3.铜铁矿4.石英砂岩5.白云岩6.石灰岩7.重晶石六、地貌1.岩溶地貌2.流水(河流)地貌3.海洋(岸)地貌七、结论与体会1.完成情况2.体会3.罗盘使用方法一.绪论1.实习目的与任务1.1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得到第一手资料,深化理论。
3.锻炼身体素质,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4.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学会野外实习要领方法技能。
5.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1.2实习任务;1. 掌握矿物和岩石(矿物)在野外的实践报告2. 掌握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描述和某些主要的地层3. 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4. 地质罗盘使用的基本方法5. 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6. 掌握地貌现象的识别7. 某些化石标本的历史痕迹8. 岩层产状的测量1.3实习时间:2012.04.17-2011.04.221.4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基地2.实习区地理概况2.1位置和交通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
市区长50km,宽6km,全市海岸线总长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资源本1101班目录第一章绪论-----------------------------1.1 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1.2实习区地理概况--------------------第二章地层-----------------------------2.1 地层发育的概况-------------------2.2 具体的地层介绍--------------------2.3 本次实习所考察的地层介绍----------第三章构造-----------------------------3.1 区域构造-------------------------3.2 柳江盆地构造---------------------3.3断裂构造-------------------------3.4 褶皱构造-------------------------3.5 地质构造发展史-------------------第四章岩石-----------------------------4.1 岩浆岩---------------------------4.2 变质岩---------------------------4.3 沉积岩---------------------------第五章矿产-----------------------------5.1 煤矿------------------------------5.2 耐火黏土矿------------------------5.3 石灰岩矿产------------------------5.4 金属矿产---------------------------第六章地貌-------------------------------6.1 岩溶地貌---------------------------6.2 河流地貌---------------------------6.3 海岸地貌---------------------------第七章小结---------------------------------第一章绪论1.1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1)巩固课堂地质与地貌知识。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姓名:学号:日期:2012/7/24第一章绪论1-1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1.1.1 实习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有亲身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
1.1.2 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中国北方野外地质地貌实习基地。
1.1.3 实习时间2012.07.07—2012.07.141.1.4 实习主要任务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需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
①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和描述;②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层产状的测定;③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④实测地层剖面法的工作方法;⑤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⑥野外地质素描的练习;⑦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⑧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1-2 实习区域地理概况1.2.1 位置和交通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馁中为邻。
位于119°30′至119°50′,北纬39°50′至40°10′之间。
秦皇岛市辖3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
秦皇岛市总面积812平方千米,西南距石家庄483公里,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
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北山)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约28千米。
柳江盆地位于东经119°34′45″至119°36′50″,北纬40°7′45″至40°9′50″之间,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面积为389平方千米,南北长约20千米,东西长约12千米。
柳江盆地
秦皇岛柳江盆地石炭系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侯少平(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徐州,221100)摘要:位于河北北部的柳江盆地的石炭系包括了本溪组和太原组,厚度比较小,但包含了很多岩性,并含有多个海进海退旋回,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
石炭系以碎屑岩为主,夹海相灰岩和煤层,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
在研究本区古生物、岩性以及构造分析后,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本区石炭系沉积环境为有障壁海岸相向三角洲相过渡的环境。
关键词:柳江盆地;石炭系;沉积环境;有障壁;三角洲柳江盆地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褶皱造山构造带东段之三级构造单元—山海关台隆区,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区域石门寨镇距秦皇岛市市区约15km,本研究区于柳江盆地中心的石门寨镇西门以西约300m的石门寨—瓦家山剖面。
柳江盆地占地240平方千米,整体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形态分布。
出露了从新元古界到中生界的华北地台盖层沉积序列,完整记录了从新元古代以来华北地台的构造演化活动。
本研究区的本溪组、太原组是由于地壳韵律性升降运动所造成的海进、海退和具有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响应,因此通过具体、有效的沉积特征、沉积规律和沉积环境的分析,进而还原本柳江盆地本溪组、太原组连续完整的古沉积环境。
1.区内地层特征1.1本溪组特征研究区内,本溪组底界为G层铝土矿,与下伏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的白云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反映了华北地台经过陆地抬升,接受风化剥蚀之后,再一次下降接受沉积。
其顶界与上覆的上石炭统太原组的含砾砂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本组岩性主要为铁质石英砂岩、G层铝土矿、细砂岩、粘土岩。
本溪组按照岩性特征可以分为5段,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段,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夹泥灰岩透镜体,产筳类,松卷小纺锤蜓,柯兰妮氏小纺锤蜓等;二段,黄绿色粉砂岩、泥岩、粉砂质页岩互层。
产丰富的植物化石及双壳类。
植物化石有:卵脉羊齿、小叶脉羊齿、内蒙古楔羊齿、纤弱楔羊齿、鳞木未定种、丁氏蕨未定种。
柳江盆地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柳江盆地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段玉石安扬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30期摘要地质实习是使学生加深对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初步的野外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针对防灾科技学院在柳江盆地进行的认识性地质实习教学活动,笔者根据多年的地质实习教学经验,围绕实习路线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完善地质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0 前言地质实习是使学生加深对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初步的野外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防灾科技学院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石门寨地区柳江盆地长期从事地质实习教学活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柳江盆地地质认识实习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野外教学体系。
笔者结合多年来实习教学工作的体会,对柳江盆地地质认识实习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和探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柳江盆地概况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距秦皇岛市市区约15公里,总面积1395公顷。
柳江盆地的地层记录了新元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台在地球演化中的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
其地质遗迹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属国内独有,构成一个独特的华北地台的窗口,被喻为“天然实验室”和“地学研究自然博物馆”,现已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极大关注,成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地质遗迹区。
目前,全国共有30多所院校、科研院所在此设立地质实习基地。
①2 选择切实可行的地质路线,巩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地质实践教学中,实习路线将直接影响到野外地质实习的效果。
②一条优秀的实习路线应包括以下几点:(1)沿线地质现象典型,出露较好,且保存较完整,便于实习教学。
(2)知识负载量要大,各知识点之间距离不宜过远。
(3)各实习路线间要避免知识点的无谓重复。
(4)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优先考虑交通条件较好的实习路线。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建模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建模1. 引言1.1 研究背景秦皇岛柳江盆地位于华北地块东部边缘,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
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地质建模方法的不断完善,对柳江盆地地质结构和油气资源分布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
柳江盆地地处华北地块边缘,受到华北地块构造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变化复杂多样,地层岩性、厚度和构造特征具有一定的不规则性。
研究柳江盆地地质建模可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指导,同时也可以为深入了解盆地地质演化史和构造特征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对柳江盆地地质构造和油气资源分布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
本研究旨在通过地质建模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柳江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资源分布规律,提高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柳江盆地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在本文中,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从而揭示该盆地的成因机制和演化过程。
2. 建立完整准确的地质模型,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指导勘探工作的精准和高效开展。
4. 探讨柳江盆地地质模型在其他类似地质构造的应用潜力,为类似地区的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建模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该盆地地质特征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地质建模,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地下储层的分布、形态和性质,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2. 地质建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质演化过程,探讨地质构造,地层沉积等地质过程的发育规律。
这有助于揭示该盆地的地质历史,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
3. 通过地质建模,可以更好地评估地质灾害风险,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盆地地区常常存在地质灾害风险,深入研究地质特征和构造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建模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地质学领域,而是涉及到资源开发、地质演化、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科研价值。
浅谈柳江盆地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方案研究
浅谈柳江盆地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方案研究针对柳江盆地保护区在遗迹保护中存在的土地未能确权登记的问题、保护对象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区交叉存在密切关联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重要遗迹保护点保护方案和措施,使重要遗迹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发挥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等作用,构建与当地群众和谐共管的良好环境。
标签:柳江盆地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美学观赏价值,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遗迹具有不可再生性、地域整体性、不可复原性、不可移植性、复杂多样性及多学科性等特点[1]。
要了解地球的历史和现状,唯有通过对地质过程中留下来的地质现象和记录的研究才能实现,而地质遗迹是地质现象的真实记录,是探索地球环境发展演化的唯一线索,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
柳江盆地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是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研究项目,该项目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索。
项目是将保护区内重要遗迹点的保护与科普宣传、教学实践等结合,利用区域特点,对保护区内重要遗迹点实施工程性保护,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
1研究区概况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抚宁县境内,其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在13.95km2的保护范围内完整地保存了新元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台在地球演化进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荟萃了中国北方20多亿年以来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24个组级地层单位、六大地壳运动不整合面和多种典型地质构造。
区内地质遗迹资源集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于一身,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享有“地学天然实验室”和“地学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柳江盆地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地学实习基地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每年有数十所大专院校的各类专业逾万人次的师生队伍到柳江进行教学实习活动,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为国内独有,是名符其实的地质学家成长的“摇篮”。
柳江盆地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路线一、石门寨西亮甲山目的:(1)、观察描述奥陶纪--石炭纪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及岩性,生物特征(2)、了解各组底层的矿产发育情况(3)、了解不整合接触关系特征(4)、掌握岩层产状测量,左手剖面图No1、点位:40º6'2.26''N119º35'56.41''E点性:冶里组岩性观察内容:下古生界奥陶纪,下部为石灰岩,岩石的颜色为灰色,薄层到中层状,有很清楚的微粒到细粒即有微晶结构,有泥质条带,硬度较大(厚层的为1-2m,中层的为0.1-1m,块状的大于2m,薄层的小于0.1m)冶里组石灰岩No2、点位:40º6'1.15''N119º35'44.01''E点性:亮甲山组辉绿岩岩床内容:中厚状的石灰岩,中间夹有黄绿色的页岩,灰岩为灰白色,也有薄层的砾屑灰岩,其中黄绿色的钙质页岩,页理不发育,辉绿玢岩成岩床侵入到石灰岩中,产状大致和石灰岩一致,岩床厚度2m以上,辉绿玢岩的新鲜面为灰绿色,风化面的颜色比新鲜面的颜色浅,具有斑状结构近于垂直的两组解理,内有长石,辉石斑晶,风化较严重,斑晶直径为1mm。
亮甲山组辉绿岩岩床No3、地点:亮甲山北坡点位:40º6'6.50''N119º35'40.61''E点性:辉绿玢岩岩床与岩壁的穿插关系剖面素描图辉绿玢岩岩床与岩壁的穿插路线二、张岩子--东部落岩石。
地层地貌及水文路线目的:(1)观察描述妥中花岗片麻岩(2)观察描述长龙山组与妥中片麻岩接触关系(3)观察描述长龙山组与景儿裕组的划分标志与接触关系No1点位:40º8'24.25''N119º39'37.29''E点性:观察太古代混合花岗岩内容:有深色矿物,浅色矿物相间的片麻结构,变质程度较高,其中变质程度更高的是混合片麻岩,混合状角岩,也有变质程度低的角闪石,颜色为浅红色到樱桃红色。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资源本2011 01班姓名:- - - -学号:2011****8888第一章:绪论1.1实习目的与任务1.1.1实习时间:2012年7月7日~2012年7月14日1.1.2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抚宁县石门镇上庄坨村北方地质实习基地1.1.3实习目的:巩固课堂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到一手资料,巩固深化掌握地质地貌基本概念培养作为一名与地学相关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学会野外实习要领方法技能。
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1.1.4实习内容:1)矿物和岩石(矿物)的肉眼鉴定和描述2)地层的划分比较与描述3)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4)地质罗盘使用的基本方法5)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6)地貌现象的识别1.2实习区地理概况1.2.1地理位置与交通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
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
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m左右。
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
吉林大学秦皇岛柳江盆地石门寨地区实习安排
6436
岩性描述
上部为厚0.3-0.5m的腐殖土,其下为灰黄色 亚砂土、亚粘土、淤泥,下部为黄褐色砂砾 和砂。 河流堆积层:由砂砾、砂、黄土状土及淤泥 等组成,上部为细碎屑沉积,下部为粗碎屑 沉积,形成河流相的二元结构。 鸡东玄武岩 :橄榄玄武岩、伊丁石玄武岩和
201832620183264岩浆岩火山岩火山喷发方式2018326第40页常见的火山岩产状类型2018326第41页岩浆岩大类岩石对比秦皇岛柳江地学博物馆2018326第43页室内展馆室外岩石标本广场3水文地质条件1含水层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基岩裂隙水碳酸岩类岩溶水裂隙水岩溶水孔隙水含水层含水层隔水层弱透水层地面地下水位地面地下水位地下水隔水层弱透水层其他包气带水饱水带水承压水潜水2埋藏条件3水文地质条件3地下水循环条件补给径流排泄补给径流排泄4地下水动态水位流量水质水温水位流量水质水温5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混合作用蒸发浓缩作用蒸发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酸作用人类活动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阳离子交替吸附2018326第49页提纲一
2020/7/22
2020/7/22
(4)岩浆岩——火山岩
① 火山喷发方式
2020/7/22
② 常见的火山岩产状类型
2020/7/22
第40页
岩浆岩 大类岩石对比
2020/7/22
第41页
秦皇岛柳江地学博物馆
室内展馆
2020/7/22
第43页
室外岩石标本广场
3、水文地质条件
(1)含水层类型 ① 松散岩类孔隙水 ② 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基岩裂隙水 ③ 碳酸岩类岩溶水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2)001
【摘要】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其核心
区距秦皇岛市区约12km,面积240km2,2005年被批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荟萃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地质现象的精华,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
通知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3.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柳江盆
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等
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无
【期刊名称】《河北国土资源与海洋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省级国土资源保护类科普基地,是一个集参观游览、科普教学、参与体验和科研实习与一体的独具特色魅力的地质风光景区。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在13.95km2的保护范围内完整地保存了新元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台在地球演化进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荟萃了中国北方20多亿年以来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24个组级地层单位、六大地壳运动不整合面和多种典型地质构造,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倍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使该地区成为理想的实习场所,享有“地学天然实验室”和“地学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总页数】1页(P9-9)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J],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J], ;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J], ;
4.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J], 无;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江盆地保护区标准地层剖面研究与建立
发布时间:2011-06-07
一、任务来由
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记录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和生物进化等重要地质事件,在较小的范围内集各种地质现象之精华,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华北地台的“窗口”。
区内三大类岩类出露齐全,各时代沉积地层发育完好,化石丰富多样,其中的地层剖面、区域性地质构造运动不整合面及其他特殊地质地貌景观是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使这一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得以保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经专家论证,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申报,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5月批准建立“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并设立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全面负责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在河北省政府,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等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保护区管理处的不懈努力,2002年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进一步落实柳江盆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完善保护区实地建设,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省国土资源
厅利用专项经费,开展保护区标准地层剖面研究与建立,并委托石家庄经济学院和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共同完
二、工作的目的与任务
1、工作目的
本项工作的目的是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研究保护区地层、岩石与构造,厘定地层系、统、组、段界线,深入研究各地层组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化石组合、形成时代等,最终确立区内标准地层剖面,为柳江盆地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基地建设,为中国北方地学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2、工作任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①进行地质剖面野外对比选择,确定标准剖面的分布位置与走向,进行必要的剖面清理;
②进行地层剖面详细测量,采集各种样品与标本;
③完成室内外各种样品的分析与鉴定;
④确立保护区标准地层剖面,建立野外地层划分标志。
三、完成工作情况
根据任务要求,石家庄经济学院组织员关技术人员进行工作部署,按照设计书要求,于2008年7至2009年5月先后进行野外调查测量和补充采样等工作,完成了地质剖面比选、剖面清理与探槽开挖、地层剖面测量、样品与标本采集;于2008年10月—2010年9月进行了室内各种样品分析、鉴定、资料整理和地层单位界线的野外进一步核定,完成了界碑的制作、埋设和测量,目前已经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其中大多
数工作超额完成了设计书中的工作量。
表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四、结论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1、结论
(1)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本项工作进一步详细研究了保护区地层、岩石与构造,通过野外调查、测量和室内分析,厘定了区内界、系、统、组的地层界线,深入研究了各地层组的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与形成时代,确立了保护区标准地层剖面。
通过反复对比和探槽揭露,最终选择的剖面线为区内地层出露最全,最完整的剖面。
(2)保护区地层由6条标准剖面,23个组级地层单位,591层,6个反映地壳运动的不整合面和系列海陆相碎屑沉积、化学沉
积和生物沉积组成,界、系、统、组界线清楚,剖面设立有组界标志(界碑)。
(3)保护区各类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中,保存有比较丰富的微体生物化石、标型(指示性)矿物信息和微观沉积结构、构造信息,可以为微观地层学研究提供场所。
(4)在柳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小的范围内,集中了中国北方25亿年以来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23个组级地层单位;六大地壳运动不整合面;各种典型地质构造与地貌,海陆相沉积地层出露齐全,地层单位界线清楚,化石丰富,岩石种类繁多,宏观、微观地质构造发育,构造形迹清晰可辨,是国内少有的适于教学、科研、科普活动的重要基地。
(5)本次研究的室内分析选择了化学分析、XRD定性分析、岩石镜下鉴定、粒度分析,微体化石牙形石、介形虫分析等不同方法进行分析鉴定,相互印证,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在保护区地层研究中尚属首次。
(6)由于区内地层出露范围小,而保存地层单位多,除了中生代地层以外,其他各组地层厚度普遍较小,与各组级地层单位层型剖面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区内所建标准剖面仅适于柳江盆地地层划分对比,不适于作为大区域对比的标准剖面。
(7)本次研究中在黑山窑剖面门头沟组下部发现紫褐色流纹质凝灰角砾岩,多组样品镜下鉴定定名分别为:含角砾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接凝灰岩、流纹岩凝灰岩,化学分析SiO2含量为72.96%。
这是本次研究的最新发现,也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
2、有待解决的问题
(1)保护区毛庄组地层出露差,在出露较好的沙河寨西所建标准剖面,由于岩浆岩的穿插,对地层的产状和厚度影响较大,因此对剖面选线和地层测量均有一定影响,在今后的科研和教学中应注意这些问题。
沙河寨西剖面建立于原省级保护区内,目前不属于国家级保护区范围(未晋升为国家级),其保护对象就是馒头组和毛庄组地层,在今后的遗迹资源开发研究中,如果在周边发现更好的替代剖面,可以在省内申请变更,不涉及国家级保护区范围的变更。
(2)本次研究中在石炭系、二叠系和黑山窑组、门头沟组地层中采集数十件样品进行微体化石分析,未获预期结果,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这些地层中采集介形虫分析样品90件,送交国内知名介形虫研究专家庞其清教授分析研究,在分析的87件样品中,只在2件样品中发现少量化石。
同样在这些地层中采集36件孢粉分析样品,送交国内知名孢粉研究专家徐青海教授分析研究,未获得任何孢子化石信息。
而在理论上这两种微体化石在上述地层中应该存在。
(3)本次研究地层时代跨度大,涉及地层组太多,尽管完成了大量室内外工作,采集了大量样品和标本,但是分配到某一地质时段和地层单位研究的工作量显得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今后应该加强区内不同时段地层的专题研究。
(4)黑山窑—大洼山剖面侏罗系门头沟组地层的划分存在一定的疑点,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中出露的小范围(不足20m2)含角砾流纹质凝灰岩给地层划分提供了新的信息,也带来一定难度(分布范围太小而不易对比与划分),本次仍把它作为门头沟组的夹层处理。
在门头沟群地层中没有见到存在酸性火山岩的报道,但是在原来北京地质学院划分的门头沟群(1963)南大岭组(现在作为下侏罗统地层置于门头沟群之下)存在以玄武岩、安山岩、安山角砾岩为主的中基性火山岩。
如果从同属于火山岩的角度来考虑,那么这一层含角砾流纹质凝灰岩可能与南大岭组为同一时代。
假如这一推断成立,那么现在所划门头沟组就需要重新厘定。
这一问题需要今后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比来解决。
(5)保护区标准剖面建立之后,维护工作十分重要,由于一些地层关键层位需要在探槽中观察,给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涉及当地居民农田中的探槽,需要解决补偿问题,否则一些开挖揭露的剖面段很难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