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层剖面方法
合集下载
地质剖面的测制

• B)地层划分和确定填图单位;
• 测制地层剖面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剖面的详细研究对地层进行 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填图单位。填图单位是在地层划分的 基础上,根据填图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来确定的。确定的合理与 否直接影响着填图工作的质量。如果划分过粗,图面上不易反 映区域地质构造的细节;划分过细又会使图面结构复杂化,增 加图面负担。因此,填图单位的确定是影响全局的问题,必须 全面、慎重考虑。划分和确定填图单位的原则是:a.一般情况 下,填图单位不能大于地质调查精度所要求的最大地层单位的 范围;b.每一个填图单位应有特定的岩性组合(如巨厚的单层、 复杂的互层、完整的沉积旋回等);c.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 (如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区域变质特征、古 生物或古生物组合,或特征的地貌标志等);d.每一个填图单 位应有一定的厚度和出露宽度,其厚度和出露宽度不能过大或 过小,最小单位在图上的表示宽度不小于1mm;e.一个填图单 位内部不应包含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
• (5-2)室内剖面图的编绘 • 以图纸的横线作为该剖面的总方位线,使用圆规将导线 图上的各种信息:各导线点、分层点位置、分层号、产 状点位、古生物化石、岩石样品采集部位等,标定到总 方位线上。 • 实测剖面图的成图方法:投影法 剖面方向地形线的恢复:根据各段导线的累计高差勾绘 出地形轮廓线;计算各导线点之间高差,注意仰、俯角, 自剖面总方向向上投影; 将剖面总方向上的各分层点向上投影到地形线上; 充填岩性符号、标示分层线、分组线、分系线; 加上产状信息、方位信息、比例尺、图例、图名等
• ④ 实测剖面资料的分析
• A)计算地层厚度:地层厚度应分层计算,地层厚度的确定是区域地质调查中 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实测剖面丈量地层厚度,不能单纯满足于取得计 算数据,必须结合地质构造分析,考虑产状要素数据的代表性及准确性,对 厚度数值的可靠性及代表性作出判断。首先要判定该段地层的连续性和完整 性,排除干扰地层厚度变化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因走向断层引起的地 层重复或缺失;由于构造变动导致的地层厚度局部膨胀或压缩,在褶皱强烈 地区需注意判断区域性劈理或片理与层理的关系等。野外一般通过实测剖面 取得导线方向(或剖面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的夹角γ)、沿导线方向岩层顶、 底面之间的导线距(L)和地面坡度角(β)以及岩层的倾向和倾角(α)等数 据来测算岩层的厚度(h)和铅直厚度(H)。图8-5表明了岩层厚度(h)或 铅直厚度(H)与剖面导线方向、地面坡角和坡向以及岩层产状的关系。图中① 和②是剖面导线垂直于岩层走向,③和④剖面导线与岩层走向斜交。图8-5中 所列公式可归纳如下公式: • h=L(sinα.cosβ.sinγ±sinβ.cosα) • H=L(tanα.cosβ.sinγ±sinβ) •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用“+”,倾向与坡向相同时用“-”,当倾 向与坡向相同,而沿导线方向的坡角小于岩层倾角时,在应用公式计算如为 负值,则取其绝对值。
实测剖面

• 3.绘图员勾绘地质剖面草图 4.采标本按规格采集,贴上胶布、编号,并将编号列入 记录本、记录表相应一栏。 • 5,测产状 一般要求每个分层都要有产状,但有些岩层的 产状测不出来,可借用邻层的产状。 • 测量产状时必须仔细、认真、准确、有代表性.否则, 所求岩层的真厚度将会出现较大误差。 • 导线平移 • 在实测过程中,由于受地形、岩层产状等的限制及断层 的影响导线要进行平移。即从某点的一个层面上平移至另 一点相同岩层的层面上,以利继续测量。 • 以上即为整个野外实测的全过程。
• c.绘地质内容 • (a)绘制不同的岩性符号 由于基准线方向不一定同地层 的倾向一致,故画岩性界线时,要按剖面线方向的视倾角 绘制。 • (b)岩性符号长度2cm,段界线2.5cm,组界线3cm,注意, 所表示的岩性符号长度应从地形线向下1~1. 5cm为宜, 若地层倾角与地形线夹角较小,长度应相应加长。 • (c)如果导线经平移,剖面图也应错移开,平移导线用虚 线表示。 • (d)标上真实的产状。 • (e)写上地层代号。 • ⑤整饰图面;标明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高程、 责任表等。
四、室内整理
• 室内整理分为每天的整理和最终的全面整理。其内容如下: 数据的核对及换算、标本样品的整理、导线平面图、实测 剖面图及实测柱状图的绘制。 • 室内每天的整理主要侧重于数据的核对及换算,标本样 品的整理, 最终的全面整理主要侧重于编图工作及原始 资料的装订成册。
• 1.数据的核对及换算 • 首先应作数据的核对工作,主要是将野外记录表和记录 本的各种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发现有差错及时纠正。 • 其次,在以上工作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换算,其内容见《实 测地层 剖面记录表》,共有七个项目 • (1)导线的平距(M) 即前后测手所站位置的水平距离, 其计算公式为M=Lcosβ
地层剖面实测方法

剖面测制的技术要求
1. 剖面选择与布置 构造剖面选择在露头好,变形强烈,构造现象 丰富,叠加与置换关系清楚,构造岩发育,运动学 标志典型、与围岩界线清楚的地段测制,剖面测制 方向基本垂直于构造带展布方向。 本次实测的地层剖面为太平山南坡晚古生代地 层,控制层位有C2b、C3t、P1s,下伏地层和上覆 地层分别为O2m(平行不整合)和P1y(与下覆为整 合关系),剖面方向基本上垂直各地层界线。构造 剖面为房山西断裂带。
剖面测制工作流程
• 野外测量、观察、记录及采样; • 室内整理、编录和计算,编绘导线平面 图、实测剖面图、地层柱状图; • 剖面小结(剖面概况,地层层序、认识、 存在问题及原因、解决措施等);
剖面记录内容
• 剖面测制起止时间、天气情况、地点; • 剖面名称及编号、测制任务及意义、人员分工、 地形图及航磁图编号; • 剖面起止点位置、座标、点性、描述; • 剖面总导线方位,分导线编号、方位、坡角、斜 距; • 各分层号、斜距及特征(含地貌特征),重要界 面之间地质体的关系; • 产状及位置、样品编号及位置; • 信手剖面图、各类素描图、照片。 注:描述内容均应按导线距及分层号进行!!!
• 据剖面起、止点位置用罗盘在野外测出剖面总体 方位或用量角器在地形图上度量剖面总体方位; • 分导线自然方位(B)、坡角(β)由前、后测 手根据罗盘测得值(相差值一般小于5°)求平 均。其中方位是代表导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坡 角代表导线与平面间夹角。以后测手水平视线为 准,导线在其下坡时角为负值、在其上为正值; • 分导线及分层斜距用测绳或皮尺沿地形坡度上度 量;分层连续:37-56m为8层,56-3为9层。 • 勾绘微地形、大的地质界线,简单的地质轮廓。
地层剖面计算表格式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北 京)
地质剖面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
导线编 导线方 坡度 导线 号 位 角 斜 距 0-1 83 +14 25.50 导线平 导线高 累计平 累计高 距 差 距 差 24.74
斜距×cos坡 度角
பைடு நூலகம்
6.16
斜距×sin坡度 角
6.16
以导线的顺序按行次记录导线的测量数据 导线数据是一个三维空间中的矢量。 从斜距到平距的变换,是为了绘制实测地质 剖面图而进行的投影变换,通过变换,导线的 性质从 “一个三维空间中的矢量” 变换为 “一个水平投影面上的二维空间中的矢量 + 导 线起止点的高差值”。
导线水平投影
导线垂直投影
剖面图的地形线
地层产状标示
地层分层界线
标注地层分层编号
完成的实测地质剖面图
四、实测剖面图的内容
• 1、图面内容 • 实测剖面图上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 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 剖面图、平面图及责任签等。作图时,剖 面图的西、北西、南西、南端应放置在剖 面图的左边,而东、北东、南东、北端放 在剖面图的右边。剖面图由左至右总体方 位应小于180°。如果有物化探工作,其曲 线图可视情况放在实测剖面图的上方或单 独成图。
七、剖面工作小结
实测地质剖面工作小结的主要内容: 简述剖面的地质构造特征,说明剖面中有 那些地质构造(断裂、褶皱)、说明地质构造 面的产状(地层产状、断层构造面产状)、岩 石类型(地层则直接指出地层的时代、岩浆岩 则直接指出岩浆岩的时代)。对于地层,要说 明地层层序正常或反转。对于岩浆岩,要说明 岩浆岩侵入的最新地层的。 简述剖面地层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如果观 察到剖面地层中有序层理等特征,这是判断地 层层序正常或倒转的直接依据,应有相应描述。
• 2、实测勘探线剖面图
地层实测剖面

图名 比例尺
剖面图
图例
责任表
太平山南坡C2b-P1s实测地层剖面图
比例尺: 1: 1000
(居中)
图例
图例中的花纹 (发放图例)要与剖面图的样式一致 长12mm, 宽8mm 整体由碳酸盐岩到碎屑岩, 局部由粗到细或者反过来 排列整齐美观
灰岩
白云岩
粗粒砂岩
细粒砂岩
千枚状板岩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
地层剖面测制
地层剖面测制
一、目的和要求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三、室内实测地层剖面制图
一、目的和要求
目的
了解地层序列,确定填图单位。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地层的时代和接触关系 2、组的划分 3、组内分层及各层的岩性和厚度 4、沉积相境分析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1、选择剖面(参考前人资料,自己踏勘)
分层线: 长1.5cm;分组线2.0cm
20
20 1
10
10
3
2
0
1
O C2b 1m
11
2 C C2t 2b
B11-1 4
235
215
N0. 10
N0. 11
195
175
155
1
C2b O1m
2
C2t C2b 3
B11-1 4
120 20
C 3
5
李家村
4
李家村
5
最 后 成 图 的 样 式
预留空间
差
距
距
距角
②
④
累
总方 视
计
向与 倾
高
倾向 角
差
夹角
③
(°)
(m) (m) (m) (m) (°) (m) (m) (m) (m) (m) (°) (m) (m) (°) (°)
剖面图
图例
责任表
太平山南坡C2b-P1s实测地层剖面图
比例尺: 1: 1000
(居中)
图例
图例中的花纹 (发放图例)要与剖面图的样式一致 长12mm, 宽8mm 整体由碳酸盐岩到碎屑岩, 局部由粗到细或者反过来 排列整齐美观
灰岩
白云岩
粗粒砂岩
细粒砂岩
千枚状板岩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
地层剖面测制
地层剖面测制
一、目的和要求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三、室内实测地层剖面制图
一、目的和要求
目的
了解地层序列,确定填图单位。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地层的时代和接触关系 2、组的划分 3、组内分层及各层的岩性和厚度 4、沉积相境分析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1、选择剖面(参考前人资料,自己踏勘)
分层线: 长1.5cm;分组线2.0cm
20
20 1
10
10
3
2
0
1
O C2b 1m
11
2 C C2t 2b
B11-1 4
235
215
N0. 10
N0. 11
195
175
155
1
C2b O1m
2
C2t C2b 3
B11-1 4
120 20
C 3
5
李家村
4
李家村
5
最 后 成 图 的 样 式
预留空间
差
距
距
距角
②
④
累
总方 视
计
向与 倾
高
倾向 角
差
夹角
③
(°)
(m) (m) (m) (m) (°) (m) (m) (m) (m) (m) (°) (m) (m) (°) (°)
地质剖面

2.将测量数据和分层位置及时记入剖面记录表,并表示在平面上,二者相互对照互相吻合。
3.根据剖面测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
4.剖面上样品采集工作:应根据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统采集岩石薄片样、各类标本、岩石化学、人工重砂、 古生物样等。特别注意矿化地段样品的采集,严防漏矿现象发生。
5.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终点、转折点、重要地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关键部位和矿 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号、化石及主要样品应用红漆在实地标记,并准确标绘在图上。
应基本垂直区域地层走向。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剖面线方向和地层走向夹角不小于60度。若地层产状平缓, 其剖面宜布置在地形陡坡处。
典型剖面
天津市蓟州区的地质剖面是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 单、变质轻微和古生物化石丰富等特点。
基本方法
0 1
剖面踏勘
0 2
6.居民点、河流、地形制高点、主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应适当标注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上。
地质剖面7.在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画素描图或拍照地质照片,并在记录上记明地点、时 间和要说明的内容、遇到构造、特别是可说明大褶皱构造的次级褶皱构造,应在小构造具体出现位置的剖面图上 方,用特写方式附上小构造形态特征特征素描图。
含义
地质剖面地质剖面(geologic cross section,geological section)又称地质断面,是沿某一方向,显 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地质剖面又分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剖面或随手地 质剖面。地质剖面同地表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geological profile)。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地质剖面 图。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岩体和构造的基础资料。根据剖面资料划分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测制 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岩类特征可分别测制地层剖面、火山—构造剖面、花岗岩 单元超单元剖面、矿区(或矿床、矿体)剖面等。
3.根据剖面测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
4.剖面上样品采集工作:应根据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统采集岩石薄片样、各类标本、岩石化学、人工重砂、 古生物样等。特别注意矿化地段样品的采集,严防漏矿现象发生。
5.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终点、转折点、重要地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关键部位和矿 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号、化石及主要样品应用红漆在实地标记,并准确标绘在图上。
应基本垂直区域地层走向。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剖面线方向和地层走向夹角不小于60度。若地层产状平缓, 其剖面宜布置在地形陡坡处。
典型剖面
天津市蓟州区的地质剖面是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 单、变质轻微和古生物化石丰富等特点。
基本方法
0 1
剖面踏勘
0 2
6.居民点、河流、地形制高点、主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应适当标注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上。
地质剖面7.在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画素描图或拍照地质照片,并在记录上记明地点、时 间和要说明的内容、遇到构造、特别是可说明大褶皱构造的次级褶皱构造,应在小构造具体出现位置的剖面图上 方,用特写方式附上小构造形态特征特征素描图。
含义
地质剖面地质剖面(geologic cross section,geological section)又称地质断面,是沿某一方向,显 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地质剖面又分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剖面或随手地 质剖面。地质剖面同地表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geological profile)。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地质剖面 图。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岩体和构造的基础资料。根据剖面资料划分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测制 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岩类特征可分别测制地层剖面、火山—构造剖面、花岗岩 单元超单元剖面、矿区(或矿床、矿体)剖面等。
地层剖面实测方法

地层剖面实测方法
1.钻探法:通过钻机和钻具将地下岩石层逐层钻探,获取各层地层的样本。
常用的钻探方法有手工钻探、机械钻探和坑外钻探等。
通过钻孔的岩芯样本,可以分析岩性、颗粒组成、化学成分、物性等地层特征。
2.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通过地震仪器记录和处理地震波数据,进而得到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剖面法、反射法和折射法等。
地震勘探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地层的厚度、倾角、速度、分界面等信息。
3.重力测量法:利用地球引力场的差异,通过测量地层产生的重力场变化来反演地下地层结构。
重力测量法适用于测量重力异常、推断岩石密度和划分地层界面等工作。
在倾斜地层中,重力测量法可以确定地层的倾角和厚度。
4.磁力测量法:通过测量地球磁场在地面上的分布,分析磁场异常来推断地下地层的情况。
磁力测量法适用于区域性、中等规模的地层磁异常勘探,可探测磁性物质的分布和地层变化。
5.电法测量法:通过在地下介质中施加电场或测量自然地电场,通过测量电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地层的情况。
电法测量法可以判断岩石的电阻率和电导率等特性,从而识别不同地层的分界面。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地层剖面实测方法,还有地形地貌法、地球物理勘测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在实际勘探中,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组合,进行地层剖面实测。
实测地质剖面

3.实测剖面选择原则及要求
①露头良好,地层连续,穿越方便。 地质上要求层序完整、顶底界面完全、构造简单 、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石组合和厚度具 有代表性。尽量避开侵入岩体。
②剖面线方向尽可能垂直地层走向,两者夹角不 要小于60o。尽量选择一条直线。
实测地质剖面
牤牛山地层照片
③尽量利用沟谷自然切面、人工采坑、铁路和公路 路堑,以便进行野外观测。
②导线法 剖面长、地形复杂时用导线法。
2.人员分工
每组6人: 前、后测手2人 描述1人 绘制剖面草图1人 填表1人 采样和测量产状1人
要求大家既分工又协作,密切配合。
3.工作内容
①前、后测手 测量导线的斜距、方位和坡度角。
⑥注意观察各种沉积构造特征及所代表的地质意义。 例如,层理、层厚、波痕、冲刷面。 ⑦沉积相变的观察与研究。
(2)统一认识及要求 在野外工作基础上,进行充分讨论,统一认识。
确定分层界线、分层位置、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
(3)制定工作计划 确定实测剖面比例尺,投入的工作量,测制方法
及顺序,人员分工,工作进度等。
(4)准备图件、表格、记录本、测量工具、取样工 具,集体装备和个人装备。
必备工具
☆罗盘、锤子、放大镜、GPS、 ☆测绳或皮尺(50米、100米)、直尺或三角板、量角
器 ☆铅笔、橡皮、记录本、记录表格 ☆地形图和地质图
二、实测剖面的野外工作方法
1.测量方法
①直线法 剖面短、地形简单 时用直线法。
实测地质剖面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岩性 2)层和组的划分,地层厚度 3)接触关系 4)地层的时代 5)形成环境
野外观察描述,采 集标本、样品;室 内鉴定测试分析。
什么是地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cm
2.5cm
1.5cm
2.5cm
关 键!
实测及记录
√√ √ √
√
√√
√√
√√
➢分导线号:第一导线为0-1;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推。
➢分导线方位: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手平均,相差在2度之内。
➢分导线斜距:每一导线的长度。
➢分层斜距: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在同一导线上各分层斜距之和等 于该导线的总长度。
➢坡角:各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 4
主要内容
一. 目的和要求 二. 野外实测剖面 三. 室内整理与制图
一. 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地层序列(岩性、化石、时代、环境), 并确定填图单位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岩性 2)层和组的划分,地层厚度 3)接触关系 4)地层的时代 5)形成环境
二. 野外实测剖面
1. 选择剖面
要求: 1)剖面方向尽量垂直走向 2)地层出露齐全,具有代表性 3)构造简单,尽量绕过褶皱,断层发育的地段 4)露头良好,连续,接触关系清楚 5)尽可能地化石丰富 6)剖面线尽量少拐弯,否则增大测量的累积误差
➢ 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确定剖面比例尺。本次实习采用 1︰2000的比例尺。因此, 在实测剖面过程中,凡是在图上能 表示2mm宽度的岩性单位都要划分出来,而有特殊意义的矿层 、标志层等,即使在图上表示不足2mm,也应放大至2mm夸大 表示。
必备工具
➢ 罗盘、锤子、放大镜、GPS、 ➢ 测绳或皮尺(50米)、直尺或三角板、量角器 ➢ 铅笔、橡皮、记录本、记录表格 ➢ 地形图
工作内容和要求
➢ 前、后测手:测量导线的斜距、方位和坡角。 ➢ 斜距:后测手持0 m 端站定在剖面的起点,每一导线的长度视地
形及分层变化确定,使一条导线上的坡角和方位一致。 ➢ 方位:指导线前进方向,取前、后测手罗盘读数的平均值; ➢ 坡角:取后测手所测的仰角为“+”,俯角为“-”,取前、后测手
罗盘读数的平均值。 ➢ 测量所得有关数据由后测手通知记录人员。待记录、绘图、取样
各项工作完毕后方可前进。
➢ 采样和产状测量人员:要按要求系统采集各种标本、样品和测量 各种地质要素的产状。每一分层都应有一定数量的标本。每一个 标本都要有具体的层位。
➢ 尽可能采集完好的标本并使其规格化。采样、编号、写标签以及 包装有序进行,不可漏采、误采或使标本的编号和位置发生混乱。 相关数据通知记录人员。
测前准备
➢ 1)野外分层,逐层观察描述,野簿记录
颜色,层厚,成分,结构,构造,标本,照片,产状, 其它
➢ 2)做信手剖面图
组织和分工
➢ 以组为单位进行,一般包括:
▪ 前、后测手(身高差不多) ▪ 分层员 ▪ 记录、填表人员 ▪ 样品采集、产状测量人员
2人 1人 1人 1-2人
定时轮换,达到学习、锻炼的目的!
➢ 采样标本包括岩性标本、化石标本和薄片标本。
➢记录员:
➢准备好“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工作中随时将各种测量数据、 有关内容准确及时地填入表中的相关栏内 。
➢填表人员工作量大且责任重,及时向各工种人员询问所测数据 及记录内容,有责任检查各类人员工作情况并掌握整体工作进度。
➢分层员:讨论分层工作,可以组织后测手以外的其余 组员共同探讨
√
√√
√
√√
参考实习指导书
导线平面图
➢1. 计算平均方位角:所有导线方位角的平均值 ➢2. 选择水平基准线方位 选取整数,例如:平均方位角67°,可选取70 °作为 水平基准线方位
➢分导线号、分层界线、代表性产状、分层代号、地物标志等 ➢大层分层画半圆,圆弧弧口朝向岩层倾向
地层实测剖面图
➢1. 作水平标尺、竖直标尺(同比例尺) ➢2. 勾绘地形轮廓线 ➢3. 投影地质点、画剖面轮廓图 ➢4. 填充花纹 ➢5. 图件整饰(地层代号、产状、化石等) ➢6. 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
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
3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岩层产状:倾向和倾角 分层号:从剖面起点开始按划分的地层单位顺次编号,如第1层用代号①
表示,依此类推。 岩性及化石描述:尽量简单,如灰色薄层状灰岩(由分层员报读) 地层代号:O1y、O1l、O1m ……. 标本编号:B1-1 (第1个分层、第1块标本)
以上10栏在野外必须完成!
➢ 分层情况:
1. 1导线=1小层 分层号① 2. 1导线=n小层 分层号① ② ③……… 3. 1导线<1小层 无分层斜距
➢换导线的原则
1. 坡度明显变化处 2. 尽可能在分层界线处
三. 室内整理与制图
➢ 室内工作包括野外资料数据的整理与换算,导线平面 图和地层实测剖面图的制作三个方面。
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岩性花纹包络线宽度1cm,分层包络线1.5cm ➢岩性符号宽度2.5mm
图例(剖面图的下方)
➢ 图例中的花纹按国标标准充填, 与剖面图的内容一一对应 ➢ 长12mm, 宽8mm ➢ 整体由碳酸盐岩到碎屑岩, 局部由粗到细或者反过来 ➢ 排列整齐美观
灰岩
白云岩
粗粒砂岩
细粒砂岩
千枚状板岩
责任表(右下角) 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