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修辞》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修辞学》PPT课件

《古代汉语修辞学》PPT课件

3.博喻:是用多种事物来比喻某一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
各个方面,它可以是明喻、隐喻的多种使用。
A、用多种比喻来比喻一种事物的各个方面。
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 (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卫风 硕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 行》)
B、用多种比喻来说明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
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贺铸《清玉案》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 然,如怨如慕(想念),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博喻在古代的诗、文、词、曲中经常使用,
相对来说,现代汉语中不大使用。
(二)代称(教材p354)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肃问备曰“豫
州今欲何至?”(刘备做过豫州刺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着,其为厉农夫哉?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去家日以远,衣带日以缓。
(四)运用虚词与衬字
1.虚词作为重要的语法手段,在组词成句中被 广泛运用。然而古代汉语中,有些虚词的运 用、取舍是为了满足偶数音节的需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滕文公下》)

古代汉语修辞PPT课件

古代汉语修辞PPT课件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0
主人下马客在船
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 修辞方式,理解时,必须还是按照两个语句的搭配 关系来分别承接,又叫“分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脭2020醲/10/1肥3 厚。
4
练习:
1、耳目聪明。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4、风霜高洁。
5、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 夸饰(夸张) • 定义:指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故意言过其实,对某方面的特点
加以扩大或缩小。 • 1、数量的夸大 •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2、状貌的夸大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3、 情势的夸张 •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7、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2020/10/13
5
借代
• 1、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 物的修辞方式。
• ①修辞效果 • 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 ②代称的分类

第十七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PPT课件

第十七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PPT课件
丞》诗) 富家子弟之穿着多为“纨袴”,故以 “纨袴”代指富家子弟;文人学者多戴“儒 冠”,故以“儒冠”代指读书人。 •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 表》) 古时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故以“布衣” 代词平民。
2、用具体代抽象
• ①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廉蔺列传》)
• ②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 “干”,作战 时防身的盾牌;“戈”,刺杀对方的武器。 以具体的“干戈”指代战争。
②引用的分类 ◎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 谚语、歌谣等。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 之谓也。(《庄子·秋水》)
◎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 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 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 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五、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 古文中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
• 1.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 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 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 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 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 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 责备”这一短语,其中“全”与“责”处于相应 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
•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具体的 “口舌”指代“口才”好,善于言辞。
用特称代泛称
• ①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 《哀郢》)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ppt.Convertor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ppt.Convertor
第一节引用
为了增强说服力而在说话或写作中征引一些材料的修辞方式,或称“引语”。引用的内容一般分为引言、引文、引事三类。
(一)引言
指引用的内容是人们口头流传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例如:
①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上》
例句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国际修辞学会前会长、美国南加洲大学劳伦斯·葛林教授
例句
①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左传·隐公元年》
②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荀子·王霸》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例句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⑨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汉书·韦贤传》
例句
⑩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汉书·外戚世家》
⑾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左传·成公三年》
⑿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卫子夫写意
第四节互文
两个句子或两个词组在意思上互为补充和呼应的一种修辞方式,即“互文见义”。互文实际上是把一句话拆成两个部分来说,故阅读时应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理解,如果去掉其一,则另一部分的意思是不完整的。
第七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陈望道,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浙江省义乌人。191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1919年回国曾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光绪大学等高校教授。主要著述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
“修辞”溯源

修辞古代汉语PPT课件

修辞古代汉语PPT课件
(2)使语言简约含蓄。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 诺。’”
(3)使表达凝炼深沉。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 效穷途之哭。”
引用------明用和暗用
✓ 明用:明显地引用,读者一看便知作者在 引用。
✓ 暗用:把引用的内容化入自己的文章,使读 者从行文中看不出在引用。
“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
練習题
一 引用的作用是什麽? 二 古代漢語的代稱可以分爲哪些類型? 三 什麽是並提?舉例説明。 四 什麽是互文?舉例説明。 五 什麽是變文?變文與互文有什麽區别? 六 什麽是倒置?舉例説明。 七 古代漢語的委婉可以分爲哪些類型?
九 指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辭方式: 1.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 謂也。 2.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3.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4.卽宫車晏駕,非大王立,尚誰立哉? 5.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6.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九色鹿本生图(敦煌壁画)
8.委婉 顾名思义,就是婉转曲折的语言表现思
想感情的手法。
(1)为避粗俗而委婉 “荒侯市人(市人,樊哙庶子,封为荒侯)
病,不能为人。”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
(2)为避忌讳而委婉 病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死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懂得了互文的规律,对阅读古书帮助很大。 凡是互文,分而解之则两伤,后而观之则相 益。
“花径不曾缘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古人说的互文,还包括由两个同义词形成互文关 系。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 变文是为了避免重复而在对偶句或排比句中更换 相同位置上的同义词语。

《古汉语修辞方式》课件

《古汉语修辞方式》课件
02
学习古汉语修辞方式有助于深入 理解古代文献,提高阅读和写作 能力。
课程目标
掌握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方式,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理解修辞方式在古汉语中的运 用和效果,提高对古代文献的 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运用古汉 语修辞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
01
古汉语修辞概述
修辞的定义
修辞
指运用语言的方式,通过修饰、调整 语辞,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 具有美感、说服力、感染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修辞的 功能逐渐从艺术性向实用 性转变,以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交流需求。
修辞发展的趋势
古汉语修辞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古汉语修辞不断 发展,从《诗经》的赋比兴到唐 诗宋词的婉约豪放,再到明清小 说的语言艺术,修辞手法不断丰
富和创新。
现代汉语修辞发展
随着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发 展,现代汉语修辞也在不断创新 ,如网络语言的兴起、广告语言
异同点
古汉语修辞方式注重语言的韵律和 美感,现代汉语修辞方式则更加注 重语言的表达效果和信息传递的准 确性。
修辞功能的变化
古汉语修辞功能
强调语言的艺术性和审美 价值,修辞主要用于诗歌 、散文等文学作品中。
现代汉语修辞功能
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 性,修辞多用于日常交流 、广告、新闻等语言实践 中。
变化趋势
汉唐时期是古代汉语修辞方式的发展 高峰期,出现了许多新的修辞方式, 如对偶、排比等。
01
古汉语常见修辞方 式
比喻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
比喻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式之一,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使 抽象的概念或情感更加具体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例如,“人面桃花相映红” 通过比喻将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容颜的美丽。

修辞文体—古代修辞(古代汉语课件)

修辞文体—古代修辞(古代汉语课件)
修辞效果: 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比喻三要素:
一个比喻要有:① 被描写的事物或被说明的道理;② 用来比方的事物或道理; ③ 它们两者之间须是本质不同(不是同一类事物),但有某种相似点。
比喻在形式上则有: ① 本体;② 喻体;③ 比喻词。 如“其翼(本体)若(比喻词) 垂天之云(喻体)。”
➢ “互文”这一术语包括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互文 见(现)义”一是“同义互文”。
➢ 修辞效果:行文简约、形成对仗
(一)互文见义(互见、互辞、互言)
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参互见义。有的是一个句子中互文见义,如: ①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主人客人都下马都在船。) ②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对句中的互文,如: 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将军、都护都不得控角弓、
本课小结
引用:引经、引事 譬喻:三要素,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代称:旁借、对代 并提并提分承)(合叙)
修辞——修辞方式
目 录
1
2
3
2
3










五、互文(互文见义)
➢ 为了行文简练或适应韵文对字数的限制,把本应合用的词 语前后分用,其义互相呼应,彼此关照。这种修辞方法叫 做互文,也叫互言、互体、互备、参互、互见、互文见义。
2)夸小:把事物及其特征往小处说,如: ①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舠)。(《诗·河广》) ②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报任安书》) ③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七、倒置(倒装,倒文)
言语中特意颠倒语法、逻辑的常规语序, 叫倒置。使用倒置,主要是为了加强语势、 调和音节、错综句法。

古汉语修辞放上PPT94页

古汉语修辞放上PPT94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你的阅读

古代汉语的修辞PPT文档34页

古代汉语的修辞PPT文档34页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古代汉语的修辞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泛称代特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华佗传》 • 以特称代泛称:以部分代全体 风雅=《诗经》
风骚=《诗经》《楚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法不一:以官代人,以具体代抽象,以部分代整体, 以专名作通名等。
三、譬喻。包括明喻、暗喻。使道理通俗易懂,使 文字变得生动形象。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左传昭十九年》)
←→ ←→
•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
•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
《秋兴八首》)
←→
←→
• 唐诗中的词序变换称为“倒文”,是为了诗歌 表达需要的临时性修辞现象。
⒈避免失对 五更鼓角声悲壮,(杜甫阁夜) 三峡星河影动摇。≠三峡星河影摇动
⒉避免失粘 太乙近天都,(王维终南山)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回望白云合 青霭入看无。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贺铸《青玉案》)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 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用博喻渲染水波冲泻的壮观
(苏轼《百步洪》之一)
四、并提。分承 把本来是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合 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相同的语句 成分放在一起,表意上仍要按两个短语或句子去 理解。
⒊避免孤平
竹喧归浣女, ≠竹喧浣女归
帘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漠漠水田飞白露, ≠漠漠水田白露飞
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⒋避免出韵 今夜鄜州月,家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八、委婉。有所顾忌,不直言其事,或是为了礼 貌,把话说得含蓄婉转,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 达出来。(外交辞令)
咎。”(干宝《搜神记》卷一)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水经注巫山巫峡》)
引事:在文章中引用历史故事。
• 引用的历史故事,有明有暗,有详有略。明的直 提其名其事,暗的只提其事。在古书中是常见的 修辞手段,特别是在汉赋、骈文中,更是俯拾皆 是。
• 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 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 时?”
• 文章中用这种修辞手法,使在较短的篇幅 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引文:引用史籍中的文字。援引古代圣贤、著作的 言辞。
• 易曰,诗曰,书曰:战国时代,引经成为风气, “引经据典”。《孟子》引《诗经》二十六次, 《荀子》引《诗经》七十次。
• 到了后代,可引用的作品越来越多。引用别人的 著作、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般学术论文都 有这样做。但要注明出处,否则就是剽窃。
六、夸饰。夸张。极度形容,引起人们的注意,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气势。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七、倒置。韵文倒置有时是为了平仄、对仗和押 韵的需要,有时是为了造成一种特殊的意境。 并不多见。
•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
避粗俗:
• 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史记》) 樊哙庶
子 性无能
•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大小便
避忌讳:
•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关于死的委婉语:仙逝 归道山 徂落 崩殂 崩 卒
不禄 捐馆 百岁之后……
避冒犯:
• 几世几年,取掠其人。使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 六国之人。
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抒发时运不 齐,命运多舛的感概。汉文帝时,冯唐很老还只 做一个郎中署长的小官。西汉李广功虽大但未得 封侯。贾谊遭权贵反对不得封为公卿而为长沙太 傅。梁鸿因作《五噫歌》躲避汉章帝到齐鲁间。
•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用两件古事来表达作者想要乐天知命、 自我安慰的思想感情。《晋书吴隐之传》 晋吴隐之到广州石门贪泉,赋诗“古人云 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 易心。”《庄子》庄周与鲋鱼的故事,要 激西江之水而不愿以斗升之水来救涸辙之 鱼。
• 二十四节气的启蛰→惊蛰,汉景帝刘启。 • 岁首的月份叫正月→端月,秦始皇赢政。 • 司马迁的“同子参乘,袁丝变色” 。(赵谈,司
马谈)
交际辞令
• 广州话说猪舌是猪利,客家话说猪血为猪旺,同 样为了避讳。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 古代汉语的修辞,也有它明显的特点。与古书阅 读关系较大的几种辞格有:
一、引用。援引古人的言论、事迹,援引古代的诗 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稽古,引经
引言:引用民间的谚谣俗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
谓也。(《庄子秋水》) • 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
• 掾主吏萧何、曹参曰……(《汉书高帝纪》) (主吏萧何,掾曹参) •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 脭醲肥厚。发皇耳目。(枚乘《七发》) • 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
一般是一三、二四相承。少数是一四、二三。
五、互文。上下文互相呼应补充。 • 公入而赋。姜出而赋。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古书中,明引、暗引或化用。读了半懂不懂时, 要勤查书。
二、代称。临时借用与要指称的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 语来称谓事物。(借代)
• 以地代人: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肥水之战》)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滕王阁序》)
• 用事物的性状、特征代替该事物: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出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