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系列复习教案(48).第十章《电离平衡》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说课教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说课教案1. 掌握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2. 了解电离平衡对化学反应的影响;3. 理解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以及溶解度平衡的现象和原理;4. 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2. 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现象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电离平衡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2. 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现象和原理;3. 电离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相关知识点、举例说明以及展示实验等形式进行;2.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思维导图制作等形式开展探究学习。
六、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直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 知识点讲解:依次讲解电离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相关内容,强调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学生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感受电离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巩固所学内容,澄清疑惑。
5.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讨论或案例分析,拓展学生对电离平衡的应用理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2. 实验图片、示意图等辅助教学材料;3. 电子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八、作业布置:1. 练习题目;2. 研究性任务等形式的作业。
九、教学反馈:1. 每节课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进行调整;2.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激励和建议。
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作业成绩和课程测试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精选3篇)1. 教案名称: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解释电离平衡的原理;2. 掌握电离平衡与浓度、温度、压强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3. 能够应用电离平衡的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电离平衡与浓度、温度、压强的关系;3. 应用电离平衡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电离平衡吗?电离平衡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对电离平衡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15分钟)结合实例,讲解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解释电离平衡与浓度、温度、压强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些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应用电离平衡的原理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思考不同浓度、温度或压强条件下电离平衡的变化情况。
4. 课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电离平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教案名称: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酸碱的定义和酸碱常数的计算方法;3. 理解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酸碱的定义和酸碱常数的计算方法;3. 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电离平衡常数吗?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质之间有什么关系?”。
2. 讲解(15分钟)讲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解释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些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计算电离平衡常数和酸碱常数,并讨论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4. 课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电离平衡》高三复习教案(二)水的电离
第十章《电离平衡》高三复习教案(二) ——水的电离及pH 值【教学内容】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2.溶液的PH 值及有关PH 值计算。
3.酸碱指示剂及溶液PH 值的测定。
【教学目标】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PH 值表示的意义;掌握[H +]、PH 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PH 值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PH 值的有关计算。
【知识讲解】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 2O+H 2O H 3O + +OH - 简写为 H 2O H ++OH -。
1.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H +]和[OH -]也随之增大;温度降低,水的电离度减小,[H +]和[OH -]也随之减小。
2.当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度减小,但溶液中仍然存在H +和OH -,只不过[H +]与[OH -]不相等;当向水中加入能结合水中的H +或OH -的物质(如S 2-或 Al 3+时),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水的电离度增大。
二、水的离子积 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电离达平衡状态时,[H +]和[OH -]的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即[H +]·[OH -]= K w 。
K W 与温度有关:25℃时, K w =[H +]·[OH -]=1×10-7×1×10-7 =1×10-14100℃时,K w =[H +]·[OH -]=1×10-6×1×10-6 =1×10-12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的稀溶液,即水的离子积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都有H +和OH -。
例1.常温下,0.1mol/L 的某一元弱酸HA 溶液其电离度为1%。
则该溶液中[OH -]是多大?水的电离度为多少?解析:HA 电离产生的[H +]=C α=0.1mol/L ×1%=1×10-3mol/L ,根据:[H +]·[OH -]=1×10-14 ,则[OH -]=314101101--⨯⨯=1×10-11mol/L 。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 教案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5、草酸是二元中弱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D )
【变式2】: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为5.6,C(H2CO3)=1.5×10-5mol/L。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4.2×10-7mol/L-1(已知:10-5.60=2.5×10-6)。
(4)取25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CH3COO-)的大小关系为c(Na+)小于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某二原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H2A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强电解。理由是H2A完全电离。
【拓展】:1、请回顾水的电离、影响因素及Kw。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和PH的有关计算规律。
1.H2O⇋H++OH-,加入酸或碱溶液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弱酸强碱或弱碱强酸(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常温下,kw=10-14,100℃时,kw=10-12.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复习课教案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复习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相关计算方法; 3. 加深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 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3. 电离平衡的概念和描述; 4. 酸碱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引入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区别。
2.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思考。
步骤二:复习化学平衡(30分钟)1.复习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平衡常数、反应前进方向和反应速率等内容。
2.通过示例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平衡常数,并能够应用平衡常数解决相关问题。
步骤三:复习电离平衡(30分钟)1.复习电离平衡的概念和描述,包括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离子浓度的计算等内容。
2.通过示例问题,让学生加深对电离平衡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步骤四:讨论酸碱平衡和溶解度平衡(30分钟)1.引入酸碱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概念和描述,让学生了解酸碱反应和溶解度的计算。
2.通过实例问题,让学生掌握酸碱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展开讨论。
四、教学资源1.幻灯片:包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示例问题的解答。
2.实验器材:用于进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概念。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掌握程度。
2.互动讨论:通过互动讨论,评估学生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馈1.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理解。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教案 电离平衡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高中化学】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教案电离平衡教学目标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目标: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解质可以电离阴阳离子,体验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团结互依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今天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什么时候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的比较(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这种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时,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新的平衡,也就是说,平衡在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国有:① 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因此,当温度升高时,天平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讨论:在平衡系统中:①加入:② 加上:③加入: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溶液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4)电离平衡常数(?)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 该值越大,电解液越容易电离,相应的弱酸弱碱越强;数值越小,弱电解质越难电离,相应的弱酸弱碱越弱;也就是说,该值可以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度。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如:课堂练习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2.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的浓度,可加入()a、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盐酸的反应速率高于醋酸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多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在下面的描述中,可以解释酸A的酸性比酸B的酸性强()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b、在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中,A酸的钠盐比b酸的钠盐弱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d、酸a能与酸B的铵盐反应生成酸B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应:与酸度相比,正确的是()a.较弱b.较弱c.两者相同d.无法比较总结与扩展1.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
水的电离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授课主题水的电离平衡教学目的1、认识水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掌握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3、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并能计算各类混合溶液的pH重、难点溶液pH的计算教学内容课程导入【知识点讲解一】:水的电离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或H2O H++OH-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2OH c OHcHcK —电离•=+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1L纯水(即55.6 mol)只有1×10-7mol H2O电离,电离前后H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因此c(H2O)可以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H+)·c(OH—)=K电离·c(H2O)。
其中常数K电离与常数c(H2O)的积作为一新的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记作K W,即K W= c(H+)· c(OH—) 3、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表达式:K W=c(H+)·c(OH-),25℃时,K W=1.0×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 W值一定。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 w增大。
25℃时, [H+]=[OH-] =10-7 mol/L ; K W = [H+]·[OH-] = 1.0×10-14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1)温度(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c(H+)和c(OH―)同时增大,K W增大,但由于c(H+)和c(OH-)始终保持相等,故仍呈中性(2)加入酸、碱或强酸的酸式盐(抑制水的电离):向纯水中加入酸或NaHSO4、碱,由于酸(碱)电离产生的H+(OH―),使溶液中c(H+)或c(OH―)增大,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3)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在纯水中加入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由于它们能跟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生成难电离物,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4)加入活泼金属(促进水的电离):向纯水中加入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能与水电离的H+直接作用,产生氢气,促进水的电离H2O H++OH-ΔH>0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c(H+) c(OH-) 水的电离程度K w升高温度右移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加入HCl(g) 左移增大减小减小不变加入NaOH(s) 左移减小增大减小不变加入NaHSO4(s) 左移增大减小减小不变加入金属Na 右移减小增大增大不变5、水的离子积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或其他中性溶液),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不管是哪种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一定相等6、水的离子积表达式的应用:在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在表达式中,c(H+)、c(OH―)表示整个溶液总物质的量浓度,K W=c(H+)溶液·c(OH-)溶液(1)纯水中:K W=c(H+)水·c(OH-)水(2)酸溶液中:K W=[c(H+)酸+c(H+)水]·c(OH-)水,由于c(H+)酸>>c(H+)水,故忽略水电离出的H+即:K W=c(H+)酸·c(OH-)水,但由水电离出来的:c(H+)水=c(OH-)水例:计算25℃,0.1mol/L的HCl中,c(H+)酸=,c(H+)水=,c(OH-)水=,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____________(3)碱溶液中:K W=c(H+)水·[c(OH-)碱+c(OH-)水],由于c(OH-)碱>>c(OH-)水,故忽略水电离出的OH-即:K W=c(H+)水·c(OH-)碱,但由水电离出来的:c(H+)水=c(OH-)水例:计算25℃,0.1mol/L的NaOH中,c(H+)水=,c(OH-)碱=,c(OH-)水=,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____________【微点拨】①在不同溶液中,c(H+)、c(OH-)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一定相等②对于酸、碱、盐的稀溶液中,c(H2O)也可认为是定值。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复习课教案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复习课教案本节课主要是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复习,帮助同学们巩固基础知识和深化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化学反应。
而化学反应又包括一些核心的概念,如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至关重要。
二、化学平衡1. 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在等量程度上存在的。
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因素都会对化学平衡造成影响。
3.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c是用来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一个物理量。
它的大小可以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在平衡状态下的关系。
三、电离平衡1. 概念电离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的解离物和未解离的物质浓度保持稳定的状态。
2. 离子积离子积可以用来描述电离平衡。
它是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其中溶液中的水合离子也要算入离子积中。
3. pH值pH值是用来描述溶液酸碱性的一个物理量。
它是负对数表示的氢离子浓度,可以被用来描述强酸碱和弱酸碱的强度。
四、课堂练习在本节课的课堂练习中,同学们将有机会测试自己对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理解程度。
老师将为同学们提供一系列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和回答。
五、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和物理量。
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状态和描述电离平衡的离子积和pH值等。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夯实了基础知识,还扩展了自己的化学知识面。
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第一课时教案(主题:电离平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电离平衡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2. 电离常数和离子积3.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掌握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应用电离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解题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电离平衡相关的实例,引入电离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包括电离常数和平衡常数的定义。
3. 认知活动分组讨论并解答以下问题:(1) 电离常数和平衡常数有何区别?(2) 如何计算离子积和平衡常数?(3)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离子浓度和平衡常数?4. 练习与巩固以小组形式完成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1) 计算水的电离常数和离子积。
(2) 已知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1mol/L,求硫酸根离子浓度。
5. 拓展与应用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电离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和要求。
八、板书设计电离平衡- 电离常数和离子积-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九、教学辅助工具课件、多媒体设备、练习题十、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和分组讨论,使学生对电离平衡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在练习与巩固环节,学生遇到一些计算问题,需要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在下一节课中,应该加强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三化学系列复习教案(45).第十章 《电离平衡》[
第十章《电离平衡》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注:电离度的计算新大纲已删除[教学目标]掌握电解法和非电解法,强电解法和弱电解法的概念;掌握弱电解法的电离方程式;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掌握电离度的概念及表示的意义。
[知识讲解]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理解概念三个关键:⑴均为化合物;⑵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⑶能否导电(实质是自身能否电离)。
注意几个方面:⑴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⑵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氯化氢气体等不导电;⑶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O2、SO2、NH3溶于水能导电的原因是生成的H2CO3、H2SO3、NH3.H2O电离所致,故它们是非电解质。
例1: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电解质的是:()A.硝酸钾溶液B.硫酸铜晶体C.溶融的氯化钠D.无水乙醇解析:导电的微粒一是自由电子,另一是自由的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的物质应是化合物。
在上述物质中,硝酸钾溶液是属于混合物,无水乙醇是非电解质,硫酸铜晶体虽然有阴、阳离子,但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故答案为(C)。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
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类。
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
包括弱酸、弱碱等。
注意点:⑴两者主要区别是在溶液里能不能完全电离,是否存在电离平衡,而不是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强。
⑵有些化合物(如BaSO4、AgCl)虽溶解度小,但属强电解质,因溶解的部分能完全电离。
例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溶化时不导电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C.不是离子化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解析: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关键,是在水溶液里能否完全电离,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2023年高三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电离平衡常数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离平衡的思考;2.讲解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特点,包括:物质的电离过程、电离平衡条件、电离平衡常数;3.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电离平衡常数;4.解决一些典型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问题;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解决一些应用题;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电离平衡常数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7.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案二: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关系;2.了解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之间的数学表达方式;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思考;2.讲解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关系;3.通过示例演示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的数学表达方式;4.讲解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5.解决一些实例问题,深入理解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6.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的关系;7.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
教案三: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2.了解温度、浓度和压力对电离平衡的影响;3.能够应用Le Chatelier原理分析电离平衡的变化。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的思考;2.讲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和压力;3.通过示例演示温度、浓度和压力对电离平衡的影响;4.讲解Le Chatelier原理,说明其在电离平衡中的应用;5.解决一些应用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继续探索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7.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8.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精选3篇)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式【教学目标】1. 了解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2. 掌握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3. 能够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2. 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推导;3. 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 掌握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推导;2. 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和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对电离平衡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1. 引导学生回忆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离子产生和回收的过程;2. 介绍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离子生成与回收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Step 3 相关术语的解释解释以下术语的意义和作用:1. 离子化合物:指在溶液中会释放出离子的化合物;2. 电离度:一个离子化合物溶液中被电离形成的离子的相对数量;3. 电离平衡:指离子化合物溶液中离子的生成和回收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Step 4 电离平衡常数的推导1. 通过化学方程式推导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2. 介绍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它描述了离子生成和回收的相对速率。
Step 5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1. 通过实例分析电离平衡常数的用途;2. 通过解决相关问题,巩固学生的应用能力。
Step 6 小结简要总结本课内容,为下一课作铺垫。
【教学反馈】1. 学生对电离平衡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电离平衡常数的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式- 电离平衡的定义- 相关术语的解释- 电离平衡常数的推导-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教案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教案
主题:水的电离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电离过程及相关概念,掌握相关实验操作和计算方法。
一、引入:
1. 请学生描述水的电离过程及相关概念。
2. 引入实验:观察水的电离现象及简单实验操作。
二、概念解释:
1. 介绍水的电离过程:H2O ⇌ H+ + OH-。
2. 解释电离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介绍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仪器准备:试管、玻璃棒、PH试纸等。
2. 实验步骤:观察PH值变化及说明原因。
3. 数据记录及分析:记录实验结果,计算电离度。
四、实验讨论:
1. 分析实验结果及讨论电离度的影响因素。
2. 探讨水的电离对生物体及环境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 请学生总结水的电离过程及相关概念。
2. 准备相关实验报告。
六、小结:
1. 确认学生达到的目标。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化学知识。
通过本教案范本,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水的电离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学习内容。
关于电离平衡的化学教案
关于电离平衡的化学教案第一章: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离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使学生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表达式。
培养学生运用电离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电离平衡的定义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计算电离平衡的移动原理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电离平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图表和动画演示电离平衡的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离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电离平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
使学生掌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原理。
培养学生运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计算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原理2.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图表和动画演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盐类的水解平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平衡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掌握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原理。
培养学生运用盐类水解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盐类水解平衡的定义及其特点盐类水解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计算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原理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盐类水解平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图表和动画演示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类水解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盐类水解平衡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酸碱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电离平衡教案设计
电离平衡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电离平衡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理解电离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计算电离常数和平衡常数的方法;3. 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4. 能够解决与电离平衡相关的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酸碱中的离子生成反应,并讨论这些反应是否总是完全进行。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反应会达到平衡,而有些则不会。
知识讲解:1. 介绍电离平衡的概念,即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存在动态平衡的状态。
2. 解释电离常数和平衡常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描述电离平衡中的作用。
3. 讲解电离常数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使用浓度和压力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并介绍相应的公式。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学生计算其电离常数和平衡常数。
2. 引导学生分析计算结果,讨论其意义和反应的特点。
影响因素讨论:1.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等。
2.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探讨这些因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综合练习:1. 提供一组反应方程式,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 要求学生解答与电离平衡相关的问题,包括计算浓度、压力和平衡常数等。
总结:1. 总结电离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强调电离常数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3. 提醒学生注意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并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并进行小组展示。
2. 提供更复杂的电离平衡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2. 综合练习的完成情况;3. 学生对于电离平衡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化学教科书和课本;2. 计算器;3. 实验室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实验)。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电离平衡的变化,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研究相关应用领域,如酸碱中和、药物反应等,以加深对电离平衡的理解和应用。
电离平衡高中化学教案
电离平衡高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离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掌握电离平衡的相关知识,包括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3. 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4. 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和计算得出电离平衡的相关结果。
教学内容:1. 电离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电离平衡的特点和条件;3. 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4.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离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难点: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烧杯、搅拌棒、PH计等;2.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等;3. 实验情境模拟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溶解与溶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2. 提出问题:电离是什么?电离反应与化学平衡有什么联系?二、理论学习(15分钟)1. 讲解电离反应和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介绍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分析电离平衡的特点和条件。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进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实验,并记录数据;2. 计算电离平衡常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计算过程;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离平衡的特点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电离平衡相关练习题;2.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培养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试讲教案课题:化学电离平衡教学内容:1. 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特点2. 酸碱强弱和电离平衡3.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4. 水的离子平衡教学目标:1. 了解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能够区分酸碱的强弱及其与电离平衡的关系3. 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4. 熟练运用化学平衡方程式进行计算和分析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水的电离反应,引出电离平衡的概念2. 提出问题:什么是电离平衡?有什么特点?Step 2:讲解(15分钟)1. 介绍电离平衡的定义和特点2. 解释酸碱的强弱与电离平衡的关系3. 分析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如温度、浓度等Step 3:示范(15分钟)1. 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来说明电离平衡的变化过程2. 展示如何利用化学平衡方程式进行计算和分析Step 4:练习(15分钟)1.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讨论和解答问题Step 5: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强调电离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教学反馈:1. 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回答问题的情况2.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教学材料:1. 课件展示2. 实验器材和化学品3. 练习题目册教学环境:1. 实验室或教室2. 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1. 能够正确理解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特点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3. 能够熟练进行计算和分析4. 能够展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的教案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的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电离过程及相关概念;2. 掌握水的电离方程式及离子积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释水的电离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水的电离过程;2. 水的电离方程式及离子积的计算;3. 水的电离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理解水的电离过程;2. 掌握水的电离方程式及离子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能够运用水的电离方程式计算离子积。
教学方法:1. 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电离过程;2. 讲授法:介绍水的电离方程式及计算方法;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电离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1. 实验仪器及试剂:电导仪、蒸馏水、电解质溶液;2. 课件:包括水的电离过程、方程式及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观察实验仪器,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电离是指什么过程;2. 实验:使用电导仪测定蒸馏水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观察实验现象;3.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引出水的电离过程及电离方程式;4. 总结:总结水的电离过程及方程式。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水的电离过程的理解;2. 讲解:介绍水的电离方程式,讲解离子积的计算方法;3. 演练:引导学生进行离子积的计算练习;4. 应用:讨论水的电离在酸碱中的应用及化学反应中的作用;5.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水的电离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水的电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高三化学教案-电离平衡专题学案—关于水的电离、pH计
18级电离平衡专题学案—关于水的电离、pH 计算、酸碱反应的分析班级 姓名知识复习:关于“水的电离”知识的考查类型分析H 2OH ++OH -水中加酸(H +)或碱(OH -)定性 水中加易水解的盐 升温定量:关于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 (H +)或c (OH -)的计算思路:分析什么离子唯一来自于水的电离,就根据什么离子来计算,但无论什么溶液,c (H +)水=c (OH -)水。
规律:水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是:酸溶液中根据 计算,碱溶液中根据计算,盐溶液中 。
1.常温下,在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 ( )A .1×10-14B .1×10-13.C .1.32×10-14D .1.32×10-15.2.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 (H +)>c (OH -)的操作是 ( )A .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 .将水加热煮沸.C .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D .向水中加食盐晶体3.纯水在250C 和800C 时的氢离子浓度,前后两个量的大小关系为 (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能确定4.把1ml0.1 mol·L -1 的稀硫酸加水稀释成2L 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其浓度接近于A. 1×10-4mol·L -1B. 1×10-8mol·L -1C. 1×10-11mol·L -1D. 1×10-10mol·L -15.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OH -)为 ( )A.1.0×10-7mol·L -1B. 1.0×10-6mol·L -1C. 1.0×10-2mol·L -1D. 1.0×10-12mol·L -16.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为1×10-12mol ·L -1,则溶液的PH 可能为( )A .12B .7C .6D .27.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1×10-14mol ·L -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 3+Na +NO 3-Cl -B .K +Na +Cl -NO 3-C .K + Na + Cl - AlO 2-D .K +NH 4+SO 42-NO 3-8.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 个水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n 值为 ( ) A .1×10-14 B .55.6×107 C .1×107 D .55. 69.pH=9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 溶液,按4︰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溶 液中H +浓度为(单位:mol·L -1)( )A .51×(4×10-9+1×10-12)B .51×(8×10-9+1×10-12) C .5×10-10D .5×10-1210.(2000.春考)60ml0.5 mol·L -1NaOH 溶液和40ml0.4 mol·L-1硫酸相混合后,溶液的pH 约为( )A.0.5B.1.7C.2D.13.211.95℃时,水中的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6 mol·L -1,若把0.01 mol 的NaOH 固体溶解于95℃水中配成1 L 溶液,则溶液的pH 为 ( )A .4B .10C .2D .1212.某温度下,0.02mol /L 的盐酸跟 0.01mol /L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下列式于肯定正确的是( )A .pH=7B .K w =10-14 C .c(H +)=c(OH -) D .c(H +)>10-7mol /L 13.某强酸溶液pH=a ,强碱溶液pH=b ,已知a +b =12,酸碱溶液混合pH=7,则酸溶 液体积V (酸)和碱溶液体积V (碱)的正确关系为 ( ) A .V (酸)=102V (碱) B .V (碱)=102V (酸). C .V (酸)=2V (碱)D .V (碱)=2V (酸)14.有等体积、等pH 的Ba (OH )2、NaOH 和NH 3H 2O 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V 3>V 2>V 1B .V 3=V 2=V 1C .V 3>V 2=V 1D .V 1=V 2>V 3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00 mL 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与足量锌反应时,起始时二者产生氢气的速率基本相等.B .100 mL 1 mol·L-1的盐酸和50 mL 2 mol·L-1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两者放出氢气的速率和质量均相等.C .100 mL 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所得氢气的质量相等.D .100 mL 0.1 mol·L-1的硫酸和盐酸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前者放出氢气的质量是后者放出氢气质量的2倍.16.(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 2. 0×10-7 mol /L ,则此时溶液的c(OH -) 为___ __ _mol /L,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 5. 0×10-6 mol /L ,则c(OH -) ____ ___mol /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电离平衡》高三复习教案(二)——水的电离及pH 值【教学内容】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2 .溶液的PH 值及有关PH 值计算。
3 •酸碱指示剂及溶液 PH 值的测定。
【教学目标】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 PH 值表示的意义;掌握[H +]、PH 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 PH 值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 PH 值的有关计算。
【知识讲解】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 2O+H 2O.— 出0+ +OH 一 简写为 H 2O L H ++OH 。
1 .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日+ ]和[OH也随之增大;温度降低,水的电离度减小,[H + ]和]OH 也随之减小。
2 .当向水中加入酸或碱, 水的电离度减小,但溶液中仍然存在 H +和OH 「,只不过[H +]与[OH 不相等;当向水中加入能结合水中的 『或OH 「的物质(如S 2「或Al 3+时),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水的电离度增大。
二、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电离达平衡状态时,[H + ]和】OH 的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即]H +] • [OH 「] = K w 。
K W 与温度有关:+——7—7—1425C 时,K w = :H : • :OH : =1 X 10 X 1X 10 =1 x 10 + — — 6 — 6—12100C 时,K w = :H : • :OH : =1 X 10 X 1X 10=1 x 10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的稀溶液,即水的离子积揭示了 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都有 H +和OH —。
例1.常温下,0.1mol/L 的某一元弱酸 HA 溶液其电离度为1%。
则该溶液中]OH —] 是多大?水的电离度为多少?解析:HA 电离产生的] H ] =C a—3=0.1mol/L X 1%=1 X 10 mo l/L ,-14--10-14 —11根据::H : • [OH :=1 X 10,则]OH ]=3 =1X 10 mol/L 。
1 10根据: H 2O -— H+ —+OH ,[OH 】H 2O =— —11[OH ]溶液=1 X 10 mol/L ,1 10 mol /L —11aX 100%=1.8 X 10 %55.5mol /L+ — 12例2.在水电离出的]H ] =1 X 10 mol/L 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是( )(A) Al3+、NH +、SO4"、Cl—( B) Na+、K+、CO32 —、SO4"+ 2+ 一 一 + 2+一 一(C ) K 、 Fe 、Cl 、N03 (D ) Na 、Ba 、Cl 、NO 3解析:[H +] H2O = [°H 一] Hp =1 x 10一2mol/L ,说明溶液中[H +]溶液=1 x 10一2mol/L 或]OH 一]溶液=1 x 10 一 2mol/L ,即溶液的PH=2或PH=12。
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都能 存在的只能是(D )三、溶液的PH 值 PH= - lg : H +]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 常温下,中性溶液中[H +] = [ OH : =1 x 10 7 mol/L , PH=7。
酸性溶液中 [H +] > :OH一], : H +: > 1X 10一7 mol/L , PH < 7。
: H +]越大,PH 值越小,溶液酸性越 强。
碱性溶液中[H +] < [ 0"], : OH 一] > 1 X 10一7 mol/L , PH > 7, : OH 「]越大 PH 值 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 PH 值只适用于]H +】w 1mol/L 或[OH 一] w 1mol/L 的稀溶液,即 PH 取值 范围为0 ~14,当]H +] > 1mol/L 或]OH 一] > 1mol/L,反而不如直接用]H +]或]OH 一]表 示酸碱度方便。
例3、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①:②:③:④是()①PH=0的盐酸②0.1mol/L 的盐酸 ③0.01mol/L 的NaOH 溶液 ④PH=11的NaOH 溶液(A ) 1:10:100:1000 (B ) 0:1:12:11 ( C ) 14:13:12:11 ( D ) 14:13:2:3- 14+ 一1 10 -13=1 X 10 ; 0.1mol/L 的盐酸,由水电离产生的[H ] HO =[ OH : ==1 X 10 mol/L ;H2°0.10.01mol/L 的NaOH 溶液,[OH 一] = 0.01mol/L ,由水电离产生的+1 汉 10 -12 + — 11[H : ==1 X 10 mol/L ; PH=11 的 NaOH 溶液,[H ] H O =1 x 10 mol/L 。
0.1 %.一 14 一 13 —12—1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H ]之比①:②:③:④=10 :10 :10 :10 =1:10:100:1000故答案为(A )四、酸碱指示剂及 PH 值的测定: 12 .测定溶液PH 值的方法:(1)酸碱指示剂用于粗测溶液 PH 值范围;(2) PH 试纸用以精略地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3) PH 计用以精确地测定溶液的 PH 值。
注意: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值,一般先把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 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不能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中,也不能用水湿润再测定PH 值。
例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 Hln (溶液)一-H + + ln_,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浓度为 0.02mol/L 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I 溶液解析:PH=0 的盐酸[H +] = 1mol/L由水电离产生的]H+]H 2O = [ OH 一]H Q O红色 黄色-4 -④NaHS04溶液⑤硝酸钾溶液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A )①④⑤(B )②⑤⑥(C )①④(D )②③⑥解析:根据电离平衡: HIn H + + ln 「,在碱性溶液中平衡向右移动,因含有大量 In 「,而显黄色,在酸性溶液中因含大量Hln ,而显红色。
故本题答案为(C )五、溶液PH 值的计算:溶液PH 值的计算,常用到下列关系式:一元弱酸:[H +] = C a, —元弱碱::0H= C a , :H +] • : 0H= 1X 10T 4, PH= - lg : H + :常见的计算类型:1 •强酸、强碱溶液的稀释: (1) 解题关键:对于强酸溶液的稀释,必须抓住]H +]变化;对于强碱溶液的稀 必须抓住]0H 的变化。
当稀释倍数很大时,需考虑水的电离。
(2) 稀释规律:①强酸PH=a ,加水稀释10n 倍,则稀释后 PH=a+n 。
②弱酸PH=a,释10n 倍,则稀释后PH<a+n 。
③强碱PH=b,加水稀释10n 倍,则稀释后PH=b-n 。
④弱碱PH=b, 加水稀释10n 倍,则稀释后PH>b-n 。
例5 •当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2、105倍时,计算稀释后溶液的 PH 值。
解析:根据稀释规律,当稀释102倍后,稀释后PH 值PH=11 — 2=9。
但当稀释105倍后:PH=11 — 5=6,不可能。
这时需考虑水的电离。
+ —11 — —10° —8PH=11 , : H : =10 ,稀释后碱电离出的[OH ]浓度为:[OH ]= —- = 10 mol/L105 设稀释后溶液中]H +]浓度为X ,则:H 2OH + + OH ——8x x+10x • (x + 10 ) = 1 X 10解之 x = 9.5 X 10 mol/L所以 PH= — lg(9.5 X 10—8)=7.022 •强酸与强酸、强碱与强碱溶液相混合。
解题关键:把各自溶液中的H +或OH —的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混合后总体积,可得混合溶液的]H +]或]OH —],即可求出PH 值。
例6.将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PH=13的Ba(OH )2溶液等体积相混合, 求混合后溶液 的PH 值。
解析:两种强碱溶液相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应根据溶液 PH 值先求出混合后溶液的:OH —]浓度,再换算为混合原溶液的] H +],求出PH 值。
+ —11——3PH=11 NaOH 溶液, [H ] =1 X 10 , :OH ]= 1X 10 mol/L PH=13 的 Ba(OH) 2溶液,屮+] =1 X 10—13, : OH —]= 1X 10— 1mol/L混合后溶液中[OH —] = ----------- 0-------- = 5.05X 10 —2mol/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