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第一轮_4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材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物理》。
复习内容为第五章“动量守恒定律”,具体包括:5.1动量守恒定律,5.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动量守恒的日常生活实例,如碰撞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复习动量的定义、表达式,回顾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3. 教材内容梳理: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题目:1. 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v1与质量为M的大车以速度v2相碰撞,求碰撞后两车的速度。
答案: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六、教学内容拓展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用,如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
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七、课后作业布置1. 复习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更多例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5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2、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判断方向。
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探究形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形变与弹性之间的关系后,使学生了解探究弹力的实际意义,学会探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3、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尊重事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2、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认真讨论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弹力概念的建立、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难点】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视频播放:弯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块发生运动、拉弓射箭等情景。
让学生试着回答以上动作的完成有什么共同特点新课教学一.弹力的产生动画模拟弯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块发生运动、拉弓射箭等:同学们观察动作的完成,总结什么是形变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拉橡皮筋:(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3)弹性限度: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讨论与交流]我用力推墙或压桌面,那么墙和桌面也会发生形变吗?动画模拟微小形变实验:①按压桌面②挤压玻璃瓶。
让学生自习观察,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4)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较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物理知识,巩固基础概念和理论;2. 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4.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2. 光学3. 电学4. 力学5. 热学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复习1. 复习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复习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和电磁波谱;3. 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和练习;4. 布置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光学复习1. 复习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折射定律;2. 复习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3. 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和练习;4. 进行光的实验操作,如光的折射实验等;5. 布置相关作业。
第三课时:电学复习1. 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2. 复习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3. 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和练习;4. 进行电路实验操作,如串、并联电路的搭建和测量等;5. 布置相关作业。
第四课时:力学复习1. 复习牛顿三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2. 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平衡条件;3. 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和练习;4. 进行力学实验操作,如力的合成实验等;5. 布置相关作业。
第五课时:热学复习1. 复习热传递的基本方式和热力学第一定律;2. 复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机效率;3. 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和练习;4. 进行热学实验操作,如热传导实验等;5. 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评估:1. 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 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3. 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4. 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或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课本资料;2.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3.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4. 相关习题和试卷。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4.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5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5篇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1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 )三.阅读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填写下列空白.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 -----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 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五.拓展提升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 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B 9×103JC 3×104JD 3.9×104J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B 15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拉大车做的功多B 拉小车做的功多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 无法比较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A 只适于甲B 只适于乙C 只适于甲和丙D 甲、乙、丙都适用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详案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教案积极探索物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4、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进程与方法1、通过视察,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大胆料想,积极参与探究活动;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万吨巨轮能在海面披荆斩棘,安稳航行;节日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在水中轻巧地上下游动。
提问:这些现象都包蕴了什么物理知识?学生:浮力师: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二)推动新课一、浮力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教师提示:浏览课本,结合二力安稳条件,受力安稳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分析漂浮在水面物体的受力情形)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遭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浮力吗?浮力该如何测量?演示实验:(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铝块所受重力。
(2)把铝块淹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分析实验现象相互交换,回答:下沉的物体是否遭到浮力?同时得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本教案是针对高考物理考试的第一轮复习内容而制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教案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基础知识复习1. 电学基础(1) 电荷守恒定律电路中的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时刻,电路中封闭表面内的总电量不变,即电路中的电荷守恒。
(2) 电流和电量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运动所产生的效应,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量是电荷的数量单位。
(3)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电势差是一个物理量,描述两点之间发送电场力所需要的能量,记作V。
电场强度是受力电荷单位所受的电场力,记作E。
2. 光学基础(1) 光的传播方式光线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两种,其中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弯曲传播是光在介质分界面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情况下的传播方式。
(2) 光的物理特性光的物理特性包括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干涉是指两束光线相遇时发生的相长、相消的现象。
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在它们的背后弯曲或弯曲而通过物质时,光线被散射以产生图案。
二、解题技巧提高1. 答题方法在做物理题目时,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
特别是在考试中,要注重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类讨论,并在解答中加上必要的图像。
2. 常见难点在物理学习中,对于电学和光学方面的知识,并不如力学那么直观,因此很容易出现一些难点。
如电荷分布和场强方向的计算、光线的衍射现象等,这些难点需要同学们进行反复训练。
三、课堂实践操作1. 电路实验电路实验是检验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深入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势差、电容器和电阻的作用,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是学生了解光的性质和传播方式的有效方式。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动量守恒。
2. 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
3. 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波动。
4. 热学: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
5.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量子力学初步、核物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初步。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原子物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问题探讨等方式引入新课。
2. 知识回顾: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基础知识。
3.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答疑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
2. 重点、难点提示。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2)电磁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3)光学:选择题、填空题。
(4)热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5)原子物理:选择题、填空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相关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2)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组织物理竞赛、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划分;4.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5篇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5篇积极探索物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1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抽象概念的方法)(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
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
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1.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2.是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教学评价方面
1.作业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反馈意见是否及时收集,用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2.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方面
1.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解清晰。
2.教学内容是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方面
1.是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是否注重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3.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难度相近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6.答疑解惑:针对学生疑问,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7.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结构。
2.电磁学:重点关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定律。
3.热力学:关注分子动理论、固体、液体和气体、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精品)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单元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 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3)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2、 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
(1) 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上不存在。
(2) 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3) 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总能看成质点。
(4) 某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否能被忽略以及要求的精确程度。
3、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几秒初,几秒末。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线段表示时间,第n 秒至第n+3秒的时间为3秒 (对应于坐标系中的线段)4、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坐标系中的点、线段和曲线的长度)5、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υ=s/t (方向为位移的方向)平均速率:为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加速度运动的描述典型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 自由落体(a =g )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规律 at v v t +=0,2021at t v s +=as v v t 2202=-,t v v s t 20+=(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 即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课题:运动学基本概念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
一、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的位置的改变,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运动物体,观察的结果往往;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指;
3.位移表示,位移是量,路程是指,路程是量,只有当物体做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时刻指某,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而时间指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5.速度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是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的方向,也是位移变化的方向,但不一定与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指,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总是与那一段时间或那一段位移相对应;即时速度指;
6.匀速直线运动是指;
1。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物理考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复习要点,需要一份高效又实用的复习教学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适用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详细教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声学等多个模块的核心知识点。
2.能够熟练运用公式,掌握物理运算方法。
3.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二、能力目标:1.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2.通过系统性学习,让学生在物理学领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强化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一、力学1.运动的描述:功、能量、动能定理、位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2.匀速直线运动、斜抛运动、平抛运动等。
3.牛顿力学:牛顿三定律、质点的平衡、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等。
二、热学1.热学基础:温度、热量、热功当量等。
2.气体分子运动论:物态方程、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等。
3.热传递:热传递方式、传热定律等。
三、电学1.电学基础:电荷、电场、电势能等。
2.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线、电势差、电容等。
3.恒定电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功定理等。
四、光学1.光的本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
2.几何光学:像的形成、透镜和显微镜等。
3.物理光学: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和光谱分析等。
五、声学1.声学基础:声强、声源和声波等。
2.声音传播:声音的反射、折射、干涉和共振等。
3.声波的特性:音调、音量,共振和波幅等。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总结性课堂:回顾重点知识和解决常见难点。
2.探究性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体方式探究问题。
3.综合性课堂:要求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物理知识进行整合,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高三物理一轮教案
高三物理一轮教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程。
教学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全面准备。
教学内容涵盖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模块,重点在于提炼学科知识体系,强化重难点解析,以及物理思维的培养。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
他们已经完成了高中物理的基础学习,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背景和解题能力。
但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通过一轮复习来查漏补缺,提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入生活实例和现代科技发展成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熟练运用物理公式进行定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学会运用物理模型、图象、等效变换等方法,简化复杂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了解物理学史和现代物理科技发展,拓展知识视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动量与冲量、机械能守恒定律等;2. 热学: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3. 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波等;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等;5.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核、粒子物理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部分的概念和定律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2.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习题集、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和难点知识,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 随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4. 知识拓展:介绍物理学科前沿动态,拓展学生知识面;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各章节知识结构;2. 关键概念和定律: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突出重点;3. 解题步骤和技巧:简洁明了地呈现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动量和动能的转化关系;(2)热学:分析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电磁学:推导电磁感应定律;(4)光学:解释光的干涉现象;(5)原子物理:探讨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的答案,并对解题过程进行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科普活动等,提高物理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动量与动量守恒2. 碰撞与能量守恒3. 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4. 振动与波5. 电磁感应6. 交变电流7. 波粒二象性8. 原子核与核反应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
2. 学会分析碰撞、天体运动等实际问题,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 掌握振动、波、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物理现象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实验器材。
2. 学具:物理实验器材、计算器、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实验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回顾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
2.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4. 知识点梳理: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六、板书设计1. 动量与动量守恒2. 碰撞与能量守恒3. 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4. 振动与波5. 电磁感应6. 交变电流7. 波粒二象性8. 原子核与核反应七、作业设计1. 动量守恒题目:(1)一物体质量为m,速度为v,与另一质量为2m的静止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答案:物体1的速度为v/3,物体2的速度为2v/3。
2. 天体运动题目:(2)地球半径为R,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求月球轨道半径。
答案:月球轨道半径为(4π²R³/GM)^(1/2)。
3. 电磁感应题目:(3)一长直导线通以电流I,导线长度为L,求导线周围磁场大小。
答案:磁场大小为μ₀I/(2πR)。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问题分析上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专题知识点总复习教案4
磁场基本性质第1一、磁场的描述1、磁场的物质性:与电场一样,也是一种物质,是一种看不见而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存在于(磁体、通电导线、运动电荷、变化电场、地球的)周围。
2、基本特性:对放入其中的(磁极、电流、运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通过磁场发生。
3、方向规定:①磁感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②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北极(N极)的受力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的指向)为该处的磁场方向。
③对磁体:外部(N→S),内部(S→N)组成闭合曲线;这点与静电场电场线(不成闭合曲线)不同。
④用安培左手定则判断4、磁感线:电场中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磁场中引入磁感线描述磁场。
定义:磁场中人为引入的一系列曲线来描述磁场,曲线的切线表示该位置的磁场方向,其蔬密表示磁场强弱。
物理意义:描述磁场大小和方向的工具(物理摸型),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线是一种工具.不能认为有(无)磁感线的地方有(无)磁场。
5、磁场的(1)永磁体(条形、蹄形)(2)通电导线(有各种形状:直、曲、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3)地球磁场(和条形磁铁相似)有三个特征:(磁极位置? 赤道处磁场特点?南北半球磁场方向?)①地磁的N极的地理位置的南极,②地磁B(水平分量:(南→北)坚直分量:南半球:垂直地面而上向;北半球:垂直地面而向下。
)③在赤道平面上:距地球表面相等的各点,磁感强度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北(4)变化的电场(后面再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波)二、电流磁场的方向叛断:安培右手定则(重点)、直、环、通电螺线管)一定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各种磁感线分布图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三、磁现象的电本质(磁产生的实质)后面讲到光现象的电本质安培分子环型电流假说:分子、原子等物质的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叫分子电流。
高三一轮的物理教案范文
高三一轮的物理教案范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一轮的物理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一轮的物理教案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教学流程图设计内容设计意图活动层面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想想议议学物理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A 1000J 5SB 1000J 10SC 4000J 1minD 6000J 1min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第二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两类动力学问题一、引入本单元应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之.然而,关于物体的“惯性”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及判断,学生也是极易出错的,因此也要求熟练掌握.二、教学过程1.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①对定律中三个关键字的理解“受”———是指物体所受的力,而非该物体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
“合”———是指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的合力,而非某一分力或某些分力的合力“外”———是指物体所受的外力,而非内力(即物体内部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力,如一列火车各车厢间的拉力)。
②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三个关系 大小关系:a ∝mF,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单位关系;F =kma 中,只有当公式两边的物理量均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时,比例系数k 才等于 1,公式才可简化为 F 合=ma 。
③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和力的五条性质同体性——F 合、m 和a 都是相对于同一物体而言的.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矢量式,求解时应先规定正方向.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将独立地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合外力的加速度即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同时性——加速度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同时变化.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关系式,它描述了合外力作用的瞬时效果.如果合外力时刻变化,则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某一时刻加速度与力之间的瞬时关系.④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关于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正确的结论是:加速度随力的变化而变化,但力(或加速度)和速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变化规律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例如,在简谐运动中,回复力、加速度最大时,振子的速度为零;而回复力、加速度为零时,振子的速度最大.2.什么样的问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即物理问题的归类)凡是求瞬时力及其作用效果的问题;判断质点的运动性质的问题(除根据质点运动规律判断外)都属“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即:① 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②由运动情况判断的受力情况解决这两类基本问的方法是,以加速度(a )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列方程求解。
3.牛顿定律的应用 【物体的动力学图景】最常见的一个加速度矢量三角形此类问题中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产生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几何图景,以防角度错误引起负迁移。
连接体问题图景 ①用轻绳连接a(1)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情况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运动速度或位移。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求出几个力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速度或位移。
解题步骤:(1)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特点。
如果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明确整个物理现象是由几个物理过程组成的,找出相邻过程的联系点,再分别研究每一个物理过程。
(2)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计算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力、速度、加速度的符号和方向,对每一个力都要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免分析力时有所遗漏或无中生有。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通常用表示物理量的符号运算,解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来,然后,将已知物理量的数值及单位代入,通过运算求出结果。
【例1】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受到5N 的水平拉力作用,由初速度v 0=5m/s 开始运动,求第4秒内物体的位移(g 取10m/s 2)【分析和解】方法一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 和滑动摩擦力f =μmg 的作用,要求第4s 内的位移,需先确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根据ma =合F 得ma mg F =-μ2/5.021022.05s m m mg F a =⨯⨯-=-=μ 4s 内的位移:m at t v s 2445.0214521224004=⨯⨯+⨯=+=3s 内的位移:m at t v s 25.1735.0214521223003=⨯⨯+⨯=+=所以,第4s 内的位移s =s 4-s 3=6.75m方法二由方法一得加速度a =0.5m/s 2,可运用t v s =求得第4秒内的位移,4秒末的速度s m at v v /745.05404=⨯+=+=;3秒末的速度s m at v v /5.635.05303=⨯+=+=;由此可得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s m v v v /75.6243=+=。
故 第4秒内的位移:m t v s 75.6175.6=⨯== 【巩固练习1】 质量为12kg 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3,现用倾角为37︒的60N 力拉箱子,如图所示,3s 末撤去拉力,则撤去拉力时箱子的速度为多少?箱子继续运动多少时间而静止?〖分析与解〗 选择木箱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 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将力正交分解,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得方向: 水平方向: F cos37︒-μN =ma 竖直方向: F sin37︒+N =mg 解得: a =1.9m/s 2v=at =5.7m/s当撤去拉力F 后,物体的受力变为如图3,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N =μmg =ma`, a`=μg =3m/s 2 t=v/a `=1.9s图3图1#点评:本例考察了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的被动力特征,当主动力F 变化时,支持力N 摩擦力f 都随之变。
同时本例还针对已知物体受力情况进而研究其运动情况,这种动力学和运动学综合类问题进行研究。
(2)由运动求情况判断受力情况对于第二类问题,在运动情况已知情况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未知力的情况,其解题 思路一般是:已知加速度或根据运动规律求出加速度,再由第二定律求出合力,从而确定未知力,至于牛顿第二定律中合力的求法可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正交分解法。
【例2】如图4所示,B 物块放在A 物块上面一起以加速度a=2m/s 2沿斜面向上滑动.已知A 物块质量 M=10kg ,B 物块质量为m=5kg ,斜面倾角θ=37°.问(1)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多大?(2)B 物块对A 物块的压力多大? 〖分析和解〗以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3-2所示,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B =ma x ……… ① N'B -mg=ma y …… ② a x =acos θ …… ③ a y =asin θ …… ④ 由③、④式得 a x =2×cos37°=2×0.8=1.6(m /s 2) a y =2×sin37°=2×0.6=1.2(m /s 2)将a x 、a y 值代入①、②式得 f B =5×1.6=8(N) N B =N'B =5×10+5×1.2=56(N) 【例3】如图4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 的土豆A 受其它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大小应是( ) A .mg B .μmgC .mg 1+μD .mg 1μ-〖分析与解〗像本例这种物体系的各部分具有相同加速度的问题,我们可以视其为整体,求关键信息,如加速度,再根据题设要求,求物体系内部的各部分相互作用力。
选所有土豆和箱子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其受重力、地面支持力和摩擦力而作减速运动,且由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则有μmg =ma ,a=μg 。
而单一土豆A 的受其它土豆的作用力无法一一明示,但题目只要求解其总作用力,因此可以用等效合力替代,它的受力分析如图3-3-5所示,由矢量合成法则,得F 总=1)()(+=+μmg mg ma因此答案C 正确。
点评:整体法与隔离法交替使用,是解决这种加速度相同的物体系物体运动的一般方法。
而整体法主要是用来求解物体系受外部作用力或整体加速度,隔离法则主要是用来求系统内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力。
【巩固练习2】如图 7所示,物块质量为m=2kg ,光滑斜面倾角为θ=30°. 问:(1)当斜面以a 1=2m/s 2向右运动时绳的拉力多大?(T 1=?)(2)当斜面以a 2=20m/s 2向右运动时绳的拉力多大?(T 2=?)【分析和解】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设物块刚好对斜面无压力时斜面加速度为a 0,物块受力情况如图3-4所示,则: T 0·cos θ=ma 0 …… ① T 0·sin θ-mg=0 …… ② 由①、②式可得:0tan a g=θ ∴a 0=g ·cot θ=10×cot30°=17(m/s 2)(1)因为a 1<a 0,所以物块对斜面有压力,其受力情况如图8所示,则1'11sin cos ma N T =-θθ ……①' 0cos sin '11=-+mg N T θθ……②'由①'、②'得111sin cos sin cos ma T mg T =--θθθθ 即N mg ma T ma mg T 4.13211022322sin cos cos sin 1111=⨯⨯+⨯⨯=+=⇒=-θθθθ图 6A 图5图4 图7图8(2)因为a 2>a 0,所以物块对斜面无压力,其受力情况如图9所示,则22cos ma T =ϕ …①'' 0sin 2=-mg T ϕ…②''由①''、②''得N T mg h ma T 7.44520)202()102()()(2222222==⨯+⨯=⇒+= 4.能力拓展(1)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时,除一般常用的数学运算外,有时还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如图像、极值、数列、不等式等,因此在复习时应加强数学方面的运算能力。
【例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力F 拉物体,(1)如果要使物体做匀速运动,求拉力F 的最小值;(2)如果要使物体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运动,求拉力F 的最小值。
【解析】(1)此问题有两种解法。
①物理方法——图解法:物体受力分析如图a 所示。
力F 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时,N 、f 大小也随之改变。
由于μ=f/N ,所以f 、N 的合力T 的方向在力F 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如图b 所示)。
物体在mg 、F 、N 与f 四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可以看成在mg 、F 、N 与f 的合力T 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由于mg 的大小、方向均不变,T 的方向也不变,故由力的平衡条件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当F 与T 垂直时,F 的值最小(如图c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