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自杀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自杀心理》读后感
在生命中,死并不难,活下去,才是更困难的事。
——Vladimir Mayakovsky,俄国革命者,1931年死于自杀
实施自杀通常事所有人类行为中最私人化的,而它对于周围人的影响的确异乎寻常的深远。
自杀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只要是从事心理咨询,一定回避不了这个敏感话题。
也许咨询师最大的挫败莫过于不幸碰上自己的来访者在咨询中或咨询后自杀的事件了。
而可能碰上这样的事件的概率也会让咨询师感到焦虑。
《解读自杀心理》提供了洞察自杀危机、评估自杀风险、鉴别自杀意向的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它是一本来自于临床工作经验、较为实用的书籍。
不是所有的自杀问题都需要心理咨询师干预的,因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转诊的,但是对每一个来访者是否有自杀倾向,是否有自杀会实施自杀行为,则是心理咨询师应该做出判断的。
Arthur Schopenhauer认为:自杀也许可以被看作是一场实验--人类将一个问题抛给自然界,试着迫使她做出回答。
这个问题就是:死亡究竟会给人类的存在以及人类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带来哪些改变?这实在是一个愚蠢的实验,因为提出这一问题,并且等待回答的人类意识,已经被它彻底摧毁了。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意识到,自杀在某个水平上来说确实“发挥了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解决强烈的个人痛苦。
随着生命的终结,痛苦也将终结。
接纳自杀所具有的这种有效性,是帮助一名心理医生了解为什么自杀如此普及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要知道,我们人类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型的物种。
避免谈论以及否定这种有效性,都会对自杀的洞察与评估以及后续工作带来消极作用。
“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实就是,任何一个病人都可能发生认知歪曲,将一个微小的压力源知觉为一个致命的压力源。
...正是每个独立的个体对事件的独特解释,才是最终决定一个压力源是否会成为致命诱因的决定因素。
”联想到许多同
龄大学生、甚至是身边相识的人自杀的悲剧,我在想,当他们出现在陷入自己的思想中,陷入到不能自拔的认知歪曲中时,若是有一个对自杀知识略知一二的人来到他们身边,就算无法改变他们对事件的认知,也许只是倾听他们的疑惑或是给予及时的理解和关怀,也许结局就有可能很不一样。
人们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解决自身痛苦的希望存在。
但是失去了自杀者的亲友们,何尝不是在经历着一个接受巨大痛苦和丧失希望的过程。
对于自杀者亲友的关怀,也是我所希望能够被心理学工作者们关注的一环。
自杀者的亲友所经历的悲伤反应与正常死亡所经历的悲伤反应不同,并且会更加强烈。
总体来讲,对自杀进行讨论是被禁止的,这样因自杀而丧失亲人的人就会失去与他人分担自己悲伤情绪的机会。
向人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是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因此,为自杀者亲友所开设的支持小组就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这样的支持小组需要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以及自杀者的亲人朋友进行参与。
而心理学工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关怀和倾听,更是一个评估、关注、支持和指导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