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吉林教师资格考试之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教师资格证考试之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讲教师职业需要高尚的道德
为什么说时代呼唤高尚的职业道德?
1.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3.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4.生产力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5.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6.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7.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8.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
教师资格考试重要考点: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资格考试重要考点:教师职业道德来源:智阅网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重要考点,下面我们讲解的这些内容对我们的考试帮助很大,考生们要好好利用,认真对待。
一、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与职业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一定社会的一般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指教师行业的道德要求在教师个人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等要素的统一体。
1.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
其中,“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
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范畴是“责任”。
(三)教师职业道德在中学教育活动中的意义1.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2.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3.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制定背景2008年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表述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具体内容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历年考试的重要考点,考生们要认真学习上述的内容,认真对待。
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精析与标准预测(中学)》这本书对我们现阶段的复习备考帮助很大,考生们要好好利用哦,加油。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长期性和复杂性(2)延续性和艰苦性(3)艺术性和创造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个体性和群体性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意识水平高层性2、道德境界高尚性3、道德意识自觉性4、行为举止示范性5、道德影响深广性6、道德内容先进性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一、调节作用1.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2.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3。
通过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4。
通过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二、教育作用1。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2。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3.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4。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三、导向作用1。
激励作用 2.控制作用3。
调整作用 4.矫正作用四、促进作用1。
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2。
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
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二、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和本质(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4.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一)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和确立依据(二)坚持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2。
真诚地与其他教育者合作。
三、教书育人原则(一)教书育人原则的基本含义(二)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正确理解育人之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3.多方面努力,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的道德规范体系;(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活动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是造就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迅速成才,而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去培养和造就学生。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体现和专门要求,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的。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
境界的高层次性是指社会和他人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总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出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
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层次性是由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兹举性。
意识的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职业道德意识上的更高的自觉性。
道德意味着牺牲,价值取决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复习要点教师资格证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作为教师要有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是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3职业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的和对社会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最专门业务和工作。
对社会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是职业的本质特征,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是职业的外部特征。
4职业生涯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又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5职业具有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和特殊性的特点。
6教师职业是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职责,按照社会需要和规定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
7教师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是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发人的智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8教师职业是按照社会需要和标准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职业。
9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一类简答或论述题)长延个艺主长期性和复杂性:表现三方面:学生成长是个长期过程。
学生成长具有不稳定性反复性。
教师劳动效果需要长时间才能验证。
延续性和艰苦性:(艰苦性表现三方面:教师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大,难度高)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示范性特点:指就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情感,等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示范性:由以下因素决定,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向师性,人的认识规律)艺术性和创造性;(艺术性表现在,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德育工作具有艺术性,教师工作不断的创造和创新)个体性和群体性(教师劳动是个体劳动和群体协作的统一)10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11为什么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教师的劳动任务复杂,劳动对象存在差异,劳动工具复杂,劳动过程复杂12教师职业劳动的意义?教师职业劳动对精神文明建设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
教师是人类智能的开发者,对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起重要作用。
2014吉林教师资格考试之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三)
2014吉林教师资格考试之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三)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1、依法执教1.1依法执教规范确立的依据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必然要求。
依法执教是教师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1.2要遵循依法执教,应怎么做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要坚决拥护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师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2、廉洁从教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牟取私利,做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2.1廉洁从教规范确立的依据廉洁从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我国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
廉洁从教是教师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
廉洁从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2.2廉洁从教的基本道德要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不利用职业之便牟取私利,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3、团结协作3.1团结协作规范确立依据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表现。
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团结协作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条件。
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3.2团结协作的基本道德要求关心集体,服从领导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4、尊重家长4.1尊重家长规范确立的依据这是由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通过学生来建立的;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建立在共同目的之上;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上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尊重家长是为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成长环境的需要。
尊重家长是化解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途径。
4.2尊重家长的基本道德要求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包括以下方式:家访,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教师应当注重集体利益,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建设,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2、服务社会原则:教师的职责是为社会服务,应当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3、尊重人权原则: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和同事的人权,不歧视、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4、诚实守信原则:教师应当保持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乱纪的行为。
5、专业发展原则: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6、学生利益至上原则: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7、自我约束原则:教师应当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合一。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的过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2).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3).加强职业道德评价和监督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推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和监督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领导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1).政策保障2).法律保障3).文化保障4).制度保障B获得的奖项和荣誉C社会评价和认可2)作用A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提高教育质量B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C树立教师职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D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14.教师责任1)定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2)作用:(1)保证教育教学质量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提高教师职业形象和地位3)责任的层次:(1)个人责任2)职业责任3)社会责任4)责任的内容:(1)对学生的责任2)对教育事业的责任3)对社会的责任改写:1.个人道德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个人道德原则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一、考情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以单选、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通常会给一段描述进行反选,或者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教师做法遵循或者违背了哪些职业道德规范,需要考生能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它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和角色的出现而出现的,是教师行业道德和角色道德的总称,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教师职业道德特点(一)教师职业道德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性比如,教师的价值观既影响显性的也影响隐性的教育内容。
教师的人格也是影响教育内容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教师的道德人格会成为榜样学习的对象。
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特征也影响他对教育内容的加工处理。
2.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现代教育制度中的教师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存在使得教育工作者一般都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
因此他们不仅在教育工作的技能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专业性和自觉性,而且在道德上也有高度的自觉性。
3.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性这一整体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指每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二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集体性(面对的是学生集体);三是指教育工作需要教师集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二)教师职业道德内容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这一师德条目的基本内容或要求包括以下几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这一师德条目的基本内容或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就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备课既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教学对象。
不得敷衍塞责。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职业道德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资格考试中的职业道
德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等方
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道德意识:考察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意义的认识,了解教
师作为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了解教师应如何行使自己的职业职责。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察考生了解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掌握教师职业操守的相关要求,明确教师的职业行为应该符合社会公众的
期望和信任。
3.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考察考生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掌握
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了解教育管理机构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监管
和评价。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考察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认识,掌握教
师职业行为的标准和要求,了解教师职业行为的具体举措和实现方法。
总之,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职业道德主要考察考生关于教师职业道德
的相关知识、素养和行为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做到职业道德意识强烈、职业规范严格、职业行为合理有效。
2014师德重点详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就社会存在而言,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活动意义、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给予道德价值性关注的领域,是一个关于教师为师之德的领域;从其表现特征来看,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中理解或追寻职业意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为性——教师职业领域的道德要求。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所有问题:职业认知、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情操等。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知;培养职业责任感;评价教师职业行为;调节和解决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等。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1)联系: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2)区别:1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
产生的时间:道德在先,教师职业道德在后。
发展情况: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
2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
道德适用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善恶评价;教师职业道德适用教育领域,对教师教育活动给与善恶评价。
教师职业良心内涵: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职业良心培养途径:1.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前提 2.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基础3.要有正确的荣辱观----重要途径。
教师职业公正内涵:教师的职业公正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它表现在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等人际关系之中。
教师职业公正培养途径:1平等待人,树立正气;2坚持正义,与不正之风作斗争;3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做到自身公正;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
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以下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知识:
1.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它包括思想要求、政治要求和职业内部活动的道德要求。
其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其中的“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2.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时的情感体验。
当教师将职业道德认识付诸职业实践时,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付出的要求,也在道德实践时感受到这种情感付出后的满足感。
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其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
3.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行为上的体现。
教师的行为自觉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标志。
其基本范畴是“责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点(一)内涵就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存在而言,它是对教师职业活动意义、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给予道德价值性关注的领域,是一个关于教师为师之德的领域;从其表现特征来看,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中理解或追寻职业意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为性——教师职业领域的道德要求。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所有问题:职业认知、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情操等。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知;培养职业责任感;评价教师职业行为;调节和解决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一)联系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 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2.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二) 区别1. 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就产生时间而言,道德在先,教师职业道德在后就发展而言,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2.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专业适用性三.教师的职业良心内涵与特点(一)内涵.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特点:1.层次性高:自觉性高,调整范围广2.教育性强:标准问题【讨论】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良心”(打学生的英语老师)(无人管理的课堂)(二)教师职业良心的价值及现实意义1.职业良心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起着定向作用2. 教育良心能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3. 教育良心能促进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三)教师职业良心的培养1.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前提(年终考核、实习评价)2.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基础(教学评优与上课迟到)3.要有正确的荣辱观----重要途径四.教师的职业公正(一)教师职业公正的内涵1. 公正的内涵与特征(1)公正的内涵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2)公正的特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对等性:公正就是平均主义(岳晓东考试作弊,中考听力)(2)可互换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迟到,手机、字体潦草)(3)最终价值判定的可依赖性(女性教师退休年龄)公正标准本身必须有公正之外的价值依据:一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二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个体的幸福2. 教师职业公正的内涵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珍藏版(小编整理)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珍藏版(小编整理)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重点珍藏版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解读(判断、选择)道德的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4 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选择)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职业道德作为成人阶段应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它是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在人们特定的职业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选择)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道德)(判断)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职业道德重要性意义:(判断)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判断)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过程的各种矛盾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和工作效果。
(判断)教师职业道德也对学生产生重大的教育作用,并以学生为中介影响全社会。
(选择)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分析: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性。
(选择)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体现示范性。
(选择)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作用):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
(选择)奴隶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主张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肯定师德的榜样作用。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要求教师言行一致、“以身戴行”;“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为教师的大善。
2014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
第一章导论1.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以善恶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功能:调节/论证/教育/导向.2.道德的本质:(1)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其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其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当然道德一般本质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的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2)特殊本质: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是一种非制度化/非权力/内化的规范.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第三,道德是一种必要的“恶”,即道德是一种必要的限制.3.道德是实践精神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地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2)道德需要作为精神需要,主要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3)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4)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的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4.职业道德: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2)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体现了衡量职业行动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5.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练业务.7.教师职业道德: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第二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劳动的特点: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对象/教育劳动工具和方式/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2.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决定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教师的主导作用):1)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这与消极地接受劳动者的任意加工有本质的不同2)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受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3)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4.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必须有创造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5.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1)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6.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特点:比其它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更全面,影响更深远,调节方式更有自觉性.7.《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董仲舒:化民成性,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明其道,不计其功;韩愈:传道授业解惑、以身立教;弟子不必不如师)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1.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内涵: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科学与人文(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开拓创新、理性批判,是大学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精神世界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精髓与内核.2.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的要求: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4.树立崇高的学术追求和具有独立的学者人格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①教书育人原则②为人师表③教育公正④依法从教⑤教育人道主义2. ①教书育人:依据1.是教师的基本职责2.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3.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义人才的要求.要求:1.坚持对学生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科学文化知识,知识保证;马义理论,道德保证;教育理论,方法保证)②为人师表:依据1.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2.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3.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要求:1.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2.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言行一致,表里如一4.以身立教,德识统一.③教育公正:依据1.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2.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3.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要求:1.爱无差别一视同仁2.实事求是赏罚分明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4.面向全体点面结合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1)应体现注重人权的精神2)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确立依据:教育人道主义是1)社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2)是处理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3)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具体要求:1)尊重学生2)关心学生3)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4.道德与法的关系异同:异1)产生的时期不同,道德比法产生的早2)二者社会作用特点不同,道德靠社会舆论、人们信念、习惯的力量发挥作用而法则是靠国家强制执行3)二者同为行为规范,法有更强的刚性度4)作用范围不同,法更具明确性;同1)遵循的根本原则同一,都是人民的行为规范都以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2)在作用上相辅相成3)二者在多方面交叉重合(特点、作用范围、层次)4)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1.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特点: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2.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3.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4.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教师评价代表国家、社会、代表教育内容,学生评价从爱好、求职出发)2.师生关系的体系: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含代际关系,朋友关系,代际-朋友关系(最高层),教育管理关系(核心,第二层),心理关系(重点)与法律关系(条件)(并居第三层),人际关系(基础,第四层)4.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①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根本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a.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b.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作用c.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②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③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④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a.严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全面得到发展,成长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b.遵循原则: 1)严而有理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2)严而有度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正确的估量3)严而有方采取有效、学生乐意接受的办法执行4)严而有恒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要保持一定稳定性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①关心集体: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真实的集体:a.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地位、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b.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制约、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c.真实的集体强调个人与集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存共生,把实现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作为最高目标和要求.②尊重同事:看到他人长处宽容不足,尊重个性倾听意见,向他人学习,关心帮助他人③团结协作:维持性/发展性团结协作.发展性团结协作指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善于提出问题,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在这类集体中,教师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似乎不是很和谐,教师同侪之间会围绕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但这种教师人际关系具有激励价值,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师集体中的团结协作氛围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并习惯于真实的、真诚的、互相激励的教师人际关系.④有益竞争: 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激励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要做到:要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竞争手段符合道德法律;正确处理集体中竞争和协作关系.2.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1)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2)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3)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外在条件: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第七章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1.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1)教学是以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进取性工作.2)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3)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要求: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4.注重全面教学改革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和要求:1.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2.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4.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5.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要求:a.追求真理,勇于创新b.实事求是,治学严谨c.配合协作,优势互补d.学术民主,提携后辈e.提高学术研究道德水准.2.高校学风不正&学术腐败:表现形式:①抄袭剽窃;②伪造或拼凑③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④大搞不正之风.表现:对学生/学术研究/我国科学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危害.原因:①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②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③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等;④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败也是重要因素.解决途径:①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②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③有赖于学术研究工作者道德水准、学术功底的增强,消除名利思想;④完善学术监督、学术腐败的惩罚机制.3.高校教师研究合作: 1)增强合作意识2)分工协作3)优势互补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1.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道德要求:a.坚守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诚信、公平竞争与效率以及奉献)b.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的关系c.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中的岗位主次关系.教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d.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e.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f.应具有正确的人格示范的要求2.教师社会服务道德原则: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讲究效率、努力奉献.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师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过程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练师德意志d.坚定师德信念:是师德培养的核心问题核心要素e.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养好良好师德行为习惯: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必要性:①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②是履行工作职责,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需要.③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3.师德修养的要求:①学习与实践结合.马义理论学习,教育生活道德实践.②品德修炼与仪表修饰结合.服饰语言举止③他律与自律结合.他律:客观外界对道德主体的规范和要求.自律: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关系: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不断积淀、发展、提升,渐而转向他律.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包括:一是正确认识教师道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的关系的意义;二是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三是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四是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人们凭借社会舆论、教育传统、内心信念等力量,采用一定道德标准,判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道德价值的活动.评价原则:a.目的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鉴定,更在于后期的反馈和改进)b.主体性原则c.质的分析原则.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集中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规律性,贯彻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不但指导和决定了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运作,而且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方面有方法论上的意义.一般标准:善恶.最高标准:教育伦理中的“至善”(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三个层面:评价对象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否符合人的心智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品质是否有利于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品质能否促进个体和社会协调统一发展)评价依据:1)动机与效果之争2)目的与手段之争第十二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教育者在进行师德教育时所必须遵从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处理一些普遍性和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①引导性原则—从他律性特点出发的.②内化性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③认知与实践结合的原则④差异性原则—注意到教师的不同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师德教育.⑤连贯性原则—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必须持之以恒.2.在职教师师德教育内容:①教师角色意识强化(角色认知、体验)②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成就感).可能考题:1.“师者,人之膜拜”是汉代扬雄所言.2.十八届三中全会表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3.评价的一般标准:善恶4.古人用以表示内在品质和外在修饰兼备的成语:文质彬彬5.师生的最高层次关系:伦理关系6.师德评价中有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自主性.7.个人、集体不存在价值序列的轻重关系8.道德从实践精神上掌握认识方式.。
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教资(一)
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教资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一直被看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品德高尚、秉持正确职业道德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了许多方面,其中有六个基本内容是我们在教师资格考试备考中必须深入理解的重要部分。
1. 师德概念教师作为学校中的灯塔,要具备正确的师德概念。
对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社会交往以及个人自身形象等方面,教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师德概念,将师德贯穿于日常的各个环节。
2. 教书育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侧重于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道德、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素养,使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
3. 保持专业素养教师作为从事专业知识教育的工作者,必须保持专业素养。
这不仅仅包括对自身所教学科的深入了解,更涉及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断学习与提升,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不以身份高低、成绩优劣来区分对待学生,而是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5. 勤勉敬业教师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职业。
勤勉敬业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只有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坚守教育事业。
6. 自我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后一个基本内容是自我修养。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重个人修养和自我反思,避免教学中的一切不当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品行。
结语教师职业道德的六个基本内容是我们在备考教资考试时需要深入了解并贯彻落实的重要方面。
只有做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遵循这些基本内容,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每位教师都能以正确的职业道德引领自己的教育事业,为学生树立榜样,走好每一步成长之路。
2014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014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教师,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从古至今,歌颂教师的文章不绝于耳,有人把他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他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但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仿佛歌颂教师的声音逐渐被一些其他声音所掩盖。
前段时间网上爆出,浙江温岭一幼儿园教师出于“一时好玩”,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并让同事拍下视频,视频显示,被揪耳幼童双脚离地近20厘米,表情痛苦,嚎啕不止;2013年5月,海南万宁校长带女童开房案在社会上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类事件的发生,再次折射出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社会的迫切要求,在选拔教师时越来越注重对其道德修养的考核。
下面,中公资深讲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部分的重点内容及常考考点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具备的一种特殊的道德修养,是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了解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之后,我们通过看几道真题来了解这部分的常考点。
1.【多选题】下列属于违法、犯法行为的是( )。
A.教师适当惩罚学生B.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C.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件D.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2.【案例分析题】某位教师曾经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帮助班上一位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捣蛋鬼日记》,认真阅读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反省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
当她发现孩子的特长后,积极鼓励他发展绘画能力,引导他参与班级活动,在她的呵护和帮助下,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对学习也有了兴趣,后来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画家。
(1)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014年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
2014年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第一篇:2014年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职位: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它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取决于社会的客观需要。
职业的特点:社会性,专门性,特殊性,稳定性,独立性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的特点:1.长期性和复杂性长期性表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学生的成长具有一个过程,教师的劳动成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以验证。
复杂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复杂的,劳动对象是存在差异的,劳动工具是复杂的,劳动成果是多样的。
2.延续性和艰苦性3.艺术性和创造性艺术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艺术性还表现在教师的德育工作上,教师的艺术性来自教师的不断创造和创新。
4.主体性和示范性主体性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及教学手段合理使用体现着教师的主导性。
示范性是因为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及向师性,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
5.个体性和群体性教师职业劳动的意义:1.教师职业老师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体现在:1.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对人类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2.教师是人类智能的开发着,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起着促进作用,3.教师是新一代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作用。
4.教师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知识宝库。
2.教师职业劳动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巨大的作用3.教师职业劳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二.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道是客观性,得是主观性,道德何用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篇》。
道德:就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及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荣辱正邪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论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师德》说起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那可真是像星星一样多呢。
这些知识点就像是老师们的魔法秘籍,掌握了它们,才能在教育的江湖里游刃有余。
就拿“爱国守法”来说吧,这可是师德的根基啊!老师们得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培养出爱国守法的好学生。
想象一下,如果老师自己都不守法,那学生还不得学个乱七八糟呀!这就好比盖房子,根基不稳,房子迟早得塌。
再说说“爱岗敬业”,老师们得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整天嗡嗡地围着学生转。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样都不能马虎。
要是哪个老师偷懒,那学生们可就惨了,就像断了奶的孩子,没了营养。
“关爱学生”更是重中之重!老师得像老母鸡呵护小鸡一样关爱学生,不能让他们受一点委屈。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老师给学生系鞋带,那场面真是温馨极了。
要是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也不能发脾气,得耐心教导,就像唐僧对孙悟空一样,苦口婆心。
“教书育人”那可是老师们的核心任务。
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
这可不容易啊,得跟学生斗智斗勇。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听懂一个知识点,老师们得使出浑身解数,比喻、举例、笑话,各种招数都用上,就差表演杂技了。
“为人师表”更是对老师的高标准要求。
老师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在学生面前失态。
有一次,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打了个喷嚏,结果全班同学都笑翻了,这可太尴尬了。
所以啊,老师们时刻都得保持优雅的形象。
“终身学习”是老师们不能放弃的追求。
知识更新换代那么快,老师们要是不学习,那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想象一下,要是老师还用老一套方法教现在的学生,那学生还不得烦死。
其实,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就像是老师们的方向盘,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虽然有时候会觉得累,但是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了。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是我们教师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牢记这些知识点,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爱心的好老师吧!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吉林教师资格考试之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一)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
教师职业需要高尚的道德
1、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1教师职业劳动任务具有二重性(教书,育人)
1.2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
艺术性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创造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
1.3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
1.4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教师的爱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情感基础。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
当教师的爱以尊重和信任的方式出现时,学生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爱最终的效果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走向成功,因此,可以说成功是衡量师爱效果的最终标尺。
1.5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的某些属性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需求和满足需求关系的统一。
1.6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梁。
教师的职业劳动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
教师的职业劳动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
教师的职业劳动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2、时代呼唤高尚的职业道德
2.1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首先,要继承中国传统师德中有价值的成分。
其次,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教师职业道德。
最后,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
2.2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3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首先,素质教育对象的变化对师德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道德品质教育是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方面。
最后,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4生产力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首先,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师职业道德拥有了比以前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其次,发展生产力所需要的改革开放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5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6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7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8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