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多篇
[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多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三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一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由教研室出题,从题目上来看导向还是比较科学的,有些许题目比较难,题目量适中,整个的分值安排比较合理。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整体效果相比较期中考试来讲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作题方式了。
整张试卷总共有三个大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学生得分率很高,满分比例占有84%以上;图说历史这个题目学生对于问题的问法相对比较陌生,因此得分不太高,特别是第二十题学生的得分率大概在68%左右;第三大题出题相对较活,这样的题目是很科学的,同学对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同学对于学生在材料分析上的考查做得比较多,总体上来讲也就是这个题目相对较难的,因此初一的学生这个题目做得不是很理想,失分较多,得分率在51%左右。
这次考试整个七年级的总体情况如下:平均分是61.5分,及格率是58.33%,优良率为22.31%,,低分率是16.15%,最高分是97分,最低分是13分,所以整个的成绩一般。
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应当提高整个的平均分,另外低分率较高,对于这些后进生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转化。
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课文的重要知识进行梳理以外,还应当多给些材料分析这类形式比较活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与应用能力,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
当然这个有赖于老师平常对学生进行的思维训练,因此本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们两个历史老师就有意识的将下个学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尽最大可能做适应地调整,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二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本次历史期中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
题型较全面,考查的知识较全面,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较全面。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覆盖了教材前半部分每一课书的内容。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一、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1.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演化论-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演化发展至今-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逐步分离和差异化-人类的智力和工具的发展2.旧石器时代-出现早期人类: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狩猎、采集和探索-早期人类的石器工具制作和使用3.新石器时代-农业的诞生:农耕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定居、聚居、人口增长、社会分工和贸易的出现4.文明的发展和传播-水利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农田灌溉和城市建设的关系-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二、古代文明1.早期文明-夏、商、周三代的产生和演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神话和传说对古代文明的影响2.阿凡提的故事和剑桥历史故事的故事背后-阿凡提的故事中反映的中亚地区的文明-剑桥历史故事中反映的西亚地区文明-中亚和西亚文明的交流和传播3.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和民主政治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民主政治、艺术、科学和法律4.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出现和发展-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金字塔和法老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三、中国古代文明1.先秦诸子百家和封建王朝-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等-封建王朝的兴起和演变:夏、商、周、秦、汉2.秦始皇统一六国-嬴政的统一战争-统一后的和措施:制定法律法典、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3.隋唐帝国和宋朝-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唐朝的政治和文化繁荣:科举制度、诗词歌赋、唐宋八大家等4.明清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明朝的科举制度和海外扩张-清朝的封建专制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四、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丝绸的起源和传播-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形式-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和文化交流2.丝绸之路的影响-经济上的影响: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文化上的影响:宗教、哲学、科学的交流和传播3.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航海技术和船只设计的发展-海洋贸易的繁荣和城市的兴盛4.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文化交流和融合-经济繁荣和城市发展-政治交流和外交关系。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5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5篇)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一、试卷质量分析: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落下帷幕,此次考试试卷构造合理,分为四局部:单项选择、推断并改错、填空题和材料解析题。
其中选择题50分,推断并改错、填空题分别为10分,材料解析题30分。
试卷难易度适中,比拟注意根底,同时也充分考虑力量的考察。
在强调根底学问的原则下,考察学生运用史学学问、史学理论分析史学现象的力量,并形成科学的唯物史观。
是一套有水平的测试题。
二、学生答题状况:此次试卷位初一学生入校第一次进展系统的历史测验,有点主要表达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字迹整齐、洁净,根底学问把握扎实,学生的力量得以表达;但在此次的考试中也发觉诸多问题:1)选择题局部:学生失分点主要集中在18题、24题。
2)非选择题局部,推断并改错、填空两个题学生答得比拟差。
反映了学生根底学问不够扎实,马虎。
3)材料解析题答复状况较好,但反映的问题是不能仔细审题,错字、别字问题较严峻,期中“葵丘会盟”的“葵”错误率高三、测试结果:最高分100分,最底分低于60分。
平均分为84.1分,优秀率60.5%。
四、教学反思:期中考试完毕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阅历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状况作以简洁分析:(一)、教师方面:1.强调根底学问的学习,加强对学生力量方面的培育,加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2.催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以后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提高培优和不差的效率,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3.在读图题上多加练习。
学生的读图题都做得不是很好,可以看出来,读图力量欠缺,要带着学生分析历史图片,进一步提高力量。
(二)、学生方面: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局部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正确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严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历史属于文科,应该将背诵作为重点,所以七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归纳整理好要背的知识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一、商鞅变法: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二、百家争鸣: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
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
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是《韩非子》。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3篇(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3篇(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一、参考人数:参预此次月考的两个班共有106人,缺考二人。
二、成果统计:两个班的及格人数62人,及格率61.76%,优秀率25.49%。
最高分98,最低分24分。
总体来说,此次考试成果比第一次月考有所进步。
三、试卷分析:1、试卷类型:本次考试为闭卷,其中单选题25题,分值为50分;问答题4题,分值为50分。
2、试题特点:试卷题目中,简洁题约占75%,中档题20%,稍难题占5%,总体偏易。
依据本校初一班级的总体教学进度和同学把握水平,本次月考试卷留意对同学基本力气的考查,特别是同学的识记理解力气,适当考查同学从材料中猎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力气。
鉴于农村中学初一同学学问面较窄的状况,材料均直接从教材上选取,主要是考同学对课本的生疏程度和归纳概括力气,适当地涉及了对同学分析归纳力气的考查。
设问跨度较小,涉及学问点较少,主要以七班级历史下册1-14课的内容为主。
3、暴露问题:(1)基本概念记忆不精确。
同学基本历史概念把握不好,易混点区分不清。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许多个概念、学问点构成了我们所学的一本历史书。
试题对概念的考查基本上是直问直答,没有设太多难点。
对分析力气的考查最终也归于基本概念,照旧是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提问。
整张试卷有80%都属于基础学问、基本概念的考查,但仍有许多同学做错,说明在记忆方面同学仍没有下足功夫,仅凭大致的印象和常识难以应付全部题目。
(2)历史思维力气欠缺问答题是同学的弱项,考试时失分很多。
历史学习要求同学能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来思索问题,分析历史大事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更要放在整个历史进展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大部分初一班级同学缺乏历史思维力气,且从材料中猎取信息,概括归纳力气差,在答题时表现为凌乱、啰嗦、不完整,造成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而是凭主观意向任凭答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
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命题思想
本次试卷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分析
1.题型:本试卷分为选择题、改错题、材料题、综合题四大类型,题目设计精巧,考查全面,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
2.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紧扣教材重点进行出题,难度较大,但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尚不能完全适应这类题目。
3.范围: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七年级上册,试题对基
础知识的考查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符合新课标要求。
三、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
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学生回答情况较好,但失分率较高,需要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改错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部分题目新颖,能够很好地考察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本次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的质量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通用6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通用6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期中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
下面对本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试题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
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
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2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如第20小题:相当部分学生错选为B,此题得分率只有0.56,这是由于学生对皇帝的贡献没有认清导致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篇一」[知识要点]1、农业的进步(1)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2)农业耕犁:安装了犁壁。
耧车:播种工具。
(3)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4)农作物,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桑麻广泛种植。
2、手工业进步(1)丝织: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2)冶铁: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出现专业商业区——市4、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中国古代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
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历史学习方法快速阅读法初中生要想学好历史一定要学会快速阅读法,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这样才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为大家讲解历史知识,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会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来启发同学们。
所以同学们要在上课时做好养成标记,做笔记的好习惯。
错误排除法所谓的'错误排除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
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篇二」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期中知识点汇总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是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了,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他们还会使用火。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生活在今北京西南一带,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北京人会使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来照明防寒。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的一大进步。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4,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的北京西南一带,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会人工取火,靠采集和渔猎为生,他们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因为南方气候湿热,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乐器。
6,在陕西西安发现的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他们生活在黄河流域,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作,用石刀收割。
他们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饲养家畜同时还有渔猎生活。
半坡居民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他们能制造彩陶,上面有一些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7,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他们的原始手工业有很大进步,陶器有了黑陶和白陶。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出现了陪葬的奴隶和陪葬品的悬殊。
8,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发生大战,黄帝和炎帝部落获胜,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范文(5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范文(精选5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范文(精选5篇)1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第一次月考也已结束,试卷也发下来了,这次的月考我考的最不好就是数学。
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很惊讶。
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
我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我也没有养成细致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我现在应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根号和实数这个两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阅读题占比较多的分数。
新课学习中最重要的是预习,也就是我要在老师讲新课之前,我得先自己学习一下课本,在预习中要尽量地解决不懂的问题,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做个记号,上课的时候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这次我的英语也退步了很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上课没认真听讲,老师讲的那些难题,我都没有认真听,也不会写,导致我在考试的时候只能写完那些会的,不会的只能在那里看着。
从现在开始我要认真听讲了,把之前那些漏掉的都补回来。
这次我的历史与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但是我并不满足我现在历史与社会的成绩,因为现在还是很差,我要在争取下次取得一个好成绩。
我历史与社会这次的失分点主要在没有仔细复习,所以我以后考试要认真复习了。
这次考试我的科学,本来可以上65分的,但是由于我发烧了,导致我丢掉了25分的白痴分,这些分数,我们班上大部分人都拿到了,可是我却没有拿到,都是因为我在紧要关头发烧。
这次我的语文考的分数,在我们班是属于中等的,所以我还需要加油。
我上语文课要认真,下课之后认真背书和预习。
争取在下次期中考试的时候追上那些考高分的同学。
这次考试虽然没有考好,但是我相信,我只要照着我上面写的学习方法做,我的成绩一定会变好的。
初一历史期中试总结【3篇】
初一历史期中试总结【3篇】篇一:初一历史期中试总结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思维的培养都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本次期中试,我对自己的成绩做了一个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答题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知识点我掌握得并不牢固,无法准确表达出来。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适当的记忆和梳理。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对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我在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纯粹的背诵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然而,在本次期中试中,我发现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还停留在表面上。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进行历史资源的分析和比较,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最后,我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
在本次期中试中,我发现自己在答题时时间分配不合理,有时花费过多时间在某些简单题上,导致后面的难题没能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答题。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答题速度,逐渐掌握合理分配时间的答题技巧。
综上所述,本次期中试给我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提高的机会。
通过总结和分析,我明确了自己在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思维培养和答题技巧上的不足之处,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篇二:初一历史期中试总结本次初一历史期中试,我认真复习了各个章节的内容,但在答题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通过总结,我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试题中要求解释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时,我只给出了简单的回答,没有对事件的具体背景和深层原因进行系统的梳理。
七年级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类活动的反映和总结,是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七年级的历史课程主要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初步知识,包括了从远古时期到秦朝的发展历程。
在期中考试中,对于这一段时间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们将对七年级历史期中知识点进行总结。
1. 人类史前时期人类史前时期指的是人类进入历史阶段之前的时期,主要特点是使用石器,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
人类史前时期的主要分期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在这一时期中,人类开始了自我创造的历程,也为后世人类文明的进步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包括了三个重要阶段: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
期间,中国先民以土地和气候为依托,自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精神和物质条件。
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非常丰富,例如,夏商传统的婚姻制度、甲骨文、西周的礼制、春秋战国的分封制度和兵器的发展等。
3.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孔子思想的推广和影响,其推崇“仁爱的道德行为”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文化、道德和教育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也是非常丰富的,例如《诗经》、《楚辞》、《论语》、《庄子》等,在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是世界著名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为后世人类科技的进步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5.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有两种,即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和中华民族的奴隶制度。
在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民族融合,形成了统一的中央政府。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
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殷。
商朝又称殷朝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
史称西周。
4.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6.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7.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整理
1.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
宗法制:)
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内容:授民授疆土。
分封对象及受封者的义务:略
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要点归纳: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大全(第二章)。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期中考试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期中考
试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比较异同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时间距今约6000多年距今约7000年房屋半地穴式干栏式
农作物粟、白菜、芥菜水稻
牲畜猪、狗猪、狗、水牛
工具磨制石器磨制、
骨制工具陶器彩陶黑陶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1、距今约四五千年
2、殉葬品(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
概念:氏族和农耕文化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2015-2016年。
期中七上历史知识点
期中七上历史知识点期中七上历史知识点主要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开始。
2.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以青铜器文化著称。
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商朝后期出现了盘庚迁都等重要事件。
3. 西周的建立与分封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标志着中国由封建分裂走向统一的前奏。
5.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6. 汉朝的兴盛: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期。
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开辟丝绸之路,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家思想。
7. 三国鼎立: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魏、蜀、吴三国相互争霸,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8. 隋唐的统一与繁荣:隋朝短暂统一后,唐朝接替,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经济、政治都非常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
9. 五代十国的动荡:唐朝后期,地方割据严重,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10.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和文化非常发达的时期,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在宋朝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11. 元朝的辽阔疆域: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之一,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12. 明朝的海禁政策:明朝初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上贸易,但明朝中后期,随着郑和下西洋,海上贸易逐渐开放。
13. 清朝的康乾盛世:清朝前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称为“康乾盛世”。
这些知识点是期中七上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掌握。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精选5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一、考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2.使用粗糙石器,并已开始会使用天然火的是(A)
4.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水稻和粟)
5.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是(河姆渡遗址)
6.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相同点包括(ABD)
A、过着定居生活
B、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从事农业生产
7.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长江)
8.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的地点在(涿鹿)
9.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禹传子,家天下)
10.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夏朝)
11.春秋五霸两种说法中都包含的是()
A. 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
B.秦穆公吴王阖闾晋文公
C.楚庄王越王勾践宋襄公
D.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12.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13.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14.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齐).
15.战国末期,合纵未能最能成功的原因是()
A.秦国力量的强大 B.连横的策略更加灵活
C.合纵家的才能不行D.各国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16.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使用是在(春秋)
17.下图人物中,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A B C D
18.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
”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
24.保存完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乐器编钟出土于( )
A.河南安阳 B.湖南长沙 C.湖北随州 D.陕西西安
二、读图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
26.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①上述物品是人的遗物。
说明他们已掌握了_____________技术。
27.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①图片1是居民的房屋,房屋特点是_____________。
图片2是居民的房屋,房屋特点是_____________,建造这种房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8.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在时期,由负责修筑
的工程。
这一工程建在河流之上。
(2)该工程由、、
三部分组成。
29、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______。
30、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三、材料阅读(1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
--------《史记·周本记》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地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纳贡。
’”
-------《中国通史》
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致,举烽火,诸侯悉致。
”
-------《史记·周本记》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4分)
2)材料二三四说明当时的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哪些义务?(4分)
3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
(2分)他的思想主张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4分)
(3)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2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四.问题探究(12分)
34.战国中后期秦国成为最强大国家.回答
①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②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8分)
③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1分)
④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这
是为什么呢?(1分)
⑤你认为商鞅为变法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