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道法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

合集下载

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6. 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及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突破难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观看农业生产过程,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增强学生对农业的理解和认识。
4. 开展小组讨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对农业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精选典型农业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探讨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环境保护对农业的影响。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增强学生对农业的理解和认识。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将更加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农业的重要性、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粮食的珍贵性。板书设计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和衣物的来源,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和衣物,懂得感恩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和家禽的生长过程,以及衣服的制作过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食物和衣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衣服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有所了解,但是抽象的劳动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模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衣服的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和衣物,懂得感恩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于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详细理解。

2.衣服制作过程的详细理解。

3.培养学生对于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和衣服制作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农作物、衣物等。

2.准备PPT,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和衣服制作过程。

3.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如农具、种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农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农作物是怎么长出来的吗?让学生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衣服的制作过程。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艰辛和衣服制作过程的复杂。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种子和农具,让学生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中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是我们食物的来源,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农业和粮食生产,从而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增强对农民工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农民的辛勤劳动、粮食的浪费和节约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增强节约意识,明白农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和尊重农民。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农业和粮食生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粮食的浪费和节约意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粮食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节约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农民的辛勤劳动,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增强国情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认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村的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2.教学新课:(1)展示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阶段的特点。

(2)讲解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农民的辛勤劳动。

(3)展示粮食浪费和节约的图片,让学生讨论粮食浪费的原因和后果,培养节约意识。

3.实践环节: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增强国情意识。

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四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四年级下册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板书设计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来之不易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
珍惜粮食
教学
设计
二课时美好生活的保证
导入
一、复习回顾,视频导入
1.回顾一课时了解到的大米的由来。

2.观看视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视频内容主要为袁隆平爷爷研究、应用与推广杂交水稻的过程以及对袁隆平的采访),感受袁隆平爷爷的巨大贡献。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农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水稻的种植过程,那么农业是不是只有种植业呢?
生1∶还有畜牧业,牧民们养殖奶牛,我们才能喝到新鲜、美味的牛奶。

生2∶我们吃的海带、各种鱼类都属于渔业。

4.教师小结∶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不仅有种职业,还有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设计意图】该环节结合上一节课的内容先引出种植业,再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农业的其他类型。

新课教学
二、分享交流,了解农业
1.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记录商品,填写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对学生记录的商品进行汇总。

商品名称收集地点
2.汇总商品,进行分类。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1)根据教师汇总的商品,学生将商品进行分类,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农业类型,并说明分类理由。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案例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成果。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养殖过程以及农民的辛勤劳动,认识到衣食之源的来之不易。
2.学会珍惜和节约资源,尊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3.培养关爱环境、关爱他人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农作物的种植、养殖过程以及农民的辛勤劳动。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介绍种子发芽、生长、成熟的过程,以及农民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2.养殖业的艰辛:讲解家禽、家畜的养殖过程,让学生了解养殖户的辛勤付出。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问题导向,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农作物是如何从种子变成我们碗中的食物的?”“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付出哪些辛勤劳动?”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衣食之源”的作文,字数不限。
2.制作一份手抄报,主题为“珍惜衣食之源,从我做起”,内容包括节约方法、环保建议等。
3.家长参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家庭衣食消费的调查,分析家庭成员在衣食消费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实践性作业,强化学生知识运用和价值观培养
本案例设计了富有实践性的作业,如写作文、制作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此外,家长参与的家庭衣食消费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家人、节约资源的价值观,实现家校共育。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以及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劳动。

2、让学生知道粮食的形成过程,懂得种植食物的方法。

3、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付出,养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要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
课件、教材等
【教学方法】启发、小调查、讨论交流、自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件视频《请节约粮食》。

学生思考交流:自己做到节约粮食了吗?引出课题。

二、讨论探究
1、师生交流:在我们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农作物吗?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是怎样来的呢?
2、总结:由此可见,我们既要感谢大地对庄稼的养育,也要感谢种田人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分组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农作物是怎么来的?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
大量浪费粮食的行为,面对这些现象,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你提出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三、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大讨论:你会如何去劝说那些浪费粮食的人呢?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生活当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劳动,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的主题。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懂得珍惜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认识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农作物和粮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概念也处于模糊状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珍惜农民辛勤劳动成果的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懂得珍惜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2.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理解教材内容。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案例等。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材内容和教学环节。

3.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农民辛勤劳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粮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呈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粮食珍惜和环境保护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年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年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年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七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来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对农民的尊敬,对食物的珍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必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农业,增强对粮食的珍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农民的尊敬,增强珍惜粮食、热爱农业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故事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农业的辛勤劳动。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加农业实践活动,增强对农业的认知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农业实践活动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播种、施肥、浇水、收割等环节。

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你觉得农民劳动辛苦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时《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时《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时《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7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从而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劳动,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农业劳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亲身体验过。

学生对于节约粮食的道理都知道,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难以做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他们的节约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

2.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农业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故事等。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如农作物模型、劳动工具等。

3.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农民伯伯是如何种植粮食的吗?粮食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粮食生长过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农作物,模拟农业生产过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学会珍惜粮食和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农业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通过教材和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节约资源的意识。

3.让学生学会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四. 教学重难点1.农业的重要性2.农民的辛勤劳动3.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引发学生的共鸣。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模拟种植、收割等,增强学生的体验和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种植和收割的模拟道具,用于实践活动。

3.准备小组讨论的引导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农业的重要性,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知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农业的认识和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粮食,还有哪些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怎么样珍惜和节约这些资源?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和资源。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精品教学设计

《我们的衣食之源——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中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的第一课时。

本课以帮助学生了解农业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体会劳动的艰辛。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引导学生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了解生产过程中人们的辛勤付出,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本单元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3条“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6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一定的拓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自然会接触很多农产品,但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类别却缺乏了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从类别上了解更多的农产品。

三、设计理念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我们的社区要求”“我们的国家”中的相关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我设计了:问题导学——将问题伴随知识获得过程的始终,起到定向、整合、导行、启发的作用;活动促学——增强学生自主持久学习的支撑力;评价串学——通过教学评价既对学习者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又在各学习环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媒体助学——利用多媒体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特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农业是衣食之源,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来源。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农作物的生产过程,理解物品生产的艰难。

通过了解不同的农产品来自不同的农业生产行业,理解农业生产行业,理解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教学设计
2.主题手抄报: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节约粮食的意义、方法以及自己的感悟。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新颖,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起到宣传节约粮食的作用。
3.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节约粮食?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农场、开展节约粮食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5.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节约粮食、合理消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
1.导入新课:展示麦穗,引导学生思考麦穗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的衣食之源,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讲解农业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情况,认识农业的重要性。
3.实践活动设计,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实地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使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教学效果
教师充分整合教材、网络、社会等多方面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注重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农作物的种类、生长过程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衣食来源的资料,掌握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 7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教案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 7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教案

7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两个板块:“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美好生活的保证”。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板块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了解生产过程中人们的辛勤付出,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美好生活的保证”板块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农业是我们衣食的重要来源。

二、学情分析当前,绝大多数的四年级学生,包括很多农村的学生,都远离农事劳作,对农业生产缺乏了解。

尤其在城市,小学生五谷不分、蔬菜不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农耕教育,让他们感受农业生产的辛苦,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节俭、珍惜劳动成果等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

2.体会农业生产者的辛勤劳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教学难点】从农作物种植、生产的漫长、复杂过程中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稻种植过程;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视频;启迪人们珍惜粮食的古诗。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初步建立对种植业的认识。

一、导入新课话题导入:你们知道我们餐桌上的美食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出示白米饭图片,引出课题:我们的衣食之源——白白的大米哪里来二、珍惜粮食1.名句引思:阅读教材第52页要求:读一读名言,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看到一碗粥,一碗饭,应该想到它来之不易;看到衣服中半根丝、半根线,应该常想到物质生产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教师: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你可知道这小小的一粒粒米是怎样来的吗?2.了解过程:观察教材第52-53页的插图,了解水稻种植的过程,谈谈你的收获。

过程: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点拨:水稻的生长一共经历4个过程,每个过程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付出。

3.播种育秧:这个环节需要农民们怎么做呢?育秧:农民利用塑料地膜保温保湿,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

7 我们的衣食之源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7 我们的衣食之源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7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衣食之源。

2.能够列举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之源。

3.能够感恩父母、老师、农民等为我们提供食物和衣物的付出。

二. 教学重点1.理解衣食之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能够感恩周围人们为我们提供的食物和衣物。

三.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衣食之源的重要性和加深他们对衣食之源的感恩。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课的内容,了解什么是“小家碧玉”并回忆一下颜色的名称。

2. 透过图片学习衣食之源的内容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衣食之源”,并让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

3. 问题解答1.你们能说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之源有哪些吗?2.你们平时会意识到这些衣食之源的存在吗?4. 观看视频通过观看关于农民耕种土地、种植作物的视频,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农民的辛苦劳动和他们对于提供我们食物的付出,强化学生的感恩。

5. 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讨论和谈论什么是衣食之源,以及身边是否有人为我们提供衣食之源等话题。

6. 收集信息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更多有关衣食之源的信息,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讨论。

7. 总结课堂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表达对于衣食之源的感恩之情。

五.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衣食之源”,身边有哪些人、事、物为我们提供了衣物和食物。

通过学习和观察,我们也加深了对衣食之源的感恩之情。

六. 作业1.设计一张感恩明信片,表达对于衣食之源的感恩。

2.尝试在一周之内,每天都要感谢一位为我们提供衣物或食物的人。

七. 参考资料无。

4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4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4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衣食之源;2.认识常见的衣食之源,如水、土地、空气等;3.培养学生对衣食之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衣食之源的概念;2.常见的衣食之源;3.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衣食之源。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入场音乐:播放《小鸟之歌》;2.情景展示:老师介绍自己在家种花种菜和养鱼的经历,让学生想一想这些活动的共同点是什么;3.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觉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衣食之源,讲解“衣食之源”的概念。

第二步:学生自主探究常见的衣食之源1.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请每组思考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和物质可以归类为衣食之源;2.提取共性:根据小组筛选出来的衣食之源,老师带领学生们总结出常见的衣食之源;3.识图学习:通过图片展示、口头讲解等方式来学习每种衣食之源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步:团队合作,学生共同编写衣食之源知识问答1.分组合作:将学生组成每组5人左右,每个小组负责编写一份衣食之源知识问答;2.问答要求:每个小组应至少包括10个问题,囊括衣食之源的概念、种类、特点、利用方法等方面;3.汇报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问答演示,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

第四步:通过游戏了解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衣食之源1.游戏介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通过回答问题和互动游戏的方式,学习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衣食之源;2.游戏规则:教师准备一些与问答相关的小游戏,如填空、猜谜等,通过完成游戏任务来获得相应的得分;3.结合真实生活:游戏中随机出现一些真实例子,如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等,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保护好衣食之源。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衣食之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常见的衣食之源、保护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学生们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秧一一插秧一一田间管理一一收割一一碾米
3.请选择一种农作物,可以是粮食作物,也可以是蔬菜,了解一下它的种 植过程。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和说一说,让学生对大米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加以了解,体会种田人的艰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美好生活的保证
(一)查一查,说一说。
1.查一查:
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农业方面的资 料。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6.15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视频、图片导入。
1.师播“放白白的大米”视频及图片。生认真观察。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备课
第 3单元 总课时数:6 备课时间:6.7
课题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7课 我们的衣食之源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农业生产者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2.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师:视频和图片中是什么粮食?
生:大米。
师:对,是大米。大米可以做成香喷喷的米饭。当你吃着米饭的时侯,可 曾想过,这白白的大米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我们的衣食之源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看一看,说一说。
1.看一看:继续播放大米生产过程视频。
2.说一说:大米哪里来。
课堂检测与反馈
请选择一种农作物,可以是粮食作物,也可以是蔬菜,了解一下它的种 植过程。
板书设计
7.我们的衣食之源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美好生活的保证
教学反思
1我国种植业遍布全国各地,有哪些?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来自农业 中的种植业吗?
2什么是畜牧业?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来自畜牧业?
3林业的作用是什么?你知分为哪几类?说一说我们餐桌上哪些食品来自渔业。
2.说一说:我国农业生产的种类及重要性。
【设计理念】通过阅读、查找资料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体会我国农业 生产的种类及作用。
(二)连一连,说一说,学一学。
1.连一连:教材p57
把下面的物品与农业生产的相关行业用线连起来。再说说这个行业生产哪 些物品。
2.说一说:
如果没有种植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畜牧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林业、渔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3.学习p57“知识窗"。
(三)参观农村。
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农村,了解那里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农村发 生的一些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