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例尺(第1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
《比例尺》 (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比例尺 (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概念及用途,并能正确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和图上长度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用途;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2.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和图上长度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及用途,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概念讲解比例尺是用来度量地图、建筑图、设计图等的精确尺度标志。
它是指图上一定长度对应实际长度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一般用数字表示,例如 1:1000,表示在图上 1 厘米的长度对应实际长度为 1000 厘米(10 米)。
3. 比例尺的使用教师出示一张有比例尺的地图或设计图,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然后,教师设置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有比例尺的地图,并要求学生根据比例尺测量实际长度,并填写表格,记录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
4. 计算实际长度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
5. 练习和巩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所测量出的实际长度进行计算,并进行相互检查。
若有错漏,及时进行指正和提醒。
6.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比例尺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了比例尺的用途,并能够正确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同时也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和图上长度的对应关系。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并尝试举一些其他场景下比例尺的应用例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2比例尺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2比例尺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应用。
比例尺是地图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比例尺,学生能够将实际距离与地图上的距离相互转换,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关系,并能够解决与比例尺相关的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比例尺的概念理解。
2. 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地图或平面图。
2. 计算器。
3. 白板和笔。
4. 比例尺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图或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意义及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尺2. 板书内容:- 比例尺的定义-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比例尺的应用示例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地图的比例尺。
2. 提高题: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 挑战题:设计一道与比例尺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地图或平面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与比例尺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设计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比例尺-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例尺-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够根据比例尺进行比例计算。
二、教学重点
了解比例尺的含义,灵活运用比例尺进行比例计算。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比例尺的含义理解不深,对比例计算方法不熟练。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1.比例尺的概念
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包括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和作用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达到效果。
2.比例尺的应用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地图、工程图纸等,帮助学生了解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比例尺对图形的影响。
3.比例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了解比例计算方法的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如解答“地球上比例尺是1:40000000,气球上比例尺是1:2000000,气球直径是地球直径的多少倍?”等问题。
4.练习与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比例尺和比例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创设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实际操作和表现的观察以及作业成绩等方式进行评活,及时发现学生在比例尺和比例计算方面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六、教学拓展
教师可以在课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自学,并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及知识网站等,以拓宽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比例尺》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比例尺》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教材《比例尺》P89、90例1、例2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实施目标:一、从生活中寻求问题,揭示课题:师: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活动,就是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小组来汇报自己的实践结果呀?(板书:长9米,宽6)师:老师提议各组当一次能干的绘图师,利用你们手里的材料,把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出来。
在动手之前,先思考好黑板上的两个问题,然后就动手绘制。
1、要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你有这么大的纸吗?怎么办?2、随便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是教室的平面图吗?怎么办?(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操作的时间)各小组汇报设想,在黑板上展示成果。
师:能干的小组成员们,你们在设想过程中是怎样解决黑板上的两个问题的?师:孩子们都很聪明,你们把实际的长和宽缩小,画出了教室的占地大小,其实是用到了今天要探讨的课题“比例尺”的方法,也就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倍数缩小。
比如:在方格纸上用1格表示2米,或者在白纸上用1厘米表示3米等。
现在,请孩子们算一算,黑板上设计正确的几幅平面图各缩小的多少倍。
”学生计算并汇报,集体订正。
师:孩子们刚才算出的各幅图缩小的倍数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我们把测得的教室的长和宽的米数叫做实际距离,而把画在纸上的教室的长和宽的厘米数叫做图上距离。
那通过刚才的计算,你知道比例尺是怎样算出来的吗?图上距离(板书:比例尺= ————)实际距离师指出:为了方便,习惯上把比例尺的前项写成1。
现在,请孩子们将刚才算出的比例规范化。
计算好的小朋友就自己到黑板的相应位置改正过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比例尺(1)【2019西师版】
小兰同学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
量得北京到重庆的图上距离约24cm,实际距离约是
米数化成千米数 ,要把厘米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五)位,即是原数的(十万)分之一 3. 某一种零件的长度是8mm,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 4cm,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5:1)。
比例尺 1:20000
(1)儿童乐园中的长方形碰碰车场的实际长40m,宽是 20m,求它的图上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2)图中旱冰场的长2.5cm,宽1.5cm。旱冰场实际的 面积是多少?
复习
一、什么叫做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
这幅图的比例尺。
二、怎样计算出地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三、填空。
1. 比例尺1:60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6000000 )倍。这幅图上1cm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 ( 60 )km。转化成线段比例尺是( 0 60km )。 2. 把千米数转化成厘米数,就是把千米数的小数点向 (左)移动(五)位,即是原数的( 100000 )倍。把厘
课堂活动
1. 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按1:100的比例尺, 画出教室的平面图,然后用 在图上标出自己 的座位。
课堂活动
2. 在中国地图上量得昆明到我国最北方的 城市漠河的距离,拉萨到我国最南方的城市三亚 的距离。计算昆明到漠河,拉萨到三亚的实际距 离约多少千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比例尺西师大版 (1)
《比例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比例尺的种类,能读懂不同种类的比例尺。
(2)正确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知道比例尺的种类,能读懂不同种类的比例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描述比例尺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此伟大的祖国,怎么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呢?今天老师把咱们的祖国搬进了课堂,你们猜是什么?咦,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的呢?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教师指出: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你知道这是把实际物体扩大还是缩小了呢?【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
(1)学生动手量教室平面图上长宽的长度,地图上杭州到北京的距离,从而明确图上距离。
(2)目测教室长宽的实际长度,老师给出杭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320千米),在老师的要求下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同桌交流、探讨不同单位的比怎样化简。
(4)揭示比例尺的含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比例尺1 :500000有三种不同的理解:①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500000;②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倍;③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千米(也就是500000厘米)。
2、学生看书自学线段比例尺【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解答例1,从中发现问题,最后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第1课时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第1课时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说课稿西师大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内容。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这一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一)。
我们会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用图形来表示这些位置。
然后,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坐标系中,坐标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重点则是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用图形来表示这些位置。
在教具和学具准备方面,我已经准备好了坐标系模型和一些物体的图片。
同学们需要准备的就是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来记录和练习。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课题。
我会拿出一个坐标系模型,然后在模型上放置一个物体,让同学们观察并告诉我这个物体的位置。
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并且会让同学们一起完成一些随堂练习,以此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完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后,我会再讲解如何用图形来表示这些位置。
我同样会通过例题来讲解,并且会让同学们再次进行随堂练习。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布置一些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课后进行练习。
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说课稿,希望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愉快而充实的一节课。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说课稿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用图形来表示这些位置,是本节课的两个核心概念。
同学们对于坐标系中坐标与物体位置的关系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概念的能力,是本节课的两个主要难点。
对于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进行讲解。
我会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比如在教室里找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在地图上标出一个地点的坐标,让同学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坐标的概念。
在讲解如何用图形来表示这些位置时,我会通过一些图形的展示和分析,让同学们能够理解,图形不仅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坐标的概念。
比例尺-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例尺-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比例尺的概念及作用
2.能根据实际长度推算比例尺的大小
3.能够应用比例尺进行地图等图形的测量
二、教学重难点
1.比例尺的概念与计算
2.比例尺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习册、白板、黑板、粉笔、直尺、标尺、图形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比例尺,并让学生思考使用比例尺的作用。
2. 理解比例尺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并通过实际长度计算出比例尺的大小。
3. 应用比例尺
讲解比例尺在地图等图形测量中的应用,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等问题。
4. 巩固练习
通过一些案例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纠正常见的错误。
5. 总结归纳
总结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
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包括比例尺的测量、实际距离的计算等。
六、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展示地图和实际测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比例尺,并充分运用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巩固了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并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例尺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比例尺”部分。
学生将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计算并应用比例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比例尺的理解:比例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其含义。
2. 计算和应用:如何将比例尺应用于实际问题,并正确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比例尺模型、地图、尺子。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表示地图上的距离。
2. 新课导入: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3. 实例讲解:使用教具,讲解如何计算比例尺,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尺。
5.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总结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强调其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展开,通过图表和示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 拓展练习:设计一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应用比例尺。
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比例尺”的数学教案,内容涵盖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八个部分。
通过本教案,教师可以系统地教授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教案 (1)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索法课前准备直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实际距离”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
教室长9米,宽6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
2.“图上距离”的含义。
教师: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边长为1cm方格纸上。
出示学习要求:(1)学生自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
(2)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
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
二、新授1.首先复习一下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教学例2:看一看,议一议。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这张三峡库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1)小练习:说一说比例尺1∶4600000表示什么意思?(2)介绍数字比例尺。
教师:1∶5000000,10∶1,1∶25000000和200∶1这些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字比例尺。
3.认识线段比例尺。
出示例2(2)主题图:这样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呢?教师:像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 ,相当于实际的10m 。
如果我们量出了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11厘米,怎样算出实际距离呢?怎么想的? 引出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得出,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有11个10米,就是实际距离为110米。
《比例尺》(一)(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例尺》(一)(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将理解比例尺作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进行简单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计算和运用比例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比例尺模型、地图、尺子、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第二环节:探究与发现1.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环节:应用与练习1.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 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环节: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补充。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简洁明了为主。
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作业:设计一道与比例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本教案严格按照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要求编写,力求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确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八部分内容完整且详略得当,共2000字以内。
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第1课时 认识比例尺课件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7.1420.7.1420.7.14。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四日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2620:26:027.14.2020Tuesday, July 14, 2020
420、:2敏。2072.1042.02:02260270.:1246.:2002270.1240.:220622002:206:22607:2.164:0.2202200:26:02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54、海不内要存为知它已的,结天束涯而若哭比,邻应。当为Tu它es的da开y,始Ju而ly笑1。4, 72.01240.2J0u2ly0270.1T4u.2e0sd2a0y2,0J:2u6ly2104:2,622002:0276/:1042/2200:206:02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 65莫、愁生前命路的无成知长已,,需天要下吃谁饭人,不还识需君要。吃苦8时,2吃6分亏8。时T2u6e分sd1a4y-J, uJlu-l2y0174.1, 42.022002J0uly 20Tuesday, July 14, 20207/14/2020
形如 1∶200 、4100 、1:1000000 ,这样的 比例尺叫做数字比例尺。
(2)
这样的比例尺叫 做线段比例尺。
这里的比例尺,就是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_1_0_米。
课堂活动
1. 课桌面长 60 cm,宽 40 cm,在方格纸 上画出示意图。并交流你用的比例尺。
1cm 1cm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 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 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9年教育文档
说课设计《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比例尺的意义》是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第二部分比例尺第1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教学比例尺的认识以及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因此可以把它理解为比的应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有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学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是以在方格纸上画会议室示意图的形式,一方面回顾按一定比例把图形缩小的画法,另一方面沟通按比例画图与比例尺之间的联系。
为比例的出现作铺垫。
例2包括两道小题,第(1)小题让学生认识数字比例尺,理解数字比例尺的含义。
第(2)小题让学生认识线段比例尺,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应用,通过应用归纳出比例尺的定义。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接触过地图,对地图上的比例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资料,带来了方便。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教师努力去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新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使用的是西师大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107页至第109页,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
我们会通过实例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分类。
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分类。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教材、课件、比例尺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实际生活中的地图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会通过课件和模型,详细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实例分析:我会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进行解答,从而巩固所学内容。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分类放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例如,1:1000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中的1000厘米。
2.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解释原因。
问题:一张地图上显示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实际距离为500公里,求该地图的比例尺。
答案: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厘米,即500公里=50000000厘米。
然后根据比例关系,可得比例尺为1:10000000。
因此,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说课稿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比例尺的第1课时。
我们将探讨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二是了解比例尺的分类,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分类,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重点:了解比例尺的分类,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尺的定义,介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 实例解析:通过展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分类,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 比例尺的分类: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3.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境,选择能够满足需求的比例尺。
七、作业设计情境一:小明要制作一幅学校地图,学校实际长度为200米,宽度为100米。
情境二:小华要制作一幅月球地图,月球实际直径为3474公里。
答案:情境一:选择1:1000的比例尺,因为这样可以清晰地展示学校的详细布局。
情境二:选择1:1000000的比例尺,因为这样可以展示月球的整体形状和主要地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分类,并通过实例解析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选择原则。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5.2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教材“比例尺”P89、90例1、例2。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比例尺地意义,能求出平面图地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比例尺地知识解决生活中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地能力。
课外操作任务,锻炼了学生地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更为本节课地学习增添了神秘感,学生兴趣十足。
适当地问题提示,为学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地情感。
教学重点:充分理解“比例尺”地意义,能求出平面图地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直尺、卷尺、地球仪、芦山地图、方格纸和图画纸实施目标:一、从生活中寻求问题,揭示课题:“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活动,就是测量我们教室地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小组来汇报自己地生地思考暗示了方向,也为新知识地学习做好了铺垫。
偶尔给孩子们激励性地语言“能干”“聪明”,会增加学生地自豪感,从而提高学习实践结果呀?”(板书:长9米,宽6)“老师提议各组当一次能干地绘图师,利用你们手里地材料,把我们教室占地地平面图画出来。
在动手之前,先思考好大屏幕上地两个问题,然后就动手绘制。
”大屏幕展示:1.要把教室地平面图画在纸上,你有这么大地纸吗?怎么办?2.随便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是教室地平面图吗?怎么办?地兴趣。
对知识地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地操作、观察、对比等方法来获得,印象更深刻,也更利于理解。
教学中不仅交给学生知(给学生充分地思考和操作地时间)各小组汇报设想,在黑板上展示成果。
“能干地小组成员们,你们在设想过程中是怎样解决大屏幕上地两个问题地?”“孩子们都很聪明,你们把实际地长和宽缩小,画出了教室地占地大小,其实是用到了今天要探讨地课题‘比例尺’地方法,也就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地倍数缩小。
比如:在方格纸上用1格表示2米,或者在白纸上用1厘米表示3米等。
现在,请孩识,又利用简洁地言语激发学生地爱乡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尺(第1课时)教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中国地图、螺丝帽的放大图、尺子、格子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
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平面图和国旗平面图。
教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教师:我们可以把地图和国旗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 (课件出示),可是他只给看了一下图纸,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我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这个忙,好吗?学生1:建议购买第二套。
学生2:建议购买第一套。
学生3:我也同意购买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标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
学生4:不同意,第二套大,应该购买第二套。
2.揭示课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
那么,住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比例尺)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1.“实际距离”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
教室长9米,宽6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
(板书)2.“图上距离”的含义。
教师: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边长为1cm 方格纸上。
(1)电脑出示学习要求:①确定图上的长和宽;②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③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2)学生自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
(3)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长宽学生1: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倍,图上的长就是9厘米,宽是6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教室的平面图。
板书:9厘米∶9米=9∶900=1∶1006厘米∶6米=6∶600=1∶100教师: 9厘米和9米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化简,必须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得到1∶100。
这里的1∶100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1格表示的1米,即100厘米。
学生2: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200倍,图上的长就是4.5厘米,宽是3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教室的平面图。
”板书:4.5厘米∶9 米=4.5∶900=1∶2003厘米∶6米=3∶600=1∶200(4)明确:设计的示意图长、宽就是画在方格纸上的距离,即图上距离。
(板书)3.认识比例尺。
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
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吗?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怎么求呢?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结合图例,理解比例尺1.教学例2:看一看,议一议。
课件出示例2(1)主题图:这张三峡库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1)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2)学生回答。
(3)小练习:说一说比例尺1∶25000000和200∶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2个比例尺又有什么区别?明确:1∶5000000是缩小比例尺,10∶1是扩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前项是1,扩大比例尺后项是1,图距与实距的单位是相同的。
(4)介绍数字比例尺。
教师:1∶5000000,10∶1,1∶25000000和200∶1这些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字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课件出示例2(2)主题图: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吗?(1)同桌互议。
(2)学生回答。
(3)介绍线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
教师:象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的10m。
如果我们量出了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11厘米,怎样算出实际距离呢?怎么想的?3.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相互转化。
4.指导学生看书并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课堂活动:第1~3题。
2.练习:练习十九第1~3题。
五、学生质疑,教师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或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或不懂?2.教师总结:(1)比例尺是一个比,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倍数关系,其结果不应带计量单位;它更不是一把尺子。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否则比例尺无意义。
(3)比例尺前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缩小;比例尺后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扩大。
3.验证:能否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老师选择A套房子面积大还是B套房子面积大?说说你的理由。
六、教学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5厘米∶9 米=4.5∶900=1∶2003厘米∶6米=3∶600=1∶200附送: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尺(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例3、例4,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九第4~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尺子,1∶6000000的中国地图,几幅不同比例尺的平面图或地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1)比例尺1:60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在这幅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千米。
转化成线段比例尺是( )。
(2)把千米数化成厘米数,就是把千米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即是原数的( )倍,把厘米数化成千米数,要把厘米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即是原数的( )分之一。
(3)某一种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2.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师: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学生:(1)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2)统一这个比的单位,去掉单位后化简成前项是1或后项是1的比。
3.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并板书。
(1)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都会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了,但是,如果知道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又该怎样求图上距离呢?(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儿童乐园平面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搜集信息。
(2)反馈学生搜集到的信息。
教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这幅儿童乐园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3)提出问题(1):儿童乐园中的长方形碰碰车场的实际长40米,宽是20米,求它的图上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教师:该怎么求?先想一想,再独立完成。
①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②反馈评价,教师板书。
学生1:我是用倍数关系来解的,因为比例尺1∶2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倍。
板书:40米=4000厘米,4000÷2000=2(厘米)20米=2000厘米,2000÷2000=1(厘米)学生2:我是用分数来解的,因为比例尺1∶2000,图上的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0。
板书:40米=4000厘米,4000×12000=2(厘米);20米=2000厘米,2000×12000=1(厘米)。
学生3:我是用比例尺的意义来解的,因为比例尺1:2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米。
板书:比例尺1∶2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米。
40米=4000厘米,40÷20=2(厘米)20米=2000厘米,20÷20=1(厘米)(4)教师小结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方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师板书)强调:单位要统一。
(5)教师提出问题(2):图中旱冰场的长2.5厘米,宽1.5厘米。
旱冰场实际占地的面积是多少?①小组讨论,感知方法。
讨论:能不能依据图上面积按照比例尺来进行实际面积的换算呢?为什么?②集体评议,明确方法。
明确: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长度单位的比,不是面积单位比,所以不能用图上面积和比例尺求实际面积。
板书: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③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④反馈评价,明确关键。
教师:关键是要先求出旱冰场实际的长与宽各是多少?再求实际面积。
2.自主探索,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尝试完成。
(2)反馈评价,注意学生解决问题思路。
(3)练习:独立完成“想一想”。
3.指导学生看书例3、例4。
4.教学小结: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学生1:……倍数关系……学生2:……分数关系……学生3:……比例尺的意义……教师: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注意单位,找准问题,明确所求。
(板书:统一单位、看清问题)三、运用新知,巩固提高1.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
先让学生动手测量,按规定的比例尺画出教室的平面图,独立解答。
并让同学说一说,怎样用“·”在图上标出自己的座位才更准确?这个难点可以通过全班交流,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2)课堂活动第2题。
要求学生拿出自备的中国地图,并指导学生量出图上距离,找出比例尺。
老师巡视进行指导,全班核对后,再进行交流: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3)课堂活动第3题。
提出问题:怎么相差这么大呢?首先,要求学生拿出中国地图,量出成都到重庆的图上距离,独立解答,然后让学生在计算后进行评价和反思。
组织学生议一议:哪些方面相差大?相差为什么这么大?全班交流解决。
2.练习:练习十九第4~6题。
四、学生质疑,教师总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解决问题关键:统一单位,看清问题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倍数关系:40米=4000厘米,4000÷2000=2(厘米)20米=2000厘米,2000÷2000=1(厘米)分数关系:40米=4000厘米,4000×12000=2(厘米)20米=2000厘米,2000×12000=1(厘米)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1:2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米。
40米=4000厘米,40÷20=2(厘米)20米=2000厘米,20÷20=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