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 (25)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三课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遥远的地平线》画面,能掌握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等元素,增强审美能力。

2.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义及作者的创作思想。

3.能够运用素描、彩铅等画具画出类似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画面的主体结构、构图和色彩运用。

2.创新思考和发挥学生的绘画能力。

三、教学内容1.展示《遥远的地平线》画面,通过讲解其构图、色彩等要素,引导学生思考其表达的意义。

2.分组让学生观察其他类似画面,进行对比分析,辨析画面的造型、色彩等要素,并探索画面背后蕴含的意义。

3.在提供绘画材料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用素描、彩铅等画具模仿画面中的元素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欣赏、讨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从而加深孩子们对画作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其他类似画面,进行对比分析,辨析画面的造型、色彩等要素。

2.探究法: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欣赏、讨论和分享其作品,引导孩子们对画作深度思考和理解。

3.体验法:通过模仿画作的元素和风格,让学生自己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展示《遥远的地平线》画面。

2.引导孩子们观察、分析和辨析画面的构图、色彩等要素。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1.分组让学生观察其他类似画面,进行对比分析,辨析画面的造型、色彩等要素。

2.通过探究学生心中画面背后的意义,引导孩子们思考和理解画作。

第三步:教师引导1.提供绘画材料,引导孩子们运用素描、彩铅等画具模仿画面中的元素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同学们创意、模仿和发挥绘画能力。

第四步:作品展示与讨论1.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欣赏、讨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通过合作分享的方式深入交流,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和同伴的不同想法和想象。

第五步:课堂延伸1.通过展示更多的画作,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人类对色彩和造型的表达方式。

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材料和作品类别,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最新】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3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最新】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3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二说教学。1.导入——通过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这一理论引出一个有趣的美术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新授——对于所学内容层层引导,而不是灌输式教学,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寻找地平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现遥远,由表现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发现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现象,再引出透视这一理论,此时,我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透视理论,其次,在消化了透视理论后,我又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重新看世界,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景物都消逝于一点。3.应用——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上,我没有局限于绘画,而是拓展到语文和生活等层次方面,这既是对所学的延伸,其实又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那课堂绘画方面,我把绘画题材定为一条长长的路,虽然表现遥远的地平线的题材有很多但透视现象在六的表现上尤为显着,通过对路的描绘,可以让学生理解并完成空间感的塑造,而各式各样的路比如小陆,公路,铁路,水路等等,同样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超乎想象的创造力。4.评价也就是在作品展示中更多的展示了同龄人的话,一方面太有难度的话,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同龄人特有的想法和表现能力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启发他们的思维。
【最新】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3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_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
从两方面来说,一说研究,二说教学。
一说研究。研究课本——《遥远的地平线》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透视这一美术语言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但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可见。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从生活中寻找利用,并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即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热爱,又通过美术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对图片和作品的欣赏,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难点是学会用线条,色彩等方式表现表现的透视透视效果。研究学生——六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一些绘画理论知识。在欣赏中学习,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另一方面,教材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比较枯燥,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比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就不能一次性灌输给学生。本课应立足于研究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浅显的透视知识,在绘画中初步解决空间表现的问题。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遥远的地平线》是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对遥远的地平线的理解和想象。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遥远的地平线的图片、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绘画技能,但对于遥远的地平线的理解和表达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遥远的地平线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绘画表达出自己对遥远的地平线的理解和想象。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遥远的地平线的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对遥远的地平线的理解和想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遥远的地平线的图片,引导他们发现和总结地平线的特点。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想法和绘画技法。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遥远的地平线的图片和绘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参考。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遥远的地平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平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遥远的地平线的概念和特点,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地平线的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想法和绘画技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对遥远的地平线的理解和想象。

5.拓展(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六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 - 第三课遥远的地平线 | 湘美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认识小学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
2.理解自然景观的表现方法;
3.学习画布的构成和运用。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世界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
2.难点:通过绘画手法表达自然景观的远近和空间感。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1. 艺术背景介绍
本节课讲解的画家是美国画家亨利·康斯坦(Henry Koerner)。

康斯坦在二次大战时期曾担任美国空军军官,在此期间他曾被困于德国,在战场中直接接触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扭曲,这也成为他后来创作艺术的主题。

2. 欣赏与分析
1.小组分享主题:让学生认识自然风光与人工建筑的不同特点,并理解画家康斯坦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这些不同特征。

2.欣赏康斯坦的作品《遥远的地平线》(The Distant Horizon),理解其构图、色彩以及画家的表现手法。

3.分析画品,询问学生在画品中看到什么特点,从视角、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画家如何通过构图和色彩运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手工制作活动
1.学生自选素材,画出遥远的地平线,要求表现远近关系和空间感。

2.注重构图和素材的搭配与运用。

4. 作品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个人创作心得与体验。

四、教学反思
通过对康斯坦作品的欣赏和学生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画家的手法,自由发挥表现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同时,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个人创作心得与体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2.掌握色彩表现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形式表现风景;3.提高观察和构图能力,能够准确地、有意义地表现风景;4.培养细心、认真、耐心等审美品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艺术造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遥远的地平线》这幅画作,是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一部分。

该画作是湘美版六年级下册的指定教材。

三、教学重点1.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和技巧;2.色彩的表现方法;3.观察和构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欣赏画作首先,让学生看一遍画作,让他们自由地看、品味、感受。

(注:在此不附上图片,请自行搜索《遥远的地平线》)第二步:画作元素分析对于这幅画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元素分析。

1. 颜色该画作运用的颜色是蓝色系,整幅画的色调为静谧蓝,这种颜色的运用,让画面的气氛更加深邃、悠远。

同时,山的颜色比较昏暗,整体色调突出了天空与山之间的巨大反差。

2. 构图该画作的构图非常出色,整个画面被分为两部分:上部是天,下部是山。

这种布景的使用让整个画面的重点向上部集中。

同时,画面中分别运用了天空、云、山、波纹等元素的巧妙布局,更加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3. 质感画作中天的质感是轻盈的、梦幻的;山的质感是坚硬的、粗犷的。

这两种质感的对比,更加立体地展现了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第三步:分析画作的情感表达知道了这幅画作的具体元素之后,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分析它的情感。

该画作蕴含无限的遥远感。

可以想象,画作中的蓝天很高很高,我乘着飞机飞行在它的上方,远远望去,蓝天和白云之间隐约间飘荡着缕缕白色光芒,一直延伸到视界的边缘。

山峰看起来崇高而静谧,绿色茂密的植物在风里轻轻摇动,不时传来鸟儿的叫声,仿佛音乐缓慢地漫过波纹上。

通过这幅画作,我们可以感悟到一种远离喧嚣、远离琐碎的情感,让人的心灵更加清明、宁静。

第四步: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这幅画作的情感特点和元素要素,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画板上,动手去画一幅自己的“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3. 遥远的地平线》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地平线,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平线的概念、地平线的绘画技巧以及地平线在绘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地平线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平线的绘画方法,并能够运用地平线来构图和美化画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画中运用地平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平线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平线的绘画方法,并能够运用地平线来构图和美化画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自己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地平线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平线的绘画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地平线来构图和美化画面。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平线的自然景观,培养自己的空间感知能力。

2.实践法: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掌握地平线的绘画方法。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地平线。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地平线景观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平线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地平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地平线的基本概念和绘画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地平线景观图片,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第三课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一、课程地点、时间和对象本次美术课程是针对湘美版六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第三课——遥远的地平线,面向的对象是六年级学生。

课程时间是一个课时,大约为40分钟。

本次课程将在教室内开展。

二、课程内容简介本次美术课程的主题是“遥远的地平线”,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线条及形态的绘制表现远方地平线的虚实感和距离感。

本课将让学生了解地平线的概念,探究遥远景色中的线形及风格。

同时,学生将进一步认识颜色的混合、阴影及明暗原理,使画面的构成更加完整,理解深入。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 了解地平线的基本知识和用途;1.2 从视觉及形态上了解远方的地平线;1.3 掌握一些线条及造形的表现方法,如线性透视法及自由线条法等;1.4 具备色彩混合和明暗变化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能力目标2.1 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视察和分析景色及场所的能力;2.2 培养创造和表现力,提高绘画水平;2.3 培养观察和注意细节的能力。

3.情感目标3.1 提高对自然及美的热爱;3.2 培养学生的耐性及毅力;3.3 培养学习过程中分享、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4.1 通过视觉来分析景色及场所;4.2 通过绘画来表现目的、形式、技术、材料等。

五、教学难点5.1 如何通过色彩混合及明暗技巧来表现画面的距离感和虚实感;5.2 如何掌握线性透视法及自由线条的表现方法。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6.1 视频解析法;6.2 课堂讲解法;6.3 示范操作法;6.4 自主实践法。

七、教学步骤1.导入1.1 师生问答。

用地平线的基本概念导入课题,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它的作用和表现方法等。

1.2 展示一些描绘遥远地平线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从画面感受其虚实感和距离感,并引导学生自由展开讨论。

2.讲解阐述2.1 给学生展示一些充分说明线性透视方法及自由线条方法的画面,并介绍这些方法的表现原理。

2.2 为学生呈现一些充分说明色彩混合和明暗原理的画面,让学生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光线影影响的。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2014秋) (共20张PPT)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湘美版(2014秋)  (共20张PPT)

地平线消 透视现象
失点
一条地平线 近大远小
一个消失点 近高远低
两组变线
近疏远密
近宽远窄
小训练
参照以上的四种 视觉现象,为图片添 画风景。如树木、车 辆等。)
画作赏析
西方绘画中运 用焦点透视表 现空间的经典 作品
霍贝玛《林荫道》
金色麦田
通往远方的 小路
松树
希施金《黑麦田》
生活的丰富 和质朴的美,
作业要求
绘制一幅风景画草图,要求表现出地平线、消失点并简单上 色。 注意画中景物的透视现象以及遮挡关系。
错觉摄影
在摄影里,通过摆置 设局,自己制造所要 拍的场景,在一个特 殊的视点进行拍摄来 质疑现实,探讨视觉 语言的可能性。
近大远小、特定的角 度、特定的位置
班 级 秀
谢谢欣赏!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 阜阳市育新小学 肖杨
我知道
地平线: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接的线。
消失点:当两边的物体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 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变线: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至消失 到一点的现象
练一练
你 找 对 了 吗 ?
我思考
• • •
当变线消失在地平线上一点时, 两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种现象是什么?
我 发 现
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我 发 现
透视现象近高远低Fra bibliotek我 发 现
透视现象
近宽远窄
我 发 现
透视现象
近疏远密
快速竞答
近大 远小
近大远 小
试一试
透视现象并不是独立存在 的,他们相互依存。
图中有哪些透视现象?分别是什么? 地平线在哪里?消失点和变线呢?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遥远的地平线》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对遥远的地平线的理解和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地平线的画法和表现手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地平线的理解和表现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平线的概念和画法,能够运用绘画表达出自己对遥远地平线的感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平线的画法和表现。

2.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对遥远地平线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分析地平线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示范讲解:教师进行地平线的画法示范,讲解绘画技巧。

3.练习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给予个别指导。

4.作品欣赏: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图片、绘画材料。

2.投影仪、幻灯片。

3.优秀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绘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地平线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作用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进行地平线的画法示范,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练习,尝试表现自己对遥远地平线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心得。

5.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遥远的地平线。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平线的画法和表现手法。

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湘美版
遥远的地平线
一座座青山相依相伴,蓝天 勾勒的山峦……
越远越淡,越远越模糊……
绿树沿着小路越远越细,越远越 密,终于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
遥远的地平线
脚下的路向前延伸着
由宽变窄
最后似乎消失在天与地交接 的那条线上……
这样的诗情画意定格在地平线上
却隐隐地开启了透视知识的大门
寻找消失点
透视
• 在一张画面中,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会 发现……
•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 近粗远细
近疏远密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粗远细
近疏远密
参照刚才的四种视觉现象,为下 图添上路边的风景

室内透视
寻找消失点
选择一处室内景物,找准它的视平线和消失点,把 它放到透视纸中画出来。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3. 遥远的地平线》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地平线,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表现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平线的概念、地平线的画法以及如何通过地平线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例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平线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有一定的热情和兴趣。

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往往对地平线的处理不够准确,影响到画面的空间感和美观。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地平线的画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平线的概念,知道地平线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地平线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平线的画法。

2.如何通过地平线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地平线的作用和画法。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地平线的画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平线的处理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画技能。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图片、画纸、画笔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平线,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地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平线的画法和特点。

教师讲解地平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平线是连接天地的一条线,它在画面中起到稳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地平线的画法,讲解如何利用地平线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尝试在画纸上描绘地平线。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遥远的地平线》课件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遥远的地平线》课件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 《遥远的地平线》课件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课件概述 3 教学内容分析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概述
课件简介
课件主题:《遥远的地平线》
特点:地平线是视觉上最远、最清晰的线,通常在晴朗的天空中可以看到。
形成原因:由于地球是球体,越远的地方越向上,因此当人们站在地面上看时,远处的天空与地 面相交,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线,这就是地平线。
意义:地平线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人们观察和感知空间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它也 是许多艺术家和摄影师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平线的 远近关系
掌握地平线的表现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地平线 的变化
难点:如何将遥远的地平线融入到美术作品中
难点解析: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将遥远的地平线融入到美术作品中,让学生通过 观察、想象和创作,表现出地平线的独特美感。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平线的特点,如它的形状、色彩和远近关系等, 并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来表现地平线,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资源:PPT课件、实物展示物品
PPT课件:包 含本课的教学 目标、重点难 点、知识点解 析等内容,方 便学生了解本 课的学习要求。
实物展示物品: 包括绘画工具、 颜料、画布等, 供学生进行绘 画实践,加深 对美术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
教学工具:画笔、颜料、画纸等美术用品
画笔:用于描绘和 创作美术作品
创作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或改变地平 线的形状和色彩等方式,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遥远的地平线(3)-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遥远的地平线(3)-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 遥远的地平线(3)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平线的概念,掌握地平线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对透视和空间感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地平线画作。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地平线的概念:介绍地平线的定义,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形式。

2. 地平线在绘画中的应用:讲解地平线在绘画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地平线展现空间感。

3. 创作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创作一幅以地平线为主题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地平线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2. 难点:理解地平线的透视原理,以及如何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地平线。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以地平线为主题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地平线的概念,以及地平线在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和运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地平线主题的创作实践。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遥远的地平线(3)2. 内容:地平线的概念地平线在绘画中的应用创作实践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以“遥远的地平线”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作业要求:要求运用所学的地平线知识和绘画技巧,展现空间感和透视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地平线的概念,以及地平线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

在创作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地平线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地平线展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3《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3《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像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
三、聚焦疑点探究方法
1、创作步骤
观察书中图片,红色线条是什么?(辅助线)。
2、创作中出现问题怎么办
观察、思考、修改。
1、如何进行创作
辅助线,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画出透视现象。(师示范)
2、创作中出现问题怎么办
多找辅助线,能解决一切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识读,选择创作方法。
四、设计招牌运用方法
1、尝试画一幅有透视现象的画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准备
学具:图片、彩笔工具
教具:ppt课件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欣赏图片
发现透视现象。
2、了解透视
简单一点,就是近大远小。
1、情境设置、出示课题
图片欣赏。
2、介绍透视
透视现象:对你所要画的东西,视觉上对物体都会有差异,因为光是直线的,看到的不可能是整个物体的每个面,都会产生透视。
2、温馨提醒
(1)可以临摹、可以创作。
(2)请画上辅助线。
1、明确作业要求
2、巡回指导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尝பைடு நூலகம்,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五、达成共识多元评价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平线的概念,理解地平线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地平线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平线的概念及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地平线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方法。

3. 绘画地平线的步骤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平线的概念、绘画中的应用及表现方法。

2. 难点:地平线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表现,绘画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地平线相关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地平线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平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地平线的概念、在绘画中的应用及表现方法。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地平线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方法,分析绘画步骤及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地平线绘画练习。

5. 评价与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地平线的概念及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地平线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方法。

3. 绘画地平线的步骤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一幅以地平线为主题的作品,要求表现出地平线的特点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地平线的概念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地平线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方法及绘画步骤与技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地平线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方法1. 平坦地面的地平线:在平坦的地面上,地平线通常是一条清晰、连贯的直线。

在绘画时,要注意地平线的水平性,可以通过使用直尺辅助绘制,以确保地平线的平稳。

地平线的颜色和纹理也需要与地面相协调,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试讲稿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试讲稿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一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内容是《遥远的地平线》,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线性透视吗?它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遥远的地平线》;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1页代表四种视觉的四幅图片,)请同学
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画分别是那种视觉现象?不
同的视觉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它们的地平线和消失点在哪里?
师:同学们说的十分准确,说明你们刚才学习的十分认真;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2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后,仔细找一找这几幅图中的视平线在哪里?
师:刚才同学们都找的很认真,也找的十分的准确;
三、实践展示: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尝试画出校园内某处的风景,要求画出风景的地平线和消失点;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师:同学们的作品很有创意,让我也深受启发;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以上是我的试讲内容《遥远的地平线》,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谢谢大家!。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遥远的地平线》课件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3、《遥远的地平线》课件

02
《遥远的地平线》作品解析
作品背景
01
02
03
创作年代
这幅作品创作于XXXX年 代,是艺术家对自然与人 类关系的深刻思考的体现 。
文化背景
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 化氛围,通过艺术的形式 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向往。
个人背景
艺术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 ,正经历着人生中的低谷 ,作品也融入了个人情感 和心境。
作品内容
主题
作品以“遥远的地平线”为主题 ,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
系。
构图
作品采用水平线构图,将画面分为 前景、中景和远景三个层次,层次 感强。
色彩
作品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以温馨、 宁静的感觉,同时通过色彩的渐变 和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
作品风格与技巧
风格
作品采用了浪漫主义风格 ,强调对自然美的追求和 对情感的表达。
部分学生在绘画技巧上还需加强练习。
延伸学习建议
继续探索
01
阅读相关书籍
03
0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探索地平线的表现方式 ,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
04
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地平线表现的美术书籍 ,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创作练习
05
06
布置作业,让学生创作一幅以地平线为主 题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技巧。
技巧
艺术家运用了丰富的绘画 技巧,如点彩、渲染等, 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创新之处
作品在表现手法和构图上 都有所创新,展现了艺术 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 理念。
03
美术知识与技能训练
色彩运用
色彩运用
通过观察和欣赏《遥远的地平线》作 品,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 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新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教案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教案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教案教学设计第三课遥远的地平线教学目标:1.了解根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

2.运用根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根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能创作出表达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肯定情境的画面。

教学打算:1、教师打算:多媒体课件、油画棒、黑色水性笔、作业纸2、学生打算:油画棒、黑色水性笔。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导入课题通过一张图片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根本的透视变化。

请同学们先观赏一张图片,你们发觉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小结〕: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逝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板书:遥远的地平线〕二、观察分析了解变化1.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种有趣的透视规律。

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说一说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一般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1.让学生了解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

2.在探究练习中让发觉透视规律,并能运用透视规律来解决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1.通过观赏让学生了解画面近大远小的排列方法。

2.教师示范让学生更加明白画面的主次关系。

五、学生创作注意:1、主体物要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并且重复排列在画面中2、情境添加简洁有趣3、颜色要有比照,近处的鲜亮,远处的灰暗作业反应,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及时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近大远小或遮挡方法运用得很好的学生给予鼓舞展示。

六、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遥远的地平线
地平线:
❖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接的 线。
消失点
地平线
所有柱子等逐渐变小集中到一点 然后消失。
地平线
消失点
消失线
以树木为例,观察近处与远处的变化,找一找有哪些透视现象?
小结:
❖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 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 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 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 的变化。
小结:
❖透视规律: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粗远细 近疏远密
再见!
《江南水乡》 摄影作品
绘画过程
草图:
根据选景,画出物 体的大致轮廓与位置。
绘画过程
取景
打轮廓
描绘细节,注 意线条疏密变化
概括地画出轮廓
作业:
❖绘制一幅风景画草图,要求表现 出地平线、消失点。
❖绘制一处室内景物,找准它的视 平线和消失点,把它放到透视纸 中画出来。
欣赏: ----学生作品

透视现象
❖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 间的方法。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 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 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 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欣赏:
——透视的摄影作品
《法国风光》 摄影作品
《河道》 摄影作品
Unit 1 Drawing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