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典型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典型措施
1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典型措施
一、开展提升供电能力建设
(一)增加电源点,缩小供电半径一是结合农村电网发展规划和用电需求,及时建设改造35-110千伏变电站,增大供电能力,缩短10千伏供电半径。二是对35千伏供电线路超长(如超60千米)的35千伏变电站,要结合电网规划,进行升压改造或根据电网发展就近接入。三是对供电半径超30千米的10千伏线路,结合电网规划和农村供电特点,可采取建设小容量紧凑型35千伏变电站的方式,缩短10千伏供电半径。四是当同一变电站50%以上的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大于15千米,或该变电站供区内存在“低电压”情况的行政村数量大于30%时,可采取增加变电站布点的方式进行改造。
(二)提升10千伏线路供电能力
一是对供电半径大于15千米,小于30千米的10千伏重载和过载线路,优先采取在供电区域内将负荷转移到其它10千伏线路的方式进行改造。其次开展新增变电站出线回路数,对现有负荷进行再分配的方式改造。若供区5年发展规划中无新增变电站布点建设计划,可采取加大导线截面或同杆架设线路转移负荷的方式进行改造。二是对于迂回供电、供电半径长且电—8—压损耗大的10千伏线路,可采取优化线路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减小电压损失的方式进行改造。
(三)提升配电台区供电能力
一是对长期存在过载现象的农村配电台区,优先采取小容量、多布点方式进行改造。对居住分散的丘陵、山区农户,可采用单相变压器进入自然村的方式进行改造,缩短低压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二是对因季节性负荷波动较大造成过载的农村配电台区,可采用组合变供电的方式进行改造。三是对因日负荷波动较大造成短时过载的配电台区,可采用增大变压器容量或更换过载能力较强变压器的方式进行改造。四是对供电半径大于500米小于1000米且500米后低压用户数大于30户的低压线路,可采取增加配电变压器布点的方式进行改造。所带低压用户数较少的低压线路,可采用加装调压器的方式加以解决。

二、开展提升调压能力建设
(一)提升变电站调压能力
一是新建变电站原则上全部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二是将运行时限超过15年的无载调压主变,结合电网建设改造逐步更换为有载调压主变。三是对运行时限低于15年的无载调压主变,可采取不增加抽头的方式改造为有载调压变压器。
(二)提升配电变压器调压能力
对接于10千伏线路末端的配电变压器,可选用分头定制型—9—配电变压器(如采用分头为、的配电变压器)进行改造。
(三)提升10千伏线路调压能力

一是对供电半径大于30千米,规划期内无变电站建设计划,合理供电半径以后所带配变数量超过35台,所带低压用户长期存在“低电压”现象的10千伏线路,可采用加装线路自动调压器的方式进行改造。二是对供电半径大于15千米,小于30千米,所带低压用户存在“低电压”情况的10千伏线路,可采取提高线路供电能力的方式进行改造。
(四)提升低压线路调压能力
一是对供电半径大于1000米,3年内难以实施配变布点,且长期存在“低电压”现象的低压线路,可采用加装线路调压器或户用调压器的方式进行改造。二是对供电半径大于500米,小于1000米,供电半径500米以后低压用户数大于10户,且长期存在“低电压”现象的低压线路,可采用加装线路调压器或户用调压器及增大导线截面等方式进行改造。

三、开展提升无功补偿能力建设
(一)提升变电站无功补偿能效
一是开展县级电网全网无功优化补偿计算,根据无功需求和无功优化补偿模式,开展县级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二是根据负荷特点优化变电站电容器的容量配置和分组。对于电容器组,一般不应少于两组;对于集合式电容器,可配置两台不—10—同容量电容器,实现多种组合方式。有条件地区,可采用动态平滑调节无功补偿装置。
(二)提升用户侧无功补偿能力一是严格执行100千伏安及以上专变用户功率因数考核,督促用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对于近期不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用户,可以探索在计量点前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进行改造,减少线路无功传输。二是开展随器无功补偿工作。对低压用户5千瓦以上电动机开展随器无功补偿,减少低压线路无功传输功率。
(三)提升公用配变无功集中补偿能力一是逐步在100千伏安及以上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无功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二是对无功需求大,配变二次侧首端电压低的80千伏安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安装无功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三是根据农村负荷波动特点,优化公用配电变压器电容器容量组合,提高电容器投入率。
(四)提升10千伏线路无功补偿能力在采取多项治理措施后,功率因数仍低于0.85的10千伏线路,可安装线路分散无功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四、加强精益运行和营销服务能力建设
(一)加强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低压用户报装接电管理、强化营销数据分析。加强装接容量分析,合理确定装接容量;精益营销管理,采取在—11—营销业务系统中标注单相用户所接相别,统计分析分相用电量,辅之以现场测量,及时调整单相用户所接相别,控制三相不平衡度。二是加强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管理

,结合集抄系统建设及装设配变综合监测仪,收集配变及低压用户用电负荷情况,开展特性分析,为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三是结合营销管理系统建设,优先对存在“低电压”情况的配电台区开展配变综合参数实时监测系统改造,全面掌控配电台区运行情况。四是开展台区用户错峰用电管理。掌握配电台区用电负荷情况,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型加工等较大负荷用户错峰用电。研究居民用户错峰用电及高峰时段均衡用电的方法及措施。
(二)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一是建立电压无功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供电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及时处理电压无功设备存在缺陷,提高设备完好率。二是开展各级电压曲线匹配工作。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段负荷曲线和电压曲线,制定变电站电压控制曲线,确定配电变压器分头摆放位置,及时投退电压无功设备。三是建立“低电压”配电台区台帐,结合配变停电检修计划,及时在负荷高峰到来前调整配电变压器分头。
(三)健全“低电压”监测网络
一是健全农村电网电压质量监测网络和管理平台,逐步增加电压监测点数量。二是加强电压监测仪日常维护和检查,发现运行异常的监测仪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三是开展低压用户典型日电压曲线绘制工作,研究农村配电台区运行规律,不定期开展“低电压”情况普查和抽查工作。
(四)加强低压用户优质服务管理工作加强“低电压”投诉和报修管理,健全和完善“低电压”投诉事件处理流程,跟踪“低电压”事件处理过程,解决“低电压”问题。

五、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组织开展宽幅电压调整配电变压器可行性研究,制定技术原则。二是深入开展10千伏单相供电模式和提升低压线路传输能力研究,通过经济性和供电质量保障能力比较,提出10千伏单相供电模式适应条件。三是开展农村低压用户家用电器产品自然功率因数及无功需求调查,研究家用电器随器补偿方法和措施,提出有关工作建议。四是开展配电变压器过载能力研究,提高配变承受短时间过负荷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