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要素评价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评价指标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 控 制 6.1.1 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项 6.1.2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 6.2.1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2 临建设施应采取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计分标准 每一条目得分据现场实 际,在0-2分之间选择: ①、措施到位,满足考 评指标要求。得分: 3 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 2.0 水泥用量;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 ②、措施基本到位,部 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分满足考评指标要求。 得分:1.0 6.2.2 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③、措施不到位,不满 足考评指标要求。得 1 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分:0 一 2 应采取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 般 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 项 3 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 4 应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5 面材、块材鑲贴,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 6 应因地制宜,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7 应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6.2.3 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 2 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 3 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4 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应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 每一条目得分据现场实 6.3.2 应采取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案 际,在0-1之间选择: ① 措施到位,满足考 。 评指标要求。得分: 6.3.3 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优 1.0 选 6.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2
(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4)达到设计高度后或遇有六级及以上风或大雨后,解冻地区解冻后;(5)停用超过一个月2、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1)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高度在20m以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架体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
八、混凝土工程安全隐患模板与支撑系统部分1、模板支撑架体地基、基础下沉。
2、架体的杆件间距或步距过大。
3、架体未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和扫地杆。
4、构架的节点构造和连接的紧固程度不符合要求。
5、主梁和荷载显著加大部位的构架未加密、加强。
6、高支撑架未设置一至数道加强的水平结构层。
7、大荷载部位的扣件指标数值不够。
8、架体整体或局部变形、倾斜、架体出现异常响声。
九、混凝土浇筑过程1、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2、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3、用电不符合安全要求4、混凝土浇筑方案使支撑架受力不均衡,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偏心荷载、冲击荷载或侧压力。
十、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1、模板工程安装高度超过3.0m,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2、模板安装高度在2m及以上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
3、施工人员上下通行必须借助马道、施工电梯或上人扶梯等设施,不允许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上下,不允许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4、作业时,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严防滑落。
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
5、高处支模作业人员所用工具和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以免坠落伤人。
建设工程施工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设工程施工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目录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措施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 节材措施1、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第二节结构材料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
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
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第三节周转材料1、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
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
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2 节水措施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及建设部关于建设领域资源节约今明两年重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建科200598号中均提出了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并提出了编制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标准的具体要求;二、编制原则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2、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3、体现过程控制;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5、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三、编制情况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200563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借鉴国外同类标准,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开展了标准试评工作,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四、标准简介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为全部满足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对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对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对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1.0.3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2.0.3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0.4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2.0.5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2.0.6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3.1.4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3.2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3.2.2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3.2.3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2.4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按表3.2.4-1、表3.2.4-2确定;表3.2.4-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注:根据住宅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注: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3.2.5 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4 住宅建筑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4.1.2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4.1.3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4.1.4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2㎡/人;一般项4.1.5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或在废弃场地上进行建设;若为已被污染的废弃地,需要对污染土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4.1.6住区公共服务, 设施按规划配建,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4.1.7住区内部及附近无污染散发源;4.1.8住区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4.1.9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4.1.10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4.1.1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乔木量≥3株/100m²绿地面积;4.1.12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4.1.13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荫;场地透水指标符合以下规定:透水率>0.5×1-建筑覆盖率透水率:开发后基地透水面积÷基地总面积优选项4.1.14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如利用地下空间作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储藏室等用途;4.2 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4.2.1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4.2.2当设计采用集中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4.2.3设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采取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一般项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4.2.5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如选用高效节能电梯;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4.2.6当设计采用集中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4.2.7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灯具,并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其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在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的照明系统;4.2.8设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采用能量回收系统装置;4.2.9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优选项4.2.10采暖和或空调能耗不高于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4.2.11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4.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考虑传统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4.3.2设置完善的供水系统,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且水压稳定、可靠;4.3.3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采用建筑自身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作为再生水源的,实施分质排水;4.3.4用水分户、分用途设置计量仪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4.3.5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一般项4.3.6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4.3.7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4.3.8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4.3.9在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4.3.10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4.3.11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3.12采用非传统水源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小于10%;优选项4.3.1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4.4.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满足相应产品质量国家或行业标准;其中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4.4.2 采用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构件和部品,减少现场加工;一般项4.4.3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至少20%按价值计的建筑材料产于距施工现场500公里范围内;4.4.4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等; 4.4.5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中可循环利用、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分离回收和再利用;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利用的材料按价值计占总建筑材料的5%;可再循环材料按价值计占所用总建筑材料的10%;4.4.6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利用工业或生活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4.4.7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4.4.8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优选项4.4.9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4.5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4.5.1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4.5.2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当一套住宅设有1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4.5.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A声级;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4.5.4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4.5.5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一般项4.5.6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居住空间之间的视线干扰;4.5.7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4.5.8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4.5.9采用可调节外遮阳,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4.5.10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利于住户的健康和舒适;4.6运营管理控制项4.6.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4.6.2住宅水、电、燃气,采暖与或空调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4.6.3制定垃圾管理的制度,对垃圾物流进行有效控制,对废品进行分类收集,防止垃圾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4.6.4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生活垃圾采用袋装化存放,保持垃圾容器清洁、无异味;4.6.5制定并实施施工项目节能与节水的具体措施;4.6.6制定并实施施工项目保护环境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一般项4.6.7垃圾站间设冲洗和排水设施,存放垃圾能及时清运、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4.6.8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系统可扩充性强,能较长时间的满足应用需求;达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4.6.9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4.6.10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4.6.11施工单位制定建筑废弃物管理计划,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4.6.12建筑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6.13垃圾分类回收率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住户占总住户数的比例达90%;4.6.14设计为改造和更换设备、管道提供便利;优选项4.6.15对可生物降解垃圾进行单独收集或设置可生物降解垃圾处理房, 垃圾收集或垃圾处理房设有风道或排风、冲洗和排水设施,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5 公共建筑5.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5.1.3 不对周边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造成光污染;一般项5.1.4 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设备房等;5.1.5 场地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5.1.6 充分考虑建筑周边、广场、道路、停车场的绿化和遮荫,绿地率高于国家及相关地区标准;5.1.7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减少单纯的草坪绿化;5.1.8 绿化修剪和灌溉及时,绿地内无裸露土壤,绿化用地土壤厚度、土质条件满足植物的需要;5.1.9 场地内无严重污染空气环境的污染源;5.1.10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5.1.11 室外风环境利于建筑通风和冬季人员行走舒适;优选项5.1.12 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场地上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等,采取措施提高土地生态价值;5.1.13 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为工业厂房改造;5.1.14 道路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地面,场地透水指标符合以下规定:透水率>0.5×1-建筑覆盖率透水率:开发后基地透水面积÷基地总面积5.2 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5.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有关规定;5.2.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有关规定;5.2.3建筑采暖与空调热源选择,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5.4.2条的规定;5.2.4照明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灯具或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5.2.5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应根据用户等情况,对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一般项5.2.6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则利于自然通风;建筑主朝向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5.2.7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透明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5.2.8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5.2.9 采用适宜的蓄冷蓄热技术和新型节能的空气调节方式;5.2.10 采取切实有效的热回收措施,设计为可以直接利用室外新风的空调系统;5.2.11 通风空调系统在建筑部分负荷和部分空间利用时不降低能源利用效率;5.2.12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5.3.26、5.3.27条的规定;5.2.13 建筑需蒸汽或生活热水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5.2.14 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5.2.15 楼宇自控系统功能完善,各子系统均能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优选项5.2.16 建筑屋面采用种植屋面技术;5.2.17 对于直接以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的系统,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和回收燃气余热的燃气热泵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5.2.18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5.2.19 建筑冷热源、空调输配系统、照明、生活热水等部分能耗实现分项和分区域计量;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5.3.1根据建筑类型、气候条件、用水习惯等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考虑传统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降低用水定额;5.3.2设置完善的供水系统,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且水压稳定、可靠;5.3.4 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不应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并应设置用水计量仪表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检测管道渗漏;5.3.5 合理选用节水器具,节水率大于25%;一般项5.3.6 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选择经济、适用的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5.3.7在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5.3.8采用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绿化灌溉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节水率不低于10%; 5.3.9 优先采用雨水和再生水进行灌溉;5.3.10 游泳池选用技术先进的循环水处理设备,采用节水和卫生的换水方式;5.3.11 景观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且用水安全;优选项5.3.12 沿海缺水地区直接利用海水冲厕,且用水安全;5.3.13办公楼、商场类建筑中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在60%以上;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5.4.1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5.4.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一般项5.4.3 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70%以上按重量计;5.4.4使用耐久性好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等建筑材料;5.4.5 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5.4.6 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装修时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5.4.7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工业或生活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优选项5.4.8 从全生命周期包括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废弃、再生利用等评价并优选所用建筑材料;5.4.9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5.5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5.5.1 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5.5.2 围护结构内部或表面无冷凝现象;5.5.3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标准要求,且新风采气口的设置能保证所吸入的空。
绿色施工措施措施 四节一环保
绿色施工措施措施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之概念: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绿色施工原则内容做到四节:一要节地,二要节能,三要节水,四要节材与资源利用。
五个百分百: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裸露场地覆盖或绿化100%;建筑拆除工程降尘100%;沙土覆盖100%;进出车辆冲洗车轮100%;噪声和光污染控制100%。
职业健康安全的主要内容: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
1.节能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节能意识。
(2)建立能源消耗台帐,制定节能措施。
(3)施工过程中制订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水、节电措施的实施,杜绝无谓的浪费。
(5)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6)临时设施用电设备要使用标有“CCC”标记的合格产品。
(7)施工条件允许,可利用建筑物的永久设施,如,围墙、水电设施等。
(8)节能效果1)制订节能计划,采取控制手段(主要为用电)。
2)施工现场用电计算应按实际用电负荷加系数的方法或按工程预算用负荷适当进行调整。
3)办公和生活照明灯要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做到人离灯闭。
电脑、打印设备等工作人员离开要随手关机,以降低电消耗。
4)对电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能措施。
5)能源优化○1施工过程中使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以清洁能源替代污染大的能源。
○2施工现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做临时设施。
2.节地措施(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一、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采用商品砼、配送钢筋。
<2>采用工具式模板及围护。
如:楼梯踏步、构造柱等部位采用工具式模板。
<3>采用电渣压力焊、直/锥螺纹套筒等工艺连接钢筋。
<4>合理利用废模板、钢筋等材料。
<5>工地办公、宿舍等临时设施地板采用无水泥浆铺贴,地板砖可周转使用。
<6>合理应用逆作法、早拆模板施工、天棚/地板免批免找平等先进工艺。
工具式模板
直螺纹连接
废钢筋制作马凳筋
废模板封堵预留洞口
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100%。
<2>施工、生活用水计量,定额使用,厉行节约。
<3>采用先进节水施工工艺,修建雨水收集池、中水回收。
感应式自动冲洗阀、水龙头、节水型冲洗水箱
用水定额砼覆膜养护。
关于施工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说法
关于施工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说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合理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施工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
施工中的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材料价格逐渐上涨,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
通过合理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可以降低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损耗和浪费,减少不必要的采购和运输成本。
同时,节材和材料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时间,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因此,在施工中注重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是降低建筑成本的重要手段。
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材料和资源浪费。
如果这些废弃材料和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浪费。
因此,合理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例如,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再生材料替代传统材料,通过循环利用废弃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环境风险。
第三,施工中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合理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节约使用材料和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合理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还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施工中,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要做好施工规划和设计,合理确定材料的使用量和种类,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
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材料的正确使用和减少损耗。
同时,可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的浪费。
2020二建继续教育必修课习题及答案(市政工程) - 单选题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单选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17自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C)A 2017年10月1日B 2017年12月1日C 2018年1月1日D2018年5月1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A对比法B因素分析法C差额分析法D比率法对项目资本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项目的资本结构是项目的资本金与负债融资的比例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项目融资的资金结构追求以较低的资本金投资争取较多的负债融资,同时要争取尽可能低的对股东的追索资本金比例越高,贷款的风险越低,贷款的利率可以越高,反之贷款利率越低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较低的筹资成本可以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资本金比例结构属于(A)资本金结构投资产权结构债务资金结构以上都不对在项目负债结构中,关于长短期负债借款说法错误的是(A)短期借款利率高于长期借款如果过多采用短期融资,会使项目公司的财务流动性不足,项目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大型基础设施工程负债融资应当以长期融资为主适当安排一些短期融资可以降低总的融资成本某危大工程由某分包单位负责施工,则专项施工方案由以下哪一方编制?( B)A总包单位B分包单位C建设单位D监理单位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A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B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施工图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C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并能够确保施工安全D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类中不包括(A)A轻微裂缝B表面裂缝C深层裂缝D贯穿裂缝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不应该高于(B)A30°CB35°CC4CTCD45°C《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 51235-2017自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C)A 2017年10月1日B 2017年12月1日C 2018年1月1日D2018年5月1日危大工程发生险情或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1)建立建筑、设备与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2)建立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
1节约钢材(1)、工程竖向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尽量避免使用冷接搭接方式,节省绑扎搭接长度。
对梁及大底板钢筋采用直螺纹技术连接。
做好钢筋计算工作,确保翻样的损耗率小于1.625%。
(2)、项目部做到了深化研究设计图纸,合理进料。
现场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减少因返工造成钢筋或其他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3)、充分利用短、废料钢筋,增加钢筋利用率。
对现场使用过的短废料钢筋加工成马凳作为钢筋支架,较细的废钢筋加工成吊钩,用于吊挂灭火器,废钢管用于脚手架硬拉接、钢平台预埋件,旧彩钢板用于施工机械的防雨盖板等。
(4)、大临设施活动房全部选用彩板。
(5)现场保管:在施工现场,钢材必须妥善保管,堆放顺序与构件制作、工程安装顺序相配合,周转期短的避免长期存放。
(6)施工过程中派专人控制钢筋单位的加工损耗,降低钢材消耗;并做好防锈处理,不可与酸、盐、油一起存放,以防止钢筋腐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2节约混凝土现场临时道路和硬地坪做法中,利用建筑垃圾和道渣等来填充,预计可节约混凝土约150M3。
(1)、项目部在混凝土浇注方面,每次都详细核对图纸,做到精确计算,拌站订货时最后保留10m3左右的机动,确保最后二车数据的精确。
(2)、浇捣前安排质量人员会同木工监护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仔细复查,以避免或减少爆模造成的混凝土浪费,每次浇注混凝土后的余料进行合理利用,利用混凝土搅拌车及泵管内的余料制作保护层垫块以及对临时道路进行修补。
(3)、浇捣时安排关砌旁站,严格控制结构标高,力求将标高控制在规范允许的最大负偏差。
(4)、施工现场按照永久和临时道路相结合布置,形成环形通道。
(5)、项目部在混凝土浇筑的放量测量方面,每次都详细核对图纸,做到精确计算,向供应单位订货时,最后保留10 M3左右的机动余地,确保最后二车数据的精确,从开工到现在,混凝土浇筑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控制误差仅在1-2 M3之间。
建筑工程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建筑工程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控制项】
1. 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2.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一般项】
材料的选择、材料节约、资源再生利用
【优选项】
1. 应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
2. 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3. 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4.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00%。
5. 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
6. 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7.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
绿色施工常用的四项新技术
屋面工程
屋面找坡采用焦渣
3.大模板技术
剪力墙
剪力墙采用全钢大模板施工
4.建筑物于楼层垫层浇筑;楼梯墙柱阳角保护板,采用废旧模板制作
5.塑料马登及保护层控制技术
墙、柱、梁、板钢筋
墙、柱、梁、板钢筋马登及保护层垫块全部采用废旧模板制作。
施工区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材料合理码放,节约材料堆场
现场土源就地利用
基础回填
土方在现场外临时堆放,回填时运回利用
其他
混凝土输送管气泵反洗
主体施工
现场设置大功率空压机,混凝土浇筑完,从出料端,压缩空气干洗输送管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现场洗车用水重复利用技术
现场洗车
现场设置二级沉淀池,重复利用洗车用水
2.现场雨水收集利用
现场洗车
硬化场地找坡,将雨水收集现场设置二级沉淀池,作为洗车用水
节能与能源利用
现场低电压(36V)
地下室、施工通道
购置36V变压器,地下室,施工通道照明全部采用36V电压
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现场材料合理存放
采用的绿色施工四项新技术
项目内容
使用部位
拟采取措施
施工图绿色设计技术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主体结构
现场钢筋按设计要求采购进货
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技术
基础结构
凡是直径大于16的钢筋全部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节能与能源利用
外墙保温设计技术
建筑物外墙
外墙粘贴45mm后硬泡聚氨酯板
绿色施工技术
环境保护
1.现场绿化降尘技术
施工现场建筑物周边
生活区、办公室及施工区空地植树种草,不裸露黄土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苏州津西新天地幕墙工程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案、工程概况津西新天地幕墙工程,建筑面积约:63723.92平米,包括地下二层,地上20+1/17+1层,地上建筑面积44035.44平米。
工程地点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塔园路与何山路交界口;工程分为铝合金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铝板幕墙及铝合金格栅百叶等。
总工期:210日历天。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网络三、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一)节材措施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二)装饰装潢材料1、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2、玻璃、石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3、密封胶、耐候胶及结构胶需检验,合格后使用。
4、对铝型材包装纸的集中管理,统一处理利用,进行绿色施工。
5、加强对石材托架的回收利用,重复使用。
6、提高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把废品集中存储,统一处理,按规定进行回收利用。
(三)周转材料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
3、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
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一)提高用水效率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关于国家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
关于国家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关于国家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1. 背景介绍在当前世界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节材与材料资源政策更是备受瞩目。
《关于批转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纲要的通知》指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这也表明了国家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的重要性。
2. 政策细则我国政府对于节材与材料资源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自2006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实施“十一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旨在加大对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
2.2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政府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包括资源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材料资源的再利用率。
2.3 制定资源节约利用的目标。
我国政府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纲要》中提出了资源节约利用目标,包括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发展循环经济。
这些目标的制定为政府的政策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方向。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深入了解国家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我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的制定可以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材料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 总结回顾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对国家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和配合。
我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水平将会不断提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我国的力量。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全文可读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全文可读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等措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材料资源的消耗。
在实施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合理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采用轻量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和可拆卸设计等方法,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同时,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维修保养情况,以延长产品寿命和减少材料浪费。
2. 高效利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材料利用率。
例如,采用高效的精细加工技术,减少材料的余量和废料;采用节能设备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循环再利用:在产品的使用寿命结束后,采取回收和再利用的措施,将废弃产品或废料经过修复、再加工或再制造,变成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例如,废旧电子产品可以通过回收和分解,提取出金属和有价值的元素,用于再制造新的产品。
4. 综合利用:在材料资源利用过程中,要考虑多种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如,废弃的植物纤维可以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同时还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和饲料等用途;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土壤改良等多种用途。
5. 政策支持:政府要加强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加大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加强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合理设计、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等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一、节材措施1、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8. 对于施工废弃物,应采取拆毁、废品折价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措施(包括废物统计,提供废弃物回收、这架处理和再利用的费用等)。
固废分类处理,并且保证材料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的回收利用比例不低于30%。
计算方法为: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的实际回收质量之和/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的可回收总质量之和×1000%。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保存施工现场废弃物回收利用记录。
9.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应尽量做到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即新建筑中旧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可再利用材料包括从旧建筑拆除的材料以及从其他场所回收的建筑材料。
本工程的废旧砖石材料用于挡墙、园林铺路;废旧木材用于室内装饰;从公司其它项目上剩余的合格建筑材料(包括砌块、砖石、管道、板材、木地板、木制品(门窗)、钢材、钢筋、部分装饰材料等)调拨到本项目使用等。
二、结构材料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
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应至少使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且废弃物取代原有同类产品中的天然或人造原材料的比例不低于20%。
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案 (2)
建筑节能与资源利用方案一.建筑工程节能减排1.1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1.2 节能减排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
1.3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4 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5 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6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1.7 鼓励各地区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二.绿色施工管理组织管理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规划管理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三.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节材及材料资源利用方案
工业园区胜浦医院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案嘉盛建设工程2016年5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节材措施…………………………………………………………三、节水措施…………………………………………………………四、节能措施…………………………………………………………五、节地措施…………………………………………………………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业园区胜浦医院、门卫土建、水电工程建设单位:工业园区胜浦镇卫生院监理单位:中诚工程建设管理()设计单位:华造建筑设计、市天地民防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省工业纺织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嘉盛建设工程工程地址:工业园区新胜路以南、沽浦路以东建筑层数:门急诊楼2层(局部3层),病房楼7层,地下共一层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级总建筑面积:28553.02m2建筑高度:36.05m本工程±0.000相当于85国家高程3.500m工程开工日期:2016年6月9日竣工日期:2017年11月16日二、节材措施1、节材一般措施(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2)、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3)、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围护材料的节材措施(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一、控制项1、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2、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二、一般项1、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2)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3)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2、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2)应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
(3)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
(4)应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5)面材、块材镶贴,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
(6)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7)应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3、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
(2)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撤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
(3)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4)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应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
四、优选项1、应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
2、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3、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4、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00%。
5、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
6、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7、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5
3
6-10 10 10 旅馆 、教 学楼 、医 院等 功能 较固 定的 建筑 - 建筑
7.2.3
3 5
7.2.4
4
-
建筑
5 3 4 5 5 -
7.2.5
建筑 结构
A.4
条文 编号 7.1.1 7.1.2 7.1.3 标准条文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分值设定 最高 分值 分值 —— —— —— —— —— —— 达标 情况 不参 评分值 —— —— —— 建议 最低分 —— —— —— 所属 专业 建筑 结构 结构 建筑 备注
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 及制品 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 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评分项 指 标 条文 编号 标准条文 分值设定 最高 分值 分值 自评 得分 不参 评分值 建议 最低分 所属 专业 备注 适用 于砌 体结 构、 屋、 大跨 屋盖 建筑 和地 下建 筑, 不参 评单
7.2.1 择优选用建筑形体
9
9
3
结构
7.2.2 节 材 计
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 计,达到节材效果。 住宅建筑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的户数比例达到30%,得6分;达 土建工程与 到100%,得10分 装修工程一 体化设计 公共建筑公共部位土建与装修一 体化设计,得6分;所有部位均土 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得10分 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比例达到 公共建筑中 30% 可变换功能 的室内空间 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比例达到 采用可重复 50% 使用的隔断 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比例达到 (墙) 80% 采用工业化 根据预制构 生产的预制 件用量比例 构件 5%≤Rpc<15% 15%≤Rpc<30% Rpc≥3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