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尘毒危害对员工的伤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涉及尘毒作业的相关人员。

三、责任分工1. 公司高层领导应当确立并落实尘毒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责任,并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尘毒防护工作相关制度与规范,监督其落实情况并检查评估。

3. 监工和经理应负责培训和管理员工,确保员工理解并遵守尘毒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施。

4. 所有员工应当参与相关培训,理解并遵守尘毒防护措施,及时上报存在的问题并配合相关安全检查。

四、作业环境控制1. 公司应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对于尘毒环境高风险作业区域,应设置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局部排风装置等,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况。

3. 尘毒作业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并设置控制进出区域的措施,一旦发现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五、防护装备和设施1. 所有从事尘毒作业的员工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并确保其完好、清洁,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

2. 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尘口罩、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员工应依据作业需要正确佩戴。

3. 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洗眼器、洗眼泉等,应设置在尘毒作业区域附近,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况。

六、作业规范与培训1. 各部门负责人应制定尘毒作业规范,并确保员工遵守。

规定应详细说明作业内容、防护要求、紧急处理程序等。

2. 公司应定期组织尘毒防护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尘毒的危害、防护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3. 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尘毒防护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七、应急预案与演练1. 公司应编制尘毒作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2. 当发生尘毒事故时,员工应立即采取避险行动,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生产部门。

生物公司防尘、防毒管理制度(3篇)

生物公司防尘、防毒管理制度(3篇)

生物公司防尘、防毒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障生物公司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因尘埃和有毒物质造成的职业病和伤害,制订生物公司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物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以及合同工。

三、职责和义务1. 生物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和实施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

2. 相关部门负责制订和实施具体的防尘、防毒措施,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

3. 员工有义务遵守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

四、防尘管理1. 环境净化a. 加强生产车间的清洁工作,定期清理尘埃和杂物。

b. 配备和维护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c. 使用防尘设备,如风帘、风道等,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含量。

2. 个人防护a. 提供适当的防尘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

b. 鼓励员工佩戴防尘装备,并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

c. 对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员工,如生产操作工,给予额外的防护设备和指导。

3. 定期检查a. 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尘埃检查,确保清洁工作的有效性。

b. 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

五、防毒管理1. 毒物分类和标识a. 将生物公司所使用的毒物进行分类,并在相关区域进行标识。

b. 为员工提供相关的毒物分类和标识的培训和教育。

2. 工作场所安全a. 将危险化学品存放在专门的柜子中,确保安全存放。

b. 搭建防护设施,如化学品柜、通风系统等,减少员工接触毒物的可能。

3. 个人防护装备a. 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b. 员工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4. 紧急事故应对a. 制定紧急事故应对预案,包括员工撤离和报警等措施。

b. 定期进行紧急事故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六、培训和教育1. 新员工培训a. 为新员工提供防尘、防毒知识的培训,并签署保密协议。

b. 定期组织新员工参观车间,了解防尘、防毒设施和措施。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制度制订。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进行粉尘作业的人员,包括建筑施工、工业生产、装修等工作场所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粉尘作业指在建筑施工、工业生产、装修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包括有毒有害粉尘、石尘、金属粉尘等。

第四条公司领导对粉尘作业防护工作高度重视,将加强粉尘作业防护工作纳入公司安全生产体系,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第二章粉尘作业防护的基本要求第五条粉尘作业防护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护措施齐全”的原则,减少和控制粉尘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危害。

第六条公司应对粉尘作业进行严格管理,明确粉尘作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作业工艺、防护要求等,并向作业人员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实用的防护培训。

第七条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参加防护培训,合理使用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第八条公司将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定期对粉尘作业区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

第九条作业人员在发现粉尘作业区域的环境异常时,应立即上报,并停止作业,等待上级处理。

第三章粉尘作业防护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条公司将根据粉尘作业的具体特点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控制、工艺改造、个体防护等。

第十一条工程控制措施包括:粉尘作业区域的封闭、隔离,粉尘作业设备的密封,工作场所的通风等。

第十二条工艺改造措施包括:优化作业工艺,降低粉尘产生的速度和浓度,替换有害材料等。

第十三条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和粉尘类型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

第十四条公司将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粉尘防护培训,包括粉尘作业的危害性、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急救知识等。

第十五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粉尘作业监测机制,对作业区域和作业人员的粉尘暴露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防尘工作制度

防尘工作制度

防尘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防尘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防尘目标与原则1. 防尘目标: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整洁。

2. 防尘原则: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控制粉尘危害,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防止尘肺病发生。

三、防尘组织与管理1. 用人单位应当设立防尘管理机构,明确防尘管理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防尘工作。

2. 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防尘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防尘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

3. 用人单位应当开展防尘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四、防尘措施与设施1.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性质、浓度、暴露时间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

2. 用人单位应当合理设计生产工艺,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减少粉尘产生。

3.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有效的除尘设施,对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确保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

5.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防尘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防尘监测与评价1.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尘毒浓度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2. 用人单位应当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粉尘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用人单位应当将监测结果和控制措施向劳动者公示,并在指定的位置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六、防尘责任制与考核1. 用人单位应当明确防尘责任人和防尘管理职责,建立健全防尘责任制。

2. 用人单位应当对防尘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将防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3. 用人单位应当对防尘工作成效进行定期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防尘培训与宣传1.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防尘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加强防尘、防毒管理,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防尘、防毒管理。

3 职责3.1 HSE部是公司防尘、防毒管理制度的管理和监督的责任部门;3.2 生产部、研究所、化验室、营销部、设备科等从事接触尘、毒工作的部门是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实施的执行部门,其部门领导应负责对所辖操作人员的日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4 控制要素4.1 基本原则防尘、防毒管理应遵循以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4.2 新项目设计时应执行防尘、防毒制度的规定4.2.1 凡新产品、新建、改建项目,设计和施工部门(设计室、技术部和设备科等),必须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认真做到劳动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三同时”,具体有以下几点:4.2.1.1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

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

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

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通风排毒措施。

4.2.1.2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4.2.1.3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通风措施控制其扩散,使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要求。

4.2.1.4产生粉尘、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

产生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为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由职业病危害防治科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目标,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重点,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二、安全目标的制定应包含以下内容:1、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杜绝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确保职业病危害事故率为零,实现安全生产。

2、加强“防尘”管理工作,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3、强化现场管理,安全生产达到“质量标准化矿井”的生产标准。

4、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

5、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

三、职业病危害防治科将职业病危害目标按队组进行分解。

四、公司每月组织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大检查,定期召开职业病危害防治例会,分析本月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检查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完成情况,部署下个月的职业病危害管理目标。

五、职业病危害防治科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检查活动,及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等,总结安排本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具体事宜,检查队组业务分解目标的完成情况。

六、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组对全年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2),是指通过制定、执行和监督一系列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和措施,以保障职工健康和安全。

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制定: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本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

具体包括工作场所环境的要求、职业病发病率的控制目标、职业健康监测等。

2. 加强管理:通过明确责任,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包括设立专门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指定职业病防治负责人,加强培训和宣传等。

3. 风险评估:对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工作场所的污染。

制定本制度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我公司工作的员工及相关安全防护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主要内容1. 个体防护1.1 所有从事有毒、有害物质操作的员工,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体防护用品,且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

1.2 需要进行有害物质操作的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有关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佩戴、保养和更换等知识。

2. 工作环境安全2.1 在工作场所设置明显、醒目的警示标识,标明有毒、有害物质的存放地点,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2.2 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积尘和杂物,防止工作环境产生污染。

2.3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健康。

3. 废物处理3.1 废弃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员工健康。

3.2 所有的废物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安全教育和培训4.1 公司应定期组织有关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4.2 新入职的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4.3 定期检查员工的安全防护用具是否完好,必要时进行更换或修理,并记录相应的管理信息。

5. 应急措施5.1 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清晰指导员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2 每个员工都应了解有关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四、责任与处罚1. 公司领导对执行和落实本制度负有主要责任,必须严格要求员工遵守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依照公司的内部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于严重违纪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并可能导致劳动合同解除。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5篇)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5篇)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加强对粉尘危害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与职责安全科、人力资源科、生产科、技术科、通风科、财务科、后勤中心共同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工作,其职责是:(1)通风科负责制定通风规章制度,负责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资料管理,绘制相关图表,鉴定主扇工作情况、矿井通风指标;负责测定、报告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以及其它职业危害情况;。

(2)安全科负责开展粉尘作指导工作业现场督促检查、管理、,有权制止、处理违章作业;负责接尘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3)生产科、技术科负责督促检查操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综合防尘措施和个人防护作业。

(4)后勤中心负责劳保用品的计划、发放,负责除尘、降尘等设备、仪器、材料的购置,负责职业危害防治的各种资用开支。

(5)人力资源科与财务科负责职业病检查和体检人员的确定,协调安排职工进行体检,复查及职工健康档案资料收集等工作,负责制定矿山劳动保护措施和方案。

二、职业病范围与治疗规定1、职业病范围:按国家现行规定的职业病范围执行。

2、治疗规定:(1)对已确诊的各期矽肺病例人均应立即调离接尘岗位,实行治疗或疗养。

(2)对于职业病患者,要积极开展治疗工作,脱离原职业危害,适当照顾安排工作,医疗终结确诊为残废或医疗无效死亡时,应按上极有关规定处理。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2)是指企业依法对职业危害进行全面管理和防控,并承担与之相关的法律责任。

职业危害包括各种对劳动者健康造成危害的具体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噪声、振动等。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卫生责任:企业应根据职业危害情况,制定并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 防护设施责任:企业应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其合理使用与维护。

3. 岗位评估责任:企业应对各岗位进行评估,确定岗位的职业危害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防尘、防毒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对员工造成伤害,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防尘、防毒安全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防尘、防毒安全的重要性灰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长期暴露于灰尘和有害气体中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会引发严重的职业病。

因此,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对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职业病防治法》3.《劳动合同法》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三、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

采取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灰尘和气体产生和扩散。

2.个人防护。

员工必须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保护好口鼻、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

3.现场防护。

对有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局部排风、防尘罩等。

4.定期检测。

对可能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定期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5.教育培训。

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防毒意识和技能。

四、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1.制定工作场所管理标准。

根据不同工种、作业环境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工作场所管理标准,规定必须采取的防尘、防毒措施。

2.建立防尘、防毒设施。

对于可能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建立相应的防尘、防毒设施,如局部排风系统、防尘门、防尘罩等。

3.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4.定期维护设施和设备。

保持防尘、防毒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5.加强露天作业的管理。

对于露天作业的工作场所,应加强现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向周围环境扩散。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的伤害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的例子:1. 个体防护- 在接触有害物质或危险场所时,应根据危险等级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前,应进行使用前的操作培训,了解正确的佩戴方法和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存在破损或失效情况,并及时更换。

2. 工作环境控制- 在工作场所中,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危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例如提供充足的通风、安装废气排放装置等。

- 对涉及危险物质或危险作业的工作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并限制未授权人员进入。

-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应进行专门存储和处理,确保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3. 健康监测- 对于接触危险物质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生物标志物检测等,以及相关的健康宣教。

- 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停止暴露、就医治疗等。

4. 培训教育- 向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包括危害物质的性质和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急救等。

-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书面材料以供参考。

5. 事故应急处理- 建立相关的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撤离和求救流程、急救措施的培训和应用等。

- 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应急响应能力的有效性。

总之,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这需要全员的积极参与和遵守,以及不断更新和改进制度的有效实施。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二)1. 目的本制度旨在保护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合理设置和使用必要的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职业危害的岗位。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3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3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是为了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1. 职业危害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制度,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人为因素危害等。

2. 工作环境改善:根据职业危害的识别和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调整工作方式、改进设备和工艺、提供适当的通风设施等。

3. 预防措施培训:为职工提供相关培训,教育他们了解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4. 防护用品配备:根据职业危害的性质和程度,为职工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口罩、手套等。

5. 防护用品的检查和维护:建立防护用品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防护用品的完好和有效。

例如,定期检查和更换破损的安全帽、耳塞和防护眼镜。

6.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通过培训和相关制度,规定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避免因错误使用而造成事故或职业病。

7.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明确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指导职工在紧急情况下的行动和应对方法。

8. 监督和检查措施: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和落实。

总之,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来减少职业危害对职工的伤害。

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于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2)一、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职业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有害因素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病变或损害。

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都建立了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并制定了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

二、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的制度1. 职业危害评估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需要进行职业危害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区域内尘毒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公司所属各部门防尘、防毒的管理与治理工作。

第三条防尘防毒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定义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生产性毒物:指在生产中使用、接触的能使人体器官组织机能或形态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的物质。

第五条引用法规、标准《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列》(国发〔1987〕105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通用规(AQ3013-2008)。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安全环保处(一)负责本规定的编制、修订,并组织实施。

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二)负责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负责对违反本规定的部门、人员及外来人员进行查处。

第七条生产技术处(一)负责对各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工艺控制参数;(二)负责安全生产过程,工艺运行参数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质量检测中心(一)负责定期对存在尘毒区域进行检测;(二)负责对检测结果判定、下发、建立监测资料档案。

第九条各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执行,负责对员工进行防尘防毒培训,负责生产区域内防尘、防毒的全面管理,负责各项防尘、防毒措施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职业卫生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要求,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十一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必须有相应的职业卫生设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防尘防毒工作制度

防尘防毒工作制度

防尘防毒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防尘防毒工作制度。

二、防尘防毒组织管理1.企业应设立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防尘防毒工作。

2.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防尘防毒工作岗位,配备专业的防尘防毒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防尘防毒工作。

3.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防尘防毒意识和技能。

4.企业应定期组织防尘防毒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防尘防毒设施管理1.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的性质,选用合适的防尘防毒设施。

2.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设施进行检测,确保设施的防尘防毒效果。

4.企业应建立健全防尘防毒设施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设施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使用情况、维护检修情况等内容。

四、防尘防毒个人防护1.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的性质,为员工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2.企业应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确保用品的防护效果。

3.员工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维护。

4.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

五、防尘防毒工作监测1.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毒物进行监测,掌握粉尘、毒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2.企业应建立健全监测档案,记录监测数据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3.企业应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粉尘、毒物的浓度,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六、防尘防毒工作考核1.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工作进行考核,评估防尘防毒工作的效果。

2.企业应根据考核结果,对防尘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防尘防毒工作的水平。

七、防尘防毒工作宣传和教育1.企业应开展防尘防毒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防尘防毒意识。

工厂防尘安全管理制度

工厂防尘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尘目标1.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确保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3. 加强员工防尘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

三、防尘措施1. 设备管理(1)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粉尘产生。

(2)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采取封闭式设计或安装除尘设施,如除尘器、吸尘器等。

(3)对老旧设备进行淘汰或改造,降低粉尘排放。

2. 生产工艺(1)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粉尘产生。

(2)在工艺流程中设置防尘设施,如湿式作业、密闭操作等。

(3)加强生产过程中的通风,降低车间内粉尘浓度。

3. 个人防护(1)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2)员工上岗前进行防尘培训,确保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加强员工个人卫生管理,防止粉尘污染。

4. 环境监测(1)定期对车间空气进行监测,确保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对防尘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责任与义务1. 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防尘工作,切实履行防尘职责。

2.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制定防尘管理制度,组织防尘工作,监督各部门执行情况。

3. 各部门要按照防尘管理制度要求,落实防尘措施,确保生产环境安全、卫生。

4. 员工要自觉遵守防尘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防尘意识。

五、奖惩措施1. 对在防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防尘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水平。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防止因毒害和粉尘等工作环境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使员工在有害物质和粉尘等工作环境中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护,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内所有与有害物质和粉尘有关的工作场所和岗位。

二、责任分工1.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确保公司内有害物质和粉尘工作环境的合理控制,确保所有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2.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和维护公司内的安全与环保工作,负责制定相关的防毒、防尘管理计划和措施。

3.部门负责人负责做好本部门员工的防毒、防尘保护工作,确保防护装备的合理配备和使用,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4.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防毒、防尘管理制度执行,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参加相关培训并积极配合防护措施的实施。

三、防毒、防尘管理措施1.工艺控制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和粉尘的产生,严格控制其在工作环境中的浓度。

2.个体防护装备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的需要,配备合适的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通风换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的新鲜空气流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和粉尘的浓度。

4.清洁消毒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5.定期检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和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检测,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6.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毒、防尘培训,提高其对有害物质和粉尘工作环境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四、工作程序1.评估和确定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粉尘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制定并公布防毒、防尘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为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4.制定定期检测计划,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和粉尘的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防护措施。

5.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6.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情况,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有效实施。

防尘治尘管理制度

防尘治尘管理制度

防尘治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的防尘治尘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粉尘造成的职业病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粉尘作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企业的防尘治尘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合理、可行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防尘治尘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防尘治尘管理人员,并确保其能够履行职责。

第五条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保障职工健康和工作环境的清洁。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防尘治尘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防尘治尘意识和科学素养。

第七条地方各级政府负有防尘治尘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责任,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企业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防尘治尘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防尘治尘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防尘治尘管理方案和措施,协调和监督防尘治尘工作的实施。

第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防尘治尘管理人员,具体负责防尘治尘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现场监督。

第十条防尘治尘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防尘治尘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能够履行职责。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防尘治尘管理档案,包括防尘治尘工作方案、措施、责任人员、检查记录等内容。

第三章防尘治尘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定期对全企业的防尘治尘风险进行评估,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根据防尘治尘风险的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环境的清洁。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优先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包括尘源封闭、作业场所通风、粉尘收集和处理等,最大限度地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粉尘体检制度,对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第四章防尘治尘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第十六条企业应当组织防尘治尘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包括防尘治尘的原理、方法、技术等内容,提高职工的防尘治尘意识和科学素养。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四篇)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四篇)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改善公司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防尘、防毒工作的安全管理。

三、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四、基本要求1、建设项目中的防尘防毒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物料落差。

优先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3、工厂各级领导要切实把防尘、防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防毒防尘工作。

4、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开动条件,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文明生产,5、工厂每年将防尘、防毒规划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经费、设备、器材等与生产计划一起安排,把防毒、防尘的措施计划列入技术措施计划和财务、物资计划中,予以切实保证。

五、防护与治理1、要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

2、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3、在生产过程中,对散发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废气、废水、废渣、废油等,要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措施,未经处理合格不得随意排放。

4、对于容易泄漏或散发有毒气体、液体的工艺设备,要加强计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对排毒防尘,通、排风装置要加强管理,搞好维护保养,不得擅自移置他用和拆除。

5、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修制度》。

6、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3篇)

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3篇)

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是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加强这几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的范例,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防止火灾、爆炸、中毒和粉尘危害的发生,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粉尘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明确各类危害的防范措施,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主体是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并由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共同负责。

第二章防火管理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防火安全管理计划并加以实施,确保各项防火措施有效。

第六条建筑物和生产设备应按照国家建筑防火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设备。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火灾报警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九条火灾风险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专人进行巡查和监控,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排除。

第三章防爆管理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对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进行专门管理和防范。

第十一条易燃易爆和有爆炸风险的工作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区划定,并设置防爆设备和防爆措施。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配备专门的防爆工具、设备和防爆仪器,并对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第十三条防爆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四章防中毒管理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防中毒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防范措施。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对易产生有毒气体、易导致中毒的场所进行监控和防范。

第十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十七条中毒风险大的工作场所应配备相应的防毒器材,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危害防尘工作,保障员工健康,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包括生产、仓库、办公人员等。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粉尘防控方案、作业场所管理、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危害评估等,各项措施都要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并责令员工严格执行。

第五条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并配合企业做好职业危害防尘工作。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尘控制措施第六条企业应当制定针对不同岗位的粉尘防控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一)减少粉尘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控制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如改变工艺流程、选用低飞散性物料、使用抑尘剂等。

(二)改善通风条件:明确通风的目标和要求,采取正压送风、负压排风等措施,保证人员工作环境的通风良好。

(三)严格操作规程:制定粉尘作业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程安全作业。

(四)设备更新:及时更新老化设备,采用新型设备,尽量减少粉尘的产生。

第七条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进行管理,保证作业场所的清洁、整洁、无粉尘积累,确保员工的安全。

(一)定期进行卫生打扫:制定作业场所的卫生打扫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卫生打扫,保持作业场所的整洁。

(二)控制污染源:对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增设风帘、隔离屏障等,限制粉尘扩散。

(三)消除堆放:及时清理、处理堆放的废弃物和粉尘,防止再次散发粉尘。

第八条企业应当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一)防尘口罩:根据不同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选择适当的防尘口罩,要求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二)防护服装:根据作业需要,提供适当的防护服装,要求员工佩戴。

第九条企业应当定期对粉尘危害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评估频率: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粉尘危害评估,特殊作业岗位需要更频繁的评估。

工厂防尘安全管理制度

工厂防尘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工厂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尘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 依法管理,科学治理的原则。

3. 企业负责,职工参与的原则。

三、防尘工作组织1. 成立防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厂的防尘工作。

2. 设立防尘管理部门,负责防尘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各车间、班组设立防尘责任人,负责本区域内的防尘工作。

四、防尘设施管理1. 工厂应按照国家规定,为生产场所配备必要的防尘设施,如通风设备、防尘罩、防尘帘等。

2. 防尘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防尘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或改动,如需改动,必须经过防尘管理部门的批准。

五、防尘作业管理1. 作业前,操作人员应了解防尘设施的运行情况,掌握防尘操作规程。

2. 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3. 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清理作业现场,确保无尘土、粉尘堆积。

4. 防尘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防尘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防尘教育培训1. 工厂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防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防尘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 防尘教育培训内容包括:防尘法律法规、防尘设施操作、防尘事故案例分析等。

七、防尘事故处理1. 发生防尘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防尘管理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3. 防尘事故处理包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整改措施等。

八、监督检查1. 防尘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全厂的防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工厂应接受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3. 对防尘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九、附则1. 本制度由防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
一、理顺关系、完善各项防尘制度
面对矿井范围大、产尘点多的问题,应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监督考核的管理模式,规定各作业场所及硐室防尘责任单位,制定综合防尘管理文件并严格执行,矿职能管理部门(生产科、安监站、通防科)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考核工作。

二、健全综合防尘系统及设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矿井主要巷道应铺设防尘管路系统,防尘系统由地面的静压清水池、井下供水管路和各种喷雾、洒水装置、隔爆装置等组成,系统要健全、可靠,完善各种综合防尘设施并坚持正常使用,落实各项防尘措施,确保各作业点无积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