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合辑与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归纳图片大全及解析

高中物理公式归纳图片大全及解析

高中物理公式归纳图片大全及解析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公式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给出高中物理公式归纳图片大全及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公式,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一、力学1、运动学公式(1)直线运动公式:运动学公式最常用的就是直线运动公式,它可以用来描述给定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公式如下:s=v0t+at2/2其中,s表示物体的位移,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2)圆周运动公式: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个圆周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形,其运动公式可以表示为:s=v0t+1/2at2其中,s表示物体的位移,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2、力学公式(1)力学定律:力学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也叫牛顿第二定律,它表明了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公式如下: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2)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它指出了施加的力和受力的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公式如下:F1=-F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施加的力和受力的力,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两者的大小相等。

二、电学1、电路公式(1)电路定律:电路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它指出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公式如下:I=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电势关系:电势关系是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公式,它可以用来描述电路中电势的变化,公式如下:V1=V2+V3其中,V1、V2和V3分别代表电路中不同部分的电势,它们之间存在电势差,电势差的大小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2、电磁学公式(1)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它指出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公式如下:F=BIL其中,F表示磁感应力,B表示磁场强度,I表示电流,L表示磁场与电流的夹角。

(2)磁场定律:磁场定律是电磁学中最重要的定律,它指出了磁场的变化规律,公式如下:B=μ0I/2πr其中,B表示磁场强度,μ0表示真空磁导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流的半径。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一、质点的运动1.1直线运动1.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 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 2–V o 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 t/2=V 平=(V t +V o )/24.末速度V t =V o +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 2 +V t 2)/2]1/26.位移S= V 平t=V o t + at 2/27.加速度a=(V t -V o )/t 以V o 为正方向,a与V o 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 2 ΔS 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 )m/s 加速度(a)m/s 2末速度(V t )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 ) 路程米(m )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 -V o )/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 图/v--t 图/速度与速率/1.1.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t =gt3.下落高度h=gt 2/2(从V o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 2=2gh t=(2h/g)1/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 2≈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 运动1.位移S=V o t- gt 2/22.末速度V t = V o - gt (g=9.8≈10m/s 2 )3.有用推论V t 2 –V o 2= -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 = V o 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和物质的内部结构。

高中物理内容丰富、深入,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原子物理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物理时,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下面就是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一、力学1、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s=v0t+1/2at²v²=v0²+2as其中,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a表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位移。

2、平抛运动公式:h=v0t+1/2gt²R=v0²sin2θ/g其中,h表示高度,R表示水平方向的飞行距离,g表示重力加速度,θ表示发射角度。

3、受力平衡公式:F1+F2+…+Fn=0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n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个数。

4、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5、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力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6、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同时受到其他物体所施加的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量为m1、m2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F等于Gm1m2/r²,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8、等速圆周运动公式:F=mv²/rT=2πr/v其中,F表示向心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线速度,r表示圆周运动的半径,T表示运动周期。

二、热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一个封闭系统,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系统所做的功相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T表示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

4、热力学功公式:W=PΔV其中,ΔV表示气体体积的变化,P表示气体压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详解版)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本的物理公式,这些公式是解决各种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中物理中一些常见的公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

1.速度公式:v = d/t这是最基本的速度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d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给定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例如,当我们知道物体在5秒内移动了100米,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出其速度为20米/秒。

2.加速度公式:a = (v - u)/t加速度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

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最终速度,u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

对于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已知初始速度和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出其最终速度。

3.力的公式:F = ma力的公式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力与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4.万有引力公式:F = G · (m1 · m2)/r^2万有引力公式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其中F表示引力,G表示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在太阳系中,我们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出行星之间的引力,理解行星运动的原理。

5.压强公式:P = F/A压强公式描述了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A表示单位面积。

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压强。

6.功的公式:W = F · d · cosθ功的公式描述了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d表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力所做的功。

7.功率公式:P = W/t功率公式描述了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所做的功,t表示时间。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1.运动学公式:v = v0 + ats = v0t + 1/2at^2v^2 - v0^2 = 2as2.牛顿定律:F = ma3.能量守恒:E = Ek + Ep4.动量守恒:p = mv5.引力定律:F = Gm1m2/r^26.圆周运动:v = ωra = ω^2rT = 2πr/v7.功和功率:W = FscosθP = W/t8.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f = μFn9.能量和功:E = W + Q10.机械能守恒:Ek1 + Ep1 = Ek2 + Ep2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概述,其中包括运动学公式、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功和功率、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能量和功、机械能守恒等。

这些公式在物理学中非常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合外力为零或接近于零,或某个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时,下面的公式适用于一动一静的弹性碰撞模型:Mv1=Mv1'+mv2'①Mv2=Mv2'+M-mv1'②其中,M和m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是碰撞前的速度,v1'和v2'是碰撞后的速度。

在电学中,元电荷的大小为e=1.6×10^-19C。

电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产生: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Q,其中F是电场力,Q是电荷。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决定式为E=kQ/r^2.电场线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AB=WAB/q,其中WAB表示从A到B的电场做功。

电势表示为从某点到无穷远的电势能。

场强可以表示为E=U/(4πkQ/r^2)。

电阻可以表示为R=ρ=l/A,其中l为电线的长度,A为其横截面积。

电流可以表示为I=Q/t,其中Q是电荷,t是时间。

电容可以表示为C=Q/U,其中U是电势差。

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解析

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解析
弹 电 总
11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v 2 qU m
=-△ Ep =-△ Ep =△ E K =△ E

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 —— a qU md
qU l 2 md
2 2 v0
Q=f
W t
相对 s?
W
其它
Fv cos
30 .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1 mv 2 2
vt vt
t
2h g
单位: m/s
v0 h v 0t
gt 1 gt 2
2
10 .角速度:
t
2 T
单位: rad/s v T
n
11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r
1 f
60 f
2
v0 h v 0t
gt 1 gt 2
2
13 .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14 .向心力: F向 v m r a向
k
( 圆轨道
r T
3 2
k)
vy
19 .万有引力定律:
F
G 4
m1 m2 r
2 2 3
, G=6.67 × 10
-11
1 、电荷先中和后均分: 2 、库仑定律: (k=9.0
9
q q 1 q2 r
2 2
q1 2
q2
( 带正负号 )
20 .中心天体质量: 21 .中心天体密度: ρ M 4 πR 3
l
2
U 2l
2
2 qU 1 m C
4 dU 1
34 .动能定理:
W总
14 、电容的定义: 35 .机械能守恒:
mgh 1 mgh 2 1 mv 2 2 2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x = v0cosθt二、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公式:K = 1/2mv^25. 势能公式:Ep = mgh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7. 动能定理:W = ΔK8.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9.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0.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三、能量与动量1. 动量公式:p = mv2. 动量守恒定律:在系统不受外力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3. 能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4. 动能定理:W = ΔK5. 动能公式:K = 1/2mv^26. 势能公式:Ep = mgh7.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8. 动能定理:W = ΔK9.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10.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1.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电场强度公式:E = F/q3. 电势差公式:V = W/q4. 电势能公式:Ep = qV5. 电容公式:C = Q/V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C = 1/C1 + 1/C2(串联),C = C1 + C2(并联)7. 欧姆定律:I = V/R8. 电阻定律:R = ρL/A9. 电功公式:W = UIt10. 电功率公式:P = UI11. 电能公式:E = Pt12.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F/IL13. 磁场力公式:F = BIL14. 磁通量公式:Φ = BS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ΔΦ/Δt)16.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详解版)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竖直上抛运动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重点)超详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了世界的运行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的重点公式,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 * 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 = m * 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1 = -F2,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作用力。

4.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公式为:E = 1/2 * m * v^2,其中E代表物体的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5. 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公式为:W = F * d * cosθ,其中W代表做功,F代表力,d代表力的作用距离,θ代表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二、能量部分1.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公式为:E = 1/2 * m * v^2,其中E代表物体的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2. 势能公式:物体的势能等于其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公式为:Ep = m * g * h,其中Ep代表物体的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公式为:Ei = Ef,其中Ei代表初始机械能,Ef代表最终机械能。

4. 压力公式:压力等于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

公式为:P = F / A,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力,A代表力作用的面积。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高中物理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和公式,这些公式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对高中物理中常见公式的全面总结整理。

一、力学部分1、运动学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 v₀+ at位移公式:x = v₀t + 1/2 at²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2)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公式:v = gt位移公式:h = 1/2 gt²速度位移公式:v²= 2gh(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 = v₀t竖直方向:y = 1/2 gt²合速度:v =√(v₀²+(gt)²)合位移:s =√(x²+ y²)2、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F = ma(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功和能(1)功的计算:W =Fxcosθ(2)动能定理:W 合=ΔEk(3)重力势能:Ep = mgh(4)机械能守恒定律:E₁= E₂(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4、圆周运动(1)线速度:v =ωr(2)角速度:ω =2π/T(3)向心加速度:an = v²/r =ω²r(4)向心力:F = mv²/r =mω²r二、热学部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三、电学部分1、电场(1)库仑定律:F = kQ₁Q₂/r²(2)电场强度:E = F/q (定义式),E = kQ/r²(点电荷的场强)(3)电势差:UAB =φA φB(4)电场力做功:WAB = qUAB2、电路(1)欧姆定律:I = U/R(2)电阻定律:R =ρL/S(3)电功:W = UIt(4)电功率:P = UI(5)焦耳定律:Q = I²Rt3、电磁学(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ΔΦ/Δt(2)安培力:F = BIL (B⊥I)(3)洛伦兹力:f = qvB (v⊥B)四、光学部分1、光的折射定律:n =sinθ₁/sinθ₂2、折射率:n = c/v五、近代物理部分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 mc²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内容,掌握它们对于解决各种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速度=位移/时间:v x t ∆=∆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v x t∆=∆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0v v v a t t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时间公式:0 v v t a =+(2)位移-时间公式:2001v t 22v v x at vt t +=+== (3)位移速度公式:220v =2ax v -(4)推论公式:()0v v v 2x t +==平均 几个常用的推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221321n n x x x x x x x aT -∆=-=-=-=(2)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02v v v 2t v +==。

(3)某段位移内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 =刹车问题注意:刹车时间:0v v t a -=;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加速度为负。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①速度公式:t v gt = ②位移公式:21h 2gt =③速度—位移公式:2t v 2gh =④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t =重力:mg G =(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弹力:kx F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滑动摩擦力:N F F μ=(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压力)A.1F 、2F 同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的方向一致B.1F 、2F 反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C.两个力的合力范围:2121F F F F F +≤≤-正交分解: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直角坐标系)cos sin x y F F F F θθ=⎧⎪⎨=⎪⎩牛顿第二定律:F ma 合=(合力=质量⨯加速度)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国制单位 求加速度a :逐差法 4561232()()(3)x x x x x x a T ++-++=或者34122()()(2)x x x x a T +-+=或者12n n x x a T +-= 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作是初速度为v 0,加速度方向与v 0方向相反,大小等于的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g a =-)(1)竖直上抛运动规律①速度公式:t 0v v gt =- ②位移公式:201h v t 2gt =- ③速度—位移公式:22t 0v v 2gh -=- 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0v t g = 上升的最大高度20v h 2g= (2)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 A 、B 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 为最高点(1)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及解释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及解释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及解释高中物理涉及的公式非常多,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公式及其简要解释:1. 动力学。

动能公式,\[E_k = \frac{1}{2}mv^2\],其中 \(E_k\) 为动能,\(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动量公式,\[p = mv\],其中 \(p\) 为动量,\(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2. 热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Q = mc\Delta T\],其中 \(Q\) 为热量,\(m\) 为物体的质量,\(c\) 为物体的比热容,\(\Delta T\) 为温度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Q = mL\],其中 \(Q\) 为吸收或放出的潜热,\(m\) 为物质的质量,\(L\) 为物质的潜热。

3. 光学。

折射定律,\[\frac{n_1}{n_2} =\frac{\sin\theta_2}{\sin\theta_1}\],其中 \(n_1\) 和 \(n_2\) 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 和 \(\theta_2\) 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透镜公式,\[\frac{1}{f} = \frac{1}{d_o} +\frac{1}{d_i}\],其中 \(f\) 为透镜焦距,\(d_o\) 为物体距透镜的距离,\(d_i\) 为像距。

4. 电磁学。

电流强度公式,\[I = \frac{Q}{t}\],其中 \(I\) 为电流强度,\(Q\) 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 为时间。

电压公式,\[U = IR\],其中 \(U\) 为电压,\(I\) 为电流强度,\(R\) 为电阻。

这些公式只是高中物理中的一部分,每个公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解释。

希望这些简要的公式及解释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高中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一、质点的运动1.1直线运动1.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7.加速度a=(V 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m)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1.1.2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 t=(2h/g)1/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 gt (g=9.8≈10m/s2)3.有用推论V t2–V o2= -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 V o 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高中物理公式表解析

高中物理公式表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1.平均速度:总总t s v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①at v v t +=0②2021at t v s +=③as v v t 222=- ④t v v s t⋅+=20 ⑤221at t v s t -=(2)辅助公式 ①平均速度:20tv v v +=②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v v t =中③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220t s v v v +=中④逐差法:21234569T s s s s s s a ---++=(3)比值公式①速度:v Ⅰ:v Ⅱ:v Ⅲ=1:2:3②第N 秒内的位移:s Ⅰ:s Ⅱ:s Ⅲ=1:3:5 ③前N 秒内的位移:s 1:s 2:s 3=1:4:9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 N -s N -1=aT 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t 1:t 2:t 3=1:(12-):(23-) 3.力学公式①重力:mg G = ②弹簧的弹力:kx F = ③滑动摩擦力:N f μ=④合力的范围:21F F -≤合F ≤21F F + ⑤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下滑分力:G 1=mgsinθ垂直分力(压力):G 2=mgcosθ 4.牛顿第二定律:ma F =高中物理必修2公式3.绳拉船问题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①末速度:gh gt v t 2== ②下落高度:221gt h =③下落时间:g h t 2=5.竖直下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6.竖直上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③上升时间:gv t 0=上 ④总时间:gv t 02=⑤最大高度:gv H 220=7.平抛运动绳子伸缩绳子摆动②合速度:2220t g v v t +=③速度方向:0tan v gt =α ⑤位移方向:02tan v gt =β ⑥飞行时间:g h t 2=,与v 0无关8.斜抛运动③飞行时间:gv t θsin 20=④射程:g v X θ2sin 20=⑤射高:gv Y 2θsin 220=————————————————————— 9.线速度:Tr ts v ⋅==π210.角速度:Tt πϕω2==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ωr v =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T 1=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f n 60= 14.向心力:22222244f mr Tmr mr r v m F ππω⋅=⋅===向15.向心加速度:r f Tr r r v a 22222244ππω====向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gr v =17.方程格式:所需的向心力实际力向==F —————————————————————18.开普勒第三定律:k Ta =2319.万有引力定律:221rmm G F =,G=6.67×10-1120.中心天体质量:2324GTr M π= 21.中心天体密度:)( 33423为近地卫星周期T GT ππR Mρ==22.卫星的运行速度:rGM v =2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RGM g = 24.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km/s 9.71==Rg v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 25.功的计算:αcos Fs W = 26.变力做功的计算:①摩擦力做功:W f = f s ,s 为路程②图像法:F-s 图象围的“面积”代表功 ③功能关系:间接计算功 27.动能:221mv E k =28.重力势能:mgh E p = 29.弹性势能:221kx E p =30.重力做功的特点:tv x ⋅=θcos 02021θsin gt t v y -⋅=tv x 0=221gt y =v v x =gtv y =θcos 0v v x =gt-θsin 0v v y =只与高度有关,p G E W ∆-=31.动能定理:21222121mv mv E W k -=∆=总32.机械能守恒定律:2222112121mv mgh mv mgh +=+33.功率:αcos Fv tW P ==34.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m fv P =→fPm v =选修3-1公式一、电场1、电荷先中和后均分:221q q q += (带正负号) 2、库仑定律:221r q q kF = (不带正负号)(k=9.0×109 N·m 2/C 2,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定义式:qF E =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场强:2AA r QkE = (Q 为场源电量)5、电场力做功:AB AB qU W = (带正负号)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P E W ∆-=电7、电势差的定义式:qW U ABAB = (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qW APA =ϕ (带正负号)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B A AB U ϕϕ-=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dU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mqUv 2=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加速度——mdqUa =偏转量——222v md l qU y ⋅⋅=偏转角——2tan v md lqU ⋅⋅=θ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122122422dU l U mqU md l qU y =⋅⋅= 14、电容的定义:UQC =单位:法拉 F 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kdS C ⋅⋅=πε4二、电路1、电阻定律:Sl R ρ= (l 叫电阻率)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2121R R U U =,总U R R R U 2111+= 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221R R I I =,干I R R R I 2121+=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1nR R R R =+=串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121nR R R R R R =+=并6、I-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Rk 1tan ==θ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U I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R E I +=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r I E U ⋅-= 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电动势E :等于U 轴上的截距 内阻r :直线的斜率短I E r ==θtan11、多用电表: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n 倍,需g R n R )(串1-=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n 倍,需1-=n R R g 并欧姆表:调零内R E I g =,测量RxR E I x +=内 12、电功(电能):Pt UIt W ==对于纯电阻t RU Rt I UIt Pt W 22====13、电功率:UI tW P ==对于纯电阻RU R I UI t W P 22==== 14、电热:Rt I Q 2= 15、热功率:R I P 2=热16、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I U I U EI 内外+= 17、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当r R =时,输出功率最大,rE P 42出=18、电源的效率:rR R E UEI UI P P +====总出η 三、磁场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方向。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外表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外表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解析

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解析

( 带正负号 )
2、库仑定律: F k q1q2 (不带正负号 ) r2
(k=9.0 ×109N·m2/C2,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 )
3、电场强度定义式: E F q
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
Q
4、点电荷的场强:
EA
k
r
2 A
(Q 为场源电量 )
5、电场力做功: W AB qU AB (带正负号 )
1 gt 2 2
③飞行时间: t 2v0 sin θ g
④射程: X ⑤射高: Y
v02 sin 2θ g
v
2 0
sin
2
θ
2g
—————————————————————
9.线速度: v s 2 r 单位: m/s tT
10.角速度:
t
2 T
单位: rad/s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T
轴旋转的磁力矩: M nBIScos
(θ为 B 和 S 的夹角 )
辐射对称磁场中磁力矩最大: M nBIS
8、洛伦兹力: f qvB sin (θ为 B 和 v 的夹角 )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半径: r mv qB 周期: T 2 m (与 v 无关 ) qB
10、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 v E B
2 qU v
m
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 —— a qU md
偏转量 —— y
qU l 2 2md v02
偏转角 —— tan
qU l md v02
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y
qU 2 l 2
2md 2qU1

物理高中所有公式图片及解析

物理高中所有公式图片及解析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共点力平衡
2.板块模型
3. 传送带模型
三、曲线运动
四、天体运动1.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图
2. 变轨模型
五、碰撞和动量守恒
六、1.弹性正碰
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
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八、1.加速+偏转模型
电偏转: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偏转角:
荧光屏上的偏移量:
2. 电场+重力场的叠加场
▲图中qE=mg,则θ=45°
九、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1. 找圆心、求半径、算时间
物理方程:
几何关系:
速度偏向角:
▲算时间:
2. 磁聚焦“透镜”
磁场圆半径与轨迹圆半径相等,即
3. 有效切割长度
▲三种情况中有效切割长度均为d3.电磁感应中的杆+导轨模型运动过程中:
十、理想变压器
十一、原子物理1.光电效应3. 氢原子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振光(亦称线偏振光或称平面偏振光):只有一个方向振动成份的光。
部分偏振光:各振动方向概率不等的光。可看成相互垂直两振幅不同的光的合成。
2.方法、定律和定理
①旋转矢量法:
v
如图,任意一个简谐振动ξ=Acos(ωt+φ)可看成初始角位置为
A
φ以ω逆时针旋转的矢量
v A
在x方向的投影。
ω
φ
o
x
相干光合成振幅:
电场的环路定理: ∫
Ev

v dl
=

dφ B dt

v E静

d
v l
=
0
(静电场无旋)
生电场)
∫v
E感

v dl
=

dφ B dt
(感生电场有旋;变化的磁场产生感
安培环路定理: ∫
v B

v dl
=
μ0I
+
μ0Id
∫v
B稳

d
v l
=
μ0I
(稳恒磁场有旋)
∫v B感

d
v l
=μ 0ε 0
dφ e dt
′=
v F
;万有引力定律:
v F
= −G
Mm

r2
∑ v
3.动量定理: I
=
Δ pv
→动量守恒: Δ pv
=
0
条件
v F外
=
0
∑ v
4.角动量定理: M
=
d Lv dt
→角动量守恒:
Δ
v L
=
0
条件
v M外
=
0
5.动能原理: A = Δ E k (比较势能定义式: A保 = − Δ E p )
6.功能原理:A外+A非保内=ΔE→机械能守恒:ΔE=0 条件A外+A非保内=0
光电效应方程:hν=
1 2
mv2+A
其中:
逸出功A=hν0(ν0红限频率)
最大初动能
1 2
mv2=eU(a Ua遏止
电压)
3.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则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ε=hν=mc2 对比光的二象性: ε=hν=mc2
p=h/λ=mv
p=h/λ=mc
注:对实物粒子: m = m0 >0 且ν≠c/λ亦ν≠V/λ;而对光子:m0=0 且ν 1− V2
振幅
ξ=Acos(ωt+φ-2πx/λ)
的x
0
0 0
(振 位动 移量
点 处 相
点 处
相处 位落


位初


简谐振动方程:ξ=Acos(ωt+φ) 波形方程:ξ=Acos(2πx/λ+φ′)
相位Φ——决定振动状态的量
振幅A——振动量最大值 初相φ——x=0 处t=0 时相位 频率ν——每秒振动的次数
决定于初态 (x0,V0)
1.矢量叠加原理:任意一矢量
v A
可看成其独立的分量
v Ai
的和。即:
v A

v Ai
(把式中
v A


rv
、Vv

av

v F

v E

v B
就分别成了位置、速度、加速度、力、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
度的叠加原理)。
2.牛 顿 定 律 :
v F
=m
av


v F
=
d pv dt
);
牛顿
第三

律:
v F
v M
=
rv ×
v F
(大小:M=rFcosθ方向:右手螺旋
法则)
5.动量:
pv
=
v mV
,角动量:
v L
=
rv
×
v mV
(大小:L=rmvcosθ方向:右手螺旋法则)
∫ ∫ v
6.冲量:I
=
Fv dt (= Fv Δt);功: A =
Fv ⋅ d rv (气体对外做功:A=∫PdV)
7.动能:mV2/2 8.势能:A保= – ΔEp不同相互作用力势
*自感:L=Ψ/I
单位:亨利(H)
*互感:M=Ψ21/I1=Ψ12/I2 单位:亨利(H)
⑥电流:I
=
dq dt

*位移电流:ID
=ε0
dφ e dt
v ⑦*能流密度: S
=
1 μ
v E
×
v B
v E
单位:安培(A)
v S
v
2.实验定律
B
①库仑定律:Fv
=
Qq 4πε 0 r 2
rv0
②毕奥—沙伐尔定律:d
孤立系统:ΔS>0
实质:在孤立系统内部发生的过程,总是由热力学概率小的宏观状态向热力学
(熵增加原理)
概率大的状态进行。亦即在孤立系统内部所发生的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
11. 库仑定律:
增大的方向进行。
v F
=
k
Qq
rˆ (k=1/4πε0)
r2
12.
高斯定理: ∫∫
Ev

v dS
=
q ε0
(静电场是有源场)→无穷大平板:E=σ/2ε0
光程:L=nx(即光走过的几何路程与介质的折射率的乘积。
相位突变:波从波疏媒质进入波密媒质时有相位π的突变(折合光程为λ/2)。
拍:频率相近的两个振动的合成振动。
驻波:两列完全相同仅方向相反的波的合成波。
多普勒效应:因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改变的现象。
衍射:光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自然光:一般光源发出的光
θ
2R
2 R 2π
θ2
I
rP θ1
oR
I
电磁学
1.定义:

v E

v B

E = F /q0 单位:N/C =V/m
B=Fmax/qv;方向,小磁针指向(S→N);单位:特斯拉(T)=104高斯(G)
v F
=q(
v E
+
Vv
×
v B
)洛仑兹公式
∫ ②电势:U =

v E

d rv
r
∫ 电势差: U
=
E= Ek +Ep=kA2/2
n2 γ 布儒斯特定律
*波动能量: ω
=
1 2
ρω 2 A2
I=ω V
=
1 2
ρω 2 A2V
∝A2
*驻波: 波节间距d=λ/2 基波波长λ0=2L 基频:ν0=V/λ0=V/2L; 谐频:ν=nν0
*多普勒效应:
←λ→ L
机械波ν ' = V + V R ν (VR——观察者速度;Vs——波源速度)
量C与过程有关,等容热容量Cv与等压热容量Cp之间的关系为:Cp= Cv+R
10.
压强: P =
F S
=
I Δ tS
=
2 3

11.
分子平均平动能: ω
=
3 kT 2
;理想气体内能: E
=
M μ2
(t
+
r
+
2
s ) RT
1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f (V ) = dN (意义:在 V 附近单位速度间隔内的分子 NdV
A= A 1 2 + A 2 2 + 2 A 1 A 2 cos Δ φ
A1 o
A
A2 x
其中:Δφ=φ1-φ2–
2π λ
(r2–r1)当Δφ=
2kπ 极大(明纹) (2k+1)π极小(暗纹)
当φ1-φ2=0 时,光程差δ=(r2–r1)=
kλ 极大(明纹) (2k+1)λ/2 极小(暗纹)
②惠更斯原理:波面子波的包络面为新波前。(用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c2
=C/λ 4.海森伯不确定关系: ΔxΔpx≥h/4π ΔtΔE≥h/4π
波函数意义: ψ 2 = ψ 0 2 =粒子在t时刻r处几率密度。
∫∫∫ 归一化条件: ψ 2 dV = 1 Ψ的标准条件:连续、有限、单值。
(二)狭义相对论:
1.两个基本假设:①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在所有惯性系中光速相同,与光源运动无关。 ②狭义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成立。
4πε 0 r 2
∫ 电势:U a =
∞ a
v E
⋅ d rv
(对点电荷U
=
q 4πε 0 r
);电势能:Wa=qUa(A= –Δ
W) 17. 18.
电容:C=Q/U
;电容器储能:W=CU2/2;电场能量密度ωe=ε0E2/2
磁感应强度:大小,B=Fmax/qv(T);方向,小磁针指向(S→N)。
定律和定理
7.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M RT 或P=nkT(n=N/V,k=R/N0) μ
8.能量均分原理:在平衡态下,物质分子的每个自由度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其大小都
为 kT/2。
9.热力学第一定律:
ΔE=Q+A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10.热力学第二定律: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v E

v dl
+
∫ 电动势: 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