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
关于促进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视角
21 0 0年 2月 第 2 9卷
第 1 期
理 工 高 教 研 究
J un l f i e d ct n n c n e eh o g o ra o g r u ai i c &T c n l y H h E o iS e o
中实现 自身价值 的本领 。实 际上 , 高校 毕业 生的就业
能 力往往 不单纯 指某一 项技能 或能力 , 而应是 多种 能
二 、 校 层 面 : 善 以 指 导 就 业 为 中 心 高 完 的 高 校服 务 体 系
社会提 供有 用 的服务 并实 现其人 生价 值 , 再仅 仅 限 得 的能够 实现 就业 理 想 、 足 社 会需 求 、 不 满 在社 会 生 活
20 0 9山西 省 教 育 科 学 “ 一 五 ” 划 课 题 ( D一 9 0 ) 2 0 十 规 Z 0 0 9 ;0 9山西 省 软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项 目 (0 9 40 9—0 ) 2 00 14 3.
设 和人 才 市场 体 系建 设 。本 文 将从 国际 经 验 的分 析 织 的界定 , 的 是 “ 体 获 得 和保 持 工作 、 工作 中 指 个 在
视角 出发 , 深入 探 讨如何 促进 和完善 高等 教育 大众化 进 步 以及 应对 工作 生活 中 出现 的变化 的能力 ” 即 ,
应对 技术 与劳 动力 市 场条 件 变 化 和 随 身携 带 的 能力
及 资格 。
对 于高校毕 业 生来 说 , 是指 高校毕 业生 在校期 就
者的需 求发 生较 大 的变化 , 一个 合格 的劳动 者 能否 为 间通 过知识 的系统 学 习 和综 合 素 质 的 大力 开 发 而 获
国外如何引导大学生就业
国外如何引导大学生就业随着冬季降临,2015届大学生招聘渐入高峰期,这个冬天对明年毕业的同学们来说会是暖冬吗?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最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除了社会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外,大学生缺乏强势技能、没有实践经验、职业规划不明确等自身原因,也是就业的“拦路虎”。
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是怎么引导大学生就业的。
在美国,面对就业难,许多大学毕业生心态稳定,接受现实,降低要求,积极适应。
同时,美国高校、政府和社会团体等,也都会有一些积极的努力和尝试。
许多美国著名院校会设立专项资金,成立跨学科教学研究中心,推进边缘学科发展,拓展学生就业视野。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包括从学生入学选专业、系统的职业规划、择业技巧,到毕业就业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美国劳工部就业统计局会定期在全国采集数据,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和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未来10年的就业环境等,并出版成册,供美国大学生就业参考。
此外,已有近2000家高校和2000多家用人单位加入到美国大学和雇主联合会,每年为100多万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而英国政府于2004年创立了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旨在培养大学生企业家。
随着影响的扩大,这个委员会已升级为创业教育中心,为英国百余所高校提供创业辅导,为毕业生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等。
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资助并大力推行全国学徒服务计划,为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积累工作经验和相关技能。
瑞典工业部、教育部、高教局、创新局、创业中心、学生商务机遇中心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会,倾听学生自主创业者所遇到的挑战和所亟须的帮助。
瑞典工业部每年投入约500万瑞典克朗(约合461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在创新研发中取得突出成就、并乐于通过自主创业将研发成果转化成商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新西兰的高等院校一般都设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就业招聘、求职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新政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2 2年 1月 0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文社会科学版) 人
J un l f in N r l nv ri ( u nt s& S ca S in eE io ) o r a o J i o i s y H ma ie l ma U e t i o il ce c dt n i
长 期 以来 。 国实 行 自 由 择 业 的 就 业 制 度 , 业 美 就 活 动 纯 属 自发 。 邦 政 府 不 直 接 干 预 大 学 生 就 业 , 联 但
为 大学 生 就 业 提供 了完 善 的就 业 法 律 法规 体 系 , 如
月 , 国 高 校 毕 业 生 签 约 率 仅 为 4 %。 而 且 , 学 生 全 5 大 初 次 就 业 的 工 资 在 下 降 ,以 往 的 一 些 热 门 专 业 的 就 业率 也 在下 降 。
经成 为 就 业 大军 中 的 “ 殊 群 体 ” 截 至 20 年 6 特 。 09
业 压 力 , 也 存 在 着 政 策 之 间 缺 乏 协 调 性 、 策 执 行 但 政 不 到 位 等 问题 。 世 界 上 其 他 国 家 也 同 我 国 一 样 面 临
着 促 进 大 学 生 就 业 的 难 题 .并 在 解 决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在 经 济 危 机 的 冲击 下 , 中 国 陆 续 颁 布 了 一 系 列
促 进 大 学 生 就 业 的 政 策 。2 0 0 9年 1月 l 日 , 务 院 9 国
办 公 厅 公 布 《 于 加 强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工 关 作 的 通 知 》,0 9 年 3月 1 日 , 育 部 下 发 《 家 促 20 7 教 国
的 问 题 上 采 取 了 积 极 的 应 对 措 施 。借 鉴 美 国 、 国 、 英
大学生国际交流经验分享与启示
大学生国际交流经验分享与启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国际交流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国际交流,学生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同时也能够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与大家分享如下:首先,国际交流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国外的留学经历中,我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与当地的学生和居民交流,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历史背景等。
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其次,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个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
在和外国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使用目标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
这不仅能够加深对该语言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能力。
我曾经因为语言的障碍而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培养,我最终能够用流利的英语与他人交流,并且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国际友谊。
另外,国际交流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外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依赖家人和老师,而是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压能力。
不仅如此,我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和个性的人相处,提高了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此外,国际交流也让我在学习和研究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国外的大学里,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和教授,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科研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不仅了解了最新的学术进展,还学习了先进的学习方法和科研技巧。
这些经验和启示让我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并且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国际交流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的机会。
在与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交流和互动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且为我提供了与国际精英接触和竞争的机会。
国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及借鉴
在实施方式上,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是常见的政策措施。例如,美国政府为鼓 励企业增加雇佣提供了就业补贴,而德国政府则通过对失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 来增加就业机会。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员工培 训和开展技术创新。
在调控手段上,政府通常会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 例如,当失业率上升时,政府通常会加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 机会;而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则会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控制通货膨 胀压力。
借鉴意义
国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成功的财政政策需要政府具备高效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在这方面,一些 国家的政策制定过程存在一定的政治干预,导致政策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其次, 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需要更多。一些政策在短期内可能带来积极效果,但长期 来看可能导致结构性问题。因此,制定财政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长期发展目标。
4、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 对屋顶绿化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和推动屋顶绿化的良好氛围。
四、结论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措施,具有显著的优点。然而,我国在推动屋 顶绿化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借鉴国外的政策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 屋顶绿化的发展,使城市的天空变得更加绿色、宜居。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 识和发挥屋顶绿化的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公众参 与,共同推进城市的绿色发展。
结论
国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虽然 不同国家的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但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降低失业率、促 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我国而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是应对就业困境的关键。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 整体性、针对性、可持续性以及与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性,以实现促进就业的 长效机制。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面临的大学生就业挑战不尽相同。
本文将对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比较与研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步入社会。
然而,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部分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就业难的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中国的高校数量庞大,但不同高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容易找到就业机会,而许多普通高校的学生面临着就业竞争的困难。
其次,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
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选择了热门专业,导致相对就业率偏低。
再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了就业结构矛盾。
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了一部分就业岗位的变动,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最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保障力度不够。
部分失业大学生面临着生活困境,缺乏就业安全感。
二、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备受关注。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普遍较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高水平的教育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其次,美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技能和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容易找到与之匹配的工作。
再次,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失业救济制度完善。
失业大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救助和援助,减轻了生活压力,增加了就业的灵活性。
最后,美国鼓励创业和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创造就业岗位。
三、中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与借鉴通过对中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存在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首先,中国应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国际经验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的启示
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如何合理 的配置人力资 源 , 已成为社
会面 临的突 出问题 , 方 面社会急 需大量 的人 才 , 一 另一 方 面
却在人才 的大 量积 压和浪费 , 造成大学 生就业 的闲难 。通
过就业 指导 , 大 学生进行 职业生 涯的规 划 , 他们早 着手 对 让 早 准 备 , 他 们 了解 就 业 政 策 、 业 形 势 , 握 J 人 单 位 的 需 使 就 掌 } = H 求信息 , 了解 社 会 发 展 对 人 的需 求 状 况 , 使 大 学 生 在 从 选 择 职 业 时 把 自己 的需 要 与 国家 对 人 才 的 需 要 相 结 合 , 自 把 己 的 才 能 、 识 、 趣 、 好 与 所 从 事 的 1 作 相 结 合 , 能 相 知 兴 爱 职
( ) 利 于 国 家对 人 力资 源的 合 理 配置 。 一 有
在 L本 , 5 I 自 0年 代 以来 , 立 大 学 得 到 长 足 发 展 , 私 目前
它们担负着 8 %左右 的在校大学生 的教育任务。面对 日本 当 0
今 的 生 源 危 机 , 立 大 学 和 私 立 大 学 问 以及 私 立 大 学 自身 之 国
21年 1 0 0 2月
教 学研 究
理论研究
国 际经 验 对 我 国 高 校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实 践 的启 示
赵 昕
( 州 大 学物 理 工 程 学 院 , 南 郑 河
郑州
4 00 ) 5 0 1
【 摘
要 】做好 毕业生 的就 业指导 工作 , 无论是对 国家 、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 高 学 校 整 体 办 学 效 益 , 动 高 等 教 育改 革 提 推
从欧美经验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zs eahhm)提 供 的 中 国专 利 的 检 索 l/ fu . jd t 点共有 1 6个 : 利 申请 号 、 利 名 称 、 专 专 摘 要 、 利 申请 t期 、 类 号 、 利 的 主 分 专 3 分 专 类 号 、 利公 开号 、 利公开 t 专 利 申 专 专 3、
请 人 、 利 发 明 人 、 址 、 利 国际 公 布 专 地 专
械 工 程 ;7 物 理 ;8 电学 。 我 们 可 以 从 () ()
以 上 知 识 分 类 中 查 找 所 需 要 的 内 容 。 如 中 国 专 利 网 ( t : w w s o o . /io ht / w .p . v ns / p / i g c p
此 外 . 理 工 科 的学 生 认 为 专 利 与 他 们 排
维普资讯
2 08. 0 6
问题探 讨
从欧美经验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水
杨 国 军
( 山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河 北 唐 山 0 3 0 ) 唐 60 4
政 府 的 有 效 干预 和 推 动 欧 美
大学 生就 业 已成 为 1 突 出 3益
以 美家学就服的。 国大生业务 欧曩 篇
大 一 大 生就 务 系经 娄 :学 ;业 体 ;验 实现 人 才 资源 配 置 。各 国政 府 及 劳 k八 土月 服 健q 于 儿 J J : 刀
动 部 门一 般 都 建 立 了全 国通 行 的就 业 指 导 与 服务 网络 平 台 ,为 大 学 生 与用 人 单 位 双 方 提 供 交 流 媒 介 。政 府 的 有 效 干 预 和 推动 发 挥 了
没 有 什 么 关 系 . 实 , 利 文 献 中 附 带 的 其 专
大学生就业促进策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2012年12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Dec.2012第29卷第12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29No.12大学生就业促进策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刘建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430205)摘要:大学生就业是一个世界难题,各国政府都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予以促进。
纵观各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中,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策略:立法促进,政策扶持;重视就业指导和服务;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培养;鼓励自主创业以促进就业。
国外的经验,对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促进;启示收稿日期:2012-10-25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2-0042-03作者简介:刘建安(1954-),男,湖北石首人,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
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迅猛浪潮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并已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几乎存在于主要国家的发展中。
各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借鉴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对规范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必然会有所助益。
一、各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1.就业需求不足。
从需求角度看,工作岗位的数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是就业难的成因。
就数量而言,高等教育规模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
高校扩招速度过快,必然使原来过于依赖中低端劳动力供应的劳动力需求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不相适应,就会产生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
同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大学毕业生的逐年持续增加形成反差。
从结构上看,一些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对文化素质较差,学历水平较低的非大学毕业生劳动力需求巨大,相反,需要高学历大学生的岗位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如近年来,泰国、西班牙大学生就业率不及中小学文化水平人群。
2.就业意愿偏差与就业能力不足。
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界2 0o. ,1() 0, 9
罢
【孙淑军. 3 】 傅书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对 蚕 策研究U- J 药学教育, 1,3 2 00) 0 ( . 主
究2 7o) ,0, . 0 ( 3
【】 4龙妍 . 陈刚大 学生就业 问题 的比较研 究卟 职教探 索与研f 罾
用人单位结合起来 , 真正 做 到产 学 研 相 结 合 。 ( ) 四 结合 国 际 经 验在 全 国推 行 知 识 教 育 和 技 能教 育相 结 合
的制 度
情 绪 调 整 等 ;接 着 给 予 年 青 人 在 环 保 职 位 、信 息 技 术 和媒 体 技 术 、 健 和 人 性 化 服 务 、 府 和 公 共 服 务 四个 领 域 中选 择 其 中 之 保 政
( 辑 : K) 编 Z
吾
一
,
有 薪 实 习 六 周 , 后 年 青 人 将 参 加 一 个 有 州 或 地 方 领 导人 参 最
加 的毕 业 仪 式 , 展 现 他 们 在 暑 期 所 学 的 内容 。 邦 政府 鼓 励 州 并 联 和地 方 政 府 尽 早 执 行 2 0 0 9青 年 暑 期 实 习计 划 , 工 部 就 业 培 训 劳 署 还 要 求 各 州 、 方政 府 快 速 清 除 现 有 的就 业 障碍 , 暑 期 为 青 地 在 年人扩大就业机会。 ( ) 年塑造计划 四 青 为 使 包 括 大 学 毕 业 生 在 内 的广 大 青 年 能顺 利 就 业 ,美 国 政
课程 , 得学位 , 生就会作为军 队官员被 委派到 军队就职 , 获 学 并
德 国 政 府 在 国 内 就 业 市 场 上 对 本 国 毕 业 生 采 取 保 护 性 措 施 , 外 来 的劳 动 力 设 置 很 高 的 门槛 , 国 留学 生 要 想 获 得 德 国 给 外 劳 工 部 的 工 作 许 可 非 常 困难 , 因为 德 国劳 工 局 只允 许 外 国人 填 补 那些 德 国 人 不 能 胜 任 或 无 法 填 补 的 工 作 空 缺 ,这 从 一 定 程 度
大学生就业的全球化视野与国际交流
大学生就业的全球化视野与国际交流在当今世界,大学生就业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交流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开始注重招聘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大学生。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全球化视野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首先,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对大学生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些公司和组织希望招聘具备国际背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拥有全球化视野的大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和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环境,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
因此,通过国际交流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增加职业发展的机会。
其次,国际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视野拓展的机会。
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授交流和互动,大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这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和见识,还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在全球化时代,这些能力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国际交流也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和社交网络。
通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参与国际会议和活动,大学生能够结识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人士,并与其建立起联系。
这种人脉和社交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包括实习、就业和创业等方面。
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国际交流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拓宽自己的职业选择范围。
在全球化的时代,很多行业和领域都与国际合作和交流息息相关。
通过参与国际项目和活动,大学生能够了解各个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并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和组织。
这样,大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出明智的选择。
总之,大学生就业的全球化视野与国际交流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拥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经历,大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开拓职业发展的机会,并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国际化视野与竞争力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国际化视野与竞争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往,学生们主要考虑的是国内就业,但现在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
因此,大学生需要具备全球化的眼光和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取得成功。
首先,了解国际就业市场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就业市场的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和便捷。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大学生可以了解国际就业市场的最新趋势和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专业选择和学习方向。
此外,通过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和实习经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目标行业的国际标准和规范,提前适应并满足其要求。
这样的经验不仅可以增加竞争力,还可以增加求职者的信心和胜任力。
其次,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也是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是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外语。
另外,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掌握其他国际语言,如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等也能为大学生增加竞争力。
除了语言能力,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沟通也同样重要。
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宽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国际化就业环境。
此外,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社团和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还包括社交能力、领导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
参加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使大学生在国际化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最后,持续学习和不断自我提升也是大学生提高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关键。
在大学期间,学生们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仅仅局限于课程知识的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
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一些新技能和新知识,例如数据分析、编程等,可以为大学生增加在国际化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此外,持续学习还可以保持求知欲,使大学生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就业环境。
大学生国际交流经验与启示
大学生国际交流经验与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大学生国际交流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与各国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学生们不仅可以拓宽眼界、增长见识,还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并且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国际交流的经验和启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话题。
首先,大学生国际交流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大学生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增长见识的经历将使他们更加开放、包容,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
由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全球意识的人更容易融入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并且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
其次,大学生国际交流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
当大学生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时,他们必须使用英语或其他外语作为沟通工具。
这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且通过与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言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求职技能,对于那些想要在国际范围内工作或与外国人进行业务往来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大学生国际交流可以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
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们必须学会倾听、理解、接纳并与他人建立联系。
同时,他们还要学会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并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合作。
这些跨文化沟通技巧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极为宝贵,特别是在国际公司或跨国企业中工作时。
大学生国际交流也可以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大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全球范围内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在国外学习或实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国际化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且对他们的简历和求职过程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通过与国际文化交流,大学生们还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提升自信心,并且拓宽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国际交流的经历将增加大学生们胜任职业的竞争力。
然而,在参与大学生国际交流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全球视野与国际化就业机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全球视野与国际化就业机会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化就业机会的能力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全球视野,以及如何顺利融入国际化就业市场。
一、培养全球视野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视野已经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必备的素质。
培养全球视野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增加交流机会、提高文化素养和语言技能,使他们更加适应未来国际化就业市场的需求。
首先,培养全球视野可以为大学生拓展视野。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大学生可以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培养全球视野可以增加大学生的交流机会。
有了全球视野,大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如交换生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合作,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和交流平台。
再次,培养全球视野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技能。
通过接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大学生可以开阔思维、拓展知识面,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
此外,全球视野还促使大学生学习多门外语,提高语言技能,为国际化就业做好准备。
二、融入国际化就业市场的机会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就业市场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在寻求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然而,要融入国际化就业市场,大学生面临着一些机会和挑战。
机会方面,国际化就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到国外工作、实习或深造,与全球顶尖企业和专业人士进行合作,拓展职业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挑战方面,国际化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更高。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也至关重要。
大学生需要具备优秀的英语或其他外语水平,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商务礼仪,灵活适应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
三、如何培养全球视野与扩展国际化就业机会为了培养全球视野和拓展国际化就业机会,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全球合作
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全球合作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合作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和全球合作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将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拓展国际视野以及培养全球合作能力,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性拓展国际视野是指通过了解和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方式,使自己能够超越国界的限制,更好地理解世界。
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全球思维和全球竞争力。
首先,拓展国际视野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以推动国内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拓展国际视野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不同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中,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真正融入和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建立良好的跨文化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再次,拓展国际视野可以帮助大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许多企业和组织都在寻求拥有全球背景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拓展国际视野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就业环境,并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交流和合作。
二、培养全球合作能力的方法全球合作能力是指在跨国际、跨文化合作中具备解决问题、沟通合作和推动目标实现的能力。
培养全球合作能力需要综合运用语言沟通、文化适应、合作协商等技能,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交换项目或国际志愿者活动来拓展国际视野和锻炼全球合作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在实践中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其次,大学生可以利用各类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
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和专家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学习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再次,大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一门外语,并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拓展国际视野。
大学生就业与国际交流机会
大学生就业与国际交流机会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交流机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国际交流机会的关系,并分析国际交流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影响。
1. 国际交流扩大就业机会国际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在国际市场上寻找人才。
通过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积累国际化的工作经验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自己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国际交流提升就业竞争力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国外同龄人的交流和学习,大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对自身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完善。
此外,国际交流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其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3. 国际交流拓宽视野国际交流为大学生拓宽了视野。
通过亲身经历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制度,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样性,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从而在职业发展中更具领导力和创新力。
拓宽的视野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选择空间。
4. 国际交流促进个人成长国际交流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国际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加独立和自主。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5. 国际交流激发创业激情国际交流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通过与国外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交流和学习,大学生能够了解到国际创业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此外,国际交流还有助于拓宽大学生的人脉资源,提供更多的跨国合作机会,从而为创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抓住国际交流机会。
国际交流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视野,提升了就业竞争力,还促进了个人成长和创业激情的激发。
就业压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基于英美的经验
就业压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基于英美的经验摘要:近年来,面临经济市场化和高校教育大众化趋势,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框架”为缓解就业提供了有益帮助,英国的“三位一体”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在提升就业率方面获得了成功。
英美经验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
文章借鉴国际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83-03世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美国和英国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实践指导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对促进我国高校在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英美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国际竞争激烈,各国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世界每天都有数以万计毕业生在为工作奔波。
美国度过2010年的经济复苏后,目前再次面临经济疲软风险,失业率高达9.1%,用人机构在雇人方面格外谨慎挑剔,整体就业市场萎靡不振。
2010年,高校在校生人数逾1600万,就业形势严峻。
毕业生只能和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平等竞争,很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辍学或没有大学学历及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无法找到工作。
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机构ceri最新统计,相比前两年,2011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首次出现回暖。
就业机会仅限于某些针对服务业的专业:会计、金融、经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
其他专业学生没那么幸运,纯文科专业最糟糕。
针对这种状况,美国正酝酿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及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扩招最直接后果导致就业竞争加剧。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2002年度毕业生中,67%的人找到全职或兼职工作,20%的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还有7%的人处于失业状态。
大学生就业促进策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大学生就业促进策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刘建安【期刊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12【摘要】大学生就业是一个世界难题,各国政府都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予以促进。
纵观各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中,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策略:立法促进,政策扶持;重视就业指导和服务;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培养;鼓励自主创业以促进就业。
国外的经验,对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world problem. The government of each country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it and takes some a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it. The measures various countries adopted embody some common strategy : promotion of the legislation, policy aid, attention to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service, focus on student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ncouragement of self-employed entrepreneurship.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has very strong enlightenment and affords lesson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总页数】3页(P42-44)【作者】刘建安【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2【相关文献】1.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 贾万刚2.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 贾万刚;3.患者决策辅助工具促进分担决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 史晓誉;王海银;谢春艳;金春林4.医保支付促进慢性病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 陈志鹏;杨金侠5.促进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J], 鞠佳雯;李妍;蒋柳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 教师 从 事低 收入 家 庭 学 生 的教学 服 务 工作 的大 学 生 , 可 以享 受贷 款 免除 的政策 。 建设 人 力 资源 信 息交 换 网 络 , 促进 大 学 毕业 生 的供
需匹 配
工 作 信 息 在大 学 毕 业 生 的就 业 过 程 中 扮演 着 重 要
角色 , 作 岗位 信 息 越 透 明 , 学 毕 业 生 越 容 易 找 到 工 工 大
促进大 学生就 业的 国 际经验
针对 大 学 毕 业 生 的就 业 难 问题 , 界 各 国政 府 、 世 高校
至专 注于 创业 领域 的研 究和 教 学 。 目前 已有超 过 5 0 0 家
是 免 除学 生 的贷款 , 借款 者完 全 和永 久 性 残疾 或 死 亡 除 等 原 因之 外 , 于连 续 5 在指 定 的 小学 或 中 学作 为 全 对 年
作 。 日本 政 府采 取 了许多 专 门针 对 毕 业 生 的措 施 , 针对 新大 学毕 业 生 , 公共 就 业保 障 办 公 室根 据 毕业 生 的特 定 需求 提供 就 业信 息 ; 业 咨询 与 配 置服 务 。针 对 尚未找 就 到工 作 的 毕 业 生 , 要 求在 就 业 保 障 办 公 室 登 记 , 他 则 为 们 提 供就 业 咨询 与就 业 信 息 , 提供 与 寻 找工 作 有 关 的课 程, 以外包 的方式 由公 司和 指 定 学校 提 供职 业 培 训 。德 国的 统计 部 门 、 工 部 门 以及 各经 济 企 业协 会 经 常发 布 劳 就 业 指导 信息 , 对 大 学毕 业 生选 择职 业 具 有宏 观 指 导 这 作 用 。英 国高 校 一般 都 设 有“ 毕业 生 就 业指 导 服 务部 ” , 这 既 是学 生们 就 业信 息 的 主要“ 据 库 ”又 肩 负着 为 他 数 , 们排 忧解 难 、 对症 下 药 的心理 辅导 任务 。“ 业生 就业 指 毕 导服 务部 ” 资料 非 常 丰 富 , 仅 有 用 人 单 位 的 需 求情 的 不 况, 也包 括各 种奖 学金 、 育基 金资助 下 的深 造途 径 。在 教 英 国 大学 里 做 就 业 辅 导 的老 师 大 多都 拥 有 心 理 学 等 专 业 的博 士学 位 , 因此 对于 毕 业 生 的辅 导 除 了择 业外 , 还 包括 了个 性 分析 、 职业 生涯 设计 等更 为重 要 的 内容 。
杉 矶 分校 , 其创 业相 关课 程 已经 高达 2 4门, 芝加 哥大 学 、 麻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大学等也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精 力 。许 多高校 还推 出了大 学生创 业 计划 , 比如 , 省理 工 麻 学 院 的“ 0万 美金 创业 计划 竞 赛 ” 已举 办 了 1 年 , 响 1 , 8 影 巨大 。 印度 早在 16 就 提 出 了“自我 就业 教 育 ” 96年 的概 念 ,9 2 印度 科技 部成 立 了 “ 家科 技创 业 人才 开 发 18 年 国 委 员会 ”该委 员会 为 提 高在 校 大 学生 的创 业 意 识 , 过 , 通 些科 研 机构 组织“ 技 创 业营 ” 科 活动 , 大 学 生提 供 与 为 各类 企 业家 、 行 家 以及 技术 研 究 开发 机 构 的专 家 接触 银
文
\
与交 流 的机会 。
‘
鼓 励大 学生 到特 定地 区和 行 业就 业 在 各 国大 学 毕业 生 的 就业 分 布 中 , 一个 突 出的特 点 就是地 区就业 不均 衡 。比如法 国 , 毕业 生在 北部 地 区 , 尤 其是 巴黎 有更 好 的就 业 前 景 , 在 南 部 , 而 失业 率 则 可 能 要 高一 些 。芬 兰 也有类 似情 况 , 大学 分 布于 整个 国家 , 但 大 部分 就业 机会 在 赫尔 辛基 周 围的核 心地 区 。印度 为解 决大学 生就 业 问题 , 实施 了农村 就业 计划 。例如“ 农村 服 务 中心 计划 ”“ 村 工程 计划 ” , 、农 等 向失业 的大 学毕 业 生 和 文 凭持 有者 自谋 就 业 提供 援 助 , 励他 们 在 农村 建 立 鼓 车间, 从事 农 业机 械 的安 装 、 修 、 备和 零 部 件供 应 等 维 设 技 术服 务 工作 , 提 供就 业 的财 政 支 持 。美 国 联邦 政府 并 为 了鼓 励大 学 毕 业 生 到特 定 的地 区 或 行 业 从 事特 定 的 职 业 , 采取 了许 多激 励 措 施 , 中最 为 常 见 的 做 法就 也 其
大 学 设立 了毕业 生 自主 创 业 的课 程 。 比如 , 州 大学 洛 加
和 企 业 采 取 了 许 多 有 力 措 施 ,以缓 解 大 学 毕 业 生 的就 业 难 问题 ,大 学 毕业 生 也 调 整 自身 的就 业 预 期 ,适 应 变 化 的人 力 资 源 市场 状 况 。这 些做 法 和 措 施对 于 破 解 我 国 大学 生 就 业难 题 有 积 极 的 借 鉴意 义 。 改 善 高 等 教 育 方 式和 专 业 设置 , 高大 学生 能力 提 田 高等 教 育 是 决 定 毕业 生 素 质 的重 要 因素 , 为 了解 决 永 大 学 毕业 生 就 业 问题 ,许 多 坡 国家 对 高等 教 育 体系 也进 行 了一些 改 革 。法 国 的 高等 教 育机 构 ( 校) 公 司之 间签 学 和 订 合 同 , 行 定 向培 养 , 生 实 学 毕业 后 可 以直 接 到这 些 公 司 工作 , 程 学 、 业 学和 三 年 工 商 制 大 学 的学 生 主 要依 靠 这 些 就业 合 同来 就业 。在 教 学 内 容上 ,印度 各 高 校 正 在 不 断 改造 传 统 专 业 ,调 整 和 增 设 新的专业, 以适应 社 会 经 济 、 现 代 科 技和 人 自身 素 质 发 展 的需要 。为提 高教 学质 量 , 印 度 还专 门成立 教育 质 量监 督 机 构 , 高等 教 育机 构 和 课 对 程 进 行评 定 ,帮 助 大学 改进 教 学 和 科 研 并 进 行 其他 改 革 。加 拿 大则 实行“ 作 教 育课 程 ”推 行 企业 和 学 校合 合 , 作 的教 育 模式 。凡 是大 二 或 以 上 的学 生都 要 到 企业“ 带 薪 实 习 ”并且 要经 过企 业 和 学校 的 考核 , , 成绩 合 格者 才 能 取得 学 分 。 目前 , 拿 大全 国提供“ 作 教 育课 程 ” 加 合 的 大 学 已超过 10 ,每年 参加 的学生 约 7 人 。参 加过 0所 万 “ 作 教育课 程 ”的学 生 不仅 更 容 易找 到 专业 对 口的工 合 作 , 薪也 比一般 的毕 业生要 高 。 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