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在我国逐渐兴起,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社会组织是相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一种独立的社会实体,其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和公益事务,包括慈善、教育、环保、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果,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且种类日益丰富。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各类社会组织超过100万个,其中民间非营利组织占比例最高。
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服务的提供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有所变化。
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社会组织将不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会在慈善、教育、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不断拓展,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提供。
2.高效化管理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将逐渐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组织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担当社会职责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3.科技创新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将离不开科技的创新。
通过借助新科技的力量,社会组织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并且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三、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社会组织的发展虽然所向披靡,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不规范由于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公益性质,其运营和管理存在较大的特殊性。
同时,目前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薄弱,管理规范程度不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将社会组织作为非法牟利的渠道,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2.缺乏人才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其需要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
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社会发展和心理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篇文章将介绍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对人类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入。
他们关注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探讨人们是如何与他人互动和相互影响的。
例如,研究者们探究社会认知、社会认同、社会公平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者们还运用问卷调查、观察研究、神经科学技术等方法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数据。
这些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心理学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研究趋势和挑战。
第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跨文化研究的兴起。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交往和互动已经越来越不受限于国界和文化背景。
因此,研究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并且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存在差异。
这种跨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人类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理解。
第二个发展趋势是社交媒体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的社交方式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社交媒体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他们研究社交媒体在形成社会认同、社会比较、网络欺凌等方面的作用。
另外,一些专门从事在线心理辅导的机构也出现,通过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
这些研究和实践都表明了社交媒体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三个趋势是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例如,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神经机制。
社会学中的历史分析方法及其探究
社会学中的历史分析方法及其探究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动因。
在社会学中,历史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轨迹,预测社会未来的趋势。
本文将探究社会学中的历史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社会学中的历史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是社会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它通过探究社会历史过程中的演变和发展,来分析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历史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比较分析法、纵向研究法、横向研究法、历史演进法等等。
1.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各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从而发现其内在的共性和差别。
比较分析法通常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进行考察,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社会现象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2. 纵向研究法纵向研究法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它通过对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时间段呈现的变化、演进、延续等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纵向研究法需要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因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发展轨迹。
3. 横向研究法横向研究法是比较分析法的一种扩展,它通过对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差别。
横向研究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有助于预测和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4. 历史演进法历史演进法是最早的历史分析方法之一,它关注的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演化轨迹。
历史演进法通过研究社会历史的演变轨迹,从而找到社会变革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演进法需要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社会趋势和发展方向。
二、历史分析方法的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在社会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社会现象研究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研究
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研究第一章:引言多元文化社会是指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移民的增多,多元文化社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第二章: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趋势2.1 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全球化的加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经济、技术和信息流动的背景下,人们的跨国移动变得更加容易和普遍。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2.2 移民的增多移民是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战争和灾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其他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移民的增多不仅增加了社会的文化多样性,还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为了应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挑战和机遇,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多元文化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护少数文化群体的权益,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为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章:多元文化社会的影响3.1 文化交流与融合多元文化社会的存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
这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3.2 社会凝聚力的增强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凝聚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多元文化社会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活力,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3.3 经济发展的推动多元文化社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经验和技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多元文化社会也为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商机,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开题报告范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开题报告范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开题报告范文篇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杆系构成,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
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
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
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办公楼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办公楼经济所占的比重快速增加,办公楼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办公楼设计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现代办公楼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1.1国内外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研究及发展有以下几方面(1)在计算理论方面。
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中已采用的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可靠度理论,概率极限状态计算体系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的微观断裂机理、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理论及非线性变形的计算理论等方面也需要更大的突破,并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中。
(2)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功能化,cad、pkpm等软件系统的开发,缩短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3)在材料研究方面。
混凝土主要是向高强、轻质、耐久、易成型及具备某种特殊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方向研发。
钢筋的研发方向则是高强、防腐、较好的延性和良好的粘结锚固性能。
(4)在结构型式方面。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抗裂性能好,可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各种应用发展迅速。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社会比较研究,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讨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比较现象,揭示其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心理机制。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比较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深入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界定社会比较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明确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接着,我们将回顾社会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起源到现阶段的主要研究脉络和理论成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当前社会比较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问题进行概述,包括社会阶层比较、文化比较、性别比较、城乡比较等方面。
我们将总结当前社会比较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面临的挑战,为后续的分析和探讨奠定基础。
通过本文的概述部分,读者可以对社会比较研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明确其研究意义和价值,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推动社会比较研究的深入发展,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分析社会比较研究,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社会比较研究在理论构建、方法论应用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理论构建方面,社会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日益丰富和完善。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社会比较理论,如相对剥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为社会比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这些理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比较过程的理解,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指导。
在方法论应用方面,社会比较研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
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大数据分析、计算社会学等定量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拓宽了社会比较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也提升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保障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社会保障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摘要】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和结构,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探讨了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不同国家社会保障支出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国际比较,现状分析,结构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建议,展望,启示,未来发展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社会保障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社会保障支出是各国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所开支的资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之一,也是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支出的国际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个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
通过对国际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也各有特点,有的国家注重养老保险,有的国家注重医疗保障。
在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中,我们发现社会保障支出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会拥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到,它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社会不平等。
通过对国际社会保障支出的经验借鉴,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国际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分析国际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总体支出水平的比较。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约为16%,但各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023年职业生涯社会环境分析(通用6篇)_1
2023年职业生涯社会环境分析(通用6篇)职业生涯社会环境分析篇11、社会环境: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已从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
加上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加上近期的国际金融风暴,造成有钱的不愿投资怕夸本,没钱的做什么都很难。
每当人类经过一次重大变革或一次金融风暴后,总是新的机会在产生,有的机会在消失。
只有那些先知先觉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走向成功,而那些抱着旧观念不放的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2、就业环境:我们将处于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下岗及待就业人员已越来越多。
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再加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至少要有一技之长,才能立与不败之地。
行政管理专业具备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也具备了理论基础。
3、职业分析及企业分析:a、职业分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企业分析:企业要有竞争力,口碑要好,最好是上市公司。
职业生涯社会环境分析篇2社会环境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通过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法制建设发展方向,寻求各种发展机会。
影响职业生涯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企业相对集中,优秀企业也就比较多,个人职业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多,因而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反之,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个人职业选择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个人职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欲望的基本因素。
它主要包括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社会文化设施等。
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能力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为职业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价值观念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社会主体价值取向所左右的。
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选题目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和《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她们都主动争取恋爱的对象,敢于反抗男权主义,敢于为自己争取平等的机会。
从而表现了两位女主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独特命运,为当时的人们展现出另类婚恋观,是具有新女性意识的女性。
然而,由于文化环境和思想观念的不同,伊丽莎白和白流苏面对婚姻和爱情所采取的态度表现了女性对于爱情和婚姻追求的差异,看似相似的婚姻结局却给人两种完全不同内心感受。
研究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和《倾城之恋》中主人公婚恋观的比较,剖析两部作品体现出的不同婚恋观点的诸多因素,揭示出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对当时社会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研究,使我们对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境地有所思考,并对当代的女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前对张爱玲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张爱玲小说手法的特异,意象、象征、心理分析等等,缺乏对张爱玲作品的风格、结构、主题等更全面的把握。
对《傲慢与偏见》的研究也偏向于伊丽莎白的独立自主、追求平等的人格;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
以往的对《倾城之恋》和《傲慢与偏见》研究仅仅侧重于对某一方面的的分析,很少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性的比较研究,使人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西文学的差异和联系。
研究方法:文本细读法:仔细研读两部作品,把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及观点态度,探究所蕴涵的情感内涵。
比较学的研究方法:着重对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对婚恋的选择、态度及其原因进行比较,以差异性作为比较重点。
应用领域:文章主要应用于中国文学史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研究、外国文学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高等教育中,毕业论文是学生们展示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深入挖掘相关文献,准确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在国内,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也有所不同。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文献、理论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梳理和分析上。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者们更加注重对数字文献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揭示研究领域的新动向。
此外,跨学科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文献综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在理工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涌现给研究者带来了更多的研究可能性,因此在文献综述中,学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技术发展的脉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
总的来说,国内研究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特点,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相关研究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以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与国内相比,国外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术深度和创新性。
在国外,学生需要通过对国际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权威渠道的文献检索,及时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从而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外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上。
国外学者更加注重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
因此,学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社会研究方法文献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它通过系统性的观察、测量、比较和解释来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而文献研究作为社会研究方法之一,是通过对现有的书籍、文章、报纸、杂志、研究报告等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阅读和分析,以获取现有知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详细阐述文献研究的定义、特点、使用原则以及它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文献研究主要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和评估来获取知识,对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经济资源要求相对较低。
其次,文献研究可以通过梳理过去研究的发展脉络,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与成果,有助于研究人员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
再次,文献研究可以提供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对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
最后,文献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归纳与分析,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途径。
文献研究在社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设计研究方案和解决问题提供基础。
其次,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建立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型,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证依据。
再次,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优化研究设计和流程。
最后,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和局限性,并寻求解决办法,推动研究领域的进步。
综上所述,文献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研究方法,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阅读和分析,为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理论模型和提出研究问题,优化研究设计和流程,发现研究问题和局限性,推动研究的进步。
尽管文献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
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级是评估企业或机构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绩效。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ESG评级已经成为投资者、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ESG评级的现状、进行比较,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ESG评级现状近年来,中国的ESG评级市场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主要的ESG评级机构包括中信建投、大成、中金、中债、融爱信等。
这些机构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的ESG信息,为投资者提供ESG评级服务和指导。
在ESG评级过程中,这些评级机构主要考虑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然而,与国外的ESG评级机构相比,国内ESG评级的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国内ESG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相对较低。
由于缺乏普遍认可的ESG评级标准和指标,不同机构可能使用不同的评级方法和体系,导致难以比较不同机构的评级结果。
其次,国内ESG评级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机构过于依赖企业自报的ESG信息,而没有进行独立的调研和验证,从而可能影响评级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国外ESG评级现状相比之下,国外的ESG评级市场更加成熟和规范。
全球知名的ESG评级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劳氏、信诺和罗布(RobecoSam)等。
这些机构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全球范围内的ESG评级和相关数据。
国外ESG评级机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外ESG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和体系更加规范和成熟。
它们通常使用标准化的ESG评级指标和评分体系,使得不同机构的评级结果可比性较高。
其次,国外ESG评级机构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相对较高。
它们会进行独立的调研和验证,确保评级结果客观准确。
同时,国外ESG评级机构还提供ESG评级报告,详细介绍企业的ESG绩效和风险。
三、国内外ESG评级的比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ESG评级,都有其优势和劣势。
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创新。
而在学术界中,课题研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那么,课题研究现状及其可行性如何呢?一、课题研究现状1.研究对象课题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某个物种、物质或现象,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一问题,如文化、教育等。
2.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很多,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的目的:即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办法。
(2)研究的对象:选择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入探讨。
(3)研究方法: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实验和分析,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4)研究成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者对目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推进学科的发展。
3.应用领域课题研究一般是应用于学术研究领域,也可以应用于政策制定、市场推广、企业管理等领域。
其中,课题研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占比较大。
4.难度程度课题研究的难度程度比较大,需要深入探讨研究对象,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的成果也尤为重要,需要对学科的发展有所推动。
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选题的可行性选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很重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是否有价值:也就是说,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否值得研究?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2)研究对象的可研性:是否可以进行一定的探讨和研究?有没有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可行性如何?(3)研究对象是否有足够时间和资金的支持:是否需要过长时间的研究,需要多少资金投入,对于研究者和资助方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4)研究领域的前景:课题研究的领域是否有前途?对于学科的发展是否有帮助?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可以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可以提高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
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规律和趋势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社会发展理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几种重要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社会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是现代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因素和力量的相互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因此,现代社会学理论强调了社会学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认为只有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该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四、比较研究通过对以上几种重要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它们都强调了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和力量的相互作用。
其次,它们都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不同的发展理论侧重点不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经济基础对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现代社会学理论则更加强调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1.研究初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选题初期,国内研究者主要关注于选题的理论探讨,涉及领域包括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为选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研究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选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如企业改革、金融市场、社会保障等。
此外,研究者还关注选题在国际比较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3.研究深化期(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国内研究者在继续关注选题在实际应用研究的同时,开始加强对选题的理论创新。
研究范围逐渐拓展至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呈现出跨学科、多元化的特点。
同时,国内研究者开始重视选题的实证研究,利用大数据、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选题进行深入剖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1.选题的引入与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外研究者较早地关注了选题,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焦点集中在选题的理论体系、实践应用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
这一阶段,选题在国外研究领域的地位逐渐确立。
2.研究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研究者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拓展,涉及领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等。
同时,国外研究者开始关注选题在各国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3.研究成熟期(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国外研究者在选题研究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继续深化选题的理论探讨;另一方面,注重选题的实证研究,利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选题进行深入剖析。
此外,国外研究者还关注选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问题,以期为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表明,选题研究已逐渐成熟,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迁,选题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
《社会死亡:奴隶制比较研究》札记
《社会死亡:奴隶制比较研究》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4)二、奴隶制及其历史形态 (5)2.1 奴隶制的定义与特征 (6)2.2 奴隶制的历史形态 (7)2.2.1 古代奴隶制 (8)2.2.2 中世纪奴隶制 (10)2.2.3 近现代奴隶制 (10)三、奴隶制与社会死亡 (11)3.1 社会死亡的定义与类型 (12)3.2 奴隶制下的社会死亡现象 (13)3.3 社会死亡的原因与影响 (14)四、奴隶制比较研究 (16)4.1 奴隶制在不同文明和地区的比较 (17)4.2 奴隶制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 (18)4.3 奴隶制的废除与影响 (20)五、结论与启示 (21)5.1 研究结论 (23)5.2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24)一、内容概览书中概述了奴隶制的历史背景和起源,作者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奴隶制发展进行考察,揭示了奴隶制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存在形态和演变过程。
从历史角度看,奴隶制是人类社会漫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制度,涉及种族、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本书对奴隶制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作者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奴隶制实践,探讨了奴隶制的本质特征,包括奴隶的非人化、剥削和压迫等。
书中也揭示了奴隶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奴隶与主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在社会中的地位。
书中详细分析了奴隶制在不同地区的实践及其特点,通过对古代罗马、古希腊、古埃及以及中世纪欧洲等地的奴隶制进行比较,揭示了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奴隶制形态及其特点。
这些比较揭示了奴隶制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助于深入理解其本质和影响。
本书还探讨了奴隶制的遗产和影响,尽管奴隶制在历史进程中逐渐被废除,但其遗留问题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
种族歧视、社会不公等问题都与历史上的奴隶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在总结中强调了反思和启示的重要性,作者呼吁人们深刻反思奴隶制的教训,以期在现代社会中避免类似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报告
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报告引言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可以发现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揭示其变化原因,以及提出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就某一特定领域进行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其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领域背景简要介绍分析的领域背景,说明为何选择该领域进行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
历史回顾详细介绍该领域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以及重要里程碑。
可以结合时间线图或表格呈现相应数据。
现状分析分析并对比领域的现状和历史时期进行对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科学进步及创新以领域的技术、科学进步和创新为视角,分析现状和历史时期的差异。
比较从前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与现在的最新技术的差异,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变革。
社会、政策环境分析社会和政策环境对领域的影响,对比历史和现在的社会形态和政策政策支持。
考察对领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国家和地方对该领域的政策支持。
经济影响对比该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的经济影响,关注国内外市场情况、产业链变化、经济利益分配等因素。
分析与该领域相关的就业情况、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等。
社会观念变化分析社会观念在该领域的变化,包括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等。
考察从前的社会观念对该领域的限制,以及现代社会对该领域的需求和期望。
结果和讨论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分析,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未来方向。
结论简要总结整个分析报告,强调该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涉及的参考文献,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排列。
以上为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团体工作论文动机效应论文
团体工作论文动机效应论文摘要:个体在团体工作时动机并不一定会流失,个体在团体工作情境下动机提升具有可能性。
团体动机获得效应不仅存在于真实的工作学习情境中,也存在于认知性的工作学习情境中,且这种动机提升现象是有持续性的。
一、能力较弱者在团体中的动机获得效应——理论解释(一)Khler 效应:最早的系统地阐述团体动机获得理论的心理学家是Khler教授。
基本观点是小团体从事联合性质的任务或活动时,能力较差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有所提升( Khler动机获得效应)。
实验分两部分,在单独情境和联合团体情境下,让被试完成一项简单的体力任务。
在单独情境下,一人用手拽住与重物联结的一个握棒,并测算被试坚持的时间;在联合任务情境下,所要提起的重量是单独情境的两倍,由两人合作完成。
合作者分执两端的握棒,中间由滑轮相连。
这样,只有在两人都能够坚持的时候,任务才能够持续下去,否则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中断都会宣告任务的结束。
通过这个研究,Khler教授得出了动机获得效应和差异效应。
(二)上行比较:根据Festinger(1954)的社会比较理论,个体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表现。
Stoebe等(1996)根据社会比较理论提出了目标比较模式,他们认为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中并没有提供明确的标准来定义好的表现时,个体将会以团体中其他人的表现为标准,并据以设定自己的表现目标。
能力较弱者比较的基准就是能力较强者的表现,其透过观察能力较强者的表现,设定尽可能接近能力较强者表现的目标。
这种以能力较强者的表现为参照标准的社会比较方式即上行比较。
(三)社会不可或缺性导致个体在团体工作时动机流失的原因之一,就是个体对于自己的努力对团体结果的贡献性的知觉(Kerr & Bruun, 1983)。
Hertel等(2000)认为,这种知觉也有可能导致动机提升效应,他们并以动机的工具性—价值模式来描述这种现象。
根据这个模式,当个体知觉自己的努力对某种有价值的目标(不论是个人目标或团体目标)的贡献是可有可无的时候(工具性程度较低),个体付出的努力程度会较低;当个体知觉自己的努力对有价值的目标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性程度较高),个体将会付出较高程度的努力。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社会比较研究(d e)现状与发展趋势邢淑芬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摘要社会比较是人类普遍存在(de)一种社会现象,在西方关于社会比较(de)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界(de)一个重要课题.该文从社会比较(de)概念、类型、动机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外近50年来研究者关于社会比较(de)研究脉络;最后,在回顾近几年研究(de)基础上对社会比较(de)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社会比较,上行比较,下行比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de)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de)比较,在一种比较性(de)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de),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de)标准来定义.Festinger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又可称为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de)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de),其研究具有重要(de)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于社会比较(de)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西方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关于自我和社会影响等相关领域.从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de)概念以来,研究者对社会比较进行了不断(de)探索.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外近50年来关于社会比较(de)有关研究,并指出了今后研究(de)方向..1 社会比较(de)概念和类型研究社会比较(de)概念1954年,Festinger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比较(de)概念和理论,被称为“经典(de)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体内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de)驱力,这种把自己(de)观点和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de)过程,即为社会比较.Festinger进一步认为,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de)社会比较是存在区别(de):首先,个体在与他人进行能力比较时,有一种向上(de)驱力,这种驱力源于个体要求自己做得更好(de)价值取向,正是这种单向向上(de)驱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其次,个体在能力(de)社会比较过程中,存在一种“非社会抑制”(non-social restraints),而在观点比较中不存在;即个体可以完全改变自己(de)观点,但却无法完全改变自己(de)能力[1].Schachter对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进行了拓展,他认为当个体处于一种新(de)或模糊(de)情绪状态时,又无法用生理、经验(de)线索判断自己(de)情绪状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通过社会比较来对自己(de)情绪状态进行评价[1].这样Schachter 社会比较(de)维度扩展到了情绪领域.其实,社会比较(de)内容范围是很广泛(de),有关人类自我(de)各个方面(如身体健康状况、学业成绩、体像等)都可以作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de)内容和维度[2~4].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比较研究(de)逐渐深入,研究(de)内容和维度也在不断扩充.简而言之,所谓社会比较,就是把自己(de)处境和地位(包括能力、观点、身体健康状况等)与他人进行比较(de)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de)成分;社会比较(de)过程和信息对人类来说具有基本(de)进化价值.社会比较类型(de)研究关于社会比较(de)类型,研究者进行了不断(de)探索,提出了种种不同(de)理论假说和模型.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种: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平行比较在经典(de)社会比较理论中,Festinger[1]提出了相似性假说(similarity hypothesis),认为个体想了解自己(de)观点和能力,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直接、客观(de)手段,这时个体就会倾向于与他人,而且与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de)他人进行比较,因为相似(de)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de)信息,这就是“相似性假说”.如果既没有客观(de)标准,也没有相似(de)他人与之进行比较,个体对自己(de)观点和能力评价就是不稳定、不精确(de).Goethals和Darley利用归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相似性假说,提出了相关属性假说(related attribute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个体不是与行为表现相似(de)他人进行比较,而是与行为表现相关(de)特定属性(性别、努力程度、经验等)相似(de)他人进行比较.相关属性假说主要运用归因理论来阐述个体社会比较对象(de)选择,比相似性假说更清楚、更具有描述性色彩;当个体获得比较对象(de)相关属性信息时,社会比较对自我具有更大(de)影响力[5].Wheeler和Martin在相关属性假说(de)基础上,提出了“代表比较模型”(proxy comparison model).该模型认为个体想利用社会比较信息,形成对自己要执行某项新任务(de)未来行为表现(de)预期;该行为对个体来说是未曾经历过(de),一旦失败代价很大,因此个体希望对自己未来(de)行为表现做出一个正确(de)预期.这时一个人正好在这种条件下完成了此项任务,因而这个人可以作为代表(proxy),使个体对自己(de)未来行为表现做出预期[5].后来,Wheeler等人进一步提出,代表比较模型必须符合三个前提条件:(1)代表在完成此项任务时,做过最大(de)努力;(2)在现实情境中,往往不知道代表是否做过最大(de)努力,所以个体与代表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属性;(3)仅仅是付出最大努力(de)相关属性不适合用来预测个体(de)未来行为表现[6].无论是相似性假说、相关属性假说还是代表比较模型,都支持个体(de)社会比较是和与自己相似(de)他人进行(de),即平行比较.但是,后来有研究者发现不相似(de)他人,在社会比较中能够提供更为丰富(de)评价性信息.上行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Wheeler等人首次提出了上行比较(de)观点,认为个体喜欢和比自己等级高(de)他人进行比较,为了与他人寻找差距,达到自我(de)进步(de)目(de)[5].Collins在此基础上也认为,上行比较更有助于个体(de)自我评价.但不同(de)是Collins认为个体(de)预期会对上行比较(de)效果产生决定性(de)作用:如果预期自己将来会和上行比较目标不同,就会有一种对比效果(contrast effect),个体就会萌生一种自卑感,产生更为消极(de)自我评价;如果个体预期自己将来会与上行比较目标状态相同,就会有一种同化效果(assimilation effect),提升其自我价值感.所以该理论又称为“上行同化理论”[7].下行比较(dowdward social comparison)早在1962年,Hakmiller就提出了下行社会比较(de)观点,他认为当个体(de)自尊受到威胁时,会倾向于和比自己差(de)人进行社会比较[1].直到1981年,Wills在前人研究(de)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系统(de)下行比较理论,简称DC 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任何消极生活事件时,个体(de)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这时个体倾向于和比自己处境差(de)人比较,以此来维持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8].由于下行社会比较理论从比较(de)方向和动机两方面发展了经典(de)社会比较理论,又被称为“新社会比较理论”.建构性社会比较(constructive social comparison)不论是平行比较、上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个体都是和现实中(de)他人进行比较,但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比较建构性(de)研究引起了研究者(de)兴趣,Goethals提出了建构性社会比较理论.[5]该理论认为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可能仅仅是根据自己(de)想象,在头脑中主动建构他人可能是如何想、如何做(de),并与自己头脑中建构(de)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建构性比较而获得(de)自我产生式(de)比较信息可能会先于通过现实比较而产生(de).2 社会比较(de)动机和策略研究社会比较动机(de)研究从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以来,关于社会比较动力机制(de)研究很多,已比较完善.研究者从不同(de)侧面提出了很多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自我满足.自我评价经典(de)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de)目(de)是为了获得关于自己能力和观点(de)准确(de)自我评价,了解自己(de)观点是否正确以及自己(de)能力水平,而且只有与相似(de)他人进行比较才能获得准确、稳定(de)自我评价.Tesser提出了自我评价维护模型(即SEM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具有维护积极自我评价(de)根本需要,个体进行社会比较不是为了减少对能力和观点(de)不确定性,而是为了维护积极(de)自我评价.该模型进一步提出心理上(de)亲近鼓励两种类型(de)评价过程:对比过程和反射过程(reflection process).在对比过程中,亲近他人被看作是评价自我(de)标准,产生对比效果,因此个体积极(de)自我评价受到威胁;而在反射过程中,亲近(de)他人不是被看作评价自我(de)标准,而是对自我(de)表征,产生同化效果,个体会沉浸在亲近他人(de)荣誉之中,以维护积极(de)自我评价[9].但McFarland和Buehler等发现,当亲近(de)他人对于个体来说已成为其自我概念(de)重要组成部分时(如恋人、伴侣和父母等),这些重要他人(de)成功对个体也不会产生对比效果,而是同化效果[10].自我完善Wheeler等[5]利用等级评定范式做了个实验,把被试分成高、低两个动机组,结果发现高动机组(de)被试倾向于选择比自己等级高(de)人进行比较.由此,Wheeler认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de)动机是源于对自我完善(de)追求,通过经常询问:“我和他(她)还相差多少呢”激励自己做得更好,提出了社会比较(de)自我完善动机.当个体与比自己优秀(de)人比较时,不仅对自己有鼓舞作用,而且可以获得如何提升自己(de)有效信息.等[3]研究发现,癌症病人会花更多(de)时间阅读其他病人(de)积极内容,而且阅读积极内容越多,病人(de)积极情绪体验会越多.一般来说,积极(de)榜样可以使病人感到鼓舞和安慰,否则会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紧张.Blanton和Buunk等[11]对初一(de)学生进行了研究,也发现被试一般会主动选择同性别(de)成绩比自己稍好一点(de)同学进行比较.学生如果选择与比自己学习成绩好(de)同学进行比较,其学业成绩会得到一定(de)提高,社会比较水平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de)预测作用.LockWood和Kunda[12]研究发现上行比较对自我(de)影响,依赖于个体对自己未来达到他人成就状态(de)知觉,当个体认为自己可以取得同样(de)成功时,才会产生积极(de)鼓舞作用;但当个体感觉尽最大努力也无法达到上行比较(de)目标时,上行比较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自我满足Wills下行比较理论认为[5]个体倾向于与比自己差(de)人进行比较,来维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达到自我满足(de)目(de),下行比较有着很好(de)适应功能和调整作用.同时,时间性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可能通过贬低时间距离远(de)自我,赞赏时间距离近(de)自我来保持良好(de)自我感觉;也就是说,人们进行下行(de)时间比较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精确(de)自我评价,而是为了使自己现在(de)自我感觉好一些[13].下行比较是应对压力事件(de)一种机制.Buunk和Oldersma[14]通过研究发现,下行比较对于出现关系问题(特指恋爱关系)(de)个体是有效(de)应对机制,可以使个体降低参照点,改变评价关系(de)标准,尤其是对那些过度依赖社会比较信息作为评价自己处境(de)个体来说,下行比较可以提高他们对恋爱关系(de)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Lockwood[15]发现下行比较对自我产生(de)影响并不是单一(de):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不会像下行比较目标一样不幸时,下行比较会提高其自我评价;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也会像下行比较目标一样不幸时,这时下行比较会威胁其自我概念,同时也会提高个体保护自己免受同样命运(de)动机和自我管理策略.下行比较(de)潜在影响会随着时间(de)推移而下降.Gibbons和Blanton[16]发现学生考试失败后,就降低自己(de)学业比较水平,与成绩更差(de)人进行比较,只会暂时地解除心灵(de)痛苦.因为长时间、反复(de)进行下行比较,会在潜意识中产生一种自我认同感,这样个体就会降低其成就动机、策略(de)有效性以及对良好结果(de)期望.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下行比较是一种以情绪为定向(de)应对策略,坚持性在其中是不起作用(de),从长期来看,对人(de)发展没有益处.社会比较策略(de)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能力非凡(de)人,也会遇见比自己更有才华(de)人,上行比较是不可避免(de),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是,有研究者发现维护积极(de)自我价值感是人类(de)根本需要,当个体面临消极(de)社会比较信息时,会采取各种各样(de)社会比较策略来应对威胁[8],这些社会比较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回避比较社会比较可能是不令人愉快(de)、痛苦(de).Brickman和Bulman[1]发现当两个人在一个重要(de)维度上进行比较时,一个人如果相对位置比较低,就会采用回避比较(de)策略来应对消极(de)情绪体验.回避比较是个体所采用(de)一种自我保护性策略,而不是自我满足策略;也就是说回避比较不会使个体感觉良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由于比较所带来(de)痛苦.选择新(de)比较维度当个体在某个领域(de)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会通过关注自己其它领域(de)才能或长处来应对威胁.这一思想是自我确定理论(de)核心内容,该理论认为,当个体(de)某一领域(de)自我受到威胁时,个体不需要应对这个领域(de)自我,而是需要维护一个整体(de)自我,这时个体通过关注自己其它积极(de)领域,达到维护总体自我价值感(de)目(de)[17].这一策略又被称为“补偿策略”,所谓补偿就是通过关注自我积极(de)方面,来抵消或平衡自我消极(de)方面使自尊所受到(de)威胁.补偿策略被认为是维护个体自尊(de)一种机制和应对策略,而且不需要幻想和曲解现实(如外部(de)指责或怀疑消极反馈).降低社会比较(de)水平和数量当在一个对自我概念很重要(de)维度上表现得不令人满意时,个体会在这个维度上降低其社会比较(de)水平.Gibbons[18]等发现在竞争激烈(de)大学里,大多数(de)大学生无论其实际(de)学业成绩如何,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社会比较水平.同时还发现成绩差(de)学生不仅不会降低社会比较(de)水平,而且会减少社会比较(de)数量,同时增加与自己过去成绩或自己内部标准进行比较(de)数量.个人内部(de)比较可以减少社会比较带来(de)不愉快(de)体验,也可以知道自己过去(de)学习策略是否有效,以更好地掌握自己(de)学习进程.降低比较维度(de)重要性SEM模型[9]认为个体具有维护积极(de)自我评价(de)根本需要,当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de)积极自我评价造成威胁时,个体会采取一系列(de)措施来维护积极(de)自我评价,如:个体会首先通过降低所比较维度对自己(de)重要性,同时也会从心理上疏远比自己优秀(de)人.这种结论是基于上行比较倾向于引发防御性(de)归因策略这一理论前提,这些防御性(de)归因策略能够有效(de)维护自我概念,而且个体必须相信自己这些带有偏见性(de)解释.天才效应Alicke[19]等发现个体应对消极(de)社会比较,还有一个相反(de)维护自我概念(de)机制——夸大优秀他人(de)能力,即提升比较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天才效应”.这种策略一般是在他人明显地优越于自己,而且不容易否认社会比较信息(de)有效性(de)情况下个体所采用(de)维护自我概念(de)机制.举一个简单(de)例子:某个学生考试连续地不如同学,他会通过夸大其他同学(de)学习能力来维护自我概念,这就像乞丐不会嫉妒国王(de)富有一样(de)道理.3 对社会比较未来研究趋势(de)展望Wheeler对社会比较研究(de)发展轨迹作了一个形象(de)比喻:就像覆盖着白雪(de)后花园里(de)一只小松鼠(de)脚印,弯弯曲曲、时隐时现;一会消失在榆树附近,接着又出现在枫树旁边.那么,今后社会比较(de)研究,其轨迹又会伸向何方首先,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认为,观点和能力都是进行社会比较(de)重要内容和维度;但是近50年来,关于观点比较(de)研究却并不多见.然而新(de)观点是如何形成(de),又是如何在人们大众间传播开来,并逐渐地被大众所接受,这些相关(de)研究都具有重要(de)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未来(de)研究中应受到研究者(de)重视.其次,对社会比较内在(de)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de)探索.从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de)概念(de)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主要是集中在对社会比较外在过程和现象(de)探索上,比如社会比较(de)参照群体.但是对社会比较内在(de)认知过程和相应(de)心理机制探讨(de)不是很多.在未来(de)10年内,随着研究方法(de)日益改进,关于社会比较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de)研究,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de)课题.再次,社会比较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de)心理现象,其研究具有重要(de)应用价值,社会比较过程被看作是压力应对过程(de)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抑郁病因源(de)重要元素.现在研究者关于社会比较(de)研究已从理论探索阶段逐渐地转移到了应用阶段,如探索社会比较与癌症病人、职业枯竭、身体满意度、天才儿童和学习不良儿童(de)自我概念等相关领域结合起来.但是,社会比较理论(de)应用价值是非常广泛(de),目前(de)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探索.最后,由于社会比较是一种内隐(de)心理过程,人们声称(de)社会比较与其真正(de)社会比较习惯经常是不一致(de),运用自我报告(de)方法往往得不到真实、可靠(de)数据资料,所以精确(de)实验室设计应受到研究者(de)重视.同时,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其研究(de)社会价值,很多研究都是在现实情境中进行(de),而且对社会比较(de)长期效果(de)考察只有采用追踪研究才能证明.因此,实验法、生态化和追踪设计是社会比较研究方法中(de)主要趋势.总之,社会比较(de)研究经过了一个短暂而又丰富(de)发展过程,在这50年中,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从理论探索到应用研究,使得社会比较理论不断地完善和扩展.并且在未来社会比较(de)研究中,仍会表现出持续(de)生机和活力.。
ESG研究综述与展望
ESG研究综述与展望ESG(环境、社会、治理)研究是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从综述和展望两个方面来探讨ESG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综述近年来,ESG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识到,ESG因素不仅影响企业的价值,还对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企业的ESG表现成为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ESG研究的综述中,环境、社会和治理是三个关键领域。
环境方面包括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碳排放、水资源管理等。
社会方面则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员工福利、供应链管理等。
治理则涉及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独立性等。
通过评估企业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可以综合考量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ESG研究的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定性研究通常通过深入调研和问卷调查来了解企业的ESG情况。
而定量研究则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以支持对企业ESG表现的评估。
这些方法的结合使得ESG研究能够全面而准确地评估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展望未来,ESG研究将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对未来ESG研究的展望:1. 高质量数据的需求:随着ESG研究的普及,投资者对高质量的ESG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
未来将需要更准确、全面的数据来支持ESG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表现。
2. 投资者需求的变化:未来的投资者将更加注重ESG因素对企业绩效和价值的影响。
ESG研究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3. 行业间的比较:未来将出现更多的行业间ESG表现比较的研究。
这将有助于投资者识别出哪些行业在ESG方面表现较好,以及哪些行业存在较高的风险和挑战。
4. ESG整合到投资决策流程中:未来,ESG研究将与金融和投资领域更加紧密地结合。
投资者将把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各个环节,从股票选择到风险管理等方面。
综上所述,ESG研究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ESG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投资者将更加重视企业的ESG表现,并将其纳入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邢淑芬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2)摘要社会比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西方关于社会比较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该文从社会比较的概念、类型、动机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外近50年来研究者关于社会比较的研究脉络;最后,在回顾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比较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会比较,上行比较,下行比较。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
Festinger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社会比较又可称为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于社会比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西方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关于自我和社会影响等相关领域。
从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的概念以来,研究者对社会比较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外近50年来关于社会比较的有关研究,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1 社会比较的概念和类型研究1.1 社会比较的概念1954年,Festinger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比较的概念和理论,被称为“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体内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力,这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即为社会比较。
Festinger进一步认为,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社会比较是存在区别的:首先,个体在与他人进行能力比较时,有一种向上的驱力,这种驱力源于个体要求自己做得更好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单向向上的驱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其次,个体在能力的社会比较过程中,存在一种“非社会抑制”(non-social restraints),而在观点比较中不存在;即个体可以完全改变自己的观点,但却无法完全改变自己的能力[1]。
Schachter对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进行了拓展,他认为当个体处于一种新的或模糊的情绪状态时,又无法用生理、经验的线索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通过社会比较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1]。
这样Schachter社会比较的维度扩展到了情绪领域。
其实,社会比较的内容范围是很广泛的,有关人类自我的各个方面(如身体健康状况、学业成绩、体像等)都可以作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内容和维度[2~4]。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比较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维度也在不断扩充。
简而言之,所谓社会比较,就是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包括能力、观点、身体健康状况等)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的成分;社会比较的过程和信息对人类来说具有基本的进化价值。
1.2 社会比较类型的研究关于社会比较的类型,研究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理论假说和模型。
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种: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
1.2.1 平行比较在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中,Festinger[1]提出了相似性假说(similarity hypothesis),认为个体想了解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直接、客观的手段,这时个体就会倾向于与他人,而且与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因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这就是“相似性假说”。
如果既没有客观的标准,也没有相似的他人与之进行比较,个体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评价就是不稳定、不精确的。
Goethals和Darley利用归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相似性假说,提出了相关属性假说(related attribute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个体不是与行为表现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而是与行为表现相关的特定属性(性别、努力程度、经验等)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
相关属性假说主要运用归因理论来阐述个体社会比较对象的选择,比相似性假说更清楚、更具有描述性色彩;当个体获得比较对象的相关属性信息时,社会比较对自我具有更大的影响力[5]。
Wheeler和Martin在相关属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代表比较模型”(proxy comparison model)。
该模型认为个体想利用社会比较信息,形成对自己要执行某项新任务的未来行为表现的预期;该行为对个体来说是未曾经历过的,一旦失败代价很大,因此个体希望对自己未来的行为表现做出一个正确的预期。
这时一个人正好在这种条件下完成了此项任务,因而这个人可以作为代表(proxy),使个体对自己的未来行为表现做出预期[5]。
后来,Wheeler等人进一步提出,代表比较模型必须符合三个前提条件:(1)代表在完成此项任务时,做过最大的努力;(2)在现实情境中,往往不知道代表是否做过最大的努力,所以个体与代表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属性;(3)仅仅是付出最大努力的相关属性不适合用来预测个体的未来行为表现[6]。
无论是相似性假说、相关属性假说还是代表比较模型,都支持个体的社会比较是和与自己相似的他人进行的,即平行比较。
但是,后来有研究者发现不相似的他人,在社会比较中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评价性信息。
1.2.2 上行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Wheeler等人首次提出了上行比较的观点,认为个体喜欢和比自己等级高的他人进行比较,为了与他人寻找差距,达到自我的进步的目的[5]。
Collins在此基础上也认为,上行比较更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评价。
但不同的是Collins认为个体的预期会对上行比较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预期自己将来会和上行比较目标不同,就会有一种对比效果(contrast effect),个体就会萌生一种自卑感,产生更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如果个体预期自己将来会与上行比较目标状态相同,就会有一种同化效果(assimilation effect),提升其自我价值感。
所以该理论又称为“上行同化理论”[7]。
1.2.3 下行比较(dowdward social comparison)早在1962年,Hakmiller就提出了下行社会比较的观点,他认为当个体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会倾向于和比自己差的人进行社会比较[1]。
直到1981年,Wills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系统的下行比较理论,简称DC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任何消极生活事件时,个体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这时个体倾向于和比自己处境差的人比较,以此来维持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8]。
由于下行社会比较理论从比较的方向和动机两方面发展了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又被称为“新社会比较理论”。
1.2.4 建构性社会比较(constructive social comparison)不论是平行比较、上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个体都是和现实中的他人进行比较,但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比较建构性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Goethals提出了建构性社会比较理论。
[5]该理论认为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可能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主动建构他人可能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并与自己头脑中建构的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建构性比较而获得的自我产生式的比较信息可能会先于通过现实比较而产生的。
2 社会比较的动机和策略研究2.1 社会比较动机的研究从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以来,关于社会比较动力机制的研究很多,已比较完善。
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很多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自我满足。
2.1.1 自我评价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自己能力和观点的准确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而且只有与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才能获得准确、稳定的自我评价。
Tesser提出了自我评价维护模型(即SEM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具有维护积极自我评价的根本需要,个体进行社会比较不是为了减少对能力和观点的不确定性,而是为了维护积极的自我评价。
该模型进一步提出心理上的亲近鼓励两种类型的评价过程:对比过程和反射过程(reflection process)。
在对比过程中,亲近他人被看作是评价自我的标准,产生对比效果,因此个体积极的自我评价受到威胁;而在反射过程中,亲近的他人不是被看作评价自我的标准,而是对自我的表征,产生同化效果,个体会沉浸在亲近他人的荣誉之中,以维护积极的自我评价[9]。
但McFarland和Buehler等发现,当亲近的他人对于个体来说已成为其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如恋人、伴侣和父母等),这些重要他人的成功对个体也不会产生对比效果,而是同化效果[10]。
2.1.2 自我完善Wheeler等[5]利用等级评定范式做了个实验,把被试分成高、低两个动机组,结果发现高动机组的被试倾向于选择比自己等级高的人进行比较。
由此,Wheeler认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动机是源于对自我完善的追求,通过经常询问:“我和他(她)还相差多少呢?”激励自己做得更好,提出了社会比较的自我完善动机。
当个体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时,不仅对自己有鼓舞作用,而且可以获得如何提升自己的有效信息。
Vander.Zee等[3]研究发现,癌症病人会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其他病人的积极内容,而且阅读积极内容越多,病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会越多。
一般来说,积极的榜样可以使病人感到鼓舞和安慰,否则会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紧张。
Blanton和Buunk等[11]对初一的学生进行了研究,也发现被试一般会主动选择同性别的成绩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同学进行比较。
学生如果选择与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比较,其学业成绩会得到一定的提高,社会比较水平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LockWood和Kunda[12]研究发现上行比较对自我的影响,依赖于个体对自己未来达到他人成就状态的知觉,当个体认为自己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时,才会产生积极的鼓舞作用;但当个体感觉尽最大努力也无法达到上行比较的目标时,上行比较会使人产生挫折感。
2.1.3 自我满足Wills下行比较理论认为[5]个体倾向于与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来维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下行比较有着很好的适应功能和调整作用。
同时,时间性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可能通过贬低时间距离远的自我,赞赏时间距离近的自我来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也就是说,人们进行下行的时间比较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精确的自我评价,而是为了使自己现在的自我感觉好一些[13]。
下行比较是应对压力事件的一种机制。
Buunk和Oldersma[14]通过研究发现,下行比较对于出现关系问题(特指恋爱关系)的个体是有效的应对机制,可以使个体降低参照点,改变评价关系的标准,尤其是对那些过度依赖社会比较信息作为评价自己处境的个体来说,下行比较可以提高他们对恋爱关系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