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国内外比较与启示
一
、
国内外城镇 化发展 与金融支 持的经 验模式
( 1 ) 工 业 化 与 城 镇 化 相 互 促 进 如 英 国的 伦
敦、 利 物浦 、 曼 彻 斯 特作 为工 业 革命 的发 源 地 , 制
( 一) 国外城 镇 化发展 模 式 按 照 政 府 与 市 场 机 制 在 城 镇 化 进 程 中 的作 用、 城镇 化进 程 与T 业化 和 经济 发展 的 相互关 系 , 造业 、 金 融业 的兴 盛吸 引 了大量 人 口 。 城市 规模 不
化、 现 代 化 的重要 载 体 和推 进 器 。 本 文梳 理城 镇 化 的 内涵及 理 论基 础 , 全 面 分析 国 内外城 镇 化发 展 模 式
和 发展 方 向 , 探 讨 对福 建 省漳 州市城镇 化 建设 和 融资模 式 的启 示。
关 键词 : 城 镇 化 :发 展 模 式 ;融资模 式 ;国 内外 比较 中图分 类号 : F 2 9 1 .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2 7 4 0( 2 0 1 3) 0 9 — 0 0 1 3 — 0 6
些 国家 的城 镇 化 进 程 。 1 8 5 1 年英 国城 镇 化 比例 率 先超过5 0 %, 德 国、 法 国也 在 不 到 1 0 0 年 的 时 间 内
使 城 镇化 比例 上 升 到5 0 %以上 。 目前 英 国 、 德国 、 法 国等 发 达 国家 的城 镇 化 比例 都 达 到8 0 %以上 , 2 0 0 9 年 英 国城 镇 化 率 突破 9 0 %, 成 为 世 界上 第 一 个 基 本 完 成城 镇 化 的 国家 。 西 欧 国家 的 城镇 化 发
断 壮大 。 而人 口聚 集 又 为工 业 化提 供 了丰 富 的劳 动力, 规模 经 济进 一步 强化 了城 市 的集 聚作 用 。 ( 2 ) 政府 发 挥 调 控 职 能 。 政府 通 过 健 全法 制 、
中外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中外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本文通过对中外典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传统城市化模式”、“美国城市化模式”和“英国城市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尝试提出新型城市化模式并认证了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合理性。
标签: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化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化的方向、目标、战略、速度、实现途径及相关方针政策的总称。
一般来讲,城市化发展模式受该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所处的地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并非只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简单定位问题,而是涉及到诸多条件的综合考虑。
从本质上讲,这些因素或条件的不同就从最基本的层次上客观地、内在地决定了城市化发展道路具体模式的差异性,即不同国家或地区所具备的因素或条件的特质性决定了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概而言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既要参考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本国现阶段的国情国力,同时更要考虑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因此,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必须注重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本文欲通过对中外典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传统城市化模式”、“美国城市化模式”和“英国城市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尝试提出新型城市化模式。
一、传统的城市化模式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
传统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城市化的进程完全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
比如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居民实行粮食凭票供应,即使是住房也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不重视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与此相伴随,政府倾向于发展大中城市而限制中小城市,特别是1958年之后,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三是在所有制方面,主要借助于国有经济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限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乏力,使得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四是人们把城市当作一个消费单位,而不是生产单位,从而限制了工业对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五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之不重视城市带、城市圈或城镇体系的建设,以至于中国根本就不可能产生国际大都市和大都市带;六是在经济增长方面,实行粗放式经营,不注意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七是城市规模由计划来确定,而不是由经济发展的规模来决定。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城市更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已成为全球性的运动和城市发展策略。
城市更新是通过解决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对城市退化现象采取的干预措施,以促使城市“新陈代谢”。
国外城市更新历时较长,是各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要解决的历史问题。
总体来看,国外城市更新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梳理总结国外城市更新实践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借鉴参考的有益启示和建议。
一国外典型国家城市更新的实践模式总结(一)英国城市更新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也让英国成为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城市更新的基础背景。
英国的城市更新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计划、二战后新城建设计划、20世纪60年代末转向住宅整修和改善以及中心区商贸区的复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过渡到“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方式等不同发展阶段。
1.建立财政补贴制度20世纪30年代的清除贫民窟运动以及二战后大规模的住房短缺时期,政府为大规模的住房拆迁重建提供住宅客体补贴,以消除住房短缺状况,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
20世纪60年代,住房政策逐步转向住房整修和改善,此阶段政府转向主体补贴,将补贴对象改为需要住房改善的市民。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公共支出大幅减少,社会建房受到指责。
受郊区化的影响,英国内城开始衰落,为了弥补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英国政府注重将私人投资吸引到内城改造中来,为此,英国专门成立城市发展基金,主要对计划内的改造项目进行补偿,以弥补改造收益的不足,以此调动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2.成立城市开发公司城市开发公司隶属英国环境部,环境部在极度衰退的内城划出指定区域,成立开发公司。
城市开发公司可通过环境部赋予的权利合法获得有价值的国有土地,由公司负责经营,地方政府不得过多干预。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近年来,城镇化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并结合本土实际,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国外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立足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国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经验。
有些国家通过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如促进节约用地和高密度开发,使得土地利用更加健康和持续。
其次,强调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些国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许多国家提倡农村发展并结合城市(如城市农业、农村产业等),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和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城镇化发展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过程,更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
一些国家通过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居住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每个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
对中国而言,城镇化发展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探索。
下面提出了中国在城镇化发展中的路径选择。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避免过度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其次,注重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促进。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扎实推动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同名9890)
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同名9890)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摘要:尽管现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7%),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同世界(75%)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为此,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大战略抉择。
然而,由于时空的差异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特点,盲目追求城市化的量化指标,照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将不利于中国城市化积极稳妥健康地发展。
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外城市化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有利于提出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市化启动机制动力机制模式工业革命以前,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并且,人口城乡构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较低,即一个国家总人口规模与大,经济越发达,人口规模增长较快,经济发展也就越快。
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城乡构成变化不大。
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增长的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规模及其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发达水平呈现出负相关。
从人口城乡构成来看,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即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城乡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种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就被称为城市化。
近260年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脱离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迈入新世纪,人类将开创一个新的城市纪元。
全世界60亿人口中的绝大部分将居住在城市这在人类有史以来是第一次。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城市化率从不到20%增长至如今的50%以上(年均增长率达到3%)。
到2011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发展正成为世界城市化的标志。
然而两类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城市化过程中各具不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唯有正确认识和分析这种客观差异,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给城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最终实现全球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比较分析
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比较分析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城市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探讨其差异性和共性,并对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国内外城市化历程比较1.国外城市化历程在西方国家,工业化是引领城市化的重要驱动力。
在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新兴工业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芝加哥等随着工业化进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社会结构更加多样化。
2.国内城市化历程我国城市化进程则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建设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面积和建筑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迈进,全国市镇化率逐年提高,和国外的城市化进程相比,在速度上更快。
二、国内外城市化差异原因分析1.文化因素西方国家更注重自由的个人价值观,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则更加强调集体意识。
因此,西方城市更加强调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而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2.政策因素在国外,城市化进程注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政府的投入也更多,市场机制更加发达,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多是由政府主导的,尽管政府的支持导致了经济迅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繁荣,但也存在着城市扩张过快、环境恶化等问题。
3.发展方式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通过协同效应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各种资源的集中地。
相比之下,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过快,很多城市建设的不够合理、不必要和低效,也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外资和人才。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比较与思考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
十年来,城镇化既增加了投资、又推动了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未来,城镇化依然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
无疑,加快城镇化已经成为政府、学界的共识,但中国的城镇化究竟采取怎样的模式,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中“新”要体现在何处,值得深入思考。
曾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沃利.恩道曾经感叹: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
正确选择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生态文明的核心课题,而且也是确保中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之关键。
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城镇化模式比较基础上,提出一点值得我国城镇化借鉴的建议。
一、国外几种典型城镇化模式1、英国: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并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由此加快。
圈地运动则引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大农场的建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了毛纺织工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双重需求。
2、美国:低密度蔓延式扩展美国的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30年代,到1920年时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2%。
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许多城市人口移居到郊区,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型向多个中心分散型转变。
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城市沿公路线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
低密度的蔓延式扩展降低了人口密度,促进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包括大量森林、农田、绿地被占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耗费通勤时间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能源消耗;居住区过于分散,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难以配套,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等。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智乾: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张智乾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566 次世界城镇化发轫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时代转变。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条件、政治体制差异等原因,世界各国发展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
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大类。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模式。
美国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传统深厚。
各级政府长期对城市化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要借助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市的集聚与配置,并由此形成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城市群等。
该模式的优点: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配置较为高效,有利于打破区域间行政藩篱与人为的隔离封闭,加速城镇化进程。
该模式的弊端:由于政府调控手段比较薄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出现了放任自流的发展态势。
初期城市问题相当严重,城市内部矛盾突出,城乡冲突剧烈;聚集之后又出现经济活动由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的“逆城市化”现象。
由此带来的“过度郊区化”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资源过度消耗、贫富差距加剧等经济社会问题。
(二)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型城镇化模式。
西欧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共干预政策,在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把政府规划与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力求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例如,英国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开发,通过设置绿带限制内城扩张,在绿带外围设立了8个距市中心32-50公里的卫星城,较好遏制了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70%的市民可以乘公交上下班,对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征收拥挤费,从规划源头减少出行距离和次数等。
该模式的优点:注重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总体呈协同共进关系,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亦得到较好处理。
该模式的弊端:市场活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产业衰退,内需不振,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制约反应。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近年来,城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核心,注重人口居住、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城镇化形态。
本文将从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出发,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探索中国的路径选择。
首先,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
美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模式。
美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注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追求人口的均衡分布和缓解都市圈拥堵问题。
同时,美国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是另一个具有成功城镇化经验的国家。
日本发展城镇化的关键是营造优质的城市环境,包括绿色空间的保护和城市设计的人性化。
此外,日本注重通过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生活质量。
而欧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注重人口流动和城市的发展战略。
欧洲国家鼓励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通过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欧洲特别注重城市的环保和低碳发展,积极推动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等可持续发展措施。
针对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具有独特性。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中国需要构建适应当地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
中国的城市规模差异较大,各地具有不同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点。
因此,中国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其次,中国需要注重人口流动和城市布局。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失衡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因此,中国需要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工的居住和社会保障待遇,避免城市贫困和人口失衡问题。
此外,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中国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推动低碳发展和绿色建筑。
城镇化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应发展阶段_李圣军
在工业化迅速推进、城市财力增强、企业和居民需求的推动下,出现“城市病”的工业化城市会
迅速通过出台法律、制定规划、增加投入等措施,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同时,对农村加大 城乡综合治理
投入,发展农村经济,减缓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速度和规模。 在城乡治理顺序上,一般先开展
城市治理,后实施乡村治理。 城市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同时向农村地区扩散先进的城市文明,从而通过“吸纳”
(二)拉美城市化超前型 城市化超前型的地区主要指的是拉美地 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实施“进口替 代”战略,在政府保护下资本密集型企业迅速发 展,人口也由农村向城市大量迁移,短时间内城 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1980 年,拉美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的 64%,但 1982 年,拉美地区爆发债务 危机,经济严重恶化,整个 80 年代人均 GDP 下 降了 8.3%。 即使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 拉美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依然不断提高,到 1990 年 , 拉 美 地 区 城 市 人 口 占 比 达 到 71.9% 。 [1]工 业化与城市化的严重脱节, 导致拉美城市地区 贫民窟大规模增加,社会秩序混乱,基础设施 不足。 在拉美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中, 明显呈现出 两个特点:一是大城市主导。 大城市集中了大规 模的农村外迁人口, 严重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 力,形成大量的贫民窟,使大量入城农民成为社 会的边缘群体,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环境的破 坏和城乡的分割。二是工业化基础薄弱。拉美地 区的工业化是在政府保护下发展起来的, 在资
模 式 》。
2013 年第 3 期 总第 229 期
专业眼光看经济 经济眼光看中国
8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区域经济 REGIONAL ECONOMY
分点, 城镇化水平在工农业发展的推动下,保 持了快速提升的态势。 然而,在劳动资源、环境 资源的约束下,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面临越 来越多的挑战。 在推动经济转型、寻求经济发展 新动力的宏观经济环境要求下, 实施新型城镇 化战略成为决策层、媒体和学者关注的重点,各 地也开展了形式不一的各种探索。 在新的历史 时期, 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了地方实 践和理论研究基础,在外部压力和内部推力下, 推动新型城镇建设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 举措。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中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注重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要通过发展农村旅游、乡村教育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模式,注重城市规划和管理、农业转移人口政策、生态环保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选择正确的路径,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城镇化进程也迎来了新的阶段。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和模式,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选择正确的路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外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和模式
2. 实施农业转移人口政策
中国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实施农业转移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逐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同时,要注重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3. 加强生态环保
中国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绿地和公共绿化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 美国的分散化发展模式
美国在城镇化发展中采取了一种分散化的模式。他们充分利用了国家的广袤土地资源,发展了一系列的次中心城市,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此外,美国注重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
2. 德国的精细化规划模式
德国在城镇化规划方面注重精细化和科学化。他们通过对城市规模、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此外,德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绿地保护、节能减排等措施,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和南美洲在建立新型城镇化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上有何不同?
中国和南美洲在建立新型城镇化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上有何不同?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由城市带动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全球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是,建设一个现代城市的过程不仅涉及到建筑和技术,而且还涉及到国家政策、城市规划、社区发展、经济资源利用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中国和南美洲在建立新型城镇化时,他们在思路、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下面是中国和南美洲建立新型城镇化时采取的不同方式和方法: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国在实施自己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时,一直注重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完善。
在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同时,也使城市成为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使得城市更安全、更便利、更美好。
1. 产业平衡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注重建立环状带式经济结构,以确保城市化产业化的平衡和均衡发展,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还注重建立新型产业和服务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还注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开发战略,以内部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为基础,以城市集群合作为支撑,加强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对接,从而实现城市和农村空间双向联动,以创造可持续的城市化模式。
3. 人口流动管理在新型城镇化中,中国注重人口流动的管理问题。
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加强了对人口迁移的管理,确保了人口迁移的网络化和平稳。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补贴和优惠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人口。
二、南美洲:农村城市集群南美洲的新型城镇化策略不同于中国,更着重于发展农村城市集群。
与中国相比,南美洲更加注重发掘农村优势和提高农村经济价值,以解决城镇化冲击和农村留守人口失衡问题。
1. 农村城市集群南美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更加注重发展农村城市集群,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前景。
集群模式也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并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国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1342016年5月 国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陈艳峰 赵丽娟摘 要:城镇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世界上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完全由市场主导的模式、政府调控下市场主导的模式和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因此,必须探索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本文在分析国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以期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国外 中国 新型城镇化 发展模式 启示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a)-134-021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解析由于受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环境等的影响,为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各个国家的城镇化发展都会采取不同的模式。
依据政府的职能和市场的主导作用,当今世界各国所采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此种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此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实施者为西欧各国;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是亚非拉国家。
三种发展模式各有利弊。
1.1 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美国在其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认为政府部门应尽可能不干涉城镇化发展。
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动力。
二战后,美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建设成绩斐然。
然而,这种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和调控,致使城镇化发展呈现出自由放任的发展态势,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社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不断出现。
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路径选择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之一。
学术界研究城镇化的历史已有几十年, 但是, 各学科对城镇化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人类学研究城镇化注重社会规范, 城镇化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由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转为现代化的城镇生活方式。
经济学认为, 城镇化是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过程, 是经济结构实现转换的过程, 特别强调生产要素的流动对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地理学主要研究区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区域上的分布情况。
在城镇化各种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即为城镇化。
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 加上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 故这一城镇化定义为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综合上述, 城镇化一词有着广泛而丰富的内涵:城镇化是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等渗透到农村的过程, 是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的过程;是人口结构改变的过程。
相对城镇化而言, 新型城镇化突出以人为核心,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 实现人口向城镇的集中, 促进优势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农村与城镇的合理流动, 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基层治理的调整以及文化与观念的转型, 推进城市与农村一体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大、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在涵盖农村, 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 依据特色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产业;“新”在一二三产业的协调集聚发展, 农民就业可以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新”在农民身份的改变, 农民和市民享受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
2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政治状况等密切相连。
国外新型城镇化案例
国外新型城镇化案例英国: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并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由此加快。
“圈地运动”则引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大农场的建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了毛纺织工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双重需求。
英国城镇化在产业支撑方面创造了一种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以乡村为依托,重点发展以农业为加工对象的乡村工业。
乡村工业发展的逐步集中,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转化,同时又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它一方面把农村改造成为宜居的小城镇,导致了新工商业城市的出现和成长,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过程;另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沉重的压力。
英国很多新城市的兴起是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
如伯明翰成长于“黑乡”制铁工业区;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兴起于兰开夏棉纺工业区;利兹是西莱丁毛纺工业区的中心;谢菲尔德兴旺于约克郡西南部的“哈兰姆郡”制铁工业区。
乡村工业发展和这些新城市兴起,促使英国西北地区经济走向繁荣,缩小了与东南部的地区差距。
新加坡:环境规划与土地开发一体化放眼新加坡,整个城市就是一座花园。
这得益于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组织上的系统推进。
一是循序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40多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建设“花园城市”来展开,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突出了不同的侧重点。
60年代大力种植高大的乔木,70年代加强了彩色植物的应用,80年代引进更多的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90年代发展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
二是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将道路交通网络及配套的基础设施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城市道路建设与土地开发一体化推进,避免了此后各类管线铺设带来的道路重复开挖和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
国际上主要城市化模式比较与分析
国际上主要城市化模式比较与分析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上世纪后半程,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全球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进程中,特征鲜明、影响深远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散型城市化模式分散型城市化是城市的社会性、经济性和密集性向城郊或农村地区扩散,城市职能或经济活动逐渐向外延伸的一种城市化进程,北美和欧洲部分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多采用这种模式,以美国最为典型。
美国从19世纪开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城市化向分散型、郊区化模式转变。
这一模式使美国的经济地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人口密度明显下降,人口及产业向郊区扩散,城区人口比例以及就业岗位比例下降,都市区数量增加以及都市人口比重的上升。
分散型城市化解决了美国“城市病”困扰,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发展契机。
它有力地拓展城市空间,对整个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向郊区分散,郊区逐渐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给城市中心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它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人口、工厂等从城市向郊区分散,有利于城市密度的降低及城市问题的弱化,“大城市病”有所缓解。
但其负面影响也很大。
第一,生产性行业外迁导致中心城市空洞化。
第二,收入不足引发城市财政危机,城市衰败不振。
第三,城市空间大幅扩张造成公共设施的高投资和低效益并存。
第四,郊区化蔓延造成土地、石油等资源的巨大浪费。
以郊区化为直接形式的美国分散型城市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城市化模式的推广要尤其谨慎。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集中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模式。
中外城镇化比较
城镇化过程中伴 随着机动化,形 成“车轮上的城 镇化”。城市向 郊区蔓延
(2)美国的城市化--- 城乡同质化发展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十 五
•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 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 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临时进城务工人 员;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 务工人员;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 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 •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 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 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 增长的机制。
我国城镇化水平
–若干城镇密集区逐步形成 –城镇化水平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以年均 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1年达到51.27%
51.27%
饱和阶段 加速阶段 初始阶段
36.2%
26.4%
1990
2000 2011
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情况
1978 城镇化率(%) 年均增长量(%) 17.9 1980 19.4 0.71 1985 23.7 1990 26.4 1995 29.0 0.98 2000 36.2 2005 43.0 1.13 2010 49.68 2011 51.27 1.59
3.2 南亚国家的城市化 一些南亚国家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过度增长,由此 导致大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镇和村落形成连绵不断的空 间集聚形态,尽管在空间上具有城市特征,但在经济、社 会和制度等方面都显示出乡村性,普遍存在就业岗位不足、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和生活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在城乡发展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新型城镇化成为了很多国家的政策重点,包括我国。
那么,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出发,探讨不同的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期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启迪。
一、美国的城市扩张
美国一直被称为汽车国家,由于汽车交通的发达,城市规模呈现出逐年扩张的特征。
美国城市的扩张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向外扩张,在城市之外新建住宅区,随着不断的扩张,城市范围得到了不断的延伸。
第二种是城市的内部扩张,即所谓的城市再生。
这一模式将旧城区的破败房屋和老旧设施拆除重建,改善旧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扩大城市的总体规模。
此外,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模式——城市圈模式。
即在主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小城镇,利用主城市的经济和人口优势,实现小城镇和主城市的融合。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同时也可以改善交通状况。
二、日本的城市聚集
日本系统地推行的城市聚集政策,使其成为了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日本政府在制定城市聚集政策时,注重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建设了一系列的新城,以满足居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气候、环境、交通等问题,日本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了新城的建设。
日本政府还提出了实施中心进一步分化,城市功能特色化,强化城市内地区中心等一系列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
具体而言,是把城市划分成一些交通节点,然后在这些节点周边进行开发,引导人口或企业逐步向周边转移,从而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分配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新加坡的有序规划
新加坡是个城市化率极高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的国之一。
在
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新加坡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解决之道。
它在城市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有序规划”的城市化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规划学、地产学、工程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运用,将土地有效地利用起来,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新加坡政府还注重建设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为此,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以期为居民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而言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的方法、政策、措施各不相同。
美国注重地区经济和人口聚集,日本则强调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城市的人口压力问题,而新加坡政府则注重城市空间体验和文化建设。
这些城市化模式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而且往往在不同地区实行的效果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在自己的城市化进程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型城镇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