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
乳腺癌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传统中医观念中,乳腺癌属于肿瘤病,多因体内气血瘀滞、湿热内蕴、肝脾不调等原因引发。
因此,中医辩证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辨证各型乳腺癌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气血瘀滞型、湿热内蕴型和肝脾不调型。
不同的辨证类型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促进体内阴阳平衡。
1. 气血瘀滞型气血瘀滞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辨证类型之一。
患者常出现乳房胀痛、肿块、皮肤红肿、颜色暗紫等症状。
此时,应通过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方法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排出。
2. 湿热内蕴型湿热内蕴在乳腺癌中起到重要作用,常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溢乳等症状。
治疗时应以清热化湿的中药为主,排除体内湿热积聚,消除病灶。
3. 肝脾不调型肝脾不调型是乳腺癌中的一种辨证类型,常见乳房胀痛、乳头溢乳、肿块等症状。
治疗时需调理肝脾,以平衡阴阳,促进体内气血循环。
二、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原则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调气理脏”。
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舒缓乳腺癌患者的痛苦,并促进康复。
1. 活血化瘀类药物乳腺癌患者常常出现乳房胀痛、肿块等症状,此时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等,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肿瘤吸收和排出。
2. 清热解毒类药物湿热内蕴是乳腺癌的常见辨证类型,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金银花、连翘等,以清除体内的湿热积聚,消除病灶。
3. 调气理脏类药物肝脾不调是乳腺癌的辨证类型之一,可选用能调理肝脾、平衡阴阳的中药治疗,如柴胡、党参、茯苓等,以促进体内气血的正常循环。
三、辅助疗法除了中药治疗外,中医辩证治疗还包括了许多辅助疗法,如针灸、推拿、艾灸等,可进一步促进乳腺癌的康复过程。
这些疗法通过调理经络、舒缓气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饮食调理中医辩证治疗乳腺癌时,饮食调理同样重要。
应根据辨证类型选择适当的食物,如气血瘀滞型应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楂等。
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与调理方案
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与调理方案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除了西医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治疗和术后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介绍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与调理方案。
一、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理论中,乳腺癌被认为与体内湿热、气血不调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在治疗乳腺癌时会首先进行辨证分型,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向。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阴虚火旺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等。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会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阴虚火旺型这种辨证类型的患者多表现为乳房胀痛、乳头红肿、口渴偏多、烦躁易怒等症状。
针对这类患者,中医常采取滋阴清热的方法,主要使用滋阴降火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黄、玄参、知母等。
2. 气滞血瘀型这种辨证类型的患者常出现乳房胀痛、肿块质硬、舌暗有瘀点等症状。
针对这类患者,中医常采取活血化瘀的方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
常用的中药有香附、川芎、红花等。
3. 寒湿凝滞型这种辨证类型的患者多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冷痛、舌苔厚腻等症状。
针对这类患者,中医常采取温经散寒的方法,以消除湿寒。
常用的中药有干姜、苍术、陈皮等。
二、中药辅助化疗乳腺癌治疗的综合策略中,化疗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进行化疗时,中医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一部分,可以提供调理身体、减轻化疗的副作用等方面的帮助。
1. 调理身体化疗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和副作用。
中医药可以通过滋养脏腑、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承受化疗的影响。
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2. 缓解副作用化疗会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可以通过一些药物的调配,如半夏、陈皮、苏叶等,缓解这些副作用,让患者更好地度过化疗期。
三、饮食调理与保健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还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保健,以增强疗效和提高康复质量。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一、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特色,对于乳腺癌的诊断非常重要。
根据病人的病情、病史和体检结果,中医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辨证方法来确定病情的类型和治疗方向。
1. 四诊合参法四诊合参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之一。
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舌象,结合病史和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情的辩证类型和治疗方向。
2. 病机辨证法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病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师通过分析病人的病机,如气滞血瘀、痰湿蕴结等,来确定治疗的重点和药物的选择。
3. 脉诊辨证法脉诊是中医辨证论治中非常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
中医师通过触诊病人的脉搏,判断气血运行的情况以及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从而确定治疗方向和药物配伍。
二、中医治疗方药方剂中医治疗乳腺癌主要依靠中药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和病情,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方药和方剂进行治疗。
1. 活血化瘀类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气滞血瘀密切相关。
中医师常常会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桃仁、红花等,来促进气血的运行,消散病灶。
2. 清热解毒类针对乳腺癌恶病质的出现,中医师会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方药,如黄连、连翘等,来净化体内的病邪,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
3. 补益调理类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病人往往会经历放疗、化疗等副作用。
中医师会选用一些补益调理的方药和方剂,如黄芪、人参等,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缓解副作用。
4. 抗肿瘤类乳腺癌的根本治疗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中医师会选用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如青蒿素、五味子等,来阻止肿瘤的恶化。
总之,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治疗方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能够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辨证类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药来治疗乳腺癌,对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治法
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治法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治法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吴继萍[5]等《乳腺癌中医证型学研究》,对105 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设计表格观察纳入病例的分布情况,发现乳腺癌患者主要涉及脾肾肝三个脏器,中医辨证本虚多见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其主要集中在脾肾气虚与气阴亏虚两个证型,在本虚的基础上兼夹有血瘀、气滞、痰湿、热毒;肝脾肾正气不足是本病主要发病的内在因素。
结果显示:105 例女性患者中以脾肾气虚、气阴亏虚最为多见,兼以进行内分泌治疗为最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进行比较,显示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常见气阴两虚型,晚期患者气阴两虚常合并热毒证。
本虚诊断标准1、脾肾气虚型:腰膝酸痛,疲倦乏力,或浮肿,纳少,脘胀,便溏,尿频或夜尿多,或重听耳鸣,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瘀。
方用逍遥散加减。
2、脾肾阳虚型: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喜暖,少气乏力,腹胀便溏,下肢浮肿,舌苔淡白,脉沉迟细。
治以温补脾肾,祛邪抗癌,方用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味;或者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四神丸加减。
3、肝肾阴虚型: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形体消瘦,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以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方用二仙汤合逍遥散加减。
4、气阴两虚型:头晕目眩,面色白,神疲乏力,潮热盗汗,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肢节疼痛,烦躁易怒,胸闷,头痛,情志异常,记忆力减退,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沉细数。
治以健脾养胃,养血和营。
方用香贝养荣汤加减。
5、毒热炽盛型(癌毒炽盛,邪浊蕴结型):可触及乳房、腋下有坚硬肿块,皮下结节累累,甚则破溃,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性情急躁易怒,胁肋攻窜刺痛,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治以调补气血,祛邪扶正,解毒散结。
方用化岩汤合香贝养荣汤加减。
表实诊断标准:①痰湿:舌苔白腻,口粘不欲饮,脉濡细。
中医对乳腺癌的理解
中医对乳腺癌的理解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在乳腺癌的防治上也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医对乳腺癌的理解。
1. 乳腺癌的中医病机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瘀滞阻塞、湿毒内蕴等有关。
乳腺癌多属于乳房气血瘀滞的表现,常见的病机有气滞、血瘀、痰湿等。
乳腺癌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乳房经络气血不畅,导致气滞血瘀,进而引发病变。
2. 中医辨证分型中医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辨证类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辨证类型有气滞血瘀型、痰湿凝滞型、寒湿凝滞型等。
不同的辨证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中药和治疗方法。
3.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痰湿和湿毒。
常用的中药包括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红花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的作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症状。
4. 中医针灸治疗乳腺癌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瘀滞物质的代谢和排出,起到改善乳腺癌症状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乳根、足三里、太溪等。
5. 中医养生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外,中医还强调乳腺癌患者的养生调理。
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有关,因此需要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来改善体质。
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6. 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乳腺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
中医可以通过调理体质、改善患者的免疫力等方面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症状。
而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则可以直接针对肿瘤进行治疗。
中医对乳腺癌的理解主要是从气血瘀滞、湿毒内蕴等方面来分析病因病机,并通过药物治疗、针灸以及养生调理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治疗乳腺癌需要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乳腺癌中医辨证论治
乳腺癌中医辨证论治
乳腺癌的发生是由于义气不足和内脏器官的衰弱。
外源性病原体与内源性痰湿,血瘀等病理产物作斗争,使气滞,血瘀,痰凝,毒素积聚在乳腺中。
因此,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导致现实的缺陷,因实而虚、虚实夹杂的过程。
由于外来邪恶的性质不同以及导致该疾病的病理产物不同,因此存在不同的综合症。
乳腺癌中医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型
症状: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面色苍白,嗜睡,身体疲劳,疲劳,言语懒惰,痰清稀,大便松散或排便无力,尿液长而清晰。
浮肿或体重减轻。
舌头苍白或发胖,舌侧有齿痕,舌苔薄,脉搏弱。
治疗方法:益气健脾,温阳补肾。
药物组成:白术、麦、黄芪、陈皮、谷芽、党参、女贞子、茯苓、山药、薏苡仁、菟丝子、神曲、肉苁蓉。
2、阴虚津亏型
症状:胸痛,头晕,眩晕,嘴唇干燥,喉咙痛,牙龈肿胀,困扰和失眠,大便秘,尿短。
舌红色,无涂层,脉搏短。
治疗方法:养阴益气。
药物组成:熟地黄、玄参、天门冬、石斛、鳖甲、生地黄、生龟甲、麦门冬、知母、陈皮、党参、甘草。
3、痰瘀互结证
症状:乳房肿块坚硬,乳房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
月经色暗或有瘀块,舌底脉络增粗,苔腻。
药物组成:当归、柴胡、益母草、山慈菇、赤芍、浙贝母、全瓜蒌、丹参、莪术、郁金、青皮、桃仁。
4、冲任失调型
症状:面色晦暗,乳房肿块,多伴有月经不调,黄褐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药物组成:王不留行、肉苁蓉、仙茅、黄柏、郁金、仙灵脾、知母、制首乌、莪术、女贞子、菟丝子、青皮。
乳癌的病因病机中医的辨证治疗及中药调理中医的辨证治疗及中药调理
乳癌的病因病機乳癌的病因病機中醫的辨證治療及中藥調理中醫的辨證治療及中藥調理梁榮能教梁榮能教授授17.04.2010 中醫學認為,乳腺癌的發生是在正氣虧虛,臟腑功能衰退的基礎上,外邪與內生的痰濕和瘀血等病理產物相搏,以至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結於乳絡而成。
故本病的發生發展是因虛致病、因實而虛、虛實夾雜的過程。
因外邪性質的差異,致病之病理產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證候表現。
臨床治療應以扶正與祛邪相結合為總原則。
明辨正邪衰盛、病變部位及病程階段而確立不同的治法。
一般早期宣祛邪為主,扶正為輔;中期宜扶正祛邪同時兼顧;晚期宜扶正為主,祛邪為輔,強調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攻補兼施。
大量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配合中醫藥辨證施治,應用扶正與祛邪中藥,可調整機體陰陽、氣血、臟腑和經絡功能,改善機體物質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力,減輕放、化療毒副作用,提高手術切除率及放化療成功率。
中醫藥療法對減少復發和轉移,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品質,延長生存期限具有重要作用。
中藥輔助手術治療:術前通過扶正中藥調理,糾正機體的陰陽失衡,改善臟腑功能。
對於體質虛弱難以承受手術者,以改善患者體質,有利於手術進行,提高手術切除率。
具體應用時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辨證施治。
通過術前中醫藥治療,使癌細胞產生退行性變及壞死,有利於術前控制病情。
術後中醫藥治療,目的是儘快恢復體質,改善或減輕術後的某些不良反應,為進一步接受放化療做好準備。
另外,術後長期中醫藥治療,除改善體質外,還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細胞活動,防止復發和轉移,改善生存品質,提高遠期療效。
辨證治療辨證治療 (1)脾胃虛弱治法:益氣健脾,溫陽補腎。
方藥:參苓白朮散或補中益氣湯加減。
黃嗋,黨參,白朮 (炒),茯苓,山藥,薏苡仁,陳皮,神曲(炒),炒麥芽,炒穀芽,菟絲子,女貞子,肉蓯蓉。
每日1劑,水煎服。
(2)陰虛津虧 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沙參麥冬湯及大補陰丸加減。
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
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一、病因及病理生理乳腺癌是由于乳腺组织中的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而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
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激素因素、环境因素等。
乳腺癌的病理生理特点包括:细胞增生、异型增生、浸润、转移等。
二、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乳房肿块: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质地坚实,边界不清。
2、乳房异常分泌物:包括血性乳汁、浑浊乳汁等。
3、乳房皮肤改变:如皮纹凹陷、凹陷呈橘皮样改变等。
4、乳房疼痛:可持续性的局部或全乳房疼痛。
5、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癌可通过淋巴道向腋下淋巴结转移,导致腋下淋巴结肿大。
三、中医诊断根据乳腺癌的中医诊断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湿热蕴结型等。
1、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质地硬、刺痛等,舌苔多黄腻,脉细涩。
2、气虚血瘀型: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不明显、肿块质地软、乳房皮肤改变明显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湿热蕴结型: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有明显的红肿等,舌苔黄腻,脉滑数。
四、中医治疗原则根据乳腺癌的病情及中医诊断结果,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原则包括:1、疏肝理气:通过舒缓气滞血瘀的症状,改善患者的不适感,减轻疼痛。
2、益气活血:通过补充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恶性肿瘤的退化和吸收。
3、清热解毒:对于湿热蕴结型乳腺癌,可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方法,以清除湿热毒邪。
4、综合治疗:中医治疗乳腺癌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五、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中医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气滞血瘀型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如桃仁、红花、川芎等。
2、气虚血瘀型治疗方案:主要补益气血的中药方剂,如黄芪、党参、当归等。
3、湿热蕴结型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如连翘、金银花、黄连等。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患者病历、中医诊断报告、治疗方案、用药记录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旨在规范中医药的实施和管理。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药物应用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药物应用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对于乳腺癌这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有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和药物应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常用的药物应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中医辨证论治1. 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在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全面综合的辨证分型,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阴虚火旺等。
辨证分型的目的在于确定治疗的方向和重点。
2. 清热、化痰、活血的治疗方法针对乳腺癌患者常见的辨证类型,中医常采取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其中,清热解毒可选用黄芩、金银花、连翘等中草药;化痰止咳可选用半夏、茯苓、枇杷叶等中草药;活血化瘀可选用当归、川芎、红花等中草药。
3. 脾胃调理和养阴清热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状,中医常以调理脾胃为主要治疗目标。
脾胃调理可选用党参、白术、山药等中草药;养阴清热可选用玄参、沙参、天冬等中草药。
4. 个体化辨证论治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辨证论治也要结合个体化的需要进行调整。
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应用。
二、药物应用1. 中药内服治疗中医治疗乳腺癌常采用中药内服的方式进行。
常用的中药有秋水仙、大戟、藜芦等。
其中,秋水仙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大戟可用于消肿止痛,但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藜芦则具有化痰散结、退瘤的作用。
2. 中药外用治疗中医治疗乳腺癌还可以使用中药外用的方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中药熏洗或敷贴的方式,如苦参、白薇、生地等中草药。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局部渗透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
3. 中药配合化疗、放疗使用对于乳腺癌患者,中医药还可以配合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来提高疗效和缓解副作用。
例如,可以采用中药调理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
总结: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药物应用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强调个体化治疗和调理全身。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乳腺癌是目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现代医学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中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促进患者身体的健康恢复。
一、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中医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湿热积聚等导致的。
在中医的理论框架下,乳腺癌属于痰瘀病症范畴,主要特征是乳房肿块、色白、边界清楚、质地硬实等。
中医通过观察患者舌苔、脉象等病理特征,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药的应用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升降草、当归、杜仲等,通过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并增强免疫力。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缓解患者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乳腺癌病灶的吸收和代谢,缓解乳房疼痛和肿块。
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四、中医辨证施治中医治疗乳腺癌注重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理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将乳腺癌视为身体的一部分,通过调理患者的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改善乳腺癌的发展环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五、预防和调理中医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预防和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强调养生,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此外,中医还推崇精神调理,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精神压力。
经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在减轻患者症状、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中医治疗乳腺癌仍然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期待未来中医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更多突破和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康复机会。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乳腺癌在中医当属“乳岩”“乳石痈”“妒乳”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乳岩的病因涉及内外两个方面,而以内因为主。
外因:风寒之气是外来致病因素,另外火毒之邪可致红肿热痛之炎性乳腺癌,湿邪多致妒乳之浸淫糜烂等。
内因:主要由肝郁气滞,肝胆不和,经络受阻,气滞血瘀,瘀毒蕴结而成乳岩。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具体如下:肝郁痰凝证主症:乳房肿块,随月经周期变化的乳房胀痛,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舌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药:逍遥娄贝散加减常用药:柴胡赤芍郁金青皮制香附茯苓白术枳壳川厚朴瓜蒌浙贝母山慈菇随症加减:乳房胀痛明显者,加川芎橘核青皮等,情志不畅多抑郁者加佛手木香,伴有失眠者加合欢皮,夜交藤。
痰瘀互结证症候特点:乳房肿块坚硬,乳房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
月经色暗或有瘀块,舌底脉络增粗,苔腻。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药:血瘀逐瘀汤合逍遥娄贝散加减常用药:柴胡赤芍当归丹参莪术益母草郁金青皮全瓜蒌浙贝母山慈菇桃仁随症加减:伴有痛经者加香附延胡索,伴有偏头痛者加天麻白芷冲任失调症候特点:乳房肿块,多伴有月经不调,面色晦暗,黄褐斑,多次流产史或大龄未育,服用内分泌药物治疗者。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调摄冲任方药:二仙汤加味常用药:仙茅仙灵脾肉苁蓉制首乌女贞子菟丝子莪术王不留行郁金知母黄柏青皮随症加减:伴有腰酸者,足跟疼痛者加杜仲桑寄生川续断;伴有夜尿频多者加台乌药,益智仁;潮热多汗者加银柴胡。
正虚毒炽或正虚毒蕴症候特点:乳房肿块迅速增大,局部皮肤发热或间有红肿,或乳房肿块溃破呈翻花状或创面恶臭溃口难收。
精神欠佳,面色晦暗或淡白,舌紫或有瘀斑,苔黄,脉弱无力或脉细数。
治法;健脾补肾,佐以清热解毒;健脾补肾,佐以解毒散结。
方药: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合五味消毒饮常用药:淮山药泽泻山茱萸丹皮熟地茯苓党参白术紫花地丁蛇舌草半枝莲漏芦随症加减:热毒盛,疮流脓血者加芦根、冬瓜仁;大便不通加胖大海千层纸麦冬;乏力精神不振者加黄芪。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施治与临床研究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施治与临床研究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发病率。
针对乳腺癌的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临床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乳腺癌的中医辨证治疗和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脉象以及舌象等信息,对疾病进行辨证分析,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纳为“肿瘤”范畴,在辨证施治中主要是针对肿块的特点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内容之一。
针对乳腺癌的中药治疗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痰、软坚散结等功效,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气血双瓣丸、2-氨基-5-氯苯砜、半乳糖苷醇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特殊手段,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乳腺癌患者,可以选择刺激脾经、肝经等相关穴位,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调节免疫功能,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艾灸、电针等。
3. 中医饮食疗法中医饮食疗法相对于化疗来说,更加温和安全。
通过合理的膳食调控,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常见的饮食疗法包括蘑菇类食物、红枣、黄豆等。
二、乳腺癌的中医临床研究乳腺癌的中医临床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乳腺癌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研究,二是对中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
以下是两个方面的介绍。
1.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研究中医辨证施治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分析,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等方法,不断优化乳腺癌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中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其疗效受限于许多因素,如药物的剂量、相互作用等。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而深厚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病情,相对于西医以肿瘤的大小、侵袭程度和转移情况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中医更注重从症状、脉象、舌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在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中,一般可以分为气血虚弱、痰湿内停、瘀血阻滞等多个证候。
第一,气血虚弱证是乳腺癌中常见的证候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乳房胀闷、乳头瘙痒、经期不调、脉象细弱等症状。
中医治疗时可以应用益气养血的药物,如八珍汤、四物汤等,以补益气血、调节月经,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病灶恶性细胞的死亡。
第二,痰湿内停证也是乳腺癌中较为常见的证候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乳腺肿块质地软,伴有疼痛、胀满感,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等。
中医治疗时可以应用化痰祛湿的药物,如二陈汤、茯苓杂朮汤等,以祛除湿浊、消散乳腺中的痰湿,改善局部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的效果。
第三,瘀血阻滞性乳腺癌证是乳腺癌中的另一主要证候。
患者表现为乳腺结节硬实、肿块有压痛,伴随局部淤血和血栓形成的表现。
中医治疗时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当归补血汤、桃红四物汤等,以消散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肿瘤的萎缩和消亡。
此外,中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药方剂,如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养阴润燥、温阳固脱等,都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施治。
不同的证候需要针对性地选择方药,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并结合西医手段进行综合治疗,达到尽可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目的。
然而,中医辨证论治并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西医的手段相结合,特别是在手术、放疗和化疗过程中,中医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肿瘤,及早发现、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必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不可忽视。
总之,中医辨证论治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医辩证法治疗乳腺癌
中医辩证法治疗乳腺癌中医中药治疗早期乳腺癌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任何的西医局部疗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及副作用,中医中药在这一点上弥补了西医的不足之处,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强调因人、因病、因时治疗,不仅抗肿瘤作用明显,而且使用方便,适应症广泛。
中医治疗见效快,主要方法就是辩证诊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也是中医对病人的负责。
我们现在详细介绍以下辩证法:辨证论治乳腺癌病园病机根据乳腺癌的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的“乳石痈”、“痨岩”、“妒乳”、“乳岩”等范畴。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石痈候》在论述乳部石痈(即乳石痈)时指出:“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但结核如石,谓之石痈。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妇人女子乳头生小浅热疮,痒搔之黄汁出,浸淫为长,百种治不差者,动经年月名为妒乳。
”《格致余论·乳硬论》:“忧怒郁闷,听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方为疮陷,名日痨岩。
”临证时须抓住其主要病机,分清标本虚实,灵活运用清热解毒,除痰散结、通络祛瘀、益气养阴等治法,然“扶正抗癌排毒”为本病之治疗大法,应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而有所侧重运用。
1.肺热痰凝型主证:鼻塞或微咳,鼻涕带血,时有鼻衄,口苦,咽干,头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宣肺,除痰散结。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胆南星12克,黄芩12克,瓜蒌仁15克,石上柏30克,浙贝12克,枳实12克,生苡仁30克,生半夏12克,山慈菇12克,山海螺20克,辛夷花15克,云苓15克。
2.气郁痰瘀型主证:鼻塞、鼻衄、耳聋耳鸣,胸肋胀闷,头重胀痛,颈项肿块,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消积。
方药:消瘰丸加减。
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15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土鳖虫12克,田七末3克(冲),守宫6克,苍耳子12克,生苡仁30克,郁金12克。
3.火毒内阻型主证:鼻塞鼻衄、鼻涕黄稠臭秽,头痛较剧或偏头痛,复视舌歪,或口眼歪斜,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大便秘结,溺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
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中医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对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探讨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
一、乳腺癌的中医证候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阴阳失调、气血瘀滞、湿热蕴结有关。
根据乳腺癌患者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将其分为不同的证候类型。
1. 阴虚证:阴虚证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
患者多有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心烦易悸、失眠等表现。
舌质偏红,舌苔薄白。
脉象细数。
中医认为,阴虚证主要表现为体内阴阳失衡,阴气不足。
治疗时,应以滋阴清热为主,可选用养阴生津的药物,如知母、黄精等。
2. 气郁血瘀证:气郁血瘀证是乳腺癌的另一种常见证候类型。
患者多有乳房胀痛、乳头溢液、乳房包块等症状。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白腻。
脉象涩紧。
中医认为,气郁血瘀证主要表现为气血不畅,血液瘀滞。
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柴胡、当归等药物。
3. 湿热蕴结证:湿热蕴结证是乳腺癌的罕见证候类型,多见于乳房溃疡、脓肿等情况。
患者多有乳房红肿疼痛、乳房排脓等症状。
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滑数。
中医认为,湿热蕴结证主要表现为体内湿热蕴结,气血不畅。
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黄连、红土等药物。
二、中医辩证治疗乳腺癌中医辩证治疗乳腺癌,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类型进行治疗,通过平补、健脾、清热、活血、化瘀等手段,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1. 阴虚证的治疗:阴虚证主要表现为体内阴气不足,治疗时应以滋阴清热为主。
可选用知母、黄精等滋阴清热的药物,配合当归、熟地等补益药物,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2. 气郁血瘀证的治疗:气郁血瘀证主要表现为气血不畅,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可选用柴胡、当归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配合川芎、红花等行气活血的药物,促进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胀痛症状。
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与辨证施治
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与辨证施治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虽然现代医学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中医药治疗和辨证施治在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与辨证施治的原理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原理乳腺癌在中医学中被归类为“乳癖”、“乳痈”等疾病,与体内的痰湿郁滞、气滞血瘀等病理表现密切相关。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散痰湿等手段,改善患者的机体环境,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减轻副作用、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二、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1.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表现进行辨证施治。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常见的证型有气滞血瘀型、痰湿郁滞型、阴虚火旺型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药治疗可以采用针灸、中药汤剂等治疗方法,有效减轻患者的乳腺癌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中医师可以开具适合患者的中药处方,包括煎剂、丸剂、颗粒剂等。
中药汤剂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消除痰湿、清热解毒等作用,达到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平衡,增强免疫力,减轻恶性肿瘤的副作用等。
常用的乳腺癌针灸穴位有足三里、乳根部等。
三、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
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结合,中医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乳腺癌的进展。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并非完全可以替代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应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的模式。
乳腺癌治疗中医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治疗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治疗中的中医方案,包括辨证论治、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等方面。
一、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在中医学中属于“乳岩”、“乳核”等范畴。
中医治疗乳腺癌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病程,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肝郁气滞证:表现为乳房胀痛、情绪抑郁、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
治法为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选逍遥散加减。
2. 气滞血瘀证: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月经不调、面色晦暗等。
治法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
3. 湿热蕴结证: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皮肤瘙痒、口苦口干、大便黏滞等。
治法为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4. 肺燥痰凝证:表现为乳房肿块、咳嗽、痰中带血、口干舌燥等。
治法为润肺化痰、散结消肿,方选贝母瓜蒌散加减。
5. 脾虚痰湿证:表现为乳房肿块、食欲不振、乏力、大便溏泄等。
治法为健脾利湿、化痰散结,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中药治疗1. 逍遥散:适用于肝郁气滞证,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
2.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3.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湿热蕴结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的作用。
4. 贝母瓜蒌散:适用于肺燥痰凝证,具有润肺化痰、散结消肿的作用。
5.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痰湿证,具有健脾利湿、化痰散结的作用。
三、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乳腺癌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1. 合谷、曲池: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
2. 鱼际、太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的作用。
3. 乳根、膻中:具有疏通乳腺、散结消肿的作用。
4. 足三里、气海:具有健脾益气、扶正固本的作用。
四、饮食调理1. 乳腺癌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等。
古代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在古代,由于医学知识的局限,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于中医理论。
以下将介绍古代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旨在了解古代医学在乳腺癌治疗方面的探索。
一、中医理论对乳腺癌的认识古代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代谢。
若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肾阳不足,则会导致气血瘀滞,痰湿内生,从而形成乳腺癌。
1. 肝郁气滞:由于情志不畅、生活压力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肿块。
2. 脾虚湿阻: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凝聚成痰,痰湿与气血相搏,结为肿块。
3. 肾阳不足: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生,痰瘀互结,形成肿块。
二、古代乳腺癌的治疗方案1. 内治法(1)疏肝解郁:通过疏肝解郁的方法,调节肝气,促进气血运行。
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郁金等。
(2)健脾利湿:健脾利湿以消除痰湿,常用药物有白术、茯苓、泽泻等。
(3)温肾助阳:温肾助阳以消除痰湿,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淫羊藿等。
(4)活血化瘀:活血化瘀以消除肿块,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川芎等。
2. 外治法(1)针灸疗法: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膻中、气海等。
(2)拔罐疗法:拔罐可以活血化瘀,消除肿块。
在乳腺肿块处进行拔罐,每次10-15分钟。
(3)外敷法:将药物制成膏剂,外敷于肿块处,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柏、大黄、冰片等。
(4)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按摩部位包括乳房、肩部、背部等。
3. 饮食疗法(1)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杏仁、黑芝麻等。
(3)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4)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三、古代乳腺癌治疗的局限性1. 疗效有限:由于古代医学知识的局限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较为简单,疗效有限。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2024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一)引言概述:“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一)”是一个关于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案的文档。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学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独特的经验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病因辨证、中药治疗、饮食调理、针灸推拿以及心理疏导等五个大点。
正文:一、病因辨证1. 中医对乳腺癌发病原因的认识2. 乳腺癌的中医病因分类3. 根据不同的病因辨证施治的原则4. 乳腺癌中医辨证的主要方法5. 中医辨证的意义和独特性二、中药治疗1. 常用中药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2.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用法3. 中药联合化疗的效果和注意事项4.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风险评估5. 中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三、饮食调理1. 中医饮食养生在乳腺癌中的作用2. 饮食调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适宜乳腺癌患者的食物选择和禁忌4. 中药食疗在乳腺癌康复中的应用5. 中医养生饮食的长期效益四、针灸推拿疗法1. 中医针灸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2. 针灸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穴位和方法3. 推拿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注意事项4. 针灸推拿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5. 针灸推拿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五、心理疏导1.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和需求2. 中医心理疏导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3. 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和技巧4. 心理疏导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5. 中医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照顾总结:“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详细介绍了中医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病因辨证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乳腺癌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和针灸推拿等方法都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提高康复效果。
此外,心理疏导在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将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这是珍稀中药材——“桑黄”。
我们人类可是说是大自然的精灵,而为这个精灵保驾护航的除了中草药这个植物药之外,还有矿物药、动物药和菌用药,其中药用菌就是被现代人遗忘了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健康的使者,请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吧!!……【中医中药】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辩证治疗!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强调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但是结果却非常地不如人意,因为西医的手术的复发必然性和放化疗本身的致癌性,使得许多患者及其家庭面临着人财两空的悲凉境地。
而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在乳腺癌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从整体出发,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结合内治和外治,根据不同的临床证候,因人因时而异,灵活变通,辨证施治。
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综合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
近年来在乳腺癌的治则治法、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及外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改变了癌症患者复发和转移的命运。
同时,对乳腺癌治疗的中西结合中,中医药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减轻乳腺癌放化疗等辅助疗法所致的毒副反应也有积极意义,对增进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体质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降低发病率等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所以,本文就从乳腺癌的病名溯源、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和辩证施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和确切疗效,增强中医治疗的可信性,让更多的患者认识和认可祖宗为子孙健康留下的财富——积累几千年而成的中医药(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民间偏方、秘方),为患者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康复之路!一、病名溯源中医学对癌瘤的认识可谓是源远流长[1]。
早在3400年之前的殷虚甲骨文中就记有"“喦”"的病名,这个“喦”,读yan,《说文·山部》:“喦,山巖也,从山、品声。
”本义为山岩。
以“喦”作声兼义符,是古人发现女人的乳房发生肿瘤“高突如岩顶,烂深如岩壑”之意,后人加“疒”变成“癌”字。
后称为“乳石痈、乳岩、乳栗”等。
石痈指痈疽之至牢有根而硬如石者,(乳)石痈出《肘后备急方》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
南宋·陈自明在其所著《妇人大全良方》中首次提出“乳岩”之名:“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山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
”“乳栗”于清代《疡医大全》中载有“乳岩乃性情每多疑忌,失于调理,忿怒所酿,忧郁所积,厚味酿成,或五七年不发,有十余年不发者,或因岁运流行,或因大怒触动,一发起烂开如翻花石榴者,名曰乳栗。
”《诸病源候论·乳石痈候》中描述“乳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热自歇,是足阳明之脉,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
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乳石痈”。
民间有称“乳癌”、“奶岩”、“石奶”、“翻花石榴发”、“翻花奶”、“乳石”、“乳栗”、“辅奶”者。
因“岩”同“喦”、“巖”,奶同妳,又被称为“乳喦”、“妳岩”、“妳喦”、“妳巖”。
一些特殊的乳岩可见于“脱营”、“乳衄”、“乳疳”等。
另外,在“乳痈”、“妒乳”、“乳痞”(乳癖)、“乳核”中亦有相关论述。
真正用“癌”字称恶性肿瘤见之文献者,当首推公元1264年的杨士瀛。
他在著述《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写到:“疼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
”明代《外科启玄》中亦载有“论癌发”。
之后,各家对癌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均有论述。
在公元前12世纪的《周礼》一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医学分科的情况,"凡民之有疾者,分而治之"。
其中设有"疡知"专科,"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病的治疗。
当然,根据资料分析,这里所说的"肿疡"中,无疑地包括了某些体表性癌瘤在内,诸如皮肤癌、乳癌、甲状腺癌、*癌、口腔癌、淋巴肉瘤等,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受中医影响较大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至今称癌瘤。
可见,“癌”字作为恶性肿瘤的名称,相沿为习,由来已久。
二、病因病机《外科大成》中述“按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外属足少阳胆经”。
乳头为肝肾二经之冲,乳房为阳明气血会集之所。
肝脾两伤,痰气凝结,遂生本病。
肝伤失其条达,气血瘀滞乳络;脾伤失其健运,水湿不化,聚结成痰,气痰凝结,渐生结核[2] 。
中医在乳腺癌的病因病机方面有着多方面的论述,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正气不足,气血亏虚。
《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盛则防御能力强,病邪不易侵入,即或侵入也不易深入内里,最终可被消除。
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正不胜邪,而邪气踞之是发病的前提及决定因素。
2、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景岳全书》谓“肝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聚而成块,日久化毒成岩。
可见,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发病的内因和根本。
3、七情内伤,情志失调。
《外科正宗》提到“乳癌由忧思郁结,所愿不随,肝气闭塞,结精成核”。
(医宗金鉴》认为“失荣”一证乃由“优思患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
情志失调、忧思郁怒,肝失条达,郁久伤脾,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气血癖滞,阻于乳络而成核。
可见情志内伤,忧思郁怒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现代医学也认识到精神情志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4、湿热毒邪内蕴。
《灵枢》“湿气不行,凝血蓄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蓄而不去,而积皆成也。
”气郁痰浊结聚或气滞血凝,积久化火成毒以致毒邪蕴结,结成坚核。
外邪一旦侵入机体,客于经络,导致瘀血凝滞,痰凝湿聚,热蕴毒结,蓄而不去,而癌瘤成也。
故六淫外侵,邪毒留滞也是发病重要因素。
5、足阳明经虚损,风寒邪气致痈。
隋代《诸病源侯论》中的“瘕”、“石痈”、“石疽”等记载及其病因分析。
《诸病源候论·石痈候》云:“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气血,结聚所成。
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
此寒多热少,坚如石,故谓之石痈也,久久热气乘之,乃有脓。
”所谓石痈,也是由于寒气停聚于肌肉,损伤血气,致使气血雍结不通,聚而不散所致。
其痈肿坚硬厚实,很硬而有根,肿核与皮肉相连,局部热势不盛,疼痛亦不剧,有时热势自然消退。
由于此症寒多热少,肿块又坚硬如石,所以称为石痈。
病程稍长,又被热邪乘袭,亦可以化热成脓。
而对乳癌,《诸病源侯论·乳石痈侯》曰:“石痈之候,微强甚大,不赤微痛热,推之不动,但结核如石。
”表面乳石痈的症状特性:有轻度疼痛发热,有时发热自止。
而对于乳石痈的病因,《诸病源候论·乳石痈候》可谓直接明了:“是足阳明之脉,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
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乳石痈。
”说明:足阳明是胃腑的经脉,其直行的一支下行至乳房。
足阳明经脉虚损,风寒邪气侵入,导致血行不畅,结成乳房痈肿。
痈肿寒多热少者,则不会有严重热象,只有局部肿结如石,因此成为石痈。
该书对乳病还记载说:"乳中隐核,不痛不痒"以及"乳中结聚成核,微强不甚大,硬若石状"。
又说:"肿结皮强,如牛领之皮。
"所述"结核如石""不痛不痒"等,颇似乳腺癌的体征和病症。
当代医家对乳腺癌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周维顺[3]认为正气亏虚,风寒侵入,七情内伤,郁结伤脾,所愿不遂,冲任失调,邪毒蕴内,痰浊交凝为乳岩。
金静愉[4]认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经络痞塞,气机阻滞,痰浊、瘀血内生,郁久化热成毒,或冲任失调,气血亏损,痰浊内生,阻滞气机血行,久而成积。
病机错综复杂,但以痰瘀阻络、化热成毒为主要病机。
三、乳腺癌的中医证候及其治法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吴继萍[5]等《乳腺癌中医证型学研究》,对105 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设计表格观察纳入病例的分布情况,发现乳腺癌患者主要涉及脾肾肝三个脏器,中医辨证本虚多见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其主要集中在脾肾气虚与气阴亏虚两个证型,在本虚的基础上兼夹有血瘀、气滞、痰湿、热毒;肝脾肾正气不足是本病主要发病的内在因素。
结果显示:105 例女性患者中以脾肾气虚、气阴亏虚最为多见,兼以进行内分泌治疗为最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进行比较,显示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常见气阴两虚型,晚期患者气阴两虚常合并热毒证。
本虚诊断标准1、脾肾气虚型:腰膝酸痛,疲倦乏力,或浮肿,纳少,脘胀,便溏,尿频或夜尿多,或重听耳鸣,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瘀。
方用逍遥散加减。
2、脾肾阳虚型: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喜暖,少气乏力,腹胀便溏,下肢浮肿,舌苔淡白,脉沉迟细。
治以温补脾肾,祛邪抗癌,方用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味;或者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四神丸加减。
3、肝肾阴虚型: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形体消瘦,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以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方用二仙汤合逍遥散加减。
4、气阴两虚型:头晕目眩,面色白,神疲乏力,潮热盗汗,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肢节疼痛,烦躁易怒,胸闷,头痛,情志异常,记忆力减退,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沉细数。
治以健脾养胃,养血和营。
方用香贝养荣汤加减。
5、毒热炽盛型(癌毒炽盛,邪浊蕴结型):可触及乳房、腋下有坚硬肿块,皮下结节累累,甚则破溃,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性情急躁易怒,胁肋攻窜刺痛,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治以调补气血,祛邪扶正,解毒散结。
方用化岩汤合香贝养荣汤加减。
表实诊断标准:①痰湿:舌苔白腻,口粘不欲饮,脉濡细。
②气滞:胸胁胀痛,嗳气,情志不稳或抑郁不畅,可见疼痛但部位不固定,苔薄,脉细。
③血瘀:面色晦暗,痛处固定,肌肤甲错,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
④热毒:尿赤便秘,口舌焦干少津,舌红少苔,脉数。
刘丽云[7]运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对古今医家关于乳腺癌的病名、病因病机、相关症状体征、诊断、辨证治疗、预后、养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发现古今对乳腺癌的治疗均重视补益气血药、理气解郁药的应用,使用祛风通络药、以毒攻毒药均很少;在此基础上,古今方重视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古人偏于温里补脾而今人偏于温补肾阳。
提出乳腺癌的基本防治思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以补益气血为要,益气健脾贯穿始终;以多法祛邪,勿过于清热;慎用以毒攻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