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3《群落的结构》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3《群落的结构》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
版必修3
1.在某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
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
A.1个群落
B.1个物种
C.2个种群
D.8个种群
解析:地中海鳎鱼和鲫鱼属于不同的物种。
每个池塘的鱼都是单一的鱼种,是一个种群,8个池塘
对应8个种群。
答案:D
2.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
生长温度为2 ℃。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
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的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解析:南极冰藻是生活在极寒地区的以硅藻为主的许多藻类植物类群,不是同一物种,所以不能
称为一个种群,A项错误。
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所以企鹅种群密度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的下降
而下降,B项正确。
南极区域内所有生物构成群落,故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
生物组成群落,C项正确。
-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增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
增大,D项正确。
答案:A
3.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
解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有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
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答案:A
4.右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能正确说明图中所表示
的含义的是()
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
B.狼与麝牛间构成互利共生关系
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D.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
解析:麝牛是狼捕获的对象,所以两者是捕食关系,A、B两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麝牛群
数量的增加,狼捕获麝牛的成功率会降低,说明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C项正确。
麝
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增大,D项错误。
答案:C
5.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都生长好,放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一种全部死亡另一种仍能正常生长。
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依次为()
A.互利共生、寄生、竞争
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解析:白蚁和鞭毛虫对彼此相互有利,所以是互利共生关系;植物的菟丝子吸收大豆的营养物质才生存,所以二者是寄生关系;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说明二者是竞争关系。
答案:A
6.如右图所示,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
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
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
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
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
D.与丁种鸟之间会发生竞争
解析:此题中不同种的鸟在树上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垂直结构。
从X处进入的丁种鸟与乙种鸟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则两种鸟间必然要发生竞争,以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竞争结果则有多种可能。
答案:D
7.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和草本层属于主要的自养层,每个层次中和土壤里的动物及细菌、真菌属于异养层,这说明群落内部有一定的()
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B.产生重要影响的优势物种
C.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析:森林群落分林冠层和草本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每个层次中又有不同的生物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D
8.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生物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可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解析:该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的生活习性,A项错误。
灯罩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上,B项错误。
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中的,C 项错误。
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可将收集到的小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同时便于计数,D 项正确。
答案:D
9.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
A.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分层现象不再明显
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解析:横坐标表示物种丰富度,即物种数目的多少,在100年内物种数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越来越简单;1950年时该农场中农作物成为优势种。
答案:B
10.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乙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捕食关系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特点,其中先增加、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即图中甲是被捕食者(藻类)。
丙是专食浮游动物的鱼类,所以丙和乙之间是捕食关系,二者生存在同一个池塘中要争夺氧气等,也存在竞争关系。
如果只剩下一个种群,应是甲,因为没有甲藻类,乙、丙都无法生存。
答案:C
11.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年龄组成②种间关系③种群密度④垂直结构⑤水平结构⑥物种多样性⑦优势种⑧物种丰富度⑨性别比例⑩出生率和死亡率
A.①②④⑤⑥⑧
B.②③④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⑧⑨
解析:群落层次上研究的内容有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等。
其中的①③⑨⑩是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内容。
答案:C
12.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共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捕食者数
量/只
蝌蚪存活
率/%
甲乙丙
1087740
22583025
34423211
482037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解析:由表可知,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的数量逐渐增多,而甲和丙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多,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多,A项正确,D项错误。
无捕食者时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会消失,有捕食者时乙在竞争中占优势,B、C两项正确。
答案:D
13.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性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解析:金合欢蚁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A项正确。
金合欢蚁可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性动物的伤害,金合欢蚁与其他植食性动物是竞争关系,而金合欢树与其他植食性动物则是捕食关系,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
从题干可知,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两者共同进化。
答案:C
14.下图①~④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A)、大小两种草履虫(B)、狐与兔(C)、细菌与噬菌体(D)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顺序已打乱)。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
B.;
C.;
D.。
(2)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
(4)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解析:一般来说,共生是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捕食是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竞争是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寄生可能使宿主数量减少,但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
答案:(1)③②①④
(2)食物竞争,使一种(大)草履虫死亡(饿死)
(3)②和④
(4)兔先增多,后减少
15.下图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
(2)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湖泊中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和等因素决定的。
这些生态因素在垂直分布上的层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也就越多。
解析:(1)浮游植物主要生活在表水层;动植物遗体的分解需要细菌等微生物来完成,这些微生物主要存在于底泥层。
(2)湖泊中植物、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由光照强度、温度及水中含氧量决定,这些生态因素的层次越多,群落中的生物种类也就越多。
答案:(1)表水层底泥层
(2)光照强度温度含氧量生物种类
16.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的种群数量增减情况如下图中曲线a、b、c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不是种内斗争关系,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
根据题意可知,曲线a表示枯草杆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曲线b表示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曲线c表示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答案:(1)捕食竞争(2)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4)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种群数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