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1
学习版
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文/欧 冉
内容摘要: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造就不同性格的儿童。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家庭中的教养方式,运用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本文主要从教育方式的概念出发,针对父母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父母的教养方式 儿童性格 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

它能够使儿童成长出不同的性格。

而儿童的人生开端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还应该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爱心的家庭。

刚出生的宝宝就好比是一张白纸。

他们的心灵是纯洁、天真的,而宝宝的教育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在出生以后,长期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中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及教育的态度观念和方法,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儿童在那该所扮演的角色等等,这些都会对儿童的性格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他人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正如新课标所言,教育合力是指以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作为教育合力之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个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个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虽然个性的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儿童期作为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是极为重要的,儿童的个性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所谓“从小看八十”、“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可塑性比较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父母的影响很大,因此家庭教育,尤其是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讨论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及其分类:(一)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

父母的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如 儿童观、教育观、养子观、人生观)和已经习惯了的教育行为。

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1]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的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

家庭教养方式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分配和沟通方式决定的,是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的真实反映。

教养方式与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受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

父母个人素质、文化水平的高低以及品德修养、性格倾向、待人接物、兴趣爱好也都会从中反映出来。

四、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一)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尊重儿童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

纵观当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生长在民主的家庭中。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既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朋友的关系。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安全、温暖。

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父母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生活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

例如父母在儿童犯错之后,不是直接打骂,而是先问问儿童自己是如何想的,听听他的想法,再根据情况对儿童做出相应的教育或以身作则,让儿童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自己的错误,在做事情时也会征求一下儿童的意见,尊重儿童。

那么这类家庭中的父母很显然是民主的,他们能与儿童平等相处、互相爱护、关心、能给予儿童更多的鼓励和诱导,而对于儿童的缺点,错误又能恰如其分的指正批评,并提高儿童的认识,让儿童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这样的父母能过很好的处理好“度”这个问题,这便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诀了,而这样就逐渐培养儿童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等比较积极的性格。

(二)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现在很多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一举一动都加以限制,生怕孩子不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但在情感上又忽视孩子,时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孩子的愿望和要求。

表现出一定的控制欲,这种父母往往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自己的命令,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事,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也都是为孩子好的,孩子没有提问题和与父母商量的机会。

(三)放纵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童格养成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父母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或因为其它的原因整天忙着看不到人,对孩子不管不问,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

儿童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品质,情绪反复无常,极不稳定,对周围的食物也表现出不闻不问的态度,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

有的父母则是对孩子十分的溺爱和宽容,他们在对待孩子的方式恰恰与上述相反,对孩子百依百顺,视其为掌上明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凉了,孩子在家里就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违背孩子的意愿。

这样的环境下,养成孩子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生活不能自理,事事都要依赖于他人,在与人交往受到挫折后,极易产生对立、仇视的情绪。

(四)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反应都较少,不指导而儿童的行为,也不支持儿童的兴趣,对于孩子缺乏关心和爱护,也缺少对孩子行为方面的管教,
262
学习版常常沉迷于自己事情而忽略了做父母的责任。

被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一般性格内向,自卑,无爱心,自我封闭。

五、反思:在家庭生活中,父母
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多种方式的结合,但想要真正的教育好子女,一定要科学的选择教养方式,不但要科学的选择教养方式而
且还要科学的运用好教养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四季雅园小区内启点幼儿园)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综合发展。

我国《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
重要环节。

”因此,现在的中小学美术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更是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学生受到如此评价时,也就习以为常,甚至漠然了。

现在,我们教师如何改进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

下面我针对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注意有效利用美术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

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中小学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

中小学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教师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

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不能心急,要对学生有耐心,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学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学生增加勇气和信心。

学生们天生就是表演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

我们教师适当的赞美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注意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认识学生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学生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学生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

就让我们教师多给学生们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二、教师要重视学生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之前,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

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

新时代教学背景下,我国《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

”由于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能力与水平只有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别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

对学生在中小学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这样,我们教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美术作业,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美术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教师注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引导学生的美术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美术作业,教师底分数的评价会给学生造成打击,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因为中小学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美术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

因此,我们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总之,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美术作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学生美术作品,把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单位:新疆阿克苏市第十二小学)
新课标下中小学美术教学交流心得的体会
■文/李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