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体会“得人和者得天下”的道理;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正大丈夫之道;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3.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照、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了解孟子的有关文学常识;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积累文中常用的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教学难点:
1.体会孟子的文章逻辑周密而有文采的特点;了解课文的论证方法,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得人和者得天下”的道理;正确认识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的真正的大丈夫之道;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涵,体会磨难困苦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孟子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应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儒家还有另外一部经典?大家知道吗?《孟子》,它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孟子》的文章。
二、自学释疑
1.作者: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猛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人性本善。
孟子的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
不过他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具有积极意义。
2.《孟子》:孟子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分,感情充满,逻辑周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3.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孟子》、《论语》、《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三、讲授新课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反复诵读,梳理文意和重点词义
①全班齐读,重视读音和节奏。
②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③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解答,学生正确完整理解文意。
2.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又提出了哪些论据呢?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以进攻一方为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然后从防守的一方来论述,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运用了排比修辞。
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浑、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3.梳理文章,分析结构
(二)《富贵不能淫》
1.反复诵读,梳理文意和重点词义
①全班齐读,重视读音和节奏。
②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③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解答,学生正确完整理解文意。
2.景春认为的大丈夫是怎样的?
答: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
答:不同意,他认为这种以顺从为原则的道,是妾妇之道,而并非大丈夫之道。
4.孟子认为如何才能成为大丈夫?
答: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即“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同时“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再抱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处世态度。
5.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
“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说;接下来“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6.梳理文章,分析结构
怎么做儒家仁义礼思想
立身处世态度
大丈夫
什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学生说说自己对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标准的认识,具体说一说自己认为有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夫”(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皆可)
五、课后小结
“得人和者得天下”说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本课的名句,也是大丈夫的真谛,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座右铭,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战争中需要
防守——地利不如人和“人和”
域民
类推: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了解到孟子眼中的真正大丈夫之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们来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正内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反复诵读,梳理文意和重点词义
①全班齐读,重视读音和节奏。
②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③重点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劳累)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动心忍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
行拂乱其所为(名词作状语,用行动)
人恒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2.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属于什么论证?
明确:六位圣贤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从低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
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绩,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这是事例论证。
3.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明确: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论证。
正反两方面对照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摆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磨练。
内部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再读课文,重点分析
本文的写作特色:
1.逻辑周密,韵味无穷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课文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绩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动等方面经受一番艰巨甚至痛苦的磨练。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绩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语言富于感染力
具体表现在情势灵活,骈散相间;修辞运用,气势磅礴;文字简约,精雕细刻。
全文不到两百字,可谓增一字则语赘,删一字则意疏。
四、迁移延伸,分组讨论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五、课文总结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提出居安思危的主张对一个国家极其重要,这关
系到国之存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腐化,从而得“死”。
人生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如此。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本文告知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联系生活实际写写你的感想不少于300字。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课本节课尝试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尝试了餐桌式教学。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没有把握的问题在通过合作探究得以解决从而带来了自信。
这样老师轻松,学生充实而又有乐趣。
3. 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