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调度——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影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应用到电影中,则应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
即指演员的位置、动作与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位置、角度、距离与运动方式。
镜头调度与演员调度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电影的场面调度但人物的调度是电影场面调度的核心、支柱。
摄影机是代表作者、剧中人或观众的视线的。
确定观众从那个角度看,带着什麽心情看,看后裕达到什麽效果,也是要导演以生活为依据来精心设计的。
生活中表达思想、感情不仅靠语言,而且包括人的动作。
人的动作受其思想支配,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不同性格,在不同场合,不同情绪下、会产生不同的动作。
人们在家,坐着、躺着、脚放在凳子上都可以,比较随便。
在办公室,随便躺着,或把脚跷在凳子上就不雅观。
描写一个性格粗鲁、缺乏教养、不拘小节的人,和描写一位娇气十足或处处谨小慎微的人的举止会完全不同。
再如,一个人平时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很熟悉,突然有了变化,我们就会琢磨:他怎麽啦?出了什麽事?他为什麽站着不说话?为什麽走来走去心神不安?这些在生活中是自然存在的,也许一般人不会去注意。
但艺术工作者、作家、导演、摄影师、演员则会注意它们,因为它们是产生场面调度的生活依据。
在电影中,一部影片或某一场戏的内容。
意义、情绪的表达,不仅通过台词和演员的动作,还要结合镜头的调度和组接。
电影场面调度应当包括演员的调度和摄影机的调度。
演员调度是中心,但它又是通过镜头调度来体现的。
二、电影场面调度与舞台场面调度的区别
1、演出形式不同
舞台本身是立体的,观众直接观看同一场戏,一千多个观众有一千多个视点,其透视效果各不相同,对其场面调度的感受就有差别。
电影是由摄影机代替观众的眼睛,把立体的现实空间拍摄在平面的胶片上,经过放映,在两度空间的银幕上展现出来,因此观众无论坐在什麽位置上都不会改变透视效果,都会看到同样的场面调度。
2
、展示的空间范围不同
戏剧受舞台的限制,它展示的空间有限。
因此人物的出场、下场、动作等都会受到制约。
电影由于摄影机位置的多变、剪接技巧的运用,它的场面调度突
破了舞台的限制,海阔天空任驰骋。
电影的场面调度更为丰富。
3
、观众观赏的视点和视野范围不同
在剧场欣赏戏剧场面调度,观众的视点是固定的,而欣赏电影场面调度视点是多变的。
4
、舞台场面调度的假定性较强,电影则要求逼真性
由于舞台上观众看到的都是全景,导演只能通过演员的对话、对演员位置的调度以及灯光的处理等,来引导、控制观众视线重点的转移。
所以演员常常要在舞台上走来走去,甚至要跑上一个台阶来吸引观众的视线。
演员要尽可能地面对观众表演,病倒在床上的人也要支撑起身子、抬起头来对着观众讲话。
在舞台上允许演员作夸张的表演,因此,舞台调度更具有假定性。
而电影则是以现实环境为人物活动场所的,人物应该在什麽场合出现,就在什麽场合出现。
摄影机代替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事件的全貌,也可以观察到细部,可以听到耳语,看到眼神。
当摄影机走近演员时,要求他的动作、表情要含蓄、细腻、生活化;当摄影
机远离演员,形成远景、大远景时则要演员懂得夸张。
所以电影场面调度更具有逼真性,谁破坏了这个逼真性,谁就破坏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5
、舞台调度具有选择性,电影则具有强制性
在舞台上,无论导演采取怎样的场面调度,想法设法将观众的视线吸引到某一点上,观众也有一定的自由,他可以从整个舞台中选择他感兴趣的对象观看。
戏剧导演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场面调度努力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他认为重要的人物、事件、情节上来。
而电影的场面调度却带有较大的强制性。
由于导演和摄影师可以运用不同景别的画面,把观众的视线局限到一只眼睛、一张嘴巴的范围,他们拍摄什麽,观众才能看到什麽,拍多大的范围,观众才能观赏多大的范围,观众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这就要求电影导演和摄影师在处理场面调度上要具备较高的艺术和技巧水平,通过明确、贴切、精彩的人物与镜头调度,向观众转达影片内容,展现人物的风采,使观众看得懂,,在黑暗的剧场中,能坐的住、看得津津有味,看得入迷。
6
、处理整体与个别的关系不同
戏剧的场面调度往往是引导观众从整体到个别,而电影则多是从个别到整体。
舞台在观众的视野中是一览无余的,场上的每一个可视形象都在观众的观赏之中,所以戏剧的场面调度往往是通过整体要观众有分析地去寻找个别人物、个别动作和细节。
电影多半是先分散后整体。
导演给观众讲述一个片断,不一定先给你看全景,也许先拍中景,也许先拍近景,也许一场戏只由中、近景组成,根本不给你全景,但最后却给观众一个场面调度的总印象。
此外,电影是由个别的、分散的,有时人物的动作和所处的环境、时间都不一定是连贯的镜头,经导演的组织、安排,合乎逻辑地向观众交代一个完整的意思。
所以,电影总是由观众对银幕渐次出现的个别动作细节,加以联想、补充,在他们的头脑中构成有完整场面调度的一场戏的整体印象。
正因为电影场面调度能够从个别的、分散的镜头组接中构成一场戏的场面调度的总体印象,所以创作者又可以利用电影场面调度具有的独特方式,造成悬念、误会、巧合、趣味、恐怖、对比、抒情等多种艺术效果。
三、电影场面调度的形式
电影场面调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不应让人们去遵循固定的模式。
但应该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即人物的场面调度应由人在生活中用来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基本动作所组成;镜头的调度应以人在生活中观察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心理活动为依据,演员调度是它的核心。
同时电影场面调度要符合电影艺术表现形式的要求,演员的动作既要符合生活逻辑,又适合于拍摄。
电影中常见的场面调度形式有:分切式、移动式、纵深式、重复式、综合式等多种。
1
、分切式(也称组接式)场面调度
围绕着演员(或被摄体)的位置和动作,摄影机分别在不同的视点上以固定方式拍下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为分切式场面调度。
分切式场面调度对空间和时间的表现更为自由,利用景别的交替,略去不必要的动作过程,中间插入其它需要的场景或细节,造成明快的节奏,突出事件的重点,在构图处理上也利于向绘画艺术借鉴。
但它不利于演员表演的一气呵成,不利于摄影师把握画面影调、色调的统一,也不利于更为真实地描绘空间和时间、表现事件发展的真实过程。
这是以巴
赞为首的纪实美学极力反对的一种表现手法。
2
、移动式(运动摄影式)场面调度
摄影机随着事件的发展,伴随演员(或动体)的运动而运动,始终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上,这就是移动式场面调度。
移动式场面调度有助于突破画框的限制、摆脱戏剧模式的束缚;有利于演员表演的连贯,创造不同的节奏和艺术气氛;因为前后景也随着摄影机机位的变化而变化,又自然的交代了人所处的环境,明确交代事件发展的实际时间和空间,增强真实感。
移动式场面调度都以机随人动、自然流畅为好。
要求摄影师善于巧妙构思,并具有驾驭摄影机运动的高超本领和提高大面积采光、用光的能力。
移动式场面调度的方法运用不当也会造成拖沓或人为痕迹,或形成盲无目的的东摇西晃,使观众头晕目眩,不知其所云,这样反而失去了它应有的表现力。
3
、纵深式场面调度
摄影机位固定,以纵深关系安排人物的位置、行动路线,使前后景均清晰可见,或以纵深调度改变画面景别大小,均为纵深式场面调度。
电影中可形成纵
深调度的方法很多,利用大景深调度人物,利用小景深调节焦点距离,利用变焦距镜头改变画面景别,以及利用光线明暗控制画面景别的变化等等都可形成纵深场面调度。
纵深式场面调度有利于表现多层景物,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丰富造型形式。
摄影师可以利用小景深,借助调节光学镜头焦点的前后位置,改变观众视觉注意中心。
变焦距问世以后,镜头焦距又参与了纵深的调度,摄影师通过焦距长短的变化,既可以伴随演员纵深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也可以在演员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画面改变景别。
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纵深式场面调度,也都可以形成内部蒙太奇效果。
这样可以不经过摄影机的运动和镜头外部组织,在同一镜头中既在近景中揭示演员的细腻表情,又在全景中观赏演员的形体动作。
纵深调度使画面具有鲜明的透视感和时空的真实感,为巴赞纪实美学和长镜头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4
、重复式场面调度
影片将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以相同或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两次或数次为重复式场面调度。
它可起到强
调、突出某事件的特殊作用,使观众由此产生推理、联想、深入思考,在认识和情绪上起到一个升华的作用。
比如《金色池塘》中当老夫妇俩到别墅度假时,先后几个人从一个纱门走过,都发现纱门坏了,大家重复着发现纱门坏了的动作和台词,加深了观众的印象。
最后突然发现坏了的纱门修好了,原来是在思想感情上有着一定距离,彼此老闹别扭的小外孙和外祖父一起修好的。
这个场面调度的处理无言地说明祖孙两代经过一个暑期的相处,交流了感情,产生了理解消除了思想上的鸿沟。
观众随着祖孙感情的变化,在认识和情绪上产生了一个升华。
5
、综合式场面调度
在创作实践中,常常是几种场面调度的综合运用,有时很难说它是属于那一种形式。
艺术家应该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手法,创造出适合于表现内容的新颖形式,提高观众的审美情趣。
转载来源:剧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