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并由此引申,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归纳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由造就人才而类推到治国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多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实词;对常见虚词,如“之”“也”“者”等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特殊文言句式,如“舜发于畎亩之中”这样的状语后置句等,在诵读了大量经典篇章、形成了初步文言语感的基础上,参照现代汉语的句法特征,也应有较为理性的审视和把握。
因此,完成《课标》所提出的“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基本没有问题。
对实验班的学生而言,尤其如此。
但是,《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属对话体论辩文。
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而客观存在的时空距离,以及文言简洁典雅的语言特点,部分语句,如“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等,对于今天的初中生而言,仍然显得比较晦涩;另一方面,所谓“文以载道”者,这篇文章,不仅是孟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更蕴含着特定时代背景所留下的深深烙印。
因此,囿于年龄、阅历、阅读背景等因素,作者的观点,以及阐述观点的思路,应该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即使是实验班学生,也不例外。
另外,就所执教的初三(17)班学个性特点来说,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现
问题,课堂生成的美好更值得期待;但稍有不慎,却也容易影响课堂的整体走向,造成不必要的旁逸斜出。
同时,一小部分同学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可能会给课堂相机引导创造恰切契机,有望将课堂学习引向更深远的境界;但是由于积淀较差、遗忘普遍存在的限制,却也往往思考相对肤浅,容易掩盖真实的课堂情形,从而陷入字词理解层面的泥淖,造成真正问题被隐藏,给课堂留下诸多遗憾。
所以在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如何相机引导,真正打开学生思维,让思考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让表达显得灵活、开放、愉悦且具有建设性,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因此,基于对教材、学情的了解与分析,设定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把握特殊句式的特征;
能力目标:
1.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文意;
2.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的修辞
效果。
情感目标:
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学习重点:
1.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会
遭到灭亡”的道理。
学习难点:
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的修辞效果。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如下: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给重点词语注音,然后熟读成诵;
2.发A4纸,左右竖着对折后,抄写原文,抄一行,空两行,并阅读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在原文下第一行标注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所空第二行处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4.勾画并记录自己未解决或仍有疑惑的词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引领,点拨
学习方法:
大声朗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大声表达
资源利用:
PPT课件、《古代汉语辞典》
时间分配:
第一阶段,通过“译读”,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拟用时2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通过“品读”,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体会孟子雄辩的文风,以
及语言的特点,拟用时15分钟左右。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脍炙人口的名言。
那么,2300多年前,孟子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感受先哲人生智慧,领略他雄辩的文风、说理论证的艺术。
二、译读——唤醒积累,建构提升
(一)(5分钟)小组讨论,任务如下:
1.在小组中,朗读自己的译文给同伴听,在相互对照中,取长补短,纠正补充,完善自己的译文;
2.存疑处,向他人学习;
3.分歧点,辩驳中剖析。
(二)(10-15分钟)质疑辩驳
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重要词句有:
1.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其体肤
空乏(使……资财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其身
所以动(使……警觉)心忍(使……坚强)性
行拂乱(违背,使……乱,也即扰乱)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3.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今义:判断动词;古义,代词,这、这样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古义:这样以后
4.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于: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5.特殊句式。
A.状语后置
B.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
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举于士(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到的重点字、词、句可能还有:
A.举市故所以征作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对照白文,全班一起译读
译文如下:
舜从田野中发迹(或: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或:被起用),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或:被起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里被赎买回来而登上了相位(或:被起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地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忧困,在思虑上阻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因为思虑),面容憔悴,吟咏叹息,这样以后才能想明白。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
如果没有与自己势力、地位相等的邻国和来自外部的祸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了。
三、品读——读出自己,润泽生命
1.阅读课文和课下注释;
2.选择一个角度,写一小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少于150字);
(说明:1-2,拟用时5-6分钟)
3.交流分享(拟用时10分钟左右)
在交流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或可能出现的学习深入机会:
(一)这篇文章运用了排比和对偶,语言行动形象,富有音乐美。
品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
1.重要词语的读音问题,要适时纠正
舜(shùn)畎(qun)亩傅说(yuè)胶鬲(gé)
管夷吾(wú) 孙叔敖(áo)百里奚(x)空乏(kng)
拂乱(fú)曾益(zng)拂士(bì)
2.排比和对偶句的表达效果及诵读要领
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排比句)
B.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排比句)
这是两组排比句,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它们朗读的节奏也基本一致。
要想读出抑扬顿挫的美感和排山倒海的气势,一方面要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另一方面在气势上要逐渐加强。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对偶句)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对偶句)
这是两组对偶句,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所以朗读节奏也一致。
要读出相同的节奏;就要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对偶句、排比句,整齐而相似的结构,带来文气昂扬豪迈的同
时,也给我们正确的朗读与理解带来了启示。
3.适当延伸,走近先哲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名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当然,也要读出辞气的畅达,读出文气的充沛,再一次感受孟子语言的特点!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语言就是这样气势磅礴,语言犀利,充满浩然正气,所以(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对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文如其人,人如此浩然正立于天地间,才有这样的至情豪文,美文!
(二)道理方面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其实,逆境成才且青史留名之人,不胜枚举。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名篇《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3.是否逆境就意味着成才呢?
当然不一定,我们见过多少遇到挫折一蹶不振的例子啊。
客观的逆境面前,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关于这一点,文章中是否有所涉及,你从哪里读出来?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改正错误,个人主观方面的努力在尤为重要。
学习,也是一样啊!“装睡的人叫不醒,不想学的人教不会。
”一件事,要想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论证方法和思路方面
1.举例论证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举了6个从寒微到显贵,然后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历史人物为例,论证了人才
是在艰若环境中磨砺的道理。
2.对比论证: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对比论证。
个人从磨难中奋起而有所作为,国家因为无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而灭亡,一正一反,突出强调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类比论证: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相类比,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小结收束:文章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在苦难中造就;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人生扩展至治国,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最终得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思维严密,论证有力。
结束语:
孟子的说理散文,善于运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闪耀着哲理的光芒。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以这篇文章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写一段文字,来表达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