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导读课件(网络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乡土中国》导读 课件19张

《乡土中国》导读 课件19张

费孝通(1910—2005), 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 基人之一。他在导师马林 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 士论文《江村经济》,被 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 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 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 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人 类学的奠基之作。
①时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 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 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乡土中国•血缘与地缘》136页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 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 定了。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参见p13-18
第二步:略读 略读即快速阅读,了解各篇章内容大意,勾画核心概念
和主要观点。可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全书逻辑结构。 第三步:精读
精读即认真、反复地阅读,逐字逐句深入钻研,利用批 注记录心得。借回答教材中的阅读导引检测理解程度;尝试 撰写读书笔记和书评。 第四步:研读
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获得美学与艺术的熏陶; 获得语言的营养,得到表达的锤炼。
三、阅读方法
第一步:浏览,即概读,就是了解作者和书名,阅 读前言、后记、序、目录,大概了解整本书的体例、 主要内容、篇章格局。浏览后可做具体内容的猜想, 并在阅读中修正、检验、丰富自己的猜想。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乡土中国•血缘与地缘》135页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 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 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 存事实。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件(2PPT)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件(2PPT)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中国基层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情况,增强对中 国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适合高中语文学习,也适合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学生阅读。
课程目标概述
了解乡土文化与文学的特征及发展历程 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阅 读 指 导 方 案
阅读计划制定
确定阅读时间和 目标
选择阅读材料和 内容
制定阅读计划和 进度
确定阅读重点和 难点
阅读方法选择
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跳读与扫读相辅助 朗读与默读相协调 筛选与整理信息能力提升
阅读难点解析
背景知识的 理解
文化差异的 感知
语言风格的 适应
深入思考的 引导
阅读成果评估
深入理解了作者笔下所描 绘的乡土文化和习俗
领悟到了作者对乡土社会 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认识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 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阅读不足之处反思
文本理解不深入,缺乏对 作者意图的把握
阅读时间不够充裕,导致 对细节的忽视
缺乏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 讨论,影响阅读体验
对阅读技巧和方法掌握不 足,影响阅读效率
梳理小说情节,概 括主要事件
分析人物形象,把 握人物性格特点
理解小说主题,探 究社会意义
关注细节描写,深 入理解文本内涵
作品主题及意义
主题:探讨中 国农村的衰落
与复兴
意义:通过对乡 土社会的分析, 揭示农村社会问 题的根源,为解 决农村问题提供
参考。
作品价值:具 有深刻的社会 洞察力和思想
价值
对现代社会的 启示:通过了 解乡土社会的 变迁,理解现 代农村的发展

《乡土中国》ppt课件21张

《乡土中国》ppt课件21张
阅读《乡土中国》,要注意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 书的逻辑思路,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 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
专题 阐述
内容 介绍
目标 引领
学习目标
• 1.通过快速浏览,圈点勾画,找出主要观点及关键概念; • 2.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一到三章关键概念的逻辑关系; • 3.能理解乡土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 能基本掌握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法。
• 1.快速浏览,圈点勾画,完成社会结构版块(即《差序 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差序格局”为主题词,绘制社会结构版块的结构 思维导图。
寄 语
经典的阅读总会有困难,但又是充满乐趣 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 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不要在低水平圈子 打转。年轻的时候有意识读一些‘深’一点的 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 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
——温儒敏
梳理前三章的结构; ➢ 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分析乡土社会现
象。
任务一:提炼中心句
《乡土本色》共17个自然段,依据预习内容,填出横线上的内容。
1.中国社会是 乡土性 的。
11.乡土社会是 熟悉 的、
2.我们的民族和 泥土 是分不开的。
没有 陌生人 的社会。
3. 土 在我们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12.乡土社会是 礼俗 社会。
总结反省,提升自我
1 整本书阅 读共 个课 时,以学生 利用课内外 时间自主阅 读、撰写笔 记、交流讨 论为主; 2 本阶段阅 读学术著作 的方法应贯 彻始终,但 依据书籍不 同版块有所 侧重
阅读前三章,完成以下任务
《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 在阅读中提炼自然段的中心句; ➢ 以“乡土性”为主题词,用思维导图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阅读方法
1.品词析句,咀嚼玩味 2.圈点、勾画、批注 3.对比分析法 4.撰写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5.辨道理论证逻辑,梳理实证分析思路 6.思维导图应用
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一部分 梳理文章要点
任务一:提炼中心句
《乡土本色》共17个自然段,快速阅读,根据文段填出横线上的内容。
1.中国社会是 乡土性 的。
【界定本章乃至整本书所讨论的对象,即基层的中国社会】 【可理解为“高层社会”和“边缘社会”,它们与传统基层社会不同】
段意:开宗明义,概括性地提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一观点。
【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流域皆孕育了农业文明】
☆ 文本精读、深读 【乡下人谋生离不开泥土】
(2)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 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 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 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 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 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 行 种回 ,来 一的 家美 家国划朋着友小,小他的很 一奇 方怪 地地 ,问 种我 植: 起你 来们 ;中 真原 像去 是的 向人土,里到一了钻这,最看适不宜到于其放他牧利的用草这原片【心本观,地段点依的的句旧方核】锄法地了播。 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 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 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土中国》ppt课件54张

《乡土中国》ppt课件54张
3.文字传情达意还需要注意文法, 不够随意便捷
面对面的 社群不需
要文字
亲密社群有很多特殊语言 有时,不用语言就可传情达意
乡土社会中,语言也不是传达 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基本概况 内容框架 各章精要 要点归纳 检测运用
内容提要及思维导图:
第三章
作者对文字下乡是什 么观点?
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安定社会,从时间角度看 可以不需要文字。
15
基本概况 内容框架 各章精要 要点归纳 检测运用
问题探究:
2.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种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种地是 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 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 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 白泥土的可贵。”
基本概况 内容框架 各章精要 要点归纳 检测运用
社会变迁,面临挑战
基本概况 内容框架 各章精要 要点归纳 检测运用
阅读检测:
第一章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
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
《乡土中国》阅读指导
——整本书阅读专题
阅读目标
学术著作阅读之课标要求
梳理全书纲目及其关联,做出内容提要 理解大意,把握重要观点 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 探究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乡土中国》阅读目标
1.了解《乡土中国》全书概况、内容框架,写出内容提要。 2.了解乡土社会特点,理解关键概念,能总结出作者在各章 的主要观点。 3.能运用书中理论与方法,探究现实问题。

《乡土中国》整本书导读 课件 (35张PPT)

《乡土中国》整本书导读 课件 (35张PPT)

人口最多的农民入手。1936年我就开始在农村调查,这就是我走
出的第一
步。
——费
孝通
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 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 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 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
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
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
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请找出文中的关键句。
——《乡土本色》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 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 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 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 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 地上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 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 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 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 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 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 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土中国》导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导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后来费孝通到了北京大学,要选择专业时,他问 社会学系主任杨开道:“社会学这个专业能解决什么 问题?”杨开道先生问他:“同学,贵姓?”“姓 费。”“这个专业就能解决你为什么姓费的问题。”
就这样,他进入了社会学系,并一路走来,成为 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奠基人之一。
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
“如果我们想要去理解自己过去的生活,理解彼此和谐相处 之道,理解对中国而言的乡村之重,那首先便要去理解《乡土 中国》这本薄薄小书的精髓。
著作:《围城》学家著作; 《谈艺录》 《江村经济》
数民族情况》 民英雄纪念碑、 《管锥编》 《乡土中国》

“鉴真和尚纪
《生育制度》
念堂”等

语言学家 著作:《中印 文化关系史论 集》《佛教与 中印文化交流》 《牛棚杂忆》
①学术成就:费孝通是我国社会学奠基者,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 曾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直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生考 试还经常将这些书上的概念术语作为高考点。 ②社会贡献:费孝通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经他指导的苏南地 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③文化贡献:费孝通晚年时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 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球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④出示费孝通秘书张冠生对费孝通一生的概括语:“少年早慧,青年成 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 暗花明。”(张冠生《费孝通传》)
2.性质:
《重刊序言》文本 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 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 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 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

《乡土中国》-ppt课件

《乡土中国》-ppt课件
复杂,就是种菜。据说,郑和下西洋前准备了不少豆子,在船上没事就拿豆子发豆芽吃,虽然豆 子里没有维生素C,但是豆芽里有不少。
到了现代,我国出国搞外交,也不忘记在大使馆里种菜。卢旺达的中国驻馆大使孙树忠告诉 记者,在卢旺达,由于当地物资贫乏,其物价水平十分高昂。为了节约开支,使馆工作人员常常 自己种菜,丰衣足食。中国维和部队在外,也会用自己带去的种子种植蔬菜,南瓜、黄瓜一样也 不落下。蔬菜成熟之后,还能从终日的罐头饮食中解放出来,品尝一下来自家乡的味道。
坦桑尼亚援建期间,援建人员白天工作,晚上就自力更生学习种菜。到了伊拉克,满地的骆 驼刺和盐碱地,中国人却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种菜的方法。
中国人在南极尝试无土种菜,在电影《地心引力》里,天宫号空间站也种满了小麦和水稻。 在科幻作品《三体 死神永生》中,云天明的脑花在三体人的船上种菜,中国还在实验太空种菜, 并称已经成功,该种菜技术可应用于潜艇航母,也就是说,在潜艇航母上,中国人也能种菜。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 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 般。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现象探究三:“乡下人”村)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 我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尤其是,当它,及千 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作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 国的悲伤时。

为什么要阅读《乡土中国》?
现象探究一:中国人对种菜有多执着?
中国人实现首次在太空种菜 城市里阳台上的菜
中国人的种菜天赋,已经征服全世界!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最厉害的是什么?不是便捷的移动支付,也不是刚柔并济的中国功夫,
而是中中国国人人种的菜种,菜在天全赋世。界中都国是人出的了种名菜的天强中赋悍到国。底人有的多夸种张菜?情结,饱含着人民对土地和 有人问为什么西方古代航海船队经常得自坏然血的病,热而爱中,国烙船队印就在没中有相国关人记的载心。其灵实最答深案处并不。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PPT课件八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PPT课件八

通读指导 了解基本概念——第一章
通读指导 了解基本概念——第二章
通读指导 了解基本概念——第三章
通读指导 了解基本概念——第四章
三、梳理前四章框架
1.第一章《乡土本色》:乡土社会的 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黏着在土地上、不流动、熟人社会。 2.第二章《文字下乡》:从空间上看,为 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思考:以《平凡的世界》中的父亲孙玉厚为例, 分 析《乡土中国》第一章中的关于“中国社会是乡土性 的”的观点在这个人物身上如何体现。
答案: ①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靠种地谋生的人 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②人与土地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孙玉 厚把全部能耐都用在了土地上, 连营务 旱烟的本领也是数一数二的, 土地在很 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③另一方面, 土地搬不走使得老农自然 受到土的束缚。老农黏着在土地上,老 农像插入土里, 这又体现了乡土社会的 不流动性、孤立与隔膜。在孙玉厚身上 看到了农民的保守封闭的性格特征。满 足现状,对土地之外的事情摸不透,对 儿子开办砖场的事情有点担心。
2.新媳妇原先恪守“男女有别”,可最后“不顾一切”照 顾小通讯员,变化如此之大,这是为什么?
3.请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六章)中的大哥孙少安 扩砖窑为例,分析费孝通的“家族”观点在这个人物身上 的体现。
材料二: 孙少平回家以后才知道,父亲是因为分家的事才写信让他回来的。 比起他想象的其它灾祸,这件事看来并不特别严重。《红楼梦》
里的凤姐说,没有不散的筵席。弟兄分家,或者父子分家,在农村已 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和其他人家相比,大哥和嫂子结婚几年都和他 们一块过光景,这也就不容易了。现在他们要单另立家。不论从哪方 面说都无可非议。
少安进了烟地,一边帮父亲干活,一边把他的新打算给父亲谈叙了一番。 孙玉厚听完少安侃侃叙谈, 一时倒没有对儿子的宏大抱负发表什么评论。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PPT课件四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PPT课件四
《乡土中国》
费孝通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现象,激发阅读兴趣 2.正确认识本书的价值 3.介绍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4.整本书目录导读
新课导入
《朱陈村》 白居易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学习安排与计划
课时
内容
方法
任务
第六节 《血缘和地缘》 精读 1.用思维导出画出三篇文章
《名实的分离》
的结构,并分述其论证思路。
2.分别归纳三个章节的主旨, 第七节 《从欲望到需 泛读
要》
并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及在
全书中的地位。
下乡》
泛读
习。 2.用思维导图画出三篇文章的结构,分析 其论证思路。 3.归纳三个章节的主旨,并分析他们之间
的联系及在全书中的地位。
学习安排与计划
课时
内容
第三节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
第四节
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第五节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方法 精读 泛读
泛读
任务
称谓
代表作品
社会学家 民族学家 《文化论》 《江村经济》 人类学家 社会活动家 《人文类型》《乡土中国》
赫胥黎纪 念奖章 马林诺斯基名 誉奖
大英百科 全书奖
日本亚洲文 化大奖

《乡土中国》导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导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社会变迁
权利性质 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 长老权力
时势权力
是否反对 没有反对, 只有反抗 发生 不发生
发生于同一 问题不同答 案上
目的、结果 压制反抗, 不容忍反对
注释-表面 承认,内容 改变-名实 分离 对垒
从欲望到需要
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 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 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 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 不然。
知识讲解
全书结构
《乡土中国》的目录
1、《乡土本色》2、《文字下乡》 3、《再论文字下乡》4、《差序格局》 5、《系维着私人的道德》6、《家族》 7、《男女有别》8、《礼治秩序》 9、《无讼》10、《无为政治》 11、《长老统治》12、《血缘和地缘》 13、《名实的分离》14、《从欲望到需要》
知识讲解
《乡土中国》:
1.《乡土本色》 2.《文字下乡》 3.《再论文字下乡》 4.《差序格局》 5.《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6.《家族》 7.《男女有别》 8.《礼治秩序》 9.《无讼》 10.《无为政治》 11.《长老统治》 12.《血缘和地缘》 13.《名实的分离》 14.《从欲望到需要》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作者简介
费孝通
1910—2005
费孝通(1910.11.2-2005.4.24)
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 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 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6年赴英留 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 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 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 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 系教授等职。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 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课件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导读课件

01 知 人 论 书
士大夫本性
有人戏称费孝通长得像“弥勒佛”,费 得知后如孩童般大笑:“弥勒佛好嘛!心胸 开阔,大肚能容。”出于一个士大夫的本性 ,他固执地实现着他“治大国如烹小鲜”的 决心。晚年他进入到了国家权利的中枢,先 后官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费孝通用自己时间不算长的为仕经历,重复 着中国数千年来士大夫的信条:“为士者, 不仅为谋求职业,更贵在职业上尽其行道守 义的更高精神。”
00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点学生掌握五步阅读 法。 初步了解《乡土中国》相关信息 。 总结表达《乡土中国》的阅读价值。
01 中国人为何喜欢种菜
考古出土的种子
小区种菜
外太空种菜
01 中国人为何喜欢种菜
第一,中国在过去是一个农耕国家,春种秋收、夏忙 冬藏,不遗余力地开发脚下的沃土,是中国人的鲜明 特征。 第二,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第三,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地形太复杂,真正用 于耕种的土地比较少。所以,勤劳的中国人,物尽其 用,见缝插针地耕种。所以中国人很珍视土地。
为什么中国家庭关系会呈现这样的现象?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 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 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 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亵的意思而 且。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02 文本解读——《差序格局》
为什么中国家庭会呈现这样的现象?
个体是其社会影响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波及就产 生关系。
圈子范围大小根据中心的厚薄决定,具有伸缩能力。
在这里,读懂中国

《乡土中国》ppt课件

《乡土中国》ppt课件

西洋家庭 (1)团体性 (2)主轴:夫妇 (3)配轴:子女 (1)生儿育女 (2)感情凝合力量 (3)担负合作事务 ⑥ 浮士德式
学习任务二
四、问题探讨
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是
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格局。请据此解 释下面这个材料中的现象,不超过130字。
③由单系亲属所组成的绵续性的
夫妇是家庭主轴,共同经营生育
家庭功能
事业社群(家族),除生育以外还 事务
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
价值体系 主张自我主义
④ 主张个人主义
道德观念

以“己”为中心,以“人伦”为 差序
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行为规范 遵循私人(人伦)关系的道德要素 ⑥ 依据宪法,拥有权利,履行义务
学习任务二
四、问题探讨
1.阅读《文字下乡》和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 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 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 文艺运动了。
(节选自鲁迅《<呐喊>自序》) 鲁迅先生所认为的国民之“愚”与提倡文字下乡者所认为的乡下人之“愚” 有何区别?
学习任务二
[答案] 尽管从表层现象来看,“文字下乡”和“文字上移”确实是充满逻辑 悖论和对立的,但如果深刻分析其背后的发生逻辑,就不难理解其实质上是行 为一致的,即都是发展主义的现代性逻辑和国家主义的政治逻辑之于乡村教 育在不同阶段中的控制策略和操作手法。“文字下乡”是国家意志下实现 “人人有书读”的过程,而“文字上移”则是国家意志下实现“人人读好书” 的过程,前者的逻辑在于确保对国家官方承认的普遍性知识实现最大限度的 普及,而后者则是在这种普及达到一定程度后,强调对这种普遍性知识的高质 量掌握和运用。因此,与其说“文字上移”与“文字下乡”相互对立,不如说 “文字上移”是“文字下乡”发展的新阶段,这决然不同于“文字下乡”以 前中国乡土熟人社会中文字显得多余的村落时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导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导读课件
社会:世 代之隔
跨越时间 之隔的方 式:词
乡土特点:安定、
需要
语言
历世不移、不太
需要经验累积
中国社会基 层:乡土性
社会
需要 都市特点:丰富、 文字
多变、不定型
中国社会 上层:庙 堂性社会
结论:若要文字下乡,需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先发生变化
活动过程
任务三 梳理前三章内在关联
前三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活动过程
任务一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差序格局》,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第1-3段
第4-10段 第11-19段
第20段
层次内容 提出中国社会中存在“私”的问题,从而引出对社会结 构格局的分析。 从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层面来解释“差序格局”的内 涵与特点。 从文化层面阐释“差序格局”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结全文,重申“差序格局”下社会关系的内涵,呼应 开头“私”的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认识中国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导读
必修上第五单元微专题一
活动导入
阅读学术类文本,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读 进去”,也就是读懂文本,重点在于梳理文本内 在逻辑,理清观点与理由之间的关系。包括概 括主旨,分出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列出主要 概念等基本环节;二是“读出来”,就是跳出文 本,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文本,考察观点与理由 之间的合理性,对比其他学者不同观点,做出 独立判断。读懂文本,弄清文本内在结构是基础; 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我”与“他人”的对话, 以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活动过程
明确:三章间的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第一章 乡土本色
黏着土地
不流动
聚村而居
熟悉
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第一章是第二、 三章的理论基础,第二、三两章之间是并列关系。

《乡土中国》整本书导读 课件18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整本书导读 课件18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中国,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在他家
里终会发现一些种植出来的绿色植物,如
果有条件还会开垦出来一片土地,自己种
菜吃。……我们中国人种菜似乎是一种与
生俱来的能力,只要给一把锄头一包种子
总能种出一片菜地出来。”
3
➢ 趣味乡土
孙悟空遇到不熟悉的妖怪,会先去找谁?
土地公
4
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春运
5
➢ 走近费孝通
阅读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做批注!
16
➢ 读法指导 绘 制 思 维 导 图
17
读《乡土中国》的思考?
1.今天我们的社会还是乡土社会吗? 2.为什么每到春节就会出现“回乡潮”? 3.为什么《红楼梦》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长期住在大观园里? 4.《乡土中国》一书中的描述与你的生活经验是否相吻合? 5.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我们该摒弃什么,又该继承什么?
18
————张冠生《费孝通传》
9
➢Hale Waihona Puke 创作背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开始更 多地借助西方更系统的学科方法,来观察中国。 费孝通抱着找到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执念,以“把 中国人民送到工业社会的彼岸”为使命,多次进 行乡村调查。
10
➢ 创作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 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 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 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 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 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 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浏览、跳读
了解论著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
概括、提要
内化论著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五 六 七 八
篇名 系维着私 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主旨
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中道德 体系的最大特点——“私”
乡土社会中家族单系(只包括父系这 方面)的结构原则及其区别于西方社 会家庭的功能
③_乡__土__社__会__中__保__持__“__男__女__有__别__”__ _这__一__原__则__的__重__要__原__因__和__意__义__
他指出乡土社会是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费孝通在 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维持和结构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忽视 对其变迁的考察。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 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 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 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四、名著评价 《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 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 提供了重要参考。 ——陈雨露
在此基础上,请运用多种形式,如制作手抄报、举 行演讲、开展辩论、设计网页等,与同学交流。
一、调查问卷设计示例
农民文化生活调查问卷
1.您的政治面貌? ( )
A.共产党员
B.团员
C.民主党派
D.群众
2.您的年龄段? ( )
A.60岁以上
B.40岁-60岁
C.20岁-40岁 D.10岁-20岁
3.请问您的文化程度是什么? ( )
三、内容提要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 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殊体系,支配中国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 性。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并由 此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文 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 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
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 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被 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 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 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 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阅读规划】 一、阅读任务
时间规划 开课前2周
阅读计划
泛读整本书
细读第一至三篇 细读第四至八篇 细读第九至十一篇 细读第十二至十四篇
任务或作业
结合目录,提炼关键 词句
任务一:理解主旨, 梳理文脉; 任务二:理解概念, 说出概念之间的关 系
【注】细读时间安排,根据老师的安排自行填写。
二、阅读方法 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第一,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第二,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礼”是传统的维系,乡土社会是区 别于法治社会的礼治社会
序号 九 十
十一
篇名
主旨
无讼
推行下乡的新的法律制度对礼治的乡 土社会产生了副作用
无为政治 ④_解__释__了__横__暴__权__力__与__同__意__权__力__,_从__历__ _史__的__经__验__中__找__出__了__“__无__为__”__的__价__值__
会的特点;第四至八篇是从_社__会__关__系__、_社__会__规__范__等角 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这三篇是从_政__治__角__度__阐释乡
土社会的特点。
4.第十二至十四篇是围绕“时势权力”这一随着时间 推移和社会变迁而改变的权力展开的论述。请用思维 导图呈现它们的关系。
任务二 细读文本释概念 活动一:试列出文章中你认为比较重要或难以理解 的概念。 活动指导: 论述类文本往往用到很多重要概念,即那些含义丰 富、深刻,蕴含了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了观点态度的概 念。抓住、理解这些重要概念,就掌握了阅读这类著作 的钥匙。
②_系__维__着__私__人__的__道__德__
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群己关系是相对的,具有伸 缩性
③_团__体__界__限__分__明__
④_依__靠__“__礼__”__维__持__这__一__ _格__局__
依靠“法”维持这一格局
3.分析第九至十一篇,用一句话说明这三篇与本书标题
《乡土中国》有什么必然联系。 第一至三篇是从_经__济__、_文__化__等角度阐释乡土社
J.跳舞或健身活动 L.参与演出 N.学习科技知识
8.村里面有过什么文化活动? 您喜不喜欢参加这些活
动? ( )
A.赛龙舟等体育比赛 B.棋艺比赛
C.农作技术培训
D.戏剧演出
E.电影放映
F.文艺辅导
G.其他
9.您希望村里能开展什么文化活动? A.农民自编自演文艺演出 B.亲身参与的文体活动 C.政府组织的乡镇文艺会演 D.政府组织的送戏(文艺演出)下乡
《乡土中国》 【助读博览】
一、名著扫描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研究中国农 村的社会学名著,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 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由14
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 权力分配、道德体系、礼法、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 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二、知人论世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 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88年获联合国 大英百科全书奖。
费孝通的座右铭是“脚踏实地,志在富民”。毕生 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193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江 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 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先后 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 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
回家过年
二、阅读活动 活动一:试列出各篇的结构提纲,归纳各篇主旨。 活动指导: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分析关键词句的语义 关系,梳理文章的整体框架,并由此提炼出主题。
序号 一 二 三 四
篇名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 下乡 差序 格局
主旨
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 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
①_乡__土__社__会__是__熟__悉__社__会__、__面__对__面__ _社__区__,_在__空__间__角__度__看__不__需__要__文__字__
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从 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
②_中__国__乡__土__社__会__中__“__以__己__为__中__心__”_ _的__深__受__儒__家__文__化__影__响__的__差__序__格__局__
乡土社会特征
常态生活是终老是乡;这 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概念的内涵三: ③_熟__人__社__会__(_礼__俗__社__会__)_
乡土社会是:中国基层社会人们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 生方式,聚村而居,相互熟悉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
第三步:学生借鉴以上方法,自主梳理《乡土中国 》中其他重要概念。
A.小学水平
B.中学水平
C.高中水平
D.大学水平
E.其他
4.您的职业是 ( ) A.农民 B.农村文化骨干 C.乡镇干部(含乡镇事业单位) D.乡镇文化员 E.其他
5.您的月平均收入大概多少? ( )
A.500元以下
B.500元-1500元
C.1500元-3000元 D.3000元以上
6.您的家庭年平均文化生活支出(单选) ( )
活动二:师生合作用文本细读法理解“乡土社会” 这个核心概念。 活动指导:
文本细读是指为深层领会作者匠心,从而对词句含 意、结构层次、情感意境、写作手法等进行多角度、 多层面细细咀嚼的一种阅读方法。
第一步:细读第一篇《乡土本色》,筛选出诠释“ 乡土社会”概念的语句。
第二步:对筛选出的语句进行梳理、整合,共同完 成下面表格。
前三篇是全书论证的起点、基础
2.从阐释“乡土中国”性质的角度,填写下表,看看第 四至八篇会产生怎样的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社会结构模式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乡土社会的结构模式 ①_西__洋__社__会__的__结__构__模__式__
一切价值以“己”为中心, 在团体的人对于团体的关
主张自我主义
系都是相同的,主张个人主 义
任务三 关注“问题”学后用 活动:以“今日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为话题,开 展调查访问,写一篇调查文章。
活动指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 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与融合,使社会发 生着巨大变化。《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 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请以“今日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 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 角度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语句
乡土社会特征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 乡土性的

“基层上”“中国社会” 概念的外延;“乡土性” 概念的本质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概念的内涵一:①_土__气__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
黏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 概念的内涵二:②_不__流__ 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 _动__,_聚__居__ 是变态
语句
A.50元以下
B.51元—150元
C.151元—300元 D.301元—500元
E.500元以上
7.平时空闲时间您都有什么文化活动? ( )
A.书画诗词
B.旅游
C.看电视、看电影 D.看戏或文艺演出
E.读书看报
F.打牌、打麻将、下棋
G.上网
H.听广播
I.唱卡拉OK(歌舞厅) K.念经做佛事 M.打腰鼓或跳健美操 O.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