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0年中考物理实验规律证明题分析

合集下载

2010年广州市中考物理实验试题解析

2010年广州市中考物理实验试题解析

2010年广州市中考物理实验试题解析物理试卷总分100分,实验部分总分55分。

6.(3分)如图6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接的导体棒ab,当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磁针N极转至右边。

可使如图6所示位置的小磁针N极转至左边的操作是图7中的()答案:A考点:电磁感应解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所以想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就行了。

根据小磁针偏转方向可判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由题意知需要小磁针向不同的方向偏转,只要改变感应电流方向就行了。

7.(3分)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8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

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答案:B考点:串、并联电路特点,与VCM仿真实验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和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吻合。

解析:A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不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

B、C、D都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B、C中A3的示数等于A1、A2之和,又由于R1=R2<R3在C图中A1等于A2的示数,与题意不符。

所以C错误,B正确。

D选项中A2等于A1与A3的和,与题意不符,因此也是错误的。

8.(3分)如图9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答案:D考点:做功,能量转化。

与VCM仿真实验中的热机相吻合。

解析:这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木塞的机械能增加。

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的,而白雾是小水珠。

2010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要点及点评

2010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要点及点评

2010年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要点及点评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本文选自《九10班》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难度有所提高注重规范答题考试形式物理、化学合卷。

考试形式为书面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组成,考生答题时,每题均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方有效,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采用网上阅卷,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

二、试卷结构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

第一卷为选择题,15小题,全部为四选一的单选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18小题。

全试共33小题,卷面原始分数为130分。

第一卷的选择题中,物理部分共9小题;第二卷的非选择题中,物理部分共10小题。

物理试题是按照70分钟时间设置的。

物理试题考试内容分布:主题一“物质”约占15%,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约占45%,主题三“能量”约占40%。

其中,涉及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内容约占35%。

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左右。

名师解读今年中考,物理、化学合卷取代去年的科学卷。

但在物理部分,总体上仍保持稳定,重点知识仍是重点考。

主要变化有:1、难度有所提高。

今年,试题难度系数为,去年是,这意味着试卷的总体难度有所提高。

另外,今年中考,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探究考查约占35%。

2、新增“液体压强计算”考点。

去年,液体压强只要求“定性分析”,今年要求“能用液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其中,液体压强计算以前是不考的。

3、去年中考,要求作“力的图示”,今年则降为能划“力的示意图”。

以前要注意力的大小,今年中考,对这一知识点只用划个大概。

4、在电磁波知识点中,明确提出要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这是今年新增的内容。

5、关注科技前沿。

近年来,生活与物理相联系的问题在试题中渐渐多起来,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多关心生活,尤其是与物理有紧密联系、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热点问题,应引起关注。

如新能源的应用、家用电器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河北省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河北省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物理试题评析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综合试题,下同)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河北省2010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的要求。

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等基本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动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为命题的指导思想。

物理试题全面落实了《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教学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物理试题的特点是“改革创新、重视基础,加强探究、考查能力”。

试题符合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试题不偏、不怪,面向全体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一、试卷总体分析1.试卷结构安排合理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在突出试题考察功能的础上,今年试卷结构及题型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改革创新,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试题总量由40个调整为38个题,在物理实验探究题中减去一个试题,使试题的总量减少。

具体情况是:理科综合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

卷Ⅰ为单选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全卷包含物理试题、化学试题、综合试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

试题主要按题型、兼顾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题目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内的题目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表1 物理、化学及综合试题在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分布情况2.考试范围及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010年物理试题考试的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目标的要求为“了解”、“认识”和“理解”的内容;对技能目标的要求为“独立操作”的内容;对体验性要求的目标为“经历”、“反应”和“领悟”的内容,兼顾了我省现行的三种版本的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人教版、教科版和北师大版)。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竖直滑轮 体现新课标对学生要
组和水平滑求的命题趋势的题
轮组
目,考察手段灵活多
第38 题
力学(平衡3)杠杆
样,充分体现了对学 生有效信息收集,典
7分 难题 0.25
(4)功和 型模型识别与分析,
功率
经典物理思想方法
(5)从图像 (整体法)应用的能
中获取与分力。
析有效数据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0.9以上 0.8- 0.7-0.80.7- 0.6- 0.5- 0.4以
了对实际生活中物理 现象的辨析能力,属
2分 简单
0.90
于简单题。
第6题
电学
电能的转化 此题考察能量的转化
方式
方式,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1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
第7题
力学
杠杆的分类
了对实际生活中物理 现象的辨析能力,属
2分
简单
0.92
于简单题。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
第8题
热学
蒸发的影响 了对物理过程影响因
0.9
0.6 0.5 0.4 下
37分 19分 7分 5分 12分 2分 18分
中等偏难题目(黄色)主要分布在15、16、33、34题总分值11分, 难题(红色)主要
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其中前 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 分值约18分。
3、填空题部分
题号
知识 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 值
难 度
主观 难度 系数
第17 题 光学
远视眼的矫 明确体现了中考说明

的命题意图

111新2010中考物理分析

111新2010中考物理分析

2010年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0年乌鲁木齐中考物理试题在命题指导思想上坚持了两个“有利于”的原则。

即在题目的背景选择和设问角度等方面,比较好地体现了有利于指导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拔学生的思想。

能比较好地检测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的情况。

特别是具有深度思维和纵向发展的题目,将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试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重视了思维方法、学科能力的考察。

试题在基础性、全面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把握是恰当的。

试题联系生活,强调知识应用,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倡导探究形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点综述一、情境铺垫,考查基础通过情景设置,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的题目很多。

如,通过汽车相撞事故的分析,考查了惯性的概念;通过运动员追赶足球的情景,考查了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等。

二、关注热点,保持风格填空题保持了以往用社会热点问题为“引子”的特点。

设置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串考查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如,用世博会、世界杯、电动汽车等。

三、依托课本、适当拓展相当多的题目原型来自于课本,但又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做了适当的深化和拓展。

如,触电的种类、麦克风的原理等。

这些题目看起来很熟悉,但学生不一定能够较准确掌握其原理,在这里通过适当拓展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体现原理,合理抽象对一些重点反映基本原理和现象的题目,不是纯粹的考查记忆,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做了一定的抽象和隐蔽,这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起到了很好的考查作用。

看似是透镜成像规律,实则考查老花眼校正的原理。

滑轮组的题目,没有具体连接图,需要学生对数据的分析,画出连接方式,从而解决问题。

五、实验有新,探究有源电阻基本测量的实验中,使用了两个滑动变阻器,题目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贵州省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贵州省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践 中选 取具有 浓郁 生 活 社 气息的素材 , 将物理 与社会生 活 中的实际 问题 紧密 联系 , 使 物理更加生活化 、 社会 化 、 地方 化 , 具有 强烈 的时代气 息 和 地方色彩。如 : (0 0年 黔东 南州 ) 00年 3月 2 日, 21 21 8 山西 王 家 岭煤 矿 发 生透 水 事 故 , 府 立 即展 开 大 救 援 , 一 遇 险 工 人 用 铁 政 有 锤 敲 打钢 管 传 出 声 音 的 办 法 获 救 。关 于 声 音 , 列 说 法 正 下 确 的是 ( ) A 只 要 物 体振 动 , 一 定 能 听 到声 音 . 就 B 我 们 听 不 到 声 音 一 定 是 因 为物 体 不 振 动 . c“ . 震耳欲聋 ” 说明声 音的音调高 D 物 体 发 声 一 定 是 因 为 物体 在 振 动 . (0 0年 六 盘 水 市 ) 园 煮 汤 圆 时 发 现 , 汤 圆 放 人 21 园 生 锅内 , 由于 浮 力 ( 填 “ 于 ” “ 于 ” 重 力 而 选 大 或 小 )
断课 { 导 警 己 1 1 l 口 1 0. 3
・教 育 热 点 与 争 鸣 ・
贵 州 省 2 年 中 考 物 理 试 题 分 析 01 0
贵 州 省 铜仁 市教 育 局教 研 室
2 1 贵州省 各地 中考物 理试题 , 0 0年 既注重 对学 生基础 知 识 、 本 技 能 的考 查 , 关 注 学 生 获 取 知 识 的 过 程 与 方 法 基 又 以 及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的 形 成 。许 多 试 题 都 是 以 学 生 的 生 活实际 、 会热点 为素 材 , 有 一定 的开 放性 和探 究性 , 社 具 充 分 体 现 了 “ 生 活 走 进 物 理 , 物理 走 向社 会 ” 从 从 的课 程 理 念 。 试 题 主要 呈 现 出 以 下几 个 特 点 。 1 注 重 对 基础 知 识 和基 本技 能 的 考 查 . 各地 ( 、 ) 州 市 中考物理试题 , 虽然在 知识与技 能的深度 和难 度 上 普遍 降 低 , 所 涉 及 的 面 更 广 了 。 试 题 没 有 回避 但 必要 的考 点 , 突出 了“ 重点知识重点考 ” 的命 题思路。如 : (0 0年 贵 阳市 ) 21 高速 行驶 的汽车突 然刹 车后 , 不会 立 即停止 , 是由于汽车具有 ; 在此 过程 中, 车轮 与地 面 的摩 擦 会 使 车轮 发 热 , 是 通 过 这 的方式 增大

广州市2010年中考物理实验试题解析

广州市2010年中考物理实验试题解析

2010年广州市中考物理实验试题解析物理试卷总分100分,实验部分总分55分。

6.(3分)如图6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接的导体棒ab,当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磁针N极转至右边。

可使如图6所示位置的小磁针N极转至左边的操作是图7中的()答案:A考点:电磁感应解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所以想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就行了。

根据小磁针偏转方向可判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由题意知需要小磁针向不同的方向偏转,只要改变感应电流方向就行了。

7.(3分)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8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

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答案:B考点:串、并联电路特点,与VCM仿真实验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和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吻合。

解析:A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不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

B、C、D都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B、C中A3的示数等于A1、A2之和,又由于R1=R2<R3在C图中A1等于A2的示数,与题意不符。

所以C错误,B正确。

D选项中A2等于A1与A3的和,与题意不符,因此也是错误的。

8.(3分)如图9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答案:D考点:做功,能量转化。

与VCM仿真实验中的热机相吻合。

解析:这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木塞的机械能增加。

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的,而白雾是小水珠。

2010年陕西中考物理试卷评析

2010年陕西中考物理试卷评析

2010年陕西中考物理试卷评析
榆林清涧昆山中学刘君明
2010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紧密结合我省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来命题,考查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但又与教材息息相关,考查知识点较全面,试题难易比例适当。

全卷内容稳中求变,在变化中体现创新和突破,试题新颖灵活,图文并茂。

紧扣课本,突出能力
今年的物理试卷知识点考察全面细致,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都涉及到了不同的知识点的熟练运用,例如第1小题考察了声学的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响度、音调四个知识点,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和牢固掌握情况。

同时该试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体现得较明显。

如第31题,避开了传统探究题的内容,让考生实实在在地体会探究过程,得出正确结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探究的精神和科学素养,考察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试题面宽,取材广泛
试题的材料丰富,涵盖面广。

有的源于教材,有的来源于生活,还有的取材于社会热点等。

例如8个选择题分别从光、热、物质的物理属性、声、电、力与运动、能量等方面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实际应用的认识理解情况。

填空与作图题的设置更为广泛,新颖,巧妙:有生活中材料的应用、生活实践的考查、知识在生活中的考查,都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
详的话题的引入,更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灵活的向学生渗透了一个理念:。

初中物理-2010年中考物理实验规律证明题分析

初中物理-2010年中考物理实验规律证明题分析

2010年中考物理实验规律证明题分析实验证明题分为证伪性实验(定性实验)和证明规律实验(定量实验),在北京的考试中,对实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2010年中考物理35题做一分析。

证明规律实验(定量实验)在证明规律的过程中,采分点往往包括画出实验原理图、仪器的调节、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写出计算公式、设计表格等等。

而在记录数据中,记录的量有直接测量量、间接测量量,甚至还有计算量。

2010年中考物理35题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两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并联时,如果R1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与R2并联的等效电阻R跟电阻R2的关系为:1+b (b为常量)1/R=1/R2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R=1/R2+b (b为常量)b=1/R1(R1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为自变量2R 为因变量测量R 的关键是测量总电压和总电流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

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A1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用电流表A2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I2,将数据R1、I1、I2、R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仿照步骤(2),分别改变5次电阻箱R2的阻值,用电流表A1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表I1的数据,用电流表A2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表I2的数据,并分别将数据R、I1、I2、R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1(4)利用公式R=U/I= I1R1/ I2,分别计算出6次并联电路的6个等效电阻,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5)利用R和R2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R和1/R2的数据,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在实验步骤中,学生们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未表述开关的状态、未用符号表示出测量量、未将R的计算公式写清楚。

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_2

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_2

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2010年中考仍采用物理化学两科合卷的形式,整份试卷结构较为合理,体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注重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从多层次、多方位体现三维目标。

强调知识与技能,突出重点,体现基础性。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

物理课标中规定的许多学习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

试卷中设计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

这些题目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关注生活,主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做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强调实验,突出方法,体现探究性,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由于学生对生活常识不了解,有些题目,学生根本看不懂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利用图像、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作图不规范等等造成失分。

所以在以后教学中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2.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需要加强;3.学习物理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准确应用物理规律规范化解答计算题的能力。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1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填在下表中)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名中学生从一楼上到三楼所做的功大约为1500JB .九年级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C .中学生正常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 之间D .家用冰箱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1A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音乐会上,我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C .我们听不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响度太小D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7.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成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海市蜃楼——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倒影如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 .凿壁借光——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 .白纸黑字——白纸反射白光进入人眼,黑字不反光18.通过物理学习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杠杆,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①钓鱼竿②啤酒瓶起子③人的前臂④铡刀⑤船桨⑥筷子 ⑦托盘天平⑧钢丝钳 A .①②⑧ B .③④⑥ C .③④⑤⑦ D .①③⑤⑥19.对图6所示的四种装置中,应用物理原理相同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20.有一种LED 光源灯箱,不仅可以旋转,还可以调节灯光的亮度。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与2009年的试卷对比可看出,2010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察,突出了选择题的辨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

计算大题特别注重对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抗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得非常明显,对学生在各种典型模型的掌握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

纵观2010年北京市中考试题,有如下特点:跟往年相同的是,容易题较多、中档题少,这些是传统,也是保证基本分的基础。

跟往年不同的是,试卷整体文字量不大,力学综合题的文字量空前;各小题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不够,使得整卷难度变化超出预期;整卷计算量不超标,但是个别题思维量以及思维方向超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目标甚至来年的教学复习方向;整卷难题分值基本不超标,但是非常难,22、23小题的难度可能会创历史之最,且难题难点不尽合理。

初中的学习不是终结学习,不是学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学习。

这一点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

根据近年中考的主要特点,我们对2011年将参加中考的同学提出以下备考建议:一、研究《中考说明》,重视课本的作用。

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搞清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基本概念是物理学大厦的根基,研究教材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伴随的物理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和探究实验也是中考题目的重要来源。

需要强调的是,《中考说明》中“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是中等题和较难题的命题处,对这些知识点的良好掌握是获取高分的关键。

二、梳理课本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左右,但对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

这十个重点知识点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

另外一些知识点如机械效率等,不出现则已,出现则往往在一些压轴计算题或实验探究题中。

2010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分析

2010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分析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中物理中考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理科综合,物理占80分,理综考试时间120分钟二、试题分析1.单项选择分析与总结:1. 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1空,1题2分,共20分.出题方式为四选一.2. 综合看来,本套单选题目难度适中,10道题中2道题目较难,占20%,其余题目较容易,且考查点均为课本重难点.单选整套题目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这些我们在出套提时应该把握好难易比例.3. 单选设题点比较分散,考查范围较广,题中考查力学的题目有4个,考查物态变化的题目有1个,考查光学的题目有1个,考查电学的题目有2个,考查功和能的题目有2个.可见本套单选题目重点考查力学,比如杠杆、压强、二力平衡.4.选项大部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贴近生活且考生容易理解.限于理科答案的唯一性,有3道题目的选项列出了全部的4种可能,干扰判断.2.填空题分析与总结:1.本部分共8小题,16空,每空1分2. 综合看来,本套填空题目难度适中,8道题中2道题目较难,占25%,其余题目较容易,且考查点均为课本重难点.这些我们在出套提时应该把握好难易比例.3.8道题目中有4道为电学,2道力学,1道功和能,1道光学.偏重点在电学.3.作图题分析与总结:1.本部分有3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应用.2.题目的设置从易到难,分别为光学,力学,电学,都是重要的知识点.3.实验探究题分析与总结:本部分五个题目全部为实验题,突出了新课标注重培养动手能力的要求.知识点分布广泛,涉及了力学、光学、电学、能量等多个方面.并且每个题目都综合考查几个知识点.特别是23、24题,题干部分只给出了需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目的,实验方法、需要测量的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全靠学生自己思考,主观性和开阔很强,答案也会多种多样,和传统试题有较大差别.4.计算题分析与总结:本部分有两个题目,其中26题分为两小题.主要考查了力学、电学的相关知识.25题主要考查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对做功和功率的掌握和熟练应用.26题考查了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等多方面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需对电学的各个知识点均熟练掌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三、总体分析整卷结构稳定,难易有梯度难易相结合;对学生基本记忆、描述、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和科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一些常考必考知识点在试卷的稳定位置照常呈现;考点以及命题解题思路仍然在预期位置以预期模式进行考查,一些考试频率比较高的考点,也多在试卷中出现;本试卷具有选拔的功能,所以题设的难度有一定的区分度.命题内容较帖近教材,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

物理学科王平 201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否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要求,为确定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试卷重视基础知识,体现能力考查,而且考查内容在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向高中适度延伸(如考查了牛顿第三定律;重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避免了死记硬背;试题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难度适中,重点突出,许多题取材于课本或在课本基础上稍作改编,此种命题风格,不仅稳定了初中物理的正常教学,做到以“本”为本,避免考生滥用复习资料,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物理素质的提高,对初中物理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此外,试卷还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和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如第2题,讲的是大到核电站、火力发电厂,小到小汽车,都是使用水作为散热的物质,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比其它液体物质大得多的缘故。

第11题考查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这两种因素有关,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轮胎上制有花纹、脚踏凹凸不平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第16题考查了压强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减小手指对它的压强;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缘故。

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印象深刻。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初中物理教学水平,下面对我县今年中考物理考试的基本情况及考生在答题时出现的典型性和普遍性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吸取教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物理学科中考总体情况今年全县参加中考有7551名考生,物理学科没有人获得满分,最高分为89分(2人,最低分为2分。

资料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资料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2010年江西物理中考试卷,在命题的整个过程中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特别侧重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观察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表现学生活用物理知识进行解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整个试卷是初中应用物理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表现。

在试题的观察目标上侧重对基本知识的认知层次的把握,将认识、认识、理解的层次表现在不一样的试题之中。

试题也侧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质和社会实质,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的特色。

诚然从广大物理教师与考生的角度来说,这份试卷的难度加大了,但是从头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这份试卷是能力与知识的交融,是学习方法与授课思想的验金石,是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初高中物理连结的路标。

因此,这是一份质量不错的试卷。

在中考完后,我们选择性的走访了部分不一样层次的考生,结合学生的答题状况,在与部分评卷教师的多次谈论交流后,我们对今年的中考试题作出以下解析:一、试卷整体解析1、试卷的基本状况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形式,其中的实验操作核查已由各地市自行核查完成。

闭卷笔试考试的时间120分钟,试卷的总分100分,试题个数26个。

试卷的题型: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比率高出40分;开放性试题的分值比率高出15分;科学研究类试题分值比率高出15分;实验题的分值比率高出30分;课外资料题的分值比率高出10分。

试题的易中难水均分值比率为5︰3︰2,难题的分值比率高出总分的25%.全卷的难度系数为0.55.试卷表现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双基、联系实质、侧重应用、观察全面。

考题中照本宣科的现象几乎很难找到,物理知识多以生活中供应的情境作为载体,让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亲密地与生活实质相联系在一起,突出物理学科“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最后改变生活”的学科特色;设计的大多数考题都重视过程与方法,表现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传达了科技发展的信息,试题拥有开放性、研究性、综合性,充分表现观察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运用物理知识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2010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乌江中心学校胡强从今年的物理试题来看,试卷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察,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

由于没有学生的成绩和学生作答的试卷,只能对本试卷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201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厚实、平稳、求新的一贯风格,题型结构与往年一样,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考察较少。

该套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表述严谨,没有错漏。

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

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1、试题结构趋于稳定,难度适宜2、突出重点知识,各知识块分配合理3、试题朴素,体现生活化、实践性,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少。

试题取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现实生活的实例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

4、试题考察的内容源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有所创新和延伸。

整套试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有15分左右的试题的素材来源于课本,却不是教材中所讲的知识点。

重在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试卷的选拔功能。

5、试题的计算量降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试卷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是强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其中电学和力学占了72分;二是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能力题约点15分。

三是降低了试题的计算量,没有繁琐的计算,这对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有利于教学中克服题海现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6、试题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对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较高要求。

实验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注重实验细节,符合教学实际。

贵州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物理科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贵州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物理科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 —
() 1 请用笔 画线代 替导 线 , 把实 物 图电路 连接完 整 : 并 根据实物 电路 , 在右边方框 内画 出电路 图。 ( ) 连 接 电 路 时 , 关 必 须 2在 开 , 阻 器 的 滑 片 应 变 移 至 ( 填“ 或“ ) 。 选 B” 端 () 3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 应调节 滑动变 阻器使 电压 表 的 示 数 为 V, 灯 泡 的 额 定 功 率 是 小 w。 ( ) 使 小 灯 泡 亮 度 变 暗 , 动 变 阻 器 的 滑 片应 向 4要 滑 端滑动( “ ” “ ) 这 时小灯 泡消 耗 的电功率 填 A 或 B” 。 于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填 “ ” “ ” 。 选 大 或 小 ) ( 00年 黔 东 南 州 ) 红 在 实 验 室 里 测 量 一 块 形 状 不 21 小 规 则 、 积 较 大 的花 岗岩 的 密 度 。 体 () 1 因花岗岩 体积较 大 , 不进 量 筒 , 放 因此他 利 用一 只 烧杯 , cr ; n 3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 , 则花岗岩的体积是
的 能 力
试 题 特 别 注 重 从 生 活 、 会 实 践 中选 取 具 有 浓 郁 生 活 社 气息的素材 , 物理与社会生 活 中的实 际问题紧密 联系 , 将 使 物理 更 加 生 活 化 、 会 化 、 方 化 , 有 强 烈 的 时 代 气 息 和 社 地 具 地方 色 彩 。 如 : (0 0年 黔东南州) 0 0年 3月 2 21 21 8日, 山西王家岭煤 矿发 生透水事 故 , 政府立 即展 开大救援 , 一遇 险工人用 铁 有 锤敲 打钢管传 出声 音 的办法 获救 。关 于声音 , 列说 法 正 下 确 的是 : A. 要 物 体 振 动 , 一 定 能 听 到声 音 只 就 B 我 们 听不 到 声 音 一 定 是 因 为 物 体 不 振 动 . C “ 耳 欲 聋 ” 明声 音 的音 调 高 .震 说 D 物 体 发 声 一 定 是 因 为 物 体 在 振 动 . (0 0年 六 盘 水 市 ) 园 煮 汤 圆 时 发 现 , 汤 圆 放 入 21 园 生 锅 内, 由于浮力 ( 选填 “ 于” “ 于” 重力 而 大 或 小 ) 下沉 ; 煮熟 的汤圆 因其 内部受 热膨胀 , 浮力 ( 选 填 “ 大 ” “ 小 ” , 圆 上 浮 。若 一 个 汤 圆 的 体 积 约 为 增 或 减 )汤 2 c 那 么 它 在 上 浮 过 程 中 ( 露 出水 面 ) 受 浮 力 约 为 0m , 未 所 N g取 1

2010物理试卷分析

2010物理试卷分析

应用·探究·创新——201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质量评析1、试题指导思想201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继承了近几年课改试卷的成功经验,坚持了“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试题覆盖了力、热、声、电、光、材料与社会、能量与能源等诸多知识板块,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试卷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起来,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应用性、时代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对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2、试卷结构声学4分,约占5.7%;光学4分,约占5.7%;电学23分,约占32.8%;力学26分,约占37.1%;热学8分,约占11.4%;材料与能源5分,约占7.1%.填空题14分,约占20%;选择题16分,约占22.8%;作图题4分,约占5.7%;实验探究题19分,约占27.1%;综合应用题17分,约占24.2%。

试卷难易程度按易、中、难分为4:4:2。

3、试题特点:1.1在真实情景中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中约有80%都是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不等于机械记忆,不等于考生活常识。

今年试题中“测电笔”、“胶管表演的天女散花”、“郑西高铁”、“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热水器”等情景均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

总的来看,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呈现形式是从直叙设问走向情景展现,从原始应用走向信息构建,很好的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物理教学从重视解题训练向理论联系实际转变。

1.2、注重考查学生对坐标类型题目的信息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的目的不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还要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

今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坐标类型题目占有一定比重,如16题、19题就考查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考试实验题解析与物理规律应用

初中物理考试实验题解析与物理规律应用

初中物理考试实验题解析与物理规律应用在初中物理考试中,实验题往往是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实验题的解析和物理规律的应用展开,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解析实验题解析实验题首先需要明确题目中所给的实验现象和条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原理来分析、推断出解题思路,并找到合适的物理规律进行应用。

以一个典型的实验题为例,题目如下:小明通过实验得知物体在空气中所受重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他还发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完全浸没的体积成正比。

请问,小明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所给的实验现象和条件。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物体在空气中所受重力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完全浸没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推断出解题思路,并找到合适的物理规律进行应用。

针对这个题目,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实验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一:测量物体在空气中所受重力我们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可以得到公式 F = m * g,其中 F 为物体所受的重力,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可以求得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容器装满液体,将待测物体放入液体中,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可以得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完全浸没的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待测物体完全浸没前后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求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将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即可得到物体的密度。

二、应用物理规律实验题中常常涉及到物理规律的应用。

在解析实验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已学过的物理规律来解答问题。

例如,一个实验题如下:某一个教室的窗户常常被风吹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们用不同的风向风速吹打窗户,测量了窗户被吹开的力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考试中的实验题解析与物理规律应用

初中物理考试中的实验题解析与物理规律应用

初中物理考试中的实验题解析与物理规律应用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等能力。

因此,初中物理考试中的实验题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实验题进行解析,并介绍实验方法和物理规律的应用。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方向的实验在实验室,同学们通常使用光学元件和光源进行实验,根据所给材料,搭建实验装置。

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理解光的传播方向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实验装置:平面镜、小孔板、光源、白纸等。

实验步骤:1. 将平面镜固定在垂直于白纸的台上;2. 将光源放在白纸的左侧,在光源和平面镜之间放置一个小孔板;3. 调整光源位置,使得光线通过小孔板照射到平面镜上;4. 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光斑。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形成的光斑。

其中,光线从光源发出,通过小孔板后,照射到平面镜上被反射,最后在白纸上形成亮斑。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并且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实验二:探究力的平衡的实验力的平衡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力的平衡的实验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力平衡的条件和物体的力学平衡。

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物块、绳子等。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挂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2.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固定一个物块;3. 用一根绳子将另一个物块缓慢地提起,并将绳子拴在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4.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绳子受力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零。

此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这是因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其速度将保持不变。

实验三:分析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流与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和电路中的电阻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物理实验规律证明题分析
实验证明题分为证伪性实验(定性实验)和证明规律实验(定量实验),在北京的考试中,对实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2010年中考物理35题做一分析。

证明规律实验(定量实验)
在证明规律的过程中,采分点往往包括画出实验原理图、仪器的调节、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写出计算公式、设计表格等等。

而在记录数据中,记录的量有直接测量量、间接测量量,甚至还有计算量。

2010年中考物理35题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两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并联时,如果R1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
与R2并联的等效电阻R跟电阻R2的关系为:
1
+b (b为常量)
1/R=1/R
2
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R=1/R2+b (b为常量)
b=1/R1(R1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R
为自变量
2
R 为因变量
测量R 的关键是测量总电压和总电流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R 2的阻值。

闭合开关S ,用电流表A 1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 1的电流I 1,用电流表A 2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I 2,将数据R 1、I 1、I 2、R 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仿照步骤(2),分别改变5次电阻箱R 2的阻值,用电流表A 1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表I 1的数据,用电流表A 2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表 I 2的数据,并分别将数据
R 1、I 1、I 2、R 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利用公式R =U /I = I 1R 1/ I 2,分别计算出6次并联电路的6个等效电阻,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5)利用R 和R 2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R 和1/R 2的数据,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R 1/Ω R 2/Ω I 1/A I 2/A
R /Ω
1/R 2(1/Ω) 1/R (1/Ω)
在实验步骤中,学生们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未表述开关的状态、未用符号表示出测量量、未将R的计算公式写清楚。

海淀区的评分标准:
连接电路1分,改变电阻箱R2阻值1分,测量并记录(要写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数据1分,6次测量1分、计算总电阻R的具体公式1分,共计5分。

在表格设计中,学生们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未记录已知量R1、未记录间接测量量R、未记录计算量1/R2和1/R。

海淀区的评分标准:
在表格中必须要记录:“直接测量量R2、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和间接测量量R”。

第二种方法:等效替代法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
(2)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为合适值,闭合开关S1、S2,将R1、R2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I记录在表格中;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直到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将电阻箱(3)只断开开关S
2
的阻值R3记录在表格中;
(4)改变电阻箱阻值,重复第2步和第3步至少5次,将电阻箱R2和R3的测量值记录在表格中;
(5)利用R2和R3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R2和1/R3的数据,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R

1
R

2
R

3
1/R 2(1/Ω)
1/R (1/Ω)
第三种方法: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
,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
(2)只闭合开关S
1
(3)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为合适值,再闭合开关S2,将R1、R2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I2记录在表格中;
(4)改变电阻箱阻值,重复第3步至少5次,将电阻箱R2的阻值及电流表I2的示数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5)根据根据公式R=U/I2= I1R1/I2算出总电阻,并记录在表格中;
(6)利用R和R2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R和1/R2的数据,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
据记录表中。

第四种方法:
依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间接的测量出总电压、总电流。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
(2)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为合适值,闭合开关S,将定值电阻的阻值R1、电阻箱的阻值R2和电流表示数I1、I2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电阻箱阻值R2的阻值,重复第2步至少5次,将电阻箱R2的阻值及电流表I1、I2的测量值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4)根据公式R=U/I= I1R1/( I1+I2)算出总电阻,并记录在表格中。

(5)利用R和R2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R和1/R2的数据,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第三种方法、第四种方法中的表格记录与标准答案给的表格记录一样。

关于本到题的几点思考:
(1)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第二种等效法。

抓住等效的思想,恰恰体现了等效电阻的含义。

(2)在实验中把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做为已知结论是否合适?
从理论上已经能够证明所给的结论,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