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景德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西省景德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①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②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
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
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
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
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
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
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
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
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③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
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
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
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
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
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
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
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被称为“一苗树壕”。
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
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
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
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
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
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
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
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
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
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十年。
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④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
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
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
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
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
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
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
黄沙早已被通到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
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
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
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
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一一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
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⑤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⑥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
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
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
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
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
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
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一个牌子:一苗树。
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⑦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选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没有一开始就介绍官井村,而是先从库布其大沙漠与沙漠中的达拉特旗说起,让读者对官井村的生存环境有了全面认识。
B. 第④段画线句对绿洲初秋之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其中“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一喻体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沙漠的喜爱之情。
C. 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D. 官井村保留“远处的沙丘”“一苗树”都有让后代不忘历史的意思,它们也是对官井村人改变沙漠、劳动致富的伟大功绩的铭记。
2. 文章写了三个时间的官井村,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3. 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寻我家
蔡楠
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丢失了自己的家的。
我们这座新兴的城市并不大,我曾经骑着摩托车,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围着这座城市不停地寻找,找遍了大街小巷高楼平房,都没有找到。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到电视台去登广告。
我的广告词是这样拟写的:某男,因不慎丢失家庭一个,内有30岁的年轻妇女一名,六岁男孩一名。
另有家具什物若干。
记忆中家庭住址在Xxx街xx巷x号,有见到者或帮助找到者,请通知电视台广告部转,必有重谢!我把广告词交给广告部主任,主任又将它交给台长。
台长大笔一挥作了指示:现在丢失家庭的人很多,据统计在我市30—40岁的男女青年中,丢失家庭率高达67.8%,且还有不断上升之趋势。
这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
为帮助他们尽快与家人团聚,凡来我台登播寻找家庭广告者,一律免费!我高兴地谢过台长,留下呼机号码,千恩万谢一番,出了电视台。
登出广告的第二天上午,我的呼机叫了。
那时我正在一家豪华宾馆里睡懒觉。
我复了机,是电视台打来的。
他们已经为我找到了家,一会儿就派车送我回去,要我立即去电视台!
我激动万分,坐着电视台的车踏上了归家的路。
车子七拐八绕,在一个高大的建筑物前停住了。
广告部主任领我绕过高大建筑物,踅进一条小巷,在一个古铜色的铁门前停住了。
他和蔼地对我说:“到了,这就是Xxx街x x巷x号,你回家吧!”
我掏出钥匙开门。
啪,锁开了。
我终于又一次走进了自己的家。
我看见妻子正在客厅猫腰撅腚地擦地,六岁的儿子正在写字台上写作业。
我没敢打扰他们,我想悄悄绕过客厅回到我和妻子的卧室。
这时妻子扔掉拖布惊慌地开口了:“站住!你是谁?你想干什么?”
“钟蕾,是我呀!”我叫着妻子的名字,我回自己的家来了!
钟蕾后退一步,定定地望着我:“这怎么是你的家呢?”
“这怎么不是我的家呢?你看这两间正房两间陪房,是我操待着盖的。
院里的石灰砖,是我的哥儿们帮助咱们砌的,客厅这套进口仿皮沙发是我打三折优惠从一个关系店里买来的,卧室里挂着的那幅字是著名书法家铁西为我写的,他还请我雅正呢!这怎么就不是我的家呢?”
“你说的一点也不错,这些都是我丈夫干的。
可我怎么就不认识你呢?”钟蕾仍然摇着头。
“你怎么会不认识我呢?我们是在九O年五月一日结得婚对不对?我们的儿子是在我们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出生的对不对?再有他随你的姓叫钟小蕾对不对”
“对呀对呀,你说得非常正确,我也好象在那见过你,可我怎么就想不起你来呢”钟蕾睁大眼睛,上下左右地探测了我一圈,仍然摇头。
她喊来了儿子“钟小蕾过来,你看看这个闯进咱们家的人,他是你爸吗?”
“不是”钟小蕾瞪着骨碌碌的眼睛,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爸爸不是正在厨房做饭吗?我去喊他来,爸爸,爸爸——”
我的儿子钟小蕾从厨房里喊来了他的爸爸。
是他爸爸,却不是我,是一个围着围裙、满手油渍的中年
男人。
那男人四方大脸,一脸的愚钝。
天哪!我什么时候变成了这副模样,我比他要年轻要英俊。
比他能挣钱,比他能做事,比他……
那男人问明了情况,一手拿着铲子,一手护住钟蕾母子,厉声说:“这是我的家,请你出去,出去,出去!要不我可揍你了!”
我乞求般地望望钟蕾母子。
钟蕾紧紧地贴在中年男人的身上,一副漠然置之的样子。
钟小蕾呢?他两手插腰,虎视眈眈地站在那个不是我的爸爸身边,一副上阵父子兵的神态。
我的心底升起一股贯彻骨髓的悲哀。
我逃也似地跑出这个失而复得的家。
大街上,杨花柳絮仍在漫天飘舞,我在杨花柳絮中迷失。
这明明是我的家,这又不是我的家,那我的家在哪里呢?
我至今仍在寻找。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
A. 小说中我记得家庭详细住址,却寻求电视台帮忙寻找,我打开了自家大门,结尾却说这不是我家。
这是用荒诞的情节表达生活的真实。
B. 文章结尾处“杨花柳絮漫天飘舞”营造出“迷茫”的氛围,呼应了小说中“我找不到家了”的情节,体现了“我”迷茫的精神状态。
C. 小说塑造了“我”这一典型形象:理想磨平,激情淡褪,迷失了人生方向。
结尾处出现“中年男人”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D. 我逃也似的离开了这个失而复得的家,是因为家里的妻儿并不认识我。
我感受到了凉彻骨髓的悲哀,这说明我对家庭彻底地绝望了。
5. 文章开篇即写“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丢失了自己的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逐渐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然而,飞速发展的网络文艺在高度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轨迹上仍存在低俗、庸俗、媚俗、批量生产、原创匮乏等问题,其整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要素仍无法完全做到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摹时代现实画卷。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赋能都对网络文艺的发展提
出现实性和经典化诉求,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学转向。
如,根据阿耐同名网络小说《欢乐颂》改编的电视剧至今已播出两季,引起很大反响。
可见,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现实题材数量的简单增加还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文艺创作格局,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
我们要警惕当前网络文艺现实题材的泡沫化、同质化倾向,充分发掘创新创造活力和想象力,长期不懈地做好广阔的现实时空和国家民族的宏大命题的对接。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绘写时代精神图谱。
盛唐诗歌有磅礴浑厚之气,晚明戏曲小说追求思想解放之风,“五四”新文学吹响启蒙与救国的号角。
那么,网络文艺又将如何绘写新时代精神图谱呢?当前的网络文艺呼唤精品,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深入描摹社会生活现实、传递时代价值观和精神力量上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一些网络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追求让位于娱乐经济效益追求,存在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平庸化等问题,高度预设的快感传播机制背离了人们对多层次、高品质阅读的期待,显然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当前的网络文艺要在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的同时,脚踏实地去感受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和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为人民创作有温度、有筋骨、有情怀、有道德的文艺作品。
唯有如此,网络文艺才能展现新时代人民生动丰富的精神风貌,谱写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气象。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引领时代文化风向。
网络文艺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以文化自信为文艺培根铸魂,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构建出与当代中国的国家实力相匹配并具有持续发展活力和引领力的文艺生态。
近年来,中国网络游戏、网剧、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等,纷纷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但客观而言,与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电影、韩剧、日本动漫等文化产品成功的文化输出相比,中国网络文学扬帆出海的历程和经验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也还不够。
因此,未来网络文学若要持续引领文化风向,要在世界文络空间共同体的目标,除了不断加强原创品质的提升,还应更加敏锐、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反映时代精神,使中国网络文学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节选自刘桂茹《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光明日报》2019年7月24日)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网络文艺存在低俗、庸俗、媚俗、原创匮乏等问题,与其处于高度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社会背景等密切相关。
B.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常常成为全民关注的文艺形式,网络文艺《欢乐颂》即为一例。
C.作者举盛唐诗歌等实例意图有二,印证文艺须反映时代精神的观点,引出下文对网络文艺须绘写新时代精神图谱的论证。
D.网络文艺引领时代文化风向的唯一途径就是助推中国网络游戏、网络剧等走出国门,使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概括了网络文艺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然后提出了当前网络文艺的使命。
B.文章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论证了网络文艺如何与时代共鸣共振。
C.后三段论证思路基本一致:提出分论点、指出了正确做法、点明存在的问题、阐述注意点。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既有理论分析也有事实论证,既有对比论证也有比喻论证。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逐渐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的网络文艺,其未来发展将更加规范,其在我国当代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的作用也越发凸显。
B.目前,现实题材的泡沫化、同质化倾向,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平庸化导致精神价值追求弱化以及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不够等问题,已成为网络文艺发展的瓶颈。
C.网络文艺如要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就要展现新时代人民生动丰富的精神风貌,谱写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气象,不要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
D.尽管近年来国家顶层设计对网络文艺发展提出现实性要求,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但是现实题材数量的简单增加尚未真正改变现有文艺创作格局。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重刊《元丰类稿》【注】序
(明)姜洪
文章与气运之隆替相关,信不偶然也。
宋兴,五星聚奎,文运大盛。
然犹至于六七十年而后,欧阳公卓然以古文振起于天下。
当是时,又有如苏老泉父子、王介甫、曾南丰诸贤相与和之,故能丕变五代之陋,上追西汉、先秦之古雅也,斯岂偶然哉?
南丰先生天资高,学力超诣,其所得宏博无津涯,所趋则约守而恕行之,其言之而为文,亦雄伟奔放,不可究极。
要其归,则严谨醇正,推其所从来,实尝师友于欧公之门,而其所自负,则先正谓其要似刘向,不知韩愈氏为何如。
於戏!先生所际如是,所学、所行如是,所从来、所抱负又如是,其文足以鸣世,而并称欧、苏、王、曾四大家,又岂偶然哉?
洪家食时,尝睹先生《元丰类稿》于邑之元氏,欲手钞之而未暇,及期则已为有力者所取去矣。
其后宦游京师,阅馆阁,虽有此书目,而其帙皆留玩于他所。
因又窃叹不独其文不仍然,虽读之亦不可偶得也。
岁之四月,洪疾,得告南归。
过宜兴,访友人邹大尹孟旭,宿留累日,为洪道其始得《类稿》写本于国子司业、毗陵赵公琬,谋刻之,继又得节镇南畿、工部左侍郎、庐陵周公忱示以官本,彼此参校,刻梓成矣,试为我序之。
洪曰:嗟夫!是书之行,亦岂偶然哉?有数存焉耳。
盖唐自韩、柳至宋三百余年,始有欧、苏、王、曾出而继之。
自宋欧、苏、王、曾至今大明,又三百余年矣,而我列圣诞布文命于四海,亦八十年,于兹所谓文运与气运正当会合,亨嘉之日也,得无名世者出以继欧、苏、王、曾欤?此先生之文所以始于周、赵二公而刻成于大尹,以盛行于世,而为世学者之楷模也,岂复有区区不得读斯文之叹哉?洪不能序斯文亦有不待序而行者独惟大尹之刻本不为无补于世无功于学者不可使共无闻也故忘其浅陋为僭书此于篇端焉。
大尹名旦,孟旭字也,世为乐安故家,知砀山、宜兴二县事,所至多惠爱及民,而律己尤严,若大尹可谓贤也矣。
时正统十二年岁舍丁卯夏五月辛亥,赐进士、翰林修撰、乐安姜洪序。
[注]《元丰类稿》,曾巩(1019--1083)著。
曾巩,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元丰六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世称“南丰先生”。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不偶然也信:确实
B. 有数存焉耳数:几个
C. 先生所际如是际:交往、接触
D. 而我列圣诞布文命于四海诞布:广泛地宜布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欧阳公卓然以古文振起于天下臣具以表闻
B. 上追西汉、先秦之古雅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 及期则已为有力者所取去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为洪道其始得《类稿》写本难为俗人言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起笔就提出了文章和气运的兴衰紧密相关的观点,勾勒了宋代文坛昌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价曾巩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背景。
B. 作者评论了曾巩的文章风格,认为曾文气势雄伟,情感奔放,其文风受欧阳修的影响,具有严密细致、淳朴正直的特点,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
C. 作者极推崇曾巩的文章,一直想看《元丰类稿》而不得,后终于在友人邹旦处见到该文集的抄本和官府收藏本,两人一起参照校勘完成了该文集的印刻。
D. 文章将议论与记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认为正因文运与气运相合,才印刻完成曾巩
的文稿,而对邹旦的描写,虽寥寥数笔,其形象却跃然纸上。
1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洪不能序斯文亦有不待序而行者独惟大尹之刻本不为无补于世无功于学者不可使其无闻也故忘其浅陋为僭书此于篇端焉。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丰先生天资高,学力超诣,其所得宏博无津涯,所趋则约守而恕行之。
(2)于兹所谓文运与气运正当会合,亨嘉之日也,得无名世者出以继欧、苏、王、曾欤?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桂州腊夜
戎昱①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②,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③,辛苦向天涯。
[注]①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
大历后期宦游至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
这首诗是他到桂州第二年岁暮除夕之夜所写。
②残漏: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③骠骑:骠骑将军的简称,这里借指诗人的主帅李昌巙。
A. 诗歌首联写除夕守岁,诗人直坐到三更已尽。
“尽“赊”二字表现出作者浓重悠长的乡思和离家万里的处境。
B. 颔联乃诗人于忧愁之中凄然入睡,梦回故园所见之景。
思乡情重,诗人在梦中甚至听见寒夜里雪落竹丛之声。
C. 诗歌的最后一联与首联相呼应,点出诗人宦游在外,归途漫漫,岁暮不得归的原因,并以此收束全诗。
D. 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诗人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辅以环境气氛的渲染,呈现出隽永含蓄、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写嘉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这山高景美的腾王阁所在地。
(2)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山月朗照之下,诗人不知不觉来到庞公
昔时隐居之地的情境。
(3)在《阿房宮赋》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很多场合,沟通语言的确很重要。
如果你发微信邀请朋友来自己家里做客,该怎样说?下面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 我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欢迎你随时叨扰,请千万不要客气啊。
B. 诚挚地欢迎你,你的到来定会让我家蓬荜生辉,你还是不要爽约。
C. 欢迎你来我家做客,我今天特意买了你最爱吃的零食,不见不散。
D. 你到我府上共叙同窗之谊,正好拜访一下令堂,以表达尊敬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汪曾祺说故事:“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表演一个菜。
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
他做了一个菜,焖葱。
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
”王世襄的焖葱,就达到了大拙至美的境界。
汪曾祺是美食大家,然而他对王世襄推崇备至,认为“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
”
这一款再平常不过的焖葱,之所以令人难忘,恰恰在于它的返璞归真。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去除了矫揉造作、冗杂拖沓、它就会变得简单踏实而又朴素真诚。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使用并列式。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
B项,不是表达“作者对沙漠的喜爱之情”,而是表达对沙漠越变越小的欣喜之情,故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