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作者:夏春晨
来源:《卷宗》2019年第01期
摘要: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渗透到无锡、常州等地。
作为中国刺绣中的一支具有独特表现特色的苏绣,不仅具有悠长的历史传承,同时具备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苏绣面临着不少传承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并引发保护和知识产权风险等一系列法律问题。
苏绣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此,应协调处理好苏绣传承事业和产业开发、遗产保护和市场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苏绣艺术在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点明苏绣传承与保护的现状与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去思考艺术如何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如何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而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苏绣;文化传承;苏绣保护
苏绣以多变的针法、精美的绣工和丰富多样的形态而著称,是文化古城苏州的重要名片和特色经济产业。
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吴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名声享誉海内外。
时至今日,在得天独厚的社会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苏绣仍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苏绣也面临着很多的考验与难题。
1 苏绣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民俗艺术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渗透到无锡、常州等地。
作为中国刺绣中的一支具有独特表现特色的苏绣,不仅具有悠长的历史传承,同时具备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成为四大名绣之首并享誉世界。
中国的刺绣艺术源远流长,由纹身到衣服装饰刺绣,人类文明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三皇五帝在举行重大庆典和祭祀等礼仪活动时,穿的上衣就绣有日、月、星辰等图案,下裳礼服绣有水藻、火等图案,祭拜苍天神灵。
由吴兴钱山漾古遗址出土的五千年前以家蚕丝织成的丝织物残片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取丝的国家,而且发源于太湖流域,这就为苏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刺绣又被人们称之为女红,是以前江南女子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在以前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加上男尊女卑的传统,便衍生出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下,江南女子是不进私塾学堂学习的,她们只能跟随母亲学习苏绣,五六岁的时候就把针线当作自己的玩具,为日后的刺绣技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对她们来说刺绣就是必须且唯一要学习的技能。
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苏绣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刺绣最为有名。
镇湖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绣中的八成产品来自镇湖。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苏绣都始终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江南民间刺绣艺术从闺中女红婚嫁绣、婚后女红求子绣、高堂大人祝寿绣到拜佛祈神宗教绣,这些都是苏绣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民俗艺术的重要表现。
2 苏绣的民俗文化功能
苏绣是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手工刺绣品,传统苏绣是以民间日用品、闺阁画绣和宫廷绣品组成的刺绣品的总称。
无论是日用品还是艺术品,苏绣都具有物质的实用性和精神的审美性,在满足日常所需的同时还承载着浓厚的情感依托,兼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化内涵;苏绣作为为数不多的流传至今的一种活化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与艺术价值,表现出淡雅、精致、清秀、隽美的艺术风格,具有平、齐、细、密、匀、光、和、顺的外观特点。
深入研究苏绣的表现形式,既能从中领悟传统艺术的形式美感,更能体会苏绣蕴含的江南地域风情及其文化特征。
刺绣是一种长时间坐着操作的安静的劳动,又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
通常,一件普通几十厘米规格的绣品就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因此,对刺绣者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刺绣者不仅要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还要懂得一些基本画理,同时,还要有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和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
2.1 礼仪性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非常讲究传统文明――礼尚往来。
常言说的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商贸易货都离不开“礼”字。
古代的礼品包含礼仪、礼物、礼节,代表爱戴、敬仰,多是用来加深感情、增进友谊。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崇尚礼仪,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一种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这种文化的物质核心——礼品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背景,礼品也各不相同。
苏绣工艺礼品的开发,使礼品市场上增添了浓重的文化色彩,苏绣作为礼品的同时也正逐渐地走入千家万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品位也正在逐步地提高。
在今天,苏绣在礼品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文化的就是世界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只追求吃饱穿暖,在保证基本生存安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2.2 象征性
刺绣工艺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服饰的装饰,这种装饰并非只是起到简单的美化作用,同时发挥着诸多重要的功能,如标识身份,显示社会地位。
刺绣服饰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特定的模式和装饰部位,如马面、团花、挽袖、补子等,这些都是刺绣服饰的典型代表。
民间刺绣纹样中为数众多的吉祥图案普遍运用了象征性的表达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化为图形。
已知最早的刺绣图形是“天子褒服十二章”,表现出对“照临、无私、镇定、忠孝、决断、明辨”等概念,这些抽象概念借象征手法得到准确的表现。
而这种手法,也历代传承,不断拓展和完善,最终形成“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创作原则。
2.3 神圣性
江南地区大部分人信奉佛教,佛教的思想深入各个阶层的民众,因此佛教的传播对江南刺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宗教和信仰都是神圣和不容侵犯的。
宗教神圣性是指与对神的信仰、敬畏有密切关联,通过宗教经典、教规、教义和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组织等把对“神”的崇拜本质体现出来。
主要包括信仰认同功能、信众引导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适功能等。
人们用丝绸材料再通过自身的高超的刺绣技艺秀出精美的物品来,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观念。
苏绣蕴藏着昔日江南女子心灵手巧艺术素养的民俗文化,记录着人们情感特征、思想意识、审美感悟和文化的演变,展现着民间信仰、宗教意识和民族心理等等,连接起了古人与今人在情感基础上的共鸣和自我认同。
3 苏绣的当代传承、保护和发展状况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
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苏绣,其风骨神韵在隋唐时期就已奠定基础,到了宋朝《清秘藏》中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
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然而明清时期的苏绣可以用空前盛况来形容,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景象。
3.1 苏绣的发展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日寇侵华,百业萧条,苏绣生产每况愈下,许多刺绣绣庄由于没有生意全部倒闭,刺绣艺人无法靠之谋生因此也都纷纷转业,这使得刺绣行业摇摇欲坠,绣庄和刺绣艺人的数量都急剧下降,苏绣产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苏绣的重视使得濒临灭绝的刺绣艺术又获得了重生。
据1990年时统计,吴县绣娘达十二万之众,人数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苏绣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提高的新时期。
1958年,苏州开始推广了机器刺绣,从此苏绣的产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末,又部分采用电脑绣花,大大提高了日用绣品的生产能力。
苏州城里几十个旅游点、几百家经销店内,绣品比目皆是。
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这段时间里,这支苏绣大军,每年不但生产出大量的日用绣品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在拓宽新门类、采用新材
料、应用新工艺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把刺绣和镶、嵌、印、贴、雕、绘等各种技艺手段综合运用起来,制作出了一批批具有现代审美感的产品,使苏绣日用品很快发展至十多个大类、两千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苏州刺绣成为联结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改革开放以后,刺绣业的集体成分开始向私有化过渡。
民营企业、民间绣庄时有开设,方兴未艾。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苏州刺绣的主要功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苏州民间刺绣作品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苏绣不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现在的苏绣绝大部分的被人们当成艺术品来欣赏。
这也就使得苏绣从“民俗艺术”转变成了“镜框艺术”。
从生活用品变为商品的刺绣由于市场化的影响,这就对消费群体有了要求,大部分消费的起苏绣的人群便定位在了上层社会。
江南民间刺绣艺术从女红婚假绣、祝寿绣、宗教绣转化成了书画艺术欣绣和人物肖像绣即我们称为的“镜框艺术”。
在苏绣研究所等工艺美术大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苏绣在传统平针绣的基础上,出现了仿真绣、乱针绣、精微绣、十字绣和双面绣等新的艺术形式,这些创新使得苏绣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将苏州刺绣从民俗生活的层面发展到宗教艺术精神生活的层面,结合江南浓郁的书画艺术传统,走向了具有书卷气息的欣赏性的书画艺术刺绣品。
3.2 苏绣的传承
刺绣的传承有它特定的方式:是靠手把手的教来传授的。
一种是“母教女、嫂教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另一种是师傅带徒弟,要求严格,训练规范。
前者是家庭传习方式,教出来的绣女会绣但艺不精;后者是一种通过严格的训练达到提高技艺目的的传习方式。
镇湖刺绣主要靠这俩种方式交替结合,得以数千年经久不衰,并能发扬光大。
3.2.1 母教女、嫂教姑
镇湖绣女的师承关系自古至今都是以母教女为主,女孩从小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穿针引线,接着学的是劈线。
刺绣的人根据绣件的不同要求去劈线。
劈线要求做到:双手皮肤光滑干净,小指最好能留长指甲;分线要匀,劈好的线要从上到下捋一遍,用力要匀,不能捋断线。
穿针引线也很有讲究,用反捻的那一头即捻线的上端,穿入引线,这样刺绣时才不会打结。
女孩子一般都在13、14岁左右开始与母亲对棚刺绣。
母亲把从上一辈人那里学到的技艺、自己通过实践得到的新技艺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女儿。
3.2.2 拜师学艺
拜师学艺也是镇湖刺绣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对镇湖刺绣产业的发展、刺绣技艺的不断提高起到了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过去,学徒拜师学艺须得备好“红毡毯、蜡烛灯、敬师酒”,拜师的规矩很多,一般程序如下:首先由师徒先后向祖师及保护神行叩拜礼。
然后由徒弟叩拜师傅、师娘,并向师兄弟行礼,再由师傅向徒弟训话。
要求徒弟尊师敬祖,谨守行规,好好干活。
学徒期间,学徒寄食于师傅家,除了跟着师傅学习,帮师傅生产之外,还要承担师傅个人或家庭中的杂务劳动。
学习满三年之后,学徒须得备好“谢师酒”,还要帮师一年。
3.3 苏绣的保护
苏绣的保护中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如何让苏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关键性的根本问题。
苏绣的发展必须融入现代生活,使苏绣本身成为一种生活文化和生活情境。
要在逆境中求生存,苏绣必需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在物质功能上,还是审美情趣上苏绣都需要找到发挥自身功能和价值的新途径。
苏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是苏绣越来越被世界所瞩目,然而被列入‘遗产’的代表作大都是因为其处境艰难,濒临灭绝,现状不乐观。
在过去的年月里,由于受地域发展的局限和经济文化能力的束缚,使一部分绣娘聚集地保存完好。
因而现存的刺绣文化产业多处于“原生态”的阶段,绣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刺绣技艺的掌握绝大部分停留在祖传的基础上,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训练,对于与刺绣有关的绘画知识掌握也不多,刺绣只是作为维持日常生活的手段和工具。
然而时代的车轮不停地向前驶进,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原来的种种限制和束缚正逐渐被打破,而许多绣娘都不希望自己的后代继承刺绣手艺,她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刺绣是又累又苦且不赚钱的职业。
以此趋势发展,今后刺绣从业人员将出现断层,刺绣文化产业的未来就显得处境艰难了。
因此提高绣娘的文化素质艺术水平和提高刺绣作品的商业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同时需要重视绣娘们的生产、生活和自身的发展,引导她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大背景的角色转变,提高她们快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使她们能够顺利、有效地参与到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并施展才华。
应该看到,在众多绣娘中,一部分人已经摆脱了传统农村绣女的形象,成为新时代的女性,她们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提高了身份和地位,并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这对于提高绣娘整体素质和吸纳后备力量能够起很大的激励和带动作用。
因此防止刺绣濒危现象产生的重要保护措施是做好人才培养的规划。
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保护传统文化方面,政府通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没有政府“搭台”提供帮助,很多民族文化都有可能丢失。
显然确立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本身就是政府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重大举措。
政府一方面要注重引导传统文化走向市场,培养传统文化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一方面实施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搭建良好的平台。
总而言之,苏绣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宏观战略上理清认识、统筹规划,还应当从“保存、传承”到“利用、开发、保护”,都制定并实施一套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进而处理好苏绣传承事业和产业开发、遗产保护和市场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苏绣艺术在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
4 总结
时代的进步使得深藏于深闺和民间之中的苏绣走向了商品化的市场,从民间走向了宫廷,从江南走向了世界。
苏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立的刺绣风格,但随着时代不断的进
步,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
面对各种新形势,苏绣企业纷纷改革,提出苏绣礼品商务化,苏绣家装设计化的理念,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而是走进千家万户。
个性化的量身定做,让苏绣不再局限于陈旧的模式,而是过多的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通过纯朴的苏州女红纯手工刺绣而成。
这使得苏绣不仅是艺术,还更多的渗透进人性化的品味。
在我们看到苏绣艺术辉煌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苏绣作为传统手工艺美术行业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我们要时刻警惕让历史重演,保护好祖国的这些民俗文化被外来文化冲击,文化的不断传承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灵魂所在。
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只是口头说说,更是要让每个人都有一种传承下去的使命感,自发的去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才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只有文化主体的普遍自觉,建构起社会对手工的真正需要,让手工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性保护。
只有为民间苏绣创造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只有政府加强对苏绣的保护和对绣女个人的尊重,苏绣只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只有和现代科技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苏绣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好的融合。
作者简介
夏春晨(1993-),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在读,民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