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2010-06-17 15:01:54 中国安全生产网

前言

安全生产作为尊重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最直接体现,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加强的一项紧迫任务。

当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企业本质安全程度、从业人员素质、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省安全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察责任不够明确,深层次、历史性的体制障碍仍未破除,法规标准、科技服务、应急救援等支撑体系尚不健全,监察执法能力有待提升,安全文化环境还需改善。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正处于“多发”阶段,突出表现为事故总量大、较大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上升,安全生产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极为重要的时期。搞好安全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客观剖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未来一段时期安全生产总体工作做出科学规划和部署。

一、“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回顾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安全生产规划的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安全培训和应急救援等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科技兴安”和“人才强安”战略发挥较大作用,安全生产监察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一是事故总量大幅下降。与2005相比,2009年发生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7%和35%。二是较大以上事故明显减少。与2005年相比,2009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87起、死亡398人,同比分别下降41.5%和49.5%。三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得到较好治理。2005年-2009年,道路交通、煤矿、火灾治理成效突出,事故量持续加速下降,为全省事故总量的减少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2009年,道路交通10年以来首次杜绝了10人以上事故,煤矿20年来首次杜绝了10人以上事故。四是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与

2005年相比,2009年亿元GDP死亡率为0.29(“十一五”规划值为至2010年下降到0.72以下),下降65 %。工矿商贸10万人死亡率为3.24(“十一五”规划值为至2010年下降到4.4以下),下降3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72(“十一五”规划值为至2010年下降到8.2以下),下降6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4.334(“十一五”规划值为至2010年下降到3以下),下降34%。但是,我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下降幅度趋于平缓

“十一五”时期,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8580 起、死亡19802 人,平均每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645 起、死亡4950人,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的生产安全事故仍呈高发态势,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以2008年为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亿元GDP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人死亡率分别是美国的239倍、72倍、133倍和1.1倍,是全国的4.04倍、1.15倍、1.18倍和1.35倍。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和控制事故发生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2006-2009年,总的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降幅轨迹均表现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减少”,降幅由最高值24.98%和13.56%,减少为2009年的5.02%和10.42%。

2.重点行业问题突出,事故结构明显变化

道路交通、火灾、煤矿、建筑、非煤矿山等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表现突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到事故总量的90%。与“十五”相比, 2006年-2009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结构变化明显,其中,火灾事故上升为10%和5%,建筑事故上升为16.18%和16.44%。

3.指标排名位居后列,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十一五”期间,我省反映安全生产总体水平的4项相对考核指标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煤矿业,2009年百万吨死亡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另外,职业危害呈现上升趋势。当前全省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达数百万,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达588种,累计发生尘肺病例37298例,从2005年至2009年,四川省职业病每年平均以13.03%的速度增加,是全国职业病危害最为严重的三个省区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察管理体制不顺。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安全监管与行政管理的权、责不够明确,“条块分割”的利益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跨部门的安全管理协同机制仍不完善。监管部门的机构设置尚需优化。

2.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县、乡两级政府的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人员不到位、装备水平低、手段较落后。部分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两个责任”的认识不足。基层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淡漠,安全作业能力有待提高。“三同时”制度尚不规范。安全文化环

境仍需改善。

3.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涉及面较窄。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较低,尚未建立全省统一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网络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效果不明显。教育培训缺乏广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救援装备不足,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应急演练未实现制度化。

4.安全生产管理缺乏长效机制。一方面是政府监察监管力量不足,一方面是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较低,而社会第三组织参与安全管理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缺乏有效监管。

5.安全生产投入长期不足。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专业人才缺乏、技术装备落后、经费预算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和基础性理论研究力量薄弱。部分企业仍然缺少安全设施、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必要性投入。

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工业化中后期。大批新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建筑、能源与原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交通运输量急速上升,公众聚集场所的数量和人口密度逐渐增加,发达地区的高风险产业不断转入,一些行业和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