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策略的理论研究
教师培训提高课堂控制能力的策略与技巧
提高课堂控制能力的有效策
03
略
制定明确课堂规则
确立基本行为准则
规则公示与讲解
明确告知学生课堂上应遵守的基本行 为准则,如尊重他人、保持安静、积 极参与等。
将课堂规则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并 在开学第一课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 生理解并遵守。
制定具体规则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 的课堂规则,如发言前先举手、按时 完成作业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技术与 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 术,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 。
鼓励教师持续自我提升
01
持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
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
02
反思实践,提升教学技能
合理运用奖惩手段
奖励积极行为
及时表扬和奖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乐于
助人等,树立正面榜样。
惩罚不良行为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如违反纪律、干扰课堂秩序等, 以示警示。
奖惩公正透明
确保奖惩措施公正、透明,让学生 感受到教师的公平和尊重,增强学 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掌握学生心理需求
06
培训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培训成果
掌握了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深入了解了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和 实用技巧,如如何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如何有效应对学 生的问题行为等。
提升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培训中,教师们学习了如何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案, 以及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
情绪管理技巧
自我觉察
教学研究中的课堂管理策略
教学研究中的课堂管理策略课堂管理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研究中,寻找适合的课堂管理策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学研究中常用的课堂管理策略,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实施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基础。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时表现出真诚、友善的态度。
同时,教师还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课堂管理。
二、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课堂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与学生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并向他们解释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课堂纪律、注意力集中、作业完成等方面。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教师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并为教师提供管理学生的依据。
三、鼓励积极参与和互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参与,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积极的参与和互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都能够得到改善。
四、灵活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课堂管理中常用的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鼓励、表扬等,来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同时,教师也应果断地进行惩罚,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但是,在使用奖励与惩罚时,教师应注意把握分寸,避免过度使用奖励或过度依赖惩罚,以免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课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来呈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浅谈控制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控制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张明非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6-01为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适应现代教育要求,本文中,笔者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指导,从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改革的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运用了控制论(有序原理)的观点,对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肤浅的探讨和研究。
1 课堂教学是一个控制系统课堂教学是一个控制系统,教师是这个系统中的施控部分,学生是受控部分。
教师要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必须与学生形成一个最佳的系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其控制系统程序用图例表示: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收集来的前馈信息按教学需要进行分类,作为资料以备查用。
接着,信息获取后,教师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等方面前馈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推理、思维,进入综合整理,编入教案,加工成给定信息,并通过具有信息的变换和传递作用,如课堂教学媒体输入受控部分——学生,学生通过视、听觉感官而获取信息,感知周围世界,由大脑进行加工消化,迂回曲折地产生了学生的反映,即真实信息。
其次,学生又通过光信号、声音信号以及文字信号等闭合通道,将对讲课的意见和学习效果反馈回施控系统,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到教学效果和意见,重新调整自己的讲课技术或内容,再作为给定信息和评价信息输入给学生,以求教与学新的平衡。
2 教学过程就是信息的传播、流动控制系统离不开信息的输入、传递、加工、处理、输出、反馈等,离开了信息,就失去了控制。
教学过程就是信息的传播和流动过程。
其信息流动用图表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实践——认识——实践”这个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的反复循环过程与控制论中负反馈调节原理相同。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认识过程,也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课堂教学有效控制的策略 文档
论课堂教学有效控制的策略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需要做必要的控制工作。
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保持正常而最佳的运行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
课堂教学控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采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保持最佳运行状态的活动过程。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
第一,这种控制,是以完成一定的课堂教学任务为目的的。
从教学控制本身来说,控制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而不是目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目的是第一位的,因为目的决定手段和方法;手段和方法,是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
第二,这种控制,是着眼于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
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要改善教学的这种运行状况,就要分析教学问题的性质、特点及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使教学保持正常而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有效的控制,就要研究、运用相应的策略,概括起来,这些策略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从实施控制的原则看,课堂教学控制要具有正确的导向性.课堂教学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
这种严格的规定性体现在:任何教学必须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准绳。
课程标准是教学法规,它规定了国家对各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和尺度,按照其教学要求来实施控制,依法执教,以保证控制正确的导向性。
在这一原则下,课堂教学控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始终围绕、指向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实施控制。
这样,课堂教学控制才能做到方向正确,标准清楚,才能保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二、从实施控制的主客体看,课堂教学控制要具有他控和自控的双重性他控是指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自控是自己控制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他控和自控的双重性有两层意思:其一,就学生而言,学生既是接受他控的受控者,即教师控制的对象,被控的客体,同时又是自控者,即自我控制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
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课堂教学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乃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可以而且应该这么说,不会调控,就不会上课。
课堂教学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实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反映。
它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功底,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教育基础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
这项研究,仍属于教学技艺层面的操作性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的“‘导’与‘湮’”、“提问与答疑”、“点拨与发散”等于课题的研究,深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
要使这个“多方面因素”优化组合,协同作战,像交响乐一样,则教师的调节与控制非但不可或缺,而且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教学实际中,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且往往觉得难以处理:有时学生处于求学习状态,暂时学习状态,即进入不了“角色”;有时处于完全学习状态,但过于投入,疑问像连珠炮,发散偏了轨。
有的教师也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课堂上注意引导,但一般总定位在学生的行为和教材处理上,而不在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课堂的氛围上考虑,因而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甚至还责怪学生不“配合”。
因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这个子课题。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处于兴奋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理论认识与研究设计1.理论认识课堂教学的调控,是根据教学系统的内部、外部的不时变化而进行调整,以不断克服内外部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导致教学系统的错位和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教学系统始终保持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状态。
这种与教学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协调变化,常常具有突然性、意外性、多向性、再现性、干扰性及防不胜防等特点。
调控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的过程,是情感沟通和心理碰撞的“变压”过程。
王晋堂同志在《创造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影响》一文中说:“上课,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师生的一种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交流棗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要表现,而且是情感的交流棗以心理之间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
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一、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交流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研究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个体化教学策略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学生学习兴趣和水平的差异,因此需要灵活运用个体化教学策略。
个体化教学包括差异化指导和个别指导。
差异化指导通过提供不同难度和形式的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个别指导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三、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是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联想和推理,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策略。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交流、互助、合作,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
通过使用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和在线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情景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是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创造逼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七、探究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是指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浅谈教师的课堂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教师的课堂控制策略研究论文关键词:课堂控制教师控制论文摘要:教师授课既是传授知识,也是对课堂进行控制。
教师的课堂控制包括对学生的控制、对教学进程的控制和对教师自身的控制。
文章阐述了教师课堂控制的重要性及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指出教师的控制应该靠自身榜样的力量,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疑是主体,但教师是真正的课堂控制者,一节课自始至终都应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控制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控制,对教学进程的控制,对教师自身的控制。
教师在进行控制时,要以一种学生不易觉察的方式悄悄地实施。
一、对学生的控制教师授课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这种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进行控制,也就是按照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去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这种控制是有形的。
二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控制,也就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因为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引起兴趣并不困难。
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往往是一节课不错的开场。
但是,要使这种注意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却不太容易。
这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是否有环环相扣的问题序列。
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要能接上来。
问题的相继出现,就会使学生的神经张弛起伏,保持持续的兴奋性。
二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否跟得上。
如果前一个问题还没理解就转入下一个问题,学生会听得很辛苦,就会焦躁不安而使注意力下降。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意向、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有准确的把握并加以控制。
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去体察,可以用目光的逼视、短暂的沉默、突然变化的音调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发现学生情绪不稳定或跟不上思路的时候,应及时停顿下来,察明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授课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生群体有其独特的属性。
一方面,青年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时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长大成人的主观要求使他们愿意接受外界的影响,这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控制的内在因素。
教师课堂控制策略
教师课堂控制策略一、引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需要掌控课堂秩序,以便让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下更有效地学习。
本文将探讨几种教师课堂控制策略。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控制的基础。
教师应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不仅要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独特性,还要在学术上给予他们支持和指导。
当学生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时,他们会更愿意合作,课堂秩序也会更加稳定。
三、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了保持课堂秩序,教师应提前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并将其与学生沟通清楚。
这些规则可以涵盖学生的行为、参与度和任务完成等方面。
在教师设定的规则和期望下,学生会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应遵循何种准则,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学。
四、使用积极的强化机制教师可以采用积极的强化机制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通过表扬、奖励或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同时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度。
五、运用良好的时间管理良好的时间管理对于保持课堂秩序至关重要。
教师应事先规划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减少拖延和无序的情况,使学生更好地专注于教学内容。
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或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及时有效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建议和指导等方式,向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
良好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积极学习动力。
八、保持专注和积极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表现出专注和积极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的兴趣和热情会感染学生,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和专注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还应表现出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尊重,以鼓励学生展现他们的潜力。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技巧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技巧一、教师的角色与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意志和思维习惯塑造的引路人。
教师的控制技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的沟通与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沟通与互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能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合理的时间管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
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学习的进度,避免课堂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出现,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掌握课程内容。
五、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六、注重课堂纪律管理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教师需要建立明确的纪律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通过严格的纪律管理,教师能够维护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率。
七、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和教材辅助资料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师能够更好地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及时反馈与评价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师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九、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教师应该通过提问和鼓励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启发式问题和开放性讨论,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控制策略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控制策略
1. 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2. 加强知识思想理论框架的学习:要规范政治理论课的集中授课,强调知识思想理论体系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在实践中去人真情理,做到“看内抓实”,完成基本知识的系统学习。
3. 增强实践动手活动:设置结合实际的课上活动,让学生着手思考,加深对思想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同时加强应用技能的操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看得上去,更能做得出来。
4. 构建精神性教师-学生联系:课堂工作要架设精神性对话的大桥梁,贴近学生实际,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将政治教育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有效互动,切实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教师教学控制与引导策略
教师教学控制与引导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学生需求的多元化,教师的教学控制与引导策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在教学中,教师的控制和引导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控制和引导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的教学控制策略教学控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全面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其中包括各个方面的控制策略。
1. 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纪律。
例如,教师可以制定课堂规则和约束,确保课堂秩序稳定;采用灵活的座位安排,方便学生互动和合作;及时安排适当的课堂活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等。
2. 有效的时间管理教师应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科学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通过精确的时间安排,教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例如,教师可以分配时间给学生完成任务、提问、讨论并留出时间进行闭环测试等。
3. 评价和反馈教师通过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跟踪。
通过评价和反馈,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引导策略教学引导是指教师通过巧妙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如开展生动有趣的启发性问题,提供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机会等。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能够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摒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等新型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任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笔记、总结等方式进行反思和巩固等。
总结教师的教学控制和引导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优秀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养。
本研究将探讨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和实施方法,以期为教育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优秀的教学策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养。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
例如,通过设置问题导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用案例、实例等具体的事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策略。
通过提供启示性的问题,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合作学习策略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策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
例如,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等,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和生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主动学习行为。
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和讨论等策略。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讨论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启发,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采用跨学科教学和实践教学策略。
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思维。
而实践教学则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有效调控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旳背景(一)课题提出旳教育背景课堂调控历来是教师感到最为困难旳事情,也是教师在课堂中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旳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旳最严重旳挑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问题怎样处理一般已经获得了基本旳知识和经验,但在课堂调控问题上,教师却常常是按经验办事,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旳新教师,由于缺乏有关课堂调控理论知识,只能按自己过去所感知旳和所理解旳课堂调控理念、方式和措施去调控课堂,导致课堂教学旳失败。
在我们深入实行新课改之时,县教育局带领全县各试验区开展“有效教学行动方略研究”,我校旳“课堂教学有效调控方略研究”能为此项研究奉献力量。
(二)课题提出旳社会背景我国课堂教学被分解为“教学目旳”、“教学原则”、“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而作为整体旳课堂教学却消失于人们旳视野。
对课堂调控旳忽视,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学研究中旳一种遗憾,从近些年国外旳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是在师范教育还是在教师旳培训上,加强课堂调控旳知识和技能旳培养,已经成为世界性旳发展趋势。
因此,加强对课堂调控旳理论研究和对教师旳课堂调控理论与实践旳培训与指导就成为我们面临旳重大课题。
二、试验根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多元智能理论3、认知构造理论4、有效教学理论5、扶余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教学行动方略研究”课题试验方案》。
三、课题旳界定课堂调控是指鼓励课堂学习旳教师行为和活动,即教师为了有效地运用时间和发明快乐旳、建设性旳学习环境,以及为了减少不良行为问题而采用旳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教学活动和运用自然环境原因等旳工作措施。
有效旳课堂调控,就是要讨教师在课堂调控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学生旳需要,使学生积极、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有秩序和互相信任旳气氛,并建立良好旳师生关系,增进学生故意义旳学习。
给课堂管理下了一种精致而周到旳定义:杰出旳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增进了学生之间旳合作,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用有效旳干预措施;并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故意义旳学习活动,整个课堂调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旳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参与故意义旳学习活动并到达最高程度,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
小学教师课堂控制策略研究
小学教师课堂控制策略研究
一、现状评述
随着城市化的进稰,小学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越来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教师在控制课堂的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有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行为进行控制时,许多技巧效果不明显,因此迫切地需要有效的课堂控制策略来维持课堂秩序。
二、调研及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课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对宁波地区小学教师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发现,小学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有所不同:有的教师采取激励方法来引导学生行为,比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的教师借助一定的纪律自律方法来维持课堂秩序,比如让学生签名以认可自己的行为;有的教师利用社会认同理论,利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和社会条件来改善学生的表现。
此外,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了正式和非正式的教学环境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正式教学中,教师总是有明确的指令和行为准则,学生可以根据规则来行为操作;而在非正式环境中,教师能够倾听学生的观点,彼此交流,帮助学生发展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
三、结论
根据调研分析,小学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的技巧有很多,如激励方法、纪律自律方法和社会认同理论;此外,创设正式或非正式的教学环境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
总之,做好学生行为的控制,需要小学教师灵活地运用多种策略,以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综述
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综述一、国内外研究情况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
(一)20世纪初研究的是教师特征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高效教师?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高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
(二)20世纪60、70年代研究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
1.关注学生的学习国外的研究表明,高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前提。
20世纪以来,很多心理学家就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问题开展研究,揭示了许多与学习本身和促进学习有关的心理概念、规律和过程。
在加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
除了加涅,还有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
布鲁纳强调应该广泛应用“发现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要求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史学,亲自去发现结论和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
与布鲁纳相反,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按照学习所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既包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要和所学习的有意义材料的结构结合起来。
所以,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
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他们只是被要求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作它用。
课题一(教师如何控制课堂教学)
教师的课堂控制专题 ——转变角色,使学生由听众变为演员课题名称:开创互动式教学新模式课题研究人:杨成见部门:教学管理部写在前面:我叫杨成见,2001年毕业于包头钢铁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二年后有幸加入新华教育集团这个大家庭,并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至今,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和生活的磨练,我早已褪去了当初的稚气和青涩,变得成熟而自信.同时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更多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也彻悟这一真理.我始终战斗在教育一线上,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对课堂教学有更深的体会。
课堂教学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作用,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改革已迫在眉捷。
“教中学,做中学”,开创课堂教学新模式。
感谢领导们的决策,同时为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鼓励教师努力探求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思路,并做成专题讨论。
为此,和广大教师一样,我也在积极探索。
感谢领导的支持和责任的托负,给予了我一次和大家分享课堂教学心得的机会.我有压力,但同时也有信心。
争取不负领导和同事们厚望,将课题研究工作做好。
河南新华电脑学院课题研究课堂控制专题课题研究人:杨成见研究时间:2011年6月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谢过。
尽管如此,但由于时间紧张,个人能力实在有限,文中难免有纰漏和错误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和领导指正。
杨成见2011年6月一、教学模式演变分析图听众(学生)——传统型教师(导演)演员(学生)——教改后二、传统型教学课堂模式的弊端及后果1.现代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分析1)个体差异性都很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
毕竟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身体和心里等方面的发展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比如,认知、能力、情感体验等均有差异。
教师教学控制策略
教师教学控制策略一、引言教师教学控制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调控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
良好的教学控制策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二、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目标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控制。
三、设定清晰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控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运用歌曲教学法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喜欢参与互动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五、合理组织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组织教学环境,创造积极向上、注重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例如,通过布置合理的座位,设置展示学生作品的区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六、及时反馈与评价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评价。
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和分析,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定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
七、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是教师教学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教学软件、实物模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八、个性化教学与差异化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与差异化教育。
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学习机会;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策略的理论研究王玉花【摘要】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它是一个可控制、可调节的动态系统。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是教师通过收集教学活动中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最佳教学目标的过程。
是现代控制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教师 课堂教学 控制策略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它是一个可控制、可调节的动态系统。
教学控制是教师通过收集教学活动中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最佳教学目标的过程。
是现代控制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它是外部的、间接的控制。
1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具体实施过程,教师对教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课堂教学控制实现的。
它要体现社会通过学校赋予给它的教育方针、宗旨。
目的性是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最为突出的特质。
目的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循环发展的终点。
目标通过每一位具体操作的教师的理解转化为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联接着施教者与受教者,与教学环境共同构成教学系统。
一旦计划付诸实施,系统中的要素也开始运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衡,常处于无序、混沌的状态。
控制的作用就在于衡量要素执行计划的进度,揭示偏差以及指明纠正的措施等。
在有些情况下,正确的控制工作可能导致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改变原有的教学系统结构,实现意想不到的功效。
教学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1 限制偏差的累积 一般来讲,教学计划运行中出现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但小的偏差。
失误并不会使教育对象明显偏离目标。
例如,对学生的大胆设想,教师给予漫不经心,甚至贬损的评价,一次的挫折并不能完全破坏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但这样小的偏差在较长的时间里就会积累放大并最终对计划、目标的正常实施造成威胁。
因此,教学控制就在于及时获取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防止偏差的“累积”,影基金项目: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邮 编 161005 收稿日期 2009-10-30响目标的实现。
1.2 顺应环境的变化 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点。
在教学由计划到完成这一段时间里,教学系统的内部要素状态、外部环境都可能发生变化。
(当然这些变化也可能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系统要素不恰当的认识造成的。
)例如,天气变化,造成人心理的压抑;领导突然听课,师生情绪紧张;学生课堂捣乱干扰了大家的思路;学校发生了重大事件……任何教学计划的实行都应伴有控制系统,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把握这些变化,并对上述因素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作出有力、正确的反应。
事实上,不管科学的教学控制理念是否形成,教师对课堂控制的行为一直与教学活动或显性或潜在,或直白或艺术地相依相伴。
在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中,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往往是,也必须是主动(不等于学生是被动的)的。
否则无法体现教育、教学的宗旨与教师的职业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的职能首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与学生一起完成双边互动的“特殊认识过程”。
同时,教师的心智活动又要超越于师生间的直接交流,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监控、反审,履行他的管理职能、控制职能。
2 现代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定位2.1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是外部控制 如果把课堂控制分为内部自主控制与外部控制,学生了解自己认知的过程与特征,进行自我监控与调节,就是自主控制。
目前,随着心理学中元认知理论的完善与推广,学生学习的自主控制日益受到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课堂控制的唯一方式。
原因是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价值的最终体现者,别人是不能替代的。
的确,课堂中,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黑箱,教师不能直接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能时时与每一位学生直接交流,以把握学生掌握的情况,因此使学生掌握元认知的理论与技术进行自主控制是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外部控制。
教师的控制从功能上来讲是教师教育价值的体现;从参 考 文 献[1] Y oung KS.Caught in t he net:how to recognize t he signs of In2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J].New Y ork:john Wiley&Sons,1998[2] Widyanto L,McMurran M.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 heInternet Addiction TEST[J].Cyberpsychol Behav,2004,7(4): 443-450[3] 张晓阳,席震芳,严红妹.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5):607-608[4] 范方,苏林彦,曹枫林,等.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及家庭功能[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635-638[5]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6):1338-1343[6] 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1-102[7] Grohol J M.T oo much time online:Internet addichtion or healthy so2cial interaction[J].CyberPsychol Behav,1999,5(2):395-401 [8] 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798・613・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9,Vol.30,No.24技术上说,控制论的黑箱控制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这种外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目标,正如射手不能每一枪都命中靶心,但他必定要比未经训练的人命中率高。
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认识能力、意志力正在完善中,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又不能坐视教育机会的流失与资源的浪费,教师的外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它与学生的自主控制共同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控制系统。
2.2 教师的外部控制是间接控制 传统教学控制中控制常被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的操纵,学生是只有共性的抽象集合体。
课堂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即定了讲授的步骤、速度、教师的提问,而且设计了学生必须作出的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的思维如同被挤到一条狭长的甬道,只有唯一的目的地,不允许停顿,不允许有支岔,于是“控制”了学生的学习结果……甚至有的教师更为简单地把控制仅理解为“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学生不许交头接耳,不许搞小动作,一定要保持课堂静悄悄,便达到了“控制”;学生是教师活动的附属物,思维的自主性、创造性倍受限制与约束,机械记忆成为应付这种课堂最有效的办法,个性、天赋、奇思异想在这种控制中被磨和。
数年后,毕业的学生如同流水作业线上的产品,规格、特征、功能几乎重合……我们认为教师的控制是一种间接控制,是对信息的控制,是对影响学生思维的各种因素的控制,是在尊重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的前提下的控制,是对学习结果的控制,更是对学习过程的控制。
2.3 教师的课堂控制是权变的 以劳伦斯为代表的管理权变理论认为:管理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因为管理对象和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管理方式是管理情境的函数,即y= f(x)。
管理方式、手段y要随着环境与对象x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教师教学而言,也没有固定不变、静止的万能控制模式。
学生是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流动的,即便是一堂课,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都可能交替排列;同样的课程内容,对于不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情绪、性格特征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演绎方式。
正如叶澜先生所言:“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她)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因此,对于现代教学中教师能对课程内容正确的再认,善于表达只能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也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驾御能力。
2.4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过程就是对课堂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 影响教师教学控制的变量很多,有物质因素、心理因素,有个体因素、也有群体因素,有稳定性因素、也有不稳定性因素。
在教学行为发生之前教师应分析教学环境的特征,即明确稳定的不可控因素,以便使被择方案顺应这些即定的教学条件。
在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过程同时也是控制的过程,控制不稳定因素趋向于教学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环节是观察———信息的收集。
申农曾说过:“信息就是运动着的事物的不确定的东西。
”学生的目光、面目表情、体态语言,回答问题、练习中体现的思维路径,以及学生群体对课程的态度等都是信息的来源。
掌握这些信息后,教师要进行判断即信息的加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经验或类似的经验中,一方面划分学生的类别;另一方面,反审自己,并与教学目标相对照;最后拟定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并付诸实施,实施的效果又形成新的反馈信息,成为新的观察内容,作为再决策的依据及后续教学前的准备。
2.5 教师课堂教学控制是师生交往的特殊方式 这种交往不是对学生的监管,控制的状态不是拘束、紧张,训斥、惩戒不是真正的控制手段;同样,这种特殊的师生交往也不是对学生的放任,控制的状态更不是混乱、无序。
因为教学毕竟是目标性、指向性、时间性极强的教育活动,不等同于课下的师生交往。
在这两极的交往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控制模式,适应不同的教学情境。
成功的教师控制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的熟悉与了解以及师生间已经建立的融洽、和谐、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兴趣、成就感、竞争、参与是教师控制的“夏楚二物”。
3 现代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策略的特征3.1 主体性 课堂教学控制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策略,使教学状态达到一个度,这个度首先表现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自动、创造性学习行为。
主体性不仅是学习行为的规定,而且也是学习目标的规定。
现代教学目标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奠基将来的发展。
只有在自主、主动、创造的学习行为中,才可能内化积淀相应的学习素质。
控制职能是为保证目标的实现,现代教学目标由单纯追求知识占有量到综合素质培养的转型,决定了教学控制由单纯的行为约束,思维的牵制到体验学习的主动性、亲历性、探索性的转轨。
3.2 愉快性 学习愉快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它与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个性倾向紧密联系,是个性倾向的结果,又是一种行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