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自考试题新闻采访写作全国试卷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黄远生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A.骨干材料B.概括性材料C.间接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 )A.语言表述能力B.职业的敏感性C.人际交往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A.关心该事件的人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B.放弃原计划,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A.准确全面B.积极主动C.熟悉消化D.兼顾文史哲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9.在记者新闻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新闻敏感是( )A.“天生”的B.性格决定的C.别人教出来的D.实践中培养训练的10.记者以下活动不.属于采访核实的是( )A.找物证材料B.稿件请当事人审阅C.请相关单位领导审查稿件D.找专家咨询了解有关知识11.采访对象不想谈的敏感问题,记者十分需要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闭合式提问B.直接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开放式提问12.某火车站的服务不好,旅客有意见,记者以旅客身份去该站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巡回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蹲点采访13.采访方式中所讲的抓问题是指( )A.写批评报道B.采访反面问题C.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他人意见B.与采访对象讨论C.与其他记者讨论D.具体事物具体分析15.今年夏天,新华社的一个记者组在江南几个省采访夏收情况,这一采访方式叫( )A.交叉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16.采访中开座谈会的好处是( )A.提高采访的针对性B.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了解情况深入细致D.能听各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17.新闻写作中的所谓“新闻主题来自事实,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是指( )A.主题源于客观事实B.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主题来自“头脑风暴”D.主题与新闻题材一致18.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全国通用版)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 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者要出色地完成“反映内部情况”的任务,就要有:正确的采访目的,坚持真理的精神,以及( )A.抓住典型事例B.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C.坚持党性原则,对党对人民负责D.深入采访,把有关情况调查清楚2.在采访中,记者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除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外,还要善于( )A.观察事物的历史轨迹B.对事物进行历史的比较C.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事物D.从事物发展中发现其特点和新意3.重要的新闻学文献《与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陆定一4.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新闻采访比一般的调查研究难度更大,更应当( )A.明确采访的思路B.了解采访对象C.拟定采访计划D.做好采访的准备5.在采访活动中,新闻记者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A.深入实际原则B.深入群众原则C.执行政策原则D.无产阶级党性原则6.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大脑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状态,就是处于( )A.紧张状态B.开放状态C.激活状态D.有意注意状态7.运用新闻政策标准选择新闻,通常体现为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以及( )A.新闻报道思想B.新闻报道提示C.新闻报道指南D.新闻机构的编辑方针8.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和( )A.客观性B.时效性C.针对性D.独创性9.采访的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B.相互制约C.互为因果D.相互关联,相互促进1O.记者采写目击式新闻,一般运用( )A.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闯入式观察11.记者采访中“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在于( )A.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B.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访问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D.尽快地反映事物新变化12.记者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同时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 )A.两地采访B.隐性采访C.交叉采访D.易地采访13.采访中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自考 新闻采访写作 0710版
2007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654 新闻采访写作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新闻作品是“易碎品”是指在()上的要求。
A.真实性B。
艺术性C。
时间性D。
传播性2.记者在采访前,除了一定的物质准备外,()的准备更是必不可少的。
A.器材B。
人员C。
政策D。
精神3.()是新闻报道的正宗,是通讯社、报纸最大量使用的一种新闻体裁。
A.消息B。
特写C。
杂文D。
读者来信4.()也称为人物专访记,是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的一种纪实性的报道。
A.人物通讯B。
人物专访C。
人物消息D。
人物特写5.新闻的()就是一篇报道的主旨,也是整篇报道的中心思想。
A.材料B。
结构C。
内容D。
主题6.美联社著名记者()认为,在新闻报道中有夸夸其谈、装腔作势的语言,也有平易朴实的语言,他把夸夸其谈、装腔作势的语言叫做“新闻腔”。
A.雷内。
卡彭B。
约翰。
布雷迪C。
布鲁克斯D。
麦尔文。
曼切尔7.主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是新闻报道的“骨骼”。
A.材料B。
结构C。
语言D。
细节8.在()中,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新闻B。
科技新闻C。
军事新闻D。
经济新闻9.()导语的要求是:抓住人物表情或一些事情的局部细加描绘,给人留下特写镜头般的印象,使人有身入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A.抒情式B。
议论式C。
见闻式D。
特写式10.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与()两大类。
A.通讯B。
特稿C。
电D。
导语11.20世纪30年代,《纽约先驱论坛论坛报》城市版主编()认为,新闻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即:woman,wampum,wrong-doing。
A.卡尔。
华伦B。
约翰。
根舍C。
斯坦利。
沃尔克D。
南。
罗伯逊12.《史通》的作者是()A.刘大槐B。
刘基C。
刘德庆D。
刘知几13.著名记者()认为,报纸有三项业务:采访、编辑、经营,而以采访最为重要。
2007年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1. 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A 古代报刊时期B 近代报刊时期C 现代报刊时期D 当代报刊时期2. 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注《实际应用新闻学》作者是()A 徐宝璜B 范长江C 邹韬奋D 邵飘萍3. 毛泽东称记者是()A 记的人B 无冕之王C 社会活动家D 宣传家4. 被蔡元培誉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的是()A 《时报发刊例》B 《论日报渐行于中土》C 《实际应用新闻学》D 《新闻学》5. 在我国,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A 真实性与时效性B 受众第一C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D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6. 作为新闻团体制定的职业准则,始于()A 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提出的《记者信条》B 1914年瑞士新闻业总会通过的新闻道德规范C 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通过的《美国报业信条》D 1977年由阿拉伯新闻人员起草的一项阿拉伯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7.20世纪30年代反映国内情况影响最大的长篇系列旅途通讯是()A 《中国的西北角》B《饿乡纪程》C 《萍踪寄语》D《新俄国游记》8.能鲜明的体现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的是()A坚持哪个正确舆论导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发扬团队合作精神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9关于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党性在新闻问题上的一个具体表现B就伦理学的意义说,就是实事求是,讲真话C就要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客里空”作风D就是要客观主义报道10.记者在调查研究时,总是着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信息、新事实。
这说明记者的调查研究具有()A新闻性B时效性C政策性D广泛性11.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哪一年开始建立新闻发布制度()A1980 B1982 C1983 D1985 12《萍踪寄语》D的作者是()A王韬B邹韬奋C范长江 D徐宝璜13关于新闻策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闻策划就是指报道策划B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C新闻报道策划不能与制造新闻混为一谈D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这一前提下的策划14 我国第一份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全面报道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全国性专业报纸是()A 《计算机报》B 《网络报》C 《计算机世界》D 《科技日报》15 特派记者在中国新闻史上一度称()A 访事B 访员C 特派员D 探员二多项选择题16 《新华日报》记者陆的通讯主要包括()A 占地通讯B 敌后通讯C 国外通讯D 对知名人士的专访17.记者的共同职责是()A做宣传工作B.采写新闻报道C.反映情况D.做群众工作E.做情报工作18.记者的基本修养包括()A政治修养B.理论修养C.知识修养D.专业修养E.道德修养19.就记者的报道而言,满足读者正当需要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有()A.读者关心的事物多讲,不关心的事物不讲或是少讲B.读者感兴趣的事物讲,不感兴趣的事物不讲或是少讲C.读者不熟悉的事物多讲,熟悉的事物不讲或是少讲D.读者熟悉的事物多讲,不熟悉的事物不讲或是少讲E.读者喜欢的事物多讲,不喜欢的事物不讲或是少讲20.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性报道,其突出特点是()A公开性B.广泛性C.扩散性D.群众性E.揭露性21.预测性新闻就预测的范围大小而言可分为()A长期预测新闻B.宏观预测新闻C.微观预测新闻D.中期预测新闻E.短期预测新闻22.地方记者要接受双重领导,这双重领导是指()A.地方党委的领导B.地方政府的领导C.编辑部的领导D.地方组织部门的领导E.地方宣传部门的领导23.具备战斗敏捷的作风,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A强化竞争意识,树立时间观念B.分别不同的新闻类别,在采访时采取不同对策A晚报记者打“时间差” D.掌握发稿快的有效方法E.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24.下列情况可以用书面采访的有A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亲自接受记者面仿的情况B采访对象在外地,记者抽不出时间分身前往,但又必须采访C记者无法接近采访对象的情况D在同一时间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E进行补充采访25.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包括A突发性B异常性C破坏性D紧迫性E奇怪性三.填空题26.新华社第一个国外分社于1948年建立在()27.()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起响导者是也”。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应用文写作全国试卷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应用文写作全国试卷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应用文写作全国试卷.doc 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
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文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212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播稿在写作时,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用“艺术形象”说话,不允许虚构,必须对事实作真实的报道,因此在广播稿写作时要求()A.内容准确B.语言通俗C.主题鲜明D.逻辑性强2.通讯必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但为了使文章不失去灵魂,通讯应具有特点()A.主题突出B.结构严谨C.全面剖析D.议论充分3.时效性是新闻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独具的特色,是新闻写作要着力突出的特性,因此,消息写作时要求()A.主题明确B.迅速快捷C.号召力强D.针对性强4.申请执行书是案件处理后,败诉或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履行或拒绝履行法律文书中所确定的义务时,胜诉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请类文书,因此其具有特点()A.要求明确B.语气柔和C.议论充足D.说服力强5.答辩状是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针对原告的起诉或上诉人的上诉而书写的予以答复和辩驳的文书,因此其第一属性是()A.针对性B.事实性C.引导性D.答辩性6.各类案件的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自书或委托他人代书的向司法机关提出指控、答辩或申诉等法律意见的书状是()A.诉状B.答辩状C.请示D.申请书7.为使受文者能够正确理解并准确执行通知所要求的事项、措施等,通知在写作时应()A.说服力强B.论证充分C.针对性强D.具体明确8.会议记录要随着会议的进程进行,会议结束,记录也随之结束,一般不需要做综合整理,因此会议记录具有特点()A.片段性B.连贯性C.片面性D.简明性9.总结不能停留在对事实的叙述上,必须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进行概括,从实践中找出规律性的经验教训,因此,总结具有特点()A.客观性B.主观性C.理论性D.针对性10.为了使申请书的接受者批准自己的申请,写作前应认真了解接受者的职责范围、业务范围、心理等有关情况,同时,申请书内容必须局限于所请求的事项之内,因此申请书写作时要求()A.论证充分B.条款明确C.有针对性D.立意鲜明11.演讲稿要明确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否则,就缺乏说服力,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因此,写作演讲稿时要求()A.有的放矢B.主旨明确C.特色鲜明D.哗众取宠12.为欢送团体、个人而写作的书面文字或发表的口头讲话,称为()A.闭幕词B.解说词C.欢送词D.意向书13.请柬的正文内容如时间、地点、活动的具体事项必须写清楚、完整,不可疏忽遗漏,因此,请柬写作时要求()A.语气谦恭B.有说服力C.事理结合D.表达准确14.感谢信抒发感谢之情,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感情色彩,使知晓者能够受到感染和教育,因此,感谢信具有()A.说服性B.艺术性C.具体性D.感情性15.为不使产品生产厂家或企业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并有利于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写作产品说明书时要求()A.说服力强B.夸大其辞C.语言平易D.实事求是16.招标书、投标书只作为企业招标、投标的前题和依据以及招标者和中标者签定合同的依据,而不作为目的,因此标书具有()A.具体性B.吸引力C.约束力D.手段性17.把整个系统、行业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各项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而写出来的书面报告是()A.进度分析报告B.全面分析报告C.市场调查报告D.市场预测报告18.最能反映市场调查报告作用的是()A.事实性B.针对性C.时效性D.主观性19.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进行分析、评论,以表............。
2007年10月--自考新闻事业管理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66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新闻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应该实现一种转变,即实现()A.经营服务型向福利服务型转变B.“小而全”向“大而全”转变C.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D.“大而全”向“小而全”转变2.对企业有利的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A.企业生产能力小于社会需要B.企业生产能力等于社会需要C.企业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要D.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相匹配3.报纸实现“商业化”的标志是()A.发行收入超过印刷收入B.印刷收入超过发行收入C.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D.广告收入超过发行收入4.就报纸而言,受众选择传播媒介或然率公式中的报偿的保证,可以分解为若干因素,其中之一是报纸的()A.编排内容B.定价方式C.编辑形式D.发行方式5.对新闻单位来说,最根本的公共关系措施是()A.积极发展社会联系B.大力开展公共服务事业C.切实履行社会责任D.热情支持社会公益事业6.我国新闻单位职工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体现职工能力和资历的工资是()A.职务工资B.工龄工资C.基础工资D.级别工资7.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化播出的最大特点是节目播出的()A.定量、定人、定期B.定人、定时、定量1C.定时、定期、定人D.定期、定时、定量8.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或然率公式,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的()A.价值规律B.最省力原理C.效率原则D.最优化原理9.广义的新闻策划指新闻媒体的()A.报道策划B.发稿计划C.运作策划D.采访计划10.广播电视节目审查有多种方式,其中被视为节目安全管理重点的是()A.普审B.复审C.选审D.终审11.某市有A、B两家新闻单位,按照公共关系学的观点,新闻单位A是新闻单位B的()A.公众B.兄弟单位C.主体D.同行单位12.我国新闻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分为三大系统,其中发行部属于()A.编辑系统B.经营系统C.行政系统D.党务系统13.国际上流行的视听率测量方法有四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挨户访问B.电话访问C.日记调查D.仪器测量14.报纸经营状况的试金石是()A.读者拥有量B.报纸的公告销量C.报纸发行量D.报纸的总发行量15.在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中,体现了编辑业务和经营管理业务相分离的是()A.党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B.编委会领导下的社(台)长负责制C.社(台)长、总编辑双首长制D.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216.由同一种字体大小一致的字符集合成的文本叫做()A.格式化文本B.丰富文本C.所见即所得文本D.未格式化文本17.现代报业一般面对三个市场,其中之一的市场表现与报纸发行量有关,这个市场是()A.广告市场B.生产要素市场C.受众市场D.一般消费者市场18.我国首先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的是()A.人民日报社B.南方日报社C.羊城晚报社D.新民晚报社19.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A.人民日报报业集团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C.南方日报报业集团D.广日报报业集团20.一则电视广告的播出时间,通常不会超过()A.15秒B.20秒C.25秒D.30秒21.降低单位产品的有关消耗量,能降低报纸的()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出报成本D.千印张成本22.反映报社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水平的指标是()A.经济效益B.经营效率C.财务状况D.市场状况23.调频声音广播使用部分特定的()A.中波波段B.短波波段C.超短波波段D.米波波段24.广告道德的第一原则是()A.公正B.真实C.自律D.负责25.“时事新闻”的作者()3A.享有著作权B.与新闻单位共同享有著作权C.在作品完成两年内享有著作权D.不享有著作权26.我国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有若干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是()A.坚持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B.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C.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D.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报酬水平27.新闻采编工作传统的管理机制以()A.版面为中心B.专业部为中心C.内容为中心D.编辑部为中心28.在传统的四大传媒中,最经济的广告传播媒体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29.1994年的“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提出了试点组建报业集团的设想,并要求集团的主体应该是()A.党报B.日报C.晚报D.都市报30.确定并实现广告价值的基础是()A.新闻版面(节目)的质量B.广告创意的水平C.新闻机构的品牌价值D.广告商品自身的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docx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docx News Interview WritingI。
XXX: (15 points。
5 points each)1.News interview2."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interviews3.News leadsII。
True or False: (5 points。
1 point each)1.News is an intangible n。
and the better the news。
the more it is able to convey its own XXX and hide its XXX。
( )2.News sensitivity is a kind of inspired thinking and a natural gift。
( )3.Interview n can be divided into n and post-XXX( )4.The value of news is judged after the discovery of news leads。
and it is a judgment of the value of news facts。
( )5.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tage of pre-interview XXX living materials。
and it is also a stage to display the results of XXX( )XXX: (32 points。
8 points each)1.Describe the XXX.2.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using XXX?3.What should a journalist XXX interview notes?4.What effects can verbal language have in an interview?IV。
最新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历年试卷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A.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B.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C.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D.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2.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A.分析判断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随机应变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3.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实,以及()A.全面地看待事物B.运用“两点论”C.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D.防止片面性4.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A.创造性思维活动B.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D.思想认识的飞跃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艾格尼丝·史沫特莱B.埃德加·斯诺C.爱泼斯坦D.安娜·路易斯·斯特朗6.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不可忽视;以及()A.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勤于动手,随时积累7.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B.是否尊重事实C.是否按计划行事D.是否完成采访任务8.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A.隐性采访B.易地采访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9.记者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是()A.开放式提问B.诱导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激发式提问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A.个别访问B.召开座谈会C.新闻发布会D.非集体采访12.采写目击式新闻,记者一般运用()A.同步观察B.事前观察C.非闯入式观察D.侧面观察13.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
2007年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试题
2007年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分数:1.00)A.古代报刊时期B.近代报刊时期√C.现代报刊时期D.当代报刊时期解析:2.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注《实际应用新闻学》作者是()(分数:1.00)A.徐宝璜B.范长江C.邹韬奋D.邵飘萍√解析:3.毛泽东称记者是()(分数:1.00)A.记的人B.无冕之王C.社会活动家D.宣传家√解析:4.被蔡元培誉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的是()(分数:1.00)A.《时报发刊例》B.《论日报渐行于中土》C.《实际应用新闻学》D.《新闻学》√解析:5.在我国,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分数:1.00)A.真实性与时效性B.受众第一C.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D.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解析:6.作为新闻团体制定的职业准则,始于()(分数:1.00)A.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提出的《记者信条》B.1914年瑞士新闻业总会通过的新闻道德规范√C.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通过的《美国报业信条》D.1977年由阿拉伯新闻人员起草的一项阿拉伯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解析:7.20世纪30年代反映国内情况影响最大的长篇系列旅途通讯是()(分数:1.00)A.《中国的西北角》√B.《饿乡纪程》C.《萍踪寄语》D.《新俄国游记》解析:8.能鲜明的体现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的是()(分数:1.00)A.坚持哪个正确舆论导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发扬团队合作精神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解析:9.关于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是党性在新闻问题上的一个具体表现B.就伦理学的意义说,就是实事求是,讲真话C.就要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客里空”作风D.就是要客观主义报道√解析:10.记者在调查研究时,总是着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信息、新事实。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6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随登山队员一起行军,接连写出了几篇反映我国登山运动员生活的颇有影响的报道。
他是A.王中B.周光象C.王金风D.郭超人2.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说它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A.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艺术学科D.新兴学科3.作为我国较早的驻外记者,编写有《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记者是A.瞿秋白B.林白水C.邵飘萍D.斯诺4.从新闻采访心理学看,记者应当具备与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A.新闻理论B.创作能力C.坚强的意志D.评论手法5.常言说:“处处留心皆新闻”,有不少新闻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些记者在乘车、购物、逛公园、坐茶馆时,也能发现有价值的A.报道思想B.新闻线索C.新闻观点D.新闻主题6.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我们称之为A.地方政策B.国家政策C.编辑方针D.新闻政策7.“报道思想”指的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A.宣传方针B.内容重点C.指导思想D.采写要求8.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特点,访问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和A.因争论访问B.因事实访问C.因政策访问D.因采访对象访问9.所谓观察的时机,是指记者在一定时间里对哪一方面进行观察?A.记者编辑B.客观事物C.主持者口.目击者10.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这种采访被称之为A.现场采访B.交叉采访CH击采访D.隐性采访11.“点”和“面”,这两个概念的并列是新闻采访实践中的习惯用语。
07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A.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B.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C.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D.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2.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苏联3.广播、电视表现内容的共同符号是()A.文字B.声音C.图像D.没有共同符号4.在新闻音响的质量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是()A.力求自然B.尽量清晰C.完全真实D.捕捉特点5.访问摄像采访的对象是()A.新闻事件B.新闻人物C.体育比赛D.音乐会6.能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内部特征和本质内涵的景别是()A.全景B.近景C.中景D.特写7.与口播消息相比较,录音消息由于运用录音材料,往往更富于()A.快捷性B.新闻性C.时效性D.传真性8.电视新闻的表现弱势,首先在于视、听符号的()A.暂留性B.灵活性C.局限性D.表面性9.现在的电视口播新闻常常利用抠像等()A.直播方法B.电视特技C.录播手段D.传播手段10.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稿件来自中央电台,由()A.广播主持人播报B.电视主持人播报C.广播播音员播报D.电视播音员播报11.有人戏称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电视新闻为()A.旧闻报道B.新闻报道C.旧事报道D.专题报道12.下列不属于广播新闻专稿的是()A.广播通讯B.广播特写C.广播消息D.录音访问13.录音访问又称()A.录音报道B.广播访谈C.广播专访D.广播通讯14.录音访问不像文字报道那样,可以一次、二次地补充采访,它只能()A.一次采录B.前期访问C.后期制作D.后期合成15.广播通讯首先要集中笔墨写好()A.开头B.过渡部分C.结尾D.关键情节16.广播通讯的通俗化不是庸俗化,口语化也不是()A.概念化B.大众化C.土语化D.民族化17.在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通讯写成()A.人物传记B.人物特写C.人物鉴定书D.人物专访18.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实现整点播出与滚动播出是在()A.1990年3月1日B.1993年3月1日C.1995年3月1日D.1998年3月1日19.我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纵横》评论节目的开始时间为()A.1980年10月1日B.1985年10月1日C.1994年10月1日D.1996年10月1日20.必要冗余,是指新闻节目中那些()A.包含信息的内容B.不包含信息的内容C.包含信息也对理解信息有帮助的内容D.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不可缺少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柯达胶片创制了( )A .一步成像胶片B .彩色负片C .120相机D .35毫米电影片2.单镜头反光式相机取景原理是( )A .旁轴平视B .磨砂玻璃C .五棱镜反光式D .光学直透反光式 3.快门速度1/500秒是1/250秒进光量的( )A .2倍B .1倍C .21D .41 4.三原色中,红色光的补色应该是( )A .黄色B .青色C .品红D .紫色5.日光型彩色片在5400K~5600K 光线色温下拍摄,画面色彩( )A .偏蓝B .偏黄C .正常D .偏绿6.在灯光摄影中,当距离增加至4倍时,光的亮度应减弱至( )A .1/4B .1/8C .1/12D .1/167.美国《生活》画报的创办者是( )A .亨利·卢斯B .刘易斯·海因C .雅各布·里斯D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8.《决定性的瞬间》一书的作者是( )A .罗伯特·卡帕B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C .戴卫·西摩D .斯诺9.新闻摄影的重要价值受到普遍重视,是在( )A .一战以前B .一战以后C.二战以前D.二战以后10.新闻摄影记者长期受雇于某一新闻机构或者媒介,则其在工作期间所拍的作品属于()A.创作作品B.艺术作品C.新闻作品D.职务作品11.胶片经冲洗后,能产生正像影像效果的是()A.彩色负片B.彩色反转片C.黑白分色片D.黑白色盲片12.用感光特性曲线表示,正确感光部分为()A.趾部B.肩部C.肩部延长部分D.直线部分13.目前数码影像处理应用最广的软件是()A.Windows 98 B.PhotoshopC.IBM PC1486 D.Photo CD14.为突出主体和环境之间关系,取景理想的景别为()A.远景B.全景C.中景D.近景15.135相机,焦距为50mm的镜头是()A.广角镜头B.中焦距镜头C.标准镜头D.长焦距镜头16.逆光与顺光相比,在手控曝光时曝光量应()A.缩小1级光圈B.同等使用C.开大1级光圈D.开大1级半至2级光圈17.日出、日落为强化自然的色彩效果,拍彩色片时应采用()A.全色片B.染料型全色片C.灯光型胶片D.日光型胶片18.在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光是()A.红色光B.黄色光C.绿色光D.蓝色光19.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为()A.物距远、景深小B.物距远、景深大C.物距近、景深大D.物距对景深没有影响20.当动体与照相机呈0度或45度、90度这三种情况下,哪一种情况所用的快门速度最高?()A.0度B.45度C.90度D.都一样════════════════════════════════════════════════════════════════════21.英文版《中国日报》创刊时,要求报刊版面上的大幅照片通常是多大?()A.4—5英寸B.4英寸以上C.5—6英寸D.6英寸以上22.通常黑白相纸、胶卷定影液的配方是()A.F—5 B.D—76C.E—6 D.C—4123.常用黑白显影液的显影剂是()A.米吐尔B.溴化钾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24.专题摄影创作活动和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在图片选择和编辑方面,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A.主题内容B.表现手法C.体裁样式D.媒体因素25.新闻摄影主题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A.及时性B.直接性C.新闻性D.倾向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真题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岀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日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 交际能力B.词汇丰富C•深入釆访D.浮光掠影2. 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B.广播记者C•文字记者D.摄影记者3. 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文汇报》D.重庆《新华日报》4. 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B.深度报道C•调查报道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预知性新闻D.目击式新闻6•—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釆写成A.内参B.素材C•文献D.简报7. 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來,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8. 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釆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B.易地式采访C.暗访D.巡回式釆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B.新闻创造力C.新闻发现力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B.发散思维C.侧向思维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Z外,还有A.敏感性差B.材料性差C.显示性差D.可靠性差13. 记者釆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釆访形式是A.现场釆访B.人物访问C.个别访问D.即时采访14. 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B.引导式问题C.开放式问题D.闭合式问题15. 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釆访B•蹲点采访C•交叉釆访D.易地采访16. 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B•新闻准备C•新闻策划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D.新闻内容描绘美18. 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B.新闻性C.借鉴性D.专业性19. 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B.设问C•夸张D.对比20. 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事A. 有很强的指令性B. 有较强的实用性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B.来信C. 报告文学D.工作研究23. 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D.新闻宣传者24. 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D.推送时间的选择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0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A. 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B. 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C. 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D. 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2.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A. 分析判断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随机应变能力D. 多谋善断能力3.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实,以及()A. 全面地看待事物B. 运用“两点论”C. 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D. 防止片面性4. 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A. 创造性思维活动B. 顿悟性思维活动C.思想认识的突破D. 思想认识的飞跃5.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A.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B. 埃德加·斯诺C.爱泼斯坦D.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6. 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 ,不可忽视;以及()A. 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 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 勤于动手,随时积累7. 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A. 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 是否尊重事实C.是否按计划行事D. 是否完成采访任务8. 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1A. 隐性采访B. 易地采访23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C. 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 B. 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D. 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 ) 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 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巡回采访D.交叉采访 9.记者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 由发挥的余地。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的首要任务是()A.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B.发现新闻,报道新闻C.发现新闻并采集相关的新闻材料D.采集新闻材料2.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D.等同关系3.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续性外,还有()A.求实性B.多变性C.灵活性D.公开性4.1958年11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5.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指明采访的去向,还可以()A.决定报道的质量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6.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的“尺子”,这就是()A.新闻意识B.新闻价值C.新闻头脑D.新闻政策7.记者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标准,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还要()A.考虑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B.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C.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D.正确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关系8.记者在拟定采访计划时,主要考虑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的重点,设计采访的主要方式,以及()A.选择采访的时机B.选择采访的突破口C.选择采访的场所D.选择采访的基本点9.在采访中,记者“有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的。
这种原则区别集中表现于()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B.是否完成采访任务C.是否尊重事实D.是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10.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A.思想更加开放B.有思想活动C.有细节与故事D.不受答案的限制11.有各种访问类型中,因争论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了解各方的不同看法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C.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成绩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把自己写的稿件请其订正。
全国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提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著名记者是A.邵飘萍B.徐宝璜C.范长江D.黄远生2.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A.骨干材料B.细节材料C.第一手材料D.第二手材料3.新闻采访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A.了解社会情况B.识别和获得新闻C.锻炼新闻记者D.采集信息,传播信息4.我国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谈到记者的使命时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这位领导人是浙00654#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第1页(共9页)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5.在我国记者队伍中,最早以采写新闻通讯闻名,被誉为“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的记者是A.邵飘萍B.黄远生C.梁启超D.戈公振6.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大脑经常处于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处于A.激活状态B.开放状态C.亢奋状态D.有意注意状态7.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有地理上的接近、职业上的接近、年龄上的接近,更重要的是A.思想上的接近B.情趣上的接近C.意识上的接近D.心理上的接近8.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的难度主要表现在采访范围广泛,内容繁杂;记者与采访对象、受众之间多种关系;以及A.记者发出的报道生动形象B.采访既要讲效率,又要准确C.采访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深度D.记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认识客观事物9.在我国新闻界,有位受人尊敬的前辈和青年记者谈到积累知识时说:“你们平时读报、读杂志,要准备一个小本本,有用的东西,要随手记下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历年试卷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doc 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
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与写作互为制约,相辅相成,其中占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是()A.采访B.材料C.编辑D.调查2.新闻采访的新闻性特点也称()A.突击性B.专业性C.灵活性D.广泛性3.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只存在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属于()A.第一手材料B.第二手材料C.第三手材料D.第四手材料4.直属总编室或总编辑领导的“直属记者”指的是()A.特派记者B.驻外记者C.机动记者D.特约记者5.新闻敏感在西方新闻界又称“新闻鼻”,或叫()A.第二感官B.第三感官C.第五感官D.第六感官6.新闻事实具有不同一般、超出一般的性质,指的是新闻价值要素的()A.新鲜性B.针对性C.显著性D.典型性7.选择批评报道的采访对象,应选择对报道事物()A.持赞同态度者B.持反对态度者C.持中立态度者D.态度不同的几个人8.记者约请一些人就同一主题而开的座谈会,属于()A.集体访问B.个别访问C.目标访问D.招待会访问9.通过反问、设问或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这种提问是()A.开放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诱发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0.想把谈话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记录总比讲话慢,所以很多记者对重要的采访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速记B.当场记录C.补记D.回忆记录11.观察时对两个目标对象进行比较称作()A.单项比较B.双项比较C.多项比较D.综合比较12.一场大型活动,有许多内容可以报道,许多人物需要去采访,而现场记者只有一人,这种情况宜采用()A.交叉采访B.蹲点采访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13.新闻源于()A.思想B.事实C.历史D.估计14.新闻写作特殊规律是()A.讲究修辞B.注重结尾C.服从事实D.适当加工15.提炼主题,认识事实,需要从()A.政治需要入手B.主观意图入手C.历史精神入手D.事实入手16.新闻语言追求()A.抒情性B.模糊性C.修辞性D.准确性17.述评性消息写作是()A.以评为主B.以述为主C.以抒情为主D.以知识为主18.人物消息写作()A.像人物通讯一样展示人物成长过程B.并非像人物通讯那样展示人的精神风貌C.像人物通讯那样不太注重时效D.相对人物通讯它更注重时效19.“观念+例子”的新闻写作是记者()A.据事析理B.先入为主C.讲求客观D.显示情韵20.消息写作“三重复”毛病是指同一内容重复于()A.标题、导语、结尾B.导语、背景、主体C.主体、结尾、背景D.标题、导语、主体21.在叙事表意上,消息主体与导语的关系是()A.交叉关系B.分离关系C.补充、引申关系D.并置关系22.事件通讯叙事“目的性”在于()A.呈示现象B.抒发感情C.展示历史背景D.揭示事物本质23.“巡礼”这一通讯文体隶属于()A.人物通讯B.工作通讯C.风貌通讯D.事件通讯24.新闻特写的写作()A.只用白描B.只用细描C.白描、细描都禁用D.白描、细描并用25.报告文学的首要特征是()A.修饰性B.抒情性C.情境性D.真实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5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报纸既不是书籍也不是杂志,它的生命主要的就寄托在大大小小的新闻和通讯上面。
”这句话出自______。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B.《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C.《与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D.《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在报纸上的重要性。
题干中的话出自20世纪40年代延安《解放日报》上的一篇社论《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
2.重要的新闻学文献《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作者是______。
A.毛泽东 B.刘少奇C.陆定一 D.戈公振(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学研究重要文献的作者。
A、B、D三项的新闻学研究专著分别是:《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与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国报学史》。
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______。
A.水与鱼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 D.等同关系(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本题属识记层次。
新闻来源于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新闻,正确认识二者之间源与流的关系,对新闻的采访写作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也是采访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4.记者直接认识和获取新闻的唯一手段是______。
A.职业敏感 B.深入群众C.建立采访基点 D.采访(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采访的目的。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起点,其目的在于获得新闻,也就是说,采访是获取新闻的手段。
选项A是记者的业务素质,选项B是记者采访工作路线,选项C是记者采访活动的立脚点,均排除,依题意可知答案为D。
5.新闻采访的组织原则是______。
A.依靠领导 B.实事求是C.内外有别 D.执行政策(分数:1.00)A. √B.C.D.解析:6.下列选项中,既是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一条重要的采访原则的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的首要任务是()A.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B.发现新闻,报道新闻C.发现新闻并采集相关的新闻材料D.采集新闻材料2.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A.流与源的关系B.源与流的关系C.并列关系D.等同关系3.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续性外,还有()A.求实性B.多变性C.灵活性D.公开性4.1958年11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5.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指明采访的去向,还可以()A.决定报道的质量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16.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的“尺子”,这就是()A.新闻意识B.新闻价值C.新闻头脑D.新闻政策7.记者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标准,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还要()A.考虑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B.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C.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D.正确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关系8.记者在拟定采访计划时,主要考虑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的重点,设计采访的主要方式,以及()A.选择采访的时机B.选择采访的突破口C.选择采访的场所D.选择采访的基本点9.在采访中,记者“有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的。
这种原则区别集中表现于()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B.是否完成采访任务C.是否尊重事实D.是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10.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A.思想更加开放B.有思想活动C.有细节与故事D.不受答案的限制11.有各种访问类型中,因争论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了解各方的不同看法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C.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成绩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把自己写的稿件请其订正。
这是()A.找本人核实B.物证核实C.多方核实D.技术检验核实213.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被派往江西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A.巡回采访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D.易地采访14.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淮河抗洪抢险现场采访中,主要采用的观察方式是()A.事前观察B.事后观察C.同步观察D.逆向观察15.记者边采访边思考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A.使作品的新闻性更突出B.提高采访效率C.记者工作顺手D.凸显新闻活动的目的16.机关报记者十分重视抓问题,是因为()A.有利于上下结合的思考B.写出的报道指导性强社会影响大C.有利于反映民情民意D.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7.作为报道原则与写作技巧,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最显著的标志是()A.适当合理想象B.表达严谨C.用事实说话D.个体真实18.新闻主题要正确并且有针对性,必须能体现党的政策,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同时还要注意()A.紧跟形势B.调查研究C.客观实际D.舆论导向19.新闻文风,总体表现为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为态度明朗,言之有物,短而精粹和()A.高潮迭起B.委婉曲折C.新鲜活泼D.鲜艳华丽20.报纸不同于书籍、杂志的最显著标志是()A.刊载通讯B.刊载新闻C.刊载故事D.刊载散文21.动态消息的特点包括:给人以动态感,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一事一报;以及()3A.注重现场感B.强调简短C.强调生动D.注重时效22.导语中进行今昔、新旧、正反、是非、优劣、得失、纵横等两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以突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被称为()A.对比式导语B.并列式导语C.描写式导语D.评述式导语23.消息中,有关事物的性质、特征,彼此的联系、对比,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等背景材料,称为()A.社会背景B.客观背景C.文化背景D.事物背景24.通讯表达方式中的叙述,包括记叙和()A.描述B.说明C.刻画D.议论25.报纸上常见的“风闻”、“巡礼”、“侧记”、“纪行”等形式,属于()A.工作通讯B.概貌通讯C.旅游通讯D.风物通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新闻记者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有()A.上级渠道B.社交渠道C.书面渠道D.会议渠道E.传播渠道27.记者采访中适于开座谈会的情况是()A.事件情况错综复杂B.某一问题矛盾众多C.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D.工作头绪多E.需要广泛调查研究428.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问题有()A.不能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B.选择好采访对象C.不能涉及个人隐私D.与显性采访结合起来E.注意观察的使用29.现代新闻体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A.读者来信B.报告文学C.通讯D.消息E.新闻特写30.新闻语言的构成因素有()A.事务语言B.说明语言C.群众语言D.文学语言E.评论语言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特派记者32.新闻观察33.调查报告34.目击新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5.在采访中,记者怎样才能“面上找题目,点上作文章”?36.为什么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第一手材料?37.消息写作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38.某大城市车友会发出倡议,号召私家车主“每周少开一天车”。
请你以此为新闻线索准备一份采访提纲(至少包括确定采访对象,拟定各自的提问内容)。
39.指出下列消息中的背景材料(可以在有关内容下面划线标明),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5新华社拉萨7月1日电中国今天创造了历史:第一对满载乘客的列车沿着连接西藏和中国内地的高原铁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
当两列庆典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时,世界为之瞩目。
数千名身穿各色民族盛装、讲各地方言的群众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高呼“扎西德勒”。
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
“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他对会聚格尔木火车站参加庆典的2600多名各界代表说。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
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根本无法支撑铁轨和火车。
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铁路。
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旅客还可以随时用吸氧管吸氧,以免出现高原反应。
造价330亿元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并两次证实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这一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说。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
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
据悉,中国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将青藏铁路延伸至日喀则、林芝和亚东。
届时西藏铁路总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部分贸易物资可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南亚出入境。
六、综合应用题(20分)40.根据下述材料写作消息(要求:用新华社电头,发稿时间为8月10日,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字数700字左右。
)2004年1月,我国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将第一个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6一号”工程。
2004年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是我国向深空探测迈出的第一步。
这个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绕”“落”“回”。
目前,正在抓紧实施绕月探测工程,2007年8月10日16时,国家航天局绕月探测工程指挥部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绕月探测工程进场动员会。
记者从绕月探测工程进场动员会上了解到,通过全体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绕月探测工程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产品研制,通过了各项试验考核验证。
完成了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嫦娥一号”卫星通过了出厂评审。
经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批准,工程已经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会议宣布,自2004年1月立项启动绕月探测工程以来,各承研承制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克服了众多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突破轨道设计、远距离测控通讯等多项关键技术,完成了工程研制与建设工作。
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参研人员始终坚持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毫不动摇地把握住产品质量和工程可靠性这一中心工作,以确保成功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每一项设计、每一件产品和每一次试验,为圆满完成绕月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
会议对工程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是一个完全自主创新的工程,是我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由于对月球环境的认知还有限,技术支撑还相对薄弱,实施发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会议强调,进入发射实施阶段,各参试单位要精心组织、加强管理,责任明确,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系统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遇到问题要冷静应对;每一个参试人员、各岗位操作要准确细致、一丝不苟地执行各项动作;整个发射实施阶段要确保操作零缺陷、现场零故障、工作零失误;各参试单位要扎扎实实把发射前的各项工作抓好、抓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领导,深入工作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掌握第一时间重要信息,准确果断处理问题,切实履行职责,把握正确的决策和有力保障。
会议要求,全体研制人员要保持高度警觉,牢记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性,充分质疑,在整个发射实施阶段要扎扎实实、专心致志地工作,确保我国第一次月球探测活动圆满成功。
据透露,绕月探测工程启动以来,各承担研制任务单位的科技人员先后突破了奔月轨道设计、三体运动控制、远距离测控通讯、月食影响应对等多项关键技术。
根据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此前公布的《“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我国2007年实现绕月探测,主要科学目标为: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和地月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