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5432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7.png)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民国初年,有位著名记者在谈到记者的条件时,提出记者须有“四能”。
他的名字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罗开富D.郭超人2.亲赴延安采访,写下《西行漫记》(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的外国记者是( )A.埃德加·斯诺B.安娜·露易斯·斯特朗C.艾格尼丝·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3.我国最早的中文报纸是( )A.循环日报B.察世俗每月统纪传C.中外纪闻D.申报4.采访的作用主要是发现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加感性认识以及( )A.做好调查研究B.核对新闻事实C.做好群众工作D.做好传播工作5.瞿秋白曾作为《晨报》特派记者访问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采写了长篇通讯《饿乡纪程》和( )A.《塞上行》B.《中国的西北角》C.《赤都心史》D.《旅欧通讯》6.《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7.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或重大典型的采写的记者是( )1A.专业记者B.地方记者C.机动记者D.特派记者8.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就是( )A.报道方法B.报道手段C.报道艺术D.报道思想9.一般来说,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等被称作( )A.典型人物B.知情人C.一般报道对象D.特定报道对象10.比起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更能体现记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的是( )A.新闻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接近性11.各种类型冒尖的人和事是否具有报道价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 )A.普遍意义B.知名度C.接近性D.典型意义12.不以某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称为( )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平时准备D.临时准备13.通常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出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被称为( )A.报告会B.记者招待会C.座谈会D.调查会14.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期间内同时交叉采访一条或几条新闻,称之为( )A.蹲点采访B.交叉采访C.异地采访D.巡回采访15.从新闻形成的过程看,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写作的( )A.特殊规律B.基本要素C.表现艺术D.基本内容l6.新闻的主题真实的基础是( )2A.善于策划B.事实真实C.新闻价值D.要有好“点子”17.新闻的第二生命是( )A.真B.快C.活D.短18.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报道了英国内阁改组的消息,这是我国中文报纸的第一则( )A.新闻特写B.新闻电讯C.通讯D.记者来信19.新闻语言孕育发展的主要渊源是()A.评论语言B.文学语言C.事务语言D.诗歌语言20.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的报道是( )A.特写式消息B.目击新闻C.解释性报道D.背景报道21.经验性消息所反映的事实变动,往往是个渐进变动的过程,因此它多属于( )A.事件性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C.动态新闻D.一事一报22.消息体裁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A.标题B.导语C.主体D.背景23.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导语,称之为( )A.直接性导语B.间接性导语C.延缓性导语D.引用式导语24.消息中关于事物发展沿革变化,事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有关史实、轶事等是( )3A.历史背景B.人物背景C.知识背景D.社会背景25.消息的写作要领是要有时效观念,运用客观手法,增加信息量和善于运用( )A.记者的评论B.心理活动描写C.文学语言D.概括和直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24e2cb84868762caaed5a4.png)
全国2018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广播、电视语言是指()A.有声语言B.图像C.音响D.屏幕文字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我国内地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A.NTSC制B.PAL制C.CAL制D.SECAM制4.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5.广播电视的主要任务是()A.娱乐身心B.传播新闻C.传授知识D.产业赢利6.录音消息,又称为()A.录音新闻B.口播新闻C.专题新闻D.动态新闻7.国际广播联盟成立于()A.1925年B.1935年C.1945年D.1950年8.广播必须把现场场面转化为()A.有声语言B.同期声1C.音响D.同步报道9.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多数属于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的()A.异步报道B.现场报道C.同步报道D.综合报道10.广播讲话的三种类型包括:新闻性、政论性和()A.概括性B.通俗性C.接近性D.知识性11.广播通讯以声音表达内容,它的主题必须()A.分散B.单纯C.隐蔽D.游离12.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A.专题性节目B.评论性节目C.谈话性节目D.综艺性节目13.狭义的电视口播评论是指()A.由记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B.由播音员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C.由主持人出图像,并播报的评论D.由各类人出图像并共同播报的评论14.图像评论的内涵是指()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15.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报道样式的是()A.消息B.通讯C.人物专访D.事件回忆录16.下列不属于...专题节目主题的基本要求的是()A.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和社会发展趋势B.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态势,准确揭示其实质C.号准社会脉搏,紧紧扣住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关注重点2D.服务公众的娱乐需求,力求寓教于乐17.下列不属于...广播电视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的内容是()A.新闻性B.知识性C.服务性D.娱乐性18.下列不属于...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是()A.身份不同B.对象感不同C.播讲方式不同D.业务能力不同19.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外,还有一方面是()A.传播符号的多样性B.图像素材带的不可改动性C.编辑主体的群体性D.图像与同期声的原生态性20.下列不属于...单条新闻的编辑环节的是()A.通读所有声画和文字素材B.慎重选择第一个画面C.配音D.播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bf37b9011ca300a7c3905b.png)
全国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A. 机动记者B.特派记者C.地方记者D.特约记者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A. 信息完整B.比较复杂C.有稳定性D.有待证实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A. 设计提问的问题B.接近采访对象C.联系采访人D.拟好采访提纲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A.少讲多听B.见机行事C.善于提问D.启发诱导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A. 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事后观察D.现场观察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A. 采风B.考绩C.游记D.探访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A.梁发B.黄远生C.邵飘萍D.王韬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A.情况积累B.信息源积累1A. 新鲜性C. 重要性C.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D.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C.思想积累D.知识性资料积累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A. 易地采访B.巡回采访C.交叉采访D.实地采访10. 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A.个别和一般B.局部和整体C.领导和群众D.个体和整体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A.闭合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开放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纵横结合D.正反结合14. 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A.实际工作B.具体生活C.主观感受D.客观事实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16. “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A. 开篇点题法B.形象导入法C.先声夺人法D.清音有余法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A.速写C.巡礼B.访问记D.侧记B.接近性D.显著性218. 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闻等,属于( )A. 采访札记B. 采访杂记C. 记者随想D.记者调查19. 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A. 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B.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C. 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D.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20. 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 A.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B. 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C. 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D. 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21. 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A. 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B. 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C. 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D. 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22. 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梁启超C.毛泽东D.刘少奇23. 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A. 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调查汇报D.工作研究24.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A.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B.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C.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D.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25.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A.硬新闻B.简讯34C.软新闻D.纯新闻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答案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8051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e.png)
全国202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1、D2、B3、D4、B 5、C 6、A7、D 8、B 9、C 10、C 11、C 12、B 13、A 14、C 15、 A二、多选16、ACDE 17、ABCD 18、ABCDE 19、ABDE 20、ABCD21、ABD 22、ABD 23、 BDE 24、AC 25、BDE三、名词解释26、编辑工作流程(广义):是将报纸从创刊伊始至报纸出版问世作为一种完整旳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旳安排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27、新闻报道筹划: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旳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行过程中不停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旳行为。
28、报道平衡:就是多种报道旳量符合一定比例,而不是畸轻畸重。
29、校正:就是改正稿件中不对旳旳内容和写法。
30、报眼:报纸旳构成部分之一,指在报头旁边旳一小块版面。
四、简答题31、报纸编辑工作特点旳重要内容ﻫ1、对于报纸及其新闻传播活动旳“总设计”与“总指挥”第一报纸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旳制定者,是报纸整体形象旳设计师。
ﻫ第二报纸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旳筹划者和组织者。
ﻫ第三报纸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旳指挥员和参谋。
ﻫ2、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旳“集大成”和“总把关”假如说记者旳工作对象是单篇旳稿件,编辑旳工作对象则是报纸这样一种集合体。
由于编辑工作旳目旳是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旳综合产品---报纸,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精加式和总全成旳位置。
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编辑工作又是新闻传到至读者旳最终一种关卡。
新闻编辑无法制止多种差错旳出现,但必须把一切差错消灭在报纸出版之前,保证新闻传播旳真实性和精确性。
ﻫ3、对于新闻素材旳“再认识”和“再创作”ﻫ由于编辑所见旳稿件数量从多,因而有也许看到记者尚未发现到旳问题,发现新闻素材中潜在旳价值,找到更好旳报道角度。
报纸编辑对新闻素材旳再创作重要从这几种方面体现:ﻫ(1)、对新闻素材旳重新选择和组合。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603fa8700abb68a982fbb2.png)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事实变成新闻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新闻业务而言,最基本的环节是()A.采访与写作C.采访与录制B.采访与报道D.采访与传播2.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新闻采访的()A.持续性C.持久性B.连贯性D.变化性3.记者听目击者介绍的材料是()A.第一手材料C.第三手材料B.第二手材料D.第四手材料4.记者越深入第一线,越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
这里的第一线指的是()A.领导的活动B.各级会议D.群众实践C.突发事件现场5.“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对记者说这番话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C.刘少奇B.周恩来D.邓小平6.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选取新闻事实的标准,除了看其新闻价值还要看其()A.认识价值C.宣传价值B.思想价值D.理论价值7.选择采访对象首先要选择最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即新闻事件的()A.当事人C.知情人B.参与人D.旁观人18.记者不约而同地到达某地向同一位采访对象发问,这种采访属于()A.集体访问C.个别访问B.多个访问D.目标访问9.对某一有争议的人物进行的访问属于()A.人物访问C.争论访问B.问题访问D.综合访问10.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访问对象后补记、追记谈话的内容称作()A.及时笔录C.现场笔录B.补充笔录D.过后笔录11.观察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审视,同时它要求调动口、耳、鼻、舌、身等各种器官。
观察的这一特点反映了它的()A.综合性C.直接性B.全面性D.敏感性12.记者对某铁路干线通车进行沿线采访,称作()A.交叉采访C.易地采访B.巡回采访D.蹲点采访13.采访对象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一般会产生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叫做()A.初始心理反应C.条件反射B.原始心理反应D.下意识14.报告文学()A.只有新闻性C.只有文学性B.只有思想性D.兼容新闻性与文学性15.新闻叙事要突出()A.静态B.动感C.抒情D.议论16.新闻写作的谴词造句中()A.形容词多于动词B.中性词少于褒贬词D.中性词多于褒贬词C.感叹句多于陈述句17.动态消息的特点是()A.多事一报2B.一事一报C.夹叙夹议D.寓意深刻18.“软新闻”写作追求()A.权威性C.趣味性B.显要性D.深刻性19.综合消息的特点是()A.主题具有多样性B.取材“空间”具有限制性D.材料组织具有“点”、“面”结合的完备性C.观察角度具有单一性20.“新闻根据”的功能是()A.深化述评性消息B.美化人物通讯语言D.增强经验消息传播效果C.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21.“蒙太奇”电影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其作用是()A.深化新闻主题B.拓展新闻视域D.强化新闻时效C.省去句、段之间过渡文字22.日报最应该选用的“时间”概念是()A.昨天C.前不久B.最近D.连日来23.“倒金字塔”结构是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安排在一条消息的()A.结尾B.开头C.中部D.任意一处24.引用相关知识与典故,可以使工作通讯避免()..A.思想肤浅C.行文枯燥B.结构松散D.篇章简短25.“记者来信”是()A.记者人际交往C.驻外记者家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1e006c102de2bd960588ae.png)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巡回采访2.勾推法3.事件性新闻4.解释性报道5.一事一报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广,接触范围大,指的是新闻采访哪一方面的特点?( )A.新闻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广泛性2.新闻采访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这是( )。
A.采访工作原则的要求B.采访工作路线的要求C.采访指导思想的要求D.采访工作态度的要求3.目前仍在实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者是( )。
A.中共中央宣传部B.国务院C.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D.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4.西方记者称之为“漂近法”的提问是( )。
A.开放式提问B.闭合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5.一种立体交叉式的情况综合,常用于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技巧是( )。
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正反结合D.纵横结合6.把记者比喻成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的领导人是( )。
A.周恩来B.刘少奇C.邓小平D.彭德怀7.记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或专门的职务,是( )。
A.随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B.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而出现的C.随着中文近代报刊的出现而出现的D.和中国的邸报同时出现的8.记者的各项素质中,冒险精神属于( )。
A.政治素质B.业务素质C.心理素质D.身体素质19.“在家想点子,下去找例子,关门写稿子”这种做法,主要是混淆了( )。
A.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的界限B.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的界限C.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界限D.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的界限10.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殊任务派遣的记者,称( )。
A.特派记者B.特约记者C.特别记者D.特使记者11.新近发生的事实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一般可( )。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f5867b770bf78a64295457.png)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5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指新闻的采制者、传播者、采访对象和( )A.主持人B.大众C.新闻受众D.大众传播媒体2.我国第一本以《新闻心理学》命名的专著问世于( )A.1978年B.1982年C.1986年D.1988年3.新闻心理学既应重视实证性研究,又应重视( )A.整体性研究B.系统性研究C.个案性研究D.思辨性研究4.联系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主线是( )A.新闻线索B.新闻事实C.新闻源D.新闻价值5.人的心理素质是由四个心理系统构成的,处于这四个心理系统最外层的是( )A.行为习惯系统B.心向系统C.能力系统D.心态系统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动机B.想象C.意志D.性格7.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能够起到( )A.制约作用B.导向作用C.调节作用D.强化作用8.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交往手段是( )A.表情B.手势1C.言谈D.体态9.“一坏百坏”的思想在认知中属于(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扫帚星效应D.晕轮效应10.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理性思维B.常规思维C.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11.记者写作的最佳时间往往因人而异,那些喜欢选择在清晨工作的记者,常被称为( )A.百灵鸟型B.猫头鹰型C.布谷鸟型D.混合型12.新闻编辑作为一个群体,其认知方式应倾向于( )A.虚怀若谷B.依存于“场”C.独立于“场”D.一丝不苟13.编辑影响记者与受众的不是编辑个体,而是编辑这个社会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虽然是连接记者与受众的轴心,但其工作具有( )A.中介性特点B.隐没性特点C.距离感特点D.集约化特点14.由于许多节目已由录播转为直播,所以目前电子媒体传播的最后把关人是( )A.制片人B.编辑C.受众D.主持人15.衡量人的应变能力的生理指标是( )A.非语言符号的表达B.口头语言的表达C.反应时D.思维的独创性16.从心理学角度考察新闻受众的需要,可以发现,与新闻真实性这一特点相对应的是受众的( )A.求近心理B.求新心理C.求真心理D.求快心理17.在传播者与受众的心理互动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心理影响,总体来说是( )A.强大的B.微弱的2C.积极的D.消极的18.受众态度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程度上的改变,另一个是( )A.方法上的改变B.方向上的改变C.程序上的改变D.性质上的改变19.在受众心目中,传播者所具有的资历、地位、专业知识等因素,在传播学中被称为( )A.权威性B.喜爱性C.可信性D.免疫性20.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是人的( )A.情绪B.智力C.意志D.注意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e6880ec850ad02de80418e.png)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与写作互为制约,相辅相成,其中占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是()A.采访B.材料C.编辑D.调查2.新闻采访的新闻性特点也称()A.突击性B.专业性C.灵活性D.广泛性3.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只存在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属于()A.第一手材料B.第二手材料C.第三手材料D.第四手材料4.直属总编室或总编辑领导的“直属记者”指的是()A.特派记者B.驻外记者C.机动记者D.特约记者5.新闻敏感在西方新闻界又称“新闻鼻”,或叫()A.第二感官B.第三感官C.第五感官D.第六感官6.新闻事实具有不同一般、超出一般的性质,指的是新闻价值要素的()A.新鲜性B.针对性C.显著性D.典型性7.选择批评报道的采访对象,应选择对报道事物()A.持赞同态度者B.持反对态度者C.持中立态度者D.态度不同的几个人8.记者约请一些人就同一主题而开的座谈会,属于()A.集体访问B.个别访问C.目标访问D.招待会访问19.通过反问、设问或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这种提问是()A.开放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诱发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10.想把谈话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记录总比讲话慢,所以很多记者对重要的采访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速记B.当场记录C.补记D.回忆记录11.观察时对两个目标对象进行比较称作()A.单项比较B.双项比较C.多项比较D.综合比较12.一场大型活动,有许多内容可以报道,许多人物需要去采访,而现场记者只有一人,这种情况宜采用()A.交叉采访B.蹲点采访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13.新闻源于()A.思想B.事实C.历史D.估计14.新闻写作特殊规律是()A.讲究修辞B.注重结尾C.服从事实D.适当加工15.提炼主题,认识事实,需要从()A.政治需要入手B.主观意图入手C.历史精神入手D.事实入手16.新闻语言追求()A.抒情性B.模糊性C.修辞性D.准确性17.述评性消息写作是()A.以评为主B.以述为主C.以抒情为主D.以知识为主18.人物消息写作()A.像人物通讯一样展示人物成长过程B.并非像人物通讯那样展示人的精神风貌C.像人物通讯那样不太注重时效D.相对人物通讯它更注重时效19.“观念+例子”的新闻写作是记者()A.据事析理B.先入为主2C.讲求客观D.显示情韵20.消息写作“三重复”毛病是指同一内容重复于()A.标题、导语、结尾B.导语、背景、主体C.主体、结尾、背景D.标题、导语、主体21.在叙事表意上,消息主体与导语的关系是()A.交叉关系B.分离关系C.补充、引申关系D.并置关系22.事件通讯叙事“目的性”在于()A.呈示现象B.抒发感情C.展示历史背景D.揭示事物本质23.“巡礼”这一通讯文体隶属于()A.人物通讯B.工作通讯C.风貌通讯D.事件通讯24.新闻特写的写作()A.只用白描B.只用细描C.白描、细描都禁用D.白描、细描并用25.报告文学的首要特征是()A.修饰性B.抒情性C.情境性D.真实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640039680203d8cf2f2436.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1.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交际能力B.词汇丰富C.深入采访D.浮光掠影2.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B.广播记者C.文字记者D.摄影记者3.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文汇报》D.重庆《新华日报》4.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B.深度报道C.调查报道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预知性新闻D.目击式新闻6.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采写成A.内参B.素材C.文献D.简报7.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來,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8.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釆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B.易地式采访C.暗访D.巡回式釆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B.新闻创造力C.新闻发现力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B.发散思维C.侧向思维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之外,还有A.敏感性差B.材料性差C.显示性差D.可靠性差13.记者釆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采访形式是A.现场采访B.人物访问C.个别访问D.即时采访14.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B.引导式问题C.开放式问题D.闭合式问题15.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采访B.蹲点采访C.交叉釆访D.易地采访16.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B.新闻准备C.新闻策划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D.新闻内容描绘美18.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B.新闻性C.借鉴性D.专业性19.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B.设问C.夸张D.对比20.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事A.有很强的指令性B.有较强的实用性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B.来信C.报告文学D.工作研究23.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D.新闻宣传者。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de896581b6bd97e19ea03.png)
新闻采访写作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51、新闻采访2、采访的“心理控制”3、新闻线索二、判断题:(共5分,每小题1分)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共32分,每小题8分)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4、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四、论述题:(共20分)结合实际,试论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拟定采访提纲:(共28分)丈夫拒签字导致孕妇难产而亡事件结合所给出的新闻背景,试拟一个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应包括:1、采访目的(5分)2、采访对象(8分)3、问题设计(15分)新闻背景:2007年11月21日下午四时许,孕妇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后证明双方未缔结婚姻)送至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
面对身无分文的孕妇,医院决定免费入院治疗,而同来的丈夫却拒绝在医院的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
几十名医生、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医生宣布孕妇抢救无效死亡。
在长达3个小时的僵持过程中,该男子一直对包括主治郭大夫在内的众多医生的苦苦劝告置之不理。
该医院副院长赵立强亲自到场劝说,110支队的警察也来到医院。
为了让该男子签署同意手术单,甚至医院的许多病人及家属都出来相劝,当时在医院安胎的《检察日报》记者吕卫红在病房劝说病友给肖志军捐钱,并当场表示:如果肖签字,则立即奖励他一万元钱。
但肖志军仍然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写上:“坚持用药治疗,坚持不做剖腹手术,后果自负。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28a24789eb172ded63b786.png)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徐宝璜B.邹韬奋C.戈公振D.邵飘萍2.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主旨是()A.整理并取舍新闻材料B.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C.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D.分析并组织事实材料3.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A.专业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多变性4.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A.实事求是B.去伪求真C.不偏不倚D.独立思考5.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A.地方记者B.专业记者C.特派记者D.机动记者6.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A.反映内部情况B.揭示新闻真相C.及时采写新闻D.反映群众呼声7.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A.第五感官B.业务素质C.专业水平D.新闻敏感8.新闻的发现开始于()A.新闻线索B.新闻事实C.新闻采访D.新闻眼光19.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A.新闻政策B.公众需要C.传播规律D.采访经验10.新闻采访比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访必须()A.深入不同领域收集大量资料B.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C.参与事件获得采访对象信任D.把观点和事实材料统一起来11.新闻记者平时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材料以便在突发新闻现场从容应对,这种采访的准备工作是()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间接准备D.紧急准备12.选择采访对象首先应该选择()A.最熟悉的人B.不同意见者C.新闻知情者D.新闻当事人13.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A.资料是否丰富B.观点是否鲜明C.知识是否专业D.提问是否成功14.新闻写作的基础是()A.新闻实践B.新闻知识C.新闻采访D.新闻对象15.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提出“抓活鱼”的口号是要求新闻写作必须具备()A.时效性B.针对性C.灵活性D.真实性16.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报道,最明显的特性是()A.多样性B.倾向性C.层次性D.宽泛性17.记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的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是()A.新闻背景B.新闻事实C.新闻素材D.新闻依据18.新闻语言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A.中性词多于褒贬词B.形容词多于限制词2C.长句多于短句D.书面语多于口语19.新闻的社会传播主要靠()A.电话B.社论C.通讯D.消息20.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性有区分,通常表现为()A.软新闻比硬新闻重要B.硬新闻比软新闻重要C.经验性消息比综合消息重要D.述评性消息比动态消息重要21.述评性消息的特点是()A.以评为主B.述评分离C.夹述夹议D.解释为主22.消息写作中遵循“一事一报”的原则主要是为了()A.缩短文章长度B.体现新闻根据C.简化写作难度D.追求更快时效23.导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必须()A.交代新闻五要素B.对全篇提纲挈领C.交代事件的真相D.占用一两个段落24.消息中必须具有的组成部分是()A.新闻躯干B.新闻导语C.背景资料D.结尾段落25.在消息写作中采用的时事政治、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属于()A.文化背景B.知识背景C.社会背景D.政治背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闻采访与写作》题库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4cad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7.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题库及答案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A.古代报刊时期B.近代报刊时期C.现在报刊时期D.当代报刊时期参考答案:B2、在我国,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A.真实性与时效性B.受众第一C.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D.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参考答案:D3、关于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党性在新闻问题上的一个具体表现B.就伦理学的意义说,就是实事求是,讲真话C.就要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客里空”作风D.就是要客观主义报道参考答案:D4、下列属于新闻文风具体要求的是()A.高潮迭起B.委婉曲折D.鲜艳华丽参考答案:C5、毛泽东称记者是()A.记的人B.无冕之王C.社会活动家D.宣传家参考答案:B6、记者在调查研究时,总是着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信息、新事实。
这说明记者的调查研究具有()。
A.新闻性B.时效性C.政策性D.广泛性参考答案:A7、新闻结构犹如人的骨骼,是一种组"局部"为"整体"的营造艺术,它被当代西方写作学称为()。
A.新闻建构B.组合艺术C.建构艺术D.仿人体艺术参考答案:C8、无论哪一篇消息,绝不能没有的部分是()B.主体C.背景D.结尾参考答案:B9、民国初年在《申报》等报纸发表风靡一时的"北京通信"的著名记者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林白水D.徐宝璜参考答案:A10、通讯写作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地借助文学手法,其表达方式比消息写作更为多样。
在下列表达方式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是()A.描写B.叙述C.议论D.抒情参考答案:B11、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参考答案:B认识你》。
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记者的头脑灵活C.采访的机遇好D.记者的笔杆子硬参考答案:A13、新闻的线索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参考答案:A14、采访的“透视法”,也叫()A.抓特点B.抓问题C.抓特色D.抓本质参考答案:D15、《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A.史沫特莱B.范长江C.斯诺D.邹韬奋16、材料加工中最优先、最重要的一环是()A.整理记录B.材料核实C.语言加工D.结构调整参考答案:B17、在记者的知识修养中,最重要的是()A.新闻学专业知识B.社会科学基础知识C.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D.政治理论知识参考答案:D18、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A.矛盾冲突之中B.人与人的矛盾之中C.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D.社会矛盾之中参考答案:A19、有各种访问类型中,因争论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了解各方的不同看法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C.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成绩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20、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把自己定的稿件请其订正。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报纸(新闻)编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报纸(新闻)编辑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06166ff8c75fbfc77db299.png)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课程代码:006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到20世纪末,我国公开出版的报纸有()A.1000多种B.2000多种C.3000多种D.4000多种2.新闻报道策划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本质上具有()A.主动性B.创造性C.灵活性D.规律性3.在稿件分析中,对变动发生前后事件所处的两种不同状态进行比较,称为()A.正向比较B.反向比较C.纵向比较D.横向比较4.稿件的内容不得与政策的基本精神相抵触,这是对稿件的最()A.普通要求B.起码要求C.严格要求D.特殊要求5.稿件中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时,这些知识都应()A.统一B.正确C.清楚D.专业6.对稿件材料重新认识,从最有利于表现事物特征的方面来写,这是()A.改变导语B.改变结构C.改变主体D.改变角度7.单一式新闻标题指的是()A.一行题B.多行题C.只有主题没有辅题D.有主题没有引题8.制作新闻标题一般分为以下哪四个步骤? ()A.读稿——选稿——命意——拟文B.选稿——命意——拟文——立言C.选稿——拟文——立言——修整1D.读稿——命意——立言——修整9.版面的容量是有限的,而可以利用的稿件是大量的,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一个有效的方法是()A.压缩B.精编C.删削D.集纳10.最具有强势的编排手段是()A.标题B.线条C.图像D.色彩11.宽度是基本栏非整倍数的栏被称为()A.长栏B.破栏C.通栏D.变栏12.我国对开报纸版面普遍采用()A.6栏制B.7栏制C.8栏制D.9栏制13.具体体现编辑的组版意图的蓝图被称为()A.样报B.清样C.版样D.小样14.专、副刊在确定讨论的题目之后要组织好讨论,关键是要()A.控制刊登频率B.讨论题目要具体C.善于引导D.邀请权威人士进行座谈l5.专、副刊的专栏作为标志,显示的是稿件的()A.类别B.品质C.作者D.规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f05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9.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交际能力B.词汇丰富C.深入采访D.浮光掠影2.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B.广播记者C.文字记者D.摄影记者3.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文汇报》D.重庆《新华日报》4.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B.深度报道C.调查报道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预知性新闻D.目击式新闻6.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采写成A.内参B.素材C.文献D.简报7.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8.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B.易地式采访C.暗访D.巡回式?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B.新闻创造力C.新闻发现力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B.发散思维C.侧向思维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之外,还有A.敏感性差B.材料性差C.显示性差D.可靠性差13.记者?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采访形式是A.现场采访B.人物访问C.个别访问D.即时采访14.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B.引导式问题C.开放式问题D.闭合式问题15.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采访B.蹲点采访C.交叉?访D.易地采访16.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B.新闻准备C.新闻策划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D.新闻内容描绘美18.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B.新闻性C.借鉴性D.专业性19.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B.设问C.夸张D.对比20.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事A.有很强的指令性B.有较强的实用性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B.来信C.报告文学D.工作研究23.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D.新闻宣传者24.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D.推送时间的选择。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28a24789eb172ded63b786.png)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徐宝璜B.邹韬奋C.戈公振D.邵飘萍2.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主旨是()A.整理并取舍新闻材料B.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C.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D.分析并组织事实材料3.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A.专业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多变性4.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A.实事求是B.去伪求真C.不偏不倚D.独立思考5.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A.地方记者B.专业记者C.特派记者D.机动记者6.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A.反映内部情况B.揭示新闻真相C.及时采写新闻D.反映群众呼声7.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A.第五感官B.业务素质C.专业水平D.新闻敏感8.新闻的发现开始于()A.新闻线索B.新闻事实C.新闻采访D.新闻眼光19.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A.新闻政策B.公众需要C.传播规律D.采访经验10.新闻采访比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访必须()A.深入不同领域收集大量资料B.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C.参与事件获得采访对象信任D.把观点和事实材料统一起来11.新闻记者平时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材料以便在突发新闻现场从容应对,这种采访的准备工作是()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间接准备D.紧急准备12.选择采访对象首先应该选择()A.最熟悉的人B.不同意见者C.新闻知情者D.新闻当事人13.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A.资料是否丰富B.观点是否鲜明C.知识是否专业D.提问是否成功14.新闻写作的基础是()A.新闻实践B.新闻知识C.新闻采访D.新闻对象15.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提出“抓活鱼”的口号是要求新闻写作必须具备()A.时效性B.针对性C.灵活性D.真实性16.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报道,最明显的特性是()A.多样性B.倾向性C.层次性D.宽泛性17.记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的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是()A.新闻背景B.新闻事实C.新闻素材D.新闻依据18.新闻语言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A.中性词多于褒贬词B.形容词多于限制词2C.长句多于短句D.书面语多于口语19.新闻的社会传播主要靠()A.电话B.社论C.通讯D.消息20.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性有区分,通常表现为()A.软新闻比硬新闻重要B.硬新闻比软新闻重要C.经验性消息比综合消息重要D.述评性消息比动态消息重要21.述评性消息的特点是()A.以评为主B.述评分离C.夹述夹议D.解释为主22.消息写作中遵循“一事一报”的原则主要是为了()A.缩短文章长度B.体现新闻根据C.简化写作难度D.追求更快时效23.导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必须()A.交代新闻五要素B.对全篇提纲挈领C.交代事件的真相D.占用一两个段落24.消息中必须具有的组成部分是()A.新闻躯干B.新闻导语C.背景资料D.结尾段落25.在消息写作中采用的时事政治、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属于()A.文化背景B.知识背景C.社会背景D.政治背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ba5d8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3.png)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采访的首要目的是()A. 传播信息B. 教育公众C. 娱乐大众D. 引导舆论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简洁性答案:C3. 新闻报道中的“五个W”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Who(谁)B. What(什么)C. Where(哪里)D. Why(为什么)E. When(何时)答案:D4. 新闻价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A. 记者的写作技巧B. 新闻事件的影响力C. 媒体的传播范围D. 受众的兴趣和需求答案:D5.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避免()A. 预设立场B. 深入挖掘信息C. 保持中立D. 收集多方观点答案:A6. 新闻报道中,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应该()A. 忽略不报B. 直接报道C. 标注为“据传”D. 进行核实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报道的常见结构?()A. 倒金字塔结构B. 时间顺序结构C. 并列结构D. 问题-解决结构答案:D8. 深度报道的特点不包括()A. 信息量大B. 角度新颖C. 时效性要求高D. 分析深入答案:C9. 在撰写新闻稿件时,记者应该()A. 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B. 使用专业术语C.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D. 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答案:C10. 新闻评论的主要目的是()A. 传播事实B. 提供娱乐C. 表达个人观点D. 教育公众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包括()A. 确定采访主题B. 设计采访问题C. 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D. 准备录音设备E. 预测可能的问题答案:ABCDE1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元素可以增加报道的吸引力?()A.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B. 使用第一手资料C. 包含冲突和争议D. 使用煽情的语言E. 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答案:ABCE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A. 记者的个人偏见B. 媒体的所有制结构C. 报道的时间限制D. 受众的预期反应E. 广告商的压力答案:ABCDE14.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应该()A.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B. 尽量使用直接引语C. 保持事实的完整性D.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E. 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答案:ABCE15. 新闻评论的功能包括()A. 对事件进行解读B. 对公众进行教育C. 对政策提出批评D. 对事件进行预测E. 对事件进行道德审判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新闻采访的一般流程。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91fb1f51e79b8969022668.png)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全国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敏感本质上属于一种( )A.采访能力B.推理能力C.鉴别能力D.顿悟性思维活动2.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是( )A.报道思想B.采访计划C.新闻敏感D.新闻线索3.采访计划是指( )A.采访的平时准备B.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C.背景材料的收集D.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4.记者招待会又称( )A.新闻发布会B.座谈会C.调查会D.讨论会5.深入采访中要学会抓问题,所抓的倾向性问题是指( )A.被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掩盖着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B.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C.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D.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6.根据采访深入和情况变化,采访中增加采访内容、扩展调查范围、挖掘新的有意义的材料属于新闻采访特点的( )A.专业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广泛性7.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中,有时候会出现“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这要求在采访中( )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B.讲究唯物辩证法C.有历史发展观D.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8.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属于记者的( )A.业务素质B.心理素质C.政治素质D.身体素质9.访问的心理过程的一般顺序是( )A.融洽、沟通、接近、激发B.接近、融洽、沟通、激发C.激发、接近、沟通、融洽D.沟通、激发、接近、融洽10.记者经过询问采访对象的家乡,谈起了双方共同的经历,从而打开话匣。
这种情况属于( )A.第一印象效应B.异己人效应C.自己人效应D.晕轮效应1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各家媒体纷纷派记者前往,发回现场采写的报道,这主要体现了媒体的( )A.冒险意识B.竞争意识C.好奇的心理D.坚强的意志12.中宣部组织对某省某市乡村小学教师郑琦老师感人事迹的报道,这主要反映了新闻宣传价值中的( )A.一致性要素B.时宜性要素C.针对性要素D.典型性要素13.记者到食品工厂采访,在观察的过程中用手摸、鼻子嗅、亲口尝产品,这体现了新闻观察的( )A.直接性B.综合性C.客观性D.经常性14.新闻的生命是( )A.形象B.及时C.真实D.具体15.记者对已占有的新闻素材再认识、再鉴别,从而确定材料的取舍及使用过程属于( )A.新闻采访过程B.新闻选材过程C.新闻立意过程D.新闻布局过程16.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称为( )A.新闻结构B.新闻层次C.新闻排列D.新闻组合17.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消息是( )A.经验消息B.综合消息C.述评性消息D.动态消息18.报告文学与文学作品最主要的区别是( )A.真实性B.艺术性C.形象性D.文学性19.新闻写作中“行文避沉闷,宜取跳跃式”是指( )A.语言要生动活泼,结构要求活求变B.语言要准确规范C.语言要平实简明D.语言要生动活泼,结构要严谨完整20.新闻的开头“描写环境,引出人物”属于( )A.开门见山法B.开篇点题法C.人物描写法D.形象导入法21.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下面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中哪一项相符( )A.幽默B.通俗C.朴实D.生动22.西方新闻界把对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称为( )A.软新闻B.纯新闻C.事件新闻D.硬新闻23.就某些片断展开描述,或报道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的通讯称为( )A.速写B.记事C.侧记D.散记24.报纸上的“电讯”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中国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是刊载在1874年1月30日《申报》上的( )A.巴黎电B.伦敦电C.柏林电D.纽约电25.对“上头下头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A.新闻主题的确立要考虑“上头”的方针政策B.新闻主题的提炼要倡导时代新风C.新闻主题的表现要针对“下头”的民情民意D.新闻主题的表现要将“上头”的政策、意图与“下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3年全国1月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
![2023年全国1月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4bb8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a.png)
全国2023年1月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课程代码: 00655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旳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旳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旳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旳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旳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洁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题1分, 共1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旳对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报纸编辑部门旳总负责人一般称A.总筹划B.总经理C.总编辑D.总主笔2.在报纸编辑部中, 负责根据文字原稿或定本查对校样, 订正差错, 保证出版物质量旳是A.总编辑B.校对C.内务编辑D.责任编辑3.现代新闻传播环境下旳信息流通特点是A.我传你受B.我打你通C.传受互动D.供不应求4.对地震、火灾、飞机失事等突发事件报道旳筹划称为A.可预见性旳报道筹划B.非可预见性旳报道筹划C.独立型报道筹划D.连动型报道筹划5.新闻报道筹划旳最终成果是A.报纸B.有关专栏或版面C.详细旳稿件D.报道设计方案6.选稿环节中稿件分析旳重点是A.判断稿件有哪些缺陷B.判断稿件哪一部分最有价值C.比较各篇稿件意义旳大小D.判断稿件与否有刊用价值7.根据权威性资料对稿件内容进行检查, 这种发现新闻稿件差错旳措施是A.分析法B.查对法C.调查法D.解释法8.认为“造题之难难于做诗”旳是A.邹韬奋B.黄远生C.徐宝璜D.张季鸾9.新闻标题中旳辅题指旳是A.复合题B.多行题C.虚实结合题D.引题和副题10.一种版要有定读性, 最重要旳是要有A.精彩旳内容B.精彩旳专栏C.精彩旳图片D.精彩旳言论11.版面上最具有强势旳编排手段是A.标题B.图像C.专栏D.题花12.报纸版面向读者传递信息是依托A.文字B.图像C.文字和图像D.版面语言13.版面设计旳首要规定是A.确立对旳旳编排思想B.恰当地安排各篇稿件C.对旳处理内容与形式旳关系D.对旳处理编排思想与编排技巧旳关系14.版面设计旳重要工作是A.确立编排思想B.安排稿件C.确立布局构造D.美化版面15.中国最早旳副刊是A.晨报副镌B.晨报副刊C.消闲报D.字林沪报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1分, 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旳对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民国初年,有位著名记者在谈到记者的条件时,提出记者须有“四能”。
他的名字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罗开富D.郭超人2.亲赴延安采访,写下《西行漫记》(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的外国记者是( )A.埃德加·斯诺B.安娜·露易斯·斯特朗C.艾格尼丝·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3.我国最早的中文报纸是( )A.循环日报B.察世俗每月统纪传C.中外纪闻D.申报4.采访的作用主要是发现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加感性认识以及( )A.做好调查研究B.核对新闻事实C.做好群众工作D.做好传播工作5.瞿秋白曾作为《晨报》特派记者访问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采写了长篇通讯《饿乡纪程》和( )A.《塞上行》B.《中国的西北角》C.《赤都心史》D.《旅欧通讯》6.《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7.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或重大典型的采写的记者是( )1A.专业记者B.地方记者C.机动记者D.特派记者8.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就是( )A.报道方法B.报道手段C.报道艺术D.报道思想9.一般来说,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等被称作( )A.典型人物B.知情人C.一般报道对象D.特定报道对象10.比起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更能体现记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的是( )A.新闻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接近性11.各种类型冒尖的人和事是否具有报道价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 )A.普遍意义B.知名度C.接近性D.典型意义12.不以某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称为( )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平时准备D.临时准备13.通常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出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被称为( )A.报告会B.记者招待会C.座谈会D.调查会14.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期间内同时交叉采访一条或几条新闻,称之为( )A.蹲点采访B.交叉采访C.异地采访D.巡回采访15.从新闻形成的过程看,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写作的( )A.特殊规律B.基本要素C.表现艺术D.基本内容l6.新闻的主题真实的基础是( )2A.善于策划B.事实真实C.新闻价值D.要有好“点子”17.新闻的第二生命是( )A.真B.快C.活D.短18.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报道了英国内阁改组的消息,这是我国中文报纸的第一则( )A.新闻特写B.新闻电讯C.通讯D.记者来信19.新闻语言孕育发展的主要渊源是()A.评论语言B.文学语言C.事务语言D.诗歌语言20.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的报道是( )A.特写式消息B.目击新闻C.解释性报道D.背景报道21.经验性消息所反映的事实变动,往往是个渐进变动的过程,因此它多属于( )A.事件性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C.动态新闻D.一事一报22.消息体裁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A.标题B.导语C.主体D.背景23.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导语,称之为( )A.直接性导语B.间接性导语C.延缓性导语D.引用式导语24.消息中关于事物发展沿革变化,事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有关史实、轶事等是( )3A.历史背景B.人物背景C.知识背景D.社会背景25.消息的写作要领是要有时效观念,运用客观手法,增加信息量和善于运用( )A.记者的评论B.心理活动描写C.文学语言D.概括和直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记者的任务有( )A.采访新闻B.反映内部情况C.做群众工作D.写记者日记E.主持新闻发布会27.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包括( )A.地理上的接近性B.职业上的接近性C.年龄上的接近性D.心理上的接近性E.文化水平上的接近性28.出现在采访现场的“瞬间印象”包括( )A.变动着的事件细节B.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C.环境气氛与情景D.现场活动E.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29.记者能否搞好报道往往取决于“笔外功夫”,笔外功夫的修炼包括( )A.思想政治方面B.生活阅历方面C.知识修养方面D.语言功底方面E.注重时效方面30.倒金字塔结构的长处主要有( )A.最能体现新闻性B.开门见山,概括性强4C.切合受众心理,激起新闻欲D.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题E.便于记者增加新的事实材料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新闻记者32.新闻敏感33.访问34.经济新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5.做好采访准备有何重要实践意义?36.采访中对写作的思考包括哪些内容?37.简述新闻结构的具体要求。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38.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报纸打算就这一话题做采访报道。
假设你是某省(市、自治区)报记者,请你就这次采访拟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
39.简述下列消息的类型和基本特点。
德国一间谍卫星升空新华社11月1日电莫斯科时间1日3时52分(北京时间1日8时52分),俄罗斯航天兵火箭发射部队从俄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3M”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德国对地侦察卫星。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40.根据下列新闻事实材料,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以2018年10月9日为消息发稿当日,写作一篇消息。
字数要求在450—600字之间。
统计数据表明,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全国党员中,工人796万名,占10.8%;农牧渔民2310.2万名,占31.5%;机关干部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2134.6万名,占29.1%;军人、武警l59.7万名,占2.2%;学生194.7万名,占2.6%;离退休人员1377.6万名,占18.8%;其他363.5万名,占5%。
非公有制单位职工党员318万名,占党员总数比例的4.3%。
截至2018年6月,全国党员中,女党员1461.7万名,占19.9%;少数民族党员472.1万名,占6.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279.7万名,占31.1%。
与2018年相比,女党员增加269.9万名,增长22.6%;5少数民族党员增加49万名,增长11.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增加660.6万名,增长40.8%。
来自中央组织部2018年10月8日公布的全国党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全国党员总数为7336.3万名,比2018年党的十六大时增加642.2万名,平均每年增加142.7万名,平均每年增长2.1%。
全国现有党的基层组织360.7万个,比2018年党的十六大时增加14.2万个。
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分布更趋合理,使我们党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地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以及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使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一步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党的社会影响力有了新的提高,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发展党员数量比较均衡。
2018年至2018年6月,全国发展党员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共发展党员1316.7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239.4万名。
新党员的质量不断提高。
2018年上半年,发展先进模范人物党员16.6万名,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2.7%。
2018年至2018年6月,共发展先进模范人物159万名,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2.1%。
新发展的党员中,先进模范人物占一定比例,绝大多数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至2018年6月,全国发展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28.4万名,占32.5%。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不断改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以及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防控重大疫情、处理突发事件的紧要关头,都显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直接联系着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基层党组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必将带领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6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18年6月,全国申请入党人总数为1960.8万人,比2018年增加448万人。
其中,入党积极分子987.8万人,比2018年增加221.1万人。
新的社会阶层中申请入党人13.4万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6.4万人。
同时,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民主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纯洁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员队伍结构逐步改善。
截至2018年6月,全国党员中,35岁以下的1738.4万名,占23.7%;36岁至59岁的3884.2万名,占52.9%。
2018年至2018年6月,全国发展党员中,女党员419.8万名,占31.9%;少数民族党员93.4万名,占7.1%;35岁以下的党员945.8万名,占71.8%;工人125万名,占9.5%;农牧渔民272.3万名,占20.7%;机关干部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432.8万名,占32.9%;军人、武警121.8万名,占9.2%;学生343.6万名,占26.1%;发展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649.5万名,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