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适应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暗适应实验
秦林臣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级重庆 400715)摘要:实验通过调节ep-404暗适应
仪的亮度及(电流)来测量被试的视明度,。

主试通过仪器给被试呈现卡片,被试报告其看
到的确切的数字愿意求其平均值。

最后的结果是被试在一定的光度下,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
而升高,并成正相关,当达到一定的亮度时,则趋于稳定。

关键词:暗适应、电流、视明度
1 前言
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

人身上测得的结果与在其他脊椎动物以视网膜电
图、视神经纤维峰形放电为指标得到的实验结果十分-致,表明暗适应是视网膜所产生的现象。

至于它的机制,早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杆细胞视色素--视紫红的再合成而使阈值降低(光
化学说),但据以后的研究结果,视紫红量的增加与阈值的降低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而且
若局部照射视网膜,非照射区的阈值也大大升高,这些事实强调了神经性暗适应机制(neural
dark adaptation)的存在,因此认为网膜的适应是这种机制和光化学暗适应机制(photochemical dark adaptation)相结合的看法可能是恰当的。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
叫视敏度,也
称视力。

一个人辨别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反之视敏度愈差。

视觉适应
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
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
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为了证明暗适应现象的存在,我们设
计了一下实验,并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到达一定的
亮度,则趋于稳定。

2 方法
2.1 被试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级师范本科生一名
2.2仪器和材料
ep-404暗适应仪器
2.3实验设计
多自变量设计,自变量为:电流(亮度)
2.4实验程序
设计6个等级的电流数,即0ma、10ma、20ma、30ma、40ma、50ma主试先在ep-404暗适
应仪器的插孔里放入卡片,然后启动仪器,让被试先进行2-3分钟的明适应,在此期间,设
定初始亮度为0ma。

之后遮板打开,给被试呈现了一张10行的数字卡片,让被试报告所看见
的数字,记录人员迅速的记下被试所报告的数字。

接着一次给被试呈现5ma、10ma、15ma、
20ma、25ma电流强度时的数字卡片,其中每增加二等级,随机抽取另外一张数字卡片给被试
呈现,以防止练习
效应的产生。

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暗适应能力的测试,你须将脸部紧贴观察窗,睁大眼睛注视正前方
白板,大灯熄灭后,前方窗口遮板下落,将暴露10行数字,尽你可能将数字由上至下分段读出,
直在10行数字读完或遮板再次挡住数字板。

被试自行报告数据主试和记录人员记下被试正确
行数。

3 结果
表一不同电流下报告正确的数字行数及对应视力
电流强度 0ma 10ma 20ma 30ma 40ma 50ma 读对行数 5 7
8 8.5 10 10 对应视力 0.5 0.7 0.8 0.8 1.0 1.0
图一暗适应曲线图
据被试报告进行统计,如上图所示,随电流的增加被试的视敏度也随之增加,但增加到
一定程度就保持稳定。

4 讨论
暗适应的机制包括瞳孔大小的变化,视网膜光化学适应和神经的适应。

由于瞳孔的变化
只能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有10-20倍的变化视网膜光化学适应的时间较长,达到完全适应约需
45分钟,初期进行的较快的最初5分钟内约将完成60%,而这5分钟得到关键就是运用了神
经的适应,此时视觉器官中的椎体细胞和杆细胞都在发挥作用,在现实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该
段时间。

作为驾驶员的夜间驾驶适应上,最初的30秒水准就是一项重要指标之一。

暗适应的表现是个体有亮出转入暗处,在暗环境中的视觉适应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影响
的因素有:受光刺激时间,缺氧因素,暗环境的照明强度等等。

基于以上本实验有甚多的缺
陷,虽然我们得到的结果和前人的基本相同但是我们的被试太少缺乏科学性,有很大的偶然
性,另外我们的被试是女生,如果是男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男女在视觉敏锐度上有什么
却别都要进一步实验才能的书结果。

该用这种方法是可以测定锥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在实验方法上我们做了一些更改,因为时
间是恒定的,30s会自动跳闸(这般会自动跳跃),所以我们采用了用电流的大小(光照的强
度)来测试被试的暗适应。

最后所得的结果是可以证明我们的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
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

4 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到达一定程度后不变。

5参考文献
1.不同色温白光与红光仪表照明的短时暗适应研究朱祖祥、颜来音 1990.04
人类视网膜电图暗适应及明适应震荡电位的参数特征银娟2.
3. 大学生屈光度与暗适应异常的相关性研究刘艳荣李来中国学校卫生 2004
年第04期
4. 视神经萎缩的暗适应研究-视力性质与暗适应曲线
于丽萍、霍纯信实用眼科杂志 1989年第10期
5.基础实验心理学(164-168)杨志良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年篇二:暗适应实验
报告2 测量暗适应实验报告
执笔人:李辉
主试:胡剑波、李辉 (转载于:暗适应实验报告) 被
试:池伟锋、胡东记录:李书兰、宋林甫
观察:朱旭、周强
【摘要】实验通过调节ep-404暗适应仪的亮度及(电流)来测量被试的视明度,实验中

两组,即确立两个主试,两个被试,两个记录,其他人负责观察。

主试通过仪器给被试
呈现卡片,被试报告其看到的确切的数字愿意求其平均值。

最后的结果是被试在一定的光度
下,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并成正相关,当达到一定的亮度时,则趋于稳定。

【关键词】电流、视明度、暗适应一、前言:
我们的知识是从感官外在世界开始的,而其中的80%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提供,所以研究
视觉的感受性就极为重要。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也称视力。

一个人辨别物体
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反之视敏度愈差。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
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为了证明暗适应现象的存在,我们设计了一下实验,并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到达一定的亮度,则趋于稳定。

二、实验方法:
1、主试情况:身体健康,对每个步骤熟悉,对被试做到了较为保密,可以进行实验操作和控制。

2、被试情况:在小组内随机抽取了两名视力较好的被试,男女各一名,身体健康,为合格的被试,可以进行实验。

3、实验材料:
(1)一台ep-404暗适应仪器,用于实验操作。

(2)四张a4纸,两支笔,用于记录实验获得的数据。

4、实验设计:
(1)先设计6个等级的电流数,即0ma、5ma、10ma、15ma、20ma、25ma主试先在ep-404暗适应仪器的插孔里放入卡片,然后启动仪器,让被试先进行2-3分钟的明适应,在此期间,设定初始亮度为0ma。

之后遮板打开,给被试呈现了一张10行的数字卡片,让被试报告所看见的数字,记录人员迅速的记下被试所报告的数字。

接着一次给被试呈现5ma、10ma、15ma、20ma、25ma电流强度时的数字卡片,其中每增加二等级,随机抽取另外一张数字卡片给被试呈现,以防止练习效应的产生。

(2)一轮过后,还被试和主试进行下一轮实验,下轮实验按照上轮实验的方法进行操作。

(3)观察者在旁边对实验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若发现问题就马上告知主试,即时提出意见,弥补不足。

(4)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暗适应能力的测试,你须将脸部紧贴观察窗,睁大眼睛注视正前方白板,大灯熄灭后,前方窗口遮板下落,将暴露10行数字,尽你可能将数字由上至下分段读出,直在10行数字读完或遮板再次挡住数字板。

5、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被试应按主试要求,将脸紧贴观察窗口,不能轻易移动。

同时被试报告数字时尽量做到大声,以便记录准确。

(2)主试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不能对被试有所暗示。

三、实验结果: 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注:视敏度为被试报告正确行数数字。

据上图可做出暗适应曲线图:
2、结果:据被试报告进行统计,如上图所示,随电流的增加被试的视敏度也随之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保持稳定。

四、讨论:
该用这种方法是可以测定锥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在实验方法上我们做了一些更改,因为时间是恒定的,30s会自动跳闸(这般会自动跳跃),所以我们采用了用电流的大小(光照的强度)来测试被试的暗适应。

最后所得的结果是可以证明我们的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

五、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到达一定的亮度,则趋于稳定。

六、参考文献:
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范安平.主编《心理实验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篇三:01实验一暗适应实验实验一暗适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暗适应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测试被试者的视觉灵敏度反映其暗适应能力。

二、实验原理
暗适应是视觉在环境强烈变化的一种重要适应功能,表现为人眼由明亮处马上转入黑暗处视觉有一个逐步恢复和适应的过程。

由于瞳孔受到由亮到暗的刺激大小随之变化,视神经和视网膜也随之产生生物化学变化,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使视觉逐步适应暗环境,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

暗适应与人眼受到强光刺激的程度和时间都有关系,受到刺激的光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达到完全适应所需的时间越长。

本仪器主要用于心理学教学实验,也可用于驾驶员适宜性检测等领域的测试应用。

仪器设计为固定强光光源作为亮环境,被试在强光环境适应30秒后突然熄灭,呈现弱光环境下的数字示标,通过测试被试者的视觉灵敏度反映其暗适应能力。

本仪器由微电脑控制,控制时间准确。

主机包括:控制电路,主试操作面板,被试观察窗,强光照明,弱光照明等。

三、主要技术指标:
1、强光设定时间为30秒;
2、弱光下的测试时间:5、10、15、20、25、30秒,6档,由电机控制其窗口挡板;
3、视敏度测试表:透明薄膜上数字卡片,4块;
4、视敏度测试表:10行,相应视力0.1、0.1
5、0.2、0.25、0.3、0.4、0.5、0.
6、0.8、1.0; 5、明适应应用视野亮度:2000 lux;
6、暗示标亮度:0~1.5 lux,线性分8档;
7、电源电压:交流220 v,50hz;
8、外型尺寸:750×370×465mm;
9、重量:15 kg;
四、使用方法:
1、准备:
a) 仪器安装:打开机箱被试面的箱盖门(有方孔窗面),取出放置在箱内下侧的观察
窗、灯管及电源线。

观察窗插入固定安装于机箱箱门的窗口(见上图),其缺口在下面。

安装2个节能灯于箱内的灯座上。

关闭箱盖门挂上别扣。

b) 电源线连接仪器侧面的插座与220v电源。

打开主试操作控制一面的箱盖门(见下
图),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完成自检过程至待机状态。

c) 选择被试面板上"背景光调节"档,其表示暗示标亮度,即弱光照明强度。

d) 选择弱光下的测试"时间设置"档。

e) 打开弱光照明盒,选择一块视敏度(视力)测试表,按照字符上大下小且面向被试
方为正的方向插入照明盒前端的插槽中(见右图),关闭弱光照明盒。

f) 关闭箱盖门挂上别扣。

2、被试必须是视力正常者(包括矫正视力达到1.0),不能是夜盲症的患者。

被试眼紧贴观
察窗,在黑暗环境下,适应一分钟以上。

3、主试按仪器侧面电源线插座旁的"启动"键,开始测试。

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
睁大眼睛注视正前方,主试可通过观察窗侧面的小孔察看被试是否在强光照明时闭眼,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

4、强光照明灯点亮,延时30秒钟。

熄灭转入弱光照明,当强光灯熄灭的同时视敏度数字
标的窗口打开。

5、被试在视觉恢复到能看清前面的数字时,尽可能由上至下分段读出,直至10行数字读
完或测试时间到窗口挡板再次挡住。

主试根据被试的口头报告,对应呈现的视敏度表(见
附录),记录被试的识别程度,即被试的视敏度(视力)值。

6、实验方法:
a) 直接测试:最强的弱光照明,30秒的测试时间,暗适应的视力通常能达到正常水
平。

这也是驾驶员夜间驾驶适应性检测通过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

b) 暗适应曲线:在
同一弱光照明条件下,
选择不同的测试时间,测试不同暗适应时间条件下的视敏度,
以视敏度值为纵
坐标,测试(暗适应)时间为横坐标,作暗适应曲线(见右上图所示)。

曲线表明在暗适
应过程中,视觉感觉性提高的速度并不均匀,这和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有关。

c) 视敏度与照明的关系:选择适当测试时间(如15
秒),测试不同的弱光照度条件的视敏度。

以视敏度值为纵坐标,弱光强度为横坐标,作
曲线。

视敏度受背景照明的影响非常明显。

当光强从弱到强的变化过程中,视敏度提高的速
度最初较慢,后来变快,最后又变慢。

视敏度随光强增加而变化的过程呈s形曲线(见右下
图所示)。

7、注意事项:实验完毕后,不必拆卸观察窗,但应加遮
挡防止尘土进入箱体中。

五、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现实中哪些属于暗适应篇四:暗适应实验的实验报告
2220113060110 姓名雷诗意学号
13
年级 2011 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 2012.9.26 成绩专业心理学师范同组人姓名虎小丽,李佩
暗适应实验报告
雷诗意,虎小丽,李佩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级师范专业重庆 400715)
摘要:
本实验利用ep404暗适应仪,通过让被试识别在由明转暗的环境下呈现的数字来测定视
力值,学习暗适应的测试方法。

实验是单因素变量被试内的设计法,自变量为照明度有5个
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的识别程度(正确报告的行数)。

被试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级本科
生的一名女同学。

主试在大灯照明下呈现给被试原稿数字板,一定时间后进入暗照明环境,
被试报告数字并由主试记录。

为避免顺序带来的练习效应,实验采用完全随机排序。

由实验
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暗环境下光的强度越大,暗适应能力越强,而所用时间的长短对暗适应
无明的影响,同时,被试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的稳定性对暗适应的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字:暗适应视敏度
1. 引言暗适应(dark adaptation)指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
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暗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

在营养缺
乏、眼底病变情况下,常有暗适应功能变化。

暗适应测定是眼功能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暗适
应的时间进程,对人来说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加以精确测定。

事先给予充分明适应后,把房
间变成暗室,测定对测试光阈值变化的时间进程,即可求得暗适应曲线。

视觉适应的机制包括瞳孔大小的变化,视网膜光化学适应和神经的适应。

由于瞳孔的变
化只能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有10~20倍(或说17倍)的变化,视网膜光化学适应过程时间较长,
达到完全适应约需45min,初期进行的较快的最初5min内,约将完成整个过程的60%,而这
5min的关键就是运用神经的适应,此时视觉器官中的椎体细胞和杆细胞都在发挥作用。

在现
实应用最为广泛的亦是该段时间作为驾驶员的夜间驾驶适应上,最初的30s水准就是一项重
要指标之一。

暗适应的表现是个体由亮处转入暗处,在暗环境中的视觉适应性逐步提高的过
程。

据一些应用试验材料表明,影响其因素的有:
1.受光刺激的时间越长,达到完全适应所用的时间越长;
2.缺氧因素:缺氧对暗适应有明显影响,使暗适应的视域坛高(疲
劳时处于缺氧状态,是个体的一种常见反应);
3.暗环境的照明强度越弱和个体观察时间越短,其视觉感受性越弱。

等等。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也称视力。

一个人辨别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
度就愈高,反之视敏度愈差。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为满足暗适应的实验和实际应用所需,故该台设备采用固定的强光光源作为亮处环境,
被试在强光的环境适应30s后,强光突然熄灭,呈现给在弱的光环境下的字标,检测被试的
视敏度,作为个体视觉机能的重要指标。

2. 方法
2.1 被试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级女性本科生一名。

2.2 实验材料
ep404暗适应仪,纸五张,笔一支。

2.3 实验设计
单因素变量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暗环境下的照明度,用电流强度控制,有0ma、10ma、
20ma、30ma、40ma五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的识别程度。

2.4 实验程序
2.4.1准备实验
仪器接通电源,主试按要求调整照明度,插好数字板,被试端坐在观察窗口前,双眼须
舒适地紧贴窗口,根据主试指导语进行准备实验,适应一分钟,并熟悉实验过程。

2.4.2 正式实验
(1)主试随机设定好照明度,插好数字板,按开始键开始正式实验。

(2)被试按要求坐好后睁大眼注视正前方白板,大灯照明30秒后熄灭进入暗环境,呈
现给被试数字板,被试由上至下依次读出,读到无法看清或10行都读完后挡板再次遮住数字
板。

主试统计被试的识别程度(正确报告的行数)。

(3)主试随机换好数字板以及照明度,再次按开始键,仪器将自动进行下次实验。

(4) 5个照明度,每个照明度下呈现4张数字卡,即一共做20次实验,每5次实验休
息30秒。

3. 结果
表1 各照明度下的辨识时间与视力值
电流 0ma 10ma 20ma 30ma 40ma 时间 21.025 19.425 20.275 16.325 16.25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 5 - 视力值 7 7.5 9 8.25 8.5篇五:暗适应实验报告(夜间视力检查) 测量暗适应实验
摘要:实验通过调节ep-404暗适应仪的亮度及(电流)来测量被试的视明度。

主试通过
仪器给被试呈现卡片,被试报告其看到的确切的数字愿意求其平均值。

最后的结果是被试在
一定的光度下,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并成正相关,当达到一定的亮度时,则趋于稳
定。

关键词:暗适应、电流、视明度
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

人身上测得的结果与在其他脊椎动物以视网膜电
图、视神经纤维峰形放电为指标得到的实验结果十分-致,表明暗适应是视网膜所产生的现象。

至于它的机制,早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杆细胞视色素--视紫红的再合成而使阈值降低(光化学说),但据以后的研究结果,视紫红量的增加与阈值的降低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而且若局部照射视网膜,非照射区的阈值也大大升高,这些事实强调了神经性暗适应机制(neural dark adaptation)的存在,因此认为网膜的适应是这种机制和光化学暗适应机制(photochemical dark adaptation)相结合的看法可能是恰当的。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也称视力。

一个人辨别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反之视敏度愈差。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为了证明暗适应现象的存在,我们设计了一下实验,并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到达一定的亮度,则趋于稳定。

1 测量概况
1.1 测量设备 ep-404暗适应仪器
1.2 实验设计单因素变量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暗环境下的照明度,用电流强度控制,有0ma、10ma、20ma、30ma、40ma五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的识别程度。

1.3 测量前准备仪器接通电源,主试按要求调整照明度,插好数字板,被试端坐在观察窗口前,双眼须舒适地紧贴窗口,根据主试指导语进行准备实验,适应一分钟,并熟悉实验过程。

1.4 测量方法(1)主试随机设定好照明度,插好数字板,按开始键开始正式实验。

(2)被试按要求坐好后睁大眼注视正前方白板,大灯照明30秒后熄灭进入暗环境,呈现给被试数字板,被试由上至下依次读出,读到无法看清或10行都读完后挡板再次遮住数字板。

主试统计被试的识别程度(正确报告的行数)。

(3)主试随机换好数字板以及照明度,再次按开始键,仪器将自动进行下次实验。

(4) 5个照明度,每个照明度下呈现4张数字卡,即一共做20次实验,每5次实验休息30秒。

2 数据及结果分析 2.1 数据记录
2.2. 结果分析暗环境下光的强度越大,暗适应能力越强,而所用时间的长短对暗适应无明的影响,同时,被试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的稳定性对暗适应的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2.3 结果讨论暗适应的机制包括瞳孔大小的变化,视网膜光化学适应和神经的适应。

由于瞳孔的变化只能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有10-20倍的变化视网膜光化学适应的时间较长,达到完全适应约需45分钟,初期进行的较快的最初5分钟内约将完成60%,而这5分钟得到关键就是运用了神经的适应,此时视觉器官中的椎体细胞和杆细胞都在发挥作用,在现实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该段时间。

作为驾驶员的夜间驾驶适应上,最初的30秒水准就是一项重要指标之一。

暗适应的表现是个体有亮出转入暗处,在暗环境中的视觉适应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影响的因素有:受光刺激时间,缺氧因素,暗环境的照明强度等等。

基于以上本实验有甚多的缺陷,虽然我们得到的结果和前人的基本相同但是我们的被试太少缺乏科学性,有很大的偶然性,另外我们的被试是女生,如果是男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男女在视觉敏锐度上有什么却别都要进一步实验才能的书结果。

该用这种方法是可以测定锥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在实验方法上我们做了一些更改,因为时间是恒定的,30s会自动跳闸(这般会自动跳跃),所以我们采用了用电流的大小(光照的强度)来测试被试的暗适应。

最后所得的结果是可以证明我们的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试的视敏度随亮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