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汇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了。
为了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我们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
从宏观上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
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创新能力等方面来推动。
我们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走转型升级之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改进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构建共建共享的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从微观上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供应链效率。
我们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技术合作与转化,加快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在
融资、创新、人才等方面,帮助他们削减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来推进。
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定信心,聚焦重点,以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为主旋律,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握好当今世界迈入生态经济的走向,合理统筹利用全区有限资源,加强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下决心,施重典,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利用区域日照和风力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培育和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排污少等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在全区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加快从居民生活到工业、建筑、交通等层面构建低碳经济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尽快研究支持企业与高等学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所对接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挂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立足市场,联合开展新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科技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科技项目实施等活动,推进产学研立体发展;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培育出能够占领市场制高点的知名品牌;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增加鼓励科技创新的支持资金比例,大幅提高对关键技术攻关的奖励标准,完善留住人才的保障机制;针对性地实行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全方位、多渠道引进国内外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产业落户,不断培育和发展规模性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结合各省市县(区)的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尽可能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同时,要积极完善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创业注册等方面的服务,为企业从项目招引、立项、审批、落地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成长步伐,鼓励金融单位加大向中小企业放贷;发挥引智工作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引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打造能够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成为有效促进社会就业、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内需消费的重要推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5篇[修改版]
第一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创造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的严酷事实。
经济发展与资源缺乏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改变现有发展方式,将难以继续支撑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凭借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成为世界的“加工工厂”,但主要是粗加工和贴牌生产,利润率低。
二是大量的生产带来了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困境。
一些地区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三是出口压缩内需不足。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措施:第一,调整优化需求结构。
一是着力增强消费需求。
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机制,适时调整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对“三农”的政策扶持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积极培育市场驱动的投资增长。
要增强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打破部分行业的垄断格局,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三是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体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按照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要加快教育和人才制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三,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意义和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1.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2.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3.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往往是以数量为主,而忽视了质量和效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双赢。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1.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
加强环境保护,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加强人才培养,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加强人才培养和加强政策引导等措施,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十二五”乃至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这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
那么当前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呢?这里我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体会,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与途径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家都知道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2007年10月(10月15日至21日)党的十七大。
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后。
2008年遭遇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09年我们全力以赴应对金融危机,在应对金融危机刚刚取得成效,09年底中央招开经济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认识,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这就是“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也正是根据刻不容缓的这个认识、这个判断。
2010年2月3日至7日,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归集起来、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也正是在这个专题讨论班上的讲话当中,胡锦涛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创新发展等方面,论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应采取的措施。
一、优化资源利用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多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模式,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优化资源利用。
首先,要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通过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加强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求我们加强环境保护。
首先,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惩罚。
其次,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等措施,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可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投入,并加强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依靠创新力量。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加大投入,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其次,要加强企业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第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做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时政背景材料】
关注点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
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
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②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及工作原则所决定的。 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
国力的较量。
(4)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怎样促进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案:①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我国政府 的重要职能。政府应调整发展思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 观,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应充分
持适度消费、绿色消费。 3、企业的经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企业要制定正确
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
手段,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重视树立品牌和良好的信誉 形象,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财政和税收的重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充
分发挥的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需求对生产调整 与升级、对产业的发展与成长,具有导向作用。因此,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要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实现
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 拉动转变。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的重要作用也要求消费者坚
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要求既要我 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财政预算体系; •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危机应对机制; •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第九,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 群众基础
•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 水平,加快实施扩大 就业的发展战略,加 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区别:内涵 • 联系:经济发展中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增
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手段和目的。
2、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含义 •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资 源、劳动、资本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结合、 消耗、产生效益的有机结合的这些具体方 式。
•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 内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 劳务增长在内的实际产出的增长。
• 衡量标准: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指包括经济增长在内,随着经济 增长而实现结构优化、分配改善、生活提 高、福利增进、制度创新的经济社会进步 的一整个过程。
• 第五,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 待的必然要求。
1、突破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瓶颈 制约的现实要求
我国的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少
“地大物薄”
人均资源少
• 矿产资源:总量第三,人均不 到60%;(人均铜储量:1/5; 人均铝储量:1/13)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王一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内涵上既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也要求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效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调整,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和创新,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命题,其重大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分工形态发生新的变化;新科技革命向纵深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加剧,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增多。
这些变化,推动国际社会调整和转变发展理念,促进各国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变化和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能否顺应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加快以现代发展方式替代传统发展方式,关系到我们能否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竞争和各种挑战,也将从根本上决定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家的战略利益。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我国新阶段发展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迅速上升,但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成本很高、代价很大,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降低储蓄率和提高消费率;调整城乡和区域结构,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都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仅需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和目标,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和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从以速度为主要特征的扩张式发展方式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转变过程。
它的核心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合理化,还能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力。
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其次,加强绿色发展,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传统的发展方式通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而绿色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此外,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只有拥有具备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劳动力,才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其次,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为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此外,还需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情况汇报
经济转型升级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代表公司向您汇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情况。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以下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情况汇报。
一、宏观经济稳定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
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经济增长的稳定。
同时,我国还加大了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优化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通过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推动了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创新驱动发展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国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创新环境的竞争力。
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绿色发展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开放合作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积极推动开放合作。
通过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开放和合作。
总结起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就。
宏观经济稳定、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合作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转型升级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更大的成就。
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必须看到,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的资源、环境等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式的。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决策。
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效,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到“十一五”规划的实现,而且也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更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求。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
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出口贸易额大幅度的下降,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外部经济发展不利的情况下,就更应该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结构,练内功、促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使国内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我国是13亿多人口的大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具备立足国内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适应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治理 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0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 议
完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对科技 创新、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 面的推进产业结构调 整,促进三次产业协 调发展。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发 展,促进产业转型升 级。
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 展,提高服务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促进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减少资源 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 发展。
0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关键环节。
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研 人员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技术创
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 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健 康发展
2023-11-10
目录
• 引言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
用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强。
资源环境约束加大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 高环境治理水平。
加强能源资源保障和生态保护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
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
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化。
2、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
3、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们要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
4、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互相促进,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
另一方面,抓好节能减排,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1、要突出“一个重点、两个关键”一个重点:即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 社会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CHAPTER 05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 践案例
案例一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苏州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优化 营商环境等措施,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 展。
积极扩大内需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居民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
加强经济监测和预警
及时掌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经济政策协调,防范经济风险 。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
0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
服务水平。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02
配置效率。
深化企业改革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 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鼓 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市场主 体活力。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促 进税收公平和透明。
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 ,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
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包含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主要依靠资源节约和 循环利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为什么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01
02
03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随着经济发展,资源环境 压力逐渐增大,需要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以降低资源 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汇报
按照《鸡西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为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强化依法行政,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局认真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严格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做好土地调控,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不予供地,对未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严格把关。
经检查,未发现违反国家政策批地供地行为。
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1、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国家禁止工地项目及违反国家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的项目不予供地。
2、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牌挂制度,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
制定了工业用地最低价出让标准,建立了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全市工业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方式供给,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格。
招牌挂出让公告在报纸、网上公开,无超标准超容积率供地行为。
3、对全市的闲置土地进行了全面清理。
针对近几年来批而未供的土地情况,逐年度、逐批次的清理,并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台账,做到已批准农用地转用、征收土地基数清楚,已供应土地信息完整,批而未供土地情况详实。
三、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情况
1、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地方党政年度绩效考核,落实土地违法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耕地方面的规章制度。
2、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职能部门,我局在全市的城乡建设中主要承担着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的实施和为城乡建设用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职能和任务。
为了确保全市城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进一步加大全市城乡建设力度,把鸡西市打造成绿色矿山、宜居家园和黑龙江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为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全市的重点项目用地,采取了提前介入参与项目可研论证和用地选址,现场办公实地解决项目用地存在的难点问题,实行各部门联合会审等超常规工作方式,实行窗口接件和全程网上审核审批等工作机制,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保证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组卷上报。
同时,积极主动与省厅、国土资源部沟通协调和请示汇报,积极为我市多争取用地指标,一大批工业园区、交通能源、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和民生建设项目得到审批。
同时,为了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的问题,我局在这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首次将一些重要的建成区和风景区设定为禁采区,从而为城乡建设发展用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用地优先供应、应保尽保,我局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充分认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确保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二是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单报、单列,优先供应,合理确定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和结构,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三是对对新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收回土地使用权和收购储备的国有土地,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四是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用地优先办理土地手续。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
一是部分同志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够,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的不够经常
化。
二是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企事业单位对办理土地相关手续不清楚。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为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作出积极的努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