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第1节 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4、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常用力字的词有哪些?(能力、体力、战斗力、权力、
生命力、劳动力、气力等)词语不同,力的含义也不同,今天我们讲物理学中的力二、新课
课内探究一:力的概念
1、观看图(展示)问题:这些图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人推车
人拉弹簧
人举杠铃
推土机推土
磁铁吸引铁钉
(施力物体)(作用)(受力物体)
共同特征:都是。

归纳力的概念:。

2、看课本第二页最后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用表示,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3、体验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4、讨论(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课内探究二:力的作用效果
现象:1、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捏一下橡皮泥
3、用手按自己的鼻子
4、轻拉自己的耳朵
5、撕破纸
6、压弯自己的塑料直尺
7、用手捏纸盒
归纳总结:力能改变物体的,使它发生。

现象:1、用手推自己的物理课本
2、演示(老师)向空中抛小球,然后用手接住
3、实验(课本第三页)
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课内探究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探究实验:
(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观察其变化情况。

结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方向不同的力拉自己的课桌,观察其运动情况。

结论:。

(3)让一名学生推门,手离门轴的位置不同,感受推门的难易程度
结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由(1)(2)(3)总结:力的、、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三要素。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2、力的示意图
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在()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还可以在图上用数值和单位表示出力的大小。

例1、用150N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车,画出此力的示意图。

课内探究点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体验1:把自己的物理课本提起来,手有什么感觉?
2、用手拍打自己的大腿,手和腿分别有什么感受?是否只有腿感到疼?
3、用手拍桌子,手是否会感到疼?
4、演示课本第5页(想想做做)
有以上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三:课堂练习:
1. 手击排球,施力物体是 ____,受力物体是 ____,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_____ 。

2. 下列力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守门运动员接住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压弹簧,弹簧变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四、小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1、什么是力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
4、力的示意图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桌子放着的文具盒压桌子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3、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推力
D、人推墙的力和鞋受到的推力
4、某同学甲用铁棒去靠近小磁针,小磁针被吸引过来。

另一同学乙和同学甲针对这一现象有一番对话,其中一句是错误的,请你指出来()
A、乙:小磁针向铁棒靠近说明铁棒吸引了小磁针。

B、甲:同意,但铁棒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乙:小磁针质量太小,它没有吸引铁棒。

D、甲:不对!小磁针也吸引铁棒,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李华同学用100N 的水平力推一个放在地面上的木箱,请你画出这个水平推力的示意图。

6、春游时李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1):
(2):
六:课后拓展提升
1、下列物理现象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1)发射火箭时火箭腾空而起 (2)加油机在空中给大型运输及加油(3)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奋力前进(4)小朋友在游乐园的蹦床上被弹起
A 、(1)(3)(4)
B 、(1)(2)(3)
C 、(2)(3)(4)
D 、(1)(2)(4)
2、在下列几种现象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 、物体从静止变运动
B 、物体从运动变静止
C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明同学学习了力的知识后,他想利用自己的足球探究有关力的问题,于是他做了以下几个实验,请你把他得到的结论填在表中。

4、一个人坐在停靠在岸边的小木船中,想让船离岸而去,你能帮助他想到办法吗?说明理由。

5、如图所示,一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0N,受到的
向右的摩擦力是15N,做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学情分析
生活中处处有力,但力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总结得出得到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相对来说容易理解。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较难理解,多从实际生活,学生身边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效果分析:
1.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发现:“物理可以这样快乐中学”,在环环相扣、大家动手的氛围中,学生学起来轻松,就很容易达到了教学目的。

2.通过有效问题串设置,层层推进,更容易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与积极性。

将课堂知识点的过渡设计得巧妙自然,使学生没有生硬的灌输学习感觉。

3.生动的形式,是本课堂课成功的一大条件。

充分应用多媒体、自制演示道具,精心设计互动情景,演示、小游戏、观察、归纳、讨论、阅读和多媒体应用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达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4.在理念上,始终贯彻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服务与社会的理念。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小实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力的作用效果时,通过老师演示拉弹簧,老师下指令,学生做动作等一系列现象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

关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设计了几个小实验进行演示:学生用手拍打自己的大腿,用手拍桌子,两辆小车,上面放上两块磁铁,两磁铁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的两种方法看小车的运动情况。

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教材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

4.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5.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

三:课堂练习:
1. 手击排球,施力物体是 ____,受力物体是 ____,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_____ 。

2. 下列力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守门运动员接住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压弹簧,弹簧变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四、小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桌子放着的文具盒压桌子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3、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推力
D、人推墙的力和鞋受到的推力
4、春游时李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1):
(2):
六:课后拓展提升
1、下列物理现象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1)发射火箭时火箭腾空而起(2)加油机在空中给大型运输及加油(3)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奋力前进(4)小朋友在游乐园的蹦床上被弹起
A、(1)(3)(4)
B、(1)(2)(3)
C、(2)(3)(4)
D、(1)(2)(4)
2、在下列几种现象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A、物体从静止变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静止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明同学学习了力的知识后,他想利用自己的足球探究有关力的问题,于是他做了以下几个实验,请你把他得到的结论填在表中
4、一个人坐在停靠在岸边的小木船中,想让船离岸而去,你能帮助他想到办法吗?说明理由。

5、一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0N,受到的向右的摩擦力是15N,做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课标要求
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学知识有很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些认识多是肤浅的零碎的。

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

同许多物理概念一样,学生在形成力的概念的过程中应该经历感知、描述、测量等认识过程,以达到初步认识、深化的目的。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用示意图描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