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教学设计
《茶馆》教学设计1
课文《扬州茶馆》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

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

坐定了沏上茶,便有卖零碎的来兜揽,手臂上挽着一个黯淡的柳条筐,筐子里摆满了一些小蒲包,分放着瓜子花生炒盐豆之类。

又有炒白果的,在担子上的铁锅里爆着白果,一片铲子的声音。

得先告诉他,才给你炒。

炒得壳子爆了,露出黄亮的仁儿,铲在铁丝罩里送过来,又热又香。

还有卖五香牛肉的,让他抓一些,摊在干荷叶上;叫茶房②拿点好麻酱油来,拌上慢慢地吃,也可向卖零碎的买些白酒来喝。

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

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③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

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

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

接着该要小笼点心。

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

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松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

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

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

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前言】
《扬州茶馆》是朱自清先生的《说扬州》节选。

朱自清是一位语言大家,他的散文以纯真朴实的风格见长,给人疏朗清新的感觉。

这篇《扬州茶馆》,作者如一位老茶客,带着后生到扬州茶馆品茶吃点心。

但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的关系,学生学习课文肯定遇到很多困难,就是老师也是不能一下子就弄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因此要上好这篇课文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的。

难在朱自清先生写出的茶馆的韵味是向我们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

能把“烫干丝”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茶馆
2.交流:你有没有去过茶馆?吃过什么茶点?
3.板书:扬州
师述:扬州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山灵水秀,而扬州最著名的就是茶馆。

4.齐读课题。

5.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__,从他朴实的语言中,去感受扬州茶馆那独特的风俗文化,并走进扬州茶馆去看一看,品一品。

二.介绍作者(出示多媒体)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扬州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板书:吃的花样最多
2.再读课文,列出文中扬州茶馆的茶食名称。

3.交流。

4.在那么多的特色茶食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茶食?
5.学生自行准备,然后交流。

四.语言实践和课外延伸
1.咱们班有的同学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四川,还有其他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小吃,请这些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观察,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2.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有名的特色小点?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吃。

《茶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二)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三)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老舍及作品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等。

满族,北京人。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介绍《茶馆》剧情
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历史画面。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

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

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穿起来,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必然灭亡。

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

经过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与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茶馆前景暗淡。

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只好贿赂巡警免交。

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了他们。

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大清国要完”这句话,就被抓去坐了—一年多的牢,并述说了自己十多年来的经历。

特务宋恩子、吴祥子要检查茶馆后面公寓里住着的学生,王利发阻止他们,无奈答应了每月给他们送钱。

十多年前被刘麻子卖给庞太监做老婆的康顺子,带着养子康大力找到茶馆,见到刘麻子要跟他算账。

原国民党议员、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既不满现实,又悲观失望,对王利
发说“中国寻巨亡不可”。

刘麻子贩卖妇女,为两个逃兵说媒,宋恩子、吴样子以抓逃兵为名,把逃兵的钱全部拿走,并抓走刘麻子充当逃兵交公。

第三幕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国民党就进了北京城,国民党特务与美国兵到处横行,市面一片混乱,民不聊生。

裕泰茶馆也已败落不堪,难以维持。

希望改良的老板王利发想聘女招待,以此来支撑老字号茶馆,但都无济于事。

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八路军游击区参加了革命,反动势力到茶馆逼迫王利发,要他交出康大力的母亲康顺子,否则砸掉茶馆。

王利发被逼得走投无路,把儿子、媳妇、孙女送走去投奔康大力,自己与被国民党没收了一切产业的秦仲义和以卖花生豆度日的常四爷,一起聚集在茶馆里烧纸钱,为可悲的自己、也为那个可诅咒的时代送葬。

当沈处长大批人马来霸占茶馆时,王利发在后屋上吊死了,茶馆与他一起,被旧时代埋葬了。

第二课时
1.分组讨论:
①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②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2.集体交流,明确:课本节选的《茶馆》第一幕,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人物众多,事件纷繁。

①这一幕出场的人物很多,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

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

第就在一幕的人物,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

前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

后者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等。

《茶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2、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

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

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

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

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

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投影显示课题)
二、学生表演《茶馆》片段。

·
(投影显示表演者姓名)
三、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投影显示八位人物姓名,点击王利发人名进入相关链接)
(一)、王利发。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1)、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

”“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

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3)、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2、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
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

“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
“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

3、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表现王利发的胆小怕事。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

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

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

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1、“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2、“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表现常四爷的爱国、敢作敢为。

3、“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
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总结:旗人。

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1、“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表现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2、“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你说得对!嗻!四爷,走吧!”
表现松二爷的胆小怕事。

总结:旗人。

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

最终饿死。

(四)秦二爷。

民族资本家。

一心实业救国,最终破产。

(五)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六)唐铁嘴。

“我感谢这个年月!”“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

无耻。

(七)宋恩子、吴祥子。

1、“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点面子!”“对啦!坐下谈谈吧!你们是要命呢?还是要现大洋?”“别动!君子一言:把现大洋分给我们一半,保你们俩没事!咱们是自己人!”
表现宋、吴二人的贪婪、蛮横、霸道。

2、“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四、戏剧主题分析:
在茶馆中,老舍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面有广大市民的代表王利发,有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常四爷,有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松二爷,还有地痞无赖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老牌特务宋恩子、吴祥子等等。

老舍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将这些人物展示给我们看,他应该另有深意。

先来听听剧中人物自己的话吧!(点击王利发、常四爷、唐铁嘴人名观看相关影片)也许,我们能从不同人物的不同结局中找到答案。

这八个人,可以简单地分个类,上面四个,可以归入好人的范畴,下面四个,则应归入坏人的范畴。

王利发悬梁自尽,常四爷落魄一生,松二爷惨遭饿死,秦二爷最终破产。

好人遭了殃!刘麻子等人却在这个社会中如鱼得水,坏人猖狂无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常说“邪不压正”,可在《茶馆》中,邪却确确实实地压住了正,这其中的根源何在?看来老舍先生批判的矛头已经不仅仅是宋恩子、吴祥子等反面人物了。

他要展示的实际上是整个旧时代的黑暗。

《茶馆》展现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在《茶馆》中,不管是哪个时代,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漆黑一片,难道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吗?戏剧中是否给了我们希望?明确:希望在于以康大力为代表的西山八路!
五、结束语、课后作业:
秦二爷走了,常四爷走了,王利发也走了,我们这堂课也该结束了。

给大家布置个课后作业:比较《雷雨》、《茶馆》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

同学们再见!
《茶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

能把“烫干丝”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教学重点:
了解几种扬州小吃,知道扬州小吃的特点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复述“烫干丝”的过程。

教学准备:
1.布置课前预习,并观察炒鸡蛋的过程。

2.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读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吗?知道广陵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知道扬州吗?(扬州是江苏的一个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大运河贯穿南北,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名城。

扬州的小吃,极具特色,名目繁多,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小吃也会随之变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扬州茶馆里的各种小吃。

(板书课题)虽然课题是《扬州茶馆》,但课文主要介绍的是茶馆里的各种小吃。

(板书:各种小吃)
2.引导入课:
扬州茶馆里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小吃?这好吃的小吃又是怎样制作的?小朋友想不想到扬州茶馆里去看一看?那好,我们这就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

2)找一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扬州小吃?(用“”划出)其中重点介绍了什么小吃的制作过程?
2.交流、反馈。

[板书:零碎小吃烫干丝小笼点心]
三、再读课文,理解、体会
1.指名读第一节,其余同学闭眼想象茶馆里的情景。

2.组织说说:
①通过想象,你仿佛在扬州茶馆里看到了什么?
②这一小节里介绍了扬州茶馆里的哪些小吃?哪些是你曾经吃过的?
[随机点拨:文中写到“卖零碎的”,这“零碎”指的是什么?]
3.自由轻声读第二节,从文中找出做“烫干丝”的动词。

[出示表格]
4.组织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关“烫干丝”的动词填入如下表格中)什么事怎么做
烫干丝切→浇→滗→拨→倒→搁
炒鸡蛋
5.说话训练。

1)不看书,用上表格中的动词说说“烫干丝”的过程。

[先指名说,再每人说一遍。

]
2)指名说说课前所观察到的炒鸡蛋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动词[填入上表中]。

过渡:课文除了介绍烫干丝外,还介绍了什么小吃?又是怎样介绍的呢?
6.分组阅读课文第三节,边读边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介绍小笼点心的?
②怎么理解课文最后三句话的意思?
7.组织交流,并完成练习。

1)组织说说“课文是怎样介绍小笼点心的”。

[随机点拨:小笼点心有那几种馅?]
2)组织完成下面的选词填空题:[出示]
蒸选剁加
做菜包子、菜烧卖和干菜包子,菜()那最嫩的,()成泥,()一点儿糖一点油,()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

[填完后组织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
3)组织说说对课文最后三句话的理解。

[出示]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

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

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次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随机点拨:偶尔上一次茶馆的人为什么“总忍不住狼吞虎咽”?]
四、总结全课,朗读课文
1.总结谈话:
读了《扬州茶馆》这篇课文后,我们对扬州的各种小吃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现在是否知道扬州小吃为什么有名吗?(因其风味独特、制作精细,色、香、味俱全……)
2.分组朗读全文。

四、拓展引申
[出示]中国的名小吃很多,除了扬州的各种小吃外,还有北京的冰糖葫芦,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小吃?能否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部分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茶馆》教学设计5
教学要点:
1、鉴赏王利发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通过学习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看一看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秋,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大屏幕出示老舍像及简介
二、简介剧情
全剧介绍: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__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的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

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

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

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

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
后悬梁自尽。

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

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三、整体感知课文,梳通剧情脉络
1、放电影片断,使学生感性了解剧情。

2、学生默读全文。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角色朗读。

〔解说: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①台词较多的角色,各选一名学生担任。

台词少的角色,一人可兼几个。

②__语言特色为角色对话运用北京方言,朗读者应尽量读出京味来。

③朗读者要声情并茂,可有适当的手势〕
4、叫一名学生起来简要复述情节,师生共同梳理。

四、鉴赏课文
1、《茶馆》第一幕以王利发的茶馆为背景,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试概括第一幕展现的主要场景。

(熟悉剧情,把握主题,为下面鉴赏剧本的结构扫清障碍)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的第一幕。

曹禺曾称赞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这是为什么?
它向我们揭开了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末社会生活的一角。

人物众多,事件繁杂。

可以根据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理出该幕的纠葛(戏剧冲突)。

①常四爷先与流氓打手二德子因敢不敢“打洋人”发生冲突,进而“得罪”了马五爷,表示自己“就是不佩服这吃洋饭的”;之后就刘麻子送英国鼻烟,发出洋货充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的感慨;对太监娶妻表示不满,给卖女儿的乡妇买两碗烂肉面,忧心忡忡地说:“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并因此被宋恩子、吴祥子逮捕。

②秦仲义来茶馆看王利发“会做生意不会”,提涨房租的事;嘲笑常四爷给穷人买面吃的行动后得意扬扬地宣讲自己实业救国的主张;之后是与庞太监之间的彼此表面笑语奉承,实则剑拔弩张的激烈交锋。

③庞太监娶妻涉及“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忍痛卖女儿的康六和康顺子的悲剧命运和人贩子刘麻子倒卖人口牟取暴利的罪恶行径。

2、说说这些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彼此间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恶人猖獗,特务横行;洋货充斥,洋教势力抬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抬头、爱国正直的人受迫害的现实。

在众茶客们的谈话与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些有闲的市民阶级对时事漠不关心,对穷人的苦难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玩物丧志的无聊与麻木——大清国确是气数已尽,日薄西山,走到了它“要完”的时候了。

[小结]:《茶馆》由众多人物生活场景罗织而成,共同组成了时代的剪影,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

可以说是借助小茶馆来反映大社会,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从而告诉人们这样的社会一定要灭亡,这正是老舍创作《茶馆》的根本意图。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茶馆》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