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YY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其他分类
微观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战 略联盟理论
中观跨国公司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宏观跨国公司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论、投资发展周期论、通货区域论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erbert Hymer)在MIT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导师:Charles P. Kindleberger)。 论文指出,企业到国外去进行直接投资,其 主要原因在于其特定优势,并力图借此优势 取得更大利润。 “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产品差异: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如产 品形态和性能、广告形成的商标、特殊的营 销方式、与众不同的售后服务等经营性质。 实证研究:产品差异程度与企业的海外投资 存在高度相关性。如汽车、耐用消费品、科 学仪器等行业的企业,在海外有相当多的子 公司。 研究开发和广告开支占销售额百分比衡量无 形资产变量。
第五节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企业在组 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效率 3、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产物
第三节 内部化理论
以知识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企业内部化的动 力
知识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专利、专有技 术、管理技能、商业信誉) 1、知识、技术、技能的研究开发投资大、耗费时 间长,知识的开发和应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然 垄断”性质。 2、知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研究与开发,在研究项 目结束以前的任何阶段,如果该企业打算出售这种 知识,就很难确定可能获得的价值。 3、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内部化转移可避免技术泄漏的潜在风险。 4、知识产品市场存在买方不确定性。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跨国公司理论演变
>>掌握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边 际产业扩张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 衷理论 >>了解其他理论的发展
思考
>>各个理论有何异同?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H—O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解释资本的国际流动。
只要存在利率差值,资本就会从利率低的地方向利率高 的地方流动。
第五节 内部化理论
知识产品内部化给跨国公司带来的收益 1、创造内部未来市场 2、建立歧视性价格体系 3、降低谈判成本 4、消除买方不确定性 5、减低政府干预的影响
解释的纯粹的资本的流动,目的是获得利率的差值。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理论。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理论(四类):
(1)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垄断优势理论(美国)、 寡占反应论 (2)以贸易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为基础:产品周期理论 (美国)、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
(3)以市场失效、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内部化理论 (不同国家)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结论:把传统的资本流动理论套到跨国公司 进行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是不对的 必须抛弃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假 设,代之以不完全竞争假设。 美国的直接投资大部分发生在寡头垄断占统 治地位的行业。 海默把产业组织理论运用到跨国公司的分析 之中。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海默的垄断优势论(The Specific Advantages Theory)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出口、许可证交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 司供应国外市场的三种可替代选择。 拥有技术优势仅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必要 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海默垄断优势论的贡献
垄断优势论突破了传统理论框架,区分了直接诶投资和证券 投资,“把注意力集中到跨国公司是国际生产机构而不是国 际交换机构上来”,是真正跨国公司理论的开创者。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解释垄断优势的来源
2、占有能力论 Harry G. Johnson 强调管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和独占性 (Appropriability)。 知识创造需要投入资源,一旦创造出来具有公共产 品的性质。 专利保护与垄断保护。 子公司对母公司知识的利用。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暴露了局限性:
无法全面解释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就一个投资者的行为 进行分析; 对于没有明显的产品生产周期的产品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无 法解释; 产品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可自行生产商品,为何还要跨国公 司去投资?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Knickerbocker, Graham, Flowers 寡占反应理论-寡头垄断行为理论 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1973)从对外直 接投资行业的寡占特点出发,以寡头之间追 随竞争对手行动来解释寡占行业在同一时期 成串投资的现象 Follow the leader hypothesis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贡献:
运用动态分析方法(生命周期-演化)分析了战后美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特征,解释了投资时机和区位选择的 依据,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有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局限:
仅对美国公司进行研究; 缺乏实证分析。
第四节 边际产业扩张论
70年代中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国际经济学家小 岛清(Kiyoshi Kojima)在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 资》一书中,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系统阐述了他 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或称边际产 业扩张理论,用于解释早期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Stephen Magee1977,制造简单的产品只需 要简单的技术和知识,容易被他人仿制。制 造复杂的产品需要高科技,这种技术知识的 专业性强,很难被他人模仿和掌握。如在技 术市场上向第三者提供技术产品,往往不能 获得应有的价值。
第三节 雷蒙德•维农 (Raymond Vernon) 发表论文《产品周期中 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 易》,提出了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探讨了出口 国对有关商品技术优势 的变化过程。
第五节 内部化理论
“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 格机制的替代物”。 用交易费用概念解释跨国公司 的形成及其运行,并形成内部 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 代表人物:Peter J. Buckley, Mark C. 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1976
(4)综合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同国家)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理论学派的共同出发点:
(1)研究对象: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包括技术、人力、管理经验 等,而不只是资本流动;
(2)立论基础: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有垄断优势,进行海外扩张; 市场的不完全是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得以发挥和维持的重要 条件。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对垄断优势论的进一步论证
知识、产品差异、规模、管理、资本
解释垄断优势的来源
1、产品差异论 R.E.Caves 跨国公司国际扩张的三种形态 横向扩张horizontal multiplant enterprise 水平扩张vertically intergrated MNEs 多角化经营diversified MNEs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美国企业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 方式,主要原因是市场的不完全性: 1、东道国关税壁垒、运输成本等阻碍企业通 过出口扩大市场 2、技术等无形资产不能象其他商品一样通过 市场转让来实现全部收益。 结论:跨国公司跨国扩张只是追求和利用其 垄断势力的一种方式。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对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批评 直接投资与间接的证券投资存在根本差别
1、跨国公司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包括技术、人 力、管理经验等,而不只是资本流动; 2、直接投资的根本特性是资源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这与间接投资不同; 3、跨国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控制并经营管理,并且 有相应的战略行为。
第五节内部化理论?知识产品内部化给跨国公司带来的收益?1创造内部未来市场?2建立歧视性价格体系?3降低谈判成本?4消除买方不确定性?5减低政府干预的影响第五节内部化理论?市场内部化成本?1市场分割的资源成本?2附加的内部交流成本communicationcost?3东道国对外国企业的政治歧视?4内部市场的管理成本第五节内部化理论?四组与内部化决策相关的因素?1行业特定因素与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2地区特定因素决定地理位置文化差别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3国别特定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垄断优势、东道国市 场的不完全性。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市场垄 断势力(monopoly power),即垄断企业国 外扩张,是为了减少竞争,增加行业进入壁 垒,从而增加市场垄断程度。 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专有技术、管 理技能、品牌营销能力以及规模经济优势。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修正 产品周期重新分为三个阶段:
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开发新产品或差异化维持垄断优 势(各国垄断优势不同)、市场竞争、国外出现竞争者、保 持优势将生产移到国外、根据资源、技术等禀赋不同区位选 择也不同; 成熟的寡占阶段:产品标准化、丧失创新优势、密集渗透策 略、跟进投资策略或相互牵制策略; 衰老的寡占阶段:规模经济优势消失、组成卡特尔协调定价 划分市场或产品改良差异化、根据成本来选择区位。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结构性市场不完全:
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 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 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如专利技术、融资条件优 势以及企业特有的管理技能等。 3、企业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经营所产生的内 部与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4、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市场进入以及产量限制 所造成的企业优势。 进一步强化垄断优势
第四节 边际产业扩张论
核心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 将陷于比较劣势 的产业(边际产业,也是对方国家 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小岛清 “边际产业”包含三个方面(产业、企业和 部门):
已经显现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已经显现比较劣势的中小企业; 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某种特定部件的劳动密集的生产过程 或部门。
海默理论的局限性
它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小厂商也能到国外去投资,而且 它是立足于发达国家提出来的,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在不具备技术垄断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注重描述,缺乏实证分析,结论缺乏普遍意义; 没有解释区位选择问题和服务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Kindleberger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下(结构-行为-绩 效范式(SPC)对海默理论的重新解释。
第五节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1、随着生产分工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企业经 营的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间 产品由传统的原材料、半成品改变成以知识 技术为主的信息产品 2、外部市场缺乏交换中间产品的定价机制和 交易机制,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降低公 司全球生产的协调与经营效率。
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取 代贸易,而是补足贸易、创造贸易。
第三节 内部化理论

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 理论渊源:科斯交易成本论 1937“论企业的性质” Marketing cost “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 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 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创新:独家垄断优势、关注产品设计和初级需求、不关注成 本、需求在本国,国外市场通过出口来满足; 成熟:产品定型、需求量增加、国内企业开始模仿、替代品 增加、垄断优势削弱、试图降低成本、或扩大出口或规模经 济、国外建厂; 标准化:产品设计成熟、完全标准化、垄断优势完全消失、 为降低成本到发展中国家寻找机会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