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错误的原因与正确方法。
5、完成练习一第11题。
根据图意怎样列方程?
应该先算哪一步?
方程右边两个数可以相加,应该先加起来。
第2题怎样列方程?
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
6、完成练习一第12题。
“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什么意思?
你能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题中的相等关系吗?你看出了什么?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20=20的左右两边同时乘3,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吗?用等式如何表示?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0呢?
(3)出示第二组图。
左边的图能看懂吗?用等式怎样表示?也就是3x=60。左边的图与右边的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质量的变化情况列出等式吗?
这又说明了什么?自己写一个等式,并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看看结果还是等式吗?尝试练习,汇报。有什么发现?两边同时除以0呢?为什么?
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用处大吗?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4课时:解方程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之前,要先写“解”,表示开始解方程了。
X+10=50
解:X+10-10=50-10……根据等式性质
X=40……化简等式
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可以怎样检验?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如果不相等呢?学生集体进行检验。
(3)小结。从刚才写“解”,一直到求出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大家回忆一下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应该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在书上完成,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如何检验?谁能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最关键是什么?
(2)完成试一试。
要使左边只剩下x,应该怎么办?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说说每题应该怎样解,独立解答。汇报解题过程,集体核对。
三、检测评价
1、完成练习二第1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3、使学生在学生与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动检验等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8+17=3512-a=4x+12=38
45-x<30x=14+2845-13=x+16
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4)归纳。通过对两组图的观察,你认为等式又有什么性质呢?
指出: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练一练第1题。χ÷6×6和0.7x÷0.7化简后应是多少?
2、教学例6。
(1)出示例6。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0、x、960各表示什么?
示范:解:设小军的跳高成绩是x米。
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可以怎样列方程呢?X-1.39=0.06
在小组中说说:x、1.39、0.06及方程的左边,右边各表示什么?看看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数量关系。会解这个方程吗?
X-1.39=0.06
X=1.39+0.06
X=1.45
(2)小结方法。
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主意什么?
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完成练习一第6题。
4、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什么是解方程?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6页练习一的第7~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
三、检测评价: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4、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
(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0+50=100(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x+50=150X+50<200
(5)归纳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出了两个结论,能把这两个结论结合起来说一说吗?
(6)完成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填写,交流想法。
2、教学例4。出例4
(1)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2)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谁知道x的值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谁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1)出示例7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小刚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米”,你知道其中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吗?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运用这个数量关系解题时,哪个量是未知的?“小军的成绩”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未知数“x”来表示,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先把未知的量设为“x”,同时要先写“解”。
3、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第2、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练习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要按照上一题的方法适当省略,简化过程。
(2)集体核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完成练习一第9题。
知道每题错在哪里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怎样改正呢?独立完成改错。
4、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中交流,每人选择一题说思考方法。
(3)错误汇报。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数量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方程,我们还
可以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7。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
(4)完成试一试。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样做?
(5)完成练一练第2题。独立尝试解答,集体核对。说说想法。
每题中,应该怎样做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如果检验每题汇总x的值是否正确,应怎样检验?
三、检测评价
1、练习一第4题。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么做?X的值正确吗?口头检验。
2、独立完成练习一第5题。
2、完成练习二第2题。每题中解方程时分别省略了什么?指我们在解答时,也可用这样的方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核对。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数量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得到的知识?
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教学重难点
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什么?
(4)出示第3、4组天平图。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用等式表示第3组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关系吗?50+a=50+a 50+a-a=50+a-a
通过这一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看第3组天平图有什么发现?能用等式表示变化前后的关系吗?
X+20=70 x+20-20=70-20
(2)在另一边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通过刚才的演示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出示第2组天平图。观察这两幅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板书:x=50 x+20=50+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准备
天平一副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2、试一试。读题,理解题意。哪一个条件告诉我们题中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什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怎样列方程?
3、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方程怎样列?独立完成解答并检验。
什么是方程?下列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
9 – X = 3 20+30 = 50 X – 15
36+X a+b = c 5X = 25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3。
(1)取出天平,情景引入。
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砝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
现在的天平使平衡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要使天平恢复平衡 Nhomakorabea以怎么办?
2、当x=18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
18+x=1818-x=0x+15=33
X-10=8x-18=18x+3=18+3
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这里的方程与前面所学解方程的过程比较有什么不同?
省略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在解方程时,先在头脑中想好方程两边应同时加上或减去什么数,但书写时可以省略。同学们在解方程时可以照这种方法解。
3、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5。
(1)我们已学会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继续学习解方程的知识。
(2)出示例5第一组图。
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
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出示天平。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完成练习一第11题。
根据图意怎样列方程?
应该先算哪一步?
方程右边两个数可以相加,应该先加起来。
第2题怎样列方程?
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
6、完成练习一第12题。
“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什么意思?
你能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题中的相等关系吗?你看出了什么?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20=20的左右两边同时乘3,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吗?用等式如何表示?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0呢?
(3)出示第二组图。
左边的图能看懂吗?用等式怎样表示?也就是3x=60。左边的图与右边的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质量的变化情况列出等式吗?
这又说明了什么?自己写一个等式,并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看看结果还是等式吗?尝试练习,汇报。有什么发现?两边同时除以0呢?为什么?
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用处大吗?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4课时:解方程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之前,要先写“解”,表示开始解方程了。
X+10=50
解:X+10-10=50-10……根据等式性质
X=40……化简等式
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可以怎样检验?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如果不相等呢?学生集体进行检验。
(3)小结。从刚才写“解”,一直到求出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大家回忆一下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应该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在书上完成,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如何检验?谁能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最关键是什么?
(2)完成试一试。
要使左边只剩下x,应该怎么办?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说说每题应该怎样解,独立解答。汇报解题过程,集体核对。
三、检测评价
1、完成练习二第1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3、使学生在学生与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动检验等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8+17=3512-a=4x+12=38
45-x<30x=14+2845-13=x+16
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4)归纳。通过对两组图的观察,你认为等式又有什么性质呢?
指出: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练一练第1题。χ÷6×6和0.7x÷0.7化简后应是多少?
2、教学例6。
(1)出示例6。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0、x、960各表示什么?
示范:解:设小军的跳高成绩是x米。
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可以怎样列方程呢?X-1.39=0.06
在小组中说说:x、1.39、0.06及方程的左边,右边各表示什么?看看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数量关系。会解这个方程吗?
X-1.39=0.06
X=1.39+0.06
X=1.45
(2)小结方法。
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主意什么?
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完成练习一第6题。
4、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什么是解方程?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6页练习一的第7~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
三、检测评价: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4、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
(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0+50=100(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x+50=150X+50<200
(5)归纳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出了两个结论,能把这两个结论结合起来说一说吗?
(6)完成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填写,交流想法。
2、教学例4。出例4
(1)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2)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谁知道x的值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谁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1)出示例7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小刚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米”,你知道其中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吗?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运用这个数量关系解题时,哪个量是未知的?“小军的成绩”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未知数“x”来表示,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先把未知的量设为“x”,同时要先写“解”。
3、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第2、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练习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要按照上一题的方法适当省略,简化过程。
(2)集体核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完成练习一第9题。
知道每题错在哪里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怎样改正呢?独立完成改错。
4、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中交流,每人选择一题说思考方法。
(3)错误汇报。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数量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方程,我们还
可以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7。
二次备课
教学随笔: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
(4)完成试一试。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样做?
(5)完成练一练第2题。独立尝试解答,集体核对。说说想法。
每题中,应该怎样做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如果检验每题汇总x的值是否正确,应怎样检验?
三、检测评价
1、练习一第4题。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么做?X的值正确吗?口头检验。
2、独立完成练习一第5题。
2、完成练习二第2题。每题中解方程时分别省略了什么?指我们在解答时,也可用这样的方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核对。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数量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得到的知识?
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教学重难点
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什么?
(4)出示第3、4组天平图。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用等式表示第3组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关系吗?50+a=50+a 50+a-a=50+a-a
通过这一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看第3组天平图有什么发现?能用等式表示变化前后的关系吗?
X+20=70 x+20-20=70-20
(2)在另一边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通过刚才的演示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出示第2组天平图。观察这两幅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板书:x=50 x+20=50+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准备
天平一副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2、试一试。读题,理解题意。哪一个条件告诉我们题中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什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怎样列方程?
3、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方程怎样列?独立完成解答并检验。
什么是方程?下列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
9 – X = 3 20+30 = 50 X – 15
36+X a+b = c 5X = 25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3。
(1)取出天平,情景引入。
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砝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
现在的天平使平衡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要使天平恢复平衡 Nhomakorabea以怎么办?
2、当x=18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
18+x=1818-x=0x+15=33
X-10=8x-18=18x+3=18+3
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这里的方程与前面所学解方程的过程比较有什么不同?
省略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在解方程时,先在头脑中想好方程两边应同时加上或减去什么数,但书写时可以省略。同学们在解方程时可以照这种方法解。
3、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5。
(1)我们已学会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继续学习解方程的知识。
(2)出示例5第一组图。
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
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呈现:
出示天平。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学习活动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