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月相的成因第一课时教案 鄂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相的成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
教学准备
大白纸、记号笔、黄色乒乓球、台灯、铅笔、粉笔。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
在绘制示意图之前,为了让不同学生画的示意图能够被相互理解,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①示意图要表示出从北极俯瞰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②当月球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③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
(4)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示意图。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示意图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设以及针对各种假设存在的疑问。
3.设计模拟实验
(1)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来检验示意图中展示的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①用什么来代表示意图中的地球、月球和②怎样表示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怎样观
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月相?
(2)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所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