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目的评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因素,采取正确的喂养护理干预,提高早产儿的喂养成功率。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6 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分析其喂养不耐受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

结果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经过有效护理,治愈47例,占83.9%,好转5例,占8.92%,放弃治疗3例,占5.35%,死亡1例1.78%。

结论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及喂养干预,可显著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低。

标签: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护理干预
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现象,表现为开奶后奶量不能完成或者出现呕吐、腹胀、加奶困难、胃残留物增多等情况,影响了新生儿的热卡获取,从而导致体质量不增、生长发育落后、延缓基础疾病的康复及降低新生儿的存活率。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并于生后24h内转住NICU的早产儿共56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胎龄2次。

2.结果
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经过有效喂养护理干预,治愈47例,占83.9%,好转5例,占8.92%,放弃治疗3例,占5.35%,死亡1例1.78%。

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综合干预措施
早產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其高危因素包括胎龄小、体质量低、宫内窘迫、生时窒息、应用氨茶碱和使用呼吸机,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对此类病人应尽早干预[2]。

3.1 早期经管微量喂养
经管微量喂养包括鼻喂养和口喂养,经管喂养就是经过婴儿的鼻腔或者是口腔插入胃管喂养。

胎龄≤32周,体重≤1 500 g,无吸吮或吸吮力差的早产儿采用间歇经管喂养;如果病情允许,早产儿应在生后1500g,胎龄>32 周的早产儿,在病情得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进行经口喂养。

喂养时,可选择稍软的奶头,轻轻唤醒患儿,予以体位支持和间歇喂养,喂奶时患儿处于平卧位,抬高患儿的头部,喂养后患儿处于俯卧位,抬高患儿头部15°,这样还能够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对胃-食管反流起到防止作用。

这些患儿开始时吸吮力弱,甚至不会吸,我们采用先经口喂养5-10分钟,剩余的奶量再经胃管注入,经过多次锻炼后,患儿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

经口喂养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
呼吸、心率和经皮氧饱和度,必要时吃奶同时给以氧气吸入,提高氧饱和度。

3.3 抚触:
新生儿抚触是对新生儿皮肤感官进行温和的刺激。

婴儿抚触宜在早产儿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时,于喂奶前30 min或喂奶后60 min,安静清醒的状态下,由专业护士进行,每次10分钟,每天2次。

尤其重视喂养前进行腹部抚触,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进行,用力柔和均匀、频率轻缓,如患儿出现哭闹不安等痛苦表情、肌张力增强等情况,立即停止。

3.4 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