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重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复习内容—名词解释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1.“工艺美术”运动
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组成了艺术小组拉斐尔前派,他们主张回溯中世纪传统,同时也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目的是诚实的艺术和回复手工艺传统。
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
他们反对机器美学,主张为少数人设计少数的产品。
2.约翰·拉斯金
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领袖,现代设计思想的先导者。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主张设计向自然学习,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他即强调为大众设计,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寻找出路。
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莫里斯在其发动了“工艺美术运动”。
其重要的代表作是《威尼斯石头》。
3. 莫里斯
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他是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
他强调设计为大众,希望振兴手工艺的传统,一方面否定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中世纪的哥特式是诚实的设计。
他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1、设计为大众服务的,不是为少数人;2、设计是集体的活动,不是个体劳动。
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
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屋”等。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1.安东尼·高蒂
高蒂是西班牙重要的设计代表,他的艺术和建筑风格是很独立的,作品极为大胆、极端、特异。
他的风格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有强烈的象征性。
代表作有居里公园、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等。
2.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德国的“青年风格”是新艺术运动的分支。
德国艺术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19世纪末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运动主流,开始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AEG)的厂房建筑。
青年风格为德国功能性设计理念奠定了基础。
3.分离派运动
19世纪末奥地利一批设计家提出与传统的正统艺术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称为分离派。
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他们在形式上以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为探索方向,对曲线风格产生严重的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力量。
代表人物有瓦格纳、霍夫曼和画家克里姆特等。
代表作斯托克列宫是向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建筑。
分离派运动为日后设计可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装饰运动
1.法国“装饰艺术”运动
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因为这场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
但是,从思想发展的背景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的民主色彩、社会主义背景都从来没有在装饰运动中发生,它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在色彩上、在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资产阶级权贵,这与强调设计民主化、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的现代主义立场是大相径庭的。
2. 折衷主义:
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
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自由组合历史上的各种风格。
随着生产的商品化,市场需求各种样式,各种时期的情调杂然并存。
同时交通的便利和考古学的发展以及摄影术的发明,方便了对各种历史上的古典式样进行拼凑和模仿。
第五章现代主义的萌起
1.“风格派”运动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和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是凡·杜斯伯格,维系这个组织的中心是《风格》杂志,其主编也是凡·杜斯伯格。
2.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于传统意识形态革命,称为20世纪设计的核心。
主要是设计师为了寻找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30年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
设计上体现的现代主义内容分为: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P108)
3.德国工业同盟
1907年,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成立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
其成员包括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
德国工业同盟成立后,出版年鉴,开展设计活动,参与企业设计,举办设计展览,尤其具有意义的是他们有关设计标准化和个人艺术性的讨论,持这两种观念的代表分别是穆特修斯和威尔德。
穆特修斯极力强调产品的标准化;而威尔德则认为标准化会扼杀创造性。
这两种观念代表了工业化发展人们对现代设计的认识。
同盟的中心人物和实践者是贝伦斯,受聘为德国AEG公司的设计顾问,为该公司设计了电器、标志和海报等,他是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
4.柯布西耶
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法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机械美学的奠基人,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大师之一,其建筑的新理念和城市规划思想有非常独到之处。
1923年出版了《走向新建筑》,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他强调机器美学,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并提出了“建筑五要素”,他的建筑风格被命名为“粗野主义”。
城市规划思想是柯布西耶又一重要贡献,其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的组合。
他设计了许多城市规划方案,虽大多没有付诸实践,但他在当时提出的这些重要见解影响甚大,对于推动现代主义运动的整体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版书籍:《走向进建筑》代表作品有:新精神宫、马赛公寓、朗香教堂、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等。
5.芝加哥学派
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一个急速发展起来的城镇,1871年一场大火毁掉全市1/3的建筑,急需从建的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群,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它以现实主义态度和工业化的时代精神为设计艺术理念,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代表人物是: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的设计主张:形式服从功能的需要
第六章包豪斯
1、包豪斯
答: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这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通过10多年的努力,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试验成果,特别是荷兰“风格派”运动、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大成的中心,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倒一个空前高度。
虽然这所学校在1933年4月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了,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20世纪30年代末期,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学生、教员因为逃避纳粹法西斯的政治迫害而移居美国,从而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到了新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以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为依托,终于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一种新的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又影响到全世界。
2.格罗佩斯
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者,包豪斯的创建人。
他在建筑上提倡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为功能服务,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
早期设计思想反对标准化原则,认为会扼杀个人的创造性、形成成单调的作品。
一战后他由非政治化变为具有社会主义立场的新人,他创建包豪斯目的是体现其通过设计改造世界的乌托邦思想。
他希望能通过教育改革强调工艺、技术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他不但为包豪斯的发展呕心沥血,而且到美国后也为这个国家的设计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代表作有包豪斯校舍等。
3.米斯凡德罗
米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包豪斯第三任校长,是国际主义的集大成者。
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在著作《从包豪斯到现代》中提到,米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一的天际线。
米斯倡导建筑设计应该立足于“少即是多”的功能主义美学思想,最善于用钢架和玻璃表现技术的完美,是现代摩天大楼设计的开创者。
他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设计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是国际主义风格在建筑上的典范,他的代表作还有:29年巴塞罗那德国馆、柏林的新国家画廊、范斯沃斯住宅等
第七章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1.流线型运动p182
答:(1)流线型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在工业设计中它最早应用于汽车设计,但到20世纪30、40年代,流线型设计被广泛用于产品、
家具等设计之中,一时成为一种风尚。
(2)这种主要为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而采用的风格,改变了产品设计的外观,颇具现代感,带有浪漫的美学特征,也成为新世纪速度的象征。
流线型风格尤其受到美国设计师的青睐,在30、40年代的美国产品设计中,很多采用流线型式样的产品其实并不需要流线型的功能,所取的无非是一个时髦的形式而已。
2.“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在通用汽车公司中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即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按照他们的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使汽车的式样最少每2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3-4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
3.流行式样
企业和设计界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消费者的样式不断改变来刺激消费与需求,这样的供求双方相互刺激良性循环产生的产品样式。
4.工业设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熟起来的设计活动,不同于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解决产品的部件之间的关系问题,工业设计是解决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设计活动。
第九章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1.人体工程学p228
答: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 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为设计提出人机关系依据的有两门学科:人机工学和心理学,特别是消费心理学。
人体工程学在60 、70 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于设计的起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波普”设计
答:波普(POP)来源于英语“大众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英国。
代表波普艺术特征的作品是1956年由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题为《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
波普艺术风格主要是把美国大众文化的一些内容进行组合,反映出大众文化的面貌,它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具有知识分子反叛正统、反文化的精英立场。
(2)波谱设计都具有夸张、奇异、富于想象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游戏特色。
第十一章世界现代设计(二)
1.乌尔姆设计学院
答:乌尔姆设计学院是1953年,在二战的废墟上成立的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
该学院发展了包豪斯的传统,提出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新理性主义设计思想,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大力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培养出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提高了德国的设计水平,同时对各国的设计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2.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原则是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理论方面最重大贡献,该理论为德国工业设计史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以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的高度系统的,高度简约的形式。
使产品在某些方面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系统设计发展形成了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以一个主功能单元为基础,根据需要配置各种辅助配件;另一种是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产品。
第十二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1.微电子风格
答:微电子风格是因为技术发展到电子时代,造成大量新的采用新一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唱片的电子产品不断涌现而导致的新设计范畴和风格。
其重点在于如何把设计功能、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显示技术与微型化技术相统一,在新产品上集中体现出来,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
因此,严格地说,它应属于高科技风格的范畴。
微电子风格的工业产品设计具有超薄、超小、轻便、便携、多功能而造型简单明快的特点。
2.解构主义
答: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具有很大的个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与批判。
作为一种哲学思潮,1967年前后由哲学家贾奎斯.德里达推出,作为一种设计风格,20世纪80年代由建筑师彼得.埃森曼和贝马得.屈米提出,解构主义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出现在建筑领域开始。
3.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
到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首先从建筑设计开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高科技风格派喜欢用最新材料,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的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的部件涂上鲜艳的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
高科技风格的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4.过渡高科技风格
答:过渡高科技风格也可以叫做“改良高科技”风格,或者直译为“过渡高科技风格”,是一种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虐、嘲弄、调侃的表现,具有更高的个人表现特点,也比较难以批量化生产。
5.极少主义风格(减少主义)
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
其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
这种风格是受米斯•凡•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和影响发展而来的。
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比较生硬的表面处理特点。
1984年成立的意大利“宙斯”设计集团是极少主义风格最有代表性的组织,而法国设计家菲力普•斯塔克是极少主义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6.新现代主义风格
新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对于现代主义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与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冷嘲热讽相反,新现代主义是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而根据需要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
因此,新现代主义风格既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特征。
7.微建筑风格
答:与“建筑风格”一样,所谓的“微建筑风格”也是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指的是把后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沿引到产品设计上,特别是小产品设计上,比如茶具、咖啡具、玻璃器皿、文具、刀叉等等。
同时它还是装饰主义的一个比较极端化的发展,大量采用艳丽的色彩和几何图,加上金、银等材料,所以它与20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设计有相似之处。
8.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
这个风格主要集中在由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家具上,大量采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甚至完全搬用建筑的形式来设计家具,产生出像建筑的家具来。
9.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未出现的一股设计潮流。
它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实质上,绿色设计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动,一种牵动世界诸多政治与经济问题的全球性思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的今天与未来的文化反省。
10.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产品设计的一个新概念。
指设计师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的事物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事物的蓝图等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环境融合,使生态学成为设计思想的一部分。
其实,生态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
11.循环设计
循环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一种设计风格。
它又称回收设计,是指实现广义回收和利用的方法,即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致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
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12.组合设计
组合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工业设计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基于循环设计而产生的。
它又称模块化设计,是将产品统一功能的单元,设计成具有不同用途或不同性能的可以互换选用的模块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