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矿物类生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 [性状] 胆囊呈扁卵圆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 呈囊状。表面灰褐色、灰色或棕黄色,有皱褶, 囊皮薄,对光透视上半部常半透明。 “金胆”或“铜
• 囊内有干燥的胆汁(习称胆仁) 胆”, “黑胆”或“铁
• 气微清香,味极苦而回甜,有粘胆舌”感,。 “菜花胆”。
45
• [化学成分] • 主含胆汁酸,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牛磺熊去氧胆酸
40
• [含量测定] • 1.胆酸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所载薄层扫描法测定,含胆酸不得少于4.0%。 • 2.胆红素 按《中国药典》(20010年版,一
部)所载分光光度法测定,含胆红素不得少于 35.0%。
41
• [药理作用] 牛黄有促进胆汁分泌、镇痉、镇 静、强心、解热、抗炎症等作用。
• [功效] 性凉,味甘。能清心,豁痰,开窍, 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痈肿疔疮。用量0.15~0.35g。
42
• 附 1.人工牛黄 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
• 2.人工培植牛黄 根据天然牛黄形成的原理,通过手 术的方法在活体牛的胆囊内植入精制的“小网”(致黄因 子),经一定时间的培育,在小网表面形成牛黄样物质, 刮取而得。
39
• [理化鉴定] • 1. 取粉末0.1g,加盐酸1ml及氯仿10ml,充分
振摇,混匀,氯仿层呈黄褐色,分取氯仿层, 加氢氧化钡试液5ml,振摇,即生成黄褐色沉 淀,分离除去水和沉淀,取氯仿层约1ml、加 醋酐1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 • 2.薄层层析 胆酸、去氧胆酸为对照品
• 动物分类系统等级,由大到小为界、门、 纲、目、科、属、种。
• 种(species)是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一、环节动物门
• 主要特点:
• 由相似的体节 (环节)组成。 • 体圆柱形或扁平形。 • 多为自由生活。
如蚯蚓、水蛭等。
3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二、软体动物门
• 主要特点: • 身体通常柔软,不分体节。 • 具有外套膜和贝壳的形成是
动物类生药概述
• 我国应用动物类生药历史悠久。
• 4000多年前,麝、犀、牛、蛇等40余种 • 3000多年前,蜂蜜 • 《神农本草经》收载65种动物药; • 明代《本草纲目》收载动物药461种; •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122种动物药; • 2010年《中国药典》收载动物药达50多种。
1
动物的分类
(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lose Antler
• [历史]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 [来源] • 为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
•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laphus L.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
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 茸”。
12
鹿茸
13
• [产地] • 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 • 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26
龟甲
• 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
及腹甲。 • 过去常用腹甲,现背甲也用。 • 含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 •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
27
麝 香 Moschus (英)Musk
• [来源] • 为脊索动物门的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
(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尚含有少量胆酸 及鹅去氧胆酸。
• 胆色素类。
46
• [药理作用] • (1)有解痉作用。(2)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 [功效] 性寒,味苦。能清热、平肝、明目。用 于热盛黄疸,小儿惊痛,目翳,咽喉肿痛,恶疮 痈肿及胆囊炎。用量0.15~0.3g,多入丸散。
• 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 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 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
21
22
• [化学成分] • 磷脂类,氨基酸,肽类等。 • [功效] • 本品性温,味甘、咸。
• 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 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 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用 量1~2g。研末冲服。
37
•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有的夹有白 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 之易碎,不粘牙,能将唾液染成黄色。
• “挂甲” :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 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38
• [化学成分] • 含胆色素,其中主要含胆红素(cbilirubin)及
其钙盐;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及其盐 类;牛磺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类。
软体动物的显著特征。 • 包括各种螺、蚌、贝、蜗牛、
乌贼等,种类较多。
4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三、节肢动物门
• 节肢动物门为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种类繁 多,约占已知动物种类的85%。
• 主要特点: • 1.身体多有头部、胸部、腹部的区分; • 2.附肢常分节,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 • 3.生长发育过程需蜕皮。 • 如:虾、蟹、蜘蛛、蝎、蜈蚣、蝴蝶、蝗虫
• 人工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基本相 同。
43
熊 胆 Fel Ursi (英)Bear Gall
•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熊科动物
•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 • 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干燥胆。现
主要为引流胆汁的干燥品。
例如:乌龟
Chinemys (Geoclemys) reeuesii (Gray)
属名 亚属名 “种加词” 原定名人姓氏
8
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 1.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 2. 甾体类和萜类 • 3. 生物碱类毒素 • 4. 多不饱和脂肪酸类 • 5. 多糖类
9
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属名 种加词 亚种加词 命名人名
7
动物的学名
3. 动物学名重新组合时,在原定名人姓氏外加括号,而 重新组合的人名一般不写出来。例如: 鳖 原学名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重新组合后 Amyda sinensis (Wiegmann)
4. 动物如为亚属,亚属名放在属名和“种加词”之间, 并且外加括号,亚属名第一个字母须大写。
• 犀氨酸(牛黄):有解毒作用 • 水蛭素(多肽类):有抗凝血作用 • 尿激酶: 溶栓 • 蜂毒明肽:消炎止痛 • 蝮蛇毒:抗凝抗栓
10
甾体类和萜类
激素类
蟾毒配 基类 胆汁酸类 海洋甾体类 和萜类
孕甾酮
紫河车
雌酮
鹿茸
变态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
蟾酥 动物胆汁
强心作用
11
鹿 茸 Cervi Cornu Pantotrichum
(androsterone)、表雄酮(epiandrost-erone) 等11种雄甾烷类衍生物。 • 另含多肽及蛋白质等,为麝香抗炎作用成分。
31
• [理化鉴定] • 取麝香少许,加五氯化锑研磨,香气消失,
再加氨水少许研磨,香气恢复。
• [含量测定] • 气相色谱法,含麝香酮(C16H300)不得少于2.0%。
• 附 熊胆粉 为引流熊胆,功效同熊胆。
47
水蛭 Hirudo
• 环节动物门水蛭科
• 蚂蟥 • 柳叶蚂蟥 • 水蛭
干燥体
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 背部黑褐色,两端可见吸盘, 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气微腥,味苦
功效:
能破血、逐瘀、 通经; 用量1.5-3g,孕 妇禁用。
48
• 主要含 肝素(heparin)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青海,东北产者称“东马鹿茸”,西北产者称 “西马鹿茸”。
14
梅花鹿
马鹿
15
• [采制] 目前我国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主 要是经“水煮、烘烤、风干”方法加工而成。
• 1、锯茸 一般从第三年的鹿,开始锯取,二 杠茸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 习称“头茬茸”,立秋前后锯第二次(二茬茸); 三岔茸只收一次,约在7月下旬。
23
• [药理作用] • (1) 抗衰老作用 • (2) 对性功能的影响 • (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4
• 鹿角 • 鹿角胶 • 鹿角霜 • 鹿胎 • 鹿鞭
其他
25
阿胶 Asini Corii Colla
• 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及其
他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 主产山东
35
牛 黄 Calculus Bovis (英)Cow-Bezoar
• [来源]
• 为 牛 科 动 物 黄 牛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
36
• [性状]
• 卵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类 方形。
断面金黄色, 可见细的同心层纹。
• 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 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 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闭,瘕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 痛,跌打伤痛,痹痛麻木。 • 用量0.03~0.1g,多用丸散,孕妇禁用。
34
羚羊角 Cornu Saigae Tatarica
【来源】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Bovidae)动 物赛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的角。
• 主产于苏联。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亦产。 • 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32
• [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双向性,小剂量
兴奋,大剂量则抑制; • (2)能增强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收缩作用及支
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 • (3)有抗炎作用; • (4)子宫兴奋作用。
33
• [功效] • 性温,味辛。 • 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风昏迷,经
等。
5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四、脊索动物门
• 1、鱼纲(Pisces)
如:海马、海龙等。
• 2、两栖纲(AmPhibia) 如:蟾蜍、青蛙等。
• 3、爬行纲(RePtilia) 如:乌龟、银环蛇等。
• 4、鸟纲(Aves)
如:鸡等。
• 5、哺乳纲(Mamnmalia) 如:熊、梅花鹿、牛等。
6
动物的学名
• 麝香仁 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 • 其中颗粒状者为当门子,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表
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 色 ;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 • 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30
• [化学成分] • 主要含麝香酮(muscone) 0.9%~3%,为
无色液体,为麝香的香气成分。 • 并 含 麝 吡 啶 (musopyridine) 及 雄 性 酮
• 1. 采用林奈的双名法,即由属名和“种加词”组 成,其后附命名人姓氏,属名和命名人姓氏的第1 个字母大写。例如:
•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名
• 2. 动物如为亚种,则“亚种加词”写在“种加词” 之后,再写亚种命名人姓氏。例如:
• 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16
• 锯下的鹿茸进行排血、清洗消毒,置沸水中反 复烫,使茸内血液排出。然后晾干、烘干,最 高不能超过60℃。最后一步是要凉透。
• 马鹿茸加工方法与花鹿茸不同处是煮烫时不要 排血,煮烫和干燥时间比花鹿茸要长。
17
18
• 2、砍茸 将死鹿或老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 盖骨锯下,刮净残肉,反复用沸水烫,放通风 处晾干至室内风干。
19
• [性状]
• 花鹿茸 呈圆柱状分枝,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 杠”,柱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 枝,习称“门庄”。
•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 毛。锯口黄白色,中部密布细孔,外围无骨质。体 轻,气微腥,味微咸。
20
• 具有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皮红黄色,茸毛 较稀而粗。
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成 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28
• [采制] • “毛壳麝香” (整麝香) • “麝香仁”:颗粒大者习称“当门子”
• 银皮——为壳麝香内层皮膜,是包裹香仁的一 层很薄的棕色膜,质地柔软,经久不硬。最内 层呈棕色,中间层却呈银白色,故名。
29
• [性状] 毛壳麝香 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内含 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
• [性状] 胆囊呈扁卵圆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 呈囊状。表面灰褐色、灰色或棕黄色,有皱褶, 囊皮薄,对光透视上半部常半透明。 “金胆”或“铜
• 囊内有干燥的胆汁(习称胆仁) 胆”, “黑胆”或“铁
• 气微清香,味极苦而回甜,有粘胆舌”感,。 “菜花胆”。
45
• [化学成分] • 主含胆汁酸,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牛磺熊去氧胆酸
40
• [含量测定] • 1.胆酸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所载薄层扫描法测定,含胆酸不得少于4.0%。 • 2.胆红素 按《中国药典》(20010年版,一
部)所载分光光度法测定,含胆红素不得少于 35.0%。
41
• [药理作用] 牛黄有促进胆汁分泌、镇痉、镇 静、强心、解热、抗炎症等作用。
• [功效] 性凉,味甘。能清心,豁痰,开窍, 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痈肿疔疮。用量0.15~0.35g。
42
• 附 1.人工牛黄 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
• 2.人工培植牛黄 根据天然牛黄形成的原理,通过手 术的方法在活体牛的胆囊内植入精制的“小网”(致黄因 子),经一定时间的培育,在小网表面形成牛黄样物质, 刮取而得。
39
• [理化鉴定] • 1. 取粉末0.1g,加盐酸1ml及氯仿10ml,充分
振摇,混匀,氯仿层呈黄褐色,分取氯仿层, 加氢氧化钡试液5ml,振摇,即生成黄褐色沉 淀,分离除去水和沉淀,取氯仿层约1ml、加 醋酐1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 • 2.薄层层析 胆酸、去氧胆酸为对照品
• 动物分类系统等级,由大到小为界、门、 纲、目、科、属、种。
• 种(species)是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一、环节动物门
• 主要特点:
• 由相似的体节 (环节)组成。 • 体圆柱形或扁平形。 • 多为自由生活。
如蚯蚓、水蛭等。
3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二、软体动物门
• 主要特点: • 身体通常柔软,不分体节。 • 具有外套膜和贝壳的形成是
动物类生药概述
• 我国应用动物类生药历史悠久。
• 4000多年前,麝、犀、牛、蛇等40余种 • 3000多年前,蜂蜜 • 《神农本草经》收载65种动物药; • 明代《本草纲目》收载动物药461种; •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122种动物药; • 2010年《中国药典》收载动物药达50多种。
1
动物的分类
(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lose Antler
• [历史]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 [来源] • 为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
•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laphus L.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
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 茸”。
12
鹿茸
13
• [产地] • 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 • 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26
龟甲
• 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
及腹甲。 • 过去常用腹甲,现背甲也用。 • 含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 •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
27
麝 香 Moschus (英)Musk
• [来源] • 为脊索动物门的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
(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尚含有少量胆酸 及鹅去氧胆酸。
• 胆色素类。
46
• [药理作用] • (1)有解痉作用。(2)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 [功效] 性寒,味苦。能清热、平肝、明目。用 于热盛黄疸,小儿惊痛,目翳,咽喉肿痛,恶疮 痈肿及胆囊炎。用量0.15~0.3g,多入丸散。
• 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 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 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
21
22
• [化学成分] • 磷脂类,氨基酸,肽类等。 • [功效] • 本品性温,味甘、咸。
• 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 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 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用 量1~2g。研末冲服。
37
•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有的夹有白 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 之易碎,不粘牙,能将唾液染成黄色。
• “挂甲” :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 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38
• [化学成分] • 含胆色素,其中主要含胆红素(cbilirubin)及
其钙盐;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及其盐 类;牛磺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类。
软体动物的显著特征。 • 包括各种螺、蚌、贝、蜗牛、
乌贼等,种类较多。
4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三、节肢动物门
• 节肢动物门为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种类繁 多,约占已知动物种类的85%。
• 主要特点: • 1.身体多有头部、胸部、腹部的区分; • 2.附肢常分节,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 • 3.生长发育过程需蜕皮。 • 如:虾、蟹、蜘蛛、蝎、蜈蚣、蝴蝶、蝗虫
• 人工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基本相 同。
43
熊 胆 Fel Ursi (英)Bear Gall
•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熊科动物
•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 • 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干燥胆。现
主要为引流胆汁的干燥品。
例如:乌龟
Chinemys (Geoclemys) reeuesii (Gray)
属名 亚属名 “种加词” 原定名人姓氏
8
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 1.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 2. 甾体类和萜类 • 3. 生物碱类毒素 • 4. 多不饱和脂肪酸类 • 5. 多糖类
9
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属名 种加词 亚种加词 命名人名
7
动物的学名
3. 动物学名重新组合时,在原定名人姓氏外加括号,而 重新组合的人名一般不写出来。例如: 鳖 原学名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重新组合后 Amyda sinensis (Wiegmann)
4. 动物如为亚属,亚属名放在属名和“种加词”之间, 并且外加括号,亚属名第一个字母须大写。
• 犀氨酸(牛黄):有解毒作用 • 水蛭素(多肽类):有抗凝血作用 • 尿激酶: 溶栓 • 蜂毒明肽:消炎止痛 • 蝮蛇毒:抗凝抗栓
10
甾体类和萜类
激素类
蟾毒配 基类 胆汁酸类 海洋甾体类 和萜类
孕甾酮
紫河车
雌酮
鹿茸
变态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
蟾酥 动物胆汁
强心作用
11
鹿 茸 Cervi Cornu Pantotrichum
(androsterone)、表雄酮(epiandrost-erone) 等11种雄甾烷类衍生物。 • 另含多肽及蛋白质等,为麝香抗炎作用成分。
31
• [理化鉴定] • 取麝香少许,加五氯化锑研磨,香气消失,
再加氨水少许研磨,香气恢复。
• [含量测定] • 气相色谱法,含麝香酮(C16H300)不得少于2.0%。
• 附 熊胆粉 为引流熊胆,功效同熊胆。
47
水蛭 Hirudo
• 环节动物门水蛭科
• 蚂蟥 • 柳叶蚂蟥 • 水蛭
干燥体
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 背部黑褐色,两端可见吸盘, 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气微腥,味苦
功效:
能破血、逐瘀、 通经; 用量1.5-3g,孕 妇禁用。
48
• 主要含 肝素(heparin)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青海,东北产者称“东马鹿茸”,西北产者称 “西马鹿茸”。
14
梅花鹿
马鹿
15
• [采制] 目前我国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主 要是经“水煮、烘烤、风干”方法加工而成。
• 1、锯茸 一般从第三年的鹿,开始锯取,二 杠茸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 习称“头茬茸”,立秋前后锯第二次(二茬茸); 三岔茸只收一次,约在7月下旬。
23
• [药理作用] • (1) 抗衰老作用 • (2) 对性功能的影响 • (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4
• 鹿角 • 鹿角胶 • 鹿角霜 • 鹿胎 • 鹿鞭
其他
25
阿胶 Asini Corii Colla
• 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及其
他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 主产山东
35
牛 黄 Calculus Bovis (英)Cow-Bezoar
• [来源]
• 为 牛 科 动 物 黄 牛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
36
• [性状]
• 卵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类 方形。
断面金黄色, 可见细的同心层纹。
• 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 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 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闭,瘕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 痛,跌打伤痛,痹痛麻木。 • 用量0.03~0.1g,多用丸散,孕妇禁用。
34
羚羊角 Cornu Saigae Tatarica
【来源】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Bovidae)动 物赛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的角。
• 主产于苏联。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亦产。 • 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32
• [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双向性,小剂量
兴奋,大剂量则抑制; • (2)能增强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收缩作用及支
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 • (3)有抗炎作用; • (4)子宫兴奋作用。
33
• [功效] • 性温,味辛。 • 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风昏迷,经
等。
5
与药用有关的主要动物门
四、脊索动物门
• 1、鱼纲(Pisces)
如:海马、海龙等。
• 2、两栖纲(AmPhibia) 如:蟾蜍、青蛙等。
• 3、爬行纲(RePtilia) 如:乌龟、银环蛇等。
• 4、鸟纲(Aves)
如:鸡等。
• 5、哺乳纲(Mamnmalia) 如:熊、梅花鹿、牛等。
6
动物的学名
• 麝香仁 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 • 其中颗粒状者为当门子,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表
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 色 ;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 • 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30
• [化学成分] • 主要含麝香酮(muscone) 0.9%~3%,为
无色液体,为麝香的香气成分。 • 并 含 麝 吡 啶 (musopyridine) 及 雄 性 酮
• 1. 采用林奈的双名法,即由属名和“种加词”组 成,其后附命名人姓氏,属名和命名人姓氏的第1 个字母大写。例如:
•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名
• 2. 动物如为亚种,则“亚种加词”写在“种加词” 之后,再写亚种命名人姓氏。例如:
• 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16
• 锯下的鹿茸进行排血、清洗消毒,置沸水中反 复烫,使茸内血液排出。然后晾干、烘干,最 高不能超过60℃。最后一步是要凉透。
• 马鹿茸加工方法与花鹿茸不同处是煮烫时不要 排血,煮烫和干燥时间比花鹿茸要长。
17
18
• 2、砍茸 将死鹿或老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 盖骨锯下,刮净残肉,反复用沸水烫,放通风 处晾干至室内风干。
19
• [性状]
• 花鹿茸 呈圆柱状分枝,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 杠”,柱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 枝,习称“门庄”。
•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 毛。锯口黄白色,中部密布细孔,外围无骨质。体 轻,气微腥,味微咸。
20
• 具有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皮红黄色,茸毛 较稀而粗。
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成 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28
• [采制] • “毛壳麝香” (整麝香) • “麝香仁”:颗粒大者习称“当门子”
• 银皮——为壳麝香内层皮膜,是包裹香仁的一 层很薄的棕色膜,质地柔软,经久不硬。最内 层呈棕色,中间层却呈银白色,故名。
29
• [性状] 毛壳麝香 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内含 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