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观课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移和旋转》观课报告
《平移和旋转》这节课,于东伟老师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目标导引的教学设计,采用我校“自学+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通过深入地自学、充分地展示、教师点拨引导、精讲训练,完成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解释、构建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总起来说,于老师的这节课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的呈现起导引作用。

学习目标的呈现不是走过场,搞形式。

出示学习目标后,先让学生读目标,再引领解释目标,从中提炼出关键词,也就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非常清晰地知道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和要掌握的知识,真正让学习目标起到导引的作用。

二、学生层面: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情境的创设,小组的合作探究,自学展示等环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获取新知,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课堂上学生观察仔细,倾听认真,遇到问题独立思考,对他人的观点或结论敢于大胆质疑。

3.学生敢说敢讲,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观点。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都不拘谨,敢说敢讲,争着、抢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4.学生从探究交流中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

在xx知识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

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从问题探究→小组交流展示→方法归纳总结→知识的巩固应用上环环相扣,通过学生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来探讨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学习。

学生从探究交流中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方法,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5.学生思路宽广,小组合作意识强。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xx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小组的合作意识,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例如在小组交流展示环节和知识的应用环节。

三、教师层面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

x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

新课程,给我们更大的启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

于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对于学生的精彩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

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的不离不弃,增强学习的信心。

3.点拨引导及时到位,依据课标,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针对学生在小组交流展示环节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做到及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释疑。

青岛版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随时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程资源。

4.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生的多元评价。

于老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课堂上,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代替。

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的评价。

当学生讲到精彩处,主动给学生竖一个大拇指,自觉鼓掌,小组加分等;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给学生以鼓励,或一个信任的眼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不足之处
1.交流展示时,学生一时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过早地出现结论,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补充体验的机会。

2.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精练、严谨,提问富有启发性,不要过于啰嗦、重复。

3.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