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道德与法治八上换位思考_与人为善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测试卷练习卷课时同步训练练习公开课教案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
能够换位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
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难点:
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情景活动一:某班一度流行起外号
他的烦恼:他姓朱,不是“猪”,可是他的同学都喜欢把他叫成“猪”,你不要以为是昵称。
有些同学专门给他加上了许多不堪入耳的词,“猪屁屁”、“猪脚爪”……。
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刚跨进教室,就听到有人叫“谁的猪脚爪这么臭”,全班哄堂大笑……嗨,一言难尽﹗
讨论:1、给同学起外号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我们班有这种现象吗?
2、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同样,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义与要求
讨论上述事例,教师注意引导把握好:被捉弄的经历的性质和感受、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即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梁楚睦邻”的故事,加深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含义。
课堂活动:列举日常发生在同学们之间的一些恶作剧,让学生来设想,假如遭到捉弄的是自己,会是怎样的感受?你是否还要将这些不好的感受强加到其他同学身上吗?
理解古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提出的要求,即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
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②明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和要求
阅读“小乔的故事”,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自己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我们不能只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而不管他人,只想得到而不愿付出,最终将什么都得不到。
理解《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要想别人关心、尊重自己,那自己也应该关心、尊重别人和帮助他人。
课件展示寓言故事: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驮了相对少量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
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一些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正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子累死了。
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列举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例来印证说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
③揭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时时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情
感,才能与人友善相处。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帮助别人、善待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①交往中需要相互理解。
情景活动(课件展示):车上的和车下的一个人在慢慢地过马路,任凭身后的汽车喇叭叫个不停,他却仍然不慌不忙,一副很
不情愿让路的样子,嘴中还嘟囔:“你着急,谁不着急?有种就开上来吧!”后来,这个人坐到了汽车上,又非常讨厌那些不及时让
路的步行者和骑车人,甚至动不动就出言不逊:“怎么?找死啊!”
阅读“管鲍之交”的故事,体会被人谅解的感受,对比“车上的和车下的”故事中那个人的前后不同感受,引导学生明确在与
人交往中应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做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他人之所想,理解至上,学会宽容他人。
师生进一步讨论: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谅解的?如果不是,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可谅解的。
——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②达成理解的心理机制
情景活动(课件展示):《小蓉和母亲为失主着想》的事例,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情境中调换角色后的心情。
理解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关爱。
③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课堂活动:比较用欣赏的眼光和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同一个人,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当你看到了这个同学的长处或优点,是否
会觉得他很可爱,你愿意与他交往;而当你看到某人一无是处时,你是否还愿意与他交往?
明确学会理解和欣赏他人的重要性——老以挑剔的眼光看待人,不懂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就难以做到与人为善。
因此,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情景活动:找找同学的长处或优点(先按课本设计填空,然后交流讨论,教师点评)。
(三)小结新课:
指导学生小结本节主要观点,再由教师归纳: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欣赏他人(幻灯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四)课堂巩固:
在辨别中学会选择:
放学的路上,当你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时,你该怎么办?
有人沉溺于赌博,负债累累,向你求借,你会帮他吗?
(五)课后作业:
1、边学边练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合作时我们应当()
①体谅他人的处境面②尊重他人的意愿③勉强别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④推己及人、体谅对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的好处就在于,通过换位思考()
①你会变得宽容②你会变得善解人意③体会广交朋友的乐趣④你会心想事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管鲍之交”这一历史故事告诉我们()
A、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C、对任何问题及错误都应谅解
D、人与人这间应多谅解,多宽容
2、分析说明题
传说南宋有个叫沈道虔的人,家里的菜园里种着萝卜。
有一天,他从外面回家,发现邻人在他园子里拔萝卜。
他赶紧避开,等那人走了以后才出来。
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材。
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
过了几天,他买了大竹笋送给那人。
那人羞愧得没有接受。
沈道虔家贫,常带孩子到田里拾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感到非常惭愧。
(1)沈道虔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什么?
(3)在生活中如何实施这一办法?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课后,我们一起召开一节主题班会课,学习一下“节水”精神吧!可以根据班级需要展开这个活动哦!
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
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
(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
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
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