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2020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I)卷(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19-2020年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C.用煅烧法除去氧化钙的碳酸钙,得到纯净的氧化钙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中的,得纯净的
2 . 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进行呼救
B.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C.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
D.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3 . 2017 年 11 月 1
4 日,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济南榜上有名,综合成绩位列省会城市第一。

这座 2600 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戴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体现了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的素质与城乡环境改善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个济南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但也责任重大。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B.将垃圾分类投放
C.尽量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D.把废旧电池埋入土中处理
4 . 大多数酸和碱具有腐蚀性,所以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后再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涂在患处
B.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硫酸涂在患处以起中和作用
D.稀释浓硫酸时直接向水中倾倒浓硫酸
5 .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冰,体积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6 . 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其中处表示既属于化合反
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现有反应: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
A.a处B.b处C.c处D.d处
7 .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一定是单质,乙一定是化合物
8 . 已知 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现有若干克 Fe、Fe2O3和 CuO 的混合物在 73g10%的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 FeCl3,现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在高温下与 CO 完全反应,得固体质量可能为
A.5.6g B.6g C.6.4g D.7.2g
9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D.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10 .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测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C.配制溶液
11 . 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A.Ⅰ处试液变蓝B.Ⅱ处溶液变浑浊
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Ⅳ处试纸变红
12 . 焊锡、氧化锌、醋酸(CH3COOH)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氧化物、酸B.单质、混合物、酸
C.纯净物、氧化物、混合物D.单质、氧化物、化合物
13 . 图甲是氧的某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x的值为10
B.图乙中的9表示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氟气含有的原子数目较少
D.图乙中氟的相对原于质量为19.00g
14 . 小美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内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
15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 可燃性——化学性质
B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木已成舟——物理变化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
C 铁——由分子构成
D
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离子——带电的原子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 . 纽扣电池常用于手表等精密电子产品.下面是某常见纽扣电池中发生的反应:H2O+Zn+HgO=Zn(OH)2+Hg
(1)该反应中,Zn的化合价由_____变为______
(2)将该反应中的反应物进行简单分类,则下面横线上的物质名称是:
_____ __________
17 . 步骤:计算、__________、溶解、装瓶贴标签(名称、溶质质量分数)
仪器:天平、药匙、__________、胶头滴管、__________、玻璃棒。

说明:量筒选择:量程大小与所取液体体积最接近;大,带来读数误差大;小,量取次数多,误差大。

仰视读数,读数__________,配得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反之,偏大。

18 .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青少年成长需要补充蛋白质和钙。

这里的“钙”是指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小明发现开了袋的饼干几天后变“软”了,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________而造成的;
(3)生活中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节日气球充入氢气不安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19 . 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方法________),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 稀盐酸快速推入烧杯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4)(记录与处理)
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___。

A m(小烧杯)
B m(大烧杯)
C 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据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___ mL
注意:若答对下面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6)根据你的认识,在图2中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________
(7)(反思与评价)
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Ⅰ的优点是________,实验Ⅱ的优点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0 . 在CaCl2和NaCl的10g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全部溶解得到50g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2)所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五、综合题
21 .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Na2SO4)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同学: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 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如图.
①当加入 30gNaOH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50g废水中 H2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乙同学: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_______。

22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1)“越王勾践剑”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几乎没有丝毫锈蚀。

下列选项中,与其保存完好的原因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埋藏环境中的氧气少B.剑身曾经过防锈表面处理
C.材料(青铜)本身不容易生锈D.埋藏环境的压强比较恒定
(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进行火法炼铜的工艺。

有关化学反应是:① Cu2(OH)2CO32CuO+ CO2↑+ H2O②2CuO+ C2Cu + CO2↑。

上述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型。

(选填“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之一)
(3)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是Cu2(OH)2CO3)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取一定量该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滴入该稀硫酸的质量和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硫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上述稀硫酸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