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弱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视弱视试题
1.关于眼外肌的次要作用,正确的说法是所有眼外肌都有次要作用。

2.关于内直肌,不正确的说法是拮抗肌为同侧外直肌。

3.关于上直肌,正确的说法是与视轴成51度,主要作用为内转,协同肌为下斜肌。

4.次要作用为内旋、内转的肌肉是内直肌。

5.次要作用为外旋、内转的肌肉是外直肌。

6.次要作用为外转、上转的肌肉是上斜肌。

7.次要作用为外转、下转的肌肉是下斜肌。

8.主要作用为外旋的肌肉是外直肌。

9.主要作用为内旋的肌肉是内直肌。

10.右眼内直肌的配偶肌为左眼的外直肌。

11.右眼上直肌的配偶肌为左眼的下直肌,主要作用为内旋。

12.右眼下直肌的配偶肌为左眼的上直肌。

13.右眼上斜肌的配偶肌为左眼的下斜肌。

14.右眼下斜肌的配偶肌为左眼的上斜肌。

15.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不包括弱视。

16.六个诊断眼位不包括向上及向下注视25度。

17.斜视对双眼视觉的破坏首先是破坏双眼单视。

18.用角膜映光法检查斜度时,反光点落在角膜缘表示斜
度为25度。

19.测定向上及向下注视25度时的斜度是为了了解有无上
下直肌麻痹。

20.有一复视患者的复视图像为同侧垂直复视、右像高、
左像低,右下方向复像距离最大,周边物像属左眼,则麻痹肌可能为左上斜肌。

21.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中,通常伴有外直肌麻痹不
符合。

其他选项均为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其中偏斜度>40°和18个月左右可出现垂直斜视是先天性内斜视的重要特征。

22.获得性展神经麻痹手术治疗时机一般选在伤后的时间
范围是一个月以内。

其他选项的时间点都不太合适。

23.先天性内斜视和获得性内斜视的区别要点包括:后者
斜视角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前者的斜视角偏大(>40°),
前者常伴有垂直斜视,与调节的关系和发病年龄也有不同。

24.导致弱视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黄斑缺损、斜视、屈光不正和不恰当的遮盖治疗。

其他选项都是导致弱视的原因之一。

25.按眼球震颤的方向分类,无规型不是正确的类型。


他选项都是眼球震颤的方向类型。

26.前庭型眼震多表现为旋转型眼震是不正确的说法。


他选项都是正确的,其中视动性眼震见于正视眼,白化病可引起先天性眼震,脑干疾病患者可见垂直型眼震,先天性眼震可以手术治疗。

27.垂直斜视的命名惯根据注视眼而定是正确的,其他选
项都是不正确的。

垂直斜视可以由先天性解剖异常引起,成年后获得性垂直斜视较常见,治疗不一定通过手术方式,发病年龄在6-8岁以后常出现复视现象。

28.右眼位高,左眼位低,歪头实验阳性,可能麻痹的肌
肉是左眼上直肌。

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29.用角膜荧光法检查斜度时,反光点落在瞳孔缘时表示斜度为25°。

其他选项的角度数值不正确。

30.治疗单眼弱视的最经典方法是遮盖疗法。

其他选项也是治疗单眼弱视的方法,但遮盖疗法是最经典的方法。

31.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远视力≤0.8,矫正视力≤0.8属于弱视。

其他选项的视力数值不符合弱视的定义。

32.每只眼眼外肌数目共有6条。

其他选项的眼外肌数目不正确。

33.不起源于XXX总腱环的眼外肌是下斜肌。

其他选项都起源于XXX总腱环。

34.眼球向内侧偏斜提示动眼神经有障碍。

其他选项的神经都不会导致眼球向内侧偏斜。

35.检查眼位时,角膜映光法发现右眼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左眼光点位于瞳孔鼻侧缘,交替遮盖双眼由外到正位,属于15°的斜度。

1.应用角膜映光法估计斜视角度,正确的选项是:
A。

映光点偏向鼻侧为内斜
B。

映光点偏向颞侧为外斜
C。

映光点在角膜缘和瞳孔缘之间偏斜为25-30°
D。

映光点在瞳孔缘偏5°
E。

以上都不是。

2.第一眼位上斜肌的作用是:
A。

外旋与内上转
B。

内旋与外下转
C。

内旋与内下转
D。

外旋与外上转
E。

以上都不是。

3.一个原有内斜视的病人术后出现矛盾性复视,最可能的
原因是:
A。

手术欠矫
B。

旁中心固视
C。

手术过矫
D。

持续性的异常视网膜对应
E。

晶状体混浊。

4.调节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早期治疗是:A。

戴远视眼镜矫正
B。

手术矫正
C。

用功能训练来矫正
D。

功能训练加手术矫正
E。

以上都不是。

5.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
A。

上转
B。

下转
C。

外转
D。

内旋
E。

外旋。

6.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A。

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斜肌B。

内直肌、外直肌、下直肌、上斜肌C。

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D。

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E。

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

7.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发生在生后:
A。

1岁
B。

2岁
C。

<6个月
D。

1-3岁
E。

3岁。

8.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是:
A。

见于轻度远视眼
B。

当远视矫正后,眼位正位或内隐斜C。

斜视角大
D。

看远与看近斜视角不等
E。

治疗以手术为主。

9.共同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是:A。

屈光矫正
B。

手术矫正眼位
C。

集合训练
D。

同视机训练
E。

以上都不是。

10.老年人突感双眼复视,应首先想到:A。

视疲劳
B。

白内障早期
C。

散光眼
D。

眼外肌麻痹
E。

调节能力下降。

11.下列哪条肌肉不受第Ⅲ脑神经支配:A。

上直肌
B。

下直肌
C。

下斜肌
D。

内直肌
E。

上斜肌。

12.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最常见的麻痹肌是:
A。

下斜肌
B。

上斜肌
C。

外直肌
D。

下直肌
E。

内直肌。

13.判断A、V型斜视时,需检查眼球向上、下各转多少度时的斜视角:
A。

20°
B。

30°
C。

25°
D。

15°
E。

10°。

14.中度远视的内斜视患儿应如何配镜:
A。

不配镜
B。

全屈光矫正配镜
C。

过度矫正配镜
D。

尽量低度矫正配镜
E。

减去屈光度总量的1/3配镜。

15.右眼上直肌麻痹,复视像分离的最大方向是:
A。

右下方
B。

左下方
C。

左上方
D。

右上方
E。

正前方。

16.眼外肌手术中为避免眼前节缺血,同一眼行直肌手术,一次不能超过几条肌肉:
A。

3条
B。

4条
C。

2条
D。

1条
E。

无限制。

17.双眼向右上方注视的配合肌是:
A。

右下斜肌和左上直肌
B。

右上直肌和右下斜肌
C。

右上直肌和左下斜肌。

53.红色滤光片治疗弱视的原理是促进黄斑区的血液循环。

54.上斜肌麻痹可出现内斜视。

55.弱视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应尽量在3岁内治疗。

56.角膜映光法用于婴幼儿视力检查。

57.Worth 4点法用于测定斜视角。

58.红滤片加棱镜法用于测定麻痹肌。

59.优先观看法用于测定是否单眼抑制。

60.复视试验用于潜在融像功能检测。

61.患眼注视时的偏斜角大于健眼注视时的偏斜角,提示
隐斜。

62.高度远视或高AC/A伴低中度远视,提示恒定性斜视。

63.一眼正位,另眼斜位,遮盖眼去遮,双眼均不动,遮
正眼位去遮,去遮眼从斜位到正位,另眼从正位到斜位,提示交替性斜视。

64.无论遮盖任一眼,未遮眼始终注视视标,被遮眼偏斜,去遮双眼均不动,提示麻痹性斜视。

65.无论遮盖任一眼,去遮眼均从斜位恢复正位,提示调
节性斜视。

66.下斜肌的主要作用是下转。

67.上直肌的主要作用是上转。

68.内直肌的主要作用是内转。

69.下直肌的主要作用是上转。

70.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外旋。

71.心脏病不是垂直斜视的病因。

72.眼底检查不是弱视患儿的视功能。

73.各诊断眼位的斜度基本一致不是麻痹性内斜的临床特点。

74.原眼位斜视角不是麻痹性斜视的检查内容。

75.视网膜母细胞瘤不是弱视病因或诱因。

76.上直肌的主要作用是上转,可以内旋。

77.下直肌的主要作用是下转,可以外旋。

78.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内旋和上转。

79.下斜肌的主要作用是外旋和下转。

80.上直肌的主要作用是上转,可以外旋。

81.下直肌的主要作用是下转,可以内旋。

82.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内旋和上转,可以外旋。

83.下斜肌的主要作用是外旋和下转,可以内旋。

1.上直肌、
2.下直肌、
3.上斜肌、
4.下斜肌,这四个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重要肌肉。

5.先天性内斜和获得性内斜的相同点不包括发病年龄。

6.内直肌是眼外肌中最长的肌肉。

7.在治疗儿童间歇性交替性内斜视时,首先必须调查有无
近视。

8.弱视最易在恒定性外斜视的情况下出现。

9.原发性婴儿型内斜视的发病年龄为4个月。

10.旋转斜视的定量检查法是三棱镜遮盖法。

11.滑车神经支配的眼外肌包括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外直肌和下斜肌。

12.弱视眼经验光配镜后最常用简单有效治疗方法是遮盖
疗法。

13.外直肌是眼外肌中最短的肌肉。

14.在第一眼位时,有外旋作用的直肌包括上直肌和下直肌。

15.巩膜最薄处位于视神经周围。

16.在第一眼位时,有上转、内旋、内转作用的眼外肌包
括上直肌、上斜肌和内直肌。

17.当眼球外转39°时,仅有外旋和外转作用的眼外肌是下直肌。

注:删除了第61题,因为原题中并没有这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